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2400000007

第7章 彰显“纯散文”之大器:湖北散文的中坚(1)

作为湖北散文的中流砥柱,他们的散文写作,既有特定时代浓厚的政治抒情色彩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又有历史文化散文的创新与探索;既有清纯到书斋的歌吟,又有宗教情怀的悲悯……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些作品,无论是“还原”到当时的历史语境,还是进入到作家的内心,都会感受到作品特有的审美意蕴和艺术追求。他们散文创作的作品,是时代与心灵碰撞出的真情火花,是生命、情感、心灵、家园、历史、存在的彰显,代表了湖北散文创作的一个高度。

一从“杨朔模式”到自我的回归——碧野散文论碧野,作为老一辈的散文创作家,大多的读者可能只依稀记得选入80年代高中语文课本的《天山景物记》,而在创作方面多用一个“杨朔模式”来概括他。的散文写作。“杨朔模式”虽然是我们切入碧野文研究的一个关键点,但是透过这一“点”,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是作为一个时代散文家的散文创作的“线”与“面”,一种流动的变化,一个整体性的观照。

大陆散文的“杨朔模式”一般来说,可以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方面是在题材内容的选取——注目工农兵和劳动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在写作手法上。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都服务于一个明确的主题——政治抒情。写景和叙事仿佛只是一种手段,而对政治的赞扬与意识形态的归属则往往是最终的目的。正是在这种将写景、叙事与抒情工具化的创作下,形式上也就往往表现为一种固定的套路,即从物——人——理的模式。当然这种模式并不是说在之前的散文史上没有,也不仅仅是杨朔个人的独创,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它构成了当时作家的共同选择,只是杨朔创作比较有代表性而已。在恢复文学审美的时代中,这种模式渐被视为创作上的某种弊病。简单地加以排斥并非正确的态度,既然作为一个时代的创作特征,那么这个特征的形成与其时代背景必然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中国大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整个民族都沉浸在一种“政治浪漫主义”的理想情怀中,无论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国家领导人都几乎沉浸在一种“大跃进”式的、“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脱离现实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中。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作为社会成员的一分子,无论是杨朔还是碧野,通过自己的笔来抒发自己的一种政治情怀应该说是很正常的。因此客观的看,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碧野的散文代表了特定时代散文创作的前沿水平,而《天山景区记》这篇文章,则正是其中的代表作。

散文一开始就给天山的美丽风光进行了定位。无论是像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还是像少女似的羞涩,都充满了无限的柔情。随后文章分为“雪峰、溪流、森林”、“迷人的夏季牧场”、“野马、蘑菇圈、旱獭、雪莲”以及“天然湖和果子沟”四个部分来介绍。从这些小标题就可以看见整个风景的介绍就仿佛如几个分镜头的组接,展示的是一幅幅虽可独立但又有机相联的画面。而这相联的基础无疑是作者对天山美丽风光的热爱。这种热爱之情就仿佛一个年轻小伙子对少女的热爱一样,充满了无限的柔情。这一点从每个部分所使用的修饰词例如“暗花”、“银链”、“鲜花丛”、“玫瑰红”“翠绿”等等都有所体现。除此以外,作者还借用了少女的神话传说来增加天山这位羞涩女子的神秘感。因此整个文章的情调柔和而具有流动性,读来让人觉得格外清新和悦目。这无疑与碧野用真爱展现柔美的审美定位是分不开的,而这种柔美的审美定位背后的真情的流露,应该说也是明显的。这一审美风格也在他的《情满青山》、《月亮湖》等作品中得到了延续。在这些作品中又以《在江汉平原上》和《神农架之行》最有代表性。

