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100000033

第33章 附录2中国帝王家训摘要(2)

【译文】

谄谀奸佞的人,那是国家的大患。他们只知道贪财谋利,窃取权势,争一时一世的荣华富贵,从来不把国家的利益放在心上。他们只会阿谀奉承,不满忠良贤能的地位在自己之上;这种人总是怀着奸猾险恶的心,唯恐自己不能早于别人先得大富大贵。奸佞小人拉帮结派,施展阴谋诡计,无孔不入,无深不至;他们来往密切,没有高尚的志趣,但总是穷其所好。奸佞的人总是花言巧语,想方设法去亲近比自己地位高的人;察言观色,迎合人主的意趣,以此取悦人君。昭公国亡逃到齐国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朝廷有那么多贤臣,而自己不听他们的建议而落此下场。而宣王从来不知道,臣下欺骗他自己的弓箭根本没有九百石。宋国寺人惠墙伊戾做太子的内师时,离间平公跟太子的关系,结果被发现处死;楚国正直而温和郤宛被鄢将师和费无极居心不良的人迫害了。这就是那些昏庸不明的君主,荒迷惑乱,远拒贤良,听信小人的谗言的结果,从而把许多忠臣孝子推到了绝境,甚至伤其性命,造成许多冤案。兰花一旦长得茂盛,就会被凄冷的秋风吹落。这就像忠良之臣往往被小人用谗言陷害一样;君王本来很想明察是非,但往往被小人蒙蔽耳目,不能成为英明之主。这就是奸臣、谗佞之人的危害。

奸臣、谗佞是国家最大的隐患。人君如果想磨炼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接近正直的臣子,倾听忠直言语;败坏道德,损伤人心的,没有再比谗佞小人更厉害的了。一个人的容颜相貌能看得见,人还无法审视自己,更何况是非得失这种无形的东西,怎么能够轻易觉察呢?人们在修饰打扮自己的容颜的时候,都懂得去照镜子。在修养自己的德行的时候,就应该去向明道的哲人请教。拒绝善良愚弄自己,是多么愚蠢的啊!一般人都不爱接受逆耳良言,而愿意听从顺自己心意的话。那些你不爱听的话是苦口的良药、逆耳的忠言啊!那些你爱听的话就是鸩毒的美酒啊!明德的君主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就像人有了病而去吃药,疾病就能够被消除;昏暗的君主却听从谄佞小人的阿谀奉承,就好像喝味道甘甜的鸩酒一样,因此断送性命。

为人君者,一定要警惕谗佞祸乱的危害啊!

崇俭篇

夫圣代之君,存乎节俭。富贵广大,守之以约;睿智聪明,守之以愚。不以身尊而骄人,不以德厚而矜物。茅茨不剪,采椽不斫,舟车不饰,衣服无文,土阶不崇,大羹不和。非憎荣而恶味,乃处薄而行俭。故风淳俗朴,比屋可封。此节俭之德也。

斯二者荣辱之端,奢俭由人,安危在己。五关近闭,则令德远盈;千欲内攻,则凶源外发。是以丹桂抱蠹,终摧曜日之芳;朱火含烟,遂郁凌云之焰。故知骄出于志,不节则志倾;欲生于身,不遏则身丧。故桀纣肆情而祸结,尧舜约己而福延。可不务乎!

【译文】

处在太平盛世的君主,心中应该常存节俭的美德,拥有四海的君主还厉行节俭,而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就不节俭。君主不应该因为自己身份尊贵而不懂得谦卑,也不要因为自己功德伟大就恃才傲物。明君圣主们,用茅草盖房子,都不去修剪,用柞木做了柱子,都不去砍削得光滑一些,坐的车船没有装饰彩绘,穿的衣服也一点都不华丽。他们还不去建造高大豪华的厅堂,吃饭就为了饱腹,不求味美。他们之所以这样做,不是因为嫌弃荣华,讨厌甘美,是希望能率先垂范,为天下百姓做榜样。于是,民风俗纯正厚朴,这都是节俭的美德呀!

