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0400000010

第10章 冯雪峰与我同台讲用

【文洁若】

文洁若,女,1927年生,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著名文学翻译家,日本文学研究家。有《我与萧乾》、《芥川龙之介小说选》等著译多种。

冯雪峰同志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二十年了。他在冷落与冤屈中溘然长逝后,我不断地读到怀念并描述他的文章,从而使我对人民文学出版社这位德高望重的首任社长更加深了理解和尊敬。五十年代我在他手下工作过,“文革”期间又在“牛棚”中共过三年患难。那以后还在咸宁干校一道劳动了两年。其间,尤其令我难忘的是,在向阳湖我还同这位半生坎坷、备受折磨的老人同台讲用过一次。

人民文学出版社是1951年3月成立的,由三联书店抽调一批干部,在文化部旧楼借几间屋子办公。冯雪峰只身从上海来京,住在该楼的一间小屋里,筹划创社事宜。入秋后,简陋的三排筒子楼才竣工,我们遂搬进去办公。

1954年后,这位耿直不阿的社长就因《红楼梦》研究问题和“胡风事件”受批判,在接二连三的运动中一再挨整。他写的寓言被斥为毒草了,他被扯进了“丁陈集团”,最终,一顶千斤重的右派帽子压到这位参加过长征、并被关进过上饶集中营的老干部头上。

一连串惩罚纷至沓来。他本人连降好几级还不算,子女自然也受株连,或被赶到外地,或被调到基层,迫于形势,老两口主动提出由原来的小独院搬进大杂院中勉强能容身的两小间。好在这位长征干部两袖清风,身无长物。若干年后,总务科一名科员在“一打三反”运动中交代,当他为遭到贬黜的冯雪峰清理苏州胡同那个小独院时,曾把一块地毯偷偷卖掉,饱了私囊。那原也是冯雪峰自购的,他的住房缩小,就留给出版社了。降级后,生活当然颇受影响。

冯雪峰一向律己甚严。解放初期,身为领导的同志往往乘机为妻子及亲属安排工作。那时缺额多,这种做法相当普遍。雪峰的爱人何爱玉比他年轻六岁,高中毕业。三十年代以来就协助地下党做了大量工作,完全有资格调入社里。只要雪峰稍有表示,人事科肯定就会为她安排个岗位的。然而,雪峰非但没这么做,他还让爱人在编制外当一名不拿工资的秘书。

1953年萧乾曾告诉我,头年晚秋雪峰同志到外文局去看望他,对他说,胡乔木同志派他去征求萧乾对回归文艺队伍的意见。萧乾对雪峰心仪已久,那次见面,感到他为人谦逊和蔼,胸怀磊落。几个月后,萧乾就调到人民文学出版社来,筹划创办《译文》杂志事宜。

雪峰戴上右派帽子后,降为一名普通编辑,被安排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译所。1961年6月,萧乾结束了三年多的“监督劳动”后,也从农场调到那个编译所来,从事翻译工作。冯雪峰是那一年第一批摘帽的,还见了报。次年春天,他被邀列席政协会议。出版社这才把他的住房调整到北新桥的宿舍里。这时,他提出请创作假,去完成他那部于1937年就着笔的、以长征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卢代之死》,但未获批准。于是他准备写一部以太平天国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还为此亲自到广西和湖南实地考察过。然而,小说刚开了个头,就又奉命赴河南安阳参加“四清”。他用的是早年的名字福春。他工作出色,当地干部不晓得他是摘帽右派,还提出表扬他,但上面未予批准。

“文革”开始后,他也被送进了“牛棚”。有个时期革命群众忙于打派仗,顾不上管我们。我每天完成了那点指定的劳动,就无所事事。在桌上摆本《毛主席诗词》,一首首地背诵,倒觉得比一部部地校改译稿省眼睛。那些年我们中间最忙的是冯雪峰,成天络绎不绝地有人向他外调,他总埋头写材料,片刻也不得清闲。

196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只留下少数人搞“样板戏”,工作人员“全锅端”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去围湖造田。早在1941年,冯雪峰被囚在上饶集中营的时候,就害上肺病,奄奄一息。幸而被营救出狱。1959年又患胃病,把胃切除了五分之四。“老弱病残”四条,他都占全了。然而纯粹是由于政治上的原因,67岁的冯雪峰也佝偻着腰,不由分说地被赶到干校。当时,最脏最累的活儿都摊到那些在“牛棚”里受过审查者的身上,动辄就是:“派几个右派”。雪峰出身于农民家庭,干活卖力气。这位奔七旬的老人往往被当成壮劳力去使用。例如,有一次修桥,雪峰、萧乾和另一个右派被派去挑石头。雪峰挑得又多又快,萧乾比他还小七岁,却不如他。第三位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地道的文弱书生。下工时,外连那位领班把雪峰留下,教另外两人自次日起,“不必再来了”。