散文《在江汉平原上》收录在《月亮湖》这本散文集中。是1960年到1966年间作者深入江汉平原的人民生活后所作。文章一开始就写道:“江汉平原风光绮丽,这仅仅是几笔素描。”简单的一句话,就把文章的淡定、柔美的风格定了下来。而后来的素描也决不仅仅是一幅简单的风景绘画,而是在其中不仅有秀美的风景,也有姑娘的心,更有浓浓的情。情虽浓但却并不张扬,情和景在“水草”中,在“花环”中,在“河水”中,在“月光下”慢慢的交融,而最后则在老人的笑声中,情和景合二为一,不分彼此。整个文章的清新、协和、柔情的风格跃然纸上。从而较好的使其审美特征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喜爱,而让人看后更觉嫣然一笑。而《神农架之行》这篇文章是作者于六十年代初,作为一名深入生活的作家,由丹江口折向西南,游历神农架后创作的。文中的雷英子是一位女游记队员的遗孤。被一名年老的游记战士收养。解放后成为神农架打猎队的女队长。这个女队长既有柔美的一面也有其刚毅勇敢之处。在外表上,“她打扮得很吸引人。绿袄、红裤、花边灿烂、头缠花帕”,连脚上都穿着“轻巧的花草鞋”。因此一下子就吸引了同行的画家要为她作画。而她的性格也象花儿一样,灿烂、活泼、充满阳光。当作家进山之时问“那是神农架吗?”“她眼睛一亮”,却反问“你们是森林考察队吗?”而对待野兽方面,她显示了比男性还足够的勇气。而爬山更是矫健、敏捷,把作家们都拉下好一段距离。正是这样一位女性,又深深的爱着自己的这片故土。当作家问她为何喜欢神农架的时候,她给的理由只有一个,即因为熟悉它所以热爱它。看似平常的话语中,却真正倒出了深情。故土因为熟悉就已经成为了她生命的一部分,而对于生命谁又不热爱呢?结合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作品中的女性除了一种女性的美以外更具有一种富有时代特色的豁达气质。女性的柔美使其可以摆脱男性的僵硬,而豁达之气又使其可以摆脱小女子的阴柔,以致较好的塑造了雷英子这样巾帼英雄式的人物。

通过这些作品可以看到碧野的这些散文代表作符合了“以小见大”的散文基本艺术思维特征。“小”和“大”的背后也自然的融入了特定时代的文化——即以政治文化为主导的颂歌、赞扬式的理想主义文化。碧野用自己的笔和情表现了一个特定时代的文化,在这一点上他做的并不比杨朔、刘白羽差,只是他和这些人一样需要面对的问题是在展现时代文化的背后,作者自我不是在增强,反而在消失。作家人格的主体性的消失,让本来微弱的自己的声音越来越小,而政治的声音越来越大,最终个人的声音不得不消失在整个时代的进行曲中。自我的却失使指派身份很快进入作品,表现在抒情主人公身上就往往是“自我膨胀”、“自我逃避”的形象。这种形象本身已经失去意义,往往成为一种声音的工具。于是具有时代特色得“杨朔模式”也就很自然得覆盖了这个时期碧野的散文创作,乃至整个时代的创作。作品的景和事越来越虚幻化和象征化,在结构上也越来越稳定。三段式的结构几乎贯穿了这一时期的所有作品,包括前面提到的可以挑选出来的代表作。“物——人——理”的模式让政治的声音高涨的同时,则让本身的内容成为一种手段,而背后的作者本身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手段的手段。失去目的性本身的作者只能剩下形式的躯壳,因此审美的先驱性和普及性就很难有空间发展,就连最为特定时代称道的“真情实感”也值得怀疑了。以致于我们今天在读《情满青山》这篇文章时很难在被指挥长和老医生的故事而感动,只会看到60年代意识形态话语如何浸入让故事失去了真实性,以及如何改造和规定个人抒情话语的痕迹。

人们常说一个时代成就一个时代的作家,因此我们很难对一个时期的作家进行苛责,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就不需要反思,或者我们就完全可以抛弃他们,相反我们更应该通过他们看看我们来时的路,走的究竟怎样的崎岖。而碧野的创作正好给我们提供了这个视野。他的视野固然没有巴金老人那样具有时代的代表性,但却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仍然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是怎样在历史中艰难的选择。最终也跟着整个时代的回归一样,回归了现实,回归了自我。既然是回归,就应该从他的起点开始寻找一个作家来时的样子。

