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5000000006

第6章 佛学大师教你为人之道(5)

由于结婚的行为,成为风俗和习惯之后,男女结婚,举行婚礼,便形同演戏。目的只是在向亲友宣告,或者是为了取得法律上的认可;在忙碌、铺张、应酬、花钱的过程之中,不但自己花钱,也让亲友 花钱之外,并不能为一对新人在观念和心理上产生神圣、庄严和负起责任的教育功能。因此,凡是有儿女结婚,父母都很劳累,也让亲友破费,造成一种浪费的礼俗。而在结婚之后也不能促使这对新人 ,产生互爱互敬、白头偕老的共识,这是非常可惜和遗憾的事。

结婚之后的男女居士,必须要对婚姻关系的维护负起责任;要尊重并体会到对方是另外的一个独立人格,不要以自己的兴趣、个性、尺寸来要求对方;无论在任何情境之下,不可怀疑、批评、指责对方 ;发现冲突和矛盾,暂时不要处理,等待双方心平气和时,再解释、沟通,以取得对方的信任和谅解。同时,在任何时候,你又是配偶的一部分,所以没有权利单独处理家庭中共同的财产、物品、生活 方式,尤其对于管教子女等的问题,必须取得配偶的同意;若出远门或已出远门,必须让自己的另一半知道你往何处,你在何处,是否平安、健康;要随时而适当的关心对方的身心状态和生活情况。

婚后至少要负起关怀三个家庭的责任和义务:第一,是夫妇两人自己的家庭;第二,是公婆的家庭;第三,是岳父母的家庭。不能因为自己娶妻或嫁人,就忽略了年长的父母及原来的老家。同时也要关 怀自己的兄弟姊妹亲属的家庭,和他们的婚丧喜庆,否则会让年老的父母不安,也让亲戚朋友批评。不要期待父母亲友的援助,却要时时刻刻想到父母亲友是否需要关怀。最忌讳的是让父母说:“娶了 媳妇,丢了儿子。”也不要让岳父母说:“嫁出去的女儿,等于泼出去的水。”如果是那样的话,就变成忘恩负义的大不孝。

一旦生孩子,不论是男、是女,都应该感到欢喜,悉心扶养,教育成人。夫妻不是冤家,子女不是讨债鬼,他们来帮助你成熟,来促成你履行父母的义务,所以是你的小菩萨,要对子女付出耐心和慈悲 心,要因材施教,给予适当的关怀和照顾。不可将子女当成自己的财产来支配,更不可将子女视为自己的替身来指望。尤其不可有养儿防老,期求反哺及回馈的心。虽然应当教导儿女知道孝心,可是站 在做父母的立场,则但尽责任,不存企图,那是最健康的心态。

——圣严法师《佛化婚姻与佛化家庭》

21.顺法调御,以爱教导

师长复以五事敬视弟子。云何为五。一者顺法调御。二者诲其未闻。三者随其所问令善解义。四者示其善友。五者尽以所知诲授不吝。

——《善生经》

为师之道,就是怎样做一个老师。老师怎样对待学生,在《善生经》里指出下列几点方法:

1.顺法调御,以爱教导:我们要教导学生,要依着法,不可以曲解理。调御就是要好好地调教他、驾御他,主要是以爱来教导他。在佛教里,一进山门就是弥勒菩萨笑嘻嘻的,以爱来摄受你、欢迎你, 如果以爱仍不受教,才有后面的韦陀天将用力折服你。一个老师必须以鼓励代替责备,以关怀代替苛责,所以爱的教导很重要。

2.诲其未闻,增广见识:教导学生,主要是让他化不知为能知,化未闻为有闻,教诲他不懂、不明白的,增加他的见识。

3.随其所闻,令解善义:让他学习主动发问,而不一定要用填鸭式的教育,应启发他学习,让他发问。所有的佛经都是弟子来问,佛陀来回答。例如《金刚经》,如何善护念诸菩萨?如何善护嘱诸菩萨 ?就是有人问,佛陀才来解答。

4.示其善友,乐于交游:对于年轻的子女、学生,我们要替他选择好的朋友,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教他亲近善友,做个好人。

5.尽己所知,教授不舍:就是尽自己所知倾囊相授,不要像过去所谓的秘笈,样样保留一点,不能传尽所有的道。这是个进步的时代,应青出于蓝,更胜于蓝。

——星云法师《星云法语》

我们所受的那种教育,是以无理来对待有理,是以无情来对待有情。在无理、无情的情形之下都肯低头,那么在真理面前还不能信受奉行吗?老师的无情无义,实际上是为了渡化我们这些顽强的有情众 生所用的权巧方便,这种无情,其实是一种大慈悲!我自己经常感到很幸福,因为我们受过这样严格的教育,好比废铜烂铁被投掷在大冶洪炉中烧炼成钢一样,虽然艰辛,今日回想起来,实在是一种福 报。对于现在的青少年们,我常常感到很遗憾,在这个时代里,最大的损失我就是在教育里缺少了一种接受磨炼的精神,而这种恨铁不成钢、陶铸后学的大慈悲,需要更大的爱的力量。

