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0600000006

第6章 楹联常识

为了读者对楹联大家族基本成员的快速了解,以上八种分类只是对不同用途楹联的一个大致梳理,其中有些楹联是兼有两种乃至数种特征的,随着读者眼界的开阔和认识的加深,相信会对楹联的分类,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一)对偶、对仗辨析

要想了解什么是楹联,首先要正本清源,明白什么是对偶,什么是对仗。如果两个字数相等的句子用的是对偶,那肯定不能被称之为楹联。

对偶和对仗是中国文学的一大特色。对偶指的是两个并列而结构相同的修辞单位。对偶句在古代诗文中早已出现。讲究平仄的对偶,称为对仗。对仗句是诗词曲赋骈文中常见的形式。把对偶和对仗区别开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际应用中都非常重要。对仗属于对偶,但并非任何对偶都是对仗。只有讲究节奏和平仄的对偶,才能称为对仗。

语言学家王力曾论证过:“在骈体文中,虚词往往是不算在节奏之内的。自从节奏成为骈体文的要素之后,对偶就变成了对仗。对仗的特点是上句和下句的平仄要相反,两句在同一位置上的字不能雷同。(像“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就只算对偶,不算对仗)。律诗在这一点上受了骈体文的影响,因为律诗中的中两联一般是用对仗的。骈体文的对仗和律诗的对仗稍有不同;骈体文在对仗的两句中,虚词是可以雷同的。字的雷同意味着平仄的雷同。由于虚词不算在骈体文的节奏之内,所以这种雷同是可以允许的。”

由于把对偶和对仗混为一谈,在楹联历史和楹联理论研究上常常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楹联是在骈文和律诗的对仗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有当对仗句具有原创性,且作为独立文本存在时,才能称为楹联。这一点,对楹联的研究和考证,理解联律十分重要。只有当短联发展为长联,且具有不同于律诗或骈文的结构时,楹联才能成为独立的文学体裁。

(二)修辞技巧

1.对仗: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

【言对】言对是两句并列而不用事例,贵在言之有物,用语精辟。多用于文人雅士戏对。例:

二人土上坐,一月四边明。

观五岳而知众山小,凡百川咸于大海归。

【事对】事对注重用事实、事例来构成对偶,事对往往用典。例:

董必武题武侯祠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左宗棠自题联:“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

【正对】正对。上下联内容相似或者相关,表达主题是互补的并列关系。例:

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朵朵迎新春

【反对】用反义词或物象对立、内涵相反的词语组成的楹联,正反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彼此映衬,既对仗工巧,又能深化主题。例:藕入池中,玉管通地理;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人因爱富常离我,春不嫌贫又到家。

【工对】也就是严对,要求严格遵守对仗的“六相”原则,尤其是词类相当、结构相应、节奏相同三个基本原则。特别是词类对仗,要求所对仗的词属于同一小类。在我国传统的诗联创作中,词可划分为28小类,即天文类、地理类、时令类……连绵字类、重叠字类、连介词类、助词类等。例:

桑柘几家湖上社,芙蓉十里水边城。

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

【宽对】相对于工对而言,对仗的要求可适当放宽。例:

北京古藤书屋一联:“一庭芳草围新绿,十亩藤花落古香。”“芳”为形容词,“藤”则为名词。但同是修饰后面的形容词,对亦可也。

董必武挽谢觉哉联:“长征老战士,文革病诗人。”上联为偏正结构,下联则为动宾结构(使诗人病),但字面对仗还是工整,并无失对之嫌。

【流水对】也叫串对、走马对,即上下联意思相承,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说,上下联紧相衔接、联贯而下的联语。例: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除夕刚饮祝捷酒,新年又看报春花

【回文对】联语上下句顺读、倒读皆能成联且贴切而不混乱的一种写作方法。

(1)上下联都可以顺读、倒读、联意不变。例:

处处红花红处处,翩翩绿叶绿翩翩。

凤落梧桐梧落凤,珠联璧合璧联珠。

(2)上下联顺读、倒读,联意不一。例:

