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5700000004

第4章 带露拾花(3)

看花之余,杨君从家中带来的《花镜》一书,我们私下传阅,为的是多识“草木虫鱼鸟兽之名”。同时借来郭沫若的新诗集《百花齐放》,亦叹他写这百首咏花诗的不易!更领悟“百花齐放”是个很高的艺术的理想境界。我们能拾摘几朵小花,就非常不容易了……二上时,没了写作课,我们几位知友,互相传看着习作,有诗有散文。晚间散步时,就是我们交流品评的时机。走出校园去湖艺美术系,也是一条路径。通过同学关系,认识了学版画的万学道,谈诗论画,其乐融融。一次,同冯君去见万学道,一进门一股浓香扑鼻,几欲醉倒,万兄说:“这是夜来香。”我心中自此就对夜来香敬而远之,怕她醉倒了我。寻访花事的路程越来越远。曾有一次同杨君、黎笙去沙湖散步,走出昙华林穿过螃蟹岬的铁路孔,就是沙湖边,湖边是一片藕塘。当季的荷花是我们必摘的……到结了莲蓬时,那就没我们这些过客的份了……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三日,杨君过生日,相邀我,佘君,刘君四人说:“我们办一个刊,行吗?”此事以前议过,一拍即合。借着青春的激情,一时兴起,说干就干,上午凑齐稿子,拟定发刊词,由刘君佘君二人抄正。下午去万学道处,寻得几幀木刻,选了一幅“西双版纳傣族女担担子”作刊头,另有几幅小的作尾花。听说我们要办刊,万学道十分热情,一下子全部搞定。晚餐寿星请我们外出喝酒。酒后踱步进校园,佘君吟起:“曾忆起我离家的那一年,那一年的春天,那时是杨柳初绿,”这首蒋光慈的《写给母亲》是我们都很喜爱的。便一起应下去:“草儿初青,野花儿初露脸,在一个清醒明媚的朝晨,你送我一程又一程,我说:母亲回去吧!你说:儿啊,你几时才回来?”诗意、酒兴令我们开怀大笑。啊!好尽兴的青春大笑……第二天早晨,《拾花》刊诞生了。上墙后,刊物的整体效果就出来了,且不说佘君和刘君的书法已臻一流,加上木刻刊头和尾花的清新,真正达到了我们“唯美”的标准。一时门庭若市,熟识者纷纷打听“拾花社何许人也?”同学吴君说:“‘四平方’终于干出一点事了……”(我们四人全是近视,故为眼睛之平方也。而教过我班写作的殷杰老师则称我们为‘四进士近视’,有趣!)更热闹的是,有人给我们贴大字报了,说我们有倾向问题,原因在于这期刊登的诗文均是写女性题材的,便说这是小资情调,首当其冲的是高班署名为“卫生门”的大字报。而班上寝室里背后议论者更多……于是我们立即应对。主要的一张大字报中我还杜撰了一段话:“一个哲人说过:忘记了女人,就忽视了这世界的一半!”紧接着,在12月8日,我们推出了《拾花一二?九增刊》,纪念“12?9”爱国学生运动。文章主要有,刘君大一时写的一篇作文《桂子飘香的时候》,这是一篇写老革命斗争的故事,文笔优美曾当作范文被讲评过。我急急草就一篇诗歌《前进的歌》,还有一篇“拾花社”言论,宣扬爱国主义精神。其目的在于堵一些人的嘴。增刊贴出后,次日我们贴出一张拾花社声明:我们不再答复任何质疑,全凭刊物文章说话,并告“卫生门”诸君,以后好好读完刊物再评论,云云。佘君毛笔书法使得这张大字报成为一个艺术品,加上,他刻了一个“百花齐放”和拾花社的两方“官印”,印在宣纸上,再剪贴于报尾,真令人赏心悦目。我想:在此,那些鬼画胡涂的文字怎可攀比?此文一出,《拾花》刊前,顿时平静下来(究其原因,还因为文华楼又出现一个刊物《碧桃》,成为一个新的焦点)。《拾花》刊后来又出过一期墙报版一期油印版,一九六三年四月二日,编排了《拾花》刊最后一期。万学道的套色木刻始终是我们的美术支撑,为拾花增色多多。

