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5900000008

第8章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政治抒情诗(4)

向警予是优秀的共产党员、杰出的妇女领袖,英年早逝,可歌可泣。诗人刘益善怀崇仰之心,早在1979年,也即向警予在武汉牺牲51周年时,利用半个月创作假期间,一气呵成了这部叙事抒情相融合的长卷。由于诗集出版难等多种原因一直未能面世。该书被中国作家协会列入2007年重点扶持项目,2008年底由武汉出版社印行。恰逢烈士牺牲80周年,既了却了诗人的夙愿,又为湖北诗坛、当代中国诗坛续写了政治抒情诗的新篇章。

(二)三峡抒情诗

1.得天独厚的题材

红色抒情诗是战歌,斗争之歌,非湖北诗人之专有,它是现当代中国诗坛的传统主流文体,是转型期主旋律文学的必备品种。部分湖北诗人参与其中,为这一时期的主流诗坛添了砖、加了瓦,自有其意义在。而三峡抒情诗则为湖北诗人独享便利的题材,因为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在湖北,喝长江水长大的本地诗人,在生活体验、文化熏染、现场取材等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峡工程是一个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规模虽大,但它的综合效益更大。它在防洪、发电、航运、渔业、旅游以及南水北调等方面都有巨大效益。三峡工程的提出开发利用长江三峡河段水能资源的问题,虽早在本世纪20年代孙中山先生即已提出设想,之后,美国工程师萨凡奇也提出过“南津关方案”,但从三峡工程应有的科学性来说,都还够不上一个科学的工程方案,只不过是一种设想而已,真正大规模地研究三峡工程,并做出了世界第一流水平的工程设计,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事情。三峡工程的决策过程经历了近40年的风风雨雨,期间论争十分激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加速四化建设进程,解决滞后国民经济的交通、能源问题。建、早建与晚建提出了各种不同意见。党中央对此非常重视,决定进一步扩大论证。于是由全国有关单位412位专家学者参加,展开对三峡工程地质、地震、枢纽建筑物、水文、防洪、泥沙、航运、电力系统、机电设备、移民、生态环境、综合规划与水位、施工、投资估算和综合经济评价等14个方面进行全面审查论证,为期将近三年之久。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内容之广,实为我国工程史上所仅有,也为世界工程史上所罕见。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以压倒优势的票数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性决议。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对三峡工程作出庄重选择,充分体现了亿万人民要求尽快建设三峡工程的强烈意愿,也充分体现了三峡工程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完满统一。

三峡工程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关键作用的工程项目。投资大、工期长,是该工程决策的难点之一。有了较为充分可靠的多方论证积极准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利弊取舍、科学研究、分期开发,围堰发电与移民工程、体制保障等问题,都是决策者和建设者们需要严肃对待圆满解决的。也是三峡抒情诗的作者们需要深入采访、积极思考的。怀着巨大的写作热情、怀着对工程建设者的崇仰、怀着对世界性工程的自豪感,湖北诗人纷纷奉献了自己的赞美诗。其中较为突出的诗人,90年代有熊福林,新世纪有谢克强。

熊福林在1996年11月号《诗刊》头条刊发了大型组诗《跨世纪的咏叹——写在三峡工地》,又在1997年10月号的《诗刊》上发表题为《三峡移民》的组诗,因此获得了“三峡诗人”的雅称。

“这是一次经过精心策划的写作。熊福林把他对本世纪规模最大的一次人类征服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行为的理解用几乎是一个组诗的形式记载下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别出心裁的诗歌文本。而词典式的写作又把记载的完备性和文本的经典性统一起来,让我们和后来人在阐释这次人类为生存而作出的重大选择时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参照。即便这种参照因为其诗性的成分而怎样地站不住脚,其无法消解殆尽的史实也必将从一次次极其情绪化个人化的阐释中脱颖而出,若干年后依然在我们回溯历史的目光上划出一道道不浅的痕迹。单凭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对熊福林的努力表示敬意。”

《三峡隧道》开篇这样写道:“打破冷漠和固执的封锁/就得穿越历史的隧道/内外沟通的不仅仅是空间/一个洞应该是一个瞳孔/让内面的世界能够窥视/外面的时代”。通过歌唱三峡工程进而歌唱劳动和文明,使诗意得到升华。于是有了这样赞美工程建设者的诗行:“这样站在许多藐视的目光里/三峡民工但我每每望见你们/并拢双腿便是一个垂天惊叹/伸开双臂便是一个大写的人字”。诗人歌颂三峡工程是从工地的具体劳动场景选取诗意,既具象也概括。“一个世纪的梦/正在一层层的骨骼上靠近太阳……”“一加一的演算/不是简单的循环与重复/三峡的脚手架/以更加缜密的思维更加团结的步伐/构架出一部跨世纪的天梯……”