风送红香花满地,雨滋春树碧连天。倒读为:天连碧树春滋雨,地满红香花送风。

【顶针对】又叫联珠对,指上下联为复句的联中,每句句尾词均为下句的句首字词,如同串珠。例: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

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一人成大,大邦大国大明君。

2.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比喻】即“打比方”,有明喻和暗喻、隐喻之分。例:

两崖如剑立,一江似面悬。此为明喻。

小凤仙挽蔡锷将军联之一:“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借古代英雄周瑜、李靖喻蔡锷。

【借代】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例:

小乔墓楹联:“铜雀算老瞒安乐窝,卖履晚无聊,一世难尽,美人亦尽;洞庭是夫婿战利品,埋香花有托,三分鼎立,抔土不亡。”

全联借代了曹操、刘备、周瑜、小乔四个人物。

【夸张】例:高阁逼天红日近,一川如画晚红晴。

吸来江水煮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反诘】也叫诘问、激

问。例:

韩愈祠联:“天意起斯文,不是一封书,安汤先生至此?人心归正道,只读八个月,至今百世师之。”

【双关】利用语言文字上的同音、同义的关系使一句话涉及两件事情或两种内容,含蓄曲折地表达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幽默性和趣味性。例:

太平天国领袖翼王石达开为一个理发店写的对联,借理发寄托抱负:“磨砺以泪,问天下头颅几许;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

竹器店联:“虚心成大器,劲节见奇才。”

【设问】例:经签可超生,难道阎王怕和尚?纸钱能赎命,分明菩萨是贪官!

徐懋庸挽鲁迅联:“敌乎?友乎?余惟自问。负我?罪我?公已无言。”

【谐音】例:“两船并到,橹速不如帆快;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以“橹速”谐“鲁肃”,“帆快”谐“樊哙”;“笛清”谐“狄青”,“箫和”谐“萧何”。

3.技巧:嵌字、隐字、复字、叠字、析字、偏旁、数字。

【嵌字】巧妙地将人物或事物名称等嵌入联中,使要表现的主题更加突出。一般是上下联分嵌,嵌字有若干个特定的整式形成特定的格。例:

广东潮州市韩江酒楼所悬楹联:“韩愈送穷,刘伶醉酒;江淹作赋,王粲登楼。”联中巧用了与诗酒有关的四个历史人名,在联的首尾嵌入了“韩江酒楼”。

鲁迅先生逝世后,有人择取他所著书名撰写了一副挽联,既刻画了当时世态,又表达了对先生的敬仰:“举世如野草彷徨,南腔北调,三闲二心,尽是可怜阿Q相;独自向热风呐喊,故事新编,朝花夕拾,总求不变死魂灵。”其中《死魂灵》是鲁迅先生翻译俄国作家果戈理的长篇小说。

【隐字】隐字联,亦称缺如联、藏字联,即在联中故意略掉需要突出的一些字,含蓄巧妙地传达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隐字联含而不露,曲径通幽,寓意隽永。例:

清人讽刺鄂州候补知府续立人联:“尊姓原来貂不足,大名倒转豕而啼。”《晋书·赵王伦传》有“貂不足,狗尾续”之语,隐其姓“续”字;《左传·庄公八年》中有“豕人立而啼”之语,“人立”倒转即为“立人”。全联暗射“续立人”之名,隐刺其为人如猪狗一般。

清朝宗室王士卿因贪污被革职处死,有人赋隐字联以嘲:“士为知己,卿本佳人。”上联出自《战国策》中“士为知己者死”,下联出自《北史》中“卿本佳人,奈何作贼?”该联联首嵌名,联尾歇后,直呼其名,巧妙地讽刺王士卿是“死人”和“贼人”。

【复字】指将同样一个字或几个字在楹联中隔句运用或者重复运用。例:

开关早,关关迟,迎过客过关;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杨花乱落,眼花错认雪花飞;竹影徐摇,心影误疑云影过。

【叠字】叠字又名“重言”,指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例:

