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的最后,作者对转型过程的完成性(“既济”)和未完成性(“未济”)作了反思。他指出,整个现代转型的过程,就是一个学术的现代性接引与现代性拒斥的矛盾的过程。现代性本身是一个流程,永远不会有尽头。在这个不断发展的流程中,当代中国古代文论研究面临着一些重大的历史性问题,诸如:我们的文论研究究竟如何将逻辑研究与历史研究统一起来?在探讨与建构体系之时,如何避免历史知识形态与理论知识形态的断裂?研究者的思维模式、论述模式与学术感觉模式如何实现现代化?中国文论的研究如何体现真正的学术自主性?如何从知识社会学的向度考虑中国文论研究的存在?中国批评史的研究如何与当代文化变迁有所呼应?如何去重审自己安身立命的历史境遇?如此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古代文论研究者去作进一步的深思。
总的来说,对于20世纪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型问题,黄念然提出了一整套自己的见解,同时也对转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作了颇富洞见的预测,他的这些努力,无疑将古代文论的研究,特别是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型这一热点问题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他所阐发的相关问题,将会引起更多的人的思考。
在转型期特别是新世纪以来这段时间里,湖北地区的古代文论研究硕果累累,这些成果的背后凝聚着学者们对该领域长期性的思考。他们所关注的问题,都是本学科内最前沿的命题。在新的世纪里,许多在过去还尚未明了的问题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越来越清晰,甚至可以说是紧迫。比如如何对本学科的学科体系进行反思与重建,如何实现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如何应对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论的“失语症”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使他们感到了一种价值上的焦虑——中国古代文论的价值究竟在哪里,怎样去实现这种价值?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们肩负着人文学者的使命感,不断地在自己的理论视域内默默求索,对自己关注的问题做到深思熟虑,厚积薄发,逐渐地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思考路径和阐释立场。总之,他们的研究与创见必将会大大推进整个古代文论学科的发展,当然,他们的这种思考将会继续深入下去,并必将会使得该学科在理论与实践上越来越成熟和完备。
三、构建有本土特色的中国文学理论问题
晚清以来,中国迫于当时的时势危急,被强行置于一个开放性的世界话语体系中。西方的各种文化思潮极大地冲击着古中国旧有的文化秩序。古代文论这一学科就是在那个时候建立起来的。客观地说,这一学科的建立是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相冲突和融合的结果。从那时起,中国以往的那种封闭式的学术体系被一步步纳入开放性的世界学术视域中来,这些都已经成为历史事实。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全球化影响逐步加深,文学研究者们在传统与现代、中心与边缘、全球化与民族性的二元张力结构中,感到越来越焦虑,对于传统文论的研究尤其如此。于是有学者以强烈的文化使命意识开始关注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学理论为问题,并提出了古代文论的“失语症”等前沿命题。张荣翼的《冲突与重建——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学理论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就是这样一部关注全球化语境中中国文学理论发展问题颇富创意的论著。该论著把中国文学理论发展问题放置于全球化语境之中,深刻分析了自20世纪以来中国文论在全球化浪潮中,与西方文论的冲突、融会关系,清理中国文论的理论谱系、总结文论转化的历史经验,关注当前现实问题,提出了重建中国文论的具体思路。(参见张荣翼:《冲突与重建——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学理论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首先,《冲突与重建——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学理论问题》抓住中国文论的性质与特征寻根溯源,深入剖析,对中国文论自身性质进行认识与定位。该书回溯到中国传统文论诞生与传承的历史语境中,抽离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最核心的观点。关于中国传统文论性质的最核心观点被作者概括为“诗礼一体”、“文道兼修”、“天人合一”、“体用不二”以及隐喻风格和文体等级观。作者进一步指出,随着西学的东渐,如果从“他者”的参照眼光来对中国传统文论进行本体观照,可以发现中西文论的显著差异:中国文论的文艺本质观并非单纯的反应论,还是一种出自主体心灵的表现论;与西方的典型理论相对照,中国的“意境”表现了蕴涵丰富、空间无限的审美至境;而与西方以理性为主、线性式的感受方式相比,中国文论的感受方式体现为物我交融、感性为主的特点。这些都是作者对中国文论本体特征进行深入叩问后所得出的结论。同时,作者对中国文论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也进行了追问。针对中国文化中儒、道、释相生互补的共存局面,《冲突与重建——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学理论问题》以体系精严、格局完备的《文心雕龙》为例,论证了中国文论在学科资源、持论宗旨、关注视点上具有拼接性的突出特征。作者创造性地提出了切入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操作方法:将不同系统的元素进行有机整合的兼容统摄法;将某一研究对象从背景剥离进行聚焦放大,凸现其个体意义的整体剥离法;尽可能回复研究对象文化语境的还原辨析法;在动态、变化格局中把握对象意义的动态生成法。应该说,上述观点都颇富创建性。
其次,《冲突与重建——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学理论问题》在既尊重中国文论的历史价值又重视其现实的实践功能的基本理论立场上,提出了自己关于在全球化语境中重建中国文论的具体思路。它首先从历史维度回顾了全球化给中国人带来的创伤性体验,即由于中国文学在与西方对话时处于极不平等的文化颓势中,中国文学的话语系统几乎完全被“西学”的众声喧哗所覆盖,因此造成中国古代文论的“失语症”。然后,它科学地总结了近百年来中国文论大家在处理西方理论与中国问题时的历史经验,诸如梁启超、朱光潜、李泽厚等前辈学者的治学经验。作者看到了历史与现实之间歧异与同一的具体层面,从而避免了全盘复古或全盘西化的二元对立思路,并提出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适用性的超越:在弄清西方文论的历史语境的前提之下,进行话语格局的超越;在梳理西方文论目标意向的预设之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的目标体系。
再次,《冲突与重建——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学理论问题》还对当代大众电子传媒与图像文化的特征、意义进行了分析,进而从图像文化角度探讨中国传统文论的当代价值。作者认为,媒体方式与文艺话语的关系,在比较宽泛的意义上属于言与思的关系,即思想借助语言表达出来,而语言在表达思想时也模铸了思想。这种“言”在狭义上讲就是语言。从广义上讲,则包括媒体。同时作者还分析了大众电子传媒与图像文化对文艺话语格局的重构的影响。在论及中国传统文论的当代价值时,作者抓取了“气”这一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理论范畴作为个案,分析了中国传统思维与“气”的美学之间的密切关系,从文学本质论的厘定(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文学创作论的描摹(文以气为主)、文学批评论的标准(气韵生动)、文学发展的勾勒(文辞气力,通变则久)等方面梳理了“气”这一范畴所构成的文艺美学思想体系,并以此来观照当代的图像文化,以便从中找到可资借鉴的现实价值。在作者看来,传统的“气”的思想对于恢复技术化社会中人生境界的感性亲和与诗意超越,以及保持文学创作的独特性等,都具有潜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