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李校长介绍,学生干部选拔可以不拘一格,学习成绩好不是唯一标准,任何学生都有权利担任学生干部。选拔主要通过学生自荐、民主选举和老师推荐的方式实现。自我推荐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民主选举则培养学生的平等、民主和公平意识。老师推荐的方式主要针对那些性格内向、有自卑感或不适应新环境的学生。
因班干部轮换频繁,班务工作有时会衔接不上,所以各班都设有一名“常务班长”,负责配合新上任的班干部适应工作。兰西在四年级时当过常务班长,她说:“老师不在课堂的时候,我来负责同学们的学习,有时给他们上课,主要是科技自然类的;有时给他们布置作业。期末的时候,我经常采用答题竞赛的形式帮助同学复习。”升入五年级的兰西现在身兼多职:校长助理、宣传委员、推普委员(推广普通话)。她说:“我一年级时特别腼腆,现在变得开朗了。”
李校长说,班主任变为指导员,不仅仅是称呼上的改变,更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学生进一步,教师退一步,站在学生侧面,在学生困难时给予指导、扶持,尽可能地把学生从“一切由老师做主”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让他们的人格获得健康发展。
学生自主管理制度的实施也在影响着老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五年级2班的指导员王老师说:“以前班级的事都是由我来做决定,不会想到去征求孩子们的意见。现在作为指导员,我只是班级中平等的一员,班级的事情由孩子们决定,我参与其中指导、引导而非凌驾于班级之上发号施令。如果我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反而会被孩子们孤立。”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2003年10月14日)
(八)做好生活指导工作
广义的生活指导包括学习指导、品德指导、身心健康指导、闲暇指导、个人生活指导、职业指导、升学指导、劳动技能指导等内容。这里主要介绍人际交往指导和个人生活指导等。
1人际交往指导
人际交往,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通俗地讲,就是人们与社会广泛接触,建立起各种各样联系的过程,在交往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是与朋友、同学、老师及家人的交往。
人际交往指导的直接目标是增进学生人际和社会适应,改进学生的人际关系,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在此基础上,通过训练学生学习人际交往的良好态度、行为、技巧、艺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最终推动学生人格的成长与成熟,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交往品质,这也是人际交往指导的终端目标。
(1)提高人际交往意识
交往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源于正确的交往认识和动机。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开放性,社会的开放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更加方便,又使人产生了众多的欲望和更高的情趣,只有扩大交往才能适应社会,只有积极地进行交往,才有利于人的智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我们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向学生讲明交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往。
(2)增强人际交往情感
在人的心理过程中,情感是最活跃、最积极、最核心的因素,处于个性结构中的核心位置。因此在育人的工作中,抓住情感这一核心因素,也就抓住了人的本质。
情感沟通。班主任应重视与学生情感的沟通,并以自身的心理品质和严谨的教风表现出富有自制力、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从而体现出强烈的情感传递效应。
情绪自知。情绪自知是指学生能够正确感知和表述自己正在发生的情绪。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每一种情绪,使学生认识情绪本身与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获得运用语言准确表达情绪以及表达与这些情绪有关的需要的能力,并且能够区分情绪表达中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自我激励。自我激励能力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价值观念一旦内化,便能产生内驱力和制约力。内化需要反复的自觉的内省,内省就是让学生在外界的帮助和督促下,实现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完善。班主任在人际交往指导工作中可适当地介绍一些心理学的观点和理论,以提高学生的认识,促进学生坚韧意志力的形成。
理解他人。指导学生在感知、觉察他人情绪、想法和感受的基础上,增强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体会他人投射给自己的情绪并产生共鸣。
