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0500000003

第3章 随笔文论卷(3)

对于古人来说,点香闻香乃日常功课。曾经读苏东坡在海南所作的《海外集》,里面就常有记载,比如他写深夜睡不着怀念亲人,“灯烬不挑垂暗蕊,炉灰重拨尚余熏”,就是说夜晚坐得久了,灯芯都暗了,沉香也尽了,但余香缭绕;还有“沉香作庭燎,甲煎纷相和。岂若炷微火,萦烟弱清歌”,则是说富贵人家为显示富丽豪华奢侈,把沉香当成火烛在庭院里烧,何其浪费,不如一小块一小块地点燃,青烟缠绕,清新淡雅。从中也可见在古代,收藏拥有沉香,已成为攀比竞富的标志。据史载,唐代就有“斗香”的习俗,“各携名香,比试优劣”。

在《海外集》中,苏东坡还写到“海南多荒田,俗以贸香为业”,可见沉香是海南当时一大产业,而且极其珍贵,“香必以牛易之黎”,要用牛才能向黎族人换到沉香。苏东坡还专门做过一篇《沉香山子赋》。

恰如卢梭所说:“嗅觉是记忆和欲望的感觉”,一说起沉香,就能迅速唤醒深藏于中国历史深处的文化记忆。一部中国古典文化史,几乎就是沉香缭绕涵养而成。几乎所有的大诗人都写到过沉香,比如李白:“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李商隐:“沉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作寿杯”;李贺:“沉香熏小像,杨柳伴啼鸦”;晏殊:“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尽逐游丝转”;陆游:“午梦初回理旧琴,竹炉重炷海南沉”;李清照:“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这些诗词,几乎都与思念、怀想、回首有关。“香消玉殒”往往被用来形容美人的逝去,美好事物与世界的消失,并让人暗地里感喟叹息,无端地忧愁伤感,这句话也可以用来形容曾经到处缭绕后来一度消失的沉香,以及一度被遗忘的古老文明。沉香,一丝丝地,将我们引渡回到那个悠然缥缈的美妙久远境界,让我们频频回头,惆怅不已,低徊沉吟不已。

沉香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效用,可以美化妆点日常世界。比如魏晋时期就流行以沉香熏衣,达官贵人中皆有衣服、被褥都要熏香的习俗。唐诗人元稹也描写过:“藕丝衫子柳花裙,空着沉香慢火熏。”《红楼梦》也经常写到贾宝玉们的衣服经常隐隐飘香,其实就是用沉香熏出来的。

曾几何时,在西风渐进的岁月,传统香道不畅,廉价的化学合成香水如所谓的法国香水风行,天然香料受到冷落,被逐渐抛弃。这些年来,在自然环保理念的导引下,加上传统文化回潮,人们又开始追求返璞归真,天然沉香的价值和地位才逐渐回升,香道文化也再次闪光。

前段有朋友在海口开了一家沉香馆,约我前去品香。点起香炉,清香弥漫,春茶一杯,边饮边闻,旁有白衣少女轻轻抚琴,高山流水,鸟鸣花落。于是,我一下午都沉醉在迷离恍惚的香氛、音乐与意境中。晚上回家,那种香熏仍挥之不去,甚至衣服上都沾染香气,好几天都还隐隐约约,那种情景更是永难忘记。

读《山南水北》

韩少功写过一篇关于江湖的文章,里面一个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他写在岸边,一艘小渔船“嗖”的一声,箭一般迅速离岸而去,而一个大侠或高士,从此隐姓埋名,销声匿迹,隐没于茫茫水雾之中,永远地退出了江湖,到了一个我们所不知道的新的境界里去了,开始了另外一种新的生活。

不知道为什么,我每次读韩少功的《山南水北》,都会想起这个场景,不过好在韩少功在离开我们的视野一段时间之后,又通过这本书告诉了我们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这本书在韩少功的书里,是我读得最轻松随意的一本书,却也是读的次数最多的一本书,我就想:为什么这本书能让人读起来轻松?我觉得首先韩少功写的就很放松,把他生活的一点一滴、他的邻居朋友、他家的小狗小猫和小花小草,娓娓道来,如数家珍,真实地一一介绍给你。其次,他写的正是我们生活中平常、司空见惯却常常让我们忽视或者说视而不见的内容,如今他一一指给我们看,我们才明白,原来这些东西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没注意而已。

