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0200000002

第2章 函谷关概况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其建于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著名的“出谷会师”“六国伐秦”“虢公败戎”“西原大战”“弘农大战”“桃林大战”的战鼓曾在这里隆隆擂响;这里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同时也是中原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这里还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道家学派开山巨著《道德经》的灵谷圣地,是道家文化的发祥地;这里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紫气东来”“鸡鸣狗盗”“公孙白马”“一丸泥”等等,使这里弥漫着神奇的色彩;千百年来,众多海内外道家道教人士都到这里朝圣祭祖。

如今,集古战场与道教圣地于一体的函谷关,已赫然成为引人注目的旅游胜地。国家3A级旅游景区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河南省西大门灵宝市境内,辖区面积16.5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太初宫、道圣宫、道家养生园、藏经楼、瞻紫楼、鸡鸣台、碑林、蜡像馆、博物馆、关楼、函关古道等二十余处。函谷关有着独特的军事文化、老子文化、民间文化与人文文化,这些都深深吸引着海内外的游人。

(一)函谷关名称的由来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有“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因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历代文人墨客多游历函谷关,留下大量诗词佳作。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曾在此写下了千古传诵的《道德经》。

古往今来,函谷关是连通陕、豫的必经之地,许多名人墨客在此留下了传说。“白马非马”“终军弃 ”“鸡鸣狗盗”“紫气东来”“弘农大战”“桃林大战”等典故就发生在这里。著名的“出谷会师”“六国伐秦”“虢公败戎”“西原大战”的战鼓曾在这里擂响。《辞海》释函谷关:“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

(二)函谷关的始建朝代与地理位置

函谷关始建于周初。据《考古通论》记载:“关塞起于殷。周,称桃林地为桃林塞。周武王伐殷,出函谷大会诸侯于孟津,克商,放牛于桃林,即设专门管理关塞的‘司险’,桃林塞已成为重关……”

函谷关道在深谷,东西数百里“马不并辔,车不方轨”,两壁陡峭,树木遮天蔽日,是古代举足轻重的军事要塞之地。

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名扬天下的函谷关,坐落在河南省灵宝县城北15公里的坡头乡王垛村。它闻名遐迩的原因,是因为它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函谷关的名称是由于关城建在山谷中,而山谷深险如函(即匣子),故而世称函谷关。在汉代以前,这里就是重要的关隘。据《灵宝县志》记载,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一人守关,可以当百,由是函谷之名,遂雄天下”。在古代,这里是中原通往关中的主要通道,是兵家的必争之地。

(三)函谷关的历史沿革

函谷关,习惯上被称作“秦函谷关”。关城遗址建筑无存,据考证,函谷关关城为不规则长方形,用长、圆、平夯夯打而成。东城墙长1800米,西城墙长1300米,南城墙长180多米。遗址基本与史书记载相吻合。函关古道全长15公里,是古代洛阳到长安的必经之路。东起宏农涧西岸的函谷关东门,横穿关城向西,由王垛村的果沟、黄河峪、狼皮沟至古桑田(今稠桑),是这一带唯一的东西通道。谷深50至70米,谷底宽十米左右,窄处只有两三米,谷岸坡度40至80度,谷底有蜿蜒道路相通,崎岖狭窄,空谷幽深,人行其中,如入函中,关道两侧,绝壁陡起,峰岩林立,地势险恶,地貌森然。

从现代战争的角度去看函谷关,可以说不值一提,但在冷兵器时代,此关地势险峻,易守难攻,被喻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泥丸而东封函谷”。函谷关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间曾有16次大战役在这里发生,不少战役可以说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在过去曾有这样的说法,谁拥有了函谷关,谁就拥有了战争的主动权。在冷兵器时代,这种说法就是基于函谷关险峻的军事地理位置。

