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3900000001

第1章 家园(1)

后湖

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毛泽东读了前日的人民日报,一则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的消息,使他浮想联翩,夜不能寐。直到清晨推开窗户,微风拂熙,旭日临面,遥望南天。于是用遒劲的狂草写下诗句:

绿水青山枉自多,

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蒸人遗矢,

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

一样悲欢逐逝波。

这是诗词的上半阙。这悲壮、感伤的诗句,深深地留在了我童年的记忆里。因为,父辈的故乡也闹血吸虫病。在我的故乡,有一汪美丽的湖,可湖的岸边,容易生长钉螺,而钉螺中就潜伏着许多的血吸虫。

过去,因为可供饮用的水源极少,鉢上是以湖水为主,所以只要有血吸虫的地方就很容易被病虫侵人体内感染。人们一天的劳作完后,总要到湖边去洗洗脚,搓搓毛巾,即使十分小心也避免不了病从口入。一旦血吸虫进入人的肌体、进入血液,人的精神迅然为之瓦解;成千上万的田园荒芜,田地和房屋上都长满蔓草,满目皆是尸体和粪便。那种鬼唱人嚎的情景正如毛泽东在诗词中写到的“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在我上小学的那年我家迁居城里,对于故乡的那一汪湖,一直想去看看,但总也没有机会。加之近年一直在国外漂泊,对家乡的记忆逐渐依稀,然而,野人还山,小草恋土,越是在异国他乡,越是怀念故土家园,对于家乡的情感却愈加浓郁。

一个机会,家里转给我一封信,说是老家后湖贝雕厂要设计一批创新的工艺礼品,听说我是做设计的,希望我回乡给他们做些工作,支持一下老家的经济发展。

回到阔别多年的老家,来迎接我的大部分人我都不认识,只有童年的朋友水生我还有印象,他带我见了现在是贝雕厂厂长,是厂长打听到我在北京学了设计所以给我家写了信,我能来,他代表全村社员隆重欢迎我回乡做贡献。

家乡变了,完全变了,已经看不到童年的影子。

太阳当顶,到贝雕厂里刚坐下,就快到开饭的时间了。为了迎接我,他们摆上了十几张餐桌,邀请了本家的父老乡亲,请了镇上的大厨,杀了猪,捞了鱼。像办喜事似的,我顿时感受到了故乡的热情和地道的农家丰盛大餐。

坐在我身边的水生给我烟抽,我说不抽烟,我向他提议能否带我到后湖去看看。“马上吃饭了,”厂长说道,“快去快回吧。”

水生用小型拖拉机把我带到了后湖。

六月的初夏,天空和后湖衔接,一望无边,湖面芦苇郁郁一片,一浪一浪地在湖中翻动。远山淡蓝淡蓝的,很是干净,并显得更加遥远。太阳照在微风的湖面,连绵的微波折射着太阳的粼光,白云的阴影从湖面上飘过。湖中有几头水牛,伏在湖水里一动不动,岸边的牛正忙着吃草,有的牛背上还歇着几只鸟。白鸭和白鹅在水中轻轻的来回刮过。岸边的大树有个牧童骑在树丫上,嘴衔两片叶子吹着,时不时发出水鸟的声响。

我回头对水生说,家乡真美啊!

水生一边点着烟,一边冷冷地说,美啥啊?这几年,全国都在搞活开放,可我们这里就是发展不起来。为什么呢?我问道。具体为什么,我们乡下人也不知道。拿贝雕厂来说吧,是大伙集资的,可现在钱都被厂长用完了,而产品还没开发出来。不是背着你说厂长坏话,他这个人喜欢赌博,乱花钱,大手大脚,吃喝铺张,没把大伙的钱用在正道上。听说这次请你来是想要你搞一个仿冒外地的某个名牌产品吧。

现在大伙也不热心下湖去捞贝壳。原因是绝迹了几十年的血吸虫现象,现在又有了少数的发病情况。

国家不是每年要派专家来预防吗?

派了。不派人来打药的话,这个病蔓延起来快得很。

你们现在还吃湖里水吗?

