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0400000008

第8章 向阳湖点滴(1)

【顾学颉】

干校三年的辛酸,久已忘怀。今年春,咸宁地委李城外同志热情来访,谈及旧事,仿佛向阳湖的花花草草,风风雨雨,又忽然呈现在眼前。他请我写点回忆文章,不便拂他的盛意,只好写下几页不像样的小文,聊以塞责。

提起笔来,枨触万端,真是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当然,区区小文,写不了许多事,姑且略去干校大事,记点干校生活中的些微点滴,以表示对咸宁、对向阳湖旧游之情。

1969年国庆节前,凄风苦雨的一天,文学出版社的大队人马,奉命到天安门前集合,听候动员的命令。据说:目前形势紧急,我们将随文化部大部队疏散到湖北咸宁,成立“五七”干校。听到这个消息,人心惶惶,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谁也不敢说,不敢问,只能埋头捧着“红宝书”乖乖地坐上火车,直奔咸宁。就这样,开始了围湖造田,脱坯盖房,割麦插秧,放牛养鸭,拉车舀粪的“劳动锻炼”生活……盛暑(四十二度以上),酷寒(摄氏零下十几度),风里来雨里去,有时泡在水里,连干十多个小时。这都不算什么,最令人难熬的是:每天每时每刻每条血管里都要充满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示”精神,无休止的白天黑夜大会小会的批斗,今天批这个,明天斗那个,与“忘我”的劳动,二者交织成为一幅热烈残酷的斗争时空。除了军宣、工宣两队和“革命”组织的头头们外,恐怕只有很少人不是心惊肉跳的,尤其“牛鬼蛇神”、有各式各样问题的人。

这种史无前例的特殊生活,虽然我在那里只有三年,但所作所见所闻,亲自经历的酸咸苦辣,回想起来,也是三天说不完,十本写不尽的。我当时是以“右派分子”身份,成为“牛鬼蛇神”中颇有“名声”的一员的。但“右派”那时早已成了死老虎,不是“文革”的主要对象,所以所受冲击,属于一般性,并不显得突出。比起曾经是当权者,那时成为“走资派”的一些高层人物,比起运动初期,曾经红极一时的英雄小将,后来转眼成为被残酷批斗的“五一六”分子来,还算很幸运,没吃什么大亏,可说是不幸中之大幸。然而,这并不等于说生活得很舒服、自由,没有什么压抑。相反,我在这里,是属于“四等公民”的身份。头等的,当然是上级派来的军宣队、工宣队,毛泽东最忠实的保卫者、无产阶级的斗士。其次,是响当当的革命派的大小头头们,临时的当权派和红卫兵小将们。然后,是一般的“革命群众”。最后排在末位的,才是“五类分子”(也包括昔日当权、后变为“走资派”的人)。我说“四等公民”,一点也不错的(“右派”,是当作人民内部矛盾处理的,还保留了选举、被选举权,还能存居“公民”之末)。不过,“四等公民”不少,但每个人的遭遇,并不完全一样,也难一一详记。就我来说,除了受前三等的新贵、旧宠诸人“众目睽睽”,随时监督、指挥和呵责之外,还受到个别的“成分”并不很好、或者竟是“五类分子”同类人的明欺暗算的伤害。其实,我在单位工作多年,从不和别人闹矛盾,更不喜管别人家的闲事,去惹是生非,应该说并无什么深仇大恨的人。可是,在那个特定的时间、环境和政治气氛下,时势所迫,好人也有可能变成“鬼”。至于本质上本是坏人,就阴风吹火,趁机变得更不像“人”了!有人要显示自己很“革命”,就摆出“革命派”的架势,鸡蛋里硬要挑出骨头,在十分平常的小事上“挑眼”,找你的“不是”,训斥你、折磨你。例如劳动时,他可以故意把你的竹筐里多加重分量,而别人的筐里的土却少得可怜。旁边有好心人看了,也打抱不平。你明明挖了两米长的坑,我的锹柄上刻有标准长度,他不信,他却说不够长,质量不够标准。如此等等,以此来显示他的“革命”和手中权力(这类人,多半是新权力派的亲信、小头头)。还有个别出身不好、也有“问题”的人,没有别的方法表示自己“靠拢组织”,于是在我们受统治的这群人中(尤其对我)打主意,不时向队里“打小报告”(告密式的报告),无中生有,或添油加醋夸大其词,说你的坏话,好让队里“剋”你。有时,别人发生了什么问题,和我毫不相干,俗话说的“放屁不挨板凳”的事,他也会挖空心思,九弯十八拐拉扯到你头上,洋洋洒洒写上一两张大字报,贴在醒目之处。一方面借此出风头;一方面显示自己已经“脱胎换骨”,爬上另一台阶了。除了上述等等坏人以外,平心而论,当权的大小头头们,大多数还是比较公平的,公事公办,并不额外挑剔。但个别的小头目,尤其顶头上司、直接管你的什么排长、班长之类的女头目,气焰之高、度量之窄,大有让人吃不了兜着走之势。

