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6500000006

第6章 天赋少年(3)

辛先生当仁不让,首先走到那块石匾前面,矜持地端详一阵,然后抽笔濡墨,大笔一挥,写下“山神庙”三个大字。大家齐声叫好。连那些不识字的工匠也说,瞧这字写的,山就像山形,庙就像庙样,先生真把字写神了。辛先生听着赞赏,微笑着捋捋山羊胡子,故作谦逊地说:“习字无巧,功夫要到。想我辛向举六岁习柳(柳公权),十岁习颜(颜真卿),至今已五十余载矣,不知磨穿铁砚多少!虽未能进学,但这手字还说得过去。”

刘继基看了,觉得字虽然写得不错,确有颜柳之风,但缺乏神韵,呆滞了些。真是字如其人,可不好说破,也顺嘴恭维几句。

接着该写碑文了。老先生从怀中掏出一张叠得方方正正的大纸,这是他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才写出的碑文底稿。老先生懂得碑文乃流芳文字,马虎不得,就特持重,几易其稿,增删无数次。写成初稿后又贴到卧室墙壁之上,每日早起晚睡,必读数遍,字斟句酌,推敲修改。经过此番苦磨,终于写就一篇只字不易,字字珠玑的千古文章。本想效当年吕不韦写《吕氏春秋》的做法,贴到街头,凡能增减一字者赏金一文,后来又觉得太张扬了不好,反正刻到碑上,今人后人都要看的,是金子总要闪光。现在他手捧一个多月来的心血,心情便有点激动,不想立刻就写。

刘继基见他密密麻麻写了一大张,再看看只有数尺见方的石碑,心想如此长文,一块石头上如何容得下,又不好直说,便拐着弯道:“先请辛先生念念大家听听好么?”大家齐声附和。辛向举正巴不得呢,便干咳一声,清清嗓门,摇头晃脑地读了起来: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修庙奉神,乃至善之事,善莫大焉。下川村东有龙王庙,北有土地庙,西有关帝庙,独山神庙久思而未建也。村南去三百步有一山焉,因其状若馒头,故名曰馒头山是也。山上有柏树千株,据考为明万历年间所植,已有碗口粗细。柏翠而山青,林茂而鸟集,堪称山乡一景也……老先生读得投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足足念了半个时辰,才收了尾。读毕喘口气,捋着胡子,带着几分得意地望着众人,准备听那不迭的叫好赞叹声。等了半天,却没人吭气。他想可能写得深奥了些,大伙没有听懂,便问,是不是还需要再读一遍。

石锤这才开了口:“俺是个粗人,文章好孬我听不出来,只是这么多的字,要几块石碑才能刻得下呀?”

旁边一个石匠也说:“老先生是不是弄错了,什么三皇五帝,龙王土地,什么山呵树呵,咱们不就是修个山神庙么,扯得也太远了!”

出乎意料的反应使辛向举十分尴尬,一个多月的心血却没人领情。面对如此愚钝的山民,心里生出一丝曲高和寡的悲哀!他用求助的目光把在场的人扫了一圈,最后落在刘继基的身上。在场的刘更新和自己学堂里的几个学生虽然也算通书识字的人,可他们毕竟还是孩子,懂得什么?只有他是唯一读过书的大人,应该懂行,也应该是唯一的知音。

刘继基知道辛先生想听什么,但听他东拉西扯,实在不成碑文,只好委婉道:“文章写得天花坠地,百彩纷呈,只是作碑文嘛……是忒长了些。老兄如能忍痛割爱,三者去二留一,倒不失为一篇佳作。”

听刘继基也这般说,辛向举只好道:“我这文章是添不得也去不得的,要是那样就等我回去再写一篇吧。”

石锤忙问,再写一篇要多长时间。辛先生回答,少则十天半月,多则二十天也就够了。几个石匠齐声叫苦,都说使不得,活已做完,只剩刻字收工了,如何等得;再说已择定后天吉日开光,日期也不好再改。

辛向举为难地摇头:“当年左思作《三都赋》苦思十载,千古文字不可草就,俗语说粗工不出细货,既要肉烂,又想省柴,二者岂可得而兼!”

