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6500000007

第7章 求雨(1)

太行山区历来春季干旱少雨,所以俗语说“春雨贵似油”,几乎年年如此,不足为奇。今年情况有点特别,冬季只下了一场狗舔雪,眼看到了立夏,一春又滴水未落,旱得挖地三尺不见一星儿潮气,这样的情况十分少见。天不下雨,只有求龙王爷了。半个月来,村东的龙王庙日日香火鼎盛,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来磕头烧香的络绎不绝。为了表示虔诚,在刘继基为首的村里几个头面人物主持下,十人一组,十八岁以上的男人轮流到庙堂跪守。一跪就是两个时辰。跪守是极神圣的事情,不准喧哗,不得走动,屙屎尿尿也不行,始终保持一个姿势。因此,轮到参加跪守的人,必须提前作好准备。少喝水,少吃饭,以免撑不下来。这样折腾了半个多月,蓝湛湛的天空飘来几块白云,过半天遮住了太阳,又过了半天,便铺满了天空。大家都望着灰蒙蒙的头顶高兴:龙王爷要显灵啦!

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事。老南瓜的儿子小软枣和几个孩子在龙王庙里玩耍,跑里跑外地捉迷藏。小软枣鬼精,躲到龙王爷背后,见大人们都出去了,竟冲龙王爷的屁股撒了一泡尿。这事凑巧被刘继基撞见,便抓住不放。偏偏满天乌云的天空只响了几声空雷,一阵清风吹过,又是晴空万里。刘继基说是亵渎神灵的结果。小软枣一泡尿,冲掉了一场雨,半个多月的努力白费了。小软枣是罪魁祸首!子不教父之过,老南瓜罪责难逃,必须做十天法事,向龙王爷谢罪。做法事就要请僧人,置办贡品用具,十天下来,一个中等人家也得脱一层皮,更不用说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老南瓜了。

老南瓜本名刘秋成,和刘继基是同宗,占在叔伯辈上。由于生得身材粗短,面皮红黄便有了这个绰号。绰号叫亮了本名几乎被人忘记。这下他可慌了,黄着个南瓜脸四处求情告饶,围着刘继基更是亲侄子、大侄子、好侄子地叫,心想一个刘字掰不开,铁公鸡再“铁”,也会手下留情。没想到老铁比别人更难说话,就是铁得死活不松口。

刘更新本来就不相信求龙王爷能求出雨来,《论语》上说孔老夫子都“子不语怪力乱神”,怎么能把不下雨的责任推到一个孩子身上?他觉得父亲做得过分,为什么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较真?那天他亲眼看见老南瓜来求父亲,作为长辈却趴到晚辈面前磕头,额头都出了血,心里很不好受。他去跟父亲讲情。父亲骂他,毛孩子也来多嘴,懂得什么!是我跟他过不去么?是他坏了全村人的大事!他原以为老头子太迷信、太固执,夜里从父母窗下经过,听了两人的对话才明白了父亲是另有所图。

“老南瓜十亩堰那三亩地,我谋划了好几年了,老东西倔得很,无论生啥法,出啥价,死活不肯丢。”

“没听人说,十亩堰,金不换,那可是老南瓜一家的命根儿。咱家这么多地,也不在乎这三亩二亩的。”

“妇道人家懂个屁!十亩堰咱家占了七亩,如果再把其余的三亩要过来就成了一个整体,多打粮食不说,耕作收种省多大劲儿。这回可好了,老南瓜犯到了我手里,他不答应我就不松口,瞧他还倔不倔!哈哈哈……”

“怪不得人都有叫你铁公鸡,你的心也忒狠了些!”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只要有便宜占,叫我什么都行。嘻嘻嘻……”

明白了父亲和老南瓜过不去的真正原因,刘更新对父亲这种巧取豪夺的卑劣用心十分不满。再想想老南瓜哀哀求告趴在地上不肯起来的可怜相,越发觉得父亲工于心计,为了一己私利,蓄谋已久算计他人的阴险可恶,心里说:老爹呀老爹,怜贫助弱,君子之道,您老枉读了那么多圣贤之书!