因为在北京生活久了,即使南方人,也习惯于干燥气候。咸宁三天大雨,两天小雨,夏天热得要死,冬天冷得要命,屋里屋外湿漉漉,床下长霉,老鼠到处跑,大蛇随时见的气候、环境,许多人感到水土不服,轻则头疼、发烧,重则病倒卧床。到干校不久,各连队就连着死了不少人。文学出版社的一位平时活蹦乱跳、爱说爱闹的青年电工,还没住进新房,就突然死去。古编室一位秘书,抗战时期,在八路军和敌伪军拉锯战的地区当小学校长,涉“嫌”被审查。平时患高血压症,一天,在菜地突然发病死了。还有校对科的一位中年女同志,因历史上有什么“问题”,经过审斗,病了几天,一个人悄悄地死在新房第二排的房间里。接二连三死人,闹得人心惶惶,以为大祸将临。干校领导知道了这些事实,为了稳定军心,那位领导干校的大校级军人,以军人的口吻和气派,在全校大会上,再三强调革命英雄主义、不怕死的精神,最后说:“哪块黄土不埋人!”这句话,让许多人在心理上更蒙上了浓厚的阴影。

上面说的那位秘书,和我五人挤住在一起的房间里,我的床和他的床成“丁”字形。那天早晨,我们还说过几句话。早饭后,他去菜地劳动,我在附近上工。不知怎样那么巧,我中午回到房间,看见他床上躺着一只很肥大的死老鼠,让我吃了一惊。不一会,就听说他在菜地死了。那天。好像是“八一”节,晚上连队举行庆祝大会,叫我临时到菜地棚子里代替原来的人看守。我只好摸黑,在蜿蜒泥泞的山坡小道上,好不容易地找到了那个棚子。里面有两个床铺,一个是定期看守的人,一个是临时去劳动的人。白天里,正是这个铺位,那位秘书就死在上面。他的尸体,早经人搬走装进棺材。我一个人只好硬着头皮,在半明半暗的马灯下,坐在那里,等候那位定期看守人开完会回来接班。如芒在背,难过地熬了约一个小时,忽听到远远的人声,从门缝里看到一群人在微弱的光线下,抬着一团黑漆漆的东西(棺材)在刚下过雨的小道上缓缓前进,才知道是去埋人的,大约过了半小时,不远的地方由人声嘈杂而复归寂静。

同类推荐
  • 在民国遇见鲁迅

    在民国遇见鲁迅

    《在民国遇见鲁迅》的宗旨:回到民国现场找回最真实的鲁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鲁迅通常以七种姿态出现:迷惘的青年,激愤的斗士,孤傲的文人,冷酷的批评家,幽默的旁观者,改造汉语的翻译匠,自我流放的精神导师。这七个鲁迅要么被涂上了意识形态的涂料,被捧上政治斗争的神坛;要么就被污化为刻薄、不近人情、冷落冰霜的批评家、刀笔吏。但这些都不是真实的鲁迅,真实的鲁迅离我们越来越远,最终竟成了谜!《在民国遇见鲁迅》把鲁迅放回他生存的年代和“语境”中,去掉意识形态,去掉遮蔽,全面真实地还原了生活中有血有肉的真性情的鲁迅。
  • 不是冤家不聚头:鲁迅与胡适

    不是冤家不聚头:鲁迅与胡适

    说到胡适与鲁迅,两大对峙的奇峰,他们有着太多的相同:一样的出生于文化丰厚之地,一样的来自于文脉世家,一样的青春年少便出门求学,最终又一样的漂洋过海留学深造,甚至一样的被守寡的母亲以同样的“母病速归”的谎言诓骗回家,娶了一个同样的没有文化的小脚太太。这太多的相同背后,又有着太多的不同:一个求学金陵,一个求学上海。在金陵的学校,鲁迅过的是比绍兴还要保守、传统的封闭生活。而在上海求学的胡适,则被开放、摩登的殖民文化所陶醉,如鱼得水,如浴春风,用他自己的话说:“自打进入上海后,我几乎没有一天不读报纸。”成山成堆的报纸杂志,兼收并蓄的海派文化,开阔了胡适的心胸,拓展了他的视野,让他看到了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此起彼伏的文化大潮。
  • 莫言:诺奖的荣幸

    莫言:诺奖的荣幸

    本书是国内唯一部零距离、长时间,及时而又深度解读莫言的权威读本。莫序,道出了他们同窗同道之间的深情厚谊;朱文,更见证了莫言从北京魏公村走向斯德哥尔摩红地毯的神奇道路。附录中朱寒汛的万字散文《小鼠侃象》更真实地记录了一个“80后”文学青年对莫言的别样观察,前后呼应,形成了父子两代研读莫言的独特景观。代后记,全面真实地回顾了近30年前,莫言与朱向前们追逐文学梦想的小环境和大背景。
  • 告诉你一个富兰克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富兰克林的故事

    精选了富兰克林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富兰克林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梦想成真:大衣哥朱之文

