登陆注册
3135400000003

第3章 造纸术——书写载体的伟大变革(1)

纸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最常用的一种物品,无处不在。无论是书写、阅读,还是生产生活,都离不开纸。即使是现在的网络时代、电子媒介、无纸化办公,纸张仍然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从我们学会写的第一个字、读到的第一本书,到考试答题、证件证书,全都是以纸为载体的。

学习中,书本要用纸,考试要用纸,复印打印还要用纸。生活上,报纸、面巾纸、卫生纸,样样都是纸。生产上,纸包装、纸口袋,纸的副产品,就连我们使用的“钱”都是纸币。真是无法想象,没有纸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经过上千年的发展,现如今纸张及纸制品的发展已经非常完善。印刷用纸、书写用纸、生活用纸;有颜色的、带香味的、高科技含量的,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精雕细刻。但最初诞生的纸却是简陋和粗糙的,即使这样,纸的发明仍然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为世界文明和历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动力。

(一)纸前书写载体的演变

我们都知道,纸最主要的用途是作为书写和记事的材料,但是在纸产生之前,人们是怎样进行书写和记事的呢?

在没有文字以前,远古的人们进行交流主要是通过语言和手势,记事也只是凭借口耳相传,记忆传承。而后在上古时代,祖先学会了结绳记事。等到文字出现以后,人们就开始用文字来记事了。

1. 甲骨

我国发现的最早留有文字记录的材料是甲骨,多为龟甲和兽骨。其中龟甲多为龟的腹甲;兽骨多为牛的肩胛骨,也有羊、猪、虎骨及人骨。我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出现了占卜用的甲或者骨了,到了商代甲骨开始盛行,直到周初或者更晚仍有甲骨。商周时期的甲骨上契刻有占卜的文字——甲骨文。殷墟出土的甲骨已有十五万片左右,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殷人惯用甲骨来进行占卜和刻写卜辞。占卜时先在龟甲上或钻或凿出一些孔,再用火来烤这些孔,通过看它的裂纹来定吉凶。最后就在这些孔的附近来记载卜辞,文字简单,字体很小。每片甲骨一般能容五十余字,字数最多有达一百八十字的,其中包含一些关于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史料。但是由于甲骨的来源有限,刻字、保管、携带都不方便,所以使用范围非常有限。

2. 金石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青铜器出现了,人们便开始把字铸在青铜器上,以此作为对记事材料的补充。青铜器的种类有很多,钟、鼎、盘、盂、尊、爵等,小的一二斤,大的几百斤或上千斤。在这些器物的内壁上或底部会铸有文字,这就是刻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铭文。文字的内容多是对获得的荣誉、地位以及赏赐、赠送、交换土地的记录。除了青铜之外,有时还将法律条文的文字刻铸在铁器上,称之为刑鼎。这些刻有铭文的大型重鼎很多都成为传国之宝和权力的象征,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除甲骨、青铜器、铁器外,中国古代有时还会将文字刻写在玉、石之上,作为文献记录保存下来。1956年冬,山西侯马的东周遗址出土了数百件用红颜料朱砂写在玉版上的文书,古时叫做丹书。除朱书外还有写在极薄玉版上的墨书。石刻传世最古而且可信的,有秦国的十个石鼓上所刻的石鼓文,刻的是狩猎的诗歌。石鼓文是将文字以刀刻在石上,石质坚硬,不易腐蚀,故原则上可永久保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每到一处,都喜欢把他的功德刻在石上,以示纪念。石刻从汉代以后直到近代,一直流传,具有极高的文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3. 简牍

由于甲骨和金石的质地都非常坚硬,而且过于笨重,非常不便于书写和保管,所以应用的范围有限。在我国古代使用最多的材料便是简牍。简牍是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把竹子、木头劈成狭长的小片,再将表面刮削平滑,这种用作写字的狭长的竹片或木条叫做竹简或木简,较宽的竹片或木板叫做竹牍或木牍。简的长度不一样,有的三尺长,有的只有五寸。