有什么办法可以使父亲改变主意呢?自己去说不行,这不是一个孩子该管的事,已经碰了钉子,说也无用。让母亲去说,她心地善良,怜老惜贫,常背着父亲给要饭的吃的东西,给揭不开锅的街坊邻居三升两升的米面。为此没少挨父亲训斥:“天下可怜人多的是,万贯家产够你施舍么?”可是母亲又是一个缺乏主见的女人,在父亲面前,简直就像磨道里的驴,指望她去说服老谋深算的父亲?——头发长见识短,妇人仁,老鼠眼……这些常骂母亲的嘴边话就又出来了。看来父亲是铁了心了。想想也是,一个企望已久想得到而没得到的东西,现在突然逮住了机会,能轻易放过吗?如果是其他事,也许还有转圜的余地,事关田产房舍,是父亲处心积虑的世代家业,怎么能够轻易放弃呢?要不还是铁公鸡吗?

眼看着父亲对老南瓜一天比一天逼得紧,小更新心里干着急却想不出办法。这天他从老南瓜家门口经过,小软枣哭着从家里跑出来,老南瓜提着一只鞋在后面追。边追边骂:“都是你这闯祸妖精害的,今天非揍死你不可!”软枣娘披头散发拼命拽着老头子的一只胳膊,声泪俱下:“这可是咱刘家的独根苗呵,打出毛病来谁给你养老送终呵……”

更新上前拦住老南瓜。小软枣趁机一闪拐过墙角跑走了。老南瓜把手里的鞋子摔到地上,像鼓囊囊的皮球被猛地戳了一刀,双手抱头蹲地呜呜地哭。老婆子边抹眼泪边拉老头子,哀哀地劝:“实在过不去这个坎儿,咱就把那三亩地卖了吧,胳膊拧不过大腿呀!”更新说:“爷爷,你别着急,快起来吧。”

软枣娘这会儿才意识到小更新的存在,横一眼说:“都是你老子害的,儿子倒来装好人!”

更新心里委屈,还是说:“爷爷奶奶,我和软枣虽然都是孩子,可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也能分得清。这事都是我爹不好,他存心占十亩堰你家那三亩地,就借软枣说事。”说着话看着两位老人的可怜相,眼里也蓄了泪。

没想到面前刘东家的孩子会替自己说话,再看看孩子眼里诚挚的泪花,两位老人十分感动。软枣娘过来爱抚地拉住小更新的手,动情地说:“铁公鸡没心没肺,没想到养出的儿子心地倒这么善良。我的好孩子,你能不能给你爹说说,要是丢了那几亩地,俺全家也就没有活路了啊!”说着说着扑通一声竟跪下了。

小更新可没经过这阵势,慌忙去拉,哪里拉得动。蹲着的老南瓜向前一倾身子,也就势跪了,说:“小少爷,你是刘东家的掌上明珠,你就替俺求求东家吧,爷求你了!”

更新慌乱地拉拉爷爷,拽拽奶奶,爷不起来,奶也不起来。心里一急,也扑通跪在地上,急切地说:“爷爷奶奶别这样,不是我不帮忙,我已经给我爹说过了,俺娘也说爹做的不对,可我爹鬼迷心窍似的,就是不松口。”

两位老人瞪着泪眼,望着满脸诚挚的孩子,失望地摇头,那可怎么办呢,说着泪水又淌了下来。更新想了想说,要不你们去找找辛先生,我爹或许会听他的。听更新这么说,老人失望中仿佛又看到了一线希望。

刘继基抓住了老南瓜的把柄,志在必得,可事情远不像他原来设想的那么顺利。老南瓜天天找到家来求情告饶,恨不得把心扒出来表白,说只要能放他一马,叫他做啥都行,就是从身上割二斤肉也不眨眼。话说得小得不能再小,那样子可怜得不能再可怜,但一说到十亩堰的三亩地的事就封了口。为此,他还求邻告友地哭诉。本来打算机机密密办成的事,现在扬得满村风雨,都骂铁公鸡心铁手辣,借风使船,假公谋私。弄得聪明透顶的刘继基也进退两难。这天他从龙王庙上香回来,心里乱糟糟的,低着头只顾走。

