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5100000008

第8章 幸福的人生(1)

悟思

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也不一样:或以有钱为幸福、或以有地位为幸福、或以长寿为幸福、或以健康为幸福、或以成家为幸福、或以独身为幸福、或以居住在 繁华的闹市为幸福、或以居住在清静的乡村为幸福……

现实中的人们,总是以追求金钱的多寡为人生奋斗的目标,并认为只要有钱就会获得幸福。但是,生活告诉我们:有钱未必是幸福,无钱未必不幸福。

幸福是一种豁达的心态,幸福来源于生活的轻松与满足,以及对于未来充满无限的憧憬和希望。对于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而言,无论贫穷还是富有,穷有穷的幸福,富有富的幸福。正所谓“随富随贫且 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穷的幸福就是知足常乐,富的幸福就是乐善好施。而且有钱的人并不一定都幸福。因为金钱虽然可以买到胭脂、花粉,可是买不到气质;金钱可以买到鱼肉,可是买不到食欲 ;金钱可以买到床铺,可是买不到睡眠;金钱可以买到书,可是买不到智慧;金钱可以买到酒肉朋友,可是买不到患难之交。当然也买不到人们最为渴望的幸福。

那么什么样的人最幸福呢?佛陀说,我们唯有“内心安适,俯仰无愧”的人才有真正的幸福。

众生由于“三毒”障碍甚深,不是为贪欲所绑架,就是被功名利禄所诱惑,产生种种无名烦恼,内心无法清净。佛法就是智慧,叫人获得自在,终至解脱。首先,佛法教给我们随喜功德,懂得随喜功德 ,懂得成人之善,成人之美。看到人家做好事,我们生欢喜心,不但生欢喜心,我们还要尽心尽力地帮助他,这就是随喜。

其次,佛陀告诫人们要常施布施,因为布施是对治贪欲的最好方法,也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慷慨。一个慷慨的人以慈悲心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他就是在布施。布施不一定是钱财,对饥饿 者施予食物,对贫困者施予金钱、衣物、知识、技术、时间、精力,一切能利益他人的都可以布施。专心聆听和祝福朋友是一种布施;不杀生,同时对那些生命垂危的众生伸出援手也是一种布施。

佛教告诫人们,人生最有价值的就是慈悲,即爱。把牺牲当做享受,待人退一步,爱人宽一寸,在人生道路中就会活得很快乐。有力量去爱人或被爱的人都是幸福的人。倘能以爱待人,以慈对人,则不 惹祸伤身;所以做人应该吃点亏,做个大智若愚的人。

有的人只晓得接受,不懂得施舍。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应该是当接受的时候接受,当施舍的时候施舍;能给得起,也能受得起。要经常赞扬人家的优点,不要成天说人家的缺点。当人家有困难的时候, 我们要诚心去帮助他们。要把人家的利益看得比自己的利益还重一些,尽可能去帮助他,这样才能获得幸福的生活。

人生的快乐和幸福

不等于物质财富的拥有

不能从经济条件的好坏来定论

真正的财富

在于内心世界的宽广、豁达与包容

更重要的是有一颗慈悲心

以慈悲心对待众生

由衷地为社会、族群,乃至整个世界

奉献自己的一份心力

——圣严法师《人间世》

播下善良的种子,将有幸福的收获

秋天,水稻成熟,田野一片金黄,农人聚集,庆祝丰收,大地洋溢着一片欢乐。佛陀来到农庄,许多人都恭敬地供养他。只有一个生性固执的农人,十分生气,他大怒道:“我们平时勤力耕种,才有今 天的收获,你为什么不学我们呢?”

“长者!我也是耕耘的。”佛陀和气地回答。

“你是农夫么?你的牛、种子和田地在哪里呀?”

