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0500000003

第3章 随笔文论卷(3)

对于古人来说,点香闻香乃日常功课。曾经读苏东坡在海南所作的《海外集》,里面就常有记载,比如他写深夜睡不着怀念亲人,“灯烬不挑垂暗蕊,炉灰重拨尚余熏”,就是说夜晚坐得久了,灯芯都暗了,沉香也尽了,但余香缭绕;还有“沉香作庭燎,甲煎纷相和。岂若炷微火,萦烟弱清歌”,则是说富贵人家为显示富丽豪华奢侈,把沉香当成火烛在庭院里烧,何其浪费,不如一小块一小块地点燃,青烟缠绕,清新淡雅。从中也可见在古代,收藏拥有沉香,已成为攀比竞富的标志。据史载,唐代就有“斗香”的习俗,“各携名香,比试优劣”。

在《海外集》中,苏东坡还写到“海南多荒田,俗以贸香为业”,可见沉香是海南当时一大产业,而且极其珍贵,“香必以牛易之黎”,要用牛才能向黎族人换到沉香。苏东坡还专门做过一篇《沉香山子赋》。

恰如卢梭所说:“嗅觉是记忆和欲望的感觉”,一说起沉香,就能迅速唤醒深藏于中国历史深处的文化记忆。一部中国古典文化史,几乎就是沉香缭绕涵养而成。几乎所有的大诗人都写到过沉香,比如李白:“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李商隐:“沉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作寿杯”;李贺:“沉香熏小像,杨柳伴啼鸦”;晏殊:“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尽逐游丝转”;陆游:“午梦初回理旧琴,竹炉重炷海南沉”;李清照:“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这些诗词,几乎都与思念、怀想、回首有关。“香消玉殒”往往被用来形容美人的逝去,美好事物与世界的消失,并让人暗地里感喟叹息,无端地忧愁伤感,这句话也可以用来形容曾经到处缭绕后来一度消失的沉香,以及一度被遗忘的古老文明。沉香,一丝丝地,将我们引渡回到那个悠然缥缈的美妙久远境界,让我们频频回头,惆怅不已,低徊沉吟不已。

沉香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效用,可以美化妆点日常世界。比如魏晋时期就流行以沉香熏衣,达官贵人中皆有衣服、被褥都要熏香的习俗。唐诗人元稹也描写过:“藕丝衫子柳花裙,空着沉香慢火熏。”《红楼梦》也经常写到贾宝玉们的衣服经常隐隐飘香,其实就是用沉香熏出来的。

曾几何时,在西风渐进的岁月,传统香道不畅,廉价的化学合成香水如所谓的法国香水风行,天然香料受到冷落,被逐渐抛弃。这些年来,在自然环保理念的导引下,加上传统文化回潮,人们又开始追求返璞归真,天然沉香的价值和地位才逐渐回升,香道文化也再次闪光。

前段有朋友在海口开了一家沉香馆,约我前去品香。点起香炉,清香弥漫,春茶一杯,边饮边闻,旁有白衣少女轻轻抚琴,高山流水,鸟鸣花落。于是,我一下午都沉醉在迷离恍惚的香氛、音乐与意境中。晚上回家,那种香熏仍挥之不去,甚至衣服上都沾染香气,好几天都还隐隐约约,那种情景更是永难忘记。

读《山南水北》

韩少功写过一篇关于江湖的文章,里面一个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他写在岸边,一艘小渔船“嗖”的一声,箭一般迅速离岸而去,而一个大侠或高士,从此隐姓埋名,销声匿迹,隐没于茫茫水雾之中,永远地退出了江湖,到了一个我们所不知道的新的境界里去了,开始了另外一种新的生活。

不知道为什么,我每次读韩少功的《山南水北》,都会想起这个场景,不过好在韩少功在离开我们的视野一段时间之后,又通过这本书告诉了我们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这本书在韩少功的书里,是我读得最轻松随意的一本书,却也是读的次数最多的一本书,我就想:为什么这本书能让人读起来轻松?我觉得首先韩少功写的就很放松,把他生活的一点一滴、他的邻居朋友、他家的小狗小猫和小花小草,娓娓道来,如数家珍,真实地一一介绍给你。其次,他写的正是我们生活中平常、司空见惯却常常让我们忽视或者说视而不见的内容,如今他一一指给我们看,我们才明白,原来这些东西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没注意而已。

