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1900000002

第2章 《诗经》的产生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以音乐曲调的不同,可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各地的民歌,含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十五国“风”。

“雅”:朝廷的“正声雅乐”,根据音节律吕分为“大雅”“小雅”,共一百零五篇。

“颂”:宗庙祭祀的乐歌,含《商颂》《周颂》《鲁颂》,共四十篇。

(一)产生年代

《诗经》中诗产生的具体时间很难确定,但一般认为,《周颂》的全部、“大雅”的大部、“国风”中的《豳风》等多为西周前期作品;“小雅”大部是西周后期和东迁之初的作品;《鲁颂》全部及“国风”的大部都是春秋时期作品。至于《商颂》,争议较大,有人认为是春秋时期作品,也有人认为是商代之诗。

《诗经》产生于一个复杂的年代。西周建立政权,在因袭夏商礼仪乐制的基础上,增订修改,制定了一整套法定礼乐制度,即史书盛传的周公“制礼作乐”。这套乐舞制度实际上是治国手段,以相应的乐舞制度与当时的统治秩序相结合,通过乐舞礼仪来规定君臣、父子、兄弟、夫妻之间的上下、尊卑和亲疏关系。并以法律的性质将这套乐舞礼仪制度确定下来,不能违反。当时宫廷设立了相应的乐舞机构,专门掌管乐舞礼仪事宜。这套礼仪乐舞的代表作品是《六代舞》(又名《六舞》)和《六小舞》。

西周末年,周幽王被杀死在骊山下,致使西周灭亡。此后,东周建立。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动荡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此时,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逐渐过渡,周王室已失去对诸侯的控制能力,礼乐制度也随着西周王权的丧失而开始动摇崩溃。雅乐舞制度已不再像从前那样被当做法规,严格遵守。诸侯士大夫们则公开效仿天子用乐的规模。最典型的例子是鲁国的大夫季孙氏,在自己的家庙中,效仿天子的乐舞规模,被孔子痛斥为“是可忍,孰不可忍”。此时,诸侯大夫僭越礼乐制度的行为已相沿成风。同时,雅乐舞本身的发展,已在祭祀典礼仪式中,变为呆板无生气。战国初,魏文侯曾坦白地承认,自己按照礼仪要求端冕而坐,欣赏雅乐,总不免打瞌睡。但欣赏不属于雅乐的其他乐舞,总觉得兴奋。齐王也曾向孟子表白,自己所喜爱的并非是“先王之乐”的雅乐舞,而是“世俗之乐”的民间歌舞。可见,在社会政治的变革中,雅乐舞赖以生存的土壤逐渐削弱,雅乐舞自身僵化呆板的弱点也更为突出,约束人们的伦理道德已在动摇,“礼崩乐坏”势所必然。同时,已存在的地方民间歌舞,在社会动乱之中,获得生机,即所谓“桑间、濮上、郑、卫、宋、赵之声并出”,民间歌舞在西周一直被官方排斥压制,那种自由纵情的歌舞不被礼乐体系所接受,但是,社会的变革,使得民间歌舞获得发展。

《诗经》诗中涉及的地域很广,就十五“国风”而言,就已涉及到了今陕西、山西、山东、河北、河南、湖北等地区。

就诗歌的性质来说,“雅”“颂”基本上是为特定的目的而写作、在特定场合中使用的乐歌,“国风”大多是民歌。只是“小雅”的一部分,与“国风”类似。这里的“民歌”,只是一种泛指;其特点恰与上述“雅”“颂”的特点相反,是由无名作者创作、在社会中流传的抒情歌曲。大多数民歌作者的身份不易探究。假如以诗中自述者的身份作为作者的身份,则既包括劳动者、士兵,也包括相当一部分属于“士”和“君子”阶层的人物。“士”在当时属于贵族最低的一级,“君子”则是对贵族的泛称。此外仍有许多无法确定身份的人物。所以只能大致地说,这些民歌是社会性、群众性的作品。