由于雪峰劳动得格外出色,有一天军代表和连干部派他在四排讲用,还指定由我去奉陪。

我所在的十四连四排共有三个班,三四十人黑压压挤满了一屋子。自从1957年在文化部小礼堂听雪峰做“大鸣大放”的动员报告以来,已经多年没听见他当众讲话了。

雪峰用浓重的浙江义乌口音开腔了。他的嗓音再也不像五十年代做报告时那么洪亮、那么充满自信了。

其实,雪峰是最有资格讲用的了。咸宁干校的“五七”战士虽然达数千名,但像雪峰这样与毛泽东、鲁迅、瞿秋白、张闻天等直接交往过,又曾爬雪山、过草地、蹲过集中营的,诚然是绝无仅有。倘若谈谈他这传奇般的生涯,该是多么生动。然而对这位饱经风霜的瘦弱老人来说,这一切都已成为不堪回首的往事,属于连提都不能提的禁区。

在干校所举行的多次讲用中,就数陈早春所做以放鸭为主题的讲用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他把鸭子的生态描述得绘声绘色,从此大家亲切地称他作“鸭司令”。后来雪峰一度被选作早春的“接班人”,在沼泽地跟着早春放了几天鸭子。尽管雪峰像对待任何工作一样,依然豁出老命去干,但终因体力不支,打了退堂鼓。早春比雪峰年轻三十岁,而且身体健康。军代表和连干部真是过高地估计了风烛残年的雪峰老人的潜力。

总之,雪峰那次的讲用缺乏中心思想。他只谈了谈自己对党对人民犯下过严重错误,表示今后决心通过劳动来改造世界观,重新做人。雪峰讲毕,军代表绷着脸训斥他说,他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认识不足,态度不够端正。

说实在的,不论雪峰怎么讲,也讨不了好,因为那顶帽子虽然摘了,他却还是“摘帽右派”,他的命运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轮到我了。我知道军代表和连干部为什么指定我来讲。一周前,同屋的一位资深女编辑约我为墙报写一篇稿子。我和她在“牛棚”里共过三年患难,在干校又编在同排同班。没想到我借着昏暗的油灯熬夜写的那篇稿子竟博得了连部的好评。“红八月”以来,我的头上突然也出现了光圈。连总抱怨我劳动不够卖力气的班排长,也开始表扬起我来了,甚至早晨出工前,我在“天天读”时漫不经心的一句发言,也受到一向对我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一位“响当当”的称赞。好几天我很不自在。因为我读过苏联的长篇小说《不需要的荣誉》(伏罗宁著),暗自担心被人为地捧得越高,有朝一日会跌得越重。不过,既然要我讲,也只得“赶着鸭子上架”。我没有怎么准备。当时我原想表一表全家四口人走“五七”道路的决心(1969年11月,为了“备战”,我们就把一对儿女都接到干校来了)。然而听着雪峰的讲用,我猛地领悟到,这位老人的头脑实际上是非常清醒的。他之所以讲得那么平淡呆板,是因他既不能说真话,又不肯说假话。那是1971年初,“五七”干校的始作俑者、靠谎言起家的副统帅还在台上。就拿我那篇获得军代表和连干部好评的墙报稿来说,我写的又何尝是真话?我才没那么心甘情愿地丢下自己的专长、让子女荒废学业,全家四口人一辈子走“五七”道路呢?我顿时泄了气,只把墙报那篇稿子大致重复了一遍,把场面敷衍过去。

那之后不久,在“拉练”中,雪峰受到了一次摧残。“拉练”本是部队练兵的做法。军代表把它搬到干校来了。不定哪天,半夜里突然吹号,要求这些大多数已年过半百的“五七”战士像棒小伙子那样五分钟内穿好衣服,叠好被,紧急集合,然后沿着崎岖的山路跑步行军。一天晚上,雪峰和萧乾都跌了跤,因而远远地落在队伍后面。年富力强时,雪峰曾参加两万五千里长征,如今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精力快耗尽了。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哪里经得起这么折腾!