那么,又是什么吸引我反复读这本书,这也正是令我思考的,比如:

那些熟悉平常的事情,我们为什么平时视而不见?我从这本书里,读出了一些心得:

一、文学就是要不断地重回起点,吸取真实的力量这个说法我以前觉得很虚,但我近些年来阅读了不少文学作品后,对此深有感触。现在很多作家,日子过得舒服了,或者打打麻将喝喝小酒,或者泡泡吧跳跳舞,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同质化,贵族化,把“文学”变成了一小圈子的事情,写来写去都差不多,雷同复制。小说原本是面向广大的世界和生活的,如今却“高贵”起来,成了什么“纯文学”,排斥那些原始的生机勃勃的真实生活。而作家们自己也正在远离人间烟火,一些作家写不出小说,就从报纸上找一则新闻来编,或看碟寻找灵感,或者从别的书里抄。这样得来的感受,自然就是稀释了的感受,不再具有感人的力量,不再是原初的纯正的经验,我称之为“二手感受”。这样的二“手感受”,是不可能打动读者的,所以,读者也就远离了这样的“文学”,所以有人说:“文学死了。”

那么,怎样才能获得切身的真实的感受呢?我想韩少功的这本书及其生活实践给了我们启示,就是要重新回到生活的现场,就是要具有草“根性”,重新回到文学的起点,重新感受人生与世界,这样才可能产生新奇感、新鲜感,才可能涌现源源不断的灵感,才可能创作出真实感人的文学作品。在《山南水北》中,韩少功就像刚刚闯入了一个新的世界的外来者,对一切都感到陌生,充满好奇,兴致勃勃,比如他写自家院子里的草木,他说“草木的心性其实各个不一”,牵牛花、桂花、月季花、阳转藤、橘树、楠竹等等各自不同,他甚至写到一枝葡萄也会有脾气,你对它怠慢,它就来个“自杀”,“绿叶呼啦啦尽落”。而这种新奇感与新鲜感,以及因此产生的表达欲望,其实就是文学的起点。对此,韩少功有个说法非常好:对于作家而言,恢复感觉和感受力是大政治。这样,我们也就理解了晚年的托尔斯泰为何不断逃离封闭窒息的家,也就可以理解韩少功七年前毅然决然的“归隐乡村”。

二、重新认识自然、乡村、传统与中国有评论者认为,《山南水北》读起来比较散,有点像国画中的小品,简约,灵性,但似乎有些躲避大问题、躲避难度。我倒觉得,这位评论者是没有完全读懂这本书。在这本书里,韩少功在表面的埋头于乡村世界的背后,其实是以亲身的经历经验,来重新接近和认识在现代化叙事中被有意忽视和边缘化甚至被排斥的乡村和农民,来审视和反思五四以来关于自然、传统的一整套言说话语,来重新认识中国。这一点,评论家李敬泽谈得很到位,他说:“韩少功的‘寻根暞、回乡,他二十几年来的写作和生活,演绎着一个中国人在城乡之间的焦虑和选择。他把认识自我的问题执着地推广为认识中国的问题。城市所体现的对中国的想象正全面覆盖我们的生活和心灵,对我们来说,中国是高楼大厦的中国,是高速公路的中国,是互联网和超女的中国,是义无返顾迅猛向前的中国,乡村在这幅图景中变成了‘问题暞,它被怜悯、等待改造,它本身已经不生产意义,它的意义取决于城市。但在《山南水北》中,乡村依然自有丰沛的意义。这本书很容易被理解为一部浪漫、感伤的挽歌,被归入那些对着乡村如对落日的脆弱咏叹中去,但这并非韩少功的意图,他是知行合一的,他力图提供另一种对中国的认识路径,他力图将被轻率删减的乡村的意义加入正在迅速更新的对中国的想象和认同中去。艾默生、梭罗等人在高歌猛进的十九世纪美国做了类似的事,他们将自然和乡村的意义深深地嵌入了美国精神之中,他们克服了现代化的轻率和势利,他们使得农民的形象、伦理和精神成为美国认同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我猜想,这也是韩少功的志向,他力图将那山、那水、那人民嵌入新的中国认同的形成过程中去。”