苏州网师园“看松读画轩”的一副叠字联:“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全联把天气和季节的变化以及鸟语花香融为一体,且化用秦观、李清照等宋代词人的作品,读来声韵铿锵,回味无穷,令游客陶醉于春夏秋冬四季更迭和莺歌燕舞百花吐艳的画境之中,诗意盎然。

浙江奉化休休亭叠字联:“行,行,行,行行且止;坐,坐,坐,坐坐何妨。”因其叠字而显得格外有人情味,声情并茂,富有很强的节奏感。

山东济南趵突泉观澜亭上的叠字联:“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栩栩如生地摹拟出泉飘水冒的动态美和色彩美。观泉读联,令人不禁莞尔,心旷神怡。

【析字】楹联中采用了拼拆汉字字形的技巧,或分或合而成联;或把几个字合成一个字,构成字面上的对偶;或者把一个字拆成几个字,有一些还含有分析字形和字义的作用。有的一目了然,有的则要细心领会,更有甚者,需要仔细琢磨才能恍然大悟。

1.分拆:将汉字形体依顺序分拆成若干字。例:

梁章钜拆字联:“鸿为江边鸟,蚕是

天下虫。”

品泉茶,三口白水;竺仙庵,二个山人。

2.合拼:将字与字或字与偏旁部首组合成其他字。例:

传说唐伯虎才思敏捷,民间故事《唐伯虎点秋香》里有一副析字联:“十口心思,思国思君思社稷;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巧妙之处在于把“十口心”合成“思”字,“八目尚”合成“赏”字,而又串成一气,文义通畅。

又相传元末朱元璋起兵造反攻克姑苏城时,心潮起伏,想到古越吴地的姑苏如今已尽入囊中,豪兴大增,脱口吟出:“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军师刘伯温深谙朱元璋心事,莞尔一笑,随即对答:“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

3.复合:将分拆与合拼同时使用的技巧。例:

曾有人出一上联: “孔夫子,孟夫子,二人皆仁者也。”此上联一出,至今无佳对。唯有“裴元庆,李元庆,二儿本无知耳”可勉以为对。

再如:鸟入风中,衔去虫而作凤;马来芦畔,吃尽草以为驴。

【偏旁】楹联中利用偏旁、部首相同的汉字组成一联或全联的技巧。

清时有人出一上联:“烟锁池塘柳。”上联五个字的偏旁涵盖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号称 “绝对”,后来被纪昀对出下联:“炮镇海城楼”。下联五字偏旁同样涵盖金木水火土,并与上联一一对应,对仗极工,令人击节赞赏。

还有一个故事,相传古时一个沽酒为生的佳人征婚出对:“冰冷酒,一点,两点,三点。”一个爱慕佳人的书生属对不及,郁郁而终。才女感其多情,前往其墓地吊祭,见坟头盛开丁香花。有感而发,自对下联:“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古时“万”作繁体“萬”)

【数字】指的是将数学演算引入楹联之中,从而启迪读者智慧,增强其趣味性。例:

乾隆帝五十寿辰,纪昀所撰寿联:“二万里山河,伊古以来未闻一朝一统二万里;五十年圣寿,自今而后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该联虽有应制奉承之嫌,对仗也不甚工,但下联趣味颇强,50原作,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无形的广阔艺术空间,对于温故知新、陶冶情操,大有裨益。例:

南京莫愁湖集韩愈、李白诗句成联:“水如碧玉山如黛,云想衣裳花想容。”

后代人集白居易、王维诗句题于武则天庙:“六宫粉黛无颜色,万国衣冠拜冕旒。”

清末大文豪梁启超喜集宋词为联,达二三百副之多。赠友人胡适联:“蝴蝶儿,晚春时,又是一般闲暇;梧桐树,三更雨,不知多少秋声。”上下联分别集宋词人张泌《蝴蝶儿》和唐人温庭筠《更漏子》而成。