那么,又是什么吸引我反复读这本书,这也正是令我思考的,比如:

那些熟悉平常的事情,我们为什么平时视而不见?我从这本书里,读出了一些心得:

一、文学就是要不断地重回起点,吸取真实的力量这个说法我以前觉得很虚,但我近些年来阅读了不少文学作品后,对此深有感触。现在很多作家,日子过得舒服了,或者打打麻将喝喝小酒,或者泡泡吧跳跳舞,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同质化,贵族化,把“文学”变成了一小圈子的事情,写来写去都差不多,雷同复制。小说原本是面向广大的世界和生活的,如今却“高贵”起来,成了什么“纯文学”,排斥那些原始的生机勃勃的真实生活。而作家们自己也正在远离人间烟火,一些作家写不出小说,就从报纸上找一则新闻来编,或看碟寻找灵感,或者从别的书里抄。这样得来的感受,自然就是稀释了的感受,不再具有感人的力量,不再是原初的纯正的经验,我称之为“二手感受”。这样的二“手感受”,是不可能打动读者的,所以,读者也就远离了这样的“文学”,所以有人说:“文学死了。”

那么,怎样才能获得切身的真实的感受呢?我想韩少功的这本书及其生活实践给了我们启示,就是要重新回到生活的现场,就是要具有草“根性”,重新回到文学的起点,重新感受人生与世界,这样才可能产生新奇感、新鲜感,才可能涌现源源不断的灵感,才可能创作出真实感人的文学作品。在《山南水北》中,韩少功就像刚刚闯入了一个新的世界的外来者,对一切都感到陌生,充满好奇,兴致勃勃,比如他写自家院子里的草木,他说“草木的心性其实各个不一”,牵牛花、桂花、月季花、阳转藤、橘树、楠竹等等各自不同,他甚至写到一枝葡萄也会有脾气,你对它怠慢,它就来个“自杀”,“绿叶呼啦啦尽落”。而这种新奇感与新鲜感,以及因此产生的表达欲望,其实就是文学的起点。对此,韩少功有个说法非常好:对于作家而言,恢复感觉和感受力是大政治。这样,我们也就理解了晚年的托尔斯泰为何不断逃离封闭窒息的家,也就可以理解韩少功七年前毅然决然的“归隐乡村”。

二、重新认识自然、乡村、传统与中国有评论者认为,《山南水北》读起来比较散,有点像国画中的小品,简约,灵性,但似乎有些躲避大问题、躲避难度。我倒觉得,这位评论者是没有完全读懂这本书。在这本书里,韩少功在表面的埋头于乡村世界的背后,其实是以亲身的经历经验,来重新接近和认识在现代化叙事中被有意忽视和边缘化甚至被排斥的乡村和农民,来审视和反思五四以来关于自然、传统的一整套言说话语,来重新认识中国。这一点,评论家李敬泽谈得很到位,他说:“韩少功的‘寻根暞、回乡,他二十几年来的写作和生活,演绎着一个中国人在城乡之间的焦虑和选择。他把认识自我的问题执着地推广为认识中国的问题。城市所体现的对中国的想象正全面覆盖我们的生活和心灵,对我们来说,中国是高楼大厦的中国,是高速公路的中国,是互联网和超女的中国,是义无返顾迅猛向前的中国,乡村在这幅图景中变成了‘问题暞,它被怜悯、等待改造,它本身已经不生产意义,它的意义取决于城市。但在《山南水北》中,乡村依然自有丰沛的意义。这本书很容易被理解为一部浪漫、感伤的挽歌,被归入那些对着乡村如对落日的脆弱咏叹中去,但这并非韩少功的意图,他是知行合一的,他力图提供另一种对中国的认识路径,他力图将被轻率删减的乡村的意义加入正在迅速更新的对中国的想象和认同中去。艾默生、梭罗等人在高歌猛进的十九世纪美国做了类似的事,他们将自然和乡村的意义深深地嵌入了美国精神之中,他们克服了现代化的轻率和势利,他们使得农民的形象、伦理和精神成为美国认同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我猜想,这也是韩少功的志向,他力图将那山、那水、那人民嵌入新的中国认同的形成过程中去。”