“刘东家请留步。”

他闻声抬头,原来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辛氏的学堂门前。辛先生正微笑着朝他招呼。他连忙收住脚步,向辛先生点点头。辛先生接着说:“瞧东家面色不好,有什么心事似的,来呀,里面坐坐,喝杯茶水。”说着不等刘继基回应,便伸手相让。

昨天夜里,老南瓜掂着二升黄豆来求。这事辛先生早听说了,心里对刘继基的心怀叵测不满,所以答应得十分爽快。今天正巧老东西撞上门来,顺便做个人情,也不妄受老南瓜的二升黄豆之礼。

刘继基不太情愿地走进学堂。今天学生放假,屋子里空无一人,两人便在中间方桌两旁坐了。辛先生沏了两杯热茶,一边喝着,一边闲谈。辛先生说东道西,绕来绕去,生着法儿把话往正题上引。无奈刘继基心不在焉,不接话茬。辛先生无法,情知在这种情况下不是说事的气氛,如果硬来,只能适得其反。这样一人冷,一人热,东一句西一句地扯着说着,辛先生忽然计上心来,假意关切地说道:“东家既然有心事不便出口,写一字让老兄为你测一测如何?”

这一说刘继基来了兴趣。

提起辛先生测字,故事还真不少,传得神乎其神。一次先生到县城赶集,随身带了纸墨笔砚,却没有带钱。中午饿了,便摆摊测字。几个衣着破烂的人过来,为首的人顺手写了一个“人”字,要他测身份。辛先生一看倒身便拜,口称大人小生这厢有礼了,见字便知大人定是个在品位的官老爷。原来那人正是微服私访的县太爷,便赏了他三两纹银。眼见面前情景,一个刚刚相亲回来,穿戴一新的年轻人,等那几个人离去,也过去测字,同样写了一个“人”字。辛先生见字却说:面前这一后生,虽然衣着华丽,但只是粗通文墨的一介草民。那人羞得面红耳赤。旁边立着的一个汉子说,俺是个粗人,也不识字,俺用嘴说一个字,请你测测俺是干什么的,说对了也给你三两纹银。接着他也道出一个“人”字。辛先生听了大吃一惊,说道:你分明是个在押囚徒,怎么跑出来了?你的钱我不收了,赶快走吧,官府随时都会派人来抓你!那人慌了,拔腿就跑。过一会果然有几个号衣兵丁追过来,说是缉拿越狱逃犯。事后有人请教先生,为什么同样一个“人”字,却能断出三个人的不同身份。先生讲释:第一人写完字后,把笔横放字上,“人”字加“一”变成了“大”字,即为“大人”,所以断定是个当官的;第二个人写完字,把笔顺放在纸上,这样就变成了“1人”,所以说他是个普通百姓;第三个用嘴说出个人字,“人”在口内就是“囚”,不是囚犯是什么!

不过这些都是辛先生自己所言,不足信,起码可信度要打点折扣。发生在本村的一件事,却不能不服。

有年秋天,吃午饭时石锤才发现家里的大黄牛不见了,心急火燎地来找辛先生。走到门口又怕先生已回屋午睡,惊动了不好,便扒着墙头望。还在院里树阴下吃饭的辛先生见了,就说:老锤头,扒墙头,一定家里丢了牛!石锤奇怪,说我还没说话你咋知道我丢了牛?辛先生说:时值中午,午字露头是个牛字,所以说你为牛而来。石锤说先生真神,快给算算怎样才能把牛找回来。辛先生让他说一个字。他说我是来找牛的,就说一个“找”字吧。辛先生把“找”字写在地上,琢磨了一会说:找字从字象上看像南北的“北”字,又似两个牵手并行的人,而喜欢拉手走路的多是女人,所以记住:出门朝北走,见人莫停留,撞开女子手,便见你的牛。石锤遵嘱,出门朝北一路寻找。跑了五里远,什么也没有,正有点泄气,前面两位女子手拉着手边说话边迎面走来。本应从旁边过去,想起先生的话,便鼓起勇气,撞开二人,从中间穿插而过。两位女子以为碰到了流氓,对他破口大骂:胡长发白,老不正经!正好一伙人经过,个个喊打。老汉又羞又怕,一拐钻进了路边的玉米地。嗬!他的牛就在那里吃草哩。这些事使辛先生声名大噪。都说,老先生迂腐是迂腐,科场上不中却有几分歪才。

