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0000000004

第4章 党的“十三大”(1)

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处于社会主义什么样的阶段,是摆在中国人面前的首要问题。初级阶段的定位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如何确立的呢?

中共十三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概括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这次大会正式宣布中国共产党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的飞跃中,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即在改革开放中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这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使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的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继往开来,这个伟大成果,为中国进行第二次伟大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具体途径,是中国共产党在建国以来取得的最重要成果之一。

十三大的筹备

中共十二大是1982年举行的,按照中国共产党的章程规定,每五年举行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上,会议通过了在1987年第四季度举行中共十三大的决议,当时党的总书记是胡耀邦。大会的筹备工作也由他来负责,胡耀邦积极进行各项准备,并组织了政治报告的起草班子。

在六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发表了一个重要讲话。他说:“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我讲得最多,而且我最坚持。为什么呢?第一,现在群众中,在年轻人中,有一种思潮,这种思潮就是自由化。第二,还有在那里敲边鼓的,如香港的一些议论,台湾的议论,都是反对我们的四项基本原则,主张我们把资本主义一套制度都拿过来,似乎这样才算是真正搞现代化了。自由化是一种什么东西?实际上就是要把我们中国现行的政策引导到走资本主义道路。这股思潮的代表人物是要把我们引导到资本主义方向上去。”邓小平还要求在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使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这一提法。他强调说:“看来,反对自由化,不仅这次要讲,还要讲十年二十年。这个思潮不顶住,加上开放必然进来许多乌七八糟的东西,一结合起来,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对我们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冲击。”

在这次中央全会之前,邓小平也针对社会上的情况让人向胡耀邦转达过反对自由化的意见,但这没有引起胡耀邦的足够重视。1986年底,在合肥、北京等几个大城市发生一场较大的学潮,这场学期成为变动胡耀邦职务的重要起因。1987年1月10日至15日,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决定,召开了中央一级的党的生活会。会上对胡耀邦进行了批评,胡耀邦向中央政治局提出辞去中央总书记职务的请求。

1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扩大会议,做出决定(1)一致同意接受胡耀邦辞去党中央总书记职务的请求;(2)一致推选赵紫阳代理党中央总书记;(3)以上两项决定,将提请党的下一次中央全会追认;(4)继续保留胡耀邦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职务。

由于以上情况的发生,中共十三大的筹备工作就在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人的关注下,由赵紫阳具体负责。

会议实质上有两项最重要的准备,一个是人事问题,这项准备在1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已经基本明确。老一辈革命家从党的事业着想,从国家的长治久安着想,在这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继续带头推进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徐向前、聂荣臻、邓颖超、彭真“四老”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邓小平、李先念、陈云实行半退。即所说的“四老”全退,“三老”半退。并在1985年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实行年轻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实行年轻化的步伐,尤其是中央政治局常委班子,基本上由年富力强的同志组成。

再一个重要准备就是起草中央委员会的政治报告。这项重要的准备工作虽然由赵紫阳具体主持,但老一辈革命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邓小平在1989年5月31日曾有针对性地说:“十三大政治报告是经过党的代表大会通过的,一个字都不能动。这个我征求了李先念、陈云同志的意见,他们赞成。”可见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对这个政治报告的态度。

对这次报告的起草工作,邓小平给予极大关注和重要指导。他一再强调,报告要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的改革的性质讲清楚,阐明我们的改革是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而不是搞资本主义,这样就可以把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认识统一起来,更加勇敢更加大胆地投入改革。他还多次指出,加快和深化改革,尤其是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日程,应该是十三大的主题和基调。

1987年2月底到3月中旬,赵紫阳开始约集中央部分主要领导同志,以及参加起草报告工作的同志,多次反复地讨论了报告的思路、结构和主要内容,在广泛深入的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就起草十三大报告的设想,于3月21日给邓小平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大家都认为,这个文件,关系重大,一定要写好,要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线写清楚,写出分量来。”信中接着说:“初步考虑,报告主要写七个部分。

