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7800000003

第3章 楔子——绝非传奇(2)

这里是出童话的地方。四十个学员便是童话里的人物。男孩女孩各一半,大的十六岁,小的十二三岁,个个都有绰号:香瓜头,香烟头,小黑皮,西瓜,鸭子,周大姐,大美人,兜兜,老虎……一个从温州来的男孩,训练时一翻跟斗就常打屁,被冠之以屁老板。张宁因刚进学员队时年纪小个头也小,长相、嗓音甜甜的,被冠之以葡萄干。每到晚上,男孩女孩们穿上定做的小军装、锃亮的小皮鞋,排好队,唱起《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我是一个兵》,去外面的学校上文化课,沿路上的行人没有不停足观望的,那眼里溢出的羡慕与感叹,在他们齐刷刷的脚步里纷纷弹落……

训练是苦的。给学员们上形体课、古典课、芭蕾课的,是李首珠老师。第一次见面时,她脸上严肃得没有一点笑容,她以此向孩子们表明,在训练时她没有七情六欲,而只是一台机器。靠墙倒立,李老师的锣不敲,就不能把腿放下来,十分钟,十五分钟,二十分钟……腰在发软,腿在颤抖,血脉往小脑袋里压得几乎要爆炸,两条手臂则酸麻得似乎即刻要在关节处断开。几十双倒看、圆睁的小眼睛,一忽儿向李老师发出乞丐般的兮兮可怜之色,一忽儿向李老师掷射咬牙切齿般的愤怒……半个小时,终于锣响了,几个孩子似地狱里跑出来的饿鬼,急切切早那么几秒,不行,李老师下令他们重新来过,一来又是半个小时。不论三伏苦夏,还是数九寒冬,都得如此不折不扣地训练,每回训练下来,孩子们都像是刚从水池里打捞上来的鸭子,连咻咻喘气的力气都没有……张宁害怕了,与“鸭子”结伴逃跑回家,她在家里装肚子痛,但终归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有苦,更有孩提时代的欢乐。苦被欢乐化解开来,而且随着对舞蹈事业的日益挚爱,这苦又成了欢乐的一个源泉。

上完课以后,临睡觉之前,一个个鬼的幽灵在孩子们惴惴怯怯的眼里飘进飘出,甚至走到梦里来。折腾,呓语,窒闷,惊醒,直到窗外又是一个清新、明丽的早晨,脑中的铅坠之感才顿然脱落。可是第二天,又照旧说鬼,听鬼……

走廊里,花园里。人影憧憧,窸窸窣窣,踩碎夜露,撞下花粉,天上的星星看见了孩子们藏身的处所,可它们默默清明,不忍心道破孩子们的秘密。捉迷藏的结果常常是,三个五个、男男女女,撞在了一起,滚做了一堆,那纯净得如星光般清明的笑声、闹声,划破了卫岗大院里温馨的天籁……

初夏时节,星期天。学员们常骑白行车去城里玩。中间两个大坡,除卫岗大坡,还有一个是中山门大坡,坡很陡、很长,车队哗地一片下去,犹如从天上倾泄而下的彩河。风呼呼地扑面而来,辫子飘飘拂拂,裙子鼓鼓荡荡,被鼓荡的还有生命的愉悦,青春的自豪……这一景观似乎与不远处紫金山主峰上雄伟、肃穆的中山陵不太协调,但往深想,却是极为和谐的。

生活上也同样富足。就是国民经济最困难的那三年,每个学员每月还保证有一斤白糖的供应……

他们不知道此时一场空前的大饥饿正在中原大地上徘徊。

他们也不曾关心:一九六二年,毛泽东主席亲白主持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并在会上做了《关于阶级、形势、矛盾和党内团结问题》的报告,向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发出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号召。他们更不曾去想想:由此自己的未来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中国,始终在向他们说着一个玫瑰色的故事。

最关键的一条,是张宁有着极为优越的形体条件;

上起芭蕾课,二十个女孩子一色的小胸衣、小裤头,手臂、肩膀、大腿全裸在外面,那春柳扶风般的款款身段,粼粼水波似的生动曲线,个个叫人眼睛发亮。即使如此,在这些女孩子里,张宁还是最出众的。她的腰和腿韧带的柔软度,曾让有关部门列为专门课题进行研究,也让李首珠老师心里赞叹不已,就是二十年之后,也记忆犹新,做了这样的评价:“张宁,像你当年那样的形体条件,就是在当今的全国舞蹈界,也找不出几个来。”