骄奢还是节俭,是荣辱的开端。骄奢还是节俭,关乎平安和危乱,这一切都是由人自身所决定的。如果能清心寡欲,好运就会长久地延续下去;如果欲望横流,就必然要生出祸乱。所以,丹桂尽管美艳芬芳,如果生出蠹虫,最终也会变成朽木;红色的火苗虽然明亮,倘若被细微的烟尘所覆盖,终究也将熄灭。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如果不防微杜渐、始善敬终,骄奢就会不请自来,恶欲就会急速生长。骄奢和恶欲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就势必会导致身死国灭的结果。夏桀商纣因为纵肆情意、倒行逆施,从而引火烧身,自掘坟墓;唐尧虞舜却因为约己修身,顺乎民心,从而使帝业辉煌,江山永续。比较一下桀纣的败亡和尧舜的兴盛,难道不应该更好地躬行节俭的良方吗?

《太祖洪武实录》明·朱元璋

人有精金,必求良治而范之;有美玉,必求良工而琢之。至子弟有美质,不求明师教之,岂爱子弟不如金玉邪?盖师所以模范学者,使之成器,因其材力,各俾造就。联诸子将有天下国家之责,功臣子弟将有职任之寄。教子之道,当以正心为本,心正则万事皆理矣。苟道之不以其正,为众欲所攻,其害不可胜言。

【译文】

人有精美的金子,必然要找好的能工来加工;有好看的美玉,必然找巧匠来雕琢。至于说孩子有良好的品质,而不找明贤的老师来教他,那里有爱孩子不如爱金子的父母呢?老师就是孩子的楷模,在老师教导下成才,因孩子的资质不同而培养。朕的孩子肩负着治理天下的责任,大功臣的孩子有担大任的职责。教育孩子的方式,应当注重他们德行的培养才是根本呀!如果孩子不走正道,众人都会反对他,危害不可言说呀!

《庭训格言》清·康熙

训曰:老子曰:“知足者富。”又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奈何世人衣不过被体,而衣千金之裘犹以为不足,不知鹑衣袍緼者,固自若也;食不过充肠,罗万钱之食犹以为不足,不知箪食瓢饮者,固自乐也。朕念及于此,恒自知足。虽贵为天子,而衣服不过适体;富有四海,而每日常膳,除赏赐外,所用肴馔,从不兼味。此非朕勉强为之,实由天性自然。汝等见朕如此俭德,其共勉之。

【译文】

皇训说:老子说过:“知道满足就是富有。”又说:“知道满足不会遭到屈辱,知道(做事)适可而止就没有危险,(这样)便可以保持长久。”无奈世俗的人们,穿衣服本不过为了覆盖躯体,可是穿价值千金的毛皮衣服还不感到满足,他们根本不理解贤人们身穿破旧的衣服,也十分自如的;吃饭只是为了充饥,但置办着价值万钱的饭食还觉得不满足,他们不了解贤人即使箪食瓢饮,也是自得其乐的。我每想到这里,经常自觉很满足了。尽管我贵为天子,可是衣服不过适体而已;尽管我富有四海,可是每天正常膳食,除用来赏赐的外,所吃的菜,从来没有两样。这并非我勉强自己这么做.实在是本性使然。你们都见到我是如此俭朴的,希望你们也能够以此共同勉励。

训曰:养生之道,饮食为重。设如身体微有不豫,即当节减饮食,然亦惟比寻常稍减而已。今之医生,—见人病,即令勿食,但以药物调治。若或内伤,饮食者禁之犹可:至于他症,自当视其病由,从容调理,量进饮食,使气血增长。苟于饮食禁之太过,惟任诸凡补药,鲜能资补气血而令之充足也。养身者宜知之。

【译文】

皇训说:养生之道,饮食为重。假如身上有些小病,就应节减饮食,只不过比平时略有减少而已。现在的医生,一见人生病,就让人不要吃饭,仅用药物调治。如果是内脏伤病,禁绝饮食也还可以理解;至于别的病症,应该看具体是什么病,慢慢调理。适量进食,使血气增长,体质恢复。如果过分禁绝饮食,只凭各种药来补养,很少能滋补气血使身体强健的。养生应该懂得这些道理。

训曰:药品不同,古人有用新苗者,有用曝干者,或以手折口咬摄合一处。如今皆用曝干者,以分量称合。此岂古制耶?如蒙古有损伤骨节者,则以青色草名绰尔海之根,不令人见,采取食之,甚有益。朕令人试之诚然。验之,即内地之续断。由此观之,蒙古犹有古制。药惟与病相投,则有毒之药亦能救人。若不当,即人参人亦受害,是故用药贵与病相宜也。

