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6500000006

第6章 天赋少年(3)

辛先生当仁不让,首先走到那块石匾前面,矜持地端详一阵,然后抽笔濡墨,大笔一挥,写下“山神庙”三个大字。大家齐声叫好。连那些不识字的工匠也说,瞧这字写的,山就像山形,庙就像庙样,先生真把字写神了。辛先生听着赞赏,微笑着捋捋山羊胡子,故作谦逊地说:“习字无巧,功夫要到。想我辛向举六岁习柳(柳公权),十岁习颜(颜真卿),至今已五十余载矣,不知磨穿铁砚多少!虽未能进学,但这手字还说得过去。”

刘继基看了,觉得字虽然写得不错,确有颜柳之风,但缺乏神韵,呆滞了些。真是字如其人,可不好说破,也顺嘴恭维几句。

接着该写碑文了。老先生从怀中掏出一张叠得方方正正的大纸,这是他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才写出的碑文底稿。老先生懂得碑文乃流芳文字,马虎不得,就特持重,几易其稿,增删无数次。写成初稿后又贴到卧室墙壁之上,每日早起晚睡,必读数遍,字斟句酌,推敲修改。经过此番苦磨,终于写就一篇只字不易,字字珠玑的千古文章。本想效当年吕不韦写《吕氏春秋》的做法,贴到街头,凡能增减一字者赏金一文,后来又觉得太张扬了不好,反正刻到碑上,今人后人都要看的,是金子总要闪光。现在他手捧一个多月来的心血,心情便有点激动,不想立刻就写。

刘继基见他密密麻麻写了一大张,再看看只有数尺见方的石碑,心想如此长文,一块石头上如何容得下,又不好直说,便拐着弯道:“先请辛先生念念大家听听好么?”大家齐声附和。辛向举正巴不得呢,便干咳一声,清清嗓门,摇头晃脑地读了起来: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修庙奉神,乃至善之事,善莫大焉。下川村东有龙王庙,北有土地庙,西有关帝庙,独山神庙久思而未建也。村南去三百步有一山焉,因其状若馒头,故名曰馒头山是也。山上有柏树千株,据考为明万历年间所植,已有碗口粗细。柏翠而山青,林茂而鸟集,堪称山乡一景也……老先生读得投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足足念了半个时辰,才收了尾。读毕喘口气,捋着胡子,带着几分得意地望着众人,准备听那不迭的叫好赞叹声。等了半天,却没人吭气。他想可能写得深奥了些,大伙没有听懂,便问,是不是还需要再读一遍。

石锤这才开了口:“俺是个粗人,文章好孬我听不出来,只是这么多的字,要几块石碑才能刻得下呀?”

旁边一个石匠也说:“老先生是不是弄错了,什么三皇五帝,龙王土地,什么山呵树呵,咱们不就是修个山神庙么,扯得也太远了!”

出乎意料的反应使辛向举十分尴尬,一个多月的心血却没人领情。面对如此愚钝的山民,心里生出一丝曲高和寡的悲哀!他用求助的目光把在场的人扫了一圈,最后落在刘继基的身上。在场的刘更新和自己学堂里的几个学生虽然也算通书识字的人,可他们毕竟还是孩子,懂得什么?只有他是唯一读过书的大人,应该懂行,也应该是唯一的知音。

刘继基知道辛先生想听什么,但听他东拉西扯,实在不成碑文,只好委婉道:“文章写得天花坠地,百彩纷呈,只是作碑文嘛……是忒长了些。老兄如能忍痛割爱,三者去二留一,倒不失为一篇佳作。”

听刘继基也这般说,辛向举只好道:“我这文章是添不得也去不得的,要是那样就等我回去再写一篇吧。”

石锤忙问,再写一篇要多长时间。辛先生回答,少则十天半月,多则二十天也就够了。几个石匠齐声叫苦,都说使不得,活已做完,只剩刻字收工了,如何等得;再说已择定后天吉日开光,日期也不好再改。

辛向举为难地摇头:“当年左思作《三都赋》苦思十载,千古文字不可草就,俗语说粗工不出细货,既要肉烂,又想省柴,二者岂可得而兼!”

