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0000000007

第7章 昆阳之战

在绿林义军重创王莽新政的第二阶段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昆阳之战。《辞海》对“昆阳之战”是这样描述的:“我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案例。公元23年,绿林义军进攻并围困宛城,最终攻克了昆阳等县。王莽见状派王寻、王邑率军四十二万反扑,包围昆阳,采用楼车和地道攻城。王凤等率起义军八九千人奋战坚守,派刘秀等突围救援。各路起义军进援昆阳时,刘秀乘莽军轻敌懈怠之机,率领精锐部队三千人集中突破敌军中坚力量,而后杀死王寻。各军奋勇作战,城内守军也乘胜追击,在义军内外夹攻的形势下,大破敌军,歼灭了王莽的主力。”可以说正是昆阳之战敲响了新莽政权的丧钟。当时的新莽政权面临着北方的赤眉与南方的绿林两大反对集团的挑战。刚开始,王莽将赤眉军作为主要的镇压对象,相继派出多支精锐的主力部队对其围剿。而对于南方的绿林军,似乎就不那么重视了,就像严尤这样的著名将军,所率领的也不过是仓促拼凑起来的地方部队和临时招募的士兵,每次行军打仗还必须上报,不然就犯了“弄兵”之罪。然而当刘玄称帝的消息传来之时,这位篡权的皇帝才终于幡然醒悟,认识到了绿林军的威胁之大,马上就将战略重心进行了调整并转移,而后又调集各县兵力集于洛阳,随时准备与绿林军进行战略决战。王莽对此战相当重视,以他手下最得力的大将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为主帅,共集结了四十二万人。王莽还找来一位身高过丈,腰大十围的山东“大力士”做“垒尉”,负责看守营房壁垒。另外,他还把上林苑里的猛兽,如虎豹犀象等都放出来随军作战,以助军威。但是王莽忽略了猛兽们以肉为生,而行军打仗途中的士兵都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中又怎会有工夫为它们寻觅鲜肉呢!而当时又适逢春夏之交,是动物们的发情期,脾气不太好的猛兽还喜欢在半夜嚎上几声,闹得大家觉都睡不安稳,严重影响了部队的休息,偶尔还会发生伤人事件。当然王莽这个饱读诗书的皇帝可并非是凭空想象出这样的怪招,《史记·五帝本纪》确实有关于黄帝“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的说法。碰上王莽这样一个有复古情结的君主,大家也就见怪不怪了。不仅如此,王莽还征召当时研习兵法的六十三家流派共数百人作为基层部队参谋。这一举措,确实使新莽军的军事理论水平大大提高。但这六十三家不同的流派很难统一作战思路,一路上吵个不停,常常为最后采取哪家的决策而争论不休。也正是这一年的五月间,王寻、王邑大军与颍川的严尤、陈茂会合后,立即向昆阳挺进,数日之内,就有十余万大军抵达昆阳城下。瞬时之间肃杀的气氛笼罩了整个昆阳城。

昆阳(今河南省叶县),正是成语“叶公好龙”中叶公的家乡。在这一带活动的汉军,是新市兵王凤、下江兵王常及舂陵兵刘秀等部队,而汉军主力尚顿兵于久攻不克的宛城之下,无暇顾及昆阳。此役的序战,由未来的汉光武帝刘秀率先打响。刘秀率数千人马在今河南省禹县西北的阳关一带与新莽军发生了遭遇战,见对方兵力强大,随即撤入昆阳城拒守。其他各路汉军得知此消息后,也纷纷退入昆阳城中,小小的昆阳城里,顷刻间聚集了汉军近万人马。随着新莽数十万大军临昆阳城下,逃入城中的诸将多惊慌失措,有些人便借口担心妻室儿女的安全,想散伙逃回自己的地盘继续当山大王。这时候倒是向来被大家认为只配骑牛的胆小鬼刘秀头脑还算清醒,并且头头是道地给大家分析:“我们现在虽然粮食和兵力都匮乏,敌军势力又很强大,但为今之计也只有放手一搏,集中主力和对方决战,这样或许多少还有点翻身的机会。否则我军主力现今还在宛城下,一旦我们撤退,主力部队必将遭到敌军的两面夹击,不出一天,就会被消灭殆尽。到了那时候,在座的各位还能逃到哪里去?”像刘秀这样的老实人居然讲出这么火气十足的话,实在让大家感到吃惊,有些人就反唇相讥道:“就凭你这个胆小鬼,也配教训我们?”刘秀无奈苦笑,转过头来起身就要走。就在这个时候,侦察的骑兵来报:新莽军已抵达城北,全军蜿蜒数百里,连队尾都看不见。刚刚还在耀武扬威的众人这时都傻了眼,最后决定还是把刘秀请回来,听从他的意见。这样无形之中,刘秀便成了昆阳城守核心总指挥,在他的策划下,汉军决计死守昆阳等待援军的到来。