确实,自五四以来,大部分描写叙述农民的文学作品就存在两极化倾向,一种是极度美化农民,或者把农民写成虚假空洞的“高大全”,或者极端渲染夸大其贫穷,强化其受苦受难,作者自己则因此扮演高高在上的救世主和虚伪的精神和物质的施舍者、怜悯者的角色,而不深究背后的复杂原因;一种则是极端丑化农民,把农民等同于落后、愚昧的代名词,嘲笑和鄙视农民。这些,在我看来,都不是真实的。我觉得,农民就像你我,既可能有缺点不足,但同时也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单纯、质朴,韩少功在《山南水北》中就描写得很好,他把农民当成朋友、邻居来写,写出了他们真实的一面,比如书里的船老板、神医、意见领袖、农痴、蛮师傅等等,真实得让人感到亲切,他们就像我们身边的人,和我们是一样的人,他们有的地方不如我们,有时却还比我们聪明智慧,他们当然有困难贫困,但他们同样有幸福、喜悦、爱情,他们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农民也处在这个社会的包围中,自然地沾染了这个社会的各种色彩,比如同样会自私,会势利。在韩少功的描述中,农民的真实的形象呼之欲出,活灵活现。而我们只有真正认识了占中国人口一大半的农民,我们才可能说我们能够真正地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此外,书中还通过许多优美动人活泼有趣的故事和描述,隐性地向我们传达了作者关于自然、传统的新发现、新理解、新认识。书中更思考了乡村对于中国现代化的积极正面意义,乡村成为了加速度突飞猛进的现代化的减速器、缓冲带。

这样看来,《山南水北》其实是以其简洁明晰承担了许多重大的命题和思想。

三、寻找以长篇散文承担重大表达的新形式这一点,评论家李陀的概括很准确,他说:“以散文文体为骨架的写作来替代、革新源自西方的‘文学暞写作,这个努力应该说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其表现是:一,不是独篇散文,不是小品散文(晚明至五四至今,中国写散文者一直未能脱此藩篱),而是大制作,长篇弘治,容量重量都堪比长篇小说;二,熔各类新旧散文因素(抒情、写景、议论、新闻、政论、笔记、逸闻、神话等等)于一炉,并使其质变,成一新写作样式(对此样式应该有新的命名);三,散文写作由此获得空前的批判功能,成为批判现实的重型武器,不是匕首矛枪,而是大炮坦克——或许实验里,这个成功最重要。”而尤其难得的是,韩少功达到这一境地,虽然他是早就有这方面的有意识的追求,他曾多次表示虚构的小说今天已不足以应付今天复杂的现实,但在《山南水北》中,他是非常自然而然地走到这一步的,完全不同于那种刻意的造作的一定要做出个什么东西的制做。他是因为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了新体验新发现,所以有新感受新思考,所以有话要说,而这些话如此饱满充分,驱动他催促他,让他无法遏制自己,一说不可收拾,以至竟自然而然的成了一部一点不比那些宏篇巨制逊色的长篇散文,这个收获,是非常罕见的意外的收获,硕果累累的收获。而韩少功也无意地,寻找到了以长篇散文来承担重大表达的新的形式。这是又一个奇特的内容与形式的真正的完美的融合。

当代文学中,关于内容与形式的争论一直没有过休止,在一些所谓先锋派作家看来,形式重于内容,因为内容是陈旧的,而在一些传统作家看来,题材是决定性的,形式只是为内容服务。我个人觉得这些看法都有问题,在我看来,内容和形式应该是合而为一的。就像韩少功,他如果没有新的视角(也可看作形式),他就不可能发现那些早已存在而我们熟视无睹的内容;反过来,正因为他有了新的视角,所以,在他看来,一切内容都变得新鲜起来,都自然地进入了他的视野,或者说,这些内容之所以变得新鲜,成为了新内容,其实就是因为他有了新的视角。

