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1100000003

第3章 腊八传说多趣味,文化深厚腊八节

关于“腊八”的故事传说大致有四类:祭祀类、神道类、传说类、教育类。

(一)祭祀类

祭祀类的传说,主要有“神农始作”、“祭祀八神”、“祭祀祖先”三种说法。

(1)神农始作

民以食为天,中华民族能够长久屹立于人类文明之林,离不开我国灿烂的农耕文明,正是曾经先进发达的农业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和悠久历史!“腊八”之源可追溯至炎帝神农氏,炎帝发明了农具,亲尝百草、树艺五谷,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华民族于是得以血脉相传、源远流长。《易经·系辞》说:“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教民树艺五谷。”耒是犁柄,耜是犁铲,翻田耕种,收成五谷。赵岐注说:“五谷者,谓稻、黍、稷、麦、菽也。”五谷收成后,炎帝神农氏于年终举行祭祀活动以告上苍,现在还流传下来这样带有巫术色彩的祝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礼记》上说:“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祭百神以报啬也。飨农,以及邮表辍、禽兽等,仁之至,义之尽也。”文中的伊耆氏也即神农氏。先啬,始教民以稼穑者。司啬,主管农业者。仁,不忘恩而报答之。义,有功劳必报答之。由此可见,神农氏不仅开创了我国古代以农业立国的根本,而且最早进行“蜡祭”以告上苍,拉开了我国古代年终蜡祭风俗的序幕。由于“蜡”与“腊”同音,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的变迁,人们便逐渐将“蜡祭”称作“腊祭”了,而腊祭正是腊八节的前身。

(2)祭祀八神

在古代农业社会,每当农业生产获得丰收,人们便认为这是天地诸神及祖先护佑的结果,于是便要在年终举行盛大的祭典,以感恩告慰神灵祖先,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据说腊祭所祀之神正好是八位,因此腊八之说便逐渐流传开来并成为一个传统的民间节日——腊八节。

关于腊八所祀八神,我国流传着两种说法。

一是指掌管农事的八位神灵,即先啬神、司啬神、农神、表辍神、水庸神、猫虎神、坊神和昆虫神。《礼记·郊特牲》说:“八蜡以祀四方。”郑玄注说:“蜡有八者:先啬,一也;司啬,二也;农,三也;邮表辍,四也;猫、虎,五也;坊,六也;水庸,七也;昆虫,八也。”由于祭祀八神包含有八个方面的内容,因此祭祀八神又被称作“八蜡”或“蜡八”,而蜡八常常是由一国之主的君王带领臣民举行,因此其又被称作“天子大蜡八”。

二是指掌管岁收丰俭的八谷星君,这在《晋书·天文志》一书中有记载:“五车五星,其西八星曰八谷,主候岁八谷丰俭。”所谓八谷星,《本草·注》曾解释说,八谷是指“黍、稷、稻、粱、禾、麻、菽、麦”。《大象赋·注》则表示,八谷是“稻、黍、稷、大麦、小麦、大豆、小豆、粟、麻”。而《宋史·天文志》认为:“八谷八星,在华盖西,五车北。武密曰:主候岁八谷丰俭。一稻,二黍,三大麦,四小麦,五大豆,六小豆,七粟,八麻。”虽然古人对于八谷的定义略有出入,但祭祀八神的传说一直影响着后人,因此民间便留下了“腊八”的说法。

(3)祭祀祖先

《玉烛宝典》云:“腊者,猎也,猎取禽兽以祭先祖,重本始也。”意思是说古人常在岁终时外出打猎,将获取的野物拿来供奉先祖。这表达了我国古代先民“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人们不忘祖先勤俭之美德,更想通过腊祭祈求先祖护佑家人平安,并期盼先祖带来丰衣足食的好年景,因此每到年终之时,都会举办大型的“祭祖”活动,通过对祖先的祭奠来表达感恩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渴望。当时,祭祀祖先称为“腊”,祭祀神灵称为“蜡”,因为是一同供奉,所以人们统称“蜡腊”、“腊祭”,这就是后人所说的“腊八”。

