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4100000002

第2章 文字的起源与书籍的产生

(一)语言和记事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生存和繁衍。最初并没有可以记录语言的文字,因为书籍构成的最基本条件是文字,没有文字也就没有书籍存在的可能。文字不是伴随人类产生而产生的,它的产生、发展、演变,一直到成熟,经过了一个相当漫长的时间。

在文字产生前的社会中,我们的祖先靠大脑来记忆,交流是靠声音和动作完成的。经过长期的实践活动,表达思想的声音渐渐定型,为更多的人熟悉、掌握,就形成了最初的语言,但是语言有很大的局限性,一说出来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如果交流的人距离太远,就听不清楚,甚至根本听不到。就是说语言在时间和空间的传播中有可能受到限制,仅仅靠语言让人们了解远处或者过去的事情是很难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把记忆中需要传播的知识、劳动经验或者需要记住的重大事件,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出来,这些就是口诀、谚语、故事、歌谣等等。口耳相传,代代相承。如我们了解的开天辟地、造人补天、钻木取火这些有趣的故事最初就是靠这样的方式流传。可是记忆也有它的弱点,时间长了,人们可能就忘记了;或者经过多人的口耳相传,事情已经改变了本来的面目。为了克服这样的缺点,人们想到了一个更好的方法,那就是把绳子打成各式各样的结或者在木头上刻些符号来记事。

结绳、刻木这类方法,世界上很多民族在其文明进程中都曾经使用过。就我们国家来看,不同民族也实行过不同的实物记事方法。《周易》中有这样一句话:“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这句话的大意是:上古以结绳记事的方法来治理社会,后世圣人将结绳换成了书契。《庄子》中也有“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的描述。这都说明,我国上古时期确实普遍流行过“结绳记事”之法。我国少数民族在发展的历程中也曾经结绳记事,外国一些国家也流行过。

秘鲁人的结绳记事是非常讲究的。他们在一条主绳上系上颜色不同的细绳,记录不同的事物。红色代表军队,黄色代表黄金,白色代表白银,绿色代表粮食。绳子上打结表示不同数目。一个单结是10,两个是20,一个双结是100,两个双结则是200。而且当时还有专门管理结绳记事的官员,负责解释结绳的意思。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间还流行过刻木记事法。在一块木板上刻着大小不等的锯齿,每个锯齿都代表一件事情。缺口深的,表示事情重大;缺口浅的,代表事情较小。

除了结绳刻木记事以外,我国的苗族在历史上,曾经用细木棍夹鸡毛、绳子、辣椒,表示出现紧急情况。这样表达的意思比结绳刻木就复杂多了。

结绳或刻木,都是为了加强人们的记忆,让那些需要记录的事情更清楚地流传下来。可惜这些方法也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真正能够超越时空传播的语言工具,只有文字。结绳、刻木这些方法,为文字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文字的前身是我们的祖先用于交流的图画。考古学家们说,早在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他们居住的洞穴中的岩壁上画画,这些画在今天看来也能明确地知道他们要表达的意思。例如要去采集野果,他们就在岩壁上画下一些果实,这样洞穴里的人们就知道:大家要一道去采集果实。最初的时候这些图画是非常写实的,等到人们渐渐熟悉这些图画所表示的意思了,用简单的几笔勾勒出来一个轮廓,大家也就明白了。这些简单勾勒表示某种事物的具有符号色彩的图画就与文字更加接近了。

关于汉字的起源有种种传说,中国古书里都说汉字是仓颉创造的。传说仓颉看见一名天神,相貌奇特,面孔长得好像是一幅绘有文字的画,仓颉便描摹他的形象,创造了文字。还有的说,仓颉观察鸟兽的脚印,发明了文字。古书还说,仓颉创造出文字后,“天雨粟,鬼夜哭”,因为他泄漏了天机,天落下了小米,鬼神夜夜啼哭。这些传说当然是靠不住的,汉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生活实际,经过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才慢慢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二)书籍的雏形

