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2000000002

第2章 保生大帝信俗(2)

由道士念咒祝福,祈求肀安,并点燃成篝火。然后,一群青年竞相飞速轮番从篝火跳过,群众围观喝彩,场面热闹,此种活动俗称“跳火盆”。

6.请戏谢神!信众在求签问卜“应验”时,要感谢保生大帝的神灵,其主要形式就是请戏谢神。各村庄选定固定的日期在保生大帝庙前,由信众们或以集体、

或以个人的名义请戏班演戏,在谢神的同时供人们观看。戏剧演出前要谢神祭拜,在摆满敬物的神案前,信众要行“祭五营”、“送孩儿”的活动仪式。请戏谢神活动的时间,少则三天,多则十余天不等,视谢神的信众多少而定。

卜签类分药签和灵签两大类。

保生大帝药签是闽台影响最大的药签。旧时通行的保生大帝药签有手抄本和木刻简,关于大道公药签的来源和创始时代,民间广泛传说为吴真人所创。据专家研究,一般认为大部分药签为后人(尤其是明清时期(集古代成方和民间常见验方假托真人之名而作。医学界认为,药签上的药方基本符合药理。药方绝大多数是一些清火、滋补、强身类的处方,没有药性剧烈的药,病人服用后,即使不对症,治不好病,也不会伤害身体。大道公药签分为大人科、小儿科、妇科、眼科、外科等。庙祝大都深谙药性,兼通医理,配药时,又有意识地询问病情,及时调整药方药量,俗信药签是在神明的恩准下求得的,患者自然对药方产生信任感,因此,口碑颇佳。

药签的产生是医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医学与民俗信仰互相妥协的产物)一方面,巫觋从传统医药中吸取营养,寻找方便、简捷、有效的药方,另一方面,一些医生依从于信俗势力,参与制作药签,以此作为普及医药的途径。

灵签是以诗歌为载体,以竹签为占具来占卜吉凶。青礁慈济宫的保生大帝灵签谱有66首,灵签从外在形式看,有竹片的,有印在纸上的,签诗大都为七言四句,内容大都是借助典故劝人从善或富含生活哲理。上、中签比例占到七成左,以的吉凶的。

的签方是签,签者一,签,

签筒稍微倾斜,再轻轻上下不停摇动,其中一支竹签会从签丛中露出头来,甚至是从里面跳出来。经卜茭确认后,即认为是神灵赐予的灵签。抛掷茭法也是另一的求签方,信,一仰,以察吉凶。

纵观保生大帝信俗,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广泛性:信仰保生大帝的地区有福建南部、广东东部、整个台湾岛以及东南亚各国华人地区。它拥有遍及闽南、粤东、台湾等广大地域的广大群体,信众近亿人。

特殊性:现在的祭典采用双主祭,双祭文的祭奠形式,由大陆和台湾方面各设一名主祭人,分别颂唱两篇祝文,体现了海峡两岸同宗同源。

娱乐性:形式多样的祭祀过程中充满着趣味横生的文体活动。巡境时,锣鼓喧天,旗幡飘扬,炮声震天,神像的轿舆镂雕精致,三十六官形态各异,场面十分热闹,犹如狂欢节一般。大型的谒祖进香或神诞之期是隆重的庙会,白天,祭祀仪式庄严肃穆,庙前广场耍龙弄狮,还有“宋江阵”、“车鼓弄”等地方特有的民俗表演活动;夜晚歌仔戏隆重上演,整个活动期间,人山人海,熙熙攘攘,既娱神又娱人。举行祭奠仪式时,仪仗队、乐生带领全场合唱颂歌,终献时舞生献舞,以此向人们展示中华文化的礼仪和鲜活的民俗记十乙。

现实性:千百年来,保生大帝的信众之所以越来越多,归根结底,在于其慈济精神。“慈济”两字,体现的是治病救人、慈怀济世,进而发展成为提倡扶困救危、团结互助、关怀弱势、共创和谐。在当代,同样需要这种“慈济”精神。