——星云法师《星云大师演讲集(第三集)》

22.进步不落后,圆融不极端

僮使复以五事奉事其主。云何为五。一者早起。二者为事周密。三者不与不龋四者作务以次。五者称扬主名。

——《善生经》

在工作岗位上,一定有长官,有领导人,有主管,身为一个部属,如何与主管相处呢?

一、受责不怒颜:受责备的时候不要生气,即使生气也不要展现在面孔上,否则彼此日后再见面会很尴尬。

二、工作不拖延:工作的时候,不要拖延,争取时间,积极工作,争取自己更多学习的机会。

三、听命不违逆:应该听命的时候,不要违逆;主管有所指示,不要违逆。全力以赴,尽我所能。

四、报告不隐瞒:机关里、公司里有什么事情都要向上级报告,不要隐瞒,才能上呈下达,容易完成任务。

五、随众不特权:随着大家工作,不要弄权舞弊,不要享有特权,才不易受人嫉妒、猜疑与排斥。

六、敬业不偷懒:对于工作、事业,要有一种兢兢业业的精神,用恭敬的心努力去争取成绩,不要偷懒。

七、私情不尽利:不要循私、拉关系,不要所作所为全是投机取巧。生命上不求有利于我,但求心安与有义于我。

八、积极不颓唐:要有积极的精神,不懈耽不因循、不敷衍。

九、慈悲不孤僻:和主管相处,要用一种尊敬、爱敬的心,不要古怪、孤僻,常常闹情绪,这是没有人缘的。

十、活跃不呆板:做什么事要活泼一点,灵巧一些,不要呆板。

十一、进步不落伍:一切都要有新的思想、新的观念,不要落伍,才能跟随时代、潮流,不被自然淘汰。

十二、圆融不极端:凡事要圆融,不要极端。圆融的人事相处,圆融的办事技巧,圆融的主客关系,有圆融才能成事,极端做事易害己害人。

——星云法师《星云法语》

23.不仅事情要做好,人的本分也要做好

同事有四。云何为四。一者为彼不惜身命。二者为彼不惜财宝。三者为彼济其恐怖。四者为彼屏相教诫。是为四同事。多所饶益。为人救护。

——《善生经》

通常,一个办公室里总是有不同部门的人在一起工作,每个人各领其职,以分工的方式运作。分工并不等于互不往来,而是一种互补,有时可能你做得多一些,我做得少一些,或是我做得多一些,他做 得少一点。

虽然我的职场经验不足,但从佛法的立场来看,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或是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关系都是相通的,所以不一定是在办公室,即使是在寺院里,相处上都可能会发生一些问题,遇到这 种情形,要如何取得共识,顺利协调呢?

这可以分成两方面来谈,一是制度,一是彼此之间的心态。以心态来说,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完全没有比较心,有些人看到别人做得比较多、比较好,便在旁边说风凉话:“奇怪,大家都没有做那么多、 那么好,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就是因比较而产生的嫉妒心。如果还在背后指指点点,传到当事人的耳里,更让人觉得不舒服。

这种爱说风凉话的人,有时自己多做了一些,也会很不服气、很不甘愿,心想:“大家拿同样的薪水,为什么他的工作量就比我的工作量少?”这就是爱计较。如果习惯经常和他人比较,便会为自己和 他人带来极大的困扰。同样地,在同一个家庭里的兄弟姊妹也会有类似情形,有的子女非常乖巧,会自动自发帮忙,有些不但不为家里分担劳作,还调皮捣蛋,让父母伤透了脑筋。

事实上,不管任何环境,都会有一些人能力特别强,也会有一些人能力比较差,有能力大的人就应该多付出一些,不可以在一旁冷眼旁观,等到别人做错时,才嘲笑他自不量力。还有很多人眼高手低, 自己不做事,专门指使他人去做,等他人做完后却大肆批评,这就更加不对了。

此外,喜欢拍马屁的人也不受人欢迎,他们专门在老板面前打转,说些好听、漂亮的台面话,竭尽所能地恭维、奉承老板,做一些表面工夫。糟糕的是,老板大多有盲点,无法看清事实真相,眼中只看 到这个人的“忠心”。如果你恰好是那个很乖、很努力、很认真工作,却不会做表面工夫的人,只因为不会表现自己,没让老板看到你的工作情形,以至于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的工作成果被他人 占为己有。如果遇到这种情形,该怎么办呢?