我们这里所说的书籍雏形,也可以称作初期书籍,主要指早期的文字记录,这些档案性质的材料主要有甲骨文、金文、石刻文字等。说它们是书籍的雏形主要是因为它们缺乏正规书籍的完整概念,却又是当时人们思想支配下对某种活动的真切记录,是有条理的文字显现。多多少少具备了书籍的某些因素,因此我们可以把它们称为书籍的雏形或者初期书籍。

中国的初期书籍可能在3000年前的殷商时代就产生了,可惜能够保存下来、传之后世的就少之又少了。当我们描述中国初期书籍的时候大多以甲骨文、金文、石刻文字为例,但是绝不意味着初期书籍就是这时候产生的。初期书籍确实产生在正规书籍之前,但是正规书籍产生以后仍然有初期书籍的沿用。

1.甲骨文书

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甲骨文字是一百多年前在河南安阳出土的。

一百多年前,河南安阳小屯村附近,农民在耕地、挖土时,常常发现大小不等的甲骨。当时农民迷信不懂,就说是龙骨,并且传言可以治病。时间久了,殷墟的甲骨被卖到北京了,正式成为中药。1899年,刘鹗到北京拜访当时的国子监祭酒王懿荣,正赶上王懿荣抓药治病,其中有味药正是“龙骨”。刘鹗发现“龙骨”上刻有文字,认定那不是什么中药,而是文物。于是刘鹗开始收集、研究甲骨,从此绝大多数还是记录占卜的结果。

用龟甲和兽骨占卜并把得到的结果和是否应验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是我国上古时期的一种习俗。殷商时代,由于科学水平不高,所以占卜之风盛行。凡遇到国家的战争、狩猎、农事、灾害、祭祀等事,都要先占卜。

占卜的方法是在占卜前将龟甲的背面钻出圆形小坑,或者凿成菱形的浅槽,但是都不能钻透。把要问卜的事情先向神说明,然后用燃烧的木棒在小坑的中央或者浅槽的边缘炙烤。甲骨受热后就出现了形状各异的裂纹,这些裂纹就是卜兆,也就是神灵的旨意。然后占卜者根据裂纹的模样来判断战争胜负、狩猎得失、农业丰歉等。占卜完毕后,要把占卜的时间、事项、结果、占卜者姓名及是否应验刻在甲骨上。这些用过的甲骨由专人在骨片中间钻孔,串联成册,有次序地保管起来。可见此时的甲骨已经有了记事内容,装订形甲骨便成了文物收藏家搜罗的对象。一百多年来,大概有十万片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从殷墟被发掘出来。

1976年,考古队在对陕西周原地区进行考察的时候,又发掘了一批西周早期的甲骨,大约一万五千片。其中也有带文字的,很有趣的是,这些文字比殷墟甲骨的文字小得多,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可见当时刻写甲骨的技术已经非常精湛纯熟了。商周时代的甲骨,只有少量记事性的文字,而单纯记事的甲骨是少数,式颇有些正规书籍的特征。

2.金文

在甲骨文盛行的商周时代,也有刻铸在青铜器皿上的文字流行。当然,这也不能算作正规书籍。但是这些记载,无论从形式到内容乃至文字的多寡,都是甲骨文不能与之相比的。它的书籍特征更加明显了。

青铜是铜加少量锡制成的合金,铸造出来是青灰色的,因此被称为青铜。用青铜制造的器皿物什就是青铜器。刻在这上面的文字就叫“金文”“铭文”或者“钟鼎文”。

在商周时代,青铜器是非常高贵的器具,是贵族的专用品。它的品类很多,有礼器、乐器、兵器等。特别是礼器,也称“吉金”,这是贵族们无比珍视的。而礼器中的大鼎就更加高级,它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国家的象征。失去了,就表明国家灭亡了。春秋战国时期,兼并战争频发。如果一国灭亡,总要“毁其宗庙,迁其重器”,而战争中即将失败的国家就设法把重器埋藏起来,只要这些重器不丢,就意味着国家没有灭亡,即便首都沦陷了,仍然有复国的可能。

