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柳公权带着满肚委屈和怀疑进城了。到了城里一打听,在一棵挂着字画汤白布的大树底下就找到了那人。柳公权急忙跑过去一看:确是一位老人已失去双臂,正坐在地上用脚写字呢。只见地上铺着纸,他用左脚压着一边,用右脚的大拇指和二拇指夹住毛笔,运转脚腕,一行遒劲的大字便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众人一阵喝彩:“好,好!”柳公权都看呆了,真是不看不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啊!自己有完整的手臂,还赶不上人家用脚写的,实在惭愧。想到这里,柳公权来到无臂老人面前,双膝跪倒,说道:“先生,请受徒儿一拜,请您教我写字吧。”无臂老人推辞道:“我一个残废人,能教你什么,只是混口饭吃罢了。”柳公权说:“请您不要推辞了,您不收下我,我就不起来!”这老者见他言辞恳切,心里一动,说道:“你要实在想学,那么你就照着这首诗练下去吧。”说罢,老人又用脚铺开一张纸,挥毫写下一首诗:写尽八缸水,墨染涝池黑,博取众家长,始得龙凤飞。
这首诗,是无臂老人一生练字的真实写照。那意思是说用尽八缸水,染黑了涝池水,博取众家之长,虚心学习,才有今天这苍劲有力的龙飞凤舞。柳公权是个聪明人,早已领略了这诗中的寓意,他不但懂得了写字必须勤写勤练,虚心学习,更懂得了做人亦不能恃才傲物,否则将一事无成。
他怀着不可名状的感激之情,接过了老人的诗,急切又羞愧地回到了家。打这以后,他从不在人前炫耀自己,每日里挥毫泼墨,练笔不止,悉心研究揣摩名人字帖,最后终于练成流传千古的“柳体”。
“生命有限,知识无穷”,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无穷无尽的海洋,都是无边无际的天空。任何一个人,即使他在某一方面的造诣很深,也不能够说他已经彻底精通,彻底研究透了。所以,谁也不能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而停步不前,趾高气扬。
骄傲是我们前进中的绊脚石,不搬开它只会故步自封,止步不前。一个因骄傲而自大的人多半盲目,这使得他不能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并拒绝改变,而谦虚则恰恰相反,它能让一个人得到最大的帮助与知识,使内心更为充盈。
一个人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知道自己的短处,认识到自己的渺小,认识到自己的知与不知。正如一位哲人所言:“无论什么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知道了一切。”
低调为人,高调做事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南怀瑾先生是这样解释的:“孔子说,社会、国家上了轨道,要正言正行;遇到国家社会乱的时候,自己的行为要端正,说话要谦虚,不然则会引火上身。”翻译过白话来,我们就可以知道南怀瑾先生是在告诫我们要注意说话,行事要小心,做人要低调。
先生总说他这一生“一无是处,一无所长”,实际上他却是阅尽人间风光。南怀瑾先生的低调就很值得我们学习。
这种低调做人的哲学透镜,它反射出一种朴素的平和与自然的情调,并在出世与入世的平衡中,向我们提供了低调做人的终极启示。
可是低调归低调,在做事上却应该向高标准看齐。
张廷玉是清朝有名的重臣,雍正初晋大学士,后兼任军机大臣。张廷玉虽身居高官,却从不为子女们谋求私利。他秉承其父张英的教诲,要求子女们以“知足为诫”,其代子谦让一事即为突出的例子。
张廷玉的长子张若霭在经过乡试、会试之后,于雍正十一年三月参加了殿试。诸大臣阅卷后,将密封的试卷进呈雍正帝亲览定夺。雍正帝在阅至第五本时,立即被那端正的字体所吸引,再看策内论“公忠体国”一条,有“善则相劝,过则相规,无诈无虞,必诚必信,则同官一体也,内外亦一体也”数语,更使他精神为之一振。雍正帝认为此论言辞恳切,“颇得古大臣之风”,遂将此考生拔置一甲三名,即探花。后来拆开卷子,方知此人即大学士张廷玉之子张若霭。雍正帝十分欣慰,他说:“大臣子弟能知忠君爱国之心,异日必能为国家抒诚宜力。大学士张廷玉立朝数十年,清忠和厚,始终不渝。张廷玉朝夕在朕左右,勤劳翊赞,时时以尧舜期朕,朕亦以皋、夔期之。张若霭秉承家教,兼之世德所钟,故能若此。”并指出,此事“非独家瑞,亦国之庆也”。为了让张廷玉尽快得到这个喜讯,雍正帝立即派人告知了张廷玉。