在我看来,《山南水北》是一本大书,表面读,会觉得很愉悦轻松,甚至一口气读完,但仔细读下去,深入下去,又有许多还没有想明白清楚的地方,所以,我还会继续读下去。

印度的知识分子

最近流行的一本名为《桃李》的长篇小说,详尽地描述了一幅中国当代部分大学教授、知识分子形象图:出则豪华轿车相迎,入则妙龄美女相伴,乘则必打波音的(喻坐飞机如打的),住则必星级宾馆海景房,吃则海鲜大餐,喝则人头马XO,玩则高尔夫球夜总会……而且,这并非小说虚构,这全都是事实。如书中所写的某京城名校法学博士导师为小蜜(通俗一点说是二奶,高雅一点说是情人,当然贵为博导,以后一称呼为宜)在海口花花世界所杀之事,就是人人皆知的风流韵事。中国当今一些教授、知识分子的风花雪月之情和高雅之行动作为,由此可见一斑。

不知为什么,这倒使我想起在印度接触过的一些知识分子。

N也是一名律师,长得黑黑瘦瘦,非常精干,他是当地的名律师,政府高官、商贾大亨都认识他。他还有一位漂亮且活泼的妻子,与他相敬如宾,并且也是他的知己,挺着个大肚子还支持他的一切工作,包括接待我们,带我们参观、购物。他们的日子可以说本来过得很滋润,但他很苦闷,他最大的苦闷倒不是像《桃李》中那位博导兼律师一样一心想着如何打官司赚钱,他最大的苦闷是如何为在全球化冲击下日益贫苦的下层民众多做点事,使他们的日子稍稍好过一些,使他们不那么贫困。所以他组织一些生活相对优裕的城市中产阶级利用周末去乡下为农民提供技术辅导、教育培训、法律咨询、医疗服务等等,一切是免费的,还得自己带干粮。

他们长期如此,可以说乐此不疲,从好些年前一直坚持到现在。但他的烦恼是似乎这样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地的百姓还是在全球化冲击下,日子越来越难过,对生活越来越感到绝望。大量外来进口使得农产品价格持续下降,他和农民们都一筹莫展。

和N相处的几天里,他每天带我们坐一部印度产的摇摇晃晃的小轿车(印度基本上没有外国车)在椰子树遮天蔽日的乡间小路转来转去。冒着炎热,满头大汗,我们去看他们帮助组织的妇女自助小组如何自制肥皂、纺纱或做手工艺品,还有他们组织的妇女培训班,他们提供资金的幼儿园与小学校等等。N忙前忙后,介绍、致欢迎词、发表讲话、讨论、交流,我想肯定会影响他打官司赚钱,但他不在乎。他在乎的是乡下的工作又有了什么进展,虽然那都是他业余的志愿工作。

我还想起他热情的妻子和我们翻过的唯一一次脸。那是在一条小街上,我们中间有人看到一种包装不错的衣服很有印度服装特色,就想买。

N的妻子马上阻止我们,让我们去隔壁看一种比较简陋的农民自制的民族服装,极力动员我们买这一种,说价钱便宜,又经久耐用。我们买了一些。但那位同行还是回过头去买了他最初看好的那件衣服。此后,N的妻子就一直嘀嘀咕咕,大意是那是外资企业生产的服装,又贵又不好。她毫不掩饰她的不满,对那位同行从此敬而远之,却让我们对她更加敬佩。

同类推荐
  • 倾听往事

    倾听往事

    收录有《父去子未归》、《凡人与圣贤的距离》、《英雄莫问出处》、《曹操与宗世林》、《亦真亦幻帝王家》,在众多的散文集里,《倾听往事》这本散文集里相当多的篇幅是专为魏晋时期文人名士而书的,这本书很特别,像寒夜里的点点繁星,熠熠生辉
  • 浮生诗草

    浮生诗草

    竹三的诗,写得很有特色,不仅风格清朗明畅,遣句行云流水,更重要的是,这些诗,是诗人半世生涯的写照。一方面,它概括抒写了我们这一辈人的共同心路;一方面,又写出了他自己独特的经历。在这个点上说,《浮生诗草》具有一定程度的典型性意义。
  • 谁在摆渡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谁在摆渡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彼此欢愉,只是时空不对,谁心里没点乱七八糟的爱呢?也许你爱上过这样一个人,千回百转,无法泅渡;当然,到最后才发现爱上的只是心目中的幻想;也许她爱过那样一个人,也会有幸运的,不偏不倚,眼眸对接,青春的日子,烟花烂漫。不管怎样,那些曾经的青春和爱恋,默默关注,都随着时光愈走愈远,只是记忆是个奇怪的机器,偷偷喜欢,走过就会被铭刻,被祭奠
  • 假如你愿意,你就恋爱吧