(二)神道类

(1)佛祖修行

如前文所说,腊八节又叫做佛成道节。传说在古印度北部,即今天的尼泊尔南部,当时的迦毗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有个儿子叫乔答摩·悉达多,也就是后来的释迦牟尼佛。其出生的年代正值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约与孔子同一时代。一天,太子出宫游玩,见到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顿觉人世无常,想到人纵然长命百岁,荣华富贵也如同过眼烟云,转瞬即逝。即使自己身为太子,也不可能不变老、不生病,最后大限一到,那些臣民、妻儿以及所有的珍宝都不可能带走,正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抓不住的,更谈不上永恒。为此他认为这个世间苦海无边,期望探寻到一个不生不灭的新境界。再加上他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于是,乔答摩·悉达多在29岁那年,舍弃了王族的奢华生活,出家修道。

出家后他曾在雪山苦行修习六年,每天只吃一麻一麦,甚至七日食一麻米,以至“身形消瘦,有若枯木”,终于在某日到尼连禅河沐浴后,饿昏倒地。醒后他找来杂粮,掺着野果,用清泉煮粥,填饱了肚子。此时恢复体力的他,继续在菩提树下苦思静修,并终于在公元前525年,我国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觉悟正法,得道成佛,并创立了佛教。佛教徒为了纪念释迦牟尼成佛,铭记他所受的苦难,便于每年腊月初八以各种形式予以纪念,《百丈清规》卷二中就有记载:“腊月八日,恭遇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众,严备香花灯烛茶果珍馐,以申供养。”其中熬粥供佛成为常仪。后来这种风俗传到民间,得到虔诚民众的认同,“佛成道节”就逐渐演变为了“腊八节”。

(2)牧羊女救佛

关于腊八节的佛教传说还有一种说法。据传释迦牟尼佛本是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为寻求人生真谛与生死解脱,毅然舍弃王位出家修行。一天,他来到北印度的摩揭陀国,此地人烟稀少,一片荒凉。他又累又饿,酷热难熬,昏倒在地。幸好一位牧羊女从此地路过,用自己所带的杂粮加上野果,煮成乳糜样的稠粥喂他,才使他恢复了体力。

获救后,释迦牟尼便找到一棵菩提树,在树荫下结草打坐,并发誓愿:“今若不证无上菩提道,宁可碎此身而终不起于座!”经过六天六夜的思考,释迦牟尼陆续证得了宿命通、天眼通、他心通等六种神通,而且逐渐领会到人生痛苦的原因以及灭除痛苦的方法等真谛,并得到对宇宙人生真实的感悟。但这也惹得魔王波旬极大地不安,先后用魔军威吓,派三个妖艳的女儿前去诱惑等手段去阻挠释迦牟尼成佛,但均不奏效。最终,释迦牟尼在第七天早晨,也就是腊月初八这天,看到初升的太阳时,终于大彻大悟,就此觉醒为圆满的佛陀。

这是“佛成道日”来历的另一种说法。为此每逢腊八各地佛寺都要举行浴佛会,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并将此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享用。陆游诗曰:“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传说吃了“佛粥”,可得到佛祖的保佑。

(3)积粮积德的布袋和尚

从前苏州有一个西园寺,和尚有五六百人之多。有一天,身背布袋名叫阿二的和尚来到西园寺,当了一名“火头僧”。他不仅每天挑水、烧火、做饭,而且还有一个好习惯,就是一边烧火,一边注意稻秆、秫秸上是否还有没打净的粮食,见到了就采摘下来用手搓去皮放入布袋。时间一长,五花八门的粮食也聚了足有三百多斤。有一年的腊月初八,寺里的道场十分红火,老和尚、管钱粮的和尚都去大殿唱经了,忘了开仓取粮。没有粮食就不能按时开饭,又不能擅闯经堂找管钱粮的和尚。这时他想到了布袋,高兴得叫了起来——有办法了,随即用多年来积攒的粮食煮一锅粥。午餐时和尚们纷纷进入斋堂,见饭盒里盛的既不像粥,也不像饭,更不是菜,心里很不高兴。但和尚们一尝这粥却觉得美味无比,禁不住人人抢着吃。寺里的老当家很奇怪,询问“火头僧”,他照实一说,老当家动情地双手合十地说:“阿弥陀佛!善哉!善哉!爱惜粮食功德无量!”以后每年腊月初八寺院里的和尚们都吃这样的粥,以称赞煮饭和尚的节约精神。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就成了吃“腊八粥”的风俗了。