一、讲三中全会以来,包括十二大以来,我国出现了哪些历史性的变化。

二、讲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是从我国国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的路线。着重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我们所以必须采取现在这样的方针政策而不能采取别的方针政策的基本根据。

三、由此而来的经济建设的发展战略。

四、由此而来的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任务,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

五、由此而来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任务,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

六、由此而来的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任务,包括执政党的领导体制、党内民主和对党的领导人的监督、党的干部、党的风气。

七、由此而来的在理论和思想指导上避免‘左’右两种倾向的必要性,着重阐明三中全会以来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搞活,指出在新的实践中必须进行创造性的理论探索。”这封信还说:“全篇拟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立论的根据,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一般地泛指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的初始阶段,而是特指由中国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所决定的、必须经历而不能逾越的初级阶段。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不是脱胎于资本主义,而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此产生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一系列特点。中国又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仅与发达国家不同,而且与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不同。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的模式,必须从自己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确认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是明确提出我们是社会主义,不能倒回去搞资本主义,全盘西化就会害国害民的;二是明确指出我们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只能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急于求纯,必须允许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存在,必须致力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育,正确处理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关系。同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必须在我们党的领导下有秩序地逐步展开。”这封信最后说:“看来,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立论,有可能把必须避免‘左’右两种倾向这个大问题说清楚,也有可能把我们改革的性质和根据说清楚。如能这样,对统一党内外认识很有好处,对国外理解我们政策的长期稳定性也很有好处。”

十三大的报告是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的产物,要把大家的智慧集中起来,使之成为领导和群众、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报告实际起草工作从3月下旬开始,5月、6月、7月,分别写出3次草稿。第一、第二稿写成后,赵紫阳都亲自主持,邀集中央部分主要负责同志进行讨论,同时还征求过中央国家机关和理论界部分同志的意见。7月底。在北戴河,赵紫阳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对第三稿讨论了三个半天,政治局部分同志也参加了讨论。到会同志对报告草稿的主题、结构和主要内容都表示同意,同时对整个报告如何进一步体现加快改革的精神,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若干论述,对经济发展战略要强调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和重视质量、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体制改革中计划和市场的内在统一,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和以安定团结为前提,对在改革开放中要从严治党等问题,都进行了比较充分的讨论,提出了许多重要意见。第3稿经过进一步修改形成第4稿后,中央书记处决定发到党内约5000人的范围内征求意见。参加讨论的,有全体十三大代表,中央3个委员会全体成员,中央机关、中央国家机关的主要负责同志,各省、市、自治区党委负责同志,军队系统各总部、各军兵种和各大军区党委负责同志,还吸收了部分地、县党委的负责同志参加。与此同时,起草组根据赵紫阳的意见,专门约请了中央和地方各方面有代表性的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和企业界的代表人物约100多人,集中讨论一个多星期,对整个报告的框架结构、理论观点和文字表述进行仔细推敲,字斟句酌。在党内讨论的同时,还请了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爱国人士共数百人进行讨论,认真听取和吸收他们的宝贵意见。经过这样广泛的讨论,集中起来的修改意见数以千计,各方面送来的集体修改稿有数百本。起草小组对各种意见经过汇集整理,仔细研究,提出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经向赵紫阳同志主持的中央书记处详细汇报,并经书记处讨论后,这才确定了进一步修改的方案。9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原则批准了经过认真修改后的第5稿。经根据政治局讨论中提出的意见做了再次修改,提交十二届七中全会讨论的是第6稿。经中央全会认真讨论,又修改了150多处,形成了全会一致通过报告的第7稿。经代表大会认真讨论,又做了数十次修改,公开发表的是第8稿。

这个过程充分说明,十三大的政治报告是领导和群众、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对这篇政治报告,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非常重视。邓小平在1989年前后曾有针对性地不止一次反复强调这样一个重要观点:“要继续贯彻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连语言都不变。十三大政治报告是经过党的代表大会通过的,一个字都不能动。这个我征求了李先念、陈云的意见,他们赞成。”这是一个具有极其重要的有深远意义的告诫,历史的实践一再证明这一告诫的正确性。