确实,自五四以来,大部分描写叙述农民的文学作品就存在两极化倾向,一种是极度美化农民,或者把农民写成虚假空洞的“高大全”,或者极端渲染夸大其贫穷,强化其受苦受难,作者自己则因此扮演高高在上的救世主和虚伪的精神和物质的施舍者、怜悯者的角色,而不深究背后的复杂原因;一种则是极端丑化农民,把农民等同于落后、愚昧的代名词,嘲笑和鄙视农民。这些,在我看来,都不是真实的。我觉得,农民就像你我,既可能有缺点不足,但同时也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单纯、质朴,韩少功在《山南水北》中就描写得很好,他把农民当成朋友、邻居来写,写出了他们真实的一面,比如书里的船老板、神医、意见领袖、农痴、蛮师傅等等,真实得让人感到亲切,他们就像我们身边的人,和我们是一样的人,他们有的地方不如我们,有时却还比我们聪明智慧,他们当然有困难贫困,但他们同样有幸福、喜悦、爱情,他们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农民也处在这个社会的包围中,自然地沾染了这个社会的各种色彩,比如同样会自私,会势利。在韩少功的描述中,农民的真实的形象呼之欲出,活灵活现。而我们只有真正认识了占中国人口一大半的农民,我们才可能说我们能够真正地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此外,书中还通过许多优美动人活泼有趣的故事和描述,隐性地向我们传达了作者关于自然、传统的新发现、新理解、新认识。书中更思考了乡村对于中国现代化的积极正面意义,乡村成为了加速度突飞猛进的现代化的减速器、缓冲带。

这样看来,《山南水北》其实是以其简洁明晰承担了许多重大的命题和思想。

三、寻找以长篇散文承担重大表达的新形式这一点,评论家李陀的概括很准确,他说:“以散文文体为骨架的写作来替代、革新源自西方的‘文学暞写作,这个努力应该说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其表现是:一,不是独篇散文,不是小品散文(晚明至五四至今,中国写散文者一直未能脱此藩篱),而是大制作,长篇弘治,容量重量都堪比长篇小说;二,熔各类新旧散文因素(抒情、写景、议论、新闻、政论、笔记、逸闻、神话等等)于一炉,并使其质变,成一新写作样式(对此样式应该有新的命名);三,散文写作由此获得空前的批判功能,成为批判现实的重型武器,不是匕首矛枪,而是大炮坦克——或许实验里,这个成功最重要。”而尤其难得的是,韩少功达到这一境地,虽然他是早就有这方面的有意识的追求,他曾多次表示虚构的小说今天已不足以应付今天复杂的现实,但在《山南水北》中,他是非常自然而然地走到这一步的,完全不同于那种刻意的造作的一定要做出个什么东西的制做。他是因为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了新体验新发现,所以有新感受新思考,所以有话要说,而这些话如此饱满充分,驱动他催促他,让他无法遏制自己,一说不可收拾,以至竟自然而然的成了一部一点不比那些宏篇巨制逊色的长篇散文,这个收获,是非常罕见的意外的收获,硕果累累的收获。而韩少功也无意地,寻找到了以长篇散文来承担重大表达的新的形式。这是又一个奇特的内容与形式的真正的完美的融合。

当代文学中,关于内容与形式的争论一直没有过休止,在一些所谓先锋派作家看来,形式重于内容,因为内容是陈旧的,而在一些传统作家看来,题材是决定性的,形式只是为内容服务。我个人觉得这些看法都有问题,在我看来,内容和形式应该是合而为一的。就像韩少功,他如果没有新的视角(也可看作形式),他就不可能发现那些早已存在而我们熟视无睹的内容;反过来,正因为他有了新的视角,所以,在他看来,一切内容都变得新鲜起来,都自然地进入了他的视野,或者说,这些内容之所以变得新鲜,成为了新内容,其实就是因为他有了新的视角。