“众生的心地就是我的田地,八正道是我的种子,精进是我的犁牛。”佛陀向他解释说,“我在众生的心地撒下八正道的种子。我勤力耕耘他们的心地,使他们拔除烦恼,得到安乐。”农人听了,明白 过来,立刻忏悔,把上好的饭菜供养佛陀。

他说道:“佛陀,请接受我的供养吧!你已经耕耘我的心田,播下善良的种子,我将有幸福的收获。”

——佛教故事

一天晚上,小偷来到良宽禅师的茅屋行窃,结果没发现一件值钱的东西。正在小偷东找西找的时候,禅师从外面回来,撞了个正着。

禅师和气地对小偷说:“你既然来了,也不能让你空手而归。我就把我身上的这件衣服送给你吧。”

说完,他就脱下衣服,交给小偷。小偷不知所措,只得灰溜溜地拿着衣服走了。

天亮时,禅师发现那件衣服被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茅屋前的石台上。原来,小偷半夜里又把衣服给送回来了。

其实,禅师送给小偷的不是衣服,而是一种与人为善的心念。正是这种善念感化了小偷的良知。

──禅宗公案

仁爱慈和

经云:“佛口所生子。”父母所生的是肉体,是父精母血结成的身体,是不清净身。而佛陀也会生子,他用什么生呢?是用口生,《法华经》中云:“佛口所生子。”一个虔诚的佛教徒,都自称为佛子 ,也就是佛从口生出的法身之子,法身是什么呢?

父母所生给我们的是四大假合的身体,有时限,有生、有并有老、有死;而佛陀所生给我们的法身是清净的,无生无死、无老无病,这就是精神的力量。

精神力量不分老幼,老人有丰富的爱心,孩童也有充足的爱心。古人言:“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生出来就有这份善心爱念,这也是我们的良知。佛生子是从他口中说出道理,来启发我们的良知, 如此我们的良心及良知善念才能够发挥出来,这就是:“佛口所生子”——清净法性身。

什么是人生最有价值的呢?就是大爱。把牺牲当做享受,能够付出爱心的人,永远都很快乐,而且活得很有意义。

佛陀的教育是要转换我们的心念,把贪念转为知足,把知足的心念化作慈悲;不但自我满足,而且还要发挥“把慈悲给予别人”的那份爱心。

把气愤的心境转换为柔和,再转换为爱,所以不发脾气就能保持柔和的心、培养爱心。如此,这个世间就会很完美。

佛陀还教育我们要把痴迷转为智慧,去掉私爱换成大爱,这就是菩萨了。如果每个人都能成为菩萨,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光明清净的世界,也就不会有天灾人祸发生了。

──证严法师《静思、智慧、爱》

什么是人生最有价值的呢?就是爱。把牺牲当做享受,能够付出爱心的人,永远都很快乐,而且活得有意义。不管是爱人或是被爱都是幸福的。有力量去爱人或被爱的人都是幸福的人。

不要封闭自己。你要先爱别人,别人才会爱你。人要自爱,才能爱普天下的人。待人退一步,爱人宽一寸,在人生道路中就会活得很快乐。倘能以爱待人,以慈对人,则不惹祸伤身;所以做人应该吃点 亏,做个大智若愚的人。

把气愤的心境转换为柔和,把柔和的心境再转换为爱,如此,这个世间将愈益完美。布施不是有钱人的专利品,而是一份虔诚的爱心。人生最悲哀的感受莫过于“人有眷属,唯我独无”。因此,菩萨道 行者说:“你们看待世间一切众生,应该把年老者当做自己的父母去孝敬他;年龄与自己相近者,就当做兄弟姊妹去敬爱他;年龄比较幼小的,则当做自己的子女一般去爱护他……”这是人性中最高洁 、最真、最善、最美的爱。

爱,绝不能夹杂着烦恼,因为有烦恼就会有污染。要培养一份清净无染的爱。在感情上不要有得失心,不要想收回,就不会有烦恼。

有所求的爱,是无法永久存在的。能够永久存在的,就是那份无形、无染而无求的爱。父母过分爱子女的心力会反射成子女的烦恼,对子女要放心,他们才能安心。清茶淡香,既可口又提神;若是太浓 则苦得喝不下。世间的情爱也是如此。