但单一的歌唱姿态使理性的渗入不够,有时难免有空泛和矫情。如:“不用担心我的生命/会随钢钎一起滑落/鲜红的血和滓洋的汗/在三峡都需要奉献/把我悬起来/把我青春的每一个日子悬起来/三峡的作业尚未做完/我的心啊怎么能够/放下来”。过度的夸饰也成了诗作的硬伤。

其实,过度夸饰也是当代中国红色抒情诗的通病,非某个人所专有,这也是一种“中国特色”,需从文艺体制和诗人素养等方面深入探究。

2.谢克强和他的抒情长卷《三峡交响曲》

谢克强,1947年生,湖北黄冈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一级作家。曾任《长江文艺》副主编、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从1970年在部队驻地的《安康日报》上发表组诗《幸福的回忆》八首至今,发表作品千余首,已出版《放歌山水间》、《黑眼睛的少女》、《爱的竖琴》、《青春雕像》、《绿韵》、《孤旅》、《三峡交响曲》等诗集。入选《中国新诗选》《新中国50年诗选》《新中国军事文学大系·诗歌卷》《解放军文艺诗选》《新时期诗萃》《中国百家哲理诗选》《世界华人诗萃》《散文诗精选》《中国散文诗年度精选》等近百部诗歌、散文诗选本;著有诗集《孤旅》《三峡交响曲》、散文诗集《断章》《远山近水》等10部,有诗在北京、上海、石家庄、西安、武汉等省市文学刊物获奖,诗集《孤旅》、散文诗集《断章》获屈原文艺创作奖、湖北文学奖提名奖;2004年出版了抒情长诗《三峡交响曲》,引起诗坛广泛关注,被诗评家们誉为为当前的政治抒情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成功的范例,并因《三峡交响曲》获《文艺报》2005年度重点关注作家艺术家奖。

谢克强是一个以诗歌为生命、以生命为诗歌的诗人,四十多年的写诗足迹鲜明清晰。从小时在故乡写“政治抒情诗”到部队写“带有汗味的兵歌”,从初到城市写“青春雕像系列”,到表现苍凉的中年人生情怀的“孤旅系列”,谢克强走过了一个长长的诗之路,表现了一个不断探索的诗人曲折的跋涉过程。学界一般认为谢克强的诗歌创作大致经历了“兵歌”、“情歌”、“颂歌”三个阶段,这是符合诗人创作实际的。参见谷雨:谢克强和他的诗,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2001年9月。军旅时期为战歌阶段,写了《快快抬呀》、《夯歌》、《放筏》、《炮工》等反映铁道兵筑路生活的诗歌。“我总忘不了当兵的日子,忘不了那炮火、硝烟、夯歌、号子,忘不了战友们的那血那汗,是这些孕育、营养了我最初的诗歌。”(《号子、血汗与我的诗》)此期诗作主观色彩很浓,生活厚度不够,且语句过于平实。第二阶段从1982年诗人转业到武汉工作开始,也是其诗歌创作的转型阶段,以《青春雕像》系列组诗,《爱的竖琴》及十四行爱情诗为代表。“这阶段(指1982年以后),我将一些都市生活现象,热情而又急促地纳入到《青春雕像》的系列组诗中,……乃至在大学学习期间所写的《爱的竖琴》及十四行爱情诗,仍然是建立在现实感遇和对往昔情景回忆基础上的生活观感。”并说“我对自己这阶段的作品基本上不满意,深深感到还没有找到自己的东西。”诗人广泛接纳外国文学潮流,研读现代外国诗人如普希金、海涅、夸西莫多、惠特曼、聂鲁达等诗人诗作。诗人的创作以爱情歌吟和人生思索为多。第三阶段以1987年诗人步入不惑之年为界,以诗集《孤旅》的出版为标志。“在《孤旅》(中国文学出版社)之前,他还不是一个真正的(或杰出的)诗人。”以1987年春天写《生日》等诗为标志,他的诗歌艺术探索有以下转变:一是诗的表达方式由主观化向主客观结合而出之以客观化形态的转变;二是由关注外界事物到对诗人的内宇宙的开掘;三是由描摹向象征的转变。邹建军:论谢克强的诗艺转型,诗刊,2001年06期。他的诗歌艺术开始走向成熟,并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个性和风格:潜心于对生活积累的深入开掘,在具体的艺术感觉,艺术构思和具体写作过程中,追求于质朴中求深沉,于简洁中求丰富。所有的道路都离你而去/苍茫的落照/推出沉重而坚定的脚步/你以不可战胜的欲望/走向荒漠/是的后不见来者/前不知去向/你和你坚毅的脚步/依然在走/不管黄昏黎明/你走过/没有路的路。《孤旅》表达了人类不断受挫而仍不断追求的不屈意志。在孤独寂寞的漫长旅途中,艰难跋涉着的旅人,他曾彷徨、困惑,却又一往无前地、坚定地继续自己的脚步。在“希望中透出感伤,感伤中满怀希望。希望源于生命本身,感伤源于环境对生命的挤压。在生命与环境的抗争中,他的诗充满了个性硬度,一种生命的硬度”。