没有,我们现在饮用自来水,但为了节约,我们有些东西还是用湖里水水生提议我上船进芦苇深处的后湖看看。

听到水生提及的血吸虫卷土重来,我从内心深处有些胆怯了。

水生看着我害怕的样子,笑着说,没关系,现在医学发达得很,一旦发现患有血吸虫病,打一针便好。我去年就得了血吸虫病,打一针就好了。

听水生这么一说我更怕了。我成年到处漂泊,外面的医院恐怕确诊都麻烦,听都没听说过这个病,哪来的针打。我知道这病有潜伏期,如果在国外一旦发作,见了医生说话交流都困难,怎么表述这么复杂的地域怪病呀?

我不仅没去后湖深处,而且心里又恐惧起那正等着我的丰盛欢迎大餐。湖里的鱼,湖里的莲藕能洗得干净吗?他们能都用自来水洗涮餐具吗?越想越怕,一想到还有几十号人正等着我吃饭呢,我的心嘟嘟直跳。

我暗暗地问自己,这该如何是好呢?我陷入了深深的两难境地。一则是怕染上血吸虫的病,二则不忍心去吃家乡人用集资费用所筹办的奢侈大餐。当然更不想去冒仿什么名牌。

最后我还是决定不去吃饭,要水生送我到镇上的长途汽车站。我要回城。水生一听大惊,彼此推拉了半天最后他说,即便是真的要走,那怎么也应该向厂长告个别,说明情况。厂长这么热情,全村的人为我准备了二天,怎么说走就走呢?

是啊,如果我向厂长告辞,厂长能让我走吗?说不定余下的几天为了仿假名牌厂长对我更客气,寸步不离,到时想走都走不了。我深知我的怯懦,我的自私。我没有办法,我决意要走。水生拽着我衣服的手慢慢地松开,昔日童年的好友眼里噙着泪水,唉!他深深地叹了口气。

拖拉机颠簸在湖岸的泥路上,惊飞了踩在牛背上的小鸟,牧童笑着向我挥了挥手。我望着故乡的后湖在灼热的阳光照射下,渐渐从我的视线退去。

然而刚刚见到这故乡美丽的后湖,却片刻间不辞而别。我不敢去想厂长的责怪声和家乡父老乡亲期待的眼神。事实上,我是在承受着自责的煎熬和恐慌心情,逃离了我那故乡宽阔无边,宁静而美丽的后湖。

可这是我思念已久的乡愁啊!

火炉之城

武汉的夏天才是真正的夏天。素有火炉之称的三镇之城,留下了许多关于夏天往事的记忆。即便是在冬日只要想起那些炎热的印象,心里也是暖融融的。

记得每年夏天,整条街的人都要跑到街上来乘凉,通宵露宿,是武汉人的生活习惯,每天下午太阳西下的时候,街坊们就开始用竹床在街上占位子,搁下竹床后把地下泼上水,降降暴晒了一天的地温,晚饭时光,有的在竹床上摆上菜饭,一家人围坐在竹床边吃晚饭边乘凉,毫不在意川流不息过路的行人。在众人俯视满竹床的菜肴的情况下安然自得地进着餐。男人基本上都是光着膀子。(武汉有句名言”六月天里无君子”)女的也是穿一件很薄的纱衣和短裤,坐在沿路边一字排开的竹床上乘凉。就在那道风景中,有我家隔壁的一位姐姐,每晚穿着宽松花裤和短衫,显得格外娇美。见她轻摇着芭蕉扇躺在夏夜的星空下的神态……还有她那婀娜多姿的身材,和端庄嫣然的模样,宛如古代的仕女一般深深地烙在我的童年记忆中,作为暗恋的情思而时时追怀。

我记忆中的另一道风景,则是武汉长江大桥,那是1954年由苏联援助建设的,横跨龟山、蛇山,气势恢宏,造型极好看,在读技校时周末放假回家我都要都从桥上走过。那时读书清贫没钱坐公共汽车,在步行回家的路上,总能看到人们沐浴着日落的阳光,都被晚霞染得透明起来,红彤彤的。一边走,一边观摩桥栏上的装饰纹样,当时在技校正是学图案,所以对长江大桥上的装饰花纹图案印象深刻。整个大桥的设计风格是传统的中国纹样与俄罗斯的民族纹饰的融合,极协调,特别是桥头堡的造型,像中国的庭院建筑,又像苏联的宫殿建筑,两种风格巧妙地结合,给武汉这座古老的城市一种异域的文化氛围,当时武汉没有高大的建筑,每当立于桥下,那种高大比例的感觉和卷草纹样装饰的印象马上让人有一种对遥远而陌生苏联莫斯科的联想。