爱——这件东西在人心中常觉得奇缺,常觉得饥饿难饱足,像饿鬼一样。人在爱欲中,是永远没办法满足的。

——证严法师《心灵之窗》

布施是获得幸福的秘密

昔舍卫国。波斯匿王。作是言曰。须达长者。尚能劝化一切人民。作诸福业。我今亦当为众生故。教导乞索。令其得福。于是行化。处处乞索。时有一人。贫穷多乏。唯有一毯。即便持施波斯匿王。王 得之已。转以奉佛。其后贫人。命终生天。感佛大恩。而来供养。佛为说法。获须陀洌比丘问言。昔作何业。生于彼天。佛言。在人中时。值王劝化。即以白之。而布施之。乘此善因。今得生天。遂于 我所。闻法证果。

──《杂宝藏经·卷七》

【略译】

舍卫城中,有一位虔诚且富有的须达长者,为了祈请佛陀至国内弘法,让国人也能聆听佛陀的开示,以诚心感动祇陀太子,共同捐献园林,建造精舍、僧房,成就“祇树给孤独园”。须达长者了知佛法 真理,不仅广行布施、救济贫困,更劝化大众广修供养,增长福德。

当时,波斯匿王知道须达长者的懿行后,由衷地感动,心想:“须达长者身为一介平民,都能如此行善积福,劝化大众,而我身为一国之君,更应身体力行,教化我的子民,让他们也能广行布施、舍离 悭贪,累积福德。”

于是,波斯匿王到国内各处,广为宣说布施供养不可思议的功德,并向人乞索物品。一天,波斯匿王遇到一位贫穷潦倒的人,这个穷人唯一拥有的财物就是一条布毯。他听了波斯匿王的殷切劝修,深深 有所体悟,于是至诚地将布毯呈给波斯匿王,再由波斯匿王将此布毯转供养佛陀。

后来,穷人寿命已尽,因供养布毯的因缘,投生至天上。天人为了感念佛陀的恩德,特地前来供养佛陀,并且礼拜请法。佛陀法音宣流,天人当下契入法义,证得须陀洹果。众比丘见其因缘殊胜,于是 请示佛陀:“这位天人,以何因缘得生天界?”佛陀说:“他过去生虽贫穷困苦,遇到波斯匿王劝化,仍将仅有的一条布毯供养佛陀,故能以此善因得生天道,种下今日闻法证果的因缘。”

真正的布施是不要求任何回报的。如果企望有所回报,就不是布施而是交易了。一个人布施后,而萌起控制受施者或受施团体,是一种不正确的行为。布施不要企望别人的感激。人类是善忘的,但他们 也一定会感激你的布施。真正的布施是不企望任何物质回报的:布施者和受施者,同样的不需要为布施而负责任何义务承担。

当一个人在布施时,不仅仅是“身”的行动,“心”和“意”也一起行动。因此带来的是真正的快乐。慷慨和布施将使一个人获得提升。一个慷慨的人以慈悲心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他就是在 布施。当一个人在布施时,生起的慈悲和善心,足够控制自己的自私和贪着。布施能生起智慧,布施是佛教最重要的修行,因此也成为第一波罗蜜;是佛陀在许多过去世中,寻求圆满觉悟的重要法门之 一。一个人常做布施行,能获得自我的提升和三宝的护持。

人类布施的东西太多了,对饥饿者施与食物,对贫困者施与金钱。衣物、知识、技术、时间、精力,一切能利益他人的都可以布施。他可以专心聆听和祝福朋友;他可以不杀生,同时对那些生命垂危的 众生伸出援手;他可以将身体的部分器官施与那些有需要者,如血液、眼角膜、肾脏等器官;有些人甚至以自己的生命作为布施。在佛陀觉悟前的许多过去世中,他不但布施部分的身体,有时连生命也 布施出去,这显现了佛陀的慷慨和慈悲。