民国红学家和历史学家周策纵也是集词的高手,他作过这样一副集联:“别来风月为谁留?二分尘土,一分流水;啼到春归无寻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上下联分别出自宋代大词人苏轼的《水龙吟》和蒋捷的《一剪梅》。年再加9950年,正合“万岁”之意。同年,乾隆帝在宫中举行千叟宴,共有3900多位老人参加,其中最老的一位寿星,用一副数字楹联来宣布其岁数:“花甲重逢,还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众所周知,60年为一“花甲”,杜甫有诗云:“人生七十古来稀。”上联可列成一个算式:60×2+3×7=14l;下联可列成一个算式:70×2+1=14l。原来那位老寿星竟有141岁。

(三)联语来源

1.集句联:从古今文人的诗词、赋文、碑帖、经典中分别选取两个有关联的句子。按照楹联固有的声律、对仗、平仄等要求组成联句。既保留原文的词句,又天衣无缝浑然一体,别出新意,给人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艺术感染力。同时,集联还可使人自然地联想到所集的

2.集字联:集字联是对联与书法结合后产生的一种对联体式,一般是从优秀的历代碑、帖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字,组成全联。由于受单字出处的严格限制,因而十分难做,最是考验一个人的作联功力。最著名的要属晋代王羲之的文学名篇《兰亭集序》,书法上也叫《兰亭契帖》,号称“天下第一行书”,通篇不过325字,但有心人从中集出许多对联,例:

尽陈古事观同异,不与时人列短长。

有万夫不当之气,无一事自足于怀。

稽古每期于可信,取人当尽其所长。

所列的三联每一联十四字,无一不是从《兰亭集序》全文325个字中挑选而出。

3.摘句联:直接摘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联。这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对联,更接近于引用。在今天看来有“剽窃他人知识产权”的嫌疑呢。不过,若非博览群书者,又或于楹联一窍不通者,是难以“摘来”的。例:

康熙帝题镇江金山七峰阁联,便是一副很好的摘句联:“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出自晚唐诗人许浑的《咸阳城西楼晚眺》。

孙中山题广州中山故居联:“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四十州。”此联原本出自唐代和尚贯休之诗。

4 .自撰联:作者自己独立创作出来的对联。这个最易理解,不再举例。

同类推荐
  • 金文与青铜时代

    金文与青铜时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中国人的吃

    中国人的吃

    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可见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古代即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中国是出美食家的国度,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全世界惊叹。孔子堪称第一位美食家,他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本书作者从个性化的角度,对中国人的饮食进行了剖析,力图透过饮食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作了生动的描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休闲读物
  • 趣谈逻辑

    趣谈逻辑

    本书希望通过趣谈逻辑,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智慧天地,初步了解逻辑知识,培养逻辑思维。逻辑理论比较抽象,但编者在编纂过程中,力求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使读者在轻松愉悦中阅读。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本书是一本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价值于一体的、完美的语言文化读本。书中内容包括:琅琅上口的谚语,充满智慧的歇后语,诙谐幽默的精彩对联,深入浅出的日常俗语,知识丰富的谜语,意境优美的唐诗宋词,是浓缩了中华民族文化经典的优秀读本。
  • 中国织绣

    中国织绣

    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冷酷总裁薄情妻

    冷酷总裁薄情妻

    这一场真正的利益联姻,就算知道是为了获得欧氏的资金援助,她才不得已嫁给这个冷酷的男人,明明知道他心里有了其他的女人,可是对待他的羞辱,还是会感到痛苦。那么,欧暮承,如你所愿,几年之后,我会和你离婚。
  • 培养孩子的伟大励志故事全集

    培养孩子的伟大励志故事全集

    本书以故事为出发点,结合孩子的特性、心理特点、常见问题,做了精辟、简短的阐释。书中精选的故事有趣耐读,而且富含哲理,意义深刻,是家长激励孩子,培养孩子能力的不错选择。
  • 就爱女汉子:一不小心汉化了