也许花儿因为身边总少不了一群营营嗡嗡的蜂儿,才知道了自己的芬芳。她也因为几乎整日里被一群营营嗡嗡的“蜂儿”所包围,才知道了自己的容貌——

少女时代,每次她上街,总有人尾随几条街不舍离去。有人走过去了,又调过头,再与她面对面地走一遭。有人扶着白行车,车子撞翻了路边的水果摊,可摊主的责骂仍未能把他几乎是焊上去的视线给剥落下来……

难怪已婚的异性们“立场不稳”,更难怪未婚的男人们身不由己,像是冥冥之中神差鬼使。就是女人们也打破了那条主宰阴阳世界的铁律——异性相吸,同性相斥。一位女友恨自己为啥不投胎成个男人,好与她结婚。在公共浴室里,一个老同志呆呆地看着她,良久,说了这么一句:“张宁啊,你长得这么漂亮的身子,将来不知是哪个有福之人来娶你。”

对待美,张宁远不如对待自己的青春那般爽朗,她表现为某种病态——一种在东方这块古老的大地上红颜女子们大都会有的病态:精神上她感觉到一种丑,一种被人打量、被人评价的丑,乃至在生理上产生厌恶,好似厌恶水田里老爱粘乎乎、滑腻腻地爬上人腿的蚂蝗……于是,她很早就有了低头走路的习惯,眼睛只盯着脚尖前的一点地方。眼界是深山古刹般清静了,耳朵里又不太平了。“走到跟前都不理人,”不少人背后嘀咕她“白命清高”……

也许这便是少女时代张宁的全部困惑,全部苦恼。与同时代的少男少女们比起来,这只是蜗牛壳里的困惑,蜗牛壳里的苦恼。

因为诸多的幸运附加一身,她更享受到了同时代的少男少女们常常做梦也难以企及的殊荣——

她成了团里的主要演员。而那几年正是前线歌舞团的全盛时期,无论就水平,还是论影响,都是全国第一流的。在一九六四年的全军文艺会演时,成绩名列前茅。地方文艺团体更是难以匹敌。

她参加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演出。序幕里跳葵花舞,第二场打土豪、分田地里跳分粮舞,第五场百万雄师过大江里跳女民兵舞,第七场欢庆胜利时跳纺织工人舞。

一九六五年元旦前夕,《东方红》在人民大会堂进行最后彩排。当毛泽东主席以及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在前排就坐后,大厅里响起了铃声,旋即,灿若星河的灯光渐渐暗弱,只剩下一束追光投射在绛紫色1964年,北京全军文艺汇演中,表演贝壳舞(张宁是中间领舞的绸绒大幕。此时,她就站在大幕旁边,幸福感,紧张感,犹如两根紧紧相缠的绳子,缠得她几乎透不过气来。然而大幕一旦拉开,她就像突然受了某股神奇力量的点拨,心明如泉,身轻似燕,一下进入一种从未有过的自由、纵情的境界。她举着一朵硕大的葵花向天幕上一轮辉煌的太阳舞去,她感到了太阳的热力,感到了那灿灿的金汁正随自己的血脉汹涌地漫过全身,她双眼晶晶润润,喉问热热辣辣,她渴望着呼喊些什么,切盼着台下的中央首长能在群舞的演员里注视起自己,因为自己是红军的后代,自己是党哺育大的女儿……

毛泽东主席难注意到她,多年来他已司空见惯了这样的场面,何况这时他正在进行某种思考。就在这前后,他指示将用来批判资产阶级权威的三十九个文学艺术资料发到全党县一级单位,其中包括吴晗的《海瑞罢官》和北京市委文教书记邓拓等人的《燕山夜话》。也许就在这万人大会堂里,他还触景生思,怎样把《东方红》里已经记录下的革命推向更深刻、更纯洁、更壮阔的境地。

也有中央领导同志注意到她。

全军文艺会演期问,一次演出完后谢幕,周恩来总理,陈毅、贺龙副总理,在总政文化部陈其通部长陪同下走上台来接见演员。

周总理和演员们依次握手,握到她时,总理说:“听说你是全团年龄最小的一个。”说完,又慈父般拍拍她的肩……

贺龙副总理握手时问:“小鬼,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张宁。”

“你的腰可真软,你有没有腰哦?”

