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1100000004

第4章 小小腊粥花样多,九州方圆品腊八(1)

腊八节最为人们熟悉也最普遍的习俗便是喝腊八粥了。这小小的腊八粥因为历史的积淀和地域的不同变得花样极其丰富。

(一)源远流长粥文化

起初,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只不过是祭祀供佛活动中的一个子项目。历史典籍中显示,从腊八节的创立直至汉朝时期,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的活动虽多,但关于“腊八粥”却尚无任何确切的记载。

受佛教以农历十二月八日为佛祖生日的影响,从唐朝开始,腊八粥才在佛家经卷中所记载的“腊会”(喝粥的集会)中出现,但此时的“腊八粥”还仅仅限于佛教徒食用。在古代,僧人们手持钵盂下山宣讲教义,上街挨户化斋,老百姓们东家一把米,西家一把粟,有的给枣,有的给花生,用以表达他们的敬意和善意。到了腊八的时候,僧人们便将化斋得来的各种杂粮放在一起熬煮,除了供佛和自己食用之外,还将粥分舍给寺外的善男信女,所以又称腊八粥为佛粥、福寿粥或福德粥。如今,在少林寺等一些悠久的名山宝刹还保留着腊八施粥的风俗。据说,少林寺的腊八粥配方在金、元时已经完善,是禅医的秘制,要精挑细选粳米、糯米、薏米、黑米、五行豆(红豆、黄豆、绿豆、黑豆、芸豆)、莲子、红枣、百合、桂圆、枸杞、山药、山楂等原料,精心熬制方成,这也可见佛家取之于人用之于人的虔诚。

除了受佛家的习俗影响,其实我国也有源远流长的粥文化。《礼记·檀弓》曰:“食粥,天下之达礼也。”而将腊八和粥联系起来,大概是到了宋朝,大诗人陆游有一首《食粥》的诗写道:“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可见当时食粥的讲究。在《东京梦华录》中出现了这样的文字:“十二月初八日,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吴自牧也在《梦粱录·卷六》里提及:“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等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自此,“腊八粥”才有了确切而详细的记录。从周密《武林旧事》中“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粟、豆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我们不仅可以知晓当时腊八粥的材料,还可了解到腊八粥的习俗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并逐渐成为人们庆贺腊八节的重要节目之一。

腊八粥发展到元朝,当时的人们为了驱寒和辟邪,均喜好在粥里加入红小豆,因此腊八粥又被叫做“红糟”和“朱砂粥”,在腊月初八这天,上至皇帝嫔妃、高官富贾,下至贫民百姓,都会煮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欢庆腊八节的到来。时人有诗云:“腊月皇都飞腊雪,八日朱砂香粥啜。鼎馔豪家儿女悦,丰充羊醴(甜酒)劳烹切。”由于腊八粥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愈来愈重,统治者甚至开始将腊八赐粥作为笼络人心的手段。元人孙国敕在《燕都游览志》中说:“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以米果杂成之。品多者为胜。”

前文腊八的起源当中,相传腊八粥的由来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传闻中提起,皇帝在腊月初八要向文武百官赏赐宫内熬煮的腊八粥。既然腊八粥的地位已经上升到节日期间帝王招待大臣的“圣餐”,其用料自然会十分讲究,有著名文人刘若愚《酌中志》一书为证:“初八日,吃‘腊八粥’。先期数日将红枣槌破泡汤。至初八早,加粳米、白米、核桃仁、菱米煮粥,供佛圣前,户牖园树、井灶之上,各分布之。举家皆吃,或亦互相馈送,夸精美也。”

到了清朝,“腊八粥”变得更加隆重,“每至腊七夜就开始熬粥,武火烧开,文火慢煨,直至次日腊八之晨。天明时腊八粥煮好,供佛祭祖后,分馈亲邻”。不仅熬煮程序有严格规定,其选料也更加讲究。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里则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切不可用莲子、扁豆、江米、桂圆,用则伤味。”

北京雍和宫有一口高约一米五、直径约两米的大铜锅,据传便是以前清朝专门用来煮腊八粥的。据记载,雍正三年(1725年)世宗将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以东的府邸改为雍和宫,每逢腊八日,在宫内万福阁等处,用锅煮腊八粥并请来喇嘛僧人诵经,然后将粥分给各王公大臣,品尝食用以度节日。