刘继基内心里看不起这个老童生,对这些传说也将信将疑,因此从未找他测过字,问过事。现在心里有事犹疑不定,又无法与外人商量,回家里说老婆儿子齐声反对,现在老童生要为自己测字,正好借此拿拿主意,无论测的结果如何,都无妨碍。想到这里便要过笔墨,不知不觉便在纸上写出一个“十亩堰”的“十”字。写罢把笔斜搁到砚台上。谁知没有搁稳,那笔一滚滚到纸上,正好横在十字的下方。辛先生捋着山羊胡子笑了:“东家写了一个‘十’字,鬼使神差变成一个‘土’字。看来东家的心事与田土有关哪!”

刘继基心头一震,脸上显出几分尴尬,不好承认,又不好否认,只有闭着嘴什么也不说。

辛先生也不看他,继续说道:“字出于心,‘土’(士)在心上,是个‘志’字,志在必得,心想事成。”

听辛先生这么说,刘继基心头一阵喜悦,不由得问道:“先生说事情能成?”

“不要着急,听我把话说完。”辛先生笑悠悠地用手点着桌上,“可惜十字下面的这一横长了些,以土蒙心可就不吉利了!”

刘继基刚刚热起来的心又猛地凉了,心里懊丧,转念又想:我想买老南瓜十亩堰三亩地的事已经扬出去了,这老东西会没听到耳朵里?分明是有意编排!想到这里便恢复了常态,说本来没有什么事,都是村里好事人嚼舌头,听了叫人心烦。让先生测字是闲着无事,寻个乐子。说着起身告辞。

天仍然没有下雨,刘继基仍然抓住老南瓜不放。看来辛先生测字之术也没起什么作用,刘继基霸地之心不死。老实巴交的老南瓜实在拿不出做法事的钱,也只有卖地一条路了。

更新心里替老南瓜着急——土地可是庄稼人的命根呵,丢了地就是丢了饭碗!去年打麦场的一幕还刀刻一般印在他幼小的心灵里。麦收刚结束,老石匠家打的麦子还在场上堆着,爹就拿着空口袋到了。几乎把一堆金灿灿的麦子全部吞进了口袋。石匠婶看着地上剩下的少得可怜的一小堆麦子怯生生地央求:东家,都说你是菩萨心肠最慈善体恤人的,剩这一点五口人一年喝面汤也不够的,能不能多留下些儿。爹说:弟媳妇你这不是让我为难么,主七佃三分成这可是有言在先的。我家大业大难处也大不是……说着扛上就走。更新看着石匠叔石匠婶满脸的汗道道和满脸的无奈,心里发酸,从后面拉住口袋角愤愤不平地说:大叔家出力流汗收下的麦子你咋说扛走就扛走?爹扭头狡黠地一笑说:孩子,这是田租,懂么?如果不是租种咱家的地他家连那点点麦子也不会有。麦子能种在身上么?汗水能当饭吃么?眼瞧着自家的麦子被人扛去了,小石头也拉住老石匠的衣襟哭着嚷:爹不是说等收下麦子给俺蒸大白馍馍吃么,麦子没有了,还拿什么蒸?石匠婶搂住儿子哭出声来;石匠叔用锤子般的拳头砸自己脑袋,说:怨你爹没材料……儿子,咱家没地呵!说着黄豆大的泪珠扑嗒扑嗒落下。亮闪闪的泪滴能在地上砸出坑来……更新越想越着急,越想越气愤,心烦气闷,书也读不下去了。