(4)扮傩打鬼

关于腊八节,民间还有一个传说,跟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有关。颛顼是皇帝的曾孙,因为聪明能干而得到了皇帝的神座。他有三个儿子,但一生下就都死掉了,一个去了“江水”,变做“疟鬼”,专门传播疟病,害人发冷发热;一个去了“若水”,化做“魍魉”,专门仿效人的声音,扰人心魄;还有一个变成“小鬼”,常常躲在人们屋内的角落,不但让人生疮、害病,还不时吓唬小孩子。这三种虽不算“恶鬼”,却都是“害鬼”,都被列入方相氏驱逐鬼疫的黑名单。

方相氏是个由人装扮的威武鬼王,头套一个大面具,四只用金箔做成的眼睛,熠熠生光,背披熊皮、黑衣、红裤,右手执戈,左手握盾。每年十二月初八这一天,他便要带领十二名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的儿童,扮成十二只稀奇古怪的怪兽,震天慑地地唱歌吓唬鬼魅虫蛊,把制造疾病灾害的鬼魅,驱赶到偏远的地方。这个腊八驱鬼避疫的仪式叫作“傩”,乡民们在扮傩的同时还要敲击腊鼓,以象征驱逐瘟疫,保泰平迎新春。

扮傩击鼓逐疫的仪式由来已久,论语中就有“乡人傩”的记载。《吕氏春秋·季冬记》:“命有司大傩。”高诱注为:“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关于鸣腊鼓的风俗,《荆楚岁时记》中有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以逐疫。”其中“胡头”即假面具,戴上可以恐吓疫鬼。现在湖南地区还有傩这种巫术形式的留存。

另外,当时的人们还认为,引起疫情的鬼怪们虽然天不怕地不怕,但唯独畏惧赤豆。故腊八这天,人们便会用红豆、赤豆熬粥,以此祛疫迎祥,这就是所谓的“赤豆打鬼”。

(三)传说类

(1)悼念长城劳役

秦朝修长城时,工匠常年辛苦劳作,却连朝廷的一米一饭都得不到,吃用全靠家里人运送而来。有些人因为家庭过于遥远或贫穷,口粮无法及时地送到,只好挨饿受冻。有一年的腊月初八,许多工匠都断了粮,于是大家翻箱倒柜、搜寻粮袋,将四处寻得的豆、米等各种粮食汇聚到一起,终于勉强熬制成了一锅杂粮粥,虽然暂时填饱了肚子,但最后还是有不少人在寒风中饿死了。为了纪念他们,同时也为提醒后来的统治者莫再劳民伤财、苛政暴役,人们便形成了在腊八这天吃腊八粥的风俗,这是纪念、警示,也是一种忆苦思甜。

(2)纪念民族英雄岳飞

《武林旧事》中说:“十二月八日,即寺院与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亦叫‘五味粥’或‘八宝粥’。”传说,岳飞遭奸臣秦桧诬陷,不但被朝廷克扣军粮,还被连续十二道金牌召回京城。岳飞班师回朝,行至半途时给养不足,沿途百姓闻讯后,纷纷送上粥饭,岳家军混合而食,勉强渡过难关,而这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岳飞被害后,每年腊月八日,百姓都会煮腊八粥,以表达对岳飞和岳家军的怀念之情。

(3)朱元璋忆苦思甜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小时候家里极其贫穷,父母只好送他到一户非常刻薄和凶狠的地主家去放牛糊口,以减轻家里的负担。有一天,朱元璋牵着老牛过桥时,牛儿一脚踏空,跌下桥去并摔断了腿。地主于是暴跳如雷,不仅暴打了他一顿,还将他关进了一间黑屋里。这一关就是三天三夜,朱元璋粒米未沾,滴水未进,直饿得眼冒金花。正当他绝望之际,一只老鼠从他前面窜过,钻到一个洞里。他于是顺着鼠洞挖下去,竟然找到了黍米菽麦麻豆等食物,朱元璋于是搬出角落里的破铁锅,把这些东西凑在一起,和着屋里的积水烧成了一锅杂七杂八的粥,狼吞虎咽地将粥一口气吃了下去,才算保住了性命。

