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窥“理”
企业所做出的每一个决策都需要合适的、有执行能力的管理人才去推动,如果没有合适的人才去做,那失败的可能性就很大。
阅读中学习
现在,先人后事的定义非常流行,具体表述是这样的:让合适的人上车,让大家各就各位,最后让不合适的人下车,然后才决定开住何处。
其实不难发现,先人后事有三个关键词。第一个就是“上车”,因为领导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选人,不论何时何地发现杰出人才,立即聘用他们,即使当时并不知道他们要做什么具体的工作。第二个关键词是“合适”。过去常说“人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其实这句话是错的,“合适的人才”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什么叫做合适的人才?就是选择人才注重品德匹配、能力匹配和文化匹配,并且用人所长。第三个词是“下车”。对表现不好的人的容忍是对努力工作的人的最大不公平。当然,你也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绝了,一般来说要给人三次机会,实在不行,那就只能对不起了,这样彼此良心上都过得去。
让合适的人上车,组建卓越的管理团队,一旦有了合适的人选,便选择了通向卓越的最佳途径。
变卖诺基亚家产的“败家子”——专业化并不逊色于多元化
1998年8月的一天,位于芬兰赫尔辛基西部的诺基亚总部一片欢腾,人们打开一瓶又一瓶香槟,庆贺公司销售网覆盖国家的数量超过了麦当劳。
(3)不愿意。 (2)
当时,诺基亚的产品已经销往130个国家,比麦当劳多15个,在10个国家建厂,在45个国家设立销售办事处,拥有48万名员工,年销售额达到1180亿瑞典克朗。
芬兰,是—个并不显赫的北欧国家,而诺基亚,也不过是一个小村庄。最初的诺基亚公司更不起眼,不过是—家小小的木材工厂。
诺基亚的成功,和一个“败家子”变卖家产是分不开的。
这个“败家子”就是诺基亚的总裁约玛·奥利拉。1993年,奥利拉果断地下达命令:将移动通信之外的部门通通卖掉!
此命令一出,立即遭到强烈反对,尤其是那些老员工,大骂奥利拉是在败家。
奥利拉并没有因为别人反对而改变自己的决策,他的理由是:卖掉其他部门,以保证移动网络和移动电话业务的持续发展。
出售的行为很快就付诸实施了,每出售一个部门,诺基亚的老员工就会减少一些。随着放弃的部门相继被出售,诺基亚的队伍也越来越年轻。有一年,某技术学院一个班的毕业学生全都来到了诺基亚。
不久,所有芬兰人都认识到了“败家子”约玛·奥利拉快速而坚定地转向电信业的发展规划,以及出售诺基亚其他部门的“败家”行为是极富远见的决策,这一决策使诺基亚步入了发展壮大的快车道。
其实,任何看到1992年诺基亚统计资料的人都知道,电信业务才是诺基亚的饭碗,可是,没有人能够做出卖掉其他部门的决策,除了奥利拉。当时,诺基亚是多元化经营的企业,1992年移动电话利润是655万瑞典克朗;电信利润是640万瑞典克朗;电视机制造亏损1176万瑞典克朗;电缆、机械利润是171万瑞典克朗;其他业务利润是139万瑞典克朗。
当人们举起酒杯,为超越麦当劳而庆贺时,奥利拉却一如既往地强调诺基亚的成功是集体努力的结果,是诺基亚所有48万名员工共同的成就,他说:
“在我个人看来,我的作用就是一个总推销员。”
“管”中窥“理”
每个企业所拥有的时间和其他资源都不是无限的,所以不可能在所有领域甚至任一领域都做到出类拔萃。要想有所成就,专业化是必然的选择,也就是说,必须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某一点上。
阅读中学习
在专业化中,“灵活”与“细致”以及“创新”是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竞争的最大法宝!
首先,灵活可以让企业敏锐察觉到市场的变化,迅速做出改变和变革,进而适应市场。机敏又灵活就是中小企业最大的优势。
其次,细致是指中小企业可以为顾客提供大企业所不能给予、提供的细致服务与产品。大企业经营大市场,小企业经营小市场,在“夹缝中生存”是必要的战略意识。
除此之外,再加上创新。创新你的服务,创新、改进你的产品,让你的东西更好地与其他的组织竞争。中小企业用那些大企业不敢用的新观念、新科技、新技术迅速地应对市场,官僚、庞大的企业都将会被你赶出市场。
总之,中小企业在进入市场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分析消费者的需求,挖掘还未被满足的需求后集中力量迅速进入。整合全企业的力量,做好一两个产品进入新的或者竞争程度低的细分市场,在细分市场中积蓄力量,然后占领其他细分市场,进而占领整个行业的大市场。
格兰特公司的没落——看重实力,不要看重规模
威廉·格兰特算得上美国商业史上的“少年英雄”,他白手起家创立的格兰特公司,由小本经营起步,发展成为美国屈指可数的大企业。
威廉·格兰特生于1876年,19岁时就显示出了自己过人的经营才华,当时他掌管波士顿公司的一家鞋店。
1906年,格兰特拿出自己的全部资金在林思市投资1万美元开设了第一家日用品零售店。两年后,他在美国其他城市开设了格兰特连锁店,到20世纪60年代,格兰特的年销售收入近10亿美元,跻身于美国知名大企业行列。
值得一提的是,格兰特公司定价策略的运用,是其成功的重要环节。在零售业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格兰特认真研究后,将其经营的日用品价格定位在25美分,高于“5美分店”和“10美分店”,但低于普通百货公司的价格,而格兰特公司的陈设格局又比廉价的“5美分店”和“10美分店”档次高。这一价格定位同时吸引了百货公司和廉价商店的顾客。