刘秀令王凤、王常留守昆阳,自己则率十三骑突围寻求援助,当时新莽军已有十余万大军兵临昆阳城下,刘秀率领的这支小部队突围成功后急速赶往郾、定陵等城,准备调发所有部队前往救援昆阳。有些舍不得财物的将领,还想留些部队守卫,刘秀见状十分气愤,把这帮守财奴狠狠敲打一番,同时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打败了敌人,功名利禄应有尽有;打了败仗,连性命都保不住了,守着宝贝又有何用呢?”就这样,刘秀总算拉着一支队伍赶回救援仍在留守昆阳的众人。

这个时候,昆阳城下两军正在激烈作战。严尤本来是极其反对强攻昆阳的,他认为昆阳城小却坚固,难以迅速攻克。汉军主力和称帝的刘玄都在围攻宛城,如果这时能歼灭这支主力,那么昆阳城必将不攻而克。严尤和汉军交过手,对于汉军的战斗力十分了解,提出的建议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新莽军主帅王邑却不以为然,认为自己手里有四十多万大军,踏平一个小小的昆阳城,绝非难事,而且一定要尽出风头才肯走。于是,新莽军把昆阳城包围了十层,设营百余座,旌旗蔽野,金鼓之声在几十里以外都听得真切。新莽军挖地道,还使用冲车、棚车等攻城工具,昆阳城中箭如雨下。城里盾牌顿时成了紧缺的货物,连门板都被派上大用场。王凤等人实在扛不住了,就想要投降。但新莽主将王邑、王寻就是不肯接受,一定要屠城。这样王凤之众没了指望,只能拼命防守,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严尤见城池久攻不下,建议放开一个口子,让守军突围,一方面便于在野战中将其全部歼灭;另一方面也让其传播失败的消息,打击宛城汉军的士气。王邑仍然不肯采纳其建议,于是四十多万新莽军就这样困在昆阳城下,却又无所事事。双方僵持到五月底,此时宛城已被攻克,形势逐渐有利于汉军。六月初一,刘秀、李轶率领征调来的援军抵达昆阳城下。

向来以怯懦出名的刘秀亲自率领步骑兵千余人为前锋,向新莽数十万大军挑战,抵达其阵前四五里处列阵。新莽军派遣数千人迎击,刘秀亲自冲锋陷阵,击退敌军,斩首数十万。而后刘秀再度带领汉军诸将继续前进,屡战屡胜,奋勇杀敌上千人,直逼昆阳城下。为了迷惑敌人,同时鼓舞城中被围困数日的军队的士气,刘秀让部队对外宣称汉军已经攻下宛城,而外调的援军也即将抵达昆阳城下。其实刘秀当时并没有得知这个消息,虽然汉军确实已于三天前攻克宛城,但是胜利的消息还没传到他这里。守城的王凤、王常,攻城的王邑、王寻同时得到了这个“假消息”,效果可想而知是截然不同的:城中部队军威大振,士气鼓舞,大家都争先恐后想要出城夹击新莽军;而攻城的数十万部队则士气沮丧,毫无斗志,只想速战速决。这时候刘秀又率敢死队三千余人,渡过城西的昆水,直接打击新莽军“中坚”力量,也就是王邑、王寻的部队。