“辛先生此言差矣!”刘更新虽然年幼,但凭着他的天赋,已是满腹经纶的人了。刚才听了辛先生写的文章,已觉得酸腐可笑,现在又听他这般说,就学着大人的口气上前说道:“当年袁宏军前书露布,倚马可待;曹子建奉命弄文,七步成诗,不也是千古文字吗?短短数行文字,又何须如此费力?”

见儿子当面指责德高望重的先生,刘继基连忙喝道:“小小年纪懂得什么,你才读了几本书,就在这里胡言乱语。”

辛向举觑着小更新那调皮模样,心里嘀咕,这小东西有点聪明过头,胡乱读了些书便不知轻重,写文章可比不得对对子,灵巧一点便可东抓西扭,文章文章就要有章法,讲起承转合,岂是一件易事?既然这娃娃如此张扬,出言不逊,就让他当众出丑,难堪难堪,也好煞煞他的骄气。想到这里便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刘东家的公子人小,学问不小,就让他写写试试如何?”

刘继基忙说:“这是大事,如何能让一个孩子胡来呢,使不得,使不得!”

众人也说,辛先生莫开玩笑,碑文还得由你来写,只是要紧着点儿。众人越是这么说,辛向举越是端先生的架子,翻腾着一肚酸水摇头晃脑地说:“在下才疏学浅,实在一时半日写不出来。”

刘更新是个有个性的人,看不惯他这酸样,也不说话,上前拿起辛先生刚才用过的笔墨,走到横卧地上的只待书写的石碑跟前,看了几眼,略一思忖,挥笔便写,大家待要阻拦时,笔已落下。刘继基知道事非儿戏,也忙上前拦挡,一把没有拉住儿子,抬头“山神庙碑记”五个鸡蛋大的字已经写就。

几个字一出,众人皆惊。那字写得遒劲潇洒,气势开张,细看虽不及辛先生的字功夫深厚,却灵动传神,就是外行人看了,也觉得比辛先生的字还胜一筹。辛向举惊得张着的嘴巴合不拢。刘继基也没料到儿子今天临时从事,出手竟超出平日十倍,高兴得脸上开花,便不再阻拦。

小更新不看众人,抬头写罢,直书正文:

山不在高,有柏则青;庙不在大,有神则灵。人间祸福,皆赖诸神。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仗一方神。山村下川,群山相环;明初始有人居,繁衍生息至今。历经战乱瘟疫,家家人畜安宁;虽非岁岁丰稔,却也衣食有继。斯此为者,诸神相佑。山乃乡民生息之基,山神乃众山之灵。山神佑我,我敬山神,立此神龛,四季供奉,祈福祛灾,保佑村民。

大清乾隆××年桃月下川村民恭立

小更新口念手写,念得快,写得快,口中不停,手也不停。一会儿工夫,念完了,也写完了。那指头肚儿大的正书小楷,方方正正,一样大小,距离相等,正好把一块石碑写满,多一个字不行,少一个字也不行,仿佛事前比划好了的一般。

众人无不叫好称奇。更重要的是,文词简洁通俗,立意鲜明,开门见山,言简意赅,念起来顺口,一听便懂,几个不识字的石匠也听得明白。那些学生们整天关在屋子里读古圣先贤的文章,之乎者也,佶屈聱牙,半懂不懂。从未读过如此切近实际,一看便懂,和山上的空气一样清新的文字,因此十分新奇,齐声朗诵几遍,就争着背诵起来。

辛向举惊骇之余上前细看。开头两句可以明显看出系化用唐人刘禹锡的《陋室铭》中的名言,但用得贴切精当,恰到好处。接着说明下川村的环境历史,多年来山神起的作用,引出修庙的原因,合情入理,一气呵成,真是神来之笔,比自己写的强过百倍。

刘继基见儿子竟写出了如此佳文妙句,更是欣喜若狂。但他故作忧心忡忡的样子,上前对辛向举说:“刻石传世的文章,可是件大事,马虎不得。小儿子不知天高地厚,信手涂鸦,我于这上又不太懂,还请先生看在你我多年交情的份上,屈身斧正,不要让你小侄把脸丢到后世。”

得意挖苦的话却作求告的话说,比直来直去更叫人难堪。辛向举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懊恼、嫉妒、尴尬,心里什么滋味都有。但他毕竟是个老于世故的学究,看着刘继基佯装的苦相下掩饰不住的得意,心里恨得咬牙,可脸上却微笑着说:“咱们兄弟之间不用客气,你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贤侄聪明过人,出手不凡,胜老朽百倍,照此下去前途不可限量。只是不可步仲永后尘呵!”