经书和法律,一般写在二尺四寸长的简上。写信的简长一尺,所以古人又把信称为“尺牍”。每根简上写的字也不一样多,有的写三四十个字,有的只写几个字。较长的文章或书所用的竹简较多,须按顺序编号、排齐,然后用绳子、丝线或牛皮条编串起来,叫做“策”或者“册”。

在通常情况下,著书立说、传抄经书典籍用竹简,因此简册成为书籍的代称,版牍多用于公文、信札之类。一般只在简的一面写文字,而且只写一行,一枚简多的写有一百多字,少的仅有几个字。写好的简用麻绳或丝、熟牛皮绳等进行编连,依简的长短,编捆的道数也不同,一般编上、下两道,也有上、中、下三道,个别长简还有用五道的。

简牍上的字大多用墨书写,也有用朱笔书写的。简牍是中国早期的书籍形式之一。重量比金石轻得多,阅读和携带也较方便,竹木材料又价廉易得。由于这些优点,简牍在很长时间内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东晋末年由于纸的推广使用,简牍才逐渐被代替。

4. 缣帛

伴随竹木存在的另一种书写载体是缣帛——一种由蚕丝制成的丝织品。缣帛是一种高质量的书写材料,既轻便又好用,容字又多,精致美观,所以长期被用作书画的载体。但是缣帛价格昂贵,一般人无法承担,就连孔圣人都说“贫不及素”,这里的“素”,指的便是缣帛。汉代一匹缣帛(长约十多米,宽不及一米)的价格相当于720斤大米。另外,缣帛虽然美观方便,但也容易虫蛀腐烂,不容易保存。

5. 国外古代的书写材料在纸出现以前,国外常用的书写记事材料主要有石头、纸草、金属材料、树叶、树皮和树皮毡、羊皮和犊皮等等。古代书写材料流行最广泛的是埃及纸草,这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生长在尼罗河流域,可高达6—10英尺。古埃及人把这种草切去根部与茎杆顶端的部分,将茎部从中间劈成两半,然后压扁,再将压扁的杆纵横交错地铺在平板上,共铺两层,在纸草上面滴醋,然后打平,晒干磨光,形成“纸张”,被称为“埃及纸”或“纸草纸”。

羊皮和犊皮是西方国家使用较久的书写材料。前者用绵羊、山羊的皮制成,后者用流产或吃奶的小牛的皮鞣制而成。传说因为得不到埃及纸草,所以就制造羊皮来代替。羊皮后来成为欧洲主要的书写材料之一,古犹太人就用它来书写法律,波斯人也用它来记录国史,甚至文艺复兴后印刷术西传时还用以印刷书籍。

自从文字出现以来,人类在近三千年的漫长岁月里对书写载体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尝试,甲骨、金石、简牍都比较笨重,不方便携带。据说秦始皇一天阅读的奏章,就要整整一车的简牍;缣帛虽然美观轻便,但是成本非常高,也不适宜大量书写。到了汉代,由于西汉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这些书写的载体已经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人们迫切需要寻找一种物美价廉的新型书写材料,这就直接促成了纸的发明。

(二)纸的发明

传统意义上真正的纸是用以书写、印刷、绘画或包装等的片状纤维制品。一般以植物纤维作为原料,在水中经过打浆、叩解,然后在网上交错组合,再经压榨、烘干而成。

据考古发现,早在我国的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了麻质的纤维纸。1957年在西安市东郊灞桥附近的一座西汉墓中出土了一批被称之为“灞桥纸”的实物,其制作年代不晚于汉武帝时期,之后在新疆的罗布淖尔和甘肃的居延等地也都发掘出了汉代的纸残片。这些发现都有力地说明,我国劳动人民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开始制作纸,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纸的发明虽早,但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政府文书等仍然是采用简牍和缣帛书写的。