在碧野早期的散文创作中以《母亲的心》和《奔流》最能代表他的一种审美风格。《母亲的心》这篇文章由母亲从远方寄来的一封信开始,以回忆的形式展示了一位历经艰辛,但又坚强不屈,善良伟大的母亲形象。回忆从八年前阔别母亲远赴他乡写起,字里行间充满对自己失言的懊悔之情。随后又将时间的指针继续向前拨进,将母亲的凄凉的身世,勇敢的逃离,艰辛的流浪,朴实的情感一一道来。而随后母亲的一句告诫“洋,穷人不要靠大树!”,更是对母亲感情的一种升华。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在此处已经远远不是一种单纯的懊悔和愧疚之情,而更有一种崇敬之意包含其中。因为这句话,对碧野的人生有着重要的意义。从他以后的回忆来看,母亲的告诫基本上成为了他的一个座右铭。它不仅给了碧野一种身份的定位,而且给了他一种坚定的信念和人生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母亲对于碧野不仅有养育之情,更深层次上还有引导之实。随后作者对母亲十四年前的一次大病进行了回忆。母亲的起死回生无疑更进一步证明了母亲对自己绵绵的牵挂和不舍。而之后对父亲死亡的记叙以及母亲晚年凄凉孤苦处境的回忆,都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在愧疚之后的深深的思念。最后作者在坦然面对这种思念之情的时候却充满了无奈,只能将所有的感情全部融入到“真理的大旗”下,以安慰自己的一颗对母亲复杂而矛盾的心灵。从整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碧野对母亲的情感并不是一泻而下,而是由懊悔愧疚到敬重,再到一种深深的思念,最后借助于“真理的大旗”转化为一种崇高感。这种崇高感不仅慰藉了母亲也同时慰藉了作者自己的心灵。正是因为这样我们虽然在这里也看到了一个进步青年的时代特征,但是作者并没有在其中却失自己。文化的本体性和作者人格的主体性得到融合,从而拓展了文章的审美空间。使得由母亲所展示的美已经远远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柔美,而具有了优美或者说壮美的特性。这种性质的美可能和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女性的柔美有所出入,但却构成了碧野散文风格的独到之处,即以母亲形象为原型的崇高之美。这种风格也基本上贯穿了他以后的很多散文,甚至是之后模式化的作品中,例如雷英子的形象。而稍后的《奔流》正是这种审美风格的延续。

《奔流》是1945年碧野为即将毕业的女子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的学生送行所作。这群来自沦陷区的流亡女青年,生活十分艰苦,而又即将毕业,前途又很迷茫。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碧野创作了《奔流》给这些学生以精神上的鼓舞。文章中作者创造了两个形象,一个是奔腾不息的水流,一个是不断引导前进的知更鸟。水流由涧水汇入溪流,由溪流汇入江流,由江流最后汇入大海。这不断奔腾的水流正相当于不断成长的孩子,只有不断前行才能找到人生的大海。而知更鸟的形象与其说是一个先知者或者地下党组织,不如说是一个母亲的形象。知更鸟不断呼唤着“孩子们”不正是母亲对子女的呼唤吗?这个母亲不仅深爱着她的孩子,还不断的鼓励她们去开拓,去奋斗。小涧流在溪流中打转的时候,她呼唤:“孩子,现在不过是头更天,黑夜还长着呢。勇敢些吧,赶快跟着你的队伍流吧,黑夜总会有尽头!”当溪流沉浸在江河的壮伟中时,它呼唤:“孩子们,二更早过去了,你们不要一下子乐糊涂了,趁天亮前赶紧流到海里去吧!”而当江流徘徊,喘息时,她呼唤:“三更了,这是可怕的午夜,不要停留,冲过去呵!三更一过,就慢慢挨近天亮啦!”而最后当江流窒息到极点试图放弃时,她甚至厉声喊到:“五更了,这是黎明前最大的黑暗!流吧,勇敢的冲进海里去!呵,暴风雨来了!”正是在这样的鼓励和激励下,一个山涧的流水才能在黎明时刻看见大海,看见希望,看见美好。知更鸟在这里不仅是充满着慈爱之心的母亲,更是一位坚强、果断、刚毅的母亲,是具有崇高和柔美合为一身的母亲。可以说这样一位母亲身上所散发的独特女性气质,正是碧野对自己母亲的爱的一种升华和延续。

碧野在这些散文中,以母亲为原形所呈现的审美倾向,无疑给他的散文增加了坚定、沉稳的心性,虽然这种倾向在其后来模式化的作品中有所消弱,但是随着整个时代的回归和反思,我们在《人生的花与果》这部散文集中,又看到了这种坚定、沉稳,甚至豁达的心性回归。

《人生的花与果》这本集子分为了五个部分。即风雨鸡鸣、黎明曲、烽火岁月(一)、烽火岁月(二)和白昼风云。各部虽有一些重叠,但大体上是以时间为顺序来记叙碧野一生所经历的人和事。在这些人事中,碧野对很多人物都进行了回忆,有母亲,有母亲结拜的姐妹,也有贫民窟的众多街坊,更有走上奋斗后的朋友和爱人。而对于这些人物,碧野总是以一种第三人的眼光来描述,主观插入的痕迹虽然有,但是总体上却趋近于一种描述。也正因为如此,才为他的整个淡定、豁达的文风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碧野虽然提到了一些人的恶,但数量并不是很多。更多时候笔下的恶人,也充满了无赖,让人同情和怜悯。而在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中,最突出也最能体现碧野的一贯文风的就是在对亚苏的回忆上面。亚苏这样一个女性角色,不仅具备了中国传统女性的所有美德,美丽、大方、温柔、善良,同时做为一名革命者又具有了真正的道德。心境坚定沉着,真诚正直。内心敏感、忧郁,但不失生活的欢乐。具有温厚而高贵的情感,因而具有崇高感。作者对这样一位女性不仅充满了一种爱慕之情,更充满了对她的无限的敬意、思念与无奈。爱意让他将柔情装在心中,敬意让他将悔恨变为达观。