更新闷闷不乐地走出书房,推开后边的门,信步来到园子里。长工们下地去了,牲口棚里拴着几头骡马。由于还不到做饭时间,专门给佣人掌锅的王妈提着半桶泔水,在浇墙根的豆角丝瓜。嫩绿的豆蔓已经爬上了墙头。一根细长的茎蔓上长着圆形的小叶,不像豆角,更不像丝瓜,这是什么豆蔓?更新感到新奇,问王妈。王妈告诉他,这是牵牛花蔓,再过几天就要开花了。花像喇叭形状,有粉红、深蓝、雪白,可好看了,结的籽儿还是药材哩。说着从屋里拿出一小包去年收的牵牛籽。籽是黑色的,绿豆那么大,铁硬。更新问能治啥病,王妈说是泻药,吃了能拉肚子。更新笑了,说:这算什么药,谁愿意拉肚子呀。王妈一本正经地讲:小少爷你不懂,肚里有了积食、上火了,就要泻泻拉拉才会好。你小时候还吃过呢!

“我也吃过?”更新拿过一粒漆黑的籽儿来仔细看着问。

同类推荐
  • 民国枭雄杜月笙

    民国枭雄杜月笙

    ,百姓俨然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在当时的大城市中,不得不让我们想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清末民初。上海滩从来没有平静过,使得全中国被外国殖民统治者侵犯和蹂躏。举国上下官商勾结、民不聊生,社会动荡,相较于黄浦江的风平浪静而言,繁华璀璨依旧的首属上海了,堪称商业军事重镇的上海滩成了冒险家的天堂。由于清廷当局的无能、软弱和妥协。潜伏着光怪陆离、千差百异的危险信号,本书主要描写杜月笙的生平事迹,提到杜月笙,满足了那些冒险家对于刺激和挑战的追寻和需求。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滩,更是具有浓烈的角逐厮杀气息
  • 手段:从最小变成最大的S·O·B法则

    手段:从最小变成最大的S·O·B法则

    这是一部风靡全球的“首席执行官之书”,并不以时时抛出格言隽语的俗套来左右读者,也不试图以模具演示的方式来整合读者的思维。在本书中,你看到的是商界内部绘声绘色的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炽热的激情,有西部好汉的粗话,也有上流豪门的恶谑,甚至不乏街舞式的鄙俚。这里一部权谋书,推进一步说,也是一部商界政治法则书,艾伦·纽哈斯毫不讳言——必要的敌意是获胜的手段,但是我们看到,在回到新闻观上时,作者又提倡着一种可敬的“保守主义”。他的经历,对广大的新闻工作也是不无教益。《手段》不仅是媒体策划人、执行总编和栏目制作人的职业必读书,而且是一切行为经理人——特别是那些处在事业关键阶段的中青年职业经理人的必读之书。
  • 品关羽

    品关羽

    “关公一生,唯义而行,为国勇武,为民德泽,信义素著,守诺不违。无论处于怎样的境地,无欺无诈,坦然而立。不可威凌,不能收买,不愿投机。“不弃旧从新,乐为之死”;“金银美女,不足以移之”;“高官厚禄,不足以动之”。平民百姓之敬奉关公,“仰之如日月,畏之如雷霆”,就在于义,在于忠,在于诺而不海。因为他生则有功于国,有德于民。死则有灵于世。有所求而得报应,洪泽自远于是,兵家尊为武圣,商界奉为财神,民间敬为护佑平安的至尊。关公代表着平民的心意,是平民的神灵,是老百姓美好愿望的寄托。于是关羽从历史后面走出,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我们的神灵。本书从多个角度对关羽进行了品读,力求给读者一个最真实的感悟。”
  •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点面结合,图文并茂,使读者朋友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地了解名人成长经历和成功历程,更加清楚、细致地了解名人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所作出的伟大贡献,进而达到了解名人、学习名人,同时配以“名人名言”栏目和精美的图片。用名人的事迹激励自己,本书精选了近百位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传颂最广的名人,分为先贤圣哲、帝王风骚、治世名臣、传奇名将、科学巨匠、文学泰斗、艺术宗师、民族先驱、巾帼红颜九大类,以最精练的文字讲述了名人的生平事迹、思想见解、丰功伟绩等,用名人的智慧指导自己。实现成功人生的最终目的
  • 雷锋1940—1962