(三)蔡伦造纸

在我国造纸术的发展历程中,东汉时期的蔡伦是我们必须要提到的一位卓越的革新者。蔡伦,字敬仲,湖南耒阳人,我国古代著名的造纸技术专家。东汉和帝时任尚方令,专门负责监制皇宫用的器物。由于经常和工匠接触,劳动人民的精湛技术和创造精神, 给了蔡伦很大的影响。在他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改进造纸技术,扩大了造纸原料的来源,把树皮、破布、麻头和鱼网这些废弃物品都充分利用起来,降低了纸的成本,并且提高了纸张的质量,使纸张为大家所接受。

蔡伦发明的纸,是经过严格的程序制作而成的。《汉代造纸工艺流程图》形象地再现了蔡伦的造纸术。图上将各种造纸原料经水浸、切碎、洗涤、蒸煮、舂捣,加水配成悬浮的纸浆,干燥后即可成纸。具体来说,大约经过五道工序:

第一道:挫,将破布、树皮等原料剪碎或者切断,使其成为碎片和碎粒。

第二道:捣,将挫碎的原料用水浸泡一段时间,加温,并加入石灰、草灰等物,再捣烂成浆。

第三道:打,用木棒、石臼等工具将捣成糊状的原料捣打、碾烂,使其纤维分丝帚化,增强纤维间的结合力。

第四道:抄,用水将碾打的纸浆稀释,然后均匀地摊在平整的木板、竹席或者其他物件上,再经水漂洗成薄片,使其附在木板、竹席之上。

第五道:烘,将附在木板、竹席之上的薄片在太阳下晒干,或者用火烘干。

蔡伦用这种方法制造出来的纸,体质轻薄,色白柔软,能够折贴,又便于剪裁,很适合写字。制作的原料又是以废物为主,价格低廉,便于推广,工艺流程也不复杂,易于制造,因此受到了普遍欢迎。

东汉元兴元年(105年),蔡伦把他制造出来的一批优质纸张献给汉和帝刘肇,汉和帝看后非常赞赏蔡伦的才能,马上通令天下采用。这样,蔡伦的造纸方法很快传遍各地。蔡伦也因此而被奉为造纸祖师,受到后人的纪念和崇敬。

同类推荐
  • 趣谈逻辑

    趣谈逻辑

    本书希望通过趣谈逻辑,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智慧天地,初步了解逻辑知识,培养逻辑思维。逻辑理论比较抽象,但编者在编纂过程中,力求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使读者在轻松愉悦中阅读。
  •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是一部全面展现中国民俗民风的百科全书,全书分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俗民风、中华老黄历四个部分。这里有民间诸神那些迷人的传说故事,有中国人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来的历法,有独具特色的婚丧嫁娶仪式,有让人心生畏惧的民间禁忌,也有充满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这些汇成了一个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中华民间世界。
  • 文明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文明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文明的故事》乃威尔斯代表作中之代表作,被称为“世界之书”,凡有文字的地方即有《文明的故事》的译作,这几年来畅销多达千万册以上,乃介绍人类历史、文化的经典之作。
  • 古代兵勇

    古代兵勇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为丛书之一,介绍古代兵勇的有关内容。《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是一部深刻、丰富的书,它不仅包含着对历史深刻的洞见,而且在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思想上也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在现代西方产生了复杂、广泛的影响。
热门推荐
  • 吴敬琏传

    吴敬琏传

    在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史上,吴敬琏之重要性在于,他几乎参与了建国之后所有的经济理论争议,由他的思想演进出发,可以勾勒出中国经济变革理念的大致曲线。书中,吴敬琏娓娓道来,历史如跛足的行者,不动声色地姗姗走近,又姗姗走远,一段波澜壮阔的人生在回忆者与记录者之间穿梭,如画卷般展开。
  • 不成功你找我