【译文】

皇训说:药品不同,古人有的药材用的是新苗,有的用晒干的茎叶,有的手折口咬将其撮合在一起使用。如今全用晒干的,按一定分量称了配药。这难道符合古制吗?例如在蒙古人那里有人损伤了骨节的,就用一种青色草名叫绰尔海的根,也不让人看见,采了吃下,很有效。我让人试一下果然有效。查验一下,原来就是内地的续断草。由此看来,蒙古还保存着古制。药物只要与病相投,那么有毒的药也能救人。如果用药不当,即使吃人参人也会受害。所以用药贵在与病相宜。

训曰:天下之事物之来不同,而人之识见亦异。有事理当前,是非如睹,出平日学力之所至,不待拟议而后得之,此素定之识也;有事变倏来,—时未能骤断,必待深思而后得之,此徐出之识也,有虽深思而不能得,合众人之心思,其间必有一当者,择其是而用之,此取资之识也。此三者,虽圣人亦然。故周公有继日之思,尧舜亦曰“畴咨”,“稽众”。惟能竭其心思,能取于众,所以为圣人耳。

【译文】

皇训说:天下的事情出现的形式各不相同,人应付这些事的见识也应各不相同。有的事理摆在当面,是非就像看眼前之物一样一清二楚,这种见识在于平日学习,不需要临时再去思考,这叫素定之识;有的是事情突然来了,一时不能马上作出判断,一定要经过深入思考才能得出判断,这是徐出之识;有的虽经过深思熟虑仍弄不明白,集中众人的认识,这其中一定有一种合适的,你就选取其中的正确的加以采纳,这是取资之识。这三种见识,就是圣人也不例外。所以周公旦有时夜以继日地思考,尧舜也还说“谁呀、谁呀”去问臣下,又说“要考察一下众人说的话”。只因他们能竭尽自己的心思去思考,又能采纳众人的意见,所以才是圣人。

《圣谕广训》清·雍正

生人不能一日无用,即不可一日无财。然必留有余之财而后可供不时之用,故节俭尚焉。夫财犹水也,节俭犹水之蓄也。水之流不蓄,则一泻无余而水立涸矣;财之流不节,则用之无度而财立匮矣。我圣祖仁皇帝躬行节俭为天下先,休养生息,海内殷富,犹兢兢以惜财用示训。

【译文】

活着的人不能一天没有所需的费用,也就是不可一日无花费的钱财。然而,必须留有多余的钱财才可以供给意外所需的费用,因此节约勤俭非常重要。钱财就像水一样,节约勤俭就像水的积蓄。倘若水在流淌中不注意积蓄,那就会一泻无余而水就会立即干涸;钱财的花费如果不加以节制,就会用之无度而使钱财立即缺乏。我父亲康熙皇帝身体力行、实行节俭为全国作出了榜样,他休养生息,国内殷富,仍然兢兢业业、紧缩开支,以爱惜钱财而示训国人。

同类推荐
  • 明史三记之马背王朝

    明史三记之马背王朝

    公元一六五八年,明代最后一个小皇帝,南明小朝廷由广西贵州退入云南,在吴三桂,卓布泰的围追下,逃往滇西边境,晋王李定国在贡山伏兵,不料大理寺卿卢桂生告密,李定国大败,高文贵等四将战死。永历帝退入缅甸,后被缅方执拿,送给吴三桂。公元一六六二年四月被吴三桂杀于昆明。时晋王李定国,巩昌郡王白文选仍率部转战滇西,闻永历死讯,李定国病故,白文选降清。李定国部将杨容将蜀王刘文秀所献的十六万两黄金藏在道人山,欲图东山再起。多年后吴三桂反清,杨容下山投吴三桂......寻朱明后人。南明王朝始建于广东,流转湖南.广西.贵州.云南.一直在马背上流亡,至永历帝死,前后近二十余年,史称“马背王朝。”
  • 天火巨澜(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天火巨澜(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古蜀之肺:大慈寺传