后来,朱元璋怀着对地主的深仇大恨,加入了农民起义军。凭着敢打敢拼,作战勇猛,朱元璋最后推翻了元朝统治,自己当上了皇帝,建立了明朝。忽然有一天,朱元璋想起了小时候掏鼠洞煮粥喝的往事,觉得自己不应该忘记过去的苦日子,这样才能励精图治,国泰民安。于是他命令宫廷御厨用各种粮食熬成一锅粥,赐予文武百官和妻子儿女们一同品尝,告诫他们荣华富贵之时不能忘掉创业的艰辛。皇帝这一忆苦思甜的行动后来传入民间,上行下效遂成腊八的习俗。

(四)教育类

(1)幡然醒悟有宝娃

西晋时有个叫宝娃的人,妻子叫腊花。宝娃十分懒惰,游手好闲,坐吃山空,不久便把父母留下的家产糟蹋殆尽。妻子腊花屡加劝诫,宝娃都置之不理,依旧我行我素。眼看到了这年的十二月初八,家家户户都开始备办年货,而宝娃囊中空空,可怜到家里连点口粮都没有了。面对这样的窘困,美丽的腊花不禁满面泪水,宝娃见此也不禁羞愧内疚起来。还是热心的乡邻帮助宝娃渡过了难关。他们东一碗米,西一碗豆,给宝娃家送来了各种粮豆。腊花将大家送来的粮豆合到一起,熬了一锅粥,算解决了眼前的困难。从此以后,宝娃苦思悔过,狠下心痛改前非,不但勤奋劳动,而且生活节俭,很快便富裕了起来。妻子腊花每逢腊八就熬杂粮粥,为的是让宝娃记住前车之鉴,永不再犯。后人为了教育子女,便形成了吃腊八粥的风俗,以砥砺勤俭奋斗的美德。

(2)败家凄身张家子

这个故事比宝娃的故事更凄惨、深刻:传说有个张姓富翁老年得子,因此对儿子过分地溺爱,张家少爷从小染上了好吃懒做的恶习。父母过世后,张少爷无人看管束缚,更是肆无忌惮地挥霍浪费,转眼就成了一个穷光蛋。加上他又无一技之长,不能自给。到了腊八这天,北风呼啸,穷少爷饥寒交迫,遍搜家中的米缸、面袋,坛坛罐罐,好不容易划拉出一些残米剩面,陈年碎食,于是哆哆嗦嗦将其放入锅内熬粥充饥,但粥未熬好,便冻饿死掉了。这有点像我们小时候学的“寒号鸟”的故事,于是,后人为了记住这个血的教训,就形成了腊月初八弄些杂粮杂豆熬粥吃的风俗,以警示人要勤劳俭朴,否则连粥也没得喝,只能饿死路边。

同类推荐
  • 古代玻璃器

    古代玻璃器

    中国发现最早的玻璃器始于春秋末、战国初。这个时期的玻璃器数量少,品种单一,仅有套色的蜻蜓眼式玻璃珠和嵌在剑格上的小块玻璃。《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玻璃器》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玻璃器的有关内容。具体有:中国古代玻璃器的分类、中国古代玻璃器史、中国古代著名玻璃器、玻璃器的保养等。
  • 古代兵勇

    古代兵勇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为丛书之一,介绍古代兵勇的有关内容。《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山西四大梆子唱本精粹

    山西四大梆子唱本精粹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美术面面观(生命百科)

    美术面面观(生命百科)

    中国绘画溯源美术面面观我国绘画的最初表现中国绘画源远流长,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遥远的史前时期,考古发掘发现的中国最早绘画形式有岩画和刻绘、彩陶纹饰、地画、壁画与帛画等。
  • 风筝

    风筝

    金开诚编著的《风筝》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风筝相关知识。《风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可爱王妃调皮娃