佛陀真正的无价之宝是他那大慈大悲的佛法。佛法让众生得乐。佛陀最大的布施是佛法上的布施(法施)。法施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命!当一个人以纯净的心接受佛法、实践真理,他就不再有所改变; 他的“心”与“意”获得无比的幸福、宁静和欢愉。实践佛法令残酷者生起慈悲心,令贪婪者变成慷慨,令嗔恚者懂得宽恕,令愚痴者获得智慧。实践佛法不仅于今世获得幸福,在证悟涅槃后,将获得 更大的幸福。

──万一法师《万一法师开示》

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有何意义?如仅为了衣食利禄,则人生毫无价值可言。争名夺利必须心毒手辣,造诸众罪,来生更受苦报,人无智慧必走此路。贪心断了即了生死,依金刚经说生命尚可布施, 还贪什么?自杀的人太可惜,既然自己生命都不要,为何不牺牲一切,为众生做点事,把这一生的精神体力供献给社会国家,服务人群。先从身见上转,转为妙观察智。一切万法如梦幻泡影,得无欢喜 心,失无惋惜心,无得失之心即了生死,无得失之心即大自在,现在就干,即与佛菩萨一样。

贫穷布施难,但穷人亦能随修坚固,小小布施能与性相应,即能随顺坚固一切善根。穷人无钱布施,可以出力,对于善举能助一臂之力亦算布施。

培福报通常都讲布施,财施得福,法施得慧,无畏施得健康长寿。经中说:“令行种种无量施,以此愿求无上道。”何以行布施能得无上菩提大道?盖布施可以断贪爱。贪爱是烦恼之本,贪心断尽,烦 恼亦断荆

──净空法师《净空法师开示》

不以金钱论贫富

昔佛涅槃后五百十年。有一国王。精进勇猛世所希有。供养六万沙门三月一时。甘香肴膳极世之味。最上座道人博综群籍探古达今得应真。去此国东四百八十里有一国王。供养五百婆罗门。亦尽世之美 。作百种幢幡装校缯彩绵洁金宝杂物。一幢值五百两金。以此伎乐而娱乐之。其有能作此技艺者。便以与之。诸国贫人闻彼国王有此宝物。各各四面云集合五百人。路由精舍。各习技艺欲取彼宝。粮食 乏尽不能得达。便诣上座前求作沙门。上座即观之。乃惟卫佛时贤者家奴客。曾为道人作食饮。又闻法言。从是以来天上人中受福自然。福今始尽法言故存。此等可度。便下须发授以戒法。将入宫食还 大欢喜。师知其意为说此饭不可妄食。人无至诚而食此饭者。当累劫为王作牛马奴婢。五百新学比丘。闻此恐怖励志精进。九十日皆得应真。比丘已得道。欲自说本末。便大走行唤入王门共相扑来。三 毒十二因缘五阴六衰我皆扑之。谁能与我对者。众坐愕然。此何言也。比丘曰吾等本习技艺取彼宝利养。为沙门自至罗汉。三界众邪吾等已扑灭之。蒙大师恩快乐无极。

──《杂譬喻经·卷十》

【略译】

在佛陀入涅槃五百余年之后的古印度,有一位国王勤修佛法,并且虔诚供养出家众。在他所供养的出家众当中,就有一位得知宿命的阿罗汉圣者。

距离不远的地方,还有另一个国家,该国的国王,也以各种美食供养当时印度的婆罗门修行人。这位国王用金玉珠宝和彩绸流苏,制作了五百支伞形的精致宝幢,极其珍贵华丽,但是却没有人会舞弄这 种宝幢。于是,国王慎重地宣布:凡是有人具有耍舞这种大宝幢的技艺,就要送一支这种珍贵无比的宝幢给他。