    不成功你找我

    古往今来,以成功为目标,引领无数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乃至黎民百姓前仆后继!千百年,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成功的探索与追求。为了成功,为了实现美好的理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勇敢前行,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千古绝唱!有人成功了,成为人们传颂的楷模;有人失败了,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感叹。人们在敬仰诺贝尔成功的同时,也应该钦敬失败的索布雷诺,即使失败了,也要在失败中度过辉煌的一生!成功的秘笈究竟在哪里?人们开始反思。终于有一天,人们似乎悟出了成功的天机,原来成功的秘笈就在我们身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愿每个奋发图强的人都能把聪明才智无限地发挥出来,从而让心灵和财富都能获得巨大成功!
  • 沉浮的流星

    沉浮的流星

    她是一个单纯的孩子,她的感情观很简单,和他在一起就好……可面临着现实残酷考验,他的一次次‘不得已’总是那么残忍伤害她,一直以为她只要坚持他们就可以很好,可是她错了,她还是一个需要关心的女人……他的意外出现打破了她平静的感情生活,她的执着开始摇摆不定……
  • 凤降龙:太子,乖乖回家去!

    凤降龙:太子,乖乖回家去!

    她曾经想要托付终生的男人却突然离她而去,变了性情,残害她的家人,玩弄她的感情,践踏她的尊严,甚至扼杀了他们刚出生的孩子,把她逼上了绝路,刀剑相向。这一次,就算你有苦衷我也不会原谅你了。紧紧的捂着早已平坦的小腹,颤抖的手握着宝剑指着他的喉头。好,要恨就永远的恨我,一辈子都不要忘记我。他笑着放她离开。却不知这个男人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她,等真相被公布天下,他也彻底的消失在了世人的眼中,她又踏上了寻找他的旅途……我在寻找一个男人,要是你看见他,请告诉他,我在等他,快回家吧。
  • 泰山论剑之剑影迷踪

    泰山论剑之剑影迷踪

    泰山论剑,剑挫人亡,昔人踪迹飘渺何方!魔道横行,门楣晦暗,谁能撑起武林大梁!风雨飘摇,纲常沦丧,江湖动荡几时能熄!爱恨情仇,七情六欲,是谁始终看不破淡淡的那抹红尘!身世浮沉,举杯浇愁!赐君一柄宝剑,随我登高一呼,替天行道!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2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2

    本书以短小生动的小品文写作方式,从你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在路上、在餐厅、在电影院、在厨房、在卧室、在争吵中、在生气时、在小朋友的书包里捕捉随处可见的经济学奥秘,如下午茶一般悠闲而有趣,却又浓香醇厚,回味无穷!
  • 仙门有徒初长成

    仙门有徒初长成

    这年头,乞丐也能翻身把仙做。拾掇拾掇,照样有春天桃花烂漫。魔尊这朵桃花太强大,惹不起。上仙这朵桃花也强大,怎么办?还是近水楼台先得师父要紧。仙门有徒初长成,某日,某女面红耳赤眼带桃花:“师父,我……我想犯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常青藤教育的99个法则

    常青藤教育的99个法则

    美国精英是怎样炼成的?本书介绍了常青藤教育的99条法则,教会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当孩子具备了真正的常青藤素质,无论将来他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携手,他都能从容面对,继续前行。无需走出国门,您也可以了解到美国精英教育的法则,让孩子在成长之路上与世界精英同步。
  • 破虚

    破虚

    武仙,魂神,道法,幽冥,神通。五种修炼,惊天动地,又有何联系?一个高傲的生灵,将怎样一次次逃出生死劫难,踏顶世界巅峰,超脱生死,开创新天道?天地之间,规则的运行,洪荒奇珠的存在,残破的世界,太古的神魔,尽在其中。无穷无尽的手段,诡异通天的大局,人间爱恨情仇,恩怨纠葛,圣贤大义,民间百态,尽在《破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