    可爱王妃调皮娃

    楚墨墨,天临国丞相楚正的三女儿,性格腼腆,懦弱胆小,被人推下水…当21世纪女大学生穿越到古代美女身上,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身为王妃,她穿越的第二天就偷了钱离家出走,闯荡江湖去了……小小片段某女遇贼:靠,这是些什么劫匪啊,一点都不敬业!肯定是山寨版的!哪天等小爷我练成武功,我一定一窝端了你们!打击盗版!某女逛青楼:某男:“楚默默!你到底是不是个女的,大着个肚子还去逛妓院!”某女:“喉什么喉!妓院怎么了,那也是公共场所,你去我就不能去?你再喉我,等我儿子出来,小心我叫他揍你!”某男:“他要敢揍我,我就揍他爹!”早想这么干了,只可恨不知道他爹是谁!某女:“靠,打不过我儿子就欺负他爹!好样的!“某女摸了摸自己的大肚子“记得你今天说的话哦,不要手下留情哦!其实我也想揍他!”某男娃:“昨晚,爹爹妈咪又打架了!唉!”某女娃:“嗯!就是!爹爹把娘亲的脖子的咬青了!我都看到了!妈咪还不让说。”某男娃:“我们想办法分开他们吧!”某女娃:“好!”夜晚,某两小孩蹲点……某爹爹:“爹爹欺负你们娘亲,是为了给你们弄个弟弟或妹妹!”某女孩:“是这样子吗?”某男孩:“……那爹爹尽管欺负娘亲好了,我要个弟弟!”某娘亲:“……”读者群:179661032~~欢迎加入哦~~~
  • 侧妃“避”宠

    侧妃“避”宠

    柳红雨,十六岁为替父亲铺路,一纸婚约嫁进镇南王府,从此,柳父官途平步上青云!五年后,她这颗棋子作废,失去了价值,她的夫君恋上新欢,一计“红杏出墙”将她从正妃贬为低贱的小妾,从此,天坍了,她寻死觅活,只为得到夫君一眼垂怜,却、、葬了自己的小命!她是跨国集团执行女总裁,九岁起,斗死老爸的一奶,二奶,二十岁把家族生意经营的风声水起,二十八岁,践踏所有阴谋者的自尊,成为亚州执行董事!但,天有不测风云,色性不改惨遭腹黑男算计,穿到陌生的古代,灵魂附身在这个窝囊废王妃的身上!面对层层危机,陷害,她含眸冷笑,亲自证明了何为最毒妇人心!精彩片段:夫君大喜,她一门心思害人,本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将这帮尖酸苛薄女一窝端,却被夫君一纸休书踢回娘家!柳府水深,两位妹妹冷嘲热讽,她连环毒计,反间情深姐妹,一脚踹!当局朝政风云变,三王府中斗群妾,她勾勾手指,放马来!当所有美人都争相上位,她却偏偏玩着“避宠”游戏!美男个个腹黑狡诈,却最终败在她的杨柳裙下!精彩片段:镇南王府,她精心制造一场天火,毁了那冰冷的小院,从他的手中领了一纸休书扬长而去!再见,她双眸灿如星辰,一紫紫深冷艳性感,震惊了他的心房,伸手想再抓住她,她却已作他人妻!皇家竞技场,他无情的将她推了出去,寒眸冷笑:“比赛最刺激的地方,在于筹码,雨儿最爱惊险刺激,不如,就请她来做我方代表!”她被蒙了双眸,捆了双手,吊在寒风冷例中,给这帮皇亲贵候当玩偶!充当人肉箭把!一只铁箭插在她的珠钗上,乱了她的发!一只木箭偏了手,钉了她的衣裳!一只木箭擦过她秀美的,划出一窜艳丽的血珠!一人先择放弃!正牌夫君凌九凤冷漠的扣住她的下额,扬言:“给你一年的时间,若还不爱上本王,本王便强要了你,再将你送进青楼,受万人骑压!”她勾唇得意的笑:“一年之内,王爷若谴散王府所有的女人,专心一意的宠爱我,我没有理由不爱上你!”前夫凌锦轩含着残酷的笑:“不用尽手段逼着他休了你,本王就没有机会再得到你了,你放心,他休了你,我一定会再娶你!”她不屑的鄙视:“我一直觉得我柳红雨是最可怜的人,想不到,王爷比我还可怜,丢弃最珍贵的东西,想再捡回去,代价就大了!除非,你凌迟了你府上那个恶女人,再来与我谈情说爱吧!”孤傲如梅墨琅月:“你接二连三的玩弄我的感情,也该给我一个交待了,还是,你打算就这样与我玩一辈子?”
  • 枕边小医妃:王爷,玩够没