她演贝壳舞的领舞,里面有一个难度很高的腰部控制动作——腰向后仰,右腿抬起来,而且不是一瞬间,得定格住。会演期间,其他军区的舞蹈演员来团里学贝壳舞,一到这个动作,便都囫囵吞枣,做不到位……

听贺龙副总理这么一说,已走过去的陈毅副总理回过头来,看了她一眼,那张烙满中国革命历次伟大历史事件的脸膛此时无比谐趣、生动,他爽朗地笑了,“姑娘,羡慕你呀!我们都是一把老骨头了……”

还是这次全军文艺会演期间。一天晚上,在军事博物馆顶楼举行露天舞会,刚开始不久,团长沈亚威叫住她:“罗总长要和你谈话,你去陪他跳个舞……”刚说完,岁瑞卿同志已经走到南京军区代表团这里,并在她的那张桌子边坐下。

罗总长问:“你叫什么名字?”

沈团长主动介绍说:“她叫张宁,是我们团里年纪最小的一个。他父亲去世早,她是红军烈士子弟。”

“你的舞蹈条件很好,年纪又轻,要为部队文艺工作做贡献。培养出你这样一个人才不容易,你有没有决心在部队干到底?”

“我有决心。”

“好,有志气。部队文艺工作者,不但要面向部队,还要面向中国,面向世界,你们的前途远大得很哩!”

罗总长站起来,伸出大手,请她跳舞。

舞时,他问:“你爸爸是哪里人?”

“江西兴国人。”

“哦,兴国,那可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将军县。几方面军的?”

“四方面军的。”

“你妈妈哪里人?”

“胶东人。抗日战争时期的兵。”

“好呀,一个革命家庭。你可不要忘了他们。今后你有什么事到北京,到我家里玩去,看看我这个革命家庭……”

“好。”

两人转到了正坐着的李先念副总理身旁,罗总长停了下来,“老李啊,你看看,我给你领来个小同乡……”

后者站起来,问张宁:“你哪个县?”

“我兴国县。”

李先念副总理稍愣了一下,“那是江西的。”继而哈哈笑道:“罗总,你怎么到现在还没弄清我李先念的老家在哪里?”

像是一个小小的惩罚,副总理随即挽起总长舞伴的腰部,踩着《步步高》的曲子,进了舞池……

“你是江西老俵,我是湖北佬。有句话听过吗?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

她摇摇头。

副总理笑了。又问:“你多大了?”

“十五岁。”

“嗬,十五岁长得像十八岁的大姑娘。你爸爸呢?”

“爸爸去世了……”

“哦,孩儿可怜。你什么时候当的兵?”

“十岁时当兵。”

“这么小就离家,你妈妈舍得你……”

跳的是中四步,旋律并不快。可她一个舞蹈演员却刚刚学会交际舞,再加上得不时注意首长问话的紧张,她常踩到罗总长和李副总理的脚。他们丝毫未减兴致,挽着颇为笨拙的她跳舞,宛如长辈看见一个刚会走步的孩子趔趔趄趄上路,笑纹里舒展着宽容,目光里溢满了鼓励。尤其是岁总长,高大、挺拔的身材,舞姿却依然轻柔,一路飘飘逸逸,一路潇潇洒洒,好似大将军的神思常常纵横驰骋在祖国千道兵阵、万座军营的辽阔版图……

如众星拱月,露天舞场上的男男女女们都注视着这旋舞的一老一少。一角昏冥中,却露出了命运的冷峻之色,它已经感觉到历史愈逼近、愈厚重的寒意。此刻,只有它知道:一二年之后,这一老一少将不能再跳舞了,也许眼前就是他们的最后一场交际舞。他们得同一个权势跃上顶端的人打交道,他们的头上将会悬着同一柄克利达摩斯之剑……