在我看来,《山南水北》是一本大书,表面读,会觉得很愉悦轻松,甚至一口气读完,但仔细读下去,深入下去,又有许多还没有想明白清楚的地方,所以,我还会继续读下去。

印度的知识分子

最近流行的一本名为《桃李》的长篇小说,详尽地描述了一幅中国当代部分大学教授、知识分子形象图:出则豪华轿车相迎,入则妙龄美女相伴,乘则必打波音的(喻坐飞机如打的),住则必星级宾馆海景房,吃则海鲜大餐,喝则人头马XO,玩则高尔夫球夜总会……而且,这并非小说虚构,这全都是事实。如书中所写的某京城名校法学博士导师为小蜜(通俗一点说是二奶,高雅一点说是情人,当然贵为博导,以后一称呼为宜)在海口花花世界所杀之事,就是人人皆知的风流韵事。中国当今一些教授、知识分子的风花雪月之情和高雅之行动作为,由此可见一斑。

不知为什么,这倒使我想起在印度接触过的一些知识分子。

N也是一名律师,长得黑黑瘦瘦,非常精干,他是当地的名律师,政府高官、商贾大亨都认识他。他还有一位漂亮且活泼的妻子,与他相敬如宾,并且也是他的知己,挺着个大肚子还支持他的一切工作,包括接待我们,带我们参观、购物。他们的日子可以说本来过得很滋润,但他很苦闷,他最大的苦闷倒不是像《桃李》中那位博导兼律师一样一心想着如何打官司赚钱,他最大的苦闷是如何为在全球化冲击下日益贫苦的下层民众多做点事,使他们的日子稍稍好过一些,使他们不那么贫困。所以他组织一些生活相对优裕的城市中产阶级利用周末去乡下为农民提供技术辅导、教育培训、法律咨询、医疗服务等等,一切是免费的,还得自己带干粮。

他们长期如此,可以说乐此不疲,从好些年前一直坚持到现在。但他的烦恼是似乎这样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地的百姓还是在全球化冲击下,日子越来越难过,对生活越来越感到绝望。大量外来进口使得农产品价格持续下降,他和农民们都一筹莫展。

和N相处的几天里,他每天带我们坐一部印度产的摇摇晃晃的小轿车(印度基本上没有外国车)在椰子树遮天蔽日的乡间小路转来转去。冒着炎热,满头大汗,我们去看他们帮助组织的妇女自助小组如何自制肥皂、纺纱或做手工艺品,还有他们组织的妇女培训班,他们提供资金的幼儿园与小学校等等。N忙前忙后,介绍、致欢迎词、发表讲话、讨论、交流,我想肯定会影响他打官司赚钱,但他不在乎。他在乎的是乡下的工作又有了什么进展,虽然那都是他业余的志愿工作。

我还想起他热情的妻子和我们翻过的唯一一次脸。那是在一条小街上,我们中间有人看到一种包装不错的衣服很有印度服装特色,就想买。

N的妻子马上阻止我们,让我们去隔壁看一种比较简陋的农民自制的民族服装,极力动员我们买这一种,说价钱便宜,又经久耐用。我们买了一些。但那位同行还是回过头去买了他最初看好的那件衣服。此后,N的妻子就一直嘀嘀咕咕,大意是那是外资企业生产的服装,又贵又不好。她毫不掩饰她的不满,对那位同行从此敬而远之,却让我们对她更加敬佩。

同类推荐
  • 爱犊居吟草

    爱犊居吟草

    本书是山西省著名作家马乃骝的诗文集,马乃骝,已故,生前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是纳兰性德研究专家……
  • 我笔下的七宗罪

    我笔下的七宗罪

    《便衣警察》《永不暝目》《玉观音》《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海岩为大众所熟知,这得归功于他笔下的这些剧。海岩是个奇人,只有小学四年级的学历,却成为高级经济师、著名作家、重点大学的兼职教授,写小说改剧本,屡屡创造收视高峰,而他的本职工作却是企业家。本书主要包括了四大部分:第一解读海岩;第二与名记者对话;第三海岩杂烩;第四网络海岩,是一部海岩的传记文集。
  • 陈沂评说