秦始皇六年(公元前241年),楚、赵、魏、燕、韩五国合纵攻秦。秦军依据函谷关天险,开关迎敌,使五国军队“流血漂橹”,大败而归。公元前206年,项羽、刘邦约定,“先入关者为王”。刘邦选择秦国兵力较弱的线路进攻,从陕西的商洛经武关提前进入关中。而项羽自恃兵力强大,一路走大道,等他攻打到函谷关时,听说刘邦已入关中,大怒,命大将黥布强行攻关,并把关楼烧毁,演出了千古绝唱“鸿门宴”。安史之乱时,唐军主帅哥舒翰被迫放弃守城计划,与叛军会战于函谷关西原地区,遭到惨败。1986年,战国时期守城兵士的武器库—竖井式箭库被发现,箭库深11米,直径0.9米,箭为铁杆、铜镞,每三十枚为一束,现均已锈迹斑斑。原函谷关楼在楚汉相争时,被楚霸王项羽手下的大将黥布一把火给烧了。后来曾多次修复,又多次被融进战争的硝烟之中。现在看到的是依据成都青阳宫汉墓中出土的砖雕上函谷关楼的图案,由灵宝市灵化集团于1992年投资修建的复古建筑。关楼南北长71.2米,高21.5米,呈凹形,坐西向东,为双门双楼悬山顶式三层建筑,楼顶各饰丹凤一只,叫“丹凤楼”,也有人称其为“双凤楼”。它承袭了秦汉的建筑风格,上部城楼都是木质结构。桂林七星公园的“中华五千年”大型浮雕的右上方就有函谷关的双凤楼图案。

(四)三处函谷关

历史上的函谷关共有三处。

故函谷关,就是前文所指的函谷关,位于灵宝县王垛村,始建于公元前1000年前后的西周康王时期。春秋时,秦国为了防备东方诸侯国西进,在豫西“崤函孔道”的西端进一步据险设关,派重兵把守,凭借天险打败了诸侯各国,统一了中国,称秦函谷关。

汉函谷关,在河南新安县东500米处,西距故函谷关150公里。自汉室兴起,关中作为帝都,人们均以关中人为荣,函谷关以东则称关外。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屡建战功的将军杨仆家居宜阳(隶属新安县),耻为关外民,上书武帝,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尽捐家资,在新安县城东修起了一座雄伟的城关,为汉函谷关。汉关的建筑非常壮观,北起黄河,南横洛水,直抵宜阳散关,关塞相连犹如长城。汉关早已废弃,现在仅存有关门遗址。1923年重修,关高83米、南北长33米、东西宽20米,关楼3层,底层中有拱形门洞,可供交通。

魏函谷关,位于河南灵宝县孟村,在灵宝市东北20公里的黄河岸边,离故函谷关5公里。三国时,曹操西讨张鲁、马超,因故函谷关艰险难行,为了迅速转运兵马粮草,命大将许褚在黄河南岸劈山开道,以行粮草,即当年的“曹操运粮道”。魏正始元年(240年),弘农太守孟康在运粮道的入口处新建关城,号大崤关,又名金陡关,后人称魏函谷关。关楼毁于抗日战争时期。魏函谷关遗址被三门峡水库淹没,现仅存古道、烽火台遗址。

三处函谷关之中,以故函谷关名声最大,历史、文化、军事价值最高,人们常说的函谷关,指的就是王垛村的故函谷关,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之说。围绕着这座名关,流传着诸多历史故事和传说,传诵着许多令人津津乐道的奇闻趣事,唐太宗、唐玄宗、司马迁、李白、杜甫、白居易、司马光等历史名人临关吟诗作赋,流传至今的有一百余首(篇)。

同类推荐
  •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经典,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 国学必读(全集)

    国学必读(全集)

    《国学必读》分上下两册,上册为“文学通论”,凡收录三十七家文章四十四篇,杂记七十五则,目的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文章之利病可以析焉”;下册为“国故概论”,凡收录二十家文章三十六篇,杂记三则,目的亦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学术之源流于是备焉”。全书讲解深入浅出,实乃国学入门之必备。
  • 中国楹联