学会宽容。当学生发现朋友的缺点而产生矛盾心理时,教师应帮助他们分析朋友的特点和自身的优缺点,使他们懂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还应让他们懂得友情的可贵,使他们珍惜已培养起来的友情,在不违反做人原则的前提下接受对方的缺点,伸出友谊之手帮助对方改掉缺点。
学会关心。人际关系是人际彼此相互作用的结果。若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首先就应关心别人。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对他人感兴趣,乐于了解他人、帮助他人,使学生在助人的过程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获得自我肯定后的自信感和快乐感。
(3)学习人际交往艺术
交往是一门艺术。现实生活中,我们应掌握不同时间、场合、情境中的各种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并学会与各种各样的人相处与交往,使我们能巧妙、融洽地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例如,同心胸狭窄的人交往要大度忍让,同生性多疑的人交往要坦然相处,同性格孤僻的人交往要积极主动,同任性的人交往要体谅对方,同犯过错误的人交往要关怀帮助等。
(4)增强人际交往语言能力
人们传达思想、交换意见与表达感情、需要等,使用最多的交往工具就是语言。语言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创造更好的人际关系,也能破坏人际关系。因此,要想顺利进行人际交往,必须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学生明确目标,学会听话,敢于说话,善用肢体语言等。
2个人生活指导
个人生活指导包括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尊重和体谅父母,能分担父母的忧愁,与父母同享快乐;正确对待男女同学的友谊和爱情;指导学生料理日常生活,懂得保护健康,培养自我养护能力等。
(1)生活态度指导
班主任的重要任务是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含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指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正确认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家庭关系指导
学生在成长中离不开家庭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有各式各样的矛盾和冲突,比较突出的就是亲子关系紧张。指导学生处理好个体独立性与家庭亲和性的关系,恢复亲情关系,这对建立现代家庭伦理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是学生成长中必须学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尊重亲人、平等相待、承担责任,是对学生进行家庭关系指导的主要方面。
(3)异性同学交往指导
这之中,重点是对早恋学生的教育。一般的说,这种教育不宜在班级集体中公开进行。公开的批评教育会伤害其自尊心,给他们造成思想上的压力,使他们产生对集体的离心力,在集体中的孤独、冷漠的感受会间接地强化他们的对抗与冲动。另外,公开的批评教育也会使其他学生出于好奇心理而妄加猜测或议论纷纷,这就会成为产生早恋行为的诱因之一。对早恋学生不能粗暴干涉,强行拆散,也不能居高临下,严词训斥,班主任应成为学生生活道路的引路人,以平等的态度,以朋友和“参谋”的身份,晓以利害,喻以事理,帮助他们处理好关系他们终身幸福的问题。
3物质生活关心
教师的爱不仅是学习上的诲人不倦,更包括生活上的关心爱护、体贴照顾。所以班主任要对学生的物质生活给予指导,关心学生在校生活情况,如饮食、起居、卫生,特别是安全,引导学生建立严谨、健康的生活方式。
4劳动技能指导
劳动技能的指导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帮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劳动技能。由于学生的性别差异、兴趣爱好的不同以及动手能力的强弱,一般不宜进行集体指导,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指导或小组指导。在指导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以实践为主,通过各种实践劳动来培养劳动技能;二是进行劳动案例教育,要结合学生头脑中有深刻印象的劳动案例来进行;三是注意劳动强度、劳动时间的安排与学生自身条件相适应,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安全劳动习惯。
5人身安全教育
现在威胁青少年安全成长的因素日益增多,青少年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一块“心病”,成为一种“社会之痛”。我国将每年的3月29日定为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也说明国家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因此,学校和班主任应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