谢克强主要是以政治抒情诗人的形象扬名诗坛的。他的清苦出身、他的军旅生涯、他的作协领导身份,以及他的政治意识,都使他对时代、人民、政治有特殊关注热情。

他的政治抒情诗,选材宏大,充满主旋律色彩。《八一之歌》、《朱德的手枪》、《军旗》、《中国画意》(组诗)等都是一首首充满激情的铿锵有力的政治抒情诗,也奠定了他政治抒情诗人的称号。比如他的《军旗》表现了炮火纷飞的战场上军人们的坚毅和勇猛:

“穿过黎明前的黑暗/从与入侵者对峙的阵地升起/我和我的战友们压住心跳/蛰伏在死亡与新生交替的/最前沿/且将仇恨压满枪膛/这时冲锋的号声响了/我听见了体内血流的啸响/待我与号角的嘶鸣/和震天的杀声/纵身跃出战壕……”

全诗尽用短句,充满感情色彩的动词和形容词交替出现,抒发了对我军战士英勇精神的赞颂,其格调高昂、色彩明朗。

比如为汶川大地震而作的《心祭》:

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

夺走了爷爷的生命

他没有失声痛哭

他是石匠的子孙

他要用石的坚强与结实

抵抗悲恸的潮汐。

在构思和抒情中擅长以细节动人。比如《祖国》,诗人从半坡博物馆里出土的那只陶罐、随州擂鼓墩出土的青铜编钟、绵延千里伸向远天的丝绸之路、飘扬在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等具体可感的意象中状写祖国的质朴丰盈、民族心律、猎猎飞舞。从儿时放牧的一片叶笛、远离故土相思的红豆、家祖传的一只青瓷大碗、父亲走向荒漠拓荒的犁铧、母亲饱满多汁的乳房等熟悉温馨的记忆中状写祖国的亲切安详。

诗人追求质朴简练的语言风格。诗人认为:“过分雕饰是无益的,亦如一位妙龄少女浓妆艳抹一样,因此,我总想把诗写得朴素些,而要表达最抽象的东西,我总想力图找到那些最简单最明白的具象,选择那些简单而直接的词,真正的词。我知道,一个有出息的诗人,应该这样要求自己:以最精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思想内容;以最浅显的语言表达最深刻的哲理;以最朴素的语言表达最美的诗情……”“可当你读到谢克强的诗,你就会感到一种透明畅通的语感与节奏营造的情感,很动人很热烈而又很清醒,这种行文的洒脱和情绪的厚重并行不悖是难能可贵的。”诗的使命并不仅仅在于观察和发现,而在于将这些观察和发现转化为语言,转化的过程即诗的创作过程。黄麻、歌谣、石磨、日子、茧手、收获、炊烟、温馨等等,从这一组意象的加工和运用,我们可以看出谢克强诗的语言特色,就是能够把抽象的意象视觉化、感性化,又把直观的、平面的意象引入理性和寓意。这样就使诗的村庄不仅鲜活,而且有着朴素的美,而诗的句式的重复,也使语言有了节奏。但是,要使语言摆脱平庸和一般化而始终保持其独特性,使诗的语言不仅富有张力,而且具有创造性,这常常是诗人努力追求的。

在谢克强眼里,诗是异彩纷呈的精神驿站和精神家园。“然而,我们生活在一个难以抒情的时代”。曾经是社会和社会大众关注核心的诗歌,如今备受冷落。他认为其原因,既有物质的精神的挤压,也有金钱利欲的诱惑。浅薄与媚俗已进入相当一部分诗人的内心。一个没有诗的民族将使这个民族的人性淡化,一个没有受过诗的艺术熏陶的人也必定是一个多少缺乏文化品味的人。

熟悉谢克强的人都说,他是一个纯粹的诗人。这“纯粹”大约可拆解为“纯粹的诗”和“纯粹的人”。谢克强崇尚诗的朴素与简洁,他以惊人的克制滤掉了情感的浮泛,使诗获得了卸去夸饰后的本真。不仅如此,孤旅的形式成为他在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自觉的选择,这使得他即使在商业化、世俗化大潮洪波涌起的今天,依然能以非功利的平常心,徘徊在诗与美之间,营造属于他自己的精神圣殿。

诗艺探求永无止境,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共同努力,谢克强以他的敏锐和机智,创作了不少好诗,应能受到诗坛关注。但他的诗也并非完美无缺。有些诗雕琢痕迹太重,失去了天然美感:有些诗意境优美,但结尾的句子画蛇添足,破坏了诗美,消损了诗意。