在此之后碧野的整个创作基本结束,《人生的花与果》这本集子可以说不仅为他的文坛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为他的人生历程画上了一个句号。虽有人多诟病其解放后对矛盾的隐退,其散文创作的模式化,但我们却可以透过《人生的花与果》这部的散文对人生点滴的正切体悟和对他人的体谅以及将柔美之情、崇高之意融合升华后的达观之气,很清晰的看到碧野对自我的回归,对美和善的更真切的体验。固然在这种回归和体验中,他并没有向我们展示过多的良知挣扎时期的血痕,因而也许如此就比不上巴金《随想录》的深刻,但是他所特有的达观之气,却让我们看到了碧野本身,看到了一个老人的充满希望的情怀。

二散文的“迷失”与“回归”——田野散文论

同类推荐
  • 安意如作品:当时只道是寻常

    安意如作品:当时只道是寻常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最新修订文雅词幽,馈赠珍藏首选书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词的情意写真(新订版)》“纳兰容若”,只这四个字便是一阕绝妙好词。唇齿之间流转,芳香馥郁所以,从一开始命运就埋下伏笔,安静蛰伏在人生里静候结果开花的一天——他被人记取,不因他是权榴之子,不因他是康熙的宠臣近侍,而因他是横绝一代的词人。
  • 原来宋词可以这样读

    原来宋词可以这样读

    宋词佳作汗牛充栋,美不胜收,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受到一代又一代 读者朋友的喜爱。作者在本书的编撰体例上力求创新和突破,除原词外,更加入对作品的解读、注释,并由作品的内容引申到历史人物、风俗习惯,传说典故等。文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优美精当,有助于读者在掌握原词的美学内涵、陶冶性情的同时,对作者、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有所了解。在书的版式上注重视觉形象与词境交相辉映,触发读者的通感。
  • 康若文琴的诗

    康若文琴的诗

    诗集共收录108首诗。,《康若文琴诗》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呈现出非常鲜明的个性以及语言极具特色的魅力
  • 上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上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中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中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原来我们都错了

    原来我们都错了

    不要让那些对你有致命影响的谬误像寄生虫似地附着在你的头脑深处,使你生活的每一步都异常艰难。本书就是在深层透析人生的各种思想谬误的基础上归纳出了65个我们常常选入其中或即将陷入其中的误区编写而成的。正被各种谬误或观念折腾得屡做屡败的朋友们,相信本书一定能帮助你从困境中走出,继而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真正发现并切实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和快乐。
  • 狐狸王爷擒烈妻

    狐狸王爷擒烈妻

    一穿到古代就挨了下人的一顿鞭打?她可是堂堂王妃!这丈夫嫌弃,下人横行,小三嚣张的情景是怎么回事?身处异世,且看她收服下人,调教小三,休掉暴龙王爷,欺她之人她定然不饶!
  • 宫斗真苦逼

    宫斗真苦逼

    唐豆是个七品小官的女儿,悲催地被选进了后宫。大褚朝皇帝赵轻闲杀人如麻,侍过寝的妃子第二天就挂。本想灰头土脸混吃等死不侍寝,五年后便可放出宫来嫁人……却突然发现了人格分裂皇帝的大秘密。而自己,似乎走不了了。
  • 痴傻神女:邪王的盛宠狂妃

    痴傻神女:邪王的盛宠狂妃

    原本皇上亲封的神女,爹宠娘疼的天才小姐,却因引狼入室而成为众人口中的痴傻小姐,瞬间从天堂坠落地狱,亲娘上吊而死,亲爹不闻不问,整日被自己的哥哥折磨,过着非人的生活。谁知,上天眷顾,让她再次清醒,从此脱胎换骨,开启了逆袭之路,棒打狠毒哥姐,惩罚亲爹嫡母,收获世人艳羡的爱情。
  • 基姆(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基姆(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而他们的雄姿,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真实的获奖内幕,作品的风格特色,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全新的译文,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但他们那高擎理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
  • 银面公子,快负责!