    假如你愿意,你就恋爱吧

    我和你分别以后才明白,原来我对你爱恋的过程全是在分别中完成的。就是说,每一次见面之后,你给我的印象,都使我在余下的日子里,用我这愚笨的头脑里可能想到的一切称呼,来呼唤你。本书是《王小波作品系列》之一,是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书信精品集,展示了那个年代如此坦荡的爱情!
  • 尘世琐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尘世琐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翘家皇后

    翘家皇后

    我叫司马龙儿,司马山庄二小姐、天临皇朝的八公主,身份特殊、背景深厚。人生的最大理想就是,在十六岁的时风光大嫁,但我十六岁被皇子退婚,十八岁被相公休弃,好不容易熬到了艰难的十九岁,成了老姑娘,变成了政治交易品。母后说娶我的人生的貌美、脾气温和,最重要的是他家世代出情种,一生只会对一个女人好;听见这话我很开心。可当我见到迎娶之人是他时,死活抱着父皇的大腿不肯上花轿,快要喷火的眼睛,横眉倒竖的眉毛让我不顾仪态的奔向他,揪着他的领口大怒:“你的大夫人、二夫人、三夫人、四夫人……美妾、小官呢?”听见我的控诉,他笑的天真无害,说在他准备娶我的时候已经全部遣散,现在整座府邸连一只母鸡都没有,要我绝对放心。我叉腰悔婚,指着眼前笑颜如花的他,嗤之以鼻:“他曾经说过,他这辈子当和尚都不会娶我,而本公主也说过,就算是当尼姑都不会嫁他。”我出言不逊、抵死顽抗,他被当面拒婚、颜面扫地,发誓就算是抢,也要把我变成他的女人;一场婚姻,一次迎亲,让我和他、他还有他再次相遇;这是什么情况?都亮着招牌喊着抢婚?四个男人抢一个,不是比武艺,也不是比权利,更不是斗财富智慧,而是要转头问问我,本姑娘想跟谁走。老人们常说,闺女桃花多了好,但为什么跑到我身边的都是烂桃花、烂桃花。一个个都弃我、伤害我、欺骗我,现在又想要唤回我,嘿嘿,本姑娘,不稀罕了。===========我看着独御栖凤憋红的俊脸,心疼的想要上去摸两把,但是却被他发狠的眼神吓的又缩回来。“你给我吃了什么?”“媚药。”“为什么要这么做?”“我想要一个孩子,而你,就不要吝啬的给我提供一下帮助嘛;要是一个人能搞定,我也不会麻烦你呀。”我笑的贼兮兮,然后壮着胆往他身上靠,学着花娘娇滴滴的口气,委屈巴巴的望着他:“父皇要我回宫,我想要准备份大礼给他,礼物就是我的肚皮,我想让他当姥爷。”“干我鸟事。”独御栖凤火大,她要孩子为什么要找上他?“你长的够帅,武功够好,身份够高,当然是我孩子爹爹的不二人选;我告诉你独御栖凤,整个璇玑山庄从上到下所有母的都被我送出去了,你要是不介意,可以找俩男的给你解解渴;但你这武林盟主好男风的癖好我就会好好帮你宣扬出去;到时候,嘻嘻……。”我看着独御栖凤发青的脸笑的花枝乱颤;其实本公主可是处子,将第一次交给他那是他的荣幸。===========夜燃香……推荐凉拌韭菜的超级好看文
  • 侦破探谜