文化性!保生大帝作为医神、地方保护神,历来受到朝野重视,累获褒封,自真人而侯而帝,列为正祀。因此,与其相关的信仰习俗,自宋代以来,数百年来沿续不断,具有历史沿袭性。是地方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承载着大量的民俗事象,受到民俗学者的重视,围绕其进行的学术考察,一直延续至今。

医学性!药签中的药方基本上选用中草药,对治疗常见病和某些疑难杂症有一定的疗效。厦门中医界医生曾对药签处方作了较全面的研究,据原厦门中医院副院长涂福音和主任医师吴耀南在《关于慈济药方中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论文中写道:“我们从青礁慈济宫和白礁慈济宫收集到的内科处方(签方)120首,发现其中有关治疗脾胃病的药方有51首,占总数的42%。”对于外科签方的分析,在厦门中医院外科医师郑启明的《吴真人外科药签集解》一文中,分为治“阴症”、“半阴半阳症”、“阳症”三类,并认为“综观吴真人之外治处方,或可认为,吴氏根据病情的性质与阶段的不同,在辩证组方,采用民间处方,大量地总结应用地方青草药的同时根据不同的调制手段,以达到不同的治疗目的,这一点特别值得我们临床学习和借鉴。”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吴逸华对儿科药签做过全面分析,她总结该儿科的调中之法有11种之多,即祛风解表、泻肺止咳、降火化痰、化痰止咳、降气化痰、健脾清心通淋、芳香化湿催呕、清热利尿、疏肝益气坚阴、健脾清心祛风和健脾益气消食等。对于这些处方,吴医师认为:“有选择地结合运用于儿科临床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缺医少药的时候,老百姓得小病按药签索药,得以便宜而实惠的医治而痊愈;某些疑难杂症按药签中的偏方医治,有时也能起到奇效。

在现阶段,保生大帝信俗具有重要价值。

历史价值,保生大帝信俗历经千年,相应的祭祀活动从未间断,并随其神格的提升、信众的增加而不断发展。目前的祖庙祭典从形式到内容都充分尊重了史料记载,结合官方祭祀和民间祭祀的形式,是保生大帝祭祀活动的一个总结!

信俗中的药签对我国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社会价值:保生大帝信俗曾为闽南子弟拓展生活空间提供了可贵的精神支持和情感寄托。自宋以后,在信仰区整合了乡族力量,维系了社会秩序。其排难解纷、彰善惩恶的作用弥补了地方政府和官吏所不及。而今,信俗弘扬的主流精神是扶危济弱、扬善弃恶、和谐友爱,这对如今倡导构建和谐社会颇有裨益。

文化价值:华侨、台胞和本地信众通过进香、巡游、祭典等仪式实现了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集进香、祭典、巡游等活动于一体的庙会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传承了诸多民俗遗存。

随着保生大帝信俗迷信意味的减,文化气氛的增浓,信俗活动已成为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大餐。这对促进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此外,它是联系两岸的金桥。两岸同祭共祀,体现了闽台区域文化的历史同一性和不可分割性,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医学价值:保生大帝留存下来的药方基本上使用中草药,对治疗常见病和一些疑难杂症有一定的疗效,为传统中医药提供了一个研究标本。

凌晨三时,将保生大帝金身从龙湫庵请到了祭典的现场。

一、鼓初严,鼓再严,鼓三严(鼓敲108下,钟鸣9响)

1.通赞唱(双语):恭请主祭人、同祭人、陪祭人就位。(逐一宣读名单,主祭人名单最后宣读)二仕女持水瓶,备二盘,装香、打火机、金盏、手帕等缓步走上。)