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正式代表1936人,代表着4600万党员。大会特邀代表61人。出席大会的代表1950多人。中共十三大还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党外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党外副主席,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爱国人士,少数民族,宗教界人士96位,作为来宾列席大会。一些不是十三大代表的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党内部分老同志,共317人列席大会。

这次大会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听取和审议中央顾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审议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选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选举新一届中央顾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10月25日的大会由邓小平主持。十三大的中心议题是进一步加快和深化改革。赵紫阳受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做了《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随后大会分组讨论这个报告。

10月27日,十三大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二次会议,通过将中央政治局建议的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候选人预选名单和中央顾问委员会候选人名单提交各代表团酝酿,通过采取差额选举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等选举事项。经两天酝酿,10月29日下午和30日上午,用无记名投票的办法,差额选出了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候选人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候选人,提出了中央顾问委员会候选人名单。31日,各代表团又酝酿了主席团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中顾委委员、中纪委委员候选人名单,代表们同意这些名单。

11月1日,代表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了中共十三届中央委员会、新一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其中中央委员175人,中央候补委员110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200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69人。

接着,大会以举手表决的方式,分别通过了关于十二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关于党章部分条文修正案的决议,关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大会各项议程进行完毕后,赵紫阳致闭幕词。

11月2日,召开了中共第十三届一中全会。到会中央委员173人,候补中央委员106人,中顾委委员和中纪委委员列席了会议。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等,并决定了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第一副主席、常务副主席等。

全会批准了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主任、副主任和常务委员会的人选。

全会批准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书记、副书记和常务委员会委员人选。

中共十三大号召全党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在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的领导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牢牢掌握这条基本路线所规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加强党的团结,加强党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密切联系,同心同德,振奋精神,埋头苦干,开拓创新,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同类推荐
  •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墨西哥湾的蝴蝶扇动翅膀就可能会在北美引起飓风,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那么一个军史爱好者却离奇般的出生在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那又会引起什么效应呢?强大的大英帝国海军舰队在他面前灰飞烟灭,凶残的哥萨克骑兵在他面前瑟瑟发抖......本书纯属虚构,请误与真实历史对照!)(恳请每位看书的朋友都帮忙收藏一下,谢谢!)新书《中华第四帝国》已上传,望书友们多多支持!
  • 斜风

    斜风

    历史在1855年走向未知,是赤潮席卷新世界,还是依旧无法把握命运,柳畅在斜风中前行英雄血,美人泪,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我能改变的不仅仅是历史而已紫钗恨2012架空历史新作
  • 清代宫廷社会史

    清代宫廷社会史

    罗友枝,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的高足,专攻中国明清的社会史和经济史。本书是她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史研究领域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专著,是一部研究清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满族宫廷的公开和非公开礼仪的珍贵手册。罗友枝做出了我们能够期待一部优秀学术著作所能做出的最伟大的贡献:给出大胆的概念和论点,同时为未来几代研究者提供坚实的基础研究。本书提出的问题很吸引人,也很重要。通过艰苦的档案搜集工作,罗友枝发掘了大量非常有价值的资料,这使她的著作成为研究清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满族宫廷的公开和非公开礼仪的珍贵手册。罗友枝的专著是一个里程碑,代表了研究中国的新历史学的开端:本书是对远比我们以往所知更为复杂的和更具文化多元性的帝制中国的精深研究。
  • 世界史纲

    世界史纲

    这本《史纲》不过是对过去百年内地质学者、古生物学者、胚胎学者和任何一类博物学者、心理学者、民族学者、考古学者、语言学者和历史研究者的大量活动所揭示的现实的初始图景加以通俗的叙述。如果认为它在任何意义上超过了这一点,那就是荒唐的。
  • 我的帝国无双