当时,许多贫苦百姓们,都听到了这个消息,竞相走告。其中有五百位穷人从各地汇集至一处,共同切磋了舞弄把耍这种宝幢的各种技巧,然后邀约一起出发,要到该国去献艺,以领取价值不菲的宝幢 ,希望从此大富大贵。

当他们一路辛苦地走到半途,盘缠、粮食即将用尽,恐怕无法到达目的地了。其中一位同伴建议说:“听说这附近有一个国王,供养许多的出家人,我们不如先到那里去,假装跟着出家,等吃、住都不 成问题了,再想办法到另外那个国家去赚取宝幢。”大家一致赞同,于是便前往到那位已证阿罗汉的比丘处,要求出家。

同类推荐
  • 佛眼看人生

    佛眼看人生

    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处处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佛法的妙处:如果把“明心见性,本来清净”用在人生上,每个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把“回归自然,返本还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们就能泰然自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的妙用,使佛光普照在南赡部洲,让更多的人早日摆脱痛苦的煎熬,也为了继承大德们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们编写了这本《佛眼看人生》。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大量佛学大师的语录、开示、演讲录、文集等。
  •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无论你是否信佛,这本书都是让你心灵安静的一滴甘露。对于社会中的人来说,即便生命无常、一切皆空是真理,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按这样的真理去生活。世俗红尘依然是绝大多数人不可能离开的地方。所以,星云大师提倡“人间佛教”——以出世胸怀做入世事业。星云大师乃方外之人,全无私心杂念,所以对世事看得透彻,将佛教义理生活化,本书对于大师的人生观、财富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方面进行阐释。不可否认的是大师的作品很多,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可能存在选择上的疑惑,本书是将星云大师对于生活中最常见问题的指点做出归纳,在一个个小故事中,让你恍然开释,一切都为了让你的心灵得到安宁和舒适。
  •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林林总总,一应俱全;道家则是药店,灵丹妙药,用以救人济世。儒家店必须光顾,圣人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佛家店则随时可以逛逛,日常用品,有钱则购,无钱则望,其中应有尽有,为人生不可或缺之物。道家店则是无事不必登,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于儒释道三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好比粮食店,有病必须看,否则病入膏肓,悔之晚矣。可以这样说,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组成了汉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就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三者的地位——西方学者曾评出的“东方三大圣人”,为人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的道、儒、释……
  • 沉思录III

    沉思录III

    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和哲学家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的传世名作。此书详细阐述了友谊与义务、善良与社会、利益与责任之间的关系——“友谊来不得半点虚假”、“任公职者要信守规则”、“只要能坚持,老年亦健康”,这样的语段让我们在觥筹交错、霓灯闪烁间坚定地认清自己而不至误入歧途。
  • 禅里禅外悟人生

    禅里禅外悟人生

    本书是弘一法师透悟佛学要义与人生真谛的集大成之作,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热门推荐
  • 官商大鳄:桑弘羊

    官商大鳄:桑弘羊

    桑弘羊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著名的理财家。他出身于洛阳一个商人家庭,13岁时就受汉武帝赏识,提拔为侍中,后做到大司农。池先后协助汉武帝处理政务几十年,从财政经济等具体措施和理论上支持并捍卫了汉武帝的政治主张。汉武帝时桑弘羊是参与改革政策制定、执行和实施的重要人物之一。汉昭帝时他做了八年的御史大夫。是一位杰出的理财专家。《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官商大鳄:桑弘羊》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官商大鳄桑弘羊传奇的一生。
  • 极媚九小姐

    极媚九小姐

    女主,九小姐,柳姨娘所出,住所为泊柳居沐云风,沐家长女,花太太所出,太子妃沐宸霆,沐家二子,李侧夫人所出,娶妻关氏,兵部任职沐云霜,沐家三女,柳侧夫人所出,已逝,和亲齐越,嫁齐越二王子北野杨为妻沐宸雷,沐家四子,张侧夫人所出,娶妻柳氏,户部任职沐云岚,沐家五女,许姨娘所出,指给二皇子南宇涣做侧妃,未嫁沐宸钰,沐家六子,花太太所出,无职沐云露,沐家七女,……
  • 禁宫绾暒传

