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老罗斯福做纽约州长时,曾完成了一件惊人的事业。他同政党领袖们相处融洽,能使他们改革他们一向最不赞成的政事。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做的吧。
当一个重要的官职空缺应该填补时,他就约请政党首脑为之推荐人选。老罗斯福说:“起初他们提出一位政党的小人物,我便对他们说用这样一位小人物不合乎良好的政治要求,民众一定不赞成。
“然后他们又提出一个名字来,比第一位好不了多少。我就告诉他们说,任命这样一个人,恐怕还不合众望,不晓得他们还能不能再推荐一位更适宜的人。
“他们第三次推荐的人差不多可以了,但还不十分理想。
“于是我表示很感谢他们,请求他们再试一次,第四回说出来的人就很不错了。表示感激之后,我便正式任用这人,而且我要让他们享受荣誉。我就对他们说:‘我已经做了使你们高兴的事,现在轮到你们做一点使我高兴的事了。’
“他们当真如此做了。他们赞成了重大的改革案,如选举案、税法及市公务法案等。”
记住了,老罗斯福遇事都同别人商量,并且尊重他们的意见,维护他们的自尊。老罗斯福任命重要官吏时,他让政党首脑感觉到人选是他们挑定的,意见也是他们给的。
某汽车商人便是利用此种技巧把一辆旧汽车卖给一位英国人和他的太太,以前该车商曾把新式汽车一辆一辆送给这位英国人看,他不是嫌这个笨重,就是嫌那个土气,又说价钱太高。当时该车商正在一个进修班听讲,便在班上寻求帮助。
班上的同学及老师就劝车商不要勉强地卖给别人,让那位英国人自己来买。不要告诉他应当去做什么,为什么不让他告诉你应该怎样做呢?让他觉得那是他的意见。结果会很好。
过几天有一位顾客想用一辆旧汽车换一辆新的,该车商就想到那个英国人也许愿意买这辆旧车,因此拿起电话筒,问那位英国人能不能赏光来公司提供一点高见。
等那位英国人来到之后,车商说道:“你是一位买汽车的老手,深懂车的价值,你可否试一下这辆车子,告诉我它还值多少钱?”
那位英国人面上露出笑容来,有人向他请教了,有人承认他的能力了。于是他驾车跑了一刻钟,然后归来,他说:“假如这辆车能以3万元成交就不吃亏!”车商当即问那位英国人,倘若3万元说妥,你是否愿买。3万元?当然了。这是他自己的意见,他估的价。那次交易便轻易说妥了。
佛里特银行董事长托马斯·多尔蒂说:“平常对人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希望被当作独特的个人。在我三十年前加入银行界时固然是如此,但我相信即使一百年后,这一点也是不会改变的。”多尔蒂先生认为其背后的原因是不言可喻的,那就是:“因为我们都是人。”
多尔蒂认为:“最重要的是对人的尊重。即使像问好或说声‘谢谢’这样的小事,也是表示对人尊重。我认为创造出人们愿意努力工作的环境,本来就是管理者的职责。”只有当人们感受到被人尊重,并被当作一个独特的个体对待时,这种气氛才会出现。反之,如果人人只是一个冷冰冰的号码,就绝对不可能会有这种气氛。
斯卡拉曼丝绸公司的比特的亲身经历告诉了我们这一点。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初期正逢纺织业的艰难期,公司得以渡过难关,全靠同仁团结一心。比特女士解释道:“我们公司的同仁真是了不起,他们与我们共同努力携手走过低潮。我认为我们得到这样的支持,还得归功于我们之间亲密的合作关系。如果我们之间没有这种密切的关系,他们为什么要回报我们公司?你知道,你必须先付出才能有回报。这就是我们的哲学。”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创造亲密的合作关系呢?那就是向你的同事表示尊重与同情,并肯定他们个人的价值。在比特女士的公司里,这些尊重表现在当邀请外宾演说时,会有人请他不要用“工厂工人”的称呼,而改称“技师”。这也表现在当比特女士巡视厂房时,亲自鼓励一位害怕搭乘飞机的设计人员,使他得以安心地去度假。这还表现在总经理办公室的门是常开的,欢迎技师们随时进来讨论厂房的问题。这更表现在努力学说西班牙语以便与工作人员沟通得更良好。
大部分成功的人都由经验中证实,要维护他人的自尊,绝非一两次的表态可以奏效,它是由许多次日常接触所形成的一种过程。
不要轻意指使别人