而此时的新莽军对于刘秀外调援军的到来,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就连一向头脑比较清醒的严尤,都很轻视刘秀。刘秀曾经因为打官司和严尤有过一面之交,严尤对这个年轻人深有印象。在这次战役中,昆阳城里有个刘秀曾经的部下投降新莽军,对严尤称刘秀不取一分财物,却在与部下将领商量对策时,严尤只是笑道:“是美须眉者邪?何为乃如是!”意思就是那个须眉长得很漂亮的小伙子,他至于这样吗?这样一来王邑、王寻就更加轻敌了,只派出了仅万余人去阵地巡查,而命令其他各营对其部队严加管教,未得命令不得擅自迎战。新莽军人数虽多,但大都是些乌合之众,缺乏实际的战斗经验,而且军队士气低落,与刘秀所带领久经沙场的三千敢死军刚一接触,就立刻溃不成军,四散而逃,主帅之一的王寻于乱军之中战死。余下的数十万新莽军,本身就十分匮乏求胜的意志,失去指挥之后更是乱得一塌糊涂。屡战屡胜的汉军则军威大振,士气高涨,冲锋陷阵,神勇杀敌,四面突破新莽军阵地,昆阳城中的留守军队也趁势鼓噪而出,与外援一起内外夹击新莽军。当时恰逢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只见屋瓦皆飞,河流暴涨,新莽军中的猛兽都乱了阵脚,更谈不上在沙场上助阵了。溃散的士兵,纷纷向北逃走,却又被追击的汉军赶到了暴涨的山川里,万余人溺死河中,连“大力士”也在劫难逃。王邑、严尤、陈茂等新莽军众将领,仅率少数从长安带来的精锐骑兵踏着死尸从河边逃出。战后,汉军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都没有完全搬走新莽军遗弃的大量军用物资,不得已将剩余的都焚毁了。

对于新莽朝终于彻底失去信心的严尤、陈茂,随即投奔了起兵于汝南的原汉朝宗室刘望。王邑则率领残兵数千余人,一口气逃到洛阳城。昆阳之战,终以新莽王朝的惨败告终。

同类推荐
  • 考古故事总动员

    考古故事总动员

    课堂上的知识丰富着我们的头脑,课堂外面的世界丰富着我们的阅历。对人类来说,好奇几乎是一种本能。孩子们,你们一定也想知道人类的祖先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你们更想知道,时光流逝,沧海桑田,锦绣的中华大地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是啊,人类到底从何而来?世界何时开始?这些问题让我们焦灼,也让我们困惑。我们渴求答案。可惜,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在我们平常阅读的课本里,也很少会出现在中学老师的课堂上。那么,我们应该去哪里寻求答案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是学习的动力。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过去,了解历史的发展与变迁,我们精心编写了《考古故事总动员》这本书。本书作者精心挑选了极具代表性的考古故事,既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又能让孩子们学到真正的知识。
  • 第三极崛起

    第三极崛起

    那段历史最想让人去改变,也许只需要一点点变化,就会影响整个时代,穿越者的思想,能否改变这一切?从零开始,建军北方,在乱局中博弈,让我们影响世界、影响历史,成为不可忽视的第三极。本书纯属幻想,不是历史,请勿对号入座,也不讨论历史细节。
  • 男儿行

    男儿行

    这是一本以元末农民起义为背景,讲述群原本庸庸碌碌的汉子奋起反抗,在废墟之上重新建立华夏民族的故事。这个故事并非为了追究指摘哪个民族过去的是非,而是为了记录当年华夏百姓为了不受奴役而进行的抗争。
  • 宠妃无度:狂妄大侍妾