    陈沂评说

    本书从小说、散文、诗歌、影评、文艺思想、政治思想、政坛伟人交往、文艺大师交往等方面对陈沂进行了研究
  • 萧红经典全集

    萧红经典全集

    萧红的作品乡土气息浓烈,叙事风格细腻深刻、委婉动人,她的很多小说,都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精品,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被茅盾称为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同样,萧红的散文创作也具有很高的成就。她的散文文字优美,凄切忧婉,在情感浓度和抒写张力上都较深刻强烈,刻画人物注重心理深层的挖掘,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希望本书能帮助读者开拓视野、汲取营养、陶冶情操。
  • 生命穿越死亡

    生命穿越死亡

    《生命穿越死亡》是朱增泉将军的军旅诗,共分五个部分,是作者在自己漫长军旅生涯中的感悟和思考。因为将军特殊的身份,他的军旅诗也被赋予了独特的个性:直面战争、呼唤和平、赞美生命、书写英雄。从古至今,战争都是人类逃避不了的话题,和平更是人类一直在追求的目标。而作为将军的作者,对战争与和平更是有着不同常人的思考。几十年的军人生活给作者留下了沉重而深邃的人生思考,看着自己身边的生命一次次穿越死亡,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渴望显得尤为真诚与强烈。其中《猫耳洞奇想》是一组很独特的军旅诗,更是一个军人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后的思考与感悟,充满着血的浓烈与烫热。
热门推荐
  • 傻瓜王爷睿智王妃

    傻瓜王爷睿智王妃

    他是傻子,天下人尽皆知。她是第一美女,第一才女,谁不仰望。皇上一纸婚书,她们却成为夫妻。…不堪羞辱,新婚当天她自杀。男友背叛,小三戏弄,她心脏病发当场毙命。于是带着狼狈的灵魂她来到异世。…再次醒来她是傻瓜三王爷的王妃,受伤太深,她无欲无求不喜不怒接受着上天一切的安排。可是,他却将她宠进天上地下,她要什么他必会做到,只要她开心哪怕天上的月亮都摘给她。她忽然觉得他不傻,他只是单纯了些,他爱她并且永远不背叛她,女人要的不就是这样吗?幸福一生有何不可。他爱她,那么她护他,全天下只有她可以叫他傻子,别人若叫那她就让他永远不能开口。片段一新房中,她掀开盖头淡漠的看着眼前的相公,一个傻子而已,也好以后到是少了些麻烦。“睡觉。”她躺在床上拍了拍了旁边的位置,然后闭眼就睡。不知所措的他快速的躺下又快速的抱住睡在旁边的新娘,嘴边小声的呢喃。“父皇说娘子是天下最好的东西,母后说娘子一定要好好爱,皇兄说一定要抱着新娘不然让她跑了。”片段二那钢铁柱子圈成的牢房,四周弥漫寂寞的气息,安静,似乎如死寂一般覆盖她的心。反观一生,假如她死了会不会有人为她伤心,或流下一滴眼泪。黑暗的深渊,一声巨响从不远处传来。她抬头,一个有些傻气的男子拿着带血的刀,血红的双眼紧紧的锁着她,站在门口处不动,最后竟然流眼泪了起来。“老婆~我来救你啦。”良久他才哭腔的说了这么一句。她一笑,谁说她死了没有人伤心了,至少还有一个傻子。想知道一个傻子如何爱一个女人吗?成魔成佛,倾尽天下。想知道一个女人如何爱一个傻子吗?护他陪他,傻看红尘。枫的完结文推荐,喜欢的亲可以看看。(太后有点贤)好文推荐》》》什么,她是他的人。说话拽文拽词,虽然是帅哥,但是,她咋看着都想要抽他。(老公,装斯文)他为了她,最终选择血染江山!(独宠残后)她从来不拈花惹草,只是为什么…门外来了那么多找她算账的妖孽(妖孽六君)邪君你竟然敢以貌取人,羞辱本姑娘,哼,看老娘怎么教训你!!(丑女戏邪君)终有一日,我定要用我手中的银针,一阵阵刺向曾经伤害过我的人的咽喉,让他们发出绝望的低呼!(医手遮天)
  • 后宫惊华:妖娆太子妃