武汉人喜欢聚在阴凉有风的地方乘凉、聊天,就像农村的人喜欢聚在大槐树下乘凉聊天一样。高高大桥的遂洞下,有一大片阴凉,清风徐徐,旁边是江水滔滔。那个时候我和童年伙伴爱在那里游泳。这是武汉人乘凉的极佳之地,也是我最为怀念的地方。

现在细算起来,离开这个城市已有二十多年了。今年夏天,因弟弟病重住院,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武汉的炎热没有变。但这个城市的面貌却发生了变化。往日破旧的民房整片地消失了,在我家的街巷旧址处已经竖起了几幢十层高楼。那些高楼遮挡了我的童年的记忆。

次日下午,趁弟弟午睡,偷闲去了一下大桥,还没有接近大桥,远远地眺望那象征武汉的桥头堡,突然想起小学课本里的长江大桥课文一句话,“武汉长江有大桥,它比十层楼房还要高,两头还有桥头堡,好像卫兵在放哨”。视线顺着桥身往下移去,只见那是黑压压的一片人群,微风还送来高音喇机里的声响。

当走近时,我惊呆了。原来借着桥身下的阴凉,一堆一堆的人里有唱戏的、有唱歌的、有打扑克牌的,气氛十分的火爆。乘凉的人、围观的人、过路的人、唱的、谈的、笑的都没有在意阴影外的盛夏骄阳和摄氏38°的髙温。

在桥下的阴影中,围的比较多的人群原来是在唱简易的卡拉0K。有坐着的、有站着的,走近一看,有一个年轻的美女在唱着通俗歌曲,唱得十分投入,听众也比较配合,全神贯注的听着、鼓掌。让我惊讶的是歌手唱完后,有不少观众献花或直接给人民币。要献的花就放在场子中间,旁边有一个装钱的盒子,如果要献花,就得先把钱丢进盒子里,然后拿起花献给歌手。歌手唱完后可以获得满怀的鲜花或满手的纸币。主持会场的是一个中年男子,四十左右,瘦高个,穿着一件白色的汗衫,汗衫背后印有一个很大的行草书法“舞”字,胸部有“江城业余舞蹈队”字样。很神气,大家都叫他金哥,他主持会场很活跃,很会搞笑,常常引起满场的笑声。当歌手准备离场时,他都会牵着歌手的手到给钱比较多的听众面前,要小乐队奏一段改编的曲子,填进一些谢谢你的人民币的词,高亢激昂,博得鼓掌满场。

同类推荐
  • 喀什的魅惑

    喀什的魅惑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西游记

    西游记

    梦回坎坷艰难的西行,在神魔仙境中畅游,与孙大圣一起龙宫寻宝,大闹天宫,修改生死簿;与唐僧一起去取经西方,看途中风土人情;还有好吃懒做的猪八戒与辛劳的沙僧!偷吃人参果,三打白骨精,莲花洞降妖,收服红孩儿,女儿国奇遇……世界上最经典的神话传奇故事,你不得不看。
  • 遇见你,已经很不可思议

    遇见你,已经很不可思议

    在你和他之间,在某一个平凡的瞬间,你有那么小小的自卑和尊严,他在你面前,时常会觉得我跟他合适吗?我配得上他吗?我和他的生活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吧!《遇见你,已经很不可思议》小说中的女主,白天是一个半吊子的编辑(如我),夜晚是一个半吊子的歌手,像夜猫子一样出没于亢奋场所。这样的生活,并无太多话可说。生活的重量有时不打招呼就落到某个人的肩上。她热辣辣风火火地生活,内心的落寞无暇自怜。只是,爱情来了。还是那样一个光辉四射的人!爱情让每个领取它的人都无法不抒情。于是,就有了这个小说。不知道你会怎样,反正看到故事最后,我被打动了。
  • 精忠岳飞

    精忠岳飞

    本书讲述了一个最热血、最青春、最壮志飞扬的“致青春版岳飞”的故事。年轻读者最喜欢的极具现代感的小说,既保留了原作强烈的画面冲击力,又融入了作者新的解读和丰富内涵。大型热播电视剧《精忠岳飞》同名小说,著名导演唐季礼、丁善玺原创剧本小说,黄晓明、吴秀波 、刘诗诗众主创推荐唯一官方小说!
  • 儿女情长