    宠妃无度:狂妄大侍妾

    她是金牌猎人,以猎杀罪犯为生,身手矫健,性格狂妄。一朝穿越,她成了一个病死王爷的陪葬侍妾,好不容易保住一条小命,却被王妃欺辱,继子坑害,人人当她还是柔弱无能的下等侍妾,想要害她性命。她斗毒妇,整渣男,呛皇帝,与病弱王爷联手掀起翻天巨浪。要誓众人俯首称臣,再不敢造次。只是那冷淡无情没有人味的王爷怎么突然变得这般热情?病娇王爷稍稍靠近,温文一笑:“本王给你送一道餐后甜点如何?”“不要。”孟青珺断然拒绝。病娇王爷马上变脸,威胁道:“不要也得要。本王将自己做为甜点送给你,岂容你拒绝?”孟青珺抵死不从,...
  • 大唐平叛传(下)

    大唐平叛传(下)

    这是一部历史题材长篇小说。本书以唐玄宗天宝年安禄山叛乱为背景,叙述了平叛战争中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故事。书中除了以大手笔描写了千军万马拼力厮杀的恢弘场面,百十位出场的人物更是描写得活灵活现,显示出作者在历史、天文、地理、哲学、艺术及宗教等方面丰富的知识底蕴。大手笔、大气度、大时空在大历史背景下跃然纸上,最冲击思维的特色是作品主题立意高远,自始至终都在呼唤着人们淡失的爱心和良知,体现了博大精深的儒释道思想。
热门推荐
  • 妃常可爱:舞林萌主降魔计

    妃常可爱:舞林萌主降魔计

    明明心狠手辣、杀伐果断,却顶着一张可爱的娃娃脸骗神骗鬼。有人骂她“卑鄙”她问:“baby?你是在夸人家像婴儿一样粉嫩么?”有人骂她“无耻”她回:"胡说,本王妃可是有一口洁白的小牙,不信你看!"无耻、腹黑的她,被命中注定的煞星,以强大的念力召回古朝。而等待着她的,又是什么?
  • 后宫心计

    后宫心计

    男人有血流成河的江山—— 女人有硝烟弥漫的后宫—— 这群女子,时而闭花羞月,再者尔虞我诈;间或沉鱼落雁,怎堪勾心斗角… 在高墙之中,争相斗艳只博君王一笑。然则倾城红颜,仿佛绚丽烟花,过眼云烟… 在权术阴谋中,究竟是谁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重生之毒鸳鸯

    重生之毒鸳鸯

    琳琅十三岁之前的日子过得苦了一些,流落在外寄人篱下,但也因此得了个好夫婿。夫君他心志坚定、有勇有谋,为报家仇不惜隐忍多年,更不惜折辱自己娶了她这仇家之女为妻,终于布下天罗地网将仇家之人一网打尽。这等好夫君,真真的叫人爱不释手,乃至于重生之后,谢琳琅一时不知该将他让给那给自己戴绿帽子的妹子,还是大卸八块,块块珍藏……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神医嫡女

    神医嫡女

    duang的一声穿越,中西医双料圣手凤羽珩分分钟成了大顺朝的受虐嫡女,想杀我一手术刀就扎你个半身不遂?跟我斗?药房随身,名利在手,连皇上都要跟我套近乎!但是那个婚约是啥情况,毁了容的瘸子壁咚了我还要劳资帮忙得天下?流氓王爷你si不si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异界逍遥剑神

    异界逍遥剑神

    一个立志追求武道之极的平凡少年,屡遭逆境,饱受嘲讽;直到那天,一只绝色狐妖钻进了他的体内,一切都改变了;困扰他已久的修炼难题迎刃而解;平凡的老爹突然摇身一变,成了超级强者;相识十几年的青梅竹马本是样貌平平,却突然貌若天仙……
  • 穿越重生:病娇王爷彪悍妃

    穿越重生:病娇王爷彪悍妃

    云藐觉得一定是她上辈子没烧好香,所以这辈子才被穿越到了这样一个家族里。亲爹祖母无视落水发烧的孙女,只安抚那因‘不小心’害的妹妹落水而心慌慌的庶女姐姐,各种赏赐不断美其名曰‘压惊’。云藐原想着忍到长大成人然后谋划谋划出嫁了事,却不想这各种小人奸人贱人粉墨登场,搅的她没了安生日子。云藐言:”我的日子既然不安生了那你们也不想过日子安生了!“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