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探索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强调了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以及看影像的方法,结果孩子们的答案就显得更加的精确了!可是他们的发现又出乎我们的意料!因为他们发现从100度-170度时的影像都是2个,180度则是1个,并不是原来认为的度数越大影像越少!原来总结出来的规律并非精确。这是教师都没发现的问题,这让教师们有很多的感慨:一是很多事情真的不能想当然,规律性的东西要经得起验证才是科学的;二是孩子也可以成为成人的“老师”,他们的眼睛能发现的问题并不比成人少,也更惊叹于他们的探索精神!同时,教师也发现当初坚持使用量角器的想法是正确的,因为对量角器的正确运用让孩子们发现了更为科学的现象,对科学现象的验证变得更加精确,同时让孩子也感受到要得到正确的答案是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验证的。
比较统计数据,在比较中尝试学习归纳发现的规律:
出示教师设计的条形统计图,让孩子尝试在条形统计图中学习发现并归纳其中的规律:从30度到90度的时候,两面镜子的角度大,影像就少;两面镜子的角度小,影像就多,但从100度到170度影像都是2个,180度是1个影像。
从这次活动中,教师又发现如果按照原来的统计表对这种现象进行验证并不科学,孩子们不容易进行统计,不方便孩子们发现角度的变化与影像数量的关系。因为教师使用的条形统计图需要纵坐标和横坐标是一个等距离等量的关系,可是孩子们在测量时的角度都是很随意的!他们的认知水平无法做到如此的科学。如何使这个条形统计图更适合孩子的操作和观察呢?着实让教师费了很大的心思,为此还咨询了专业的数学教师。在接收多方面的意见后,教师最终用了“盖楼房”似的统计方法,让孩子在记录和统计时发现规律!于是,又调整设计了简易统计图进行第三次的尝试。
第三次教学实践:
在第三次活动中,活动开始一样是以游戏引入活动,引发孩子探索的兴趣,孩子的活动表现跟前两次相似,但在最后的归纳发现规律的时候,有“意外”发生了。
居正:“为什么没有80度的?”
“那你们想试试吗?”“想”
过程实录:孩子投入到实验中去,很快的,姿彤说“我看到了,是4个影像”
其他孩子这时也纷纷说,真的是4个影像啊,真的。
由于统计图的重新设计,使孩子和教师在一起记录和统计时对结果更加清晰易见,更有利于孩子进行归纳,从中发现活动中出现的现象。在科学活动中将数学中的统计方法进行有利的结合,是孩子更能理解科学中的规律或者现象。这也正是教师所要研究的问题:数学方法的使用支持我们的科技探索活动更加严谨、更加科学。
“哦,原来,有时候角度小,影像多;有时候影像一样,但角度是不同的,那180度的时候,是几个呢?
这次的操作又让孩子们发现原来70度和80度时都是有4个影像。又一个新的发现,也使教师发现自己设计活动时的设想和准备的不足!
当孩子们从统计图中一一发现秘密后,孩子的一句“原来如此”,让我们感到了当初为这个统计图绞尽脑汁的改变是正确的,在活动中之所以结合数学中的统计的方法,就是为了让孩子在发现科学的规律时学会归纳,拓展思维,掌握一种学习的方法。
延伸:想不想知道镜子还有什么秘密?教师把镜子放在科学角,平时去玩玩,把发现的秘密跟好朋友说说,好吗?
五、获得的理念提升
每一次的操作活动,都会有让教师出乎意料的发现,在设计活动时,教师对孩子在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现象都有过预测,而且教师自己也进行了操作。可是,在活动中还是有很多的问题,每一次尝试都有新的发现、新的惊喜,这也正是教师在和孩子一起孜孜不倦探索、始终如一保持浓厚的兴趣的源点,在体验探索乐趣的同时,也发现了教师在设计这个活动中对目标的制定还不够完善,活动前的预想和前操作还是不够全面。
在活动中,教师一直带着疑问:让孩子使用量角器有否必要,他们是否会操作,毕竟量角器的学习和使用是孩子进入小学后所要学习的知识。但是孩子在活动中让我们看到:正因为有了量角器的介入,使我们原来所认为的镜子的角度越小影像越多,角度大影像越少的现象进行了推翻,让孩子知道了使用了量角器对我们的实验带来了更精确的验证。这也是我们在这次活动中一种大胆的尝试。
第四次实践中发现,量角器内圈刻度对孩子们的干扰减少了,操作起来比以前简单方便,缩短了操作所用的时间,但对于孩子们对规律的发现没有太大的影响。