    就爱女汉子:一不小心汉化了

    21岁的林麒家境殷实、身高够高、皮肤算白、姿色中上,可她是个“恋爱绝缘体”。活21年没谈过一次恋爱的林麒被闺蜜麦莉笑话为“叔女”。不仅如此,身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女汉子,她经常遭遇各种糗事,如果吉尼斯有一项“个人囧事纪录”,林麒早破了千百次的最囧纪录。但林麒认为她在二十一年的人生中经历的大大小小的糗事,都不如遇见“淫魔”苏烈之后发生的糗事惊天地泣鬼神。初次见面,她就让苏烈见识到了她的大叔本质,两人第二次交手又差点把人家搞残废,苏烈为此对林麒发布了“追缉令”——扬言要用自己的个人魅力把林麒追到手,并要她答应他三件事。但女汉子林麒就像是天生来克他的,苏烈的王子光芒对她来说根本就毫无威慑力。
  • 风暴眼

    风暴眼

    这是一篇奇特的小说。这是一片神秘的、保留着半原始状态的、苍茫、荒凉、无情的土地,一个被胡大遗忘在戈壁滩上的孤村。这里有很少的人,很多的狼。人狼杂处。狼会做礼拜:就在这时,琎婆从戈壁难那望尽望不尽之处,看見一群狼队古道尽头鉍逸而出,皓月之下狼目如磷火一般闪闪烁烁,在空旷的荒漠上如幽炎一般缓緩游弋。
  • 满江红

    满江红

    淡泊名利的画家于水村迁居南京,过着寄情山水的生活。因偶然的机会结识了歌女桃枝,两人陷入热恋,后因误会导致分手。桃枝赌气答应某老板的求婚,嫁与他作妻。在两人的结婚喜筵上,老板夫人大闹喜堂,多亏水村出面自认,化解了局面。不能忘情的桃枝追随病重的水村来到船上,恰逢渡船起火,桃枝与水村调换衣服,使水村被解救妇孺的小船载走,自己却被烧死在火中。得救后的水村沉浸在伤痛中不能自拔,偶然看到一出剧《满江红》,讲的正是一女与情郎易装救人的故事,终于因伤痛过度,在郁郁中死去。
  • 王朝崛起

    王朝崛起

    天生大腚显神威,奇幻变身福祸偎。朝阳初现放光芒,夕阳西下收余辉。少年,成功=努力+坚持+天赋+机遇!少年,成功=十次流血+百次失败+千次挫折+万次洒汗篮球之路,拼搏至上,天赋其二,机遇在三!冠军之路,团队至上,防守其二,进攻在三!
  • 绝世盛宠:第一王妃

    绝世盛宠:第一王妃

    “你在这宸王府除了能得到宸王妃的名号外,其余的你要一分,我便讨十分回来。”“残忍?殿下说笑了,挽华虽是淡漠冷情之人,却还不至于无情无心。”芸芸众生,不期而遇。一个是清艳绝伦有着一双异色双瞳被世人称为妖孽的穿越女子,一个是薄幸名狂慵懒闲适的无良皇子,还有一个艳绝天下一袭红衣媚惑世人的魔宫宫主。爱恨情仇,真假几分?一个爱的步步紧逼,一个爱的惊天动地。是人是妖又如何,只要爱,便是星辰陨落,天地毁灭,也无法阻挡!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康德的世界

    康德的世界

    本书是以康德的精神世界这个角度写的康德的传记,描绘了著名哲学家康德的一生及其思想变化,是研究西方哲学的人应读的著作。
  • 重生喜乐小日子

    重生喜乐小日子

    出生的第二天把她抱走,她认了,谁让她是爹地的孩子,父债女还。对她不是打就是骂,还到处抹黑她,也认了,谁让她是自己的阿姨呢。将亲生女儿换去做了豪门千金她也认了,反正她有手有脚,自己能挣钱。可素你丫的不能坏事做尽还赶尽杀绝吧。怒……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更何况小敏一直都不是一个乖乖兔……重生后,抢回她的爸妈,抢回她的身份,再抢回属于她的男人。哼,哼……看你们谁还敢唧唧歪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