《拾花》刊前前后后几期,引起一些风波,也受到一些干预,分团委找我谈话,希望我们注意政治方向,……我说:《拾花》就是一个文科大学生的习作园地,是一个交友的平台。因为《拾花》,我们在没有写作课后,仍然不停地写作;因为《拾花》,我们的文章得到写作老师,高低年级同学的关注,指点……因为《拾花》,我们结交了一些高低年级的文友……谈话虽说没什么结论,但意思我们知道,拾花社该停了。后来,班上准备出《红雨》刊,庆祝“五一”,几位班干部分别对我们“四平方”说,可以把文章给《红雨》。

“拾花”停刊后,同寝室的×君在门上贴了一张小字报,抗议刘君和佘君屡屡串门。我气愤地用粉笔在上面写下“休息时,欢迎来访”;杨君写下“内容怪诞,文辞粗鲁”,接下去,幸好室长干涉,矛盾没有升级……自此后,我们拾花同人之间,互相传阅自己的作品,互相评点诗文,形成一种默契。其实“拾花社”名义是四个人,但却有冯君,万学道等人都是“拾花之友”,更有上下几个年级的朋友,都是可以一起讨论文学的……延续到一九六四年,下去搞“社教”和“四清”前,我把自己的诗作抄订成册,斯大题写封面“志祥诗稿”,我们几个人私下传阅,最后,我挑了大家认可的一首《给你一面非洲鼓》,寄给了《湖北日报》。过了大半年,这首诗发表于一九六五年二月二十一日《湖北日报》“东湖”副刊之上。当时,我们正在孝感搞“四清”运动。在公社办公室看到自己诗歌的“处女作”,高兴之情溢于言表。接下来的几天分别收到天帆、道希诸友来信及剪报,信中都同样地写下一句话:“鼓敲响了”:

《给你一面非洲鼓》

【徐臻】

来呵,远隔重洋的战友,请来天安门前看东方日出。

来呵,远阻关山的同志,我愿送你一面非洲鼓。

春暖花开日,风催红旗舞,非洲的弟兄留下这面鼓。

敲响它,震三山,荡五湖,声声讲起呵,它的身世苦。

一次,殖民者围住了整个部族,有个勇士,烈火中夺出这面鼓。

殖民者没有得到它,鼓声时时鸣响在林间山谷……击鼓隆隆,似雷鸣,如风吼,是勇士们锤击着不屈的胸脯。

达姆达姆,催火山熔岩喷吐,达姆达姆,非洲在申诉愤怒。

阵阵鼓声劝告非洲人擦干泪珠,阵阵鼓声击破非洲的层层夜幕。

如今,非洲的山山水水又把它,送到我的家乡——光明的国度。

托我转送给远方的弟兄,只要那儿的人民还在受苦;托我转送给远方的山河,只要那儿战斗着革命的队伍……今天,我把这面鼓送给你,——南越密林中战斗的农妇。

今天,我把这面鼓送给你,——巴西咖啡园里的黑奴。

一面鼓响遍亚非拉,鼓浪冲垮帝国主义的朽屋。

鼓声在劳动者面前宣告:只有斗争才有幸福。

这首诗我们以为可算是“拾花昙华林”的一个小结,哎,我们的青春的诗终于得到社会的认可了!“四清”尚未结束,我们要毕业了,就回到了昙华林。一日,同学盛君给我们拍下一张照片:背景是图书馆,有刘继馥、李富生(黎笙)、张国伟、杨昌庆、佘斯大、冯锡锳、徐志祥、万学道。这张照片可算是“拾花”社成员与“拾花”之友比较完备的一张合影了。

50年后,2011年9月,我们六一级校友重返昙华林,旧地勾起我的几句诗,当时曾以手机短信发给诸同学:

近百年的法桐理应记得我们,她的一圈年轮必定录下,我们夜看昙花开放的影像……体育馆那“自强不息”的石匾,仍对映着古罗马建筑式的教堂,——那空旷出来的老图书馆,哦!正好装我们忆旧的青春篇章……可惜没了文华楼、院中我们可拾摘的桂花和玉兰,还有那口井……但我们心里依旧儲存有文学的历史和理想。

在我的人生中,昙华林文华楼的“拾花”之旅,培育了我心中的永不败谢的文学之花!