    儿女情长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热门推荐
  • 最妃

    最妃

    命运的齿轮转动,是一见钟情的缘,还是命中注定的劫?当小腹黑遇上大腹黑,谁黑了谁?———轻松宠文,看妖孽男主如何宠妃养成。【小剧场:】慕容妃姒:烬哥哥,我去了东宫,把太子妃打了一顿。南云烬:(神色淡然)打了便打了,让幻觉送点医药费去便是。慕容妃姒:你知道我为何打她吗?她骂我是狗!南云烬:(怒而拍桌)放肆!她当本王是死的吗!!慕容妃姒:嗯嗯,她太过分了,我说她太美了,亮瞎了我的狗眼。南云烬:……慕容妃姒:她说那我一定不是南凤国的,因为南凤国的狗长不出人模样。南云烬:!!!
  • 谱写生命的乐章:影响你一生的感悟故事

    谱写生命的乐章:影响你一生的感悟故事

    本书编入了中外几百个感悟小故事,从人生感悟、情感感悟、智慧感悟等方面作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来抛砖引玉,以精简准确的人生感悟作为提示和点拨,帮助广大读者从故事中得到启发,更加开朗,智慧,明智地面对人生。
  • 防病不生病:健康长寿的养生智慧

    防病不生病:健康长寿的养生智慧

    要想拥有健康,预防才是关键。如果在疾病到来之前,对身体发出的“呼救讯号”不加以重视,那么,通常就会因小失大,病来如山倒,就算花尽辛苦积攒的钱财,有时也无法挽救亲人的生命。
  • 婚然天成,首席的VIP恋人

    婚然天成,首席的VIP恋人

    在凉莫相亲第N次后,她状似开玩笑地说:“和我结婚吧。”结果,对面的男子,狭长的黑眸一眯,淡淡回应:“可有成年?”“二十。”“好,带上户口本民政局门口见。”于是,两个只见过一次面的人,就这样领证了……*顾少泽,家世显赫还帅的一塌糊涂,万千女人追捧的梦中情人,比灰姑娘还灰的凉莫做梦也没想到会嫁给这么一个富翁。*凉莫在一次公司聚餐上,喝得断片。醒来后,她一脸无辜地望着他,“老公,我错了。”他的眼角抽了抽,“还有呢?”“不该酒后乱来。”她吞了吞口水。顾大少的眼角抽的更为厉害,薄唇邪肆地一勾……奇怪的是,这个平淡无味的女人,让他越爱越上瘾。*女人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找对了人,他纵容你的习惯,并爱着你的一切。顾少泽,这个大她十五岁的沉稳男人,用浓情将她一点点融化,直到爱上他。凉莫说:爱是一种遇见,却无法预见。顾少泽说:亲爱的老婆,谁都可以说爱你,却唯独我在这里等你……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谋略的故事

    谋略的故事

    很多人为如何提高自己处世、办事的策略苦恼不已,读了很多智谋类书籍也无济于事。殊不知一滴水里就蕴藏着浩潮的大海,一个小故事中就孕育着博大的智慧。本书共收录了近300则中国古代经典的谋务故事,这些故事都是从浩如烟海的古代谋略典籍中摘选出来的。其中很多故事被国外无数政治家、军事家和企业家奉为经典。本书分政治谋略、军事谋略、断案谋略、说辩谋略、智童谋略等五大部分。与其他智谋类书籍相比,本书所辑故事短小精练,但对于人们提高办事能力,丰富人生智慧的意义却毫不逊色。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魔武极仙

    魔武极仙

    受屈辱,逆修仙,修得无上妙法,俘获绝代佳人!凡间卑微的小人物机缘之下获得魔道圣物,从而踏上逆天修真之路!夺宝库、翻云覆雨、踏六界、唯我独尊。
  • 做人与做事,决定孩子的一生

    做人与做事,决定孩子的一生

    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去做人、做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做人做事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小时候形成的做人与做事习惯,常会阻碍我们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所以,引导和教育孩子养成传统美德和良好的行为方式,应从小抓起。本书特设了36堂课,手把手教您关注影响孩子一生的做人与做事细节,一步步改变和提升孩子做人与做事的习惯和能力。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