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要求]
1.了解班主任的地位和角色。
2.熟悉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新理念,并能运用这些理念指导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
一般来说,教师基本上都要当班主任,或许你现在正担任着班主任工作,或许你今后要担任。当班主任是辛苦的,也是幸福的,借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叫做“累并快乐着”。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老师,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理想信念的确立、学习方法的习得等等,都与班主任的教导有关。“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学校千头万绪的工作,都需要班主任点点滴滴地去贯彻和落实。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工作要讲艺术,需要专业知识和技巧,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这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前提。
一、班级及班主任
班主任是学校任命、委派,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健康与生活等方面工作的教师。
班主任产生于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的形式最早产生于15~16世纪的欧洲,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大教学论》(1632年),对之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述。随着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工商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普及教育,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班级授课制便逐步发展成18、19世纪欧美各国学校的主要教学形式。当然,并非所有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国家都设立班主任,只有中国、日本等部分国家的学校中设有班主任。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一般认为是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京师同文馆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培养洋务运动所需的外语翻译人才的新式学校,它设“正提调”、“帮提调”等专职人员,对学生进行管理。正提调可以不“逐日到馆”,而帮提调必须“轮班在馆管理一切”,如“文移稿件”、“学生画到”等。虽然帮提调的管理对象是同文馆全体学生,但其职责与班主任已有许多相同之处。
班级授课制在我国广泛地施行,是伴随着我国现代意义的学校的普及而发生的。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规定:“学生每班应置教习一人,其教法则每一教习将所认定专教之一班学生按日分门教授。”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小学各学级设本科正教员一人,“通教各科目”,“且掌所属之职务”。由一个教师负责一个学级全部或主要科目的教学和组织管理工作的制度称级任制,相应的,这个老师就称级任教师。1932年民国时期,规定中学也实行级任制。1938年起,中学的级任制改为导师制,负责班级组织教育工作的教师称级任导师(相当于班主任)。
30年代的老解放区,在共产党办的小学、中学、师范学校和抗日军政大学等,每个班级中率先设有班主任。新中国成立后,继承老解放区传统,吸收苏联教育经验,在小学里一律设班主任,负责全班学生的思想教育、政治工作、道德行为、生活管理、课外活动等工作。至此,我国班主任制正式确立。
1988年,教育部相继颁布了《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试行)》、《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对班主任的地位、作用及其基本任务、班主任的职责、班主任工作的原则和方法、班主任的任职条件和任免、班主任的待遇和奖励、班主任工作的领导与管理等作了具体的规定。2006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其中规定:要充分认识加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中小学班主任的工作职责,认真做好中小学班主任的选聘和培训工作,切实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提供保障,要求制订和完善促进班主任工作的政策措施,提高中小学班主任的地位和待遇,完善班主任的奖励制度,加强班主任队伍的管理,为班主任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
2006年8月31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通知,决定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的目标、原则和内容,提出“实施本计划旨在将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纳入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建立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制度,全面提高班主任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还指出:“从2006年12月起,建立中小学班主任岗位培训制度。今后凡担任中小学班主任的教师,在上岗前或上岗后半年时间内均需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该计划的实施,必将极大地提高中小学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平。
二、班主任的地位与角色
在新的形势下,中小学班主任的角色定位更加丰富。在2006年8月31日教育部下达的《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中,指出:“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明确班主任的角色和地位,对于班主任认识自身的工作性质,从而科学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是很有必要的。