刘继基和辛向举相比,读的书毕竟有限,什么仲永不仲永的第一次听说。有点惘然地问,什么叫步仲永后尘,仲永是谁?

辛向举见对方是真不知道,便接着说:“兄弟难道没有读过宋朝名相王安石的《伤仲永》吗?”见刘继基摇头,辛先生越发来了劲儿,说:“老弟也算山乡饱学之士,这样的文章不可不读呵。如果拿来一读,一定获益匪浅。”卖足了关子,这才又说:“好在文章不长,如果兄弟急于知道,我可以背给你听。”

儿子一出手已经在文字笔墨上压倒了对方,看样子老家伙是不服气也不行,说这话不像有什么恶意。想到这些刘继基便坦诚地点头催促。

辛先生这才拿腔拿调地背诵起来: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又七年……泯然众人矣……颂至“泯然众人矣”一句,特别加重了语气。

一篇二百多字的短文,由着他慢条斯理地念,还是不到一袋烟工夫就读完了。

继基听了,想想三年前的儿子,得意的心态骤然冷却下来,世事无常,自己是有点太夸张了。不管背诵者是什么用意,文章讲的道理确实发人深省,思量及此,再看这位迂腐却又极爱面子的老先生时眼里便有了尊重,话语中带着诚意:“玉坯再好,不琢也难成器,先生是远近山乡的宿儒名士,犬儿还是一株幼树嫩苗,还望兄长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多加教诲。”

辛向举总算在众人面前找回了面子,忙说,当然当然。

同类推荐
  • 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上)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上)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宛转蛾眉:杨玉环

    宛转蛾眉:杨玉环

    杨贵妃,天生尤物,也是盛唐衰败的见证人。她丰腴诱人,堪比云雨,仿佛枝头摇摇欲坠的葡萄,既甜美又香醇;她醉酒迷花,娇羞动人,集玄宗万千宠爱于一身。这,就是有着羞花之容的千古美女杨玉环。本为王子之妃,之后,一朝选在君王侧,三千宠爱于一身,从此,绵绵遗恨情未了,萧墙之祸已蔓延。《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宛转娥眉杨玉环》从杨贵妃的出生谈起,对她的一生做了详尽的描述。全文语言生动活泼,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形象丰满体态丰盈的杨贵妃。
  • 诗人哲学家:叔本华

    诗人哲学家:叔本华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叔本华,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名人之死(大全集)

    名人之死(大全集)

    本书记录了许多名人的死亡事件,讨论了死亡对于人生的意义,称得上是一本厚重之书。在书中,编者详细地介绍了200多位名人一生中的最后时光,以及他们临终时的一言一行。其中既有奸佞小人的贪生怕死、卖主求荣,也有民族英雄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有千古帝王的劫数难逃,还有治世谋臣的凄凉下场;有孤傲书生的黯然魂销,更有烟花柳巷的绵绵绝唱……有阴谋,也有冤屈;有陷阱,也有泪水;有正气,也有情义……
热门推荐
  • 做人与处世

    做人与处世

    小阀门酿成大悲剧,细节是一种创造,细节之中隐藏机会,细节产生效益,魔鬼在细节,细节是关键所在,细节贵在执行,莫为蝇头小利所迷惑,处处留心皆学问,细心才有灵感
  • 依依柳岸