站在佛教因果的立场来说,我们忠心耿耿地把事情完成,不一定要老板知道,也不一定要博得赞赏,也许当初的动机只是为了替老板赚钱,但是赚到钱的同时,我们也为整个团体、整个社会做了一些贡 献,这也就足够了。

不仅事情要做好,人的本分也要做好,不要在乎别人看不看得见你,与同事相处则要尽心尽力,要为他人、为老板、为公司设想,不和别人计较。最重要的是:忠心忠诚地努力,至于他人的表现如何则 不要放在心上,如果能这样做,至少是把人的本分做好了。

——圣严法师《办公室哲学》

同事,学佛青年,实行四摄法教化众生,绝不能离群独居,或闭门自修,必须深入民间,接触各阶层人物,不分种族,不分职业,平等教化。为了弘法,为了利生,固然要从事社会文化教育,慈善、军 政、商业、医学、工业或农业种种工作,还要因应环境的需要,不断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断改变自己的行业,以迁就对方,实行与之同事,实行潜移默化。将佛教自我牺牲精神,作为群众模范;将 佛教智慧种子,散播在众生的八识田中,使众生共种成佛之真因,以感成佛的结果,而达到同事之目的。

——文珠法师《佛教与青年》

24.做好自我情绪管理

自我的情绪管理,是领导者的基本素养。身为领导者得要综观全局,运筹帷幄,带领团体稳定发展,他得控制情绪,不因起伏的情绪丧失理智,影响到下属,甚至将自身的怒气发泄在无辜的人身上。拥 有宽宏的胸怀,沉着冷静的气量,不以情绪好坏来对待人事,才是上等的领导者。

——星云法师《上等的领导者》

我们中国社会里,有一句俗谚说:“宁为鸡口,不为牛后。”就是宁可做头首,也不要做尾巴。要做头首,就要讲究领导。我们要如何领导别人呢?有四点,希望有心人参考:

一、不要轻视别人:你要领导别人,对别人就要有尊敬、有尊重,不能轻视他。你看不起他,他不会接受你的领导。因为尊敬别人就是尊敬自己。

二、不要争当领导:领导是一种众望所归,要让别人对你心悦诚服,让大家欢喜接受你的领导。你如果跟别人争取领导,别人不服气,纵然得到了领导的地位,也必定受到反抗、反击,麻烦就很多。

三、不要推卸责任:一个成功的领导者,要有担当。对待部属,有时要代他受过、代他担当,不要推卸责任。不要光荣和成就都是你的,过失统统都是部属的,那么大众是不会服气的!

四、不要猜忌多疑:一个领导人对于自己的部属,不要常常猜忌他、多疑他,总是以不信任的态度对待他。一个部属如果知道领导人对他不信任,对他怀疑,你要想他对你忠诚的服务,事实上是很不容 易的。所以我们讲到领众,尤其是地位越高,自己所付出的要越多。要想在众人之上,你必须要更加的谦虚,更加的爱护大众,你的领导才能得到回报。

——星云法师《星云法语》

25.与人交往须带三分侠义心

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弘一法师

获得朋友的唯一之道,是自己主动去做别人的朋友。

世界上没有陌生人,只有还没认识的朋友。

——海涛法师选编《学生手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指真正的良友比骨肉还要亲近得多,而真朋友是不易得到的。

泛泛酒肉之交,不能算是真正的交谊。真诚为朋友的人,要互相劝善规过,互切互磋,互琢互磨,遇到了祸患则共同去担负,喜乐幸福也共同去享受。同悲共喜,难兄难弟一般。这样才能算得上有侠义 心,交际的原则也才合宜。如果只为一己利益去交际,不能叫真诚的交谊。

其次,做人是要有积极修养的工夫,磨炼自己的人格,不为外物玷污了纯洁的心。

在恶俗的社会里行善渡世,对于恶俗就不得不忍受到一个程度。如果只为一己的超然,不问世道的兴衰,这样的人最多也不过独善其身,绝不能得到普遍的敬仰。所以,一个人如果入世交往俗人,自己 也必须变俗,与社会的步调一致。然而,其心也被染成了世俗情态,就没有用了。在俗中而不失一点纯真的素心,不因外物而污秽了本心,这样才是一个觉者。