(一)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应重新审视千百年来教师居高临下的“优越感”,构建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样说,绝不意味着班主任的重要性有什么降低。恰恰相反,班主任由原来的居高临下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和尊重。当然,这样做事实上也极大地提高了对班主任的素质要求,因为,在居高临下的师生关系中,“高”者容易当,而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这个“首席”就更难当了。
(二)由督学督考转向学生生活的调节者
学校是人的社会化的最重要单位之一,而学校里,班级又是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学生一天中大部分时间是在班级里度过的。如果班主任所营造的这个空间呆板、单调、沉闷、紧张、乏味,那么,对学生来讲,一天一天真是度日如年。“考”、“分”固然重要,但教育不能窄化为分数,而且越是在分数压力较重的情况下,班主任越是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努力调节他们的学校生活,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让他们体会到童年的乐趣。
【相关链接】
给学生留出自由活动的时间
苏霍姆林斯基结合自己30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的切身教育经验,提出了一个精辟的灼见,认为:“拥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是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孩子的素质和天资只有当他每天都有时间从事自行选择的喜爱的劳动时,才能得到发挥。因此,我认为给学生提供空余时间就是创造宝贵财富。”为此,不能把儿童完全束缚在课桌椅上,只让他学习知识。真正的教育在于使每个儿童都有一种丰富而充实的精神生活,使他们得到智力、健康、思维、兴趣、劳动能力的全面和谐的发展。这样就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儿童生活与学习制度,将儿童从单一而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给他们自由主动活动的时间。
(三)由教官转变为学生心理辅导员
学生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苦恼、烦闷、困惑、问题,其中,绝大多数并非思想和政治问题。几十年来,我们往往把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混为一谈,笼而统之地看作思想政治教育。严格说来,这是不科学的。学生中的问题更多的是心理上的障碍,是成长中的问题,在今天这样一个价值观多元、竞争激烈的时代,学生的心理问题会显得更加突出。对此,班主任必须及时地加以疏导、诊治,否则,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业及身心健康。西方社会学者勒弗在《学校保健服务》一书中这样说道:“没有一位将军愿意送一群不能作战的体弱残兵上战场,学校中的学生也会面临到许多身心方面的困扰,即使是一些轻微的心理障碍或视听障碍,也可能给一个人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
(四)由筛选者转变为学生成功的激励者
筛选者的角色很容易当,拿把尺子一量,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决定谁上谁下,它的重要危害是某些学生在发展远未定型的少年儿童时代就被过早地宣判为“孺子不可教”、“朽木不可雕”。今天看来,班主任对学生尤其是因为种种原因而暂时处于落后状态的学生要多加激励。“边际效应”理论认为,你把1元钱给百万富翁,他的满足感是0;相反,你把1元钱给乞丐,他的满足感可能是100%。当然,这个理论用在这里也许不恭,但它至少说明,优生已经享受了足够多的关爱,家长护着,班主任夸着,老师宠着,他们如同生长在“蜜罐子”里一般,而后进生才是更需要关爱的一个群体。
总之,班主任是组织、教育、引导学生并与学生一起共同管理好班级的“组织者”、“指导者”、“引领者”,这较以前的班主任的含义与角色定位——班级管理者有很大的区别。
【相关链接】
新时期班主任的角色转换
要适应新时期班级教育与管理人性化的需要,班主任的传统角色要在许多方面加以转换。具体体现在七个方面:
一、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换
传统学校教育与管理观念和实践中,班主任只是学科教学的一种自然延伸,只是在课堂教学之余充当着威严的班级学生管理者。新时期班主任要用“引导者”、“学生的朋友”、“学生成长的关护者”等多重身份,去改变、修正呆板的“维持会长”角色,树立起多元型的、生动鲜活的“生活导师”形象,充分发挥和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主动健康发展。
二、由权威型向对话型转换
传统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在班级教育与管理中拥有绝对权威,学生必须绝对服从。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个性丰满、自主性强的人,要求建立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强调对话、交往、主动参与已经成为当今学校教育实践的基本精神趋向。这就要求班主任抛弃传统的绝对权威形象,代之以“倾听者”、“对话者”角色,提高学生在班级生活中的自主性和参与程度,使学生在班级活动中自由表达、自由参与,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三、由说教型向感染型转换
传统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往往片面理解自己工作的特点,认为时间花得越多,教育效果就越好,于是“天天讲,时时讲”成为许多班主任最基本甚至是唯一的工作方法。现代社会发展中,青少年学生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日益增强,为此,班主任不能仅仅扮演传教士、说教者的角色,他首先应该是一个活生生、有理想、有激情的人,用自己富有情趣的个人生活去感染学生,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生动活泼、充满意义的生活空间。
四、由限制型向促进型转换
传统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习惯于用规章制度去限制学生,用既定的标准去衡量所有学生。这种做法对学生矫正不良习惯、形成良好行为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其忽视的恰恰是教育中最重要的每个学生潜在可能性的发现与开发的任务。现代班主任应着眼于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不能抽象化地理解学生,应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看到差异在一定意义上是教育的财富而不是包袱,努力使每个学生能实现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各自的特长和个性能得到健康、充分的发展,使学生群体的发展不是按同质集合的模式去努力,而是以丰富的方式去实现。
五、由被动适应型向主动创造型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