2012年6月29日于珞珈山

(徐志祥,笔名徐臻,1961年入中文系。武汉大学教授。曾任湖北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昙华林里赏昙花

【陈东成】

1958年秋——1962年夏,我就读于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在武昌昙华林度过了四年的青春岁月。

于今,我虽然已是年近八旬的老叟,但对那段美妙而奇特的时光仍然记忆犹新。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的眼前常常浮现出这个曾经是洋人办过教堂、学校、书院和育婴堂的地方,那一幢幢别有风味的中西合璧的楼舍,耳畔也时时回荡着从文华楼里传来的欢歌笑语和琅琅读书声。

我还清楚地记得,在大跃进年代,师生们在这里联合上演的红专大辩论、火烧教学、拔白旗插红旗、大编教材、大办钢铁、大放“卫星”等一幕幕活剧。

我也忘不了,在“知识分子劳动化,劳动人民知识化”进程中,同学们冒着酷暑严寒筑路、运木、修水库等一个个战天斗地的场面;忘不了同学们在三年困难时期喝“三合粉”糊糊,唱“洪湖水浪打浪”的情景;忘不了复课后方步瀛、石声淮、高庆赐等教授讲课时的风采;忘不了师生间、同学间的深情厚谊。

这一切,在我人生旅途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其中的得与失、苦与乐、是与非值得我一辈子去回味和思考,不是三言两语所能穷尽的。

这里,只讲我记忆中的一件小事。

那大约是进校后第二年夏秋之交的一个晚上,9时左右,同学们刚下自习,突然听到院广播站传来一串清脆的声音:“同学们,昙花马上就要开放了,请大家快去操场观看。”听到这个消息,同学们异常兴奋,纷纷向操场奔去。我也一样。心想,以前只听说过“昙花一现”的话,却从未见过昙花是个什么样子,“一现”又是怎样的光景。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好好见识见识。于是加快了脚步。

一进操场,我就远远看见月光下的运动台上摆放着一盆鲜花,便急忙挤进人群,贴近台沿,仔细观看。只见这株花茎粗枝壮,叶片青翠。花苞从枝枒间挺出,洁白晶莹,姣小玲珑,含羞带笑,煞是可爱。徐而,雪片似的花瓣,由内到外缓缓伸展,花苞由紧到松,慢慢散开。不知不觉中,形成一个漏斗形的大而圆的花朵,玉洁冰清,潇洒飘逸,清香四溢,光彩照人,如同白衣仙女下凡,令人心驰神往。未几,花瓣渐渐收缩,花冠徐徐闭合,逐渐枯萎。此时,时间已过深夜12点半,昙花从开到谢,大约持续了三个半小时。

我回到宿舍,躺在床上,睡意全无。刚才那精彩的一幕,引起了我诸多联想,似乎有所感悟。以前,人们总把“昙花一现”与“生命短促”、“半途而废”、“好景不长”等不祥、不屑之语相提并论,我也从不怀疑。现在却不敢苟同了。我认为,昙花虽然只是倏然一现,但她留给人们的印象却是永恒的。那一瞬间的灿烂,释放了她全部生命力,散发出永不磨灭的光辉;而她的安然离去,又显示出她回归自然、从容不迫的精神境界。由此,我领悟到人生的真正价值,对生与死、美与丑、有限与无限、瞬间与永恒的辩证关系,有了新的理解。

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此情此景依然不断在我的梦中显现,我也常常用这些辩关系来端详世态、品味人生、反思自我,心胸也日渐开朗了。

昙华林里赏昙花,使我受益匪浅。

感谢昙华林为我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感谢“昙花一现”给予我深刻的启迪。

(陈东成,1958年入中文系。曾任湖北省文联执行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听昙花

【张玉权】

提起校园生活,半个世纪前的关于昙花的一次美好记忆,立即在我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来。

那是1962年的夏秋之交。当时我在华师读书,由于教育系心理专业下马,我离开了钟爱的心理学,转到中文系学习中文。那时中文系不在本部桂子山,而在分部昙华林。

同类推荐
  • 听李敖讲学问

    听李敖讲学问

    李敖大师满腹经纶、学识渊博且著作等身,“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 李劼人研究:2011