从这次调整我们感受到,孩子科学教育与数学教育相结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教师对孩子们的学习特点有所了解,也需要教师勇敢大胆地对教材进行调整,但是内容的深浅不能以成人的意愿或想当然地进行设计,一定要根据孩子的知识和经验基础进行活动,我们坚持“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信念。
从活动的一次次反复实践和提升中,我们得到了科学教育与数学教育相结合的初步研究经验,这是我们的又一笔财富。
执笔:何碧霞
小班科学活动《磁宝宝找朋友》案例研究
——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乐中学”
一、活动由来
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幼儿的生活中取材,要关注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等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沙子来自于自然物质,是孩子们最爱玩的材料之一。常常看见孩子们聚精会神、不厌其烦的蹲在沙堆里或堆、或挖,流连忘返。于是便产生了这样的思考:在玩沙的游戏中是否也可以挖掘出一些对孩子们成长有帮助、有价值的科学经验呢?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无意的提起小的时候曾经在沙堆里发现了一种黑黑的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叫做沙铁。磁能吸铁也是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感兴趣的现象。于是,教师选择了这个题材,并给孩子们提供了透明的图形支架,并结合走图形的游戏进一步激发孩子们探索的欲望,引导他们初步感知磁铁的特性以及图形的轮廓特征,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乐中学”。
二、活动目标
教师给孩子们提供了透明的图形支架,想结合走图形的游戏进一步激发孩子们探索的欲望。于是,活动的目标初步预设为:
1、乐意动手操作,体验玩沙和磁铁的乐趣,对磁吸铁的现象产生兴趣。
2、通过用磁铁在沙池中搅动吸住沙铁的现象,初步感知磁铁能吸铁的基本特性。
3、尝试用磁铁吸引沙铁走图形的游戏,感知图形的轮廓特征,并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三、活动资源
1、4盆沙子、和幼儿人数相同数量的圆形磁铁
2、桌子4张、小椅子15张
3、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迷宫共13个(其中1个大的教师用)
4、每人一个小支架、12个小学具盆
5、CD机、CD碟
四、活动过程与分析
第一次教学实践:
引入游戏:
师:磁宝宝有一个朋友藏在沙子里,我们去帮他找找。
过程实录:孩子们带着他的磁宝宝在装着沙子的大盆子里搜索着,但是似乎什么也找不到。沙子实在太好玩了,有的孩子开始分散注意力,将磁铁埋在沙子里堆起了小山。教师这个时候提出要求:带着磁宝宝画圈圈、来回走找朋友,不扬沙子。心急的孩子开始不耐烦了,“没有啊,找不到磁宝宝的好朋友啊!”。
教师在幼儿的活动中应该充当好“辅助者”的身份,小班幼儿的注意力是很容易被其他的事物分散的,所以事先应该先把方法和要求交代清楚,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探索。
再次分享探索的发现:
师:看看你的磁宝宝和刚才有什么不一样。
施施:没有啊,一样!
天天:不一样,我的磁宝宝变得好脏啊,它粘了好多的沙子!
蓉蓉:我的也是,好奇怪哦,怎么是黑色的沙子呢?
过程实录:随着蓉蓉的一句话,孩子们都好奇的凑过来围着她的磁铁看,再好奇的摆弄自己的磁铁,发现原来他们的磁宝宝上面也粘了很多“黑色的沙子”,实在不知道为什么的时候,就来找教师要答案了……
教师总结:那黑色的不是沙子,它叫“沙铁”,它是磁宝宝的好朋友,能被磁宝宝吸引。
提出问题,延伸活动:
师:小沙铁和磁宝宝想一起玩游戏,怎么玩?
过程实录:教师出示泥塑板,隔着板用磁铁带着沙铁移动,这立刻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争先恐后的抢着说“我也要试试”……
教师选择了富有趣味性、操作性强的科学内容,让幼儿感到“真好玩,真有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主动地去探索。
师:磁宝宝要带着它的好朋友沙铁去逛花园了,你们看看这里有什么图形的花园啊?