早期的青铜器仅仅刻上主人的名字,后来贵族就把需要纪念的事情刻在上面。如此一来,铭文的文字数量大增。著名的毛公鼎上有铭文32行,共499字,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其内容是周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周王,以免遭丧国之祸,并赐给他大量物品,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鼎记其事。这些文字一共有五段:其一,此时局势不宁;其二,宣王命毛公治理邦家内外;其三,给予毛公宣示王命之专权,着重申明未经毛公同意的命令,毛公可指示臣工不予奉行;其四,告诫勉励之词;其五,赏赐与表扬。这些铭文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是非常珍贵的史料。

3.早期石刻文字

在石头上刻写文字,是上古很多民族都有的习俗。在现存的石刻中,最早是唐朝初年在陕西天兴(今陕西宝鸡)出土的十个鼓形的刻石。每个石头周身都有文字,人们称这些文字是石鼓文。这十个石鼓辗转各地,流传千年,目前存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由于长期的自然、人为损坏,石鼓上的文字多不清晰,其中一石的文字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石鼓上的诗歌是歌功颂德的,是有意创作的诗文;文字的载体虽然是石头,但都经过比较细致的加工,造型似鼓。这些文字虽不能像后世书籍那样可以展卷阅读,但是它所具有的书籍意味,已经远远超过甲骨文、金文了。所以我们把这些早期石刻文字也看做是初期书籍形式之一。

除了在石头上刻字,古人还在石片、玉片上刻字。古时候天子和诸侯,诸侯和诸侯,诸侯与士大夫,甚至士大夫与奴隶之间,为了调和利益常常需要盟誓。立盟后将盟辞中的一份埋入地下,另一份藏于盟府。春秋后期,周王室衰微,奴隶制度风雨飘摇,盟誓更加频繁。1965年在山西侯马出土了大批春秋晚期的盟书,其中三分之一是玉质,三分之二是石质,共有五千余方。它们上尖下方,宽度不等,上有用毛笔写就的红色、黑色字。根据专家考证,这些文字大多与赵鞅有关。赵鞅又称赵简子,是春秋时的大奴隶主,他所处的时代是我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阶段。赵简子从奴隶主阶级中分化出来,代表地主阶级向旧势力发起进攻。当时的旧贵族发动反扑,赵简子就与同宗的人举行了一系列的盟誓。比如在战争中打败敌人,立功的奴隶可以成为自由民。盟书中还有限制奴隶主兼并土地和奴隶的内容,这在当时是非常进步的。这些石刻文字,虽然都是古人盟辞,还不是经过创作或编辑的正规书籍,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书的作用。所以我们把这些石上的文字,也看成是初期书籍的形式之一。

在我国的封建社会,正规书籍也有把石头当做制作材料的。如把儒家的经典刻在石头上,汉代《熹平石经》是中国刻在石碑上的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一称“汉石经”。汉熹平四年(175年),蔡邕等奏请正定六经文字,得到灵帝许可。镌刻四十六碑,立于洛阳城南的开阳门外太学讲堂前。碑高一丈许,宽四尺。所刻经书有《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和《公羊传》《论语》等。后来历朝历代又有三国魏《正始石经》、李唐《开成石经》、五代《蜀石经》、赵宋《嘉祐石经》《御书石经》等。也有把佛教经典刻在石头上的,有摩崖、经幢等,如井陉摩崖石刻至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也有将道家经典刻在石头上的。2007年,湖南省发现了一块巨大的花岗岩摩崖石刻,该摩崖石刻高2.3米,宽3米,共有三方石刻组成。主体石刻《还丹赋》,除标题和末行,每行15字,共25行,353字。除了主体石刻《还丹赋》外,还有两方用以说明石刻《还丹赋》由来的小石刻,分别刻于北宋壬戌年和南宋绍兴辛酉年。考古专家以此断定,主体石刻的时间最迟不晚于南宋绍兴辛酉年。与早期的石刻文字不同,这些文字石刻已经是地地道道的以石头为载体的书籍了。