    雷锋1940—1962

    从新中国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走出来的雷锋,恰像是一个“共和国长子” 式的角色。他代表了热情建设社会主义、努力朝着共产主义前进的“无私奉献”的红色一代,发生在他身上的一切对于中国当代年轻人来讲,显得神秘而遥远。 这个让人如雷贯耳的雷锋,当年并不是一个落伍的人。其实雷锋一直都是共和国五六十年代的潮流先锋,他戴红领巾、主动回乡当农民、当政府公务员、学开拖拉机、喜爱拍照片、发表文章、成为炼钢工人、穿皮夹克戴手表、参加解放军、学习《毛泽东选集》……毫无疑问,雷锋的生活正是那个时代的主流生活;而革命,也是那个年代的时尚生活的重要内容。
热门推荐
  • 浮生泪

    浮生泪

    【经典文学】今日风行,明日经典【晴语】编辑旗下出品【内容简介】她是前世冷血杀手,一朝穿越到神魔暗涌的异世六界。冥域古殿,一夕承恩的女子离奇惨死。消弭血祭之中,魔胎现世。洛城之夜,初生的女婴全家上下一夜之间满门悉数被屠。十年后,冷清无心的少女手执长剑首刃仇人。蜀山之夜,千尸夜行,魔煞现世。白衣天神救她于危难,并莫名收她为徒。她亦立志追随强者,在这神魔变幻的异界主宰自己的命运。一路行来,销声匿迹的上古人物接二连三出现,诡异离奇的事情接踵而至,无形之手一步步将她推向宿命的深渊。她以为这一路相护的爱情,会在漫长孤独的守护里烟花寂寂,温暖她的一生。一朝梦醒,漫天星河之中蓦然发现那个与她一般模样的女子沉睡于白莲之中,他所做的一切难道真是为了她?她终为他,执剑断念,挖心剔骨,催动禁咒,她实现了守护他的诺言。他醒来,依旧是六界膜拜的琮华帝尊,而他只是冷漠地宣下了“贬她入尘,生生世世不得入仙神界”的无情神谕。心脉俱断,容颜尽毁,四肢皆废,一夕被贬凡尘。她从尸骨堆里爬出,究竟与眼前的面具男子许下了什么契约?她极尽屈辱,然后从蝼蚁般的丑奴走至权利巅峰,一统妖魔两界,终不过为他人做了嫁衣。神魔未死,一朝夺舍成功,贪狼现世,苍生浩劫。曾经的师父,又一次将剑芒对准了她。沉睡的记忆被唤醒,真爱湮灭魔神。她是否能够成全对他两世的爱情?神秘“七界”离奇现世,宿世的尘缘究竟何以了结?【武侠版文案】蜀山之下,他看着她妖异的眸,记忆的片段里没有一点属于她的影子。“等了千年,终还是等到了这一刻!”“你早知道,为何还是如此执迷不悟?”心碎,那惊鸿掠影的流年......爱,一点点从指间流逝?你是神么?那又如何!回相望,九重天阙,缥缈之巅,那一袭水色飞舞,谁又负了谁?风起,那一柄“诛邪”无情透心,一地的殷红里,有一滴泪,挂在他眼角的泪......感谢所有一路陪伴君走过的编辑朋友和读者们,在此尤其感谢沉落的叶子和哈拉君,以及老寒同学,谢谢你们一直以来为浮生所做的宣传!不常上Q,有事请私信:[email protected]
  • 马斯洛论管理

    马斯洛论管理

    亚伯拉罕?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祖师,他再造了心理学,在心理学的第三思潮中力图把全部的性回归到科学中去。他最著名的理论: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峰值体验等,已为大家耳熟能详,成为现代心理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书是马斯洛挑战美国60年代的管理大师之作。当时的管理大师,如杜拉克、麦格莱高等都注意力集中于工业化的工作场地,而很少有人关注人的因素。马斯洛最早认识到这个问题,他说:“工业领域也许能够当作心理动力学研究、高级人类发展研究和人类思想生态学研究的新实验室。”本书中马斯洛阐述了他的著名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以及他对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心理学思考。
  • 霸王奴妃