幼:有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
师:用小木片把沙铁刮下来,让磁宝宝带着它去走花园吧。
过程实录:孩子们拿起雪糕棒将沙铁往下刮,可是沙铁像是会走路一样,很难刮下来。这时候,有的孩子干脆放下木棒,直接用手把沙铁捏了下来。于是,教师把这个方法介绍给了大家,孩子们立刻行动起来。
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有善于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种种表现和反应、然后再根据活动的情况进行思考并加以改善的能力。孩子们一只手拿着泥塑板,一只手要操纵磁铁,显得力不从心、行动不方便,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孩子们的游戏;图形是有一定的逻辑轨迹的,而部分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却没有按照这个规律操作磁铁,只是随心所欲的摆弄磁铁移动;另外,图形的内圈与外圈之间的间隔距离比较小,所以孩子们操作起来不能较好的控制沙铁在图形里的移动。
在科学教育中更应该注重引导幼儿关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技术、现象等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帮助幼儿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而非单纯的看重幼儿是否掌握某些科学的知识等。于是,教师们出现了争议,是否可以重点在于引导幼儿感受沙铁与磁铁之间的关系即可,而非一定要在一次的活动中就让幼儿掌握什么是沙铁、磁铁的作用等?要想使幼儿在科学活动中成为主动的探索者,提供合理有效的操作材料是必要条件。幼儿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只有为他们提供了便于他们操作的材料,才能让他们愉快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从第一次活动的尝试来看,教师必须在材料上进行改善,使其更利于幼儿的操作与探索。另外,幼儿十分喜欢磁宝宝带着好朋友走花园的游戏,但是在游戏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正确的掌握图形的逻辑轨迹,教师如何更好地对幼儿的活动进行指导,使幼儿更加明确活动的要求与目的等等也成了我们思考的问题。于是,第二次活动的尝试开始了。
第二次实践:
在反思第一次活动之后,教师对材料进行了增添、修改:扩大图形内外圈之间的距离,使孩子们有更多的空间进行游戏;在图形上增添了“出发点”和“箭头”的指示,尝试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图形的正确轨迹;另外,泥塑板在“逛花园”游戏中造成幼儿操作使用的不方便,所以在第二次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可放在桌子上操作的小架子,并将泥塑板换成透明板,这样幼儿可以透过板面看到自己的手在下面操作的过程,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与此同时也更好地帮助幼儿按照箭头的指示走图形。
引入活动,磁宝宝找朋友:
师:磁宝宝的好朋友藏在沙子里,磁宝宝想去找它的好朋友一起玩,我们来帮助它吧。
过程实录:教师出示磁铁引出游戏,并提出要求、示范怎么“找朋友”:卷起袖子、不扬起沙子、不用手摸眼睛等。孩子们蹲在沙池里,倾听着音乐《找朋友》,很投入的找着藏在沙子里的“朋友”……
新奇、适宜的环境可以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教师应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足够的操作材料和空间,支持幼儿探究实践。音乐的播放在一定的程度上协调了活动的气氛,带动了孩子参与活动的情绪。
认识好朋友:
在第二次尝试中也出现了和第一次活动一样的现象,有的孩子说沙子里什么也没有。
师:快来啊,你们看,我的磁宝宝和刚才不一样了。
过程实录:很快,孩子们就围拢到教师身边了,这个时候教师要求孩子们找个位置坐下,提出新问题:“你们的磁宝宝和刚才一样吗?”小熊抢着回答:“不一样,我的磁宝宝变得好脏啊!”接着孩子们便七嘴八舌地说:“黑黑的……”、“粘了好多沙子。”……
师:那些吸在磁宝宝身上黑色的东西就是它的好朋友了,它的名字叫做“沙铁”。
当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因自身经验技能的局限,致使探究活动无法进行下去时,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并提起幼儿新的关注点,否则会使幼儿放弃探索或降低探索的兴趣,失去兴趣。
师:磁宝宝累了,我们让它休息一下吧。
过程实录:教师和孩子们同时把磁铁放到了篮子里。这个时候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教室新拿出来的“架子”。
师:我的磁宝宝想和它的朋友玩游戏,怎么玩呢?
过程实录:教师一边介绍方法,一边示范用手怎么把“好朋友”拿到指定的花园“出发点”上。然后用磁铁操作“好朋友”左右移动,孩子们一下子兴奋地叫了起来:“哇,好朋友动起来了哦。”
师:它像什么呢?
恒恒:像刺猬。
章章:像蚂蚁,还像毛毛虫。
薇薇:我觉得像小蝌蚪!
……
师:它为什么会动起来呢?是谁在带着它玩?
孩子们摇了摇头,添添抢着说:是下面的磁宝宝啊……
教师是幼儿的“伙伴”,不再是权威者,主动的参与幼儿的活动,从中提取出能让幼儿产生讨论的话题,倾听孩子们的发现,以合作者的身份将幼儿的探讨推向更热烈、更开放,使幼儿更进一步的认识“沙铁”的外形特征,感受沙铁和磁铁的关系,这远比知道名词“沙铁”更有意义。
提出要求,一起玩游戏“逛花园”
师:你们想不想带着你的磁宝宝和好朋友去逛花园?我们去看看桌子上有什么图形的花园吧。
过程实录:幼儿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不需要多说,孩子们都很聚精会神的听着、看着。这个时候教师提出要求、再次介绍游戏的玩法:把好朋友放在黄色的“出发点”上,顺着箭头的方向逛起了各种图形花园。
师:带上你的磁宝宝,和它的朋友一起去找个你喜欢的花园玩游戏吧。”
过程实录:音乐《找朋友》再次响起,孩子们沉醉在自己的游戏中……
教师在一边充当着辅助者和观察者的角色,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
寓科学教育于游戏中,让幼儿在试试、做做、玩玩中认识科学现象,获得科学知识,是符合幼儿的天性的,备受幼儿欢迎。通过科学游戏,幼儿可以在玩中学科学,在愉快体验中学科学。
小结活动,延伸思考:
师:其实磁宝宝还有好多其他的朋友,我们再去找找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