    枕边小医妃:王爷,玩够没

    他惊才绝艳,却淡漠名利,古代版好男人的楷模!唯独对她这一个穿越女,小气腹黑又卑鄙无耻……分明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嘛!而且,他被皇帝赐婚关她什么屁事啊?挑这个时候扯她玩拜堂兼洞房,是想两人一起砍头吗??
  • 重生之悍女青叶

    重生之悍女青叶

    魂牵异世,上有软弱爹娘,下有嗷嗷待哺小弟。极品亲戚,时时刻刻打秋风。看她如何做尽恶女,痛打欺人者,手持异能,带领家人奔小康。身为高官双生嫡女,却去姐留妹,惨遭遗弃。且看她如何从农家一步步华丽归来。呼风唤雨知天象,京中贵人便自来。
  • 独步天下:第一倾城冥妃

    独步天下:第一倾城冥妃

    我们睡了这么多年,她是杀手界人人闻风丧胆的媚世妖姬,她是名媛圈众星捧月的对象,却因为爱情的背叛却穿越异世,人神魔妖兽横行,你怎忍心谋杀我这个亲夫?,身为废材的她又怎会和九尾狐妖订立契约?一场最佳灵师争夺大会过后,谁能知道,清羽国风华绝代的二皇子,竟然是一介妖尊的儿子?白狐凤歌:小柒柒,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而她却偏偏是个灵力值武力值均为零废材?一次无意的发现
  • 学国学,用国学

    学国学,用国学

    本书紧紧围绕“本领”和“能力”,通过分析国学与现代社会的一系列问题,让领导干部能够清楚地了解国学知识,学会用国学知识中的精髓来分析当今社会出现的问题,懂得用国学知识来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性。可以说这本书所讲的内容,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点明了国学精髓的所在,开创性地把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与国学联系起来进行探究,是一本既讲得时尚,又要讲得明白;既讲得有深度、有层次,又讲得很管用、很实用的国学经典书籍。
  • 中华礼仪学

    中华礼仪学

    这本《中华礼仪学》从起草到出版已经四易其稿了。现在终于要和广大读者见面了。在本书编写和出版的过程中,曾经得到许多师友的关怀和鼓励,这些关怀和鼓励使得作者增加了勇气和信心,六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完成了编写任务。宁夏大学党政领导,包括统战部、教务处、科研处,对于本书的出版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
  • 农家小调

    农家小调

    外出从夫,家内从己,一切从简。换得了煤气,扛得起大米,打得掉老鼠,灭得了蟑螂。这是八零后女青年木小菲的三从四德。她本想凭借这套独特的理念,在灯红酒绿的都市中为自己谋得一安宁之所,做一名称职的家庭主妇。只是,一朝穿越,返古入农家,三从四德已变样,主妇变媳妇儿。
  • 全球变异

    全球变异

    有一种奇怪的病毒正在中国南方沿海城市Z市蔓延,向暗恋已久的女孩表白。却传来了让我意想不到的奇怪声音。但门那边,灾难悄悄降临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一场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酝酿的阴谋,也在我们的身边缓缓铺展而开。这不是生化危机。这不是虐杀原形。好奇心驱使我推门探看,眼前的惨状,让我觉得自己仿佛堕入地狱。这不是你曾经所看过的任何一个丧尸故事。因为,我所要面对的,我精心准备,是一群高智商的敌人,一个个接踵而至应接不暇的迷局,以及各式各样恐怖的变异者。而我血液里,也在某时某刻,那天是情人节,被注入了和他们相同的基因浓缩液,是堕落沉沦,还是奋起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