主祭、陪祭、同祭人到位。二名主祭、率近五百与祭人身着黄、蓝、棕三色仿古长袍,肩披红色绶带,整齐排列在广场上,面朝保生大帝神像。主祭人是海沧青礁慈济宫理事长和台湾保生大帝庙宇联谊会会长。同祭人是来自中国台湾,福建厦门、泉州、漳州、三明各地,广东、香港、新加坡、菲律宾等地的保生大帝宫。

2.通赞唱(双语):恭请主祭人净手。(四名古装仕女捧上净手壶和盂,供主祭净手。)

3.通赞唱(双语):请香。(主祭香由二仕女递给,陪祭、同祭由仕女、文士或唱队人员分发。)

二、迎神

1.通赞唱(双语):鸣炮、动乐。(威风锣鼓队敲起来,八门礼炮齐鸣三响。

2.通赞唱(双语):仪仗就位。(五十名武士和四名仕女组成的仪仗队分二列左右开道,武士有的手执瓜锤、方天戟等兵器形成刀枪队,有的手执旌旗、三角旗等旗帜组成旌旗队,仕女则手执芭蕉扇。)

3.通赞唱(双语):上香。(两位主祭上祭台上香,40名男士和12名仕女收集陪祭、同祭手中的线香,分别插入后香炉。

三、初献

1.通赞唱(双语):奏乐放祭祀音乐10秒后,起献音量调小。祭祀人跪,二、三。

2.通赞唱(双语):献果(祭祀音乐,音量调大,十二名仕女端十二盘水果于乐声中舞步而上,立于祭台台阶上,两主祭人接果盘上祭台)。乐止。

3.通赞唱(双语):恭请台湾主祭人归位,大陆主祭人献祭文。(仕女端祭文上,大陆主祭人跪献,司仪读诵。)

4.通赞唱(双语):恭请主祭人归位,初献毕。

祭典仪式现场

四、再献

1.通赞唱(双语)

2.通赞唱(双语)

奏乐。祭祀人跪,四叩首、五叩首、六叩首,兴。

献花(六名仕女端两盘花上,两名主祭人上祭台献花)。

3.通赞唱(双语):恭请台湾主祭人献祭文。(仕女端祭文上。台湾主祭人跪献,司仪读诵。)

4.通赞唱(双语):恭请台湾主祭人归位,再献毕。

五、终献

1.通赞唱(双语):奏乐。祭祀人跪,七叩首、八叩首、九叩首,兴。

2.通赞唱(双语):献茶。(十二名仕女送十二杯清茶上,主祭人各一杯,献洒香炉之前地上。留二仕女端盛白帛的盘子。)

3.通赞唱(双语):恭请主祭人献帛。乐止。

4.通赞唱(双语):恭请主祭人归位。

5.通赞唱(双语):献舞(祭祀保生大帝舞),起乐(在十秒的钟磬合奏后,悠扬的“梅花操”响起,舞生随之翩翩献舞)。献舞毕。

6.通赞唱(双语):全场献唱赞歌《保生大帝颂》,礼成。

六、送神

两位主祭取帛与祭文在香炉中焚烧。鞭炮锣鼓齐鸣。

附:祭典仪式相关制品!