    霸王奴妃

    天地动,风雷变,爱恨情仇,是非恩怨,转头皆化为虚无。情逝爱去,凤凰涅槃只为浴火重生。一朝穿越,她已是相府出生时即被亲生爹爹遗弃的三小姐,重生的她选择淡然,即使身子已不再清白。而一场花嫁,改变了所有,她代替素有天盛王朝第一美女之称的姐姐嫁入王府,一入侯门深似海。她从此成了他借以羞辱他的棋子,她也是他眼中连棋子都不配的灾星,有父有夫,却似没有。他与他之间又是怎样的一段刻骨深仇?机缘巧合,她白日里是燕王府最低贱的人人可欺的奴妃,夜晚她化身为妖艳的紫罗兰,是天下第一消息组织流云阁的少阁主,面对他的一次次羞辱,责难,她坦然面对;面对宫斗,她应付自如;面对环肆四周的天下顶级杀手,她傲然独立,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她,是温柔善良,还是巾帼不让须眉................皇室已淹没的秘密,燕王的真实身份,太后与丞相的阴谋,皇帝的算计,她的使命,当这一个个谜团慢慢解开之时,她又何去何从,是皇后,王妃,还是阁主,又或是山野寻常妇人。
  • 天尊纵横

    天尊纵横

    皇宫喋血,家族惨变,茫茫潜龙居然无藏身立足之地。远涉重洋,漂泊异陆,是掀起一阵血雨腥风还是固世安民,孰是孰非,自有世人公论。伸手之间,天云色变,还归母陆,手刃仇凶。无奈人生至于何处。天地渺渺,独凌于九天之上,创万世不灭之神。杀得万千神魔,方来三千之血。
  • 废后重生

    废后重生

    风的新文(大宫女)宫女女强文!女主绝非宫中善类!她曾立誓【即使是一粒尘埃,我也要写下它的历史。即使是做一个老死的大宫女,我也要写下长孙清的历史。】入于宫,死于宫,葬于宫,魂归宫。喝下绝孕药,断了鸾凤梦。她们从此便是-------大宫女!长孙清,壅圣王朝时期,大宫女的代表人物。历史曾评价她是一个出色政治家,权术家,一个比太后还要有权的-----大宫女!她,先后侍奉了二代君王,为壅圣帝指点江山,辅佐新帝登基,且守下这一片疆土!这样的女子,乃是当时的风云人物。野史也曾暗自猜测,更记载:她是壅圣帝独宠一生的女子,是亘古一帝的生母。野史也记载,这个颇受争议的女子,她以双手血洗整个后宫女子,且霸天下,独天下。。。实则。。。。。。长孙清,她只是个传说!【此文,女主穿越,但绝非善类!但结局美满!】废后重生————力推荐_____随意风优选宫廷文风风处女文<废后重生>己完结风风的连载文(大宫女)连载中风风的新文<替妃洞房>更新中
  • 我的王妃是影后

    我的王妃是影后

    影视歌三栖明星袁小雅无意中穿越到了不知名的朝代。而且是穿越成了一个妾侍,居然还是疯子。她屡次三番被陷害,当然不会傻傻的坐以待毙!在不知不觉的布局与拆局当中,却渐渐的把自己的心也给奉送了出去,且让我们看袁小雅到底是选择放弃反击抱得美男归呢?还是选择一一报复狠心之人……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援建

    大援建

    纪实作品《大援建》是奋斗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一线的广元本土文艺工作者,辛勤耕耘、倾情奋笔的结晶。该书全景式地见证和记录了史无前例的大援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生动地诠释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深刻地揭示了灾后重建创造奇迹的科学机制和力量源泉。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黑与白

    黑与白

    文学评论集,收40余篇,既有对卷入市场以后文学流变现状的客观描述和前景的宏观预测,还有密切追踪作家作品,潜心琢磨新的批评路向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