    我的帝国无双

    五代十国,唐末宋初,笑谈琵琶,醉卧沙场。天大地大,谁伴我仗剑天涯,谱一曲帝国无双!参军出品,必属精品!
热门推荐
  • 辣宠冷妻

    辣宠冷妻

    清晨,骄阳东升,经过一夜冷清的街道渐渐喧闹起来,这是个繁华也浮躁的城市,林立的高楼磨灭了城市了的底蕴,却带动了经济的崛起。无数的高楼大厦隔绝了人情,划分出了等级,就在这样瞬息万变的城市中,一家六星级酒店最顶层的富丽堂皇的房间,正被唯一不变的饱满的阳光毫不吝啬的照耀着。高挑房梁的房间中,四下雪白的一层不染,而宽阔的卧室正中,那方凌乱的床铺却为昨夜的疯狂留下了无法磨灭的证据,蚕丝的凉被下躺……
  • 六韬·鬼谷子谋略全本

    六韬·鬼谷子谋略全本

    严格忠实于原著;揭示原著思想精髓,解析古人千年智慧对现代职场、官场、商场等领域的应用价值;儒、法、道智慧的集大成之作!心理学、厚黑学、说服术三者合一。
  • 魔兽之逐风者的故事

    魔兽之逐风者的故事

    一段无法遗忘的记忆,魔兽,永恒的传奇,那些年一起经历过的,发生过的,骚年们YY过的,只为我们的青春年华,风之界的兴衰,探索神秘的万神殿,这里是与众不同的魔兽世界,逐风者将带给你非同凡响的感觉,感悟人生,体验激情,坐看风清与云淡,笑叹离合与悲欢,一起来见证与逐风者不得地说的故事!
  • 万古天帝

    万古天帝

    天界第一战神,却因功高震主,遭挚爱背叛,死于洞房之夜。聂天重生百年之后,再不做殿下之臣!破苍穹,逆乾坤,凌万天,踏万界!开启一场与当世天才争锋角逐的逆天之旅。这一世,我要创造我的世界!这一世,我要成为万古天帝!这一世,我要主宰天界神域!万古天帝交流群:323877994欢迎加入
  • 背刀的小艾

    背刀的小艾

    破天刀,乾坤弓,长生剑,阴阳轮到底存在着什么秘密,龙族到底有何使命,看小艾在背刀中如何力压群雄!
  • 田园乞丐婆

    田园乞丐婆

    她是不得家人待见的穷苦农家丫头,吃不饱,穿不暖,身体受过伤被断言无法生育,被婆家人退了婚,坏了名声。村里人都说她要么一辈子嫁不出去,要么只能嫁给村里克妻的残障人士阿楞。结果呢?她愣是嫁给了村外破庙里的乞丐当乞丐婆子,跌破所有人的下巴!没聘礼,住破庙,娘家只给了一袋子陈米一袋子玉米当嫁妆,更扬言从此断绝来往不允许她回娘家打秋风!面对一众幸灾乐祸等着看好戏的人,秦家丫头高冷一笑。打秋风你老母!凸!姑奶奶穿越时身怀万能系统,系统商城里要什么好东西没有,还怕过不上好日子?吃不饱饭?不怕!找系统!买管催...
  • 嫁错郎君入错房

    嫁错郎君入错房

    简介:半夜三更抬花轿,入错了洞房,上错了床。她把一个冷冰冰的男人弄得神魂颠倒,把一个狂野不羁的男人弄得要死不活,让一群的女人在身后咬牙切齿恨之入骨,女人的虚荣心飘飘而来,原来这就是飞的感觉。从小妾升级到王妃,她甩都不甩男人一眼。于是,自立门户,开妓院,开赌坊,最后还开了当铺。这当铺一开可不得了,把原配都给当了回来不说,还实行买一送一制度,让她有些无福消受。美男两个不少,但也不多,特别是对于一个在现代社会草丛里鬼混的女人,选谁呢?有点为难,不知道这个国度有没有一妻两夫制的,一三六,二四七,周五休生养息补充体力,分倒是挺好分的,就是不知道两个男人愿意否?特别推荐:烂番茄《素手遮天》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生活·哲理卷(读者精品)

    生活·哲理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