一九六五年,对于张宁来说,是“大串连”的一年。和次年令举世震惊的红卫兵大串连迥然不同,她没有去挤连行李架上、厕所里也塞满了人、膨胀得好似一条断了脊梁的狗在艰难前行的列车,更不会餐风露宿,徒步千里,做“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的旅行。她是以贵宾的资格,在世界“大串连”:上半年,基本以前线歌舞团为班底,再加上著名歌唱家胡松华、马玉涛、著名舞蹈家张钧、阿依吐娜等人组成中国青年艺术家代表团,随周总理为团长、陈毅副总理为副团长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出访了印度尼西亚、柬埔寨。下半年,按照文化交流协议,全团原班人马又正式访问了阿尔巴尼亚、波兰。为候车待机,还在苏联、匈牙利、蒙古做了停留。

飞机,真是个不可思议的怪物。巨翼之下,湛蓝的海水再无际,也不过似一方轻绸被谁遗失在那里;雪凝的冰峰再巍峨,也不过如几颗泥丸被孩子掷弃在那里……

遥远的世界一下小了,变成了一盏走马灯。那些罩在一圈神秘的光环里、平日只能从广播、报纸上听见与看到名字的大人物,暂时搁置了各自都颇为动人的政治,各自都少不了的忡忡忧心,也许还有某个韬晦之计,某种怪僻之处,以温文尔雅的微笑,彬彬有礼的举止,一位位从走马灯里走了出来。

大厅里,一圈茶几,上面放满五光十色的糖果、点心。中国青年艺术家代表团的成员们围茶几而坐,拘谨战胜不了眼前这异国风味的糖果、点心的挑逗,从小爱吃零食的张宁更是如此。她尝尝这,晶晶那,嚯,阿尔巴尼亚也有瓜子,她拿了一颗丢进嘴里。这时,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总书记霍查、部长会议主席谢胡走进了大厅。热烈、由衷的一片掌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人们同时想起的还有毛泽东主席崇高的评价:“欧洲的一盏社会主义明灯”。中国人即刻虔诚了,中国人即刻严肃了。一种集体潜意识铁钳般钳制着每一个人,此时别说吃,就是有吃的念头,也是对这一庄严、幸福时刻的亵渎。张宁却想到了吃,那番由一张口里说出来又由另一张口里译出来的话,吸引不了一个十五岁姑娘的注意力,她的注意力蹲在自己嘴里的那颗瓜子上:吐出来,用手帕一掩,挺自然的,她舍不得,刚知其表不知其里,她要品出“阿尔巴尼亚特色”。上下牙床一磕,“咯”的一声,那嘎崩清脆的声响,竞让静谧的大厅几乎为之一震!所有人的目光都准确无异地投向她,聚成一道墙似地压向她,其严厉,其愤懑,似乎从那瓜子壳里蹦出来的不是小小的仁儿,而是大大的“国耻”。只有霍查、谢胡朝着满脸红潮的她笑了,那笑静静地,暖暖地,雍容大度地,直到把那红湖拽下去,将她从困窘里拖上来……

政治家们,即使是心坚如铁的政治家,在这种场合,总是表现有芊芊春草般的温柔。

遥远的世界一下小了,还变成一个色彩斑斓的魔方,每日里都在向被某种公式塑造大的中国少男少女们旋出新奇,旋出困惑,乃至旋出震惊——

车至乌兰巴托车站,大家下来遛腿,谁都觉得有一股羊膻味扑鼻而来,不是极力克制,几个姑娘都想呕了。换上蒙古的餐车,列车继续北上后,餐车里的味儿更重了,重得张宁宁可连着饿几顿肚子。待进入苏联国境,换上了苏联的餐车,那味儿倏然消失了,一进餐车,一股道道地地的西餐味,令人顷刻间脾胃大振……

翻译对姑娘们说:“你们说在蒙古哪里都有一股羊膻味,蒙古人却说中国人身上都有股青草味哩!”

同类推荐
  • 梁遇春作品集:泪与笑

    梁遇春作品集:泪与笑

    本书收录了梁遇春的传世散文集《泪与笑》与《春髎集》的全部内容,以及他的代表性的杂文。梁遇春的散文深得英国小品文的精髓,技巧感情神似18世纪英国散文大家查尔斯·兰姆,承袭一种悲剧式的幽默,又因扎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土壤,从中汲取养分,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 唐诗三百首新注