    李劼人研究:2011

    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李劼人研究学会,2011年李劼人研究论文集。
  • 空山

    空山

    《空山》描写了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发生在一个叫机村的藏族村庄里的6个故事,主要人物有近三十个。本书由《随风飘散》和《天火》两部分组成,《随风飘散》写了私生子格拉与有些痴呆的母亲相依为命,受尽屈辱,最后含冤而死。《天火》写了在一场森林大火中,巫师多吉看到文革中周围世界发生的种种变化。
  • 惊涛骇浪:世界大海难揭秘

    惊涛骇浪:世界大海难揭秘

    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选取了世界海难史上十个著名的海难事件,以事件发生时的史料为基础,挖掘海难背后的故事,力图表现人类在面临灾难时所呈现出来的人性光辉。并附1912年以来主要海难事件概览和遭遇海难自我避险小贴士,使读者在了解历史事件的同时,也得到灾难避险的知识。
  • 春醪集

    春醪集

    本书是才子作家梁遇春珍藏版散文集,收录了《春醪集》和《泪与笑》以及书话、书信,是梁遇春26年短暂年华的丰富结晶。王蒙推荐,国家教育部推荐读物,《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现代中国散文的奇异之作,“中国的兰姆”昙花般的青春絮语。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人文常识悦读

    人文常识悦读

    人文,是人类创造的精华,是人类智慧发展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结果。人文的范围很广泛,它包括人创造的一切东西,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除了自然之外的一切都是人文,人文关系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学生正在增长知识,正是积累知识的绝佳时期,本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只有拥有的知识越扎实,赢的实力才会越大。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不可思议的明星路

    不可思议的明星路

    想走明星路,无非被潜潜,被炒炒。实在不行可以向某姐学习,以不怕人恶心死的姿态傲然的爬上这条路,她属异数,只因借了钱,签了卖身契。
  • 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1

    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1

    她叫姜生,他叫凉生。她以为他是哥哥,他以为她是妹妹。惨淡的家境和生存的压力让妹妹彻底依赖与信任哥哥,并不知不觉堕入了违背伦理道德的情感漩涡中。她喊他凉生,让他喊她姜生。或者,这只是一场梦,很长很长的梦呢?姜生说:“自从你离开,我的生命里就只剩下两样事情可做,寻找你,和,等待你!”
  • 绯色豪门:黑帝的暗夜禁宠

    绯色豪门:黑帝的暗夜禁宠

    他是神秘帝国继承人,横行军政商三界,冷血薄情,肃杀狂傲;传言他身中情毒无法欢爱,却独独对她,嗜宠上瘾!【这是一只冷血猎豹强取豪夺小野猫斗智斗勇的甜蜜治愈史,强强对手激情碰撞,请支持】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不断幸福

    不断幸福

    冯隐竺以为,没有她攻克不了的难关,可真的拿下了吴夜来这座城,她才发现,他交给他的,就是一座空城,她除了守着,毫无办法。但她知道,她还爱着吴夜来。但她也知道,她的等是要幸福的等,最终,因隐竺在吴夜来的电脑里发现了他曾经追随的一个女同学的照片而导致了他们以离婚收场。
  • 公主养成记

    公主养成记

    从灰姑娘到公主的华丽转身——这就是一个傲娇别扭小正太在绝世好男人这条路上越走越远的故事。同时这也是一个来自古代的公主被养成了现代受宠小娇妻的故事。某男忧伤的看着她:为毛都到了嘴边的肥肉居然跑了,为毛我的追妻之路持续了十来年,居然还要持续下去?!哥真是苦逼呀。PS:继承作者一贯的甜文风格,无虐,男女主身心干净,放心跳坑。
  • 浊浪滔天:洪水的防范自救

    浊浪滔天:洪水的防范自救

    本系列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灾害”、“火场危害”、“交通事故”、“水上安全”、“中毒与突发疾病”、“突发环境污染”等,书中主要针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灾害问题作了详细解答,并全面地介绍了防灾减灾的避险以及自救的知识。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我们衷心希望本书能够帮助青少年迅速掌握各种避险自救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