    侦破探谜

    《中国学生探索发现奥秘:侦破探谜》是《中国学生探索发现奥秘》系列之一,包括:体育探谜、文化探谜、文明探谜、文学探谜、文艺探谜等。
  • 最能赚钱的9种女人

    最能赚钱的9种女人

    她们可以“肆无忌惮”地把目标瞄向任何一个“男人当道”的领域来赚钱,也能够冷静地剖析自己,痛定思痛,敢于为自己“刮骨疗毒”,然后凭借实力,让每一个女人都能深受启发,科学地总结出最能赚钱的九种女人,留下来和男人一道“平分秋色”!,让自己完美至臻。没有丝毫假大空之嫌。本书将可读性、实用性、有效性深于一体,让女人在吸取力量的同时。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女人,对真实的女人成功事例加以深入浅出的精辟分析总结,将她们的成功因素、性格特点、人格魅力全方位展现在您的面前,其“侵略性”不容忽视。在这个“她时代”,本书有针对性地以女人的性别特征、思维特点、做事方式为基础,女人有了大多的空间和余地
  • 莫言小说语言专题研究

    莫言小说语言专题研究

    本书是从语言的角度专门研究莫言小说语言中的语言运用方法和技巧的一部著作。
  • 开发孩子想象力的寓言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开发孩子想象力的寓言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本书讲述了包括一鸣惊人、狼的赞美、亡羊补牢、女主人和信鸽等寓言故事。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科技探秘

    科技探秘

    《巅峰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探索书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九公主

    九公主

    推荐偶的女强爽文【异能儿子火爆娘亲】:云烈焰,国际特工异能组组长,代号“火神”,一朝穿越,沦为东盛国丞相府的白痴七小姐云烈焰,人称“京城第一傻”,还附带了一只球。未婚先孕?东盛国容不下她?某女素手一扬,一场大火烧了半个京城,扬长而去。------------------------------------------------------------------------------新婚之夜,他丢给她一纸休书,亲眼看着自己宠爱的小妾毁了她的倾国之容。她张狂的笑着,从城楼上一跃而下,如飞蛾扑火。她成了全天下人的笑柄,堂堂镜月国九公主,被像货物一样,卖进了人间魔窟——梦都。只是没有人知道,那个进入梦都的人,已经不再是原来的九公主,而是传说中的苍北高原上,落雪国赫赫有名的镇国女将军。死而复生,对这个一生戎马却死于非命的女将军而言,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你生是本侯的妻,死是本侯的鬼,本侯绝不允许你另嫁他人,纵然本侯死了,你也要给本侯陪葬的!”她本是他明媒正娶的妻,若是另嫁他人,他安定候的脸面何存?“别忘了,你曾经白纸黑字休了我!这休书,我可是日日带着,生恐弄丢了去!侯爷可是要本宫一字一句的念给你听,帮你温习一下!”她扬扬手中的纸,笑的好不惬意!“璃倾,你是我的。”他于她,如同帝王一般强势,不允许任何人抢走属于他的东西。“我是我自己的。”她笑的张扬,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够束缚住她的脚步,哪怕,强势如他!“倾儿,朕后悔了,朕不该送你走。”他望着她,满目的歉意。“皇兄就是不送,我也会走。”她转身离开,不带一丝的留恋。“倾儿,我一直在等着你回来,我知道,你不会死的。”“倾儿,给我一次机会可好?”…****************************************************亲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偶的新浪微博:http://m.pgsk.com/2109086074(关于文文的,有什么问题需要私下问的,都可以去那里。欢迎大家共同交流!)【依旧是古穿古,女强。喜欢的亲们请点下面的“放入书架”+“投票推荐”+留言+鲜花+钻石,O(∩_∩)O谢谢支持!】推荐自己的新文:【豪门冷婚】:完结文【惹上魔鬼皇叔】:(已设置半价促销,订阅全本只要半价,欢迎订阅!)
  • 生活中的诡计

    生活中的诡计

    在古时,有时甚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有兵法三十六计,在现代,在词典中的解释是:狡诈的计策;使用不正当的手段。,认为诡计都是阴谋诡计,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诡计,“诡计”。诡计,是和暗箱操作这些词连在一起,是见不得人的。在生活中,我们究竟是否应该纵容这个词的存在呢?其实,对于一个人的爱情、婚姻、人际交往以及工作事业等社会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生活中的诡计并不单指坏事,我们也常常需要一些小的计谋去解决生活中困难的事,这就是生活中的诡计。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就是一个不好的词汇,我们更需要利用适当的诡计去解决生活中无法解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