    梦想成真:大衣哥朱之文

    这是一本关于大衣哥朱之文的励志传记。朱之文一唱成名天下知,进入“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并成功登上春晚,红遍全国。他的成功绝非偶然,关键在于他有一个好的心态,把唱歌当爱好,30年如一日地勤学苦练铸就了他的辉煌。令人敬佩的是,虽然出身贫寒,朱之文从没有放弃对音乐的梦想和追求,他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小土屋、田野里、河岸边、建筑工地上都有他练习唱歌的身影。如果没有这种“铁杵磨成针”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音乐追求,也就没有今天的“大衣哥”。
热门推荐
  • 做人左右逢源 办事游刃有余

    做人左右逢源 办事游刃有余

    做人左右逢源,我们要学会用不一样的心态、不一样的方法去处理好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办事游刃有余,要求我们学会巧办事、办巧事。办事游刃有余首先还是要做人左右逢源,先学会做人,后才能学会做事,有了人脉,才能做好事、做大事。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3)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生命之树

    生命之树

    威廉·巴特勒·叶芝是爱尔兰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也是英语世界中最伟大的现代诗人之一,歌德堡诗歌奖、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叶芝一生创作丰富,深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的影响。《生命之树》这本散文集反映了他受到雪莱诗歌、布莱克浪漫主义、爱尔兰民间神秘主义等多方面的影响,是叶芝文学思想与艺术思想的结晶。
  • 洪荒使者

    洪荒使者

    一个没有几万载岁月前世的青年天宇,一生与劫数灾难相伴,从未见过自己的父母。冥冥之中,却巧遇一步古老的穴位神技,独自磨炼,不仅创立了自己的绝学神通,也开始透彻到古老的神秘面纱。
  • 我为球狂

    我为球狂

    这是继畅销80万册的小说《我为歌狂》、《我为画狂》之后,再度隆重推出的一部火爆的青春校园小说《我为球狂》,延续畅销80万册的销售记录,中国第一部校园即时读本,发生在这个春天的故事,星城高中的足球王子杨奔奔VS篮球帅哥张欧杰,到底谁是强中强?还有活泼靓丽的艺术队队长苏画画,温柔婉约的美女班长舒婷婷,闪动着友谊、情感、梦想的时代之歌,让您无时无刻不感受着这群年轻人身上跳跃的激情和生命的活力。
  • 重生之盛世清雅

    重生之盛世清雅

    【本文一对一】因为一次意外,年近三十的刘清雅回到了她八岁那年。在那个刚刚将全民所有制,改为自主营业的年代。面对着年轻的父母,年幼的弟弟,她无声的笑了…想起前世,因为家里的贫困而备受冷眼的父母,狗眼看人低的亲戚…因为没权没势,被人随意践踏的尊严…既然老天给了她重来一次的机会,她怎么能够辜负呢?一颗王者的心,加上随着重生而出现的异能,她注定颠覆黑白两道,震撼商界政途,成为打破这世界制定的规则,至高无上,俯视众生的神话般存在!片段:迎宾小姐接到电话,说是有位大人物刘总要到,让她注意形象,马上打起精神,面带微笑的等待着,突然看到门口来了一个穿着随意,肩上搭着个洗的泛白的单肩包却长的非常漂亮的女孩,摸了摸自己的脸,皱了皱眉,“哪里来的野丫头?真是没规矩,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保全!赶紧过来把她轰走!”刘清雅耸了耸肩,掏出手机拨了一个号码,“黄老板,可不是我不来哦,谁让你们这儿门槛太高,咱小老百姓攀不起啊。”说着就要挂电话走人。“刘总!刘总,请留步…”接着就看到门口飞快的滚出来一颗“球”。迎宾小姐诧异,老板这是怎么了?不是说有贵客吗?怎么这么没形象的跑出来了…等等,刘总?老板叫这小姑娘刘总!看着老板点头哈腰的把那小姑娘迎了进去,迎宾小姐的脸色霎时一阵惨白…本文爽文,异能、赌石,掏宝捡漏、扮猪吃老虎,各种帅哥美男,爽点YY…喜欢的抱走,不喜绕道,谢绝人身攻击。
  • 最强医王

    最强医王

    习得一身道家秘籍的李善缘以医入世,一手出神入化的针术、丹药折服众多国外名医。草根入世的他本以为自己是个孤儿,谁知却有个官权豪门的身世……火爆的激情,勾心斗角的对手,惊心动魄的生死考验,有激情有铁血,时不时挖个坑埋个人。
  • 丞相下下签:穿越夫人要休夫

    丞相下下签:穿越夫人要休夫

    一次次言笑晏晏,都还只是年少时。那个策马扬鞭,一次次纵酒狂歌,她却早了整整四十年!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那一颗不属于建安元年的心,她穿越三国,又该何去何从,更没有仁义为怀的刘备。一切繁华背后,本该穿越的时间是三国鼎立,她却知道“苍天已死,没有驻守江东的孙权,黄天当立”的乱世即将拉开序幕。一切的一切,又该如何挽回悲剧的重演。遛狗逗鹰的少年郎曹孟德,为寻找妹妹,那个儒雅翩翩四世三公的袁绍。(新书《君王下下签》是此书续集~讲述曹操和不念女儿的爱恨情仇哦~)
  • 落果

    落果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世界最具教育性的寓言故事(5)

    世界最具教育性的寓言故事(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