    依依柳岸

    未名湖是镶嵌在燕园中的一颗绿宝石。环湖垂柳,柳荫小径,塔影婆娑,波光潋滟。月下观湖,静若惺忪着睡眼的处子,微风花影,则是一杯轻漾的春醪
  • 第一弃后

    第一弃后

    她是窄巷之女,被太子夺爱与青梅竹马分开。后被奸人设计废除皇后之位打入冷宫,殊不知这一切均在她的算计之中。一代弃后,统帅六宫,造惊世传奇。
  • 追捕,猎爱之令

    追捕,猎爱之令

    为将妹妹复活,不死之王久朗殇终于踏上了寻找前世恋人的旅途。帝星学院中,危机重重,她是蓝颖优?莎莉叶?还是特蕾西?突破重重迷雾之后,她最终找回的,是失去已久的亲情,还是至死追随的深爱?伊始的十三纯血贵族终于归位,七虹光破出神殿,主神回归,迎来最终的决战!而当最深爱的人为自己付出生命,黑姬樱又该怎么做才能获得救赎?最后的最后,迷雾终究散开……
  • 每天都会用到的趣味心理学

    每天都会用到的趣味心理学

    心理学隐秘白金法则,FBI每日贴身研读。选最有味的视角,读最好玩的心理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标签,在每一张标签下,都有一个你所未知的自己。每天一节心理学,让你我在充满问号的生活中求得一枚句号。心理学,你可以懂。
  • 不做你的妃:太子请让开

    不做你的妃:太子请让开

    【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请勿雷同,请勿盗版!】【搞笑版】不就是爬山么,居然一不小心穿越了!穿越过来居然还遇见一只熊,还好出现了一个帅哥相救!一,这不是长的像熟人么?当然要到他家去混吃混喝。不就是逛逛街,英雄救美一番么,居然把身边的朋友弄丢了,呜呜这可怎么办?居然还遇见一个冰山酷男,抓着人家的手不放,我命怎么那么苦啊!变态冰山男接招吧,姐就是要勾引你,让你爱上姐,然后一脚把你踢掉!哈哈......———————————————————————————【正剧版】她,一朝穿越,邂逅如同冰山的男子,针锋想对,误会重重,最终是什么化解他们之间的芥蒂?他,冷漠无情,却不想一个娇小的身影,在一次次的针锋相对中潜入他的心,当昔日的对变为错,曾经的最爱逝去之后,他们的爱又将何去何从?她说:“我要的爱是全部,如果不是宁可不要。”他说:“今生如果无法与你携手,上穷碧落下黄泉我也一定会找到你。”爱就如毒药一般让他们相互纠缠、刻骨铭心......
  • 思考术:解开你与生俱来的能量密码

    思考术:解开你与生俱来的能量密码

    本书由现代成功学奠基人、世界著名励志大师拿破仑·希尔所作。全书从十个角度入手,阐述了作者本人对于正确对待这些情境的真知灼见。书中每部分均分为15个条目,并辅有解读与实操指南,重点在于引导读者突破思维的桎梏。
  • 胡适文选:演讲与时论

    胡适文选:演讲与时论

    “我就这样出门去了,向那不可知的人海里,去寻求我自己的教育和生活——孤零零的一个小孩子,所有的防身之具只是一个慈母的爱,一点点用功的习惯,和一点点怀疑的倾向。”这个孩子长大后叫做——胡适,生前身后都处于盛誉与非议交错中,他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叶君主编的《演讲与时论(胡适文选)》便收录了胡适一生中精彩的演讲文稿和时评文章若干篇。《演讲与时论(胡适文选)》的这些演讲文稿充分展现了胡适的基本思想观点以及对学术研究、时事政局的观点和态度,可以从中领略大师的风采及了解大师的缜密思维和独到的见解。
  • 异校园秘典危机

    异校园秘典危机

    似真似幻的超能力,疑团重重的阴谋,神奇浩瀚的谜藏典籍,超越《哈利·波特》,中国首座魔法学校,燃起无敌的青春传说。以战为生,以血证力,在刀尖滑过上的生活,不留一丝痕迹。她是谁,她是看到了他的刀,还是看见了他的心?化解不开的心结,可以从任何一句话爆发。他没有想到,有个更大的阴谋还在等着他……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