1971年6月,雪峰随着一批老弱病残到了丹江口。虽然再也不用自己种稻种菜了,但拉着大车去运粮油肉菜的任务还是落在他身上。亏得转年秋季修订《鲁迅全集》的工作上了马,雪峰被调回人民文学出版社,他才避免像侯金镜那样在干校因劳累过度猝然身死的命运。

1973年7月至1978年,我们蛰居在东四北门楼胡同的八米“门洞”里。那儿离雪峰所住北新桥宿舍不远。一天,萧乾去看望老友孙用,承蒙他惠赠一包红艳艳的宁夏枸杞子。萧乾马上蹬自行车专程到北新桥给雪峰送去一半。第二天,雪峰又从北新桥步行到门楼胡同我们那个“门洞”回访,并且还送了一包黄豆。可惜那阵子我“以社为家”,住在办公室里,无缘同这位老领导再见一面。1975年3月,雪峰就因肺癌在协和医院动了手术。大夫说是由于他体质弱,又由于多年的劳累,再加上心情长期郁闷造成的。术后一个多月就被迫出院,及至发现扩散,再住进医院,就已经回天无术了。

1976年1月31日,第一任社长冯雪峰去世的消息传遍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各个办公室,大家都十分哀伤。尽管“四人帮”下令不许念悼词,并规定参加追悼会的人数不得超过二百名,然而自发地前来参加的还是突破了三百人。追悼会由胡愈之主持,茅盾、叶圣陶、宦乡和不少民主人士都参加了。及至雪峰同志的问题正式平反后,又重新开了一次隆重的追悼会,聊以告慰九泉之下的雪峰同志。

同类推荐
  • 孔子执着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孔子执着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张居正十讲

    张居正十讲

    有些人是天生的政权热爱者,他们迷恋政权,甚至可以为之奉献自己的生命。张居正便是这样的人。他深知,要实现报国安民的宏愿,手中没有权力是不行的,甚至有权力而没有重权也是不行的!张居正上台的时候,他面临着怎样的政治局面?这个古老的国家又面临着哪些亟须医治的弊病?张居正一直以来使希望整治弊政,实现富国强兵的宏愿。现在他有了这个条件,又会怎样利用?他能够灰飞烟灭一个改革弊政的能臣吗? 只要说起位高权重的官员,大家心里都会产生对他们是否清廉的怀疑,正如西方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说:权力意味着腐败,绝对的权力则意味着绝对的腐败。
  • 莫言:诺奖的荣幸

    莫言:诺奖的荣幸

    本书是国内唯一部零距离、长时间,及时而又深度解读莫言的权威读本。莫序,道出了他们同窗同道之间的深情厚谊;朱文,更见证了莫言从北京魏公村走向斯德哥尔摩红地毯的神奇道路。附录中朱寒汛的万字散文《小鼠侃象》更真实地记录了一个“80后”文学青年对莫言的别样观察,前后呼应,形成了父子两代研读莫言的独特景观。代后记,全面真实地回顾了近30年前,莫言与朱向前们追逐文学梦想的小环境和大背景。
  • 任正非正传

    任正非正传

    43岁的退役解放军团级干部任正非,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中年人,以凑来的2万多元人民币创立了华为公司。当时,除了任正非,1987年,可能谁都没有想到,这家诞生在一间破旧厂房里的小公司,即将改写中国乃至世界通信制造业的历史。《任正非正传》是一本展现任正非及华为历史的画卷,主要以任正非的人生经历为主题,以华为的发展历程为辅线,详细介绍了任正非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是如何把华为从边陲小镇的小公司培育成了叱咤全球的跨国巨头的。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任正非,一个受人尊敬的神秘而低调的人所做的伟大的事业
  • 大军事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军事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战争,也许是人类历史上变幻莫测的一种现象。正因如此,那些在战争中用兵如神的大军事家便令人惊叹和折服。他们的性格特点与战斗故事被人久久传诵。
热门推荐
  • 重生之风华无限