    后宫惊华:妖娆太子妃

    她是他交易中的棋子,他是她命中的恶魔。她从面容丑陋到美若天仙,一路真心对他,却最终只是为他换取他情报的筹码,夜晚她乔装任人欺凌的娇娃,把酒言欢,曲意逢迎,却在死亡的边缘,被他冷漠地推入深渊!为了娘和弟弟,她哀求他高抬贵手。他不屑:“你算什么?不过是一个任人欺压的无耻女人!”“就算是无耻的女人,也会有死亡的权利!”她手中软刃一挥,一道血痕清晰惊悚,血色妖娆下她美艳如花!十年欢宠,十年仇怨,他疯了一般地找她,她却如同一抹幽灵,总是在他到来前,悄然离去!
  • 历史常识悦读

    历史常识悦读

    收录了从“创世之初”到新中国成立之间的中国历史常识,并配有大量插图,引领你走进历史的天空。从中窥视历史前进的脚步。读史使人明智。历史作为一面镜子,为人类记录着时代的交替与更新。从历史中可以获知我们的先人祖辈们的丰功伟绩和过锚褥失,我们吸取他们成功的经验,同样深记他们失败的教训。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穿越重生:嫡女天下无双

    穿越重生:嫡女天下无双

    她,是国内金牌特工,,树敌无数,却从来没有失手,众人心中的顶梁柱,却遭人算计,穿越到一个哑巴身上!家族抛弃,连下人也敢欺负!“既然,我代你活了下来,那就由我做主,欠了你的统统双倍奉还,退婚,那就试试看,究竟是谁后悔!”霸气的声音,四处传去,从此光芒万丈,闯炼狱,一身血色,还是如此艳丽夺人!玩世不恭,因为上一世的恩仇,所以决定这一世天地任逍遥!胆敢阻止自己逍遥的步伐,遇神杀神,遇佛弑佛!爱人面前可以,装可爱,扮无辜,执子之手,与之携老!站在世界顶峰,愿一生一世一双人...........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网游之无悔人生

    网游之无悔人生

    一个历经多年游戏的玩家进入到《辉煌的人生》后,凭借着多年的游戏经验和毅力,修炼成一个瞬发法师,从此他的命运开始改变。在游戏中他跟朋友们纵横驰骋,无数国外玩家闻其名而丧胆。在他的率领下,西部和中部联盟的玩家无不惨遭蹂躏。夫大丈夫立于世,快意恩仇,纵横天下,则人生无悔矣。
  • 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

    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

    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等是他的代表作。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关汉卿生活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孙颖瑞编写的这本《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讨论了元的文化和元代文人,关汉卿的社会剧、爱情剧、历史剧,以及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 婚然天成,首席的VIP恋人

    婚然天成,首席的VIP恋人

    在凉莫相亲第N次后,她状似开玩笑地说:“和我结婚吧。”结果,对面的男子,狭长的黑眸一眯,淡淡回应:“可有成年?”“二十。”“好,带上户口本民政局门口见。”于是,两个只见过一次面的人,就这样领证了……*顾少泽,家世显赫还帅的一塌糊涂,万千女人追捧的梦中情人,比灰姑娘还灰的凉莫做梦也没想到会嫁给这么一个富翁。*凉莫在一次公司聚餐上,喝得断片。醒来后,她一脸无辜地望着他,“老公,我错了。”他的眼角抽了抽,“还有呢?”“不该酒后乱来。”她吞了吞口水。顾大少的眼角抽的更为厉害,薄唇邪肆地一勾……奇怪的是,这个平淡无味的女人,让他越爱越上瘾。*女人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找对了人,他纵容你的习惯,并爱着你的一切。顾少泽,这个大她十五岁的沉稳男人,用浓情将她一点点融化,直到爱上他。凉莫说:爱是一种遇见,却无法预见。顾少泽说:亲爱的老婆,谁都可以说爱你,却唯独我在这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