(二)赋诗言志

朗诵诗借以表达某种思想志向。春秋时代,诸侯大夫在外交、政治活动中常常运用诗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图,或者表示礼节,进行应酬,借以加强相互之间的关系。所以,《汉书·艺文志》说:“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喻其志,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

关于赋诗言志,先秦文献如《左传》《国语》等有不少记载。《左传》文公十三年,鲁文公归国途中遇到郑伯,郑伯想请鲁文公代为向晋国表示自己愿意重新归顺于晋。鲁文公先拒绝,后又同意,双方交涉全借赋诗。郑国子家先赋《诗经·小雅·鸿雁》:“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意思是说郑国弱小,希望得到鲁文公的帮助。代为向晋国求情。鲁文公赋《诗经·小雅·四月》的四句:“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先祖匪人,胡宁忍予?”表示行役已超过预期,急于返回,无暇去晋国了。子家又赋《载驰》之第四章,意思是说小国有急难,恳求大国援助。于是鲁文公又赋《小雅·采薇》之第四章,借“岂敢定居?一月三捷”之义,答应到晋国去为郑国进行活动。这显然是一次外交谈判,从这里可以看出,那时的“赋诗言志”直接关系到外交政治斗争的胜负。春秋时代的赋诗言志,所赋的诗,多为《诗经》中的诗,也有自作诗。所言的“志”,指赋诗者的用意,并非诗的原意,它只就诗中的某种思想或者某章句的意思来象征说明赋诗者的用意。所以,那时的赋诗言志常常是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记载卢蒲癸的“赋诗断章,余取所求”就指出了这一点。

春秋时的“赋诗言志”反映了《诗经》在当时政治生活中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所以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这种赋诗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这种广泛的赋诗之风,对于后来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名称

《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这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即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大约五百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此外“小雅”中另有“笙诗”六篇,仅有篇名,未计在内。

《诗经》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而且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都有重要地位。《诗经》中的诗,在春秋时期就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外交乃至军事斗争中了。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在政治交往中,如果不懂诗,是要受到鄙视的。当时人们称之为《诗》《诗三百》,到战国后期,即已被称为“经”,如《庄子天运》中说:“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西汉时置五经博士,《诗》是五经之一,乃汉代官定之经典,《诗经》之名,也始见于西汉。

(四)孔子与《诗经》

在秦以前,《诗经》对人们的作用无非有三:其一,作为祭祀、宴享时奏唱的乐歌;其二,作为外交场合言谈应对的辞令;其三,作为教育弟子的课本。而作为教育的课本,应该是由孔子开始的。这是有史可证,也是后来的学者专家都认可的。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人焉。”

在春秋以后,周室衰微,诗乐分家,第一个以私人讲学身份出现的大学者孔子,更把《诗三百》作为政治伦理教育、美育以及博物学的教本。

孔子在《论语》中说:“不学《诗》,无以言。”(《季氏》)此外,孔子还曾对他的弟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道:学生们啊,你们为什么不学习研究《诗经》呢?学习《诗经》,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可以提高人们观察社会的能力,可以使人与人合群,可以抒发胸中的怨愤;从近处来说,可以用《诗经》中的道理侍奉父母;从远处来看,可以用《诗经》中的道理侍奉君主;另外你们还可以从《诗经》中多认识些鸟兽草木的名称。而后孔子又问他的儿子伯鱼:“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其意思是:你读过《周南》《召南》诗了吗?一个人如果不读《周南》《召南》诗,那就好像正对着墙壁站立不能再向前行走了。这里的《周南》和《召南》是《诗经》中“国风”的开头两部分。

孔子把《诗经》作为教本,强调弟子和儿子要学习研究《诗经》。否则,将“无以言”,无以“兴”“观”“群”“怨”,无以“事父”“事君”,甚至无以前行。那么他必然事先熟知《诗经》内容。而《诗经》最初的作品涵盖地域广,并且包括多个社会阶层的作者及歌者的创作和传唱,其中或许就杂有某些官吏的附庸风雅和粉饰太平之作。作为祭祀和宴享的乐歌,或是外交场合的辞令,人们在唱完、说完、听完之后,或许就无所谓了,没有什么太多的感觉。而作为教育弟子的课本,睿智的孔子想教育好弟子,必然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留其真善、删其伪恶,使其“可施于礼义”,使学习者可以“言”“行”、可以“兴”“观”“群”。