但是后来的盲目扩张却使格兰特公司最终走上了没落之路。格兰特公司不断发展连锁店,到1972年,公司新开办的商店数量就已经是1964年的两倍,但利润却没有随规模的增长而增长。到1973年11月,格兰特公司的利润只有37%,该年格兰特全年营业额达18亿美元,但利润却只有可怜的8400万美元,创该公司历史新低。让人遗憾的是,它并没有放慢扩张的速度,1974年,格兰特公司的连锁店猛增到82500家,是10年前的1000多倍。与此同时,它的总债务节节攀升,在143家银行的债务达7亿美元,公司信誉急剧下降。1975年10月,格兰特公司不得不申请破产,使8万员工丢了饭碗,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大破产公司,也是美国零售行业中最大的破产公司。
“管”中窥“理”
有效的扩张可以造就一代企业枭雄,没有节制的扩张也可能是一场浩劫的开始。过快的扩张速度,会使企业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
阅读中学习
企业由于在发展的鼎盛时期盲目扩张导致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格兰特、飞龙集团等。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为了避免盲目扩张给企业带来灾难,在决策时应该深思以下问题:
1企业何去何从,要保持冷静的头脑。
2资金的储备能支撑企业走多远。
3人力资源能否跟上。
4市场的容量有多大。
5竞争对手的竞争策略如何。
6与原材料供应商的合作如何。
7公司现在的盈利能力和生命力怎样。
8股东的承受能力。
9管理方面有无经验。
如果以上诸多因素都对企业有利的话,才能考虑扩大企业规模,否则,盲目的扩张只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西武的十年之“忍”——忍耐以适应变化
西武集团在世界上是赫赫有名的企业,它的掌门人堤义明在1987年连续两年登上《福布斯》企业家财富榜的榜首。然而,西武集团今天的成就,却来自于一个“忍”字。
堤义明的父亲,西武集团创始人堤康次郎临终时,留下一份特殊的遗嘱:“在我死后的10年里,不要做任何创业,只能忍,即使有新的构想,也不能付诸行动。10年之后,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你一定要按照我的想法去做。”
堤义明在早稻田读大学时,就已经是一个非常富有主见的年轻人。他和几位好友一起创办了早稻田大学观光会,发动学生到西武企业去打工,表现出了很强的企划能力和实践能力。父亲去世后,堤义明接管了西武集团。
当时,堤义明正是意气风发、血气方刚之年,很想做出一些重大事情,但他必须遵守父亲的遗训。10年间,面对很多投资机会,堤义明都忍住了大干一场的冲动。其中,放弃地产业的投资,是最不被人理解、事后又证明是最明智的行为。
当时,日本工业进入全盛时代,工商企业蓬勃发展,地价猛涨。这个时候,堤义明却做出了一项惊人的决定:“西武集团退出地产界。”整个日本的企业界都为此震惊,那时,做土地投资就像印钞票啊!这时有人开始怀疑堤义明的能力,有人还开始中伤堤义明,说他只知道靠着家业生活,于是他的高层主管也对他失去了信心。为此,公司还专门召开了一次专题会议,讨论是否投资地产业,堤义明在会议上面对经验比他丰富、年龄比他大的高层主管这样说:“现在土地投资的好时机已经过去了。什么都要讲求平衡,现在大家一个劲儿地炒地皮,结果只能把正常的状态搞坏,我想,过不了多久就会出现失衡的大问题。”他当机立断:“我们公司必须得有一个明智的决定,如果全体一致同意,那事情就不妙了,全体一致的主张,往往都会有毛病。现在你们大家都不同意我的看法,可是我知道我是对的,你们全都没有看到地产业的风雨已经来临了。这件事情我决定了,大家就照我的话去做就行了。”
对于这个决定,有的人说堤义明其实是拥有了太多的土地,满足了,所以不想再做土地买卖。不错,当时西武集团拥有的土地数量是日本最多的,可是在地皮行情最好的时候放弃地皮投资,却并不是因为他已经握有大量的土地,而是因为他搜集到了足够的情报。分析表明,地产业的景气只能够维持几年,土地供过于求,只有及时收手,才不会在大灾难来临的时候一败涂地。堤义明的想法不久就得到了验证,很多地产投机者一一陷入了困境。
到1974年,堤义明忍够了10年,确保阵脚不乱,为他后来的全面出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74年之后,当其他企业还没有从地产投资失败中恢复元气时,他已经大举进入酒店业、娱乐场、棒球队等多个行业,在全日本刮起了一股“堤义明旋风”。
“管”中窥“理”
以变化适应变化,是一种策略,但前提是你要具备变化的能力。忍耐,以不变应万变也是一种策略,在这种策略下,你可以更仔细地观察对手、养精蓄锐、磨炼内功,等待时机的降临。
阅读中学习
企业若试图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决策模式,面对日益动荡复杂的竞争环境将越来越力不从心。如何在不确定环境下正确做出战略决策、化不确定的劣势为竞争中的优势,是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对企业经营者提出的新挑战。而应对市场不确定性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采取这种方法有以下几点好处:
1使问题化难为易。
2使问题化繁为简。
所以,以不变应万变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应该引起管理者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