服饰:黄、蓝、棕三色仿古长袍,红色绶带。古代将士服,将士帽。古装,发髻。祭典供器:供桌、屏风、香炉、蜡抒、烛台、花瓶、净手壶、盂、水瓶、日月扇、龙凤扇、凉伞等。

祭典供品:祭文、水果、命、花、帛。

道具:瓜锤、方天戟、斧、三叉戟、大刀、钩枪及枪,旌旗、三角旗,芭蕉扇等。祭典现场放置钟、鼓。

献乐乐器主要是锣、鼓、镲、钹等。

同类推荐
  • 古代战役

    古代战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战役》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古代战役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先秦时期的战役、秦汉时期的战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役、隋唐五代时期的战役、宋元时期的战役、明清时期的战役等。
  •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谚语和歇后语是中华文化经典的部分,凝结了民间百姓生活智慧,它们以简单通俗的话语反映深刻的人生道理。本书精选谚语与歇后语中的精华部分,加以点评,阐释谚语、歇后语的含义,力图揭示其包含的生存智慧,给人以警醒、鞭策、鼓励、教育,使读者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对为人处世有所裨益。
  • 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经过作者马骥数年的搜集整理,汇集了成都的传统方言及现代方言,添加新词甚多,科学造字量之大,在内容及词汇上超过以往任何四川方言类图书,可谓与时俱进。独树一帜。加上精心编排,通俗现代,查找特别方便,更有别于学术性书籍。另附有特色篇章,开篇愉快,贴近生活,可读性强,《成都方言》是一部难得的众口味图书,有助于热爱成都方言的人们参考借鉴。
  • 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中国商人阶层一开始就表现出它的地域色彩,形成不同的流派,崛起了十大商帮。各商帮的经营项目、活动范围、经营风格、观念并不完全一样。就是到了现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到来的时代,各地商人经商还是呈现出不同特点。因此,要想与各地商人做生意,并在商业活动中步步为“嬴”,先声夺人,就有必要了解不同地域商人的性格特点,抓住关键,区别对待。本书撷取了十七个具有代表性的商人群体,从各地商人的性格特点,以及经商手段入手,生动而全面地提示了商业游戏中的隐形规则。
  •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建筑历史悠久,已有近二千五百年的历史。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就在孔子故乡曲阜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立庙,内藏孔子生前用过的衣、冠、琴、车、书等,“岁时奉祀”。这是中国最早的孔庙。
热门推荐
  • 两世人妖恋

    两世人妖恋

    三年前,是他救了我,那时候,他还是个穷书生,房无半间,地无半亩,但他却有一副难得的好心肠,他救了我,那时的我还是一只白狐……
  • 不可不知的心理常识

    不可不知的心理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心灵的力量大全集(超值金版)

    心灵的力量大全集(超值金版)

    如果你已经是一位成功者,那么本书将告诉你怎样运用这些心灵的力量保持成功,永不言败;如果你现在是一位失败者,那么本书将帮你跃出失败的泥潭,摆脱过去的阴影,运用这些心灵的力量去成就你的未来;如果你信心不足,还在犹豫不决,踌躇不前,那么本书将帮你打开心结,透析你的强弱,提升你的智能,运用这些心灵的力量去实现你的愿望,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 华夏童儿失踪了

    华夏童儿失踪了

    本书以五千年发生的重点文化事件为主线,以现代少年儿童独特的视野和寻踪探秘的猎奇心理,编织起尊重史料并将主人公巧妙融入史事的全新故事,展示出一幅集知识性、趣味性和现代审美取向的动漫特色的历史长卷。
  • 口才造就一生

    口才造就一生

    《口才造就一生》旨在让你会做人、巧说话、能办事、广交际、赢得好人脉、从容叱咤职场,自在漫游商海,打造成功人生路。阅读此书,你将获取走向成功的智谋,使你趋于完美,助你走向成功!如何成功?如何让自己一生打造完美,让我们一起携手走向成功的道路吧!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笏山记

    笏山记

    《笏山记》六十九回,是清末长篇小说中的一部奇书。主线是一位叫颜少青的才子如何建立笏山王国,成为笏山王。笏山是小说虚构的一块与世隔绝的地域。本书兼有侠义、言情、公案、战争、理想等类小说的成分小说的吸引力在它曲折离奇的战争故事,以及在战争中夹杂着颜少青与十五位女子之间的爱情纠葛。
  • 野狼沟传奇

    野狼沟传奇

    这部小说由五个故事组成:《黑瞎子沟传奇》、《豹子沟传奇》、《野狼沟传奇》、《兴安野猪王》以及《虎峰山传奇》。描写了抗日战争期间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的英雄事迹,情节紧凑,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