    银面公子,快负责!

    当冷血腹黑的她穿越成懦弱等死的死囚时,会迸发出怎样的激烈火花。阴暗潮湿的死牢中,哀嚎声不断,几乎所有的犯人都蹲在角落,坐立不安。华衣男子的寒眸扫过众人,落在一个异常冷静的死囚身上。华衣男子暗沉的眸子闪烁不定,“啧啧,明日就死的人还能这般冷静?”话语当中透着狂傲之气。女子冷冷的声音传来,“怕死,就不用死了?”“女的?”男人诧异,“哈哈哈,不错。”从此沧澜国多了一个银面公子,名动天下,破奇案无数,遇神杀神,遇佛诛佛,得无数男女竞相追逐。◆◆片段一:◆◆前未婚夫找上门,带着无限的悔意。女子轻挑柳叶眉,看着这个最熟的陌生人,“有事?”闻人离眼里满是哀伤,当日的冰冷早就被爱恋所融化,“雪儿,回到我身边好不好?”“你找欧阳靖雪?”女子轻笑,“去死牢里找吧。”◆◆片段二:◆◆“女人,我把你从死牢里救出来,你是不是该以身相许。”百里昊德眼里满是戏虐和浓浓的占有欲。“百里昊德,你救我一次,我帮你一次,扯平。”她从不曾欠过别人。过程美男多多,一个个扔出来。————————————————————————————————————————!!!『强力推荐好友糖糖的新文』!!!。《惹上一窝相公》薄荷清凉糖世界上最杯具的事有两种,一则没有男人,二则男人太多。很显然的,莫芊涵就属于第二种。她本是21世纪几乎刀不离手的外科医生,怎料一觉醒来,竟成一个人见人厌,狗见狗咬,神见神都要唾弃三声的超级花痴女?!好吧,既然没得选择,那就努力挽回自己的形象。于是,花痴女成了女神捕,二手货成了抢手妻,看着自己身边越来越多的男人,某女终于望天无语。◆◆◆片段二:◆◆◆看着女人一双染着血的手穿梭在尸体里,甚至还拿出尸体里的胃,男人妖魅的凤眼瞪得老大:你不是女人!莫芊涵微微抬起头,看着长得比女人还漂亮的男人,“你是?”两个人比比,的确他比她更像女人。于是伸手摸上男人的胸,靠,平的!男人看看自己滴着血的胸,一张小脸惨白惨白,一个转身,抱着大树猛吐起来。亲亲别怀疑,自己没有进错地方,《银面假公子》改名成《狂诱御龙》了。★★★★★推荐自己完结的V文★★★★★★《妻上夫下》《极品男奴》《宁做丑女不做后》☆☆☆☆☆推荐好友的文☆☆☆☆☆《王妃不承欢》弦落《小三保卫战》欧阳歆源《诛天咒》木轻轻《凤戏天下男》第五蓝邪《傲世狂宠》七月紫音《权色》野蛮DE灵
  • 推理要在晚餐后

    推理要在晚餐后

    众所周知,福尔摩斯是个了不起的大人物,因为每一个扑朔迷离、疑问重重、案中有案的案件,经他手之后都会水落石出。在惊呼原来如此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扪心自问一下:我能够做到吗?其实,通过侦探思维游戏培养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想象力,效果最为显著。本书所收集的精彩迷人的侦探思维游戏,专门训练你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判断力、想象力及创造力,相信一定能使你在玩乐中越变越聪明。
  • 爱上楼兰王:牵手梵花开

    爱上楼兰王:牵手梵花开

    故事纯属虚构]<br/>那一场顽皮的尝试,我带着戏弄和阴谋去诱他,却无可救药的爱上了那个木头...<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多才风雅:上官婉儿

    多才风雅:上官婉儿

    《多才风雅上官婉儿》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最整蛊的穿越:罪王妃

    最整蛊的穿越:罪王妃

    读穿越系列第二部,群号:12964387没想到,我竟然这么衰,走路都被花盆砸中……再醒来时,我竟然成了将受千刀万剐之刑的女囚。KAO,就这样让我穿了,谁这么害人呀。我才刚死没多久,又让我死,而且是最残忍的死。MD,想我死是吧,我非不死,看我如何自救,死囚也照样走出刑场做女猪,且看女主安若曦如何驯服暴君男猪,调教柔弱美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