拼命地指使他人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从内心来讲,我们每个人都喜欢指使他人而不是听命于他人,但出于工作的安排,非得有人去命令他人,也有人要听命于他人。问题是有些人的命令让人难以听下去,更别说内心接受了。一般来讲,当我们安排他人工作时,最好多一些疑问句而非祈使句,让对方感到你既是在征求他的意见,也是在安排他去做某事,并且最好完成。作为下属,他们当然喜欢这种充满柔性的命令了。
著名的资深传记作家伊达·塔贝在写《欧文·杨传》的时候,曾和一位与杨先生共事三年的人谈话。这位先生宣称,他从未听过杨指使别人——他只是建议,不是命令。譬如,欧文·杨不会说“别这么做,别那么做”或“去干这个,干那个”,他只会说“你可以考虑这样”或“你觉得那样有用吗”。他常常在口授一封信之后说:“你觉得这样如何?”在接过助手写的信之后,他会说,“也许这样写比较好些。”他不教助手做什么,而让他们自己去做,让他们自己在错误中学习。
这种办法不会损伤他人的“自我意识”,容易让一个人改变自己原有的观点,保持个人的自尊心,给他人一种自重感,这样他就会与你保持合作,而不是对抗。
无礼的命令只会导致长久的怨仇——即使这个命令可以用来改正他人明显的错误。
美国有位教师丹·桑塔雷利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有个学生把车子停在不该停的地方,挡住了别人的通道。有个老师冲进教室很不客气地问:“是谁的车子挡住了通道?”等汽车主人回答之后,这位老师恶声说道:“马上把车子移开,否则我叫人把车子拖走。”
这个学生是犯了错,车子是不该停在那里,但是,从那天开始,不只那个学生对老师心怀不满,甚至别的学生也常常故意捣蛋,使那位老师没好日子过。
如果这位老师换一种方式处理,结果如何?他如果心平气和地问:“谁的车挡住了通道?”然后建议这位学生移开车子,好方便别人进出,相信这个学生会很乐意这么做,也不致引起其他学生的公愤。
南非约翰内斯堡一家小工厂的总经理叫伊安·麦当劳。他的工厂专门制造精密机器零件。有人愿意向他们订购一大批货物,但要麦当劳先生确定能如期交货。由于工厂进度早已安排好,要在短时间内赶出一大批货,连麦当劳也不敢确定。
麦当劳没有催促工人赶工,他只是召集了所有员工,把事情详细说明了一番,便开始提出问题。
“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处理这批订货?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调整一下时间或个人分配的工作,以加快生产进度?
“有没有人想出其他办法,看我们工厂是不是可以赶出这批订货?”
员工们纷纷提出意见,并且坚持接下订单。他们用“我们可以做到”的态度去处理问题,结果他们如期赶出了这批订货。
谁都讨厌被人命令,受人指使,因为这样会让人觉得自己的“自我意识”受了伤害,“伤了自尊”。即使是你的孩子也是如此。“小强,别整天只顾着玩,快去复习功课!”虽然他嘴上说:“知道了。”却总是磨磨蹭蹭地不见行动。你在酒店里对服务员说:“喂,拿壶水来。”他可能会答道:“好的。”却迟迟不见水送上来。
在公司里,这样的情形也时常发生。“怎么搞的,计划还没做出来?期限快到了呀!”但回答“知道了”的部下连一点动静也没有。“为什么还不着手呢?”“知道了,可是没空呀!”
部下虽然回答了两次“知道了”,但没有付诸行动的话,这只能算是说服的失败。
人都讨厌被人指使。
例如,上司那里来了客人,一个女职员正想站起来为他们倒茶,突然上司用命令的语气说:“你去倒三杯茶来!快!”她本来是想去倒的,但在一时间产生了反感。一看就知道的事,根本用不着上司来命令,因此她并不会急着去做它。
脑子里有某种构想,又想像着自己能够付诸行动,这实在是件很棒的事。但是同样的构想若由上司提出的话,突然间就会让人产生了反感。
“我想去洗手间一下。”说完,她就往洗手间走去。虽然这有点小孩子气,但不管是谁心理都会有潜在的反抗意识。本来想去做的,但一经人命令,整个的情绪就会变得恶劣,而且想反抗。所以,切勿以命令的口吻说话,你不妨加一个“请”字,或是说“麻烦你……”情形就大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