孔子晚年从卫国返回鲁国,曾整理过《诗》的乐章,使“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他又以《诗》作为学生的必读教材,一再强调“诵诗三百”。孔门后学亦继承了这个传统。所以孔子对《诗经》的保存与传播,是有功劳的。也正是由于孔子对《诗三百》这样的重视和推崇,所以使《诗经》这部书在后世得以留传并产生广泛影响。

同类推荐
  • 焚书

    焚书

    《焚书》是明代思想家李贽“异端”儒学的结晶,是反理学、反传统、反教条的檄文。它启迪与鼓舞了当时及后来的进步学者,对人们解放思想,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而被统治阶级视为洪水猛兽。
  • 论语新校释

    论语新校释

    《论语》是一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书,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练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本书对原著行了详细地注释,是文学工作者及广大文学爱好者值得珍藏的艺术经典
  • 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代以来最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编选,有近八百首古文。所选文章语言凝练、短小精悍、乃千古传诵之作,从中不难看出编者细致和周到的眼光。书名为“观止”,于古文选编,其意可知,该书的编选意图就在于尽善尽美,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矣。本书亦有入选不当者,因为选编主要是着眼于考科举时做策论,但作为一种古代散文的入门书,仍有其存在价值。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为谁结婚

    为谁结婚

    小说里写到的都是现在年轻人普遍遇到非常尖锐的现实问题——只能靠在外漂泊来获得生存;高房价对婚恋产生了巨大冲击;因为工作、房子等现实因素造成分居情况;因为房子、育儿、养老等问题,逃离北上广深。婚姻双方拉开差距后痛苦选择、艰难地处理相互间的关系;“责任”对于幸福的意义。
  • 爱上夺心魔女

    爱上夺心魔女

    她是专门以整人为乐的魔女!他是家世显赫的转校新生!第一次她耍了他。“记住,这是惩罚之吻!我会让你终生难忘的!”第二次他又还了她……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精选了曾国藩家书一改过去各版本形式,将曾国藩生平分为京宦生涯、窘困的团练大臣、人生巅峰、余晖残照四部分。在讲解曾国藩家书的同时,以这种简介的形式方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曾国藩其人、其事、其思想。
  • 帝王遗嘱:破解皇权的更替密码

    帝王遗嘱:破解皇权的更替密码

    皇权的传递做起来相当复杂,但说起来却相当简单。我们今天就是来说这事的,因为帝制时代早已经过去,谁也没有能力再来做了。本书所选取的遗诏,皆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气的帝王的政治遗嘱。他们就是那些“围棋高手”。或是开国帝王,或是中兴之主,或是乱世枭雄,或是太平天子。而他们对自己身后江山的合理或是不合理规划,直接造成了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的发生。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有爱不觉天涯远

    有爱不觉天涯远

    那一刻,她的心,忽然柔软无比。她仿佛听到自己心里铁马冰河一般轰隆隆响过,所有的坚冰,都融化了。她知道,原来她的心,一直偏离在爱的轨道之外。这摔倒的跤,让她的爱情拐了一个弯,他的宠爱和心疼,是拐弯处鲜明的路标,一路引领着她,走进爱的轨道。
  • 余罪

    余罪

    警中有位前辈告诉我:慈不掌兵、善不从警。好人当不了警察,因为善良在作奸犯科的人看来,是一种可笑的懦弱。我很不幸,不是一个善良,也不是一个懦弱的人,那些千奇百怪的犯罪,形形色色的罪犯,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不得不像他们一样思考,不得不像他们一样行事,因为我无时无刻都在绞尽脑汁地想着,如何抓住他们。我叫余罪,我是刑警,这是我的故事,一个迷茫、困惑、冲动、激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