“辛先生此言差矣!”刘更新虽然年幼,但凭着他的天赋,已是满腹经纶的人了。刚才听了辛先生写的文章,已觉得酸腐可笑,现在又听他这般说,就学着大人的口气上前说道:“当年袁宏军前书露布,倚马可待;曹子建奉命弄文,七步成诗,不也是千古文字吗?短短数行文字,又何须如此费力?”

见儿子当面指责德高望重的先生,刘继基连忙喝道:“小小年纪懂得什么,你才读了几本书,就在这里胡言乱语。”

辛向举觑着小更新那调皮模样,心里嘀咕,这小东西有点聪明过头,胡乱读了些书便不知轻重,写文章可比不得对对子,灵巧一点便可东抓西扭,文章文章就要有章法,讲起承转合,岂是一件易事?既然这娃娃如此张扬,出言不逊,就让他当众出丑,难堪难堪,也好煞煞他的骄气。想到这里便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刘东家的公子人小,学问不小,就让他写写试试如何?”

刘继基忙说:“这是大事,如何能让一个孩子胡来呢,使不得,使不得!”

众人也说,辛先生莫开玩笑,碑文还得由你来写,只是要紧着点儿。众人越是这么说,辛向举越是端先生的架子,翻腾着一肚酸水摇头晃脑地说:“在下才疏学浅,实在一时半日写不出来。”

刘更新是个有个性的人,看不惯他这酸样,也不说话,上前拿起辛先生刚才用过的笔墨,走到横卧地上的只待书写的石碑跟前,看了几眼,略一思忖,挥笔便写,大家待要阻拦时,笔已落下。刘继基知道事非儿戏,也忙上前拦挡,一把没有拉住儿子,抬头“山神庙碑记”五个鸡蛋大的字已经写就。

几个字一出,众人皆惊。那字写得遒劲潇洒,气势开张,细看虽不及辛先生的字功夫深厚,却灵动传神,就是外行人看了,也觉得比辛先生的字还胜一筹。辛向举惊得张着的嘴巴合不拢。刘继基也没料到儿子今天临时从事,出手竟超出平日十倍,高兴得脸上开花,便不再阻拦。

小更新不看众人,抬头写罢,直书正文:

山不在高,有柏则青;庙不在大,有神则灵。人间祸福,皆赖诸神。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仗一方神。山村下川,群山相环;明初始有人居,繁衍生息至今。历经战乱瘟疫,家家人畜安宁;虽非岁岁丰稔,却也衣食有继。斯此为者,诸神相佑。山乃乡民生息之基,山神乃众山之灵。山神佑我,我敬山神,立此神龛,四季供奉,祈福祛灾,保佑村民。

大清乾隆××年桃月下川村民恭立

小更新口念手写,念得快,写得快,口中不停,手也不停。一会儿工夫,念完了,也写完了。那指头肚儿大的正书小楷,方方正正,一样大小,距离相等,正好把一块石碑写满,多一个字不行,少一个字也不行,仿佛事前比划好了的一般。

众人无不叫好称奇。更重要的是,文词简洁通俗,立意鲜明,开门见山,言简意赅,念起来顺口,一听便懂,几个不识字的石匠也听得明白。那些学生们整天关在屋子里读古圣先贤的文章,之乎者也,佶屈聱牙,半懂不懂。从未读过如此切近实际,一看便懂,和山上的空气一样清新的文字,因此十分新奇,齐声朗诵几遍,就争着背诵起来。

辛向举惊骇之余上前细看。开头两句可以明显看出系化用唐人刘禹锡的《陋室铭》中的名言,但用得贴切精当,恰到好处。接着说明下川村的环境历史,多年来山神起的作用,引出修庙的原因,合情入理,一气呵成,真是神来之笔,比自己写的强过百倍。