    中国楹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楹联》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对联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楹联》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热门推荐
  • 野狼沟

    野狼沟

    尤创新住在野狼沟,从家到镇里上中学要翻越一座大山,凭她这条长腿也得走上十来个小时,一般人在冬天是不敢翻山的,因为两头不见阳光,都怕遇见狼,夏天白天总会比冬天长出三四个钟头,危险不太大。
  • 重生之弃后崛起

    重生之弃后崛起

    贬妻为妾、终生无宠、一死了之……在过去的十七年里,每一步都和她梦到的一样。可是有一天,她很清楚自己的一世要经历什么,眼前的帝王突然对她好了起来……
  • 厨妃宫略

    厨妃宫略

    因救几只猪,朱小葵和王氏集团大酒店总经理王子端争执不休,穿越到了架空朝代!天!朱小葵男女老少大小通吃,周旋于阴森莫测,勾心斗角的皇宫之中!“雁儿,跟本王走!”痴情而沉痛的声音,响在朱小葵的耳畔。坚毅决绝的声音响起:“除了做朕的皇后,你别无选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中外哲理美文精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中外哲理美文精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本书精选了数百篇极具思想价值的哲理美文,呈现了大师们的深刻人生感悟,使读者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和人文的关怀。
  • 破窍九天

    破窍九天

    山村少年偶遇大神通穿越者收为徒弟,从此实力、美女、财富、地位扑面而来,九天大陆唯他纵横!修炼突破他轻而易举,泡妞猎美他手到擒来,琴棋书画他样样精通,敌人对手他砍瓜切菜!于是,文武双全的张涛开始了他收美女霸天下的王者之路。
  • 清宸绝恋海兰珠传

    清宸绝恋海兰珠传

    一位是科尔沁草原上美玉般的格格,一位是前清王朝叱咤风云的帝王。海兰珠与皇太极。一段千古难解的帝妃之恋。《海兰珠传》为你揭开这段悱恻缠绵的爱情之谜
  • 首席总裁,太危险

    首席总裁,太危险

    为什么总要等待别人拯救?我就是自己的救世主!——梁晨曦……初见,她冷静自若的解决掉威胁她的突发状况,优雅于他面前走过。再见,她刻薄刁难跪于她面前的女人,嚣张跋扈,笑颜如花。三见,她泪眼婆娑,却挺直背脊拍开他释出善意的大掌。有人说她阴险狡诈,有人说她心如蛇蝎,世界之大,竟无人能读懂她。……外界传闻,S市有两大不可说。其一,便是梁晨曦的家事。其二,却是他……一个从来都不笑的男人,一个未婚却有儿子的男人,一个……自愿将自己放逐到国外多年的男人。他眉眼森冷,沉毅寡言,看似翩翩风度,实则深不可测。……“他们背后讽我,笑我,却又惧我,怕我……晨曦,在你眼里,我是什么人?”橘色夕阳里,他冷的像冰。她并排而站,许久开口。“我的丈夫。”……入了门,她才知道,他的家族是怎样一个龙潭虎穴。既来之则安之,她从不胆怯!明明最开始只是将错就错,最终却泥足深陷,不能自拔!只是,当层层真相被揭开……以错误开始的两人,最终还能否殊途同归?
  • 远东审判

    远东审判

    本书以前后长达三年的远东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为主线,以32个分镜头,全面再现了远东审判的全过程,充分展现出这是人民的胜利,这是正义的胜利这一主题。但是,如同阳光总会有阴影相伴,远东审判在澄清战争事实、宣判战犯罪责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当时行将登场的冷战的影响,不追究天皇的战争责任,日本731部队头子居然不是战犯,等等,“正义的遗憾”不一而足;当读到由于中国内战阴云渐浓,国民政府不惜以牺牲中国的国家利益为打赢内战增加筹码时,不禁令人扼腕……今天,当人们面对日本军国主义死恢复燃的危险时,尤其值得回顾这段历史。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