《光绪顺天府志》又云:“每岁腊月八日,雍和官熬粥,定制,派大臣监视,盖供上膳焉。”其煮粥仪式有一定之规:初一领料,初二至初五送达雍和宫,初六过秤分料,每锅粥要用各种米、豆十二石,大枣等干果百余斤,初七上午淘米、泡干果,下午点火熬粥。每年熬五锅粥,第一锅供佛,第二锅进贡,第三锅送王公大臣及庙里大喇嘛,第四锅送在京文武百官及京外封疆大吏,第五锅供众喇嘛食用和在庙外舍给市民一些。于此,夏仁虎还有首《腊八》诗:“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诗虽有溜须奉承之嫌,却印证了清代的这一风习,因为圣恩浩荡,这腊八节的腊八粥也变得尤其珍贵。

(二)杂七杂八腊八粥

腊八粥又名五味粥、七宝粥。五、七自是概说,事实上说“杂七杂八腊八粥”并不为过,这杂七杂八所体现的是多味和营养,或许这也是我们今天杂粮饮食的最早依据吧。

通常腊八粥是用各种米(糯米、大米、玉米、黄米、高粱米、黑米)、各类豆(芸豆、赤豆、绿豆、大豆、豇豆、扁豆)、不同干果(大枣、板栗、杏仁、花生、核桃、百合、桂圆、莲子、芝麻、青红丝),杂以豆腐、薯芋、肉品、蔬菜等熬煮而成。

最早的腊八粥是用红小豆来煮,后来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丰富多彩的演变。

《鸡肋篇》上说:“宁州(今辽宁复县一带)腊月八日,人家竟作白粥,于上以林栗之类,染以众色,为花鸟象,更相送遗。”

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旧事》云:“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

《金瓶梅》中有:“(苏北)粳米投着各样榛、松、栗子、果仁、梅桂、白糖粥儿。”

《明宫史》说道:“(明宫内)前几日将红枣捣破泡汤,至初八早,再加粳米、白果、核桃仁、栗子、菱米煮粥,供于佛圣前,并于房牖、园树、井灶之上,各分布所煮之粥。”

《清嘉录》写有:“(苏州)居民以菜果入米煮粥,调之腊八粥。”

这腊八粥的丰富多样,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我国传统文化对农业的依赖以及先民由粮食丰收所带来的喜悦。当然百味杂陈的腊八粥也是极富营养的,这正符合我们现代人健康养生的口味,所以今天的腊八节吃腊八粥更加风行。

(三)精美的腊八食雕

中国的食雕源自我们悠久多样的祭祀文化,腊八粥的食雕就是其中之一。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里则称:“腊八粥者……每至腊七日,则剥果涤器,技夜经营,至天明时则粥熟矣。除祀先供佛外,分馈亲友,不得过午。并用红枣、桃仁等制成狮子、小儿等类,以见巧思。”

这些就是指那些讲究的人家,熬制腊八粥时会将各种瓜果雕刻成人形、动物等各种花样放在锅中煮,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先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再拿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然后把桃仁作为狮脚,以甜杏仁为狮子尾巴,最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像一头生机勃勃的小狮子。如果碗较大,还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才能赠送亲友,而且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在祭祀祈福之意的表达中,这种既好吃又好看的食雕腊八粥也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巧慧,颇为可爱。

随着时代的发展,花样越来越多的腊八粥已发展成具有地方风味的小吃。人们在品味丰富的文化意味的同时,更是在享受色味俱佳、营养丰富的节令美食。

(四)十里不同腊八粥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这种地域和民族文化的差异也使得腊八粥的配料和口味变得非常丰富,小小的腊八粥,简直成了一道包罗万象又精致讲究的饮食艺术。

我们先来看看北方的腊八粥:元明清以来,北京一直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所以北京的腊八粥也很有融合丰富的代表性。北京将腊八粥称为“八宝”,说到这儿,大家也会恍然大悟,原来我们经常购买的“八宝粥”原来就是腊八粥啊。北京对这“八宝”讲究的是一个原则:丰富,这也体现出了北方文化的大气和包容,毫不挑剔。于是搀在白米中的配搭可谓五花八门,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每到腊月初七的晚上,一家人纷纷开始准备,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再讲究些的人家,就会制作我们上面提到的食雕放在锅中煮。