刘继基见儿子竟写出了如此佳文妙句,更是欣喜若狂。但他故作忧心忡忡的样子,上前对辛向举说:“刻石传世的文章,可是件大事,马虎不得。小儿子不知天高地厚,信手涂鸦,我于这上又不太懂,还请先生看在你我多年交情的份上,屈身斧正,不要让你小侄把脸丢到后世。”

得意挖苦的话却作求告的话说,比直来直去更叫人难堪。辛向举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懊恼、嫉妒、尴尬,心里什么滋味都有。但他毕竟是个老于世故的学究,看着刘继基佯装的苦相下掩饰不住的得意,心里恨得咬牙,可脸上却微笑着说:“咱们兄弟之间不用客气,你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贤侄聪明过人,出手不凡,胜老朽百倍,照此下去前途不可限量。只是不可步仲永后尘呵!”

刘继基和辛向举相比,读的书毕竟有限,什么仲永不仲永的第一次听说。有点惘然地问,什么叫步仲永后尘,仲永是谁?

辛向举见对方是真不知道,便接着说:“兄弟难道没有读过宋朝名相王安石的《伤仲永》吗?”见刘继基摇头,辛先生越发来了劲儿,说:“老弟也算山乡饱学之士,这样的文章不可不读呵。如果拿来一读,一定获益匪浅。”卖足了关子,这才又说:“好在文章不长,如果兄弟急于知道,我可以背给你听。”

儿子一出手已经在文字笔墨上压倒了对方,看样子老家伙是不服气也不行,说这话不像有什么恶意。想到这些刘继基便坦诚地点头催促。

辛先生这才拿腔拿调地背诵起来: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又七年……泯然众人矣……颂至“泯然众人矣”一句,特别加重了语气。

一篇二百多字的短文,由着他慢条斯理地念,还是不到一袋烟工夫就读完了。

继基听了,想想三年前的儿子,得意的心态骤然冷却下来,世事无常,自己是有点太夸张了。不管背诵者是什么用意,文章讲的道理确实发人深省,思量及此,再看这位迂腐却又极爱面子的老先生时眼里便有了尊重,话语中带着诚意:“玉坯再好,不琢也难成器,先生是远近山乡的宿儒名士,犬儿还是一株幼树嫩苗,还望兄长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多加教诲。”

辛向举总算在众人面前找回了面子,忙说,当然当然。

同类推荐
  • 李嘉诚全传

    李嘉诚全传

    “传记”部分,从李嘉诚祖上搬迁定居潮州开始,到其父李云经违背祖训下南洋,再到他年幼时就随父迁到香港,逐渐成长为华人世界首富,全面地反映了李嘉诚家族的传奇经历,对他的个人成长经历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对他创造的商业神话进行了再现。后两篇着重分析李嘉诚的管理智慧、资本运作技法、做人原则以及运用财富的高度,并对其旗下的几位香港打工皇帝进行了详细讲述,这是以前的李嘉诚传记中看不到的内容。
  • 马云创业语录

    马云创业语录

    毋庸置疑,对于正在创业和梦想创业的人来说,今天的马云已经成为一个当之无愧的创业“教父”:从最初的普通高校教师到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帝国”——阿里巴巴的缔造者。马云创业的成功已成了一个美丽的神话。的确,马云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太多的感悟和启迪。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马云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在创业的道路上“查漏补缺”,从而获得创业的成功。
  • 仓央嘉措诗传

    仓央嘉措诗传

    所谓四大皆空,业已被仓央嘉措的诗歌一句一句地清算完毕。很多人都翻译过仓央嘉措的诗歌,一览无遗之际,译者从未敞开胸襟妄加臧否,只是在融会贯通之后别开生面。对于读者而言,那就仁者智者各随其便了。
  • 人物百科知识博览

    人物百科知识博览

    一本丰富的百科字典,一座有创造力的知识乐园,一部健康成长的智慧圣经。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活泼的版式,将科学性和趣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同领略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百科书:人物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趣谈外国著名文学家

    趣谈外国著名文学家

    他们都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先驱,是他们创造了一个神奇的文学世界。也是他们让我们能读到那么美的文章,他们也是平凡的人,可是他们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
热门推荐
  • 邪王的宠后