总而言之,与友人交际,遇到患难要去拯救,这是与人交往必须要带三分的侠义心。一个非常人物的活动,任凭遇到什么变故,也要抱定坚固的意志,勿失其本然的心。

——圣印法师《日日日出》

同类推荐
  • 新道德经:人生务必遵循的25个辩证法则

    新道德经:人生务必遵循的25个辩证法则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成就别人也就是在成就自己;生活中,我们除要正视自身的存在外,还非常需要且非常必要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成大事必备的99个演讲技巧

    成大事必备的99个演讲技巧

    演讲是一种威力无比的武器,运用它可以捍卫自己,取得竞争优势;演讲是一个重要的途径,通过它我们可以增强勇气,获得斗争的力量。演讲能改写历史,同样也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本书与一般的演讲书籍不同,它改变了传统的繁琐冗长的理论阐述,投入更多的精力给读者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实践指导,书中有趣的小故事能给您打开全新的视角,而且读起来轻松,对于渴望成为演讲高手的你来说,读本书绝对可以说是一种享受。
  • 最神奇的气场效应

    最神奇的气场效应

    也许你没有钱,没有地位,也没有富爸爸;也许你正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这都没关系,你还有追求幸福未来的权利,有奋斗不息的意志。最重要的是,你有与生俱来的气场,也有后天的进取心。掌握了气场定律,不怕找不到你的气场。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14堂心灵修行课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14堂心灵修行课

    戏曲、中医、文字、书法、诗词文赋、香茗、俗词俚语……悠悠千载,中国文化莫不徜徉在易儒释道的玄妙境界里,诉说着千载岁月中的至情至景至人,追寻着至真至纯至美的心灵胜境。在字里行间感知人生欢喜,在烦扰的尘世间修得一颗清净空灵之心,饮足幸福之泉,畅然游于红尘俗世间。
  • 人生哲理枕边书

    人生哲理枕边书

    让我们的一生不是因为偶然而变得重要,不是因为环境而变得重要,而是我们自己的选择,选择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人生哲理枕边书》通过大量生动有趣的故事和画龙点睛的点评,使读者朋友在轻松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学会从容地面对各种问题,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
热门推荐
  • 新大明帝国

    新大明帝国

    请不要被分类和最初的年代迷惑,大明崇祯三百一十八年是1945年。带着外星高等文明的宇宙飞船和大批机器人士兵穿越抗战最后一刻,新大明帝国!
  • 世说人语

    世说人语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竹马赖上我

    竹马赖上我

    乔子鱼,他心中的唯一。五年前,所有的一切脱离轨迹。他盼了她五年,念了她五年、找了她五年,等来的竟然是她的一纸请帖。“乔子鱼,你敢和他订婚!”他将她圈在自己与墙壁之间,怒吼。眼前的女子,是他的梦、他的魂、他的一切。他不惜一切代价、利用所有资源,爬上卫氏最高位。他无法忍受五年前的生生离别。
  • 青春少年梦

    青春少年梦

    中学的打架女王艾希,因为从小喜欢的邻家大哥而遇到校园的混混老大,脾气如烈火的她,遇上清俊冷漠的他,两人之间,将发生怎样的故事?哥哥的女朋友、姐姐喜欢的男生,面对这样的感情,少年轻狂的他们是否有勇气去追寻?
  • 古文观止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古文观止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散文传统,从先秦至明清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各种文章选本可谓汗牛充栋。在众多的散文选本中,《古文观止》堪称其中最有影响的一部。此书上起周代,下至明末,囊括了名家名作及多种体裁、多种风格的文章,故三百多年来一直是一部适合初学散文者诵读的启蒙课本。为了帮助广大青少年读者阅读、理解《古文观止》,本书将原文、注释、白话翻译融为一体,更增加了“鉴赏”,对每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写作特点进行分析,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和艺术情韵。
  • 空窗

    空窗

    这是一个青春飞扬的故事:一群优越而忧郁的宠儿,透过都市扑朔迷离的浊流,流露出心灵深处的真情。复杂多角的人物关系为故事营造悬念,奇特的人物设置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章元的小说既具备新生代作家的多元视角和现代性,又不乏女性的敏感和细腻。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大锦衣

    大锦衣

    穿越过后,父母双全,欣喜交加,身体强壮。怎奈身为王爷近卫的他,匹夫一怒严惩恶少,却得罪了恶少背后锦衣卫的权势,从此亡命天涯。结识江湖好汉,快意恩仇,尽显男儿本色。先皇驾崩,新皇登基,却是自己的奶兄弟,深入朝堂,入主锦衣卫,开始一场旧日江湖恩情和现实利益的纠葛,以及朝堂之上的明争暗斗........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佛度有心人

    佛度有心人

    红尘凡夫。人人都需要一颗禅心。,佛陀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问。”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思索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的,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过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