    禁宫绾暒传

    人生如一梦,荣华总是喜。浮生能有几,贫富一般穷。当我摇身一变成为伯爵之女,代姊入宫荣登君王妃嫔,卷入争斗之中弥足深陷,才明了命运再由不……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逃妻难缠:腹黑男女对对碰

    逃妻难缠:腹黑男女对对碰

    人前,他器宇轩昂,文质彬彬。人后,他傲视群雄,狂野嚣张。人前,她超萌单纯,十足“书呆子”。人后,她精明干练,倨傲不逊。当腹黑遇上狂野,当倨傲遇上狡猾,会是怎样一场战争?男人挑眉:女人,你的面具还真多。女人讪笑:有种就来拆穿我啊。男人邪魅:那好,我今晚就拆穿你!女人冷哼:那晚上……我们拭目以待!那一晚,他发现她惊人的身份,一手掐住她的脖子。他咆哮道:死!或嫁给我!她闭上眼:你就杀了我吧……推荐姐妹文《酷爸辣妈:天才宝宝不好惹》此文讲述男主父母的爱情。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全世界只有你听见

    全世界只有你听见

    世界一片荒芜,但是爱情永不杀青。如果,地老天荒是目送白昼与黑夜的交替,是一个人的清醒与另一个人的沉醉,那么我的幸福早已夜以继日,风雨兼程地赶到……青春新生代浪漫派掌门人花舞陌轩深情力作。
  • 狂蟒至尊

    狂蟒至尊

    一个收到了死亡证书的天才男人,心灰意冷之下放弃了自己的工作,自己深爱了三年的女友,独自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在这里他再次找到自己生活的目标,虽然生命已经不长,但是他要留下一些什么……面对自己仅剩下不久的生命,他来到了传说中的神农架,本已经打算等死的他却被一条巨大的金色蟒蛇咬到了大动脉,剽悍的人生从这一刻开始。
  • 食足良缘

    食足良缘

    公司小粉领许宁酒后魂穿,一觉醒来,成了某朝尚书家的小姐潘书玉,父母被贬至岭南,小姐么,只得流落乡间。无所谓,潘书玉不是林黛玉,前世是天下第一吃货,如今种田挖山下河,能吃的自然要想法弄来吃,不能吃的,也要创造条件变现换吃。除了自己吃,造福一方也很有必要,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那就开个饭馆如何?精明俏丽老板娘,帅哥美男竞争相,拿号排队,遵守次序。咦,这个脸熟,难道是他?天生吃货,还挺会做。学贯东西,食遍大地来者先烤,再上蜂蜜,上下左右,前前后后待到焦熟,椒盐伺候,趁热上桌,刀削成串。小姐且慢,此物能言。什么?!你是我相公?哦,No!!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四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四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汇集了众多的成语,详细地讲解了其释义及相关出处,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闪击鏖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闪击鏖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德国在法、比、荷的胜利,不仅将英国的势力逐出西欧,同时也大大地削弱它在东南欧的影响。东南欧诸国在现代军备方面都很落后,因此竭力避免与这个欧洲大陆的头号军事强国发生冲突。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巴尔干国家间的紧张关系,因德意两国(没有苏联参加)于1940年8月30日在维也纳强行裁决而趋于缓和。这个裁决使罗马尼亚损失最大。尽管如此,它却寻求和德国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这是因为它清楚地认识到由于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已不复存在,德国便成了能保卫它的剩余领土和对付苏俄威胁的唯一强国。希特勒准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罗马尼亚的愿望,因为首先他对普洛耶什蒂油田感兴趣,德国继续作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依赖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