同类推荐
  • 土眼洋事之万国聊斋

    土眼洋事之万国聊斋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绵州神游

    绵州神游

    详细描述了四川省绵阳市人文历史状况,为了解绵阳提供详尽资料。
  • 英国精神

    英国精神

    英国精神的实质,是一种“绅士道”。绅士的传统或绅士风度来源于英国的英格兰,作为一种确定的观念系统和行为方式大约形成于近代英国。这种理想采纳了古希腊、罗马的美德理想以及中世纪骑士道的理想,后来又继承了欧洲大陆国家如意大利、法国的宫廷文化,在英国经过继承发展而最终形成了一整套绅士理想与观念。对传统的尊重和理性主义,为绅士道奠定了心理基础。讲礼貌的传统,包括尊重女士和骑士风度,构成了绅士道的标志性行为特征。而自身保持基本的优良品德,如诚实、正直、忠诚,同情、仁慈、温和、宽容、慷慨的待人之道,以及谨慎、自制、节制、坚定、自尊、荣誉的坚强精神,则构成了对绅士德性的根本要求。
  • 趣谈语言文学

    趣谈语言文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语言文学亦有深厚的功底,诸多名著让人目不暇接。《趣谈语言文学》以细腻的文笔,带领我们慢慢品读诸多经典之作,让我们在文学的殿堂寻找到那份已远去的宁静与淡然。
  •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本书将藏民族的民族文化这一宽泛概念,从世界观,历史来源、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有什么?是什么?为什么?一些人人司空见惯,却又个个说不清楚的东西,用几十字、数百字的有限的篇幅告诉了大家。所有的问题答案,来自于已出版的藏学图书、资料,以及网络资料。由藏族青年学者旺秀才丹历时数年,在原有基础之上综合整理、编辑加工而成。可谓是本藏族文化常识的ABC,了解藏族文化常识的基础读本,认识藏族文化常识的指南,进入藏民族文化的敲门砖。
热门推荐
  • 虫怒

    虫怒

    一次意外,使赵星拥有了一只虫子作为分身。这是一只虫族中数量最多,与人类战斗时被虫族当作炮灰,被人类称为‘镰刀’的低级虫子!但对赵星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惊喜……新书《超级虫师》已在起点发布,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谢谢!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boss,不可以

    boss,不可以

    余漫物语:顾行楚衣冠楚楚,却是一只实实在在的衣冠禽兽。顾行楚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顾BOSS精神恋爱了空白了将近三十年,终于迎来了他的春天。只是,这是别人家的兔子?顾boss近来无聊闲暇最喜爱的事就是铁血灭情敌,香草诱兔子。顾boss忙着灭情敌,转身一看,眼眸顿眯。竟然还有不怕死来的小强来勾搭他狼窝里小兔子?顾boss恍然大悟,小兔子生龙活虎的蹦蹦跳跳,是挺引人注意。他应该毫不手软的在她身上盖印,宣布所有权,再有小强不怕死的一脚踩死,永不翻身!某日,余漫对着镜子尖叫,“顾行楚,你混蛋!”顾行楚倚在门边,瞥了眼她脖子上的一圈吻痕,“我送的项链,喜欢么?”余漫龇牙咧嘴扑到他身上狂啃他脸,留下一脸牙印,咬下一个“余”字,“送你的签名,喜欢么?”顾行楚拦住某只依旧骂骂咧咧郁闷没法上班的兔子,扑倒。“漫漫,礼尚往来,买一赠二,我送你‘顾行楚’三个字。”——本文原名《大人不可以》,素甜文,嘻嘻,老板抓兔子的甜文。++++++++++++++++++++++++++++系列文章:《师傅不可以》《师兄不可以》+++++++++++++++++++++++++++++好友好文:《爱,末路相逢》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第一宫女

    第一宫女

    她曾是县令千金,却在童年突遭家变,从此落入苦海。为了爹一展笑颜,为了亲人不再受苦受穷受人欺,毅然偷偷入宫做了一名卑微的宫女,期盼有一天,能与皇上不期而遇,希望日子从此掀开新的一页。极尽的宠爱,极尽的占有,繁华的遮盖下又是怎样的心痛?人的心能经几次蹂躏?人的爱能经几次折磨?人的情是否有极限?爱过痛过迷恋过寂寞过,然后是什么?谁来告诉她这个皇上亲赐的“第一宫女”?
  • 图解卡耐基成功学大全集