同类推荐
  • 诗歌读本:32首诗

    诗歌读本:32首诗

    这本书是两个人合作的产物。我是一个懒散的人,写完后就往往不去管它了。我常说:诗歌一旦写出,就与作者没有关系,诗歌有自己的命运。确实,我一些诗歌的命运经常让我惊讶。比如为5·12大地震所写的《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患上了抑郁症》,由于新华社、《印度教徒报》的报道,一周之内竟传遍全世界。而且报道的标题本身也像一首沉痛的诗,新华社是“借助诗歌的力量,我们获得了坚强”,《印度教徒报》是“中国人借助诗歌克服悲伤”;还比如《流水》,曾引起轩然大波,在网上几天仅天涯社区点击率就高达二十多万,成为天涯社区一周冠军,随后被广为转贴,中国移动也将之制作为专门的手机短信供下载转发,关于它的评论也数不胜数。
  • 我心永恒

    我心永恒

    民国名人是名副其实的风流一代,其婚恋故事更是长久以来后人关注探索的焦点。他们留下了大量文字优美,情感真挚、又自然流露出学识趣味的情书,这些文字便成为一份岁月的动人遗赠。名人们的日常生活、心灵世界在其中得到了最至情至性的展现。
  • 中国古典散文集2

    中国古典散文集2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鲁迅杂文经典全集

    鲁迅杂文经典全集

    《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篇》、《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本书全面展示了中国文学大师鲁迅的杂文,让您可以充分领略大师的文学风采。
  • 走向永恒

    走向永恒

    东汽,对我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存在,“5·12”地震之前曾不止一次前往汉旺,在那些紧靠巨大山体的车间里参观。对一个从事文学工作的人来说……
热门推荐
  • 教你打篮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打篮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21世纪,人类进入了新经济时代。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民族素质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素质教育,尤其是进行身体素质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球类运动是世界上开展的最广泛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广大体育爱好者乐于观赏和参与的体育运动。经常进行此类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提升身体的协调性,而且还能增强我们的自信心以及培养团队精神。
  • 帅哥咱俩是一家人:绝版仙恋

    帅哥咱俩是一家人:绝版仙恋

    都啥年月了,还包办婚姻?还要将俺嫁给那个小时候都要把我欺负死的云家混球?还要政治联姻?俺可是修行中的小女仙哎,偏不吃那一套,俺要奋起反抗再反抗……天啦,早知道无论怎么反抗都会落入魔爪,俺何苦折腾这么一大圈儿呢,瘦得都不好看了,这礼服穿着都跟竹竿挑件衣服似的,郁闷亚……
  • 御兽女少主:逆世小王妃

    御兽女少主:逆世小王妃

    一道诡异的旋风,扒开了尘封万年的史卷。当天空再次裂开,救补苍天的已不再是女娲。飞尘堡走出一位俏丽的女少主,有上古神兽护体,斩妖除魔,历经重重险阻。冷酷无情的魔君,唯独对她温柔备至。爱上她自信的笑容。一起走过风风雨雨的不羁俊美男子,可曾是她的良人?“如果有一天,世界毁灭了,你只能做一件事,你会做什么?”“如果真的有这一天,我希望,你还在我记忆里。来世,让我还能找到你。”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工作就要日事日清

    工作就要日事日清

    诠释了日清工作法的真谛,汇集了日清工作法的基本内容,凸显了日清工作法的现实意义,揭示了做不到日事日清带来的危害,探讨了有效执行、日事日清的基本方法。本书旨在通过培养日事日清的意识和习惯,掌握日事日清的工作方法,构建日事日清的企业文化,造日事日清的团队,培养日事日清的员工,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工作绩效,实现企业与个人的日清日高、不断发展。
  • 情绪决定健康

    情绪决定健康

    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年轻时由于工作紧张,神经失调,身体虚弱,后来不得不去看医生,可医生没开药,只说了一句话:“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只要拥有6种阳光心态,就自然不被病痛折磨。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经纪人娇妻

    经纪人娇妻

    她是名门千金,却遭妹妹妒忌,后妈憎恨。为抢她不爱的未婚夫,妹妹不惜陷害她成为残花败柳。
  • 宁小闲御神录

    宁小闲御神录

    (新书《保卫国师大人》连载中。宁小闲漫画、电视剧和游戏改编ing,敬请期待。)天道:撼天神君被困神魔狱,你去救他。宁小闲:好,我救!=====天道:不世妖孽祸乱人间,你去治他。宁小闲:好,我治!=====天道:蛮族重返南赡部洲,欲取我代之,你去除之……宁小闲不语。天道(松口气):“你要什么?”宁小闲:“我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