    唐诗三百首新注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
  • 美人何处

    美人何处

    安意如最新散文集,依然是解读古典,全书分两部分内容——解读古代美容时尚,通过赏析古代女性的经典故事,以其独有的特质为本,与当下美容话题形成对比、解析。如:杨贵妃的风韵和现今的减肥话题、金庸笔下小龙女的清新和现今的美白话题等。解读古代情商高的美女。文字隽永,将古代美与现代美给予新的注释。如:褒姒以及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牡丹亭中杜丽娘的爱情观、王宝钏一生倔强且悲凉的等待,鱼玄机与温庭筠的故事等。
  • 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

    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

    《品悟成长心灵书系》之《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第1季珍藏版)》,书中包括了:《笨小孩的成长》、《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少年哀歌》、《我为什么而活着》、《真实的高贵》、《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要笑遍世界》、《人人想当别人》、《机会在敲门》、《哨子》、《爱怕什么》、《不死鸟》、《读书示小妹生日书》、《对陌生人的责任》、《回家》等作品。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现代文学发展概论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现代文学发展概论

    本文从公元前文学精品,中世纪文学精品,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精品,十九世纪文学精品四个部分讲述了世界现代文化发展概论。
热门推荐
  •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本书的宗旨,是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学术思想的形成土壤、发展源流以及浙中王门学派形成、演变过程的考察,诠释其话语结构和致思趣向,并按照思想史演进的内在逻辑,展现明代心学丰富多彩的思想资源与形成机制,如三教合流、讲会运动、平民教育、宗法社会等。进而通过比较浙中王门各家之异同,揭示诸学者互为对象、互动共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取长补短、标新立异的思想特征,以多层次、多视角地展开对浙中王学重要传人的梳理与考量。
  • 豪门暖妻

    豪门暖妻

    暖妻逆袭,霸上面瘫老公,创造美好的幸福生活! “我是军人,保家卫国是我的责任;我是老公,疼爱老婆是我的理想。” ——梁景天的自白 (改名了,因为某某某原因,正式更名为豪门暖妻,希望读者大大们继续支持哈,看了就点“加入书架,投推荐票”吧。拜谢啦!
  • 如果从来没有遇见你

    如果从来没有遇见你

    三年前面对母亲的阻挠,林宇辰对罗紫藤说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开她的手,无论怎样都会和她在一起。可三年前的圣诞夜,回家多时却再没联系过罗紫藤的他打电话来说他要和她分手……三年后,再见他时,他已是她好姐妹的男友,并绯闻不断,且对她进行纠缠。三年前的苦衷,三年后的隐忍,究竟为了什么?
  • 总裁的圈套

    总裁的圈套

    【她,十八岁起被他囚禁,羞辱、折磨接连而至,当她成功出逃竟发现有了身孕!】她恨他——这狂妄的男人夺走了她的一切,更毁了她的生活他要她——谁让她先招惹他,他要用她的身体来发泄满腔的怒火那蚀人心魂的一夜注定是她此生都逃不开的劫数四年前,这个恶魔以撒旦之姿强要了她成为她心中隐藏的秘密,无法摆脱的梦魇四年来,她沦落为他的禁脔,他的玩物★★★尹盛集团的继承人,金融界呼风唤雨的天之骄子狂傲、霸道、冷血、掠夺仿佛是关景泽的本性谭亦悠从卫生间出来,脸色苍白的看着手里的验孕棒,鲜红的二道横杠刺痛了她的神经。“拿掉!”关景泽冷酷的声音从身后响起,怀里抱着另一个女人,从她的身边经过。“他是你的——”谭亦悠面无表情的看着他,她又何偿想要留下?!“那又如何?”讽刺的眼神像要把她看穿。★★★她的婚礼上,他的到来打破了教堂的气氛看着他一步步向她逼近,谭亦悠心乱如麻高大的身躯立在她面前,他仍是狂傲霸道,邪魅无比勾起冷笑,他用着所有人都能听到的声音说:“你以为你逃走,我就找不到你?关景泽能满足的了你被我开发过的身体吗?”耳边传来众人的窃窃私语,谭亦悠脑子里一片空白,她知道,她完了——曾经梦魇记忆涌进脑海,鲜血淋淋她改头换面,只为可以避开这个主载黑暗世界的男人如今,她还是躲不过他他缓缓逼近,眸子里的恨意令她不寒而颤:“你不该和他结婚,更不该利用我去报复关景泽,既然你敢这样做,就要付出代价!这辈子,你都只能是我的!”好熟悉的一句话,曾经有两个男人对她说过,到底,她这辈子是谁的?【主要人物】男主,关景泽,狂傲、霸道,腹黑冷血,是尹盛集团未来的继承人。女主,谭亦悠,性格倔强,只憧憬与心爱的人过着简单幸福的生活。诱你爱我,爱的交锋无非爱恨,爱莫能弃【看文须知】1、情节发展需要,可能与简介稍有出入,出入不大,但必定更加精彩,敬请期待!2、本文为豪门言情文,YY成分居多,为了情节需要,不严谨之处切勿追根寻源。3、本文有点小虐,女主不柔弱,喜欢的朋友收藏+票票,鲜花、钻石,以示支持,不喜欢的绕道。◇◇◇◇◇◇【完结文】《黑道总裁》《苦恋》
  • 谁为谁憔悴