同类推荐
  •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包括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作为想象力和富于魅力的思想的源泉,在西方世界始终是无与伦比的。有关希腊神话的地位,权威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是这样评价的:“希腊神话的重要性在西方人文化、艺术和情感的历史上怎样估计都几乎不能说是过高。……否认它的价值和意义,也就等于否认西方文化本身的成就,以及受到它的启发的伟大作家和艺术家的天才。”
  • 中华礼仪学

    中华礼仪学

    这本《中华礼仪学》从起草到出版已经四易其稿了。现在终于要和广大读者见面了。在本书编写和出版的过程中,曾经得到许多师友的关怀和鼓励,这些关怀和鼓励使得作者增加了勇气和信心,六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完成了编写任务。宁夏大学党政领导,包括统战部、教务处、科研处,对于本书的出版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
  • 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经过作者马骥数年的搜集整理,汇集了成都的传统方言及现代方言,添加新词甚多,科学造字量之大,在内容及词汇上超过以往任何四川方言类图书,可谓与时俱进。独树一帜。加上精心编排,通俗现代,查找特别方便,更有别于学术性书籍。另附有特色篇章,开篇愉快,贴近生活,可读性强,《成都方言》是一部难得的众口味图书,有助于热爱成都方言的人们参考借鉴。
  •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分为五个部分,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具体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 风筝

    风筝

    金开诚编著的《风筝》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风筝相关知识。《风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爱由自己做主:非若凡尘

    爱由自己做主:非若凡尘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是什么?人人的答案都不一样,但只要当事人觉得幸福,那就是幸福。就像爱情,到底什么样的才是最适合自己,只有本人知道。爱由自己做主,容不得别人半点参与。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也不稀罕。这就是她对爱的奉养。敢爱敢恨,外表柔弱,内心坚强,这才是真正的她。为了爱情,双双殉情,带着记忆投胎,却不想自己的爱人竟然是亲哥哥,这让她何去何从?经受苦楚煎熬二十载,一次的偶然喝下忘情水,得展翅火凤。穿越时代,回到前世的她,是否能再次得到她的爱情?
  • 草镯子

    草镯子

    此为“5个8岁”之开篇。从今天往前跋涉近90个年头,才能到达书中“小梅香”长大的时代。小巷斜阳中,青石板、白井栏和缠裹着红漆皮的门环历历在目,而女孩的脚印已经模糊……
  • 经典音乐故事

    经典音乐故事

    西方古典音乐博大、灿烂,源出于古希腊和希伯莱文化,肇端于文艺复兴时期,繁盛在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初。西方音乐生长在西方文化的土壤里,具有浑厚的文化内涵,在西方的宗教精神、科学思想、民主意识滋养下,更透射出人类文明之光。然而,在一切艺术形式中,音乐里蕴含的捉摸不定的因素最多,这本小册子从西方音乐作品的时代文化背景入手,指明风格,析清流派,点评艺术价值,试图帮助音乐爱好者深入理解音乐的艺术内涵。音乐欣赏既能愉悦身心,又能提高修养。谈音乐、欣赏音乐,就不可避免地涉及一些音乐知识、专业名词一般性判断原则,这本小书里尽量避开复杂的专业术语,而那些浅显的知识一点就通,无须作更多的解释。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恋爱玛奇朵

    恋爱玛奇朵

    古灵精怪的黎妃雪在父亲的安排下,以一个新的身份转入当地的贵族学校——枫林学园。然而鬼点子层出不穷的她不甘现状,乔装成一个其貌不扬的丑小鸭进入枫林学园。岂料在进入枫林学园的第一天,因误闯禁地,在那片残阳如火的枫林中,她遇见了两个命中注定的少年……故事的背后,冥冥中,究竟是谁的安排?谁的算计?
  • 炼宝专家

    炼宝专家

    从浮上岸的那一刻,萧易已死,死在滔滔江水之中,而炼宝阁第十六代宗主楚御在历经大劫之后终于夺舍重生了。
  • 著名芭蕾舞剧欣赏

    著名芭蕾舞剧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芭蕾舞剧欣赏》主要内容包括:关不住的女儿、仙女、吉赛尔、海盗、葛蓓莉娅、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舞姬、仙女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