要在各种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特别是节假日和组织集体活动、外出实践活动前适时进行安全教育,并利用发生的各类事故教育学生,防患于未然。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环境、季节和活动特点及有关规律进行防盗、防火、防病、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等方面的教育,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
(九)指导学生人生规划
一个人要实现自我,达到自己的理想状态,就必须拟订自己的人生规划。人生规划越早越好,甚至有人说人生规划应该从童年开始,没有好的规划,就很难活出精彩美好的人生。人生规划的时间跨度贯穿个体从制订规划的那一刻到生命结束的整个历程,其核心内容是人生目标和计划两部分。
1生活规划
生活规划包括和乐家庭、健康生活、休闲生活、人际关系、时间管理、消费理财、美满婚姻等。
2工作规划
工作规划就是职业生涯设计,即依据自身条件及所处环境,确定一生的职业理想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来进行相关努力的过程。中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关系到未来发展方向,需要科学而有效的指导。在社会经济日益市场化、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已显得非常急迫。它包括职业选择、善尽职守、精益求精、工作乐趣、舒解压力、追求创新等。
3学习规划
主要包括各学习阶段规划。如把学习划分为小学、中学、大学、职后进修等阶段,并制定出各阶段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具体开展的方法及实施细则等。
4成功规划
成功规划包括终身受雇、职位晋升、专长发展、绩效创高等。
以上四个内容,对处于人生规划起步阶段的学生来说,有些东西可能觉得比较遥远,可以先选择与他们生活比较接近和相关度较高的内容施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人生规划指导时可以侧重于其中的学习规划和工作规划的内容,同时指导他们了解其他的人生规划内容。
制订人生规划的方法很多,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自我认知。人生规划的前提是要了解自己,所以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做好自我认知。自我认知可以是自己认识,也可以通过别人的帮助来认识,便于在今后的生活中扬长避短,在新的选择面前作出更适合自己的决策。第二,明确目标。即思索和确定日后为之奋斗的人生价值追求。遵循人生规律,按照完整及清晰的原则,划分人生各阶段的大体方向、核心内容及阶段目标。第三,目标分层。在这一步骤中,注意目标的时间限制要逐步细化,具体到年、月、日。第四,调整目标。生活是动态的发展过程,人生目标的确定往往是基于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条件的,而这些环境和条件总在变化之中,因此,确定的目标也应该随之作出修改和更新。
【相关链接】
安排今天计划明天
在《李宗仁归来》这本书里,有一段很有趣的话:“人不能够从八十岁向一岁活。如果能够从八十岁向一岁活的话,那么我敢肯定,二分之一以上的人都可以成为伟人。”
这话类似格言,有一点人生哲理蕴含在其中。魏书生抄给他的学生们,同时问大家:“这句话对吗?”
大家说:“对呀。”
魏老师又问:“为什么说它对呢?”
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出了其中的道理:“人活到80岁,经验丰富,什么都明白了,他知道了这一辈子哪些是无效劳动,哪些是弯路。他用这个时候的人生经验指导自己,再去重新活一遍,当然净干有效劳动,怎么能不成为伟人呢?”
魏老师说:“话是这样说。但是咱们谁也无法违背大自然的规律,不能倒过来活,还得正着活呀。不过,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就是我们应该经常站在80岁的角度上来计划一下自己今天的生活,使我们在今后的岁月中朝着一个明确的目标走去。”
魏老师要求学生制定出自学计划和自我教育计划。这个计划要分四个部分:
第一,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终生达到什么目标;
第二,10年内做完哪些事;
第三,一年这样度过;
第四,一天24小时怎样安排。
魏书生就是这样引导学生安排自己的今天,计划自己的明天。引导学生将个人的成长、国家的需要和人类的未来结合起来,充满自豪地去确定自己的奋斗方向,同时,在每一天的有效时间内去取得最大的成效。这样,学生将自己的一天安排得充实而有意义:早晨,锻炼身体之后,用30分钟做“记忆力体操”,早自习用5分钟抄写格言,一天当中,上好课,搞好复习,下午放学前用30分钟写完日记,回家后用30分钟做语文练习,其他如做好事、坚持长跑、郊游、学歌、画画等在每天、每周、每月内都按计划执行。
有了这个计划后,魏老师还要求学生将落实的情况统计在一张大表之内。这张大表,竖着是十三个格,一到十二月加全年统计,横着是三大块,德、智、体、美、劳,在每个月的每一块里都要填上具体数字。例如,德育方面,做了多少件好事,抄了多少条格言,写了多少字的日记,读了多少页课外书;智育方面,各个学科都写了多少页作业;体美劳方面,长跑多少千米,学歌多少首,画画多少幅,等等。魏书生教过的每一届学生都有这样的统计。
我们从每个学生的个人总结里和这张表格上,看到了他的学生们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受到锻炼的质和量。当每个人都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时,人们可以相信,就连最淘气的学生也会变得深沉和严肃起来。
(资料来源:《魏书生教育方法100例》,李兆德着,辽宁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