    重生之风华无限

    因为一个误会,他便送给她爱情和友情的双重背叛和无休止的骚扰与折磨。终于,她因他而死。再次醒来,她回到了16岁,厄运刚刚开始的那一年。重生的她誓要改变一切。且看她如何玩转命运,绽放无限风华!时尚晚宴?她震撼全场!心机城府?她极品腹黑!学习成绩?她全市最优!商场风云?她独领风骚!豪门争斗,她素手乾坤,风华独揽!……当她风华绽现,不知迷了多少人的眼。然而究竟谁,能走进她那冰封的心?【精彩片段一】“若羽,我知道错了,能不能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也知道错了,当初就不该认识你,能不能也给我一次机会?”【精彩片段二】“老公,今天有人追求我。”“是谁?”某女掰着手指数着,某男脸越来越黑……“敢骚扰夫人,为夫就让他们的公司见不到明天的太阳!”“我就知道老公你不喜欢,我已经将他们的公司都收购了。只是……”“只是什么?”“只是他们说,你比我老。”“告诉他们,成熟男人才有魅力。”“可是他们说,你体力不行。”“为夫体力如何,夫人你还不清楚么?”一室旖旎……于是乎,某女三天木有下床……———————————————————————————【苏睿】有着多重身份的他,即便是天下在他的眼前也不过是尔尔。可是,竟然有这样一个她,闯进他的心,从此他的眼里唯独只有她。【齐子涵】因为是她弟弟,成为她最亲最近的人,却也因此有了一辈子都跨越不过去的鸿沟。【夜寒兮】最大的错误就是不该用那种方法试探她。若再给他一次机会,即便知道她不爱他,他也不会去试探。也许这样她就找不到离开的理由。【程夕】有些爱,只要默默守护就好。不逾越,她就不会排斥远离。【夜南希】他恨自己太晚发现自己的心,若是早一步,也许还有机会。【殷奕迅】“若不是那样的场合相识,我们的结局会不会不同?”【麦子逸】丫头,你一定要幸福。【张浩鹏】我真的知道错了。然而当我回头,你已经走远,任我再努力,也追不上了。【钟文超】因为自私的爱你,让你陷入困扰。好在最后你过得幸福,只要远远的看着你幸福就好,此生别无他求。角色未全,更多待续……
  •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礼仪课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礼仪课

    礼仪小至影响一个人的形象和声誉,大至决定一个人的前程和命运,礼仪上的一点小小的疏忽,都会为你带来危害和麻烦,使你的形象一落千丈,事业功败垂成。30岁是一个人成长中的标志性阶段,如果你30岁前还没有掌握相关的礼仪知识和准则,30岁后你在人生的各种场合将会举步维艰。本书总结出了最重要的33堂礼仪课,解说了仪表礼仪、社交礼仪、谈话礼仪、应酬礼仪、用餐礼仪、生活礼仪、商务礼仪、职场礼仪等生活中必须要接触的所有礼仪规范,让你在趣味而活泼的礼仪课堂中,领略礼仪的魅力,学习礼仪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塑造自己的优雅形象,提高自己的礼仪技能,在30岁后的人生中用礼仪走遍天下,赢得一切!
  • 商业信条

    商业信条

    继《把信送给加西亚》之后阿尔伯特·哈伯德的又一力作。《商业信条》汇集了阿尔伯特·哈伯德一生商业思想的精华。这是一本关于忠诚、主动、敬业等商业法则论述的力作集合,也是阿尔伯特·哈伯德对商业法则的最高感悟。成功与卓越其实就是一种心态。追求卓越,就从阅读本书开始。
  • 有效用人的81个关键细节

    有效用人的81个关键细节

    当领导当到最后也只有“用人”两个字,因为只有用对人才能成大事。本书集结国内外大量成功的用人案例,提出领导者在用人、御人方面要注意的70多个关键细节,让您用人无忧。
  • 星核斗天

    星核斗天

    “什么,你说道德经没用。”“我告诉你,用什么东西跟我换我都不换。”秦天如是说,他发现道德经不在只是一篇古文那么简单……地球青年秦天来到了星核世界,觉醒原核,他发现人们都是一个原核,而他自己却身负两个原核……煅经骨,九星圆,真核动,神冲天。这是一个异常残酷的世界,异常凶险的世界,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世界,人类修炼,排山倒海,崩山断水。
  • 德国精神

    德国精神

    在当今世界主要大国中,说起别的国家,国人或许总是很容易说出这样那样的批评,但说到德国的时候,国人却几乎是众口一词的褒扬。在我们的意识中,德国精神是和严谨、忠诚、顽强、毅力等词语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也就有了“真的很德国”这样的广告词。作为当今世界的一个主要国家,德国无疑有其伟大优秀的一面,就这一点来说,国人对德国的褒扬是有根据的。
  • 若是蝴蝶会哭泣

    若是蝴蝶会哭泣

    她,本是平凡女子,却一次又一次流落异地,江湖中的恩怨情仇似乎都与她有关,这厄运就那么无法逃开吗?所有这一切种种安排,可有她的一丝意愿?他,一袭月白衣衫,本是杀手,却在与她的第一次邂逅中便有了一生一世的承诺,而后,依旧是背叛。他,是那里的王爷,是地下的皇帝,依旧为她倾心,可最后,为什么会对她的死活不管不顾?不是爱过吗?在这恩怨情仇交织的地方,她又该走向何方?
  • 悍妃之田园药香