    图解卡耐基成功学大全集

    《图解卡耐基成功学大全集》囊括了卡耐基励志著作中最经典的《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美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和《语言的突破》五部分内容,浓缩了卡耐基成功哲学中所有的的思想精华,旨在帮助读者解决生活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在社会交往、商务活动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大敌——忧虑,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如何在公共场合表现突出,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赢得听众的赞赏和尊重。
  •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是一部古希腊寓言的总集,据说是一个名叫伊索的希腊奴隶所讲述的。寓言采取拟人化的手法,有的揭露权贵的愚蠢、残暴,有的总结人生的智慧、经验,教人处世的原则。其形式短小,内容隽永,于浅显生动的语言中,寓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 大话婆媳

    大话婆媳

    本书告诉你新时代婆媳之间的故事。婆媳关系自古以来就很复杂。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女人的地位不断是升高。婆媳之间的矛盾也在随之而升级。常言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其中一本就叫“婆媳经”。在家庭中,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最明显和最 常见的,是出现在婆媳关系上。婆媳不合,是使不少人提起就摇头叹息的问题。
  • 农门神医嫡妃

    农门神医嫡妃

    她是一个有实力能干的中药医生,跆拳道高手,一觉醒来后发现自己穿越了,而且还是一个未婚怀孕的身份不明的女子,寄人篱下,受尽白眼,终于把一双瘦小营养不良的龙凤胎生了下来。种桑养蚕开医馆,又当爹又当娘的带着孩子过日子。她的宗旨是有钱的抬着进来走着出去,没钱的抬着进来拖着出去。别说她黑心无良,她身怀六甲无路可走的时候谁可怜她。谁知道一时善心大发,从河边捡了一个身受重伤,但是帅气逼人,玉树临风的男子回去。本想着养养眼也不错,还可以帮忙烧火煮饭,上山采药。谁知道,那是一个腹黑男,居然收买她的儿女。合起来算计她到床上去。醒来后还一副委屈,大言不惭的道:“你,睡了,我,你要负责。”片段一:赵二婶看着不施粉黛艳压群芳的侄女,心里很是不舒服,道:“今儿个我们给你安排了和太守大人的公子相亲,你为啥吓走了大公子。还落得一个风卷残云,视食如命,肮胀不堪的骂名。”某侄女只是笑了笑:“二婶,我可是悉心打扮了才去和大公子见面的,奈何大公子就是看不上我这种千年老妖的摸样,再说了,我都是两个娃的娘了,还巴巴的跑去和大公子相亲,这本就是落下了笑话了。”“我可是好心好意为你寻得一门好亲事,嫁到太守府做姨娘那可不是人人都有的福分。”赵二婶带着愤愤不平和不甘道。“当真要是好福气,赵二婶怎么就不叫你家闺女去呢,那可是高门大户官家姨娘。我瞧着你家闺女更有姨娘命。”某男嬉笑道。赵二婶气的脸色发青:“不知好歹,有福不会享。装什么清高。不就是一个被人休了的下堂妇。”某女冷笑:“可是我这个下堂妇就是不愿意做一个玉臂千人枕,朱唇万人尝的官家小妾。”片段二:一大早某女娃沉着脸跑去找自己的双生弟弟,气呼呼的抱怨道:“爹爹最坏,明明昨晚轮到我跟阿娘睡的,可是今天早上起来,我就睡在自己的房间里了。阿娘已经不见踪影了。她们都说是我自己梦游走回来的。”她伸手挠挠头:“明明就是爹爹趁着我睡着了把我抱回来的。怎带这样的,连自己的亲生女儿也欺负,为了娘亲还真是不择手段。我心寒了。”双生弟弟瞄了一眼自己的姐姐,叹了口气:“你太大意了。一早就叫你要提防着爹爹,你就是不相信,现在吃亏了吧。想要得到娘亲的正视,你最好现在到爹爹的院子里去哭诉。”女娃不情愿的摇摇头:“娘亲说了一哭二闹三上吊那是小家子姑娘才会做的事情,我才不做,有失身份。”片段三:“你还好吗?”她冷笑一下道:“好,怎么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