    谁为谁憔悴

    山区青年石大川通过考大学从农村进入了都市,毕业后为生计他以“晓雄”的名字“服务” 于都市的富婆们。开公司的种文欣感情上屡受挫折,她在晓雄这里得到了慰藉,于是用金钱买断了晓雄的自由。钟文欣的女儿钟蕾天真纯洁,在网上结识了“黑马王子”并身不由已地爱上了他。石大川就是“黑马王子”,他在网上是纯洁而昂扬的。作者对人格的多面性进行了深入的挖掘。
  • 埋伏

    埋伏

    《埋伏》.又名《谁知道那就是一种感觉,叫做悲伤》.小心被颓废的文字挫伤.女主人公像是你恋恋不舍的童年的一颗乳牙.谁记得这个年代,谁记得我们的野蛮倔强而悲伤的孩子,他生活在一片不见天日的天空下,他的眼睛里只能看到黑和白的颜色,还有一团红色的忧伤,涌动,奔流在他的身体里.那团忧伤源自一个漫无天日的黑夜,红色的兽呼啸而过,她的小诺随那团红色跌下山冈.那红色打入了他的眼睛,挥之不去.他陷入巨大的忧伤里,他在荒山上匍匐了了十年,等待他的小诺,在此期间,他时常看到自己的另一个身体脱离自己,走进岩石里,跃上天空,然后自由自在的翱翔……他可以摇身一变,便可以拥有冰雪高贵的血统,更多的时候是低贱的植物和野蛮的野兽为伍.他在等待那只红色呼啸而过的红色的兽.最后他遗憾的发现那只野兽一直匍匐在他的身体上.那是尊植物,它成功击败了墙的情人,成功的把一块丰盛的土地变为一滩虚土,他它甚至可以站立起来,生成人的模样,然后,细细的看你绝望忧伤的表情,呼啸而去.那尊植物,叫做忧伤,它匍匐在我的身上,很遗憾的,你们与我为伍.一段缠绵缠绵而又忧伤的祭文,献给谁,谁也不知道,你读读看.
  • 剑逆

    剑逆

    一个墨族的少年,被传说中的西门家族的神秘强者带走。少年相信总有一天,他会用他的剑证明自己,问鼎天下!古老的封印,可怕的棋局,一切都可能是某个通天强者一手操控。这个墨族少年体内又会有怎样可怕的力量呢。血染天界,共敌魔界入侵,暗潮涌动,一阵阵腥风血雨尽在此时!诛仙斩圣!斗转轮回!逆转剑道!唯我独尊!
  • 插翅难逃的故事

    插翅难逃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探案故事全集》包括《侦探出动的故事》、《高超推理的故事》、《蛛丝马迹的故事》、《扑朔迷离的故事》、《缉捕追踪的故事》、《原形毕露的故事》、《斗智斗勇的故事》、《智破奇案的故事》、《真相大白的故事》和《插翅难逃的故事》等10册,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疑案、迷案、奇案、悬案、冤案等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探案英雄大智大勇,阅读这些侦破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维、了解社会、增长知识,还可以学到自我保卫、推理破案的常识,防范日常生活的不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痴情王爷剩女妃

    痴情王爷剩女妃

    奉旨成婚,因为皇上的圣旨,五王爷冷颜,娶了白尚书的女儿——白可清。我告诉你,你仅仅是皇上加载给我的包袱,所以你最好以后给我乖乖的话,否则,别说你是白尚书的女儿,就算你是公主,我一样休了你。新婚之夜,冷颜看着身着喜服的白可清,冷冷的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