可是张廷玉却不这么认为,他要求面见雍正帝。获准进殿后,他恳切地向雍正帝表示,自己身为朝廷大臣,儿子又登一甲三名,实有不妥。没容张廷玉多讲,雍正帝即说:“朕实出至公,非以大臣之子而有意甄拔。”张廷玉听罢,再三恳辞,他说:“天下人才众多,三年大比,莫不望为鼎甲。臣蒙恩现居官府,而犬子张若霭登一甲三名,占寒士之先,于心实有不安,倘蒙皇恩,名列二甲,已为荣幸。”张廷玉是深知一、二甲的这一差别的,但是为了给儿子留个上进的机会,他还是提出了改为二甲的要求。雍正帝以为张廷玉只是一般的谦让,便对他说:“伊家忠尽积德,有此佳子弟,中一鼎甲,亦人所共服,何必逊让?”张廷玉见雍正帝没有接受自己的意见,于是跪在皇帝面前,再次恳求:“皇上至公,以臣子一日之长,蒙拔鼎甲。但臣家已备沐恩荣,臣愿让与天下寒士,求皇上怜臣愚忠。若君恩祖德,估庇臣子,留其福分,以为将来上进之阶,更为美事。”张廷玉“陈奏之时,情词恳至”,雍正帝“不得不勉从其请”,将张若霭改为二甲一名。不久,在张榜的同时,雍正帝为此事特颁谕旨,表彰张廷玉代子谦让的美德,并让普天下之士子共知之。
可喜的是其子张若霭十分理解父亲的做法,而且不负父亲的厚望,在学业上不断进取,后来在南书房、军机处任职时,尽职尽责,颇有乃父之风。其父能秉低调做人之原则,而其子又不负众望,能行高标之事,实在是皆大欢喜。一个人刚进入一个环境,最重要的就是要适应,保持谦虚与低调,同时知道积极与主动。
低姿态消融他人嫉妒的壁垒
拿破仑曾经说:“有才能往往比没有才能更有危险;人们不可能避免遇到轻蔑,却更难不变成嫉妒的对象。”真正聪明的人懂得以低姿态为自己筑起一道防止嫉妒的有效堤坝,不会让自己惹火上身。因为有特殊才能或特殊贡献而冒尖的人,往往容易成为众人打击的对象。由于嫉妒心重还可能暗地里给你使绊子,让你生活在一种无形的压力之下,时时处处都有障碍,让你人做不好,事干不成。
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化解别人对自己的嫉妒,很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本该属于自己的天空,所以,必要的时候低一下头,给别人的嫉妒心留出点空间,是你不得不做出的让步。当你一旦发现别人对你有嫉妒心理时,你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化解。
第一,向对方表露自己的不幸或难言之痛。当一个人获得成功的时候,有人可能会因此感到自己是个失败者。这构成了嫉妒心理产生的基本条件。此时,你若向嫉妒者吐露自己往昔的不幸或目前的窘境,就会缩小双方的差距,并且让对方的注意力从嫉妒中转移出来。同时会使对方感受到你的谦虚,减弱了对方因你的成功而产生的恐惧,从而使其心理渐趋平衡。
第二,求助于嫉妒者。一方面,在那些与自己并无重大利害关系的事情上故意退让或认输,以此显示自己也有无能之处。另一方面,在对方擅长的事情上求助于他(她),以此提高对方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并让对方感到你的成功对他(她)并不是一种威胁。
第三,赞扬嫉妒者身上的优点。你的成功使嫉妒者身上的优点和长处黯然失色,于是一种自卑感在其内心油然而生,以至于自惭形秽。这是嫉妒心理产生并且恶性发展的又一条件。因此,你适时适度地赞扬嫉妒者身上的优点,就容易使他(她)产生心理上的平衡。当然对嫉妒者的赞扬必须实事求是,态度要真诚。否则他(她)会觉得你在幸灾乐祸地挖苦自己,结果不但达不到消除其对自己嫉妒的目的,还可能挑起新的战火。
第四,主动出击相互接近法。嫉妒常常产生于相互缺乏帮助,彼此又缺少较深感情的人中间。大凡嫉妒心强的人,社交范围很小,视野不开阔。只有投入到人际关系的海洋里,才能钝化自私、狭隘的嫉妒心理,才会增加容纳他人、理解他人的能力。因此,相互主动接近,多加帮助和协作,增进双方的感情,就会逐渐消除嫉妒。傲慢不逊的大人物是最令人嫉妒的,试想如果一个大人物能利用自己的优越地位,来维护他的下属的正当利益,那么他就能筑起一道防止嫉妒的有效堤坝。
第五,让嫉妒者与你分享欢乐。在取得成功和获得荣誉的时候,不要居功自傲,自以为是。真诚地邀请大家(其中包括嫉妒你的人)一起来分享你的欢乐和荣誉,这样有助于消除彼此关系的紧张空气。当然,如果嫉妒者拒绝你的善意,则不必勉强于他(她),顺其自然。
总之,“退一步海阔天空”,以低姿态化解别人对你的嫉妒,不仅是一种灵活,更是一种内涵和宽容,它可以消融人与人之间的壁垒,让你的成就在嫉妒的布景中得到映衬。能引起别人的嫉妒,说明了你的才华;能有效地化解这种嫉妒,则说明了你的聪明和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