    悍妃之田园药香

    第一天拿刀砍人,第二天与公鸡拜堂,第三天连坟头上的獾都敢吃,彪悍女医生穿越为受尽欺负的孤女,拖着软弱的婆婆,年幼的丈夫,还有三个鼻涕虫的小叔子、小姑子,斗大伯、夺家产、治瘟疫、开药铺,打造乱世中的药香田园。神秘腹黑的小相公,十岁中秀才,十三岁中举人,背负血海深仇。柳迎风,名医世家的庶长子,为躲避嫡子追杀,隐世乡村。“你的才华不应该被埋没,跟我走,待我夺得家业,你就是名医世家的当家主母!”司徒展宸,战功赫赫的威武将军,只因为一个承诺,三十岁还未婚配,却没有想到,女子已经嫁做他人妇。“我会一直等你,等你休了你的相公!”本文一对一,男主情深似海。
  • 冷宫德妃

    冷宫德妃

    《冷宫德妃》简介:当场抓‘奸’,不贞的德妃,她被刺字淫——妃,鲜红的血迹,青花般的字印,一辈子背负,忍受屈辱,在所有人的嘲讽目光中,她依然挺直了身躯,步入那个,于她而言是另外一片天的——冷宫她是今朝冷宫‘淫’妃,她是前朝冷宫‘淫’妃,不同的人,相同的命运。人生,有多少的因缘巧合,因为缘分,她入了宫,当了宫妃。相貌平凡的她,一直默默无闻,虽然贵为德妃,无权无势,只想保全,却在后宫选秀之际,受到皇帝的宠爱。隐含目的、尊贵不凡的他说:“爱妃,替朕生个孩子吧。”是真是假,她分不清。只能,淡淡一笑回避。豪迈奔放却一往情深的他说:“虽然你是我的皇嫂,但是知音难求,为何,相遇太晚。”阴柔狠绝却饱含痛苦的他说:“你是他的女人,而他的母后,抢走了我的一切,所以,他的女人,我要抢回来。”温文如玉却邪魅深情的他说:“即使你是他的宫妃,我也只爱你。”谁真谁假,她分不清。平凡如她,何德何能,面对所有的一切,她从不说,但,并不代表她不知道,她所求的,只是,一片干净而宁静的天空而已。这是大概简介,或许有更多的男猪,也或许更加的少,简介只是简介,内容如何,大家陪飘舞一起挖坑吧。此文结局皆大欢喜,亲们,飘舞不会弄个悲剧的,亲们安心的跳坑吧。推荐飘舞新文《绝魅残颜皇后》赵云倾,一个冷淡随性的现代女子,没人比她更倒霉,赏个湖景都可以跌入湖中,穿越至毁容的贤德皇后身上。云倾,大月皇朝的贤德皇后,不贤不德,尖酸刻薄心眼小心胸狭窄――两道‘狡诈’先皇的遗旨,她,成了太后与皇帝争斗下的牺牲品,抑或,是母仪天下、万千恩宠于一身的残颜皇后?人不负我我不负人以心相交以魂交融最终,谁与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片断我许你一个稳固江山,你许我――一生一世一双人!“朕命你,过来!”冷魅阴沉的皇帝,眯眼看着浴火中的女人,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惶一闪而过,更多的是恼怒,怒吼着命令她,掩不住的心虚――他伸出手,喜气的大红龙袍上栩栩如生的九爪金龙,猩红的龙眼熠熠发光,狂狷地看着贤德皇后,仿佛在嘲笑她一样。今晚,是他的纳妃大日——一生一世一双人,云倾淡定一笑,隔着火焰笑看她倾心爱过的男子,凤眸只余清冷绝决。灼灼的火焰化作一条条火龙,在她周边张扬吞吐火舌,烈火辉映着她如玉的凝脂,只见她扫了皇帝一眼,看着怀中缓缓皱眉的稚儿,额头因为焦热沁出了细细的密汗,她怜惜一笑,“炎儿,随母后一起,可好?”
  • 我只是忘了忘记你

    我只是忘了忘记你

    北大有史以来最离奇的一场学生会选举。一场缺席胜选引出的却是一段虐心恋战。一个是名门之后、高贵儒雅、痴心独恋;一个是孤行游侠、风流倜傥、野性正义。两位候选人背后却站着同一个女人。选择爱,还是选择被爱?这是每个人内心的终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