    古蜀之肺:大慈寺传

    大慈寺虽然经历了千多年的发展,但一直没有一部完整像样的寺志,因此其寺庙诸多情形付诸阙如。一座寺庙的历史,没有很好的实物档案和地下文物相互印证,没有较为完备的寺志,那么要说清该寺庙的历史是比较困难的。由远及近,作者顺着历史的光环娓娓而谈,述说着一座寺庙的兴衰。于成都而言,大慈寺今天的地位十分重要,身处城市之心,人文厚重,就像一叶肺片一样,左边是文化新闻区,右边是现代商业区。所以被称之为“古蜀之肺”。这,也正是作者在此书中,游刃有余的表达关键所在。
  • 中国历史一本通

    中国历史一本通

    本书按中国历史自然呈现的阶段性展现了每个历史时期的风貌,每章先概述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而后选取其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分析,力求揭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基本特点,并以链接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典章制度、思想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辅以各种精美的历史图片,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
  • 三星堆之101个谜

    三星堆之101个谜

    如果有人问,中国最神秘的图书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山海经》。如果有人问,中国最具魅力的青铜文明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三星堆……三星堆,一座古城,一个迷失的古国,跨进三星堆,就是跨进一座谜的城,一个谜的国度。
热门推荐
  • 大雁精神:构建完美与卓越团队的培训读本

    大雁精神:构建完美与卓越团队的培训读本

    团队精神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大雁精神的实质——团队、沟通、领导力、目标、纪律、分工……学习大自然中最完美的“大雁团队”,建造完美的企业、组织和机构,个人要在团队中走向卓越,必须学习大雁精神。
  • 化蛹成蝶

    化蛹成蝶

    《化蛹成蝶》本书作者于茗用左手食指这惟一一根灵活的手指历时6年完成的14万字长篇自传体小说。这部小说是根据作者亲身经历创作而成的,讲述了一个脑瘫女孩成长的心路历程,是千千万万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 健康的表达情绪(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健康的表达情绪(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古人告诉我们,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培养良好品德情操、心理素质、行为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建立乐观进取的人生观,学会包容、接纳和欣赏自我和他人。
  • 温柔的淡定

    温柔的淡定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不会管理自己就战胜不了别人

    不会管理自己就战胜不了别人

    想努力学习,却管理不了自己的散漫和懒惰;想谦虚待人,却管理不了自己的自负与骄傲;想和谐共处,却管理不了自己的自私与偏见。因此,我们随时要给自己准备两盆水:一盆冷水,用来洗头。冷水洗头,让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一盆热水,用来洗脚。热水洗脚,让自己永葆管理的动力和激情!
  • 效率达人:上班前45件事

    效率达人:上班前45件事

    只要愿意,找到活力的方法,从睁开眼睛的那一刻直到迈进办公室之前,我们可以在这段时间里找到N种方法来提升的活力,让自己精神充沛。也不仅仅是晨跑那般枯燥乏味。或许一时之间我们还想不出什么特别适合自己的“醒活”方法。没关系!翻开本书,绝不是猫在被窝里睡懒觉,我们会看到里面介绍了45种提升活力的方法,它们简单易行而且相当有效,其中肯定有适合我们的妙方
  • 情咒:情不可恕

    情咒:情不可恕

    千年的记忆苏醒之际,万年的心痛,卿该如何面对?万年之后所有的一切都不复存在,心中的人不在了,不愿面对的人却依旧在身边--迷茫的寻找,无力的挣扎,子矜,你到底在哪?失去记忆的子矜就算找到了会跟卿走吗?他们真的可以在一起吗?天帝会放过他们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降神山

    天降神山

    雷光闪烁之际,从天降下一山,被世人唤为神山。山为何而降?来自哪里?又要去哪里?天际之上,主宰突然自我沉睡。这又是为何?看主人公凌云天是如何踏上强者之路,一一解开这些谜团
  • 神秘入梦师

    神秘入梦师

    世界上总有这么一些人,会招惹一些很奇怪的东西。传说在H市的某一处,有一家很奇怪的古董店。里面卖的东西明明没有什么名堂,但是店却一直都没有倒闭。这家店名叫“解梦”,而店主也叫解梦。据说要是有缘进入此店,让这位店主帮助解梦,则什么烦恼之事都能解决。而,真正的情况——那个店长陆解梦就是一个为了混口饭吃的黑心老板。这是一个忠犬一不小心攻略了一个拜金店长的故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