    邪王的宠后

    庆历二十四年初夏,灵国太子因涉及巫蛊之术,被流放,永不得回京城青林。庆历二十七年的初夏。六月的天气,已经毒的让人受不了,空中没有一丝云,也没有一点风,一切树木都无精打采地、懒洋洋地站在那里。今年夏天的天气出奇的热,就连御花园的牡丹揽月也一直开到六月,没有一丝凋零的迹象。那后宫里的老麽麽们私下里说着,这是一个不祥的兆头,只是谁也没去理会。“公主,小公主,小心中暑了!”……
  • 魅都:萤红之卷

    魅都:萤红之卷

    “拥有地狱新娘的项链,和死神一样玩冒险游戏……是惊悚连连的“死神来了”?还是智慧PK的悬疑《天机》?此刻,无人岛的秘密将与你一起揭晓……新衣街的古董店,老费在琢磨一颗异常光亮的红色琥珀石,那是传说中地狱新娘的项链,谁想拥有它谁想毁灭它?心理医生莫颜的家里住进来一位从天而降的住客,与死神一起玩的游戏惊悚又冒险……”
  • 鸟奴

    鸟奴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人类文化和社会文明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但生命中残酷竞争、顽强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内核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因此,动物小说更有理由赢得读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
  • 不吼不叫的家教智慧

    不吼不叫的家教智慧

    《不吼不叫的家教智慧》主要收录了纠正孩子的错误不是比谁的嗓门大——孩子犯了错既不能吼也不能叫、孩子的健康身体不是父母吼出来的——孩子挑食、不吃饭既不能吼也不能叫、不吼不叫才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孩子和你亲不亲关键看你对孩子的态度、孩子即使早恋了也不能大吼大叫——孩子的青春期需要一个理性的家长等内容。
  • 国宝来袭:撒旦老公宝宝妻

    国宝来袭:撒旦老公宝宝妻

    (推荐新书:高冷小叔,诱妻72式)如果爱你是错,那么我不想对,宁愿一直这样错下去!!!!她是纯净的白衣天使,在一次偶然之中,救下了身受重伤的他;而他却是黑道上赫赫有名的暗夜基地的首领,是让人害怕的恶魔。可是,他却别那双黑溜溜的大眼睛所深深地吸引住了,明知道将她留在自己的身边会给她带去危险,却还是将她给留了下来,但是,他发誓,这一辈子,他都会好好保护这个天使般的女孩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妖王的宠妃

    妖王的宠妃

    他绝美,温柔,却又神秘,身上总有淡淡的花香。她清秀可爱,外表看似坚强,内心却有无人知晓的脆弱,除了他之外……命运为何如此安排?为何让她知道,她与他本是错误?残酷的现实,她该如何面对?他们之间的感情又该如何收场??
  • 两个人的寂寞

    两个人的寂寞

    只需要彼此祝福吧,再也不要见面,再也不要联系,再也不要去介入对方的幸福。不伤害你,不伤害自己,更不要再去伤害其他人。两颗心,就那么一直凉下去凉下去,彼此相依,再也感觉不到温暖。谁曾想像过到最后能给与对方的竟然是这样的结局。两副柔弱的肩膀,加在一起仍然承受不住现实的爱情,爱就如此不堪承受生命之重。
  • 优秀员工的8项修炼

    优秀员工的8项修炼

    只有抱着“为自己工作”的心态,才能心平气和地将手中的事情做好,最终获得丰厚的物质报酬,赢得社会的尊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也是本书的主旨所在。本书介绍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工作以及对待工作的态度。语言通俗易懂,观点鲜明透亮,理论和案例相结合。不仅帮助你了解,更重要的是帮助你“改变”。书中汇集了大量职场精英的经验,提供了工作中应对各种问题和挫折的技巧和程序。本书有助于员工调整心态,重燃工作激情,使人生从平庸走向杰出;是成就员工职业辉煌、提升企业凝聚力、建立企业文化的完美指导手册;是一本很适合单位培训和个人发展的职场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