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7300000008

第8章 权倾朝野的宰辅生涯

(一)话说宰相

宰相是百官之长,是丞相的通称,战国时称相邦、相国或丞相。封建国家的君主在建立政权之后,为了防止政权落入别人的手中,有时还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限制,始终处于一种进退为难的状态。

秦朝统一中国后,在新的官僚机构中,皇帝之下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首,负责辅佐皇帝,总揽朝政,权力很大。到了隋唐时期,实行了新的宰相制度,以尚书、门下、内史三省首脑为宰相,三省可以互相制约。由内史负责拟旨,门下负责审核,尚书负责执行。尤其在唐代,皇帝为了限制三省权限,还常常挑一些品级低的官员,加以“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称,也让其担当宰相职务。为了分散宰相的权力,唐代还设有枢密使。宋代初期,官职和唐代基本上是一致的,宋太祖赵匡胤让同中书门下平章政事为宰相,设三个参知政事为副职。宋神宗五年又进行了改革,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并且又以尚书左右丞代替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到了明代,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力,又根据历朝灭亡的教训,废除了相承已久的宰相制度,原来中书省的政事全部归六部管辖,使中央各权力部门互不统属,大权统归皇帝。为了解决拟旨、定制、批示等工作问题,让一些在内廷工作的学士、讲官以及翰林院中人员辅助。开始时没有定编,也没有定职,直到明永乐皇帝登基后,才将处理这些文书的人给予定员,也有了固定的称呼,这就是内阁的“阁臣”,也称为“内阁大学士”。明代的“阁臣”有首辅和次辅之分,首辅具有拟旨、批示的权力,并且兼任六部尚书的正二品官位,虽然没有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权力仍旧很大。

与明朝那些庸相相比,张居正显出了他的英雄本色。张居正是明朝中期以后非常时期的第一任宰辅,“非常”一词具有两层意思,一是就国君而言,是一个不能独立掌握政权的10岁的幼主,必须得有人代为执行国君的使命,于是这个重任就落到了张居正的身上。第二点就是当时的国势很不理想,政治混乱,财政衰竭,外面还有俺答的不断入侵,内忧外患,整个国家面临着覆亡的危险。

1.皇帝的老师

明代皇帝的教育,一种是经筵,一种是日讲。经筵一般是每月逢二(初二、十二、二十二)举行,当然寒暑假除外。举行经筵的时候相当隆重,勋臣、大学士、六部的尚书、翰林学士都要到齐,由翰林院和国子监的人讲解经史。白天在文华殿举行,不用平时的侍卫等官,只有讲读官及内阁的学士和皇上一起学习。在万历初年的时候,内阁首辅张居正以他的资望和地位赢得了神宗和他的母亲李太后的尊重,被尊称为“张先生”,从此,对神宗进行教育的这个任务就落到了张居正的身上。张居正亲自为神宗编制了功课表,规定经筵从二月二十二日起至五月初二是上学期,共计九讲。从八月十二日到十月初二是下学期,也是九讲。没有特殊原因,不得自动停课。虽然神宗贵为天子,但是张居正对于他的要求丝毫没有放松,甚至要更加严格。神宗皇帝的功课主要有三项内容:经书、书法和历史。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张居正精心挑选了五个主讲经史的老师,两个教书法的老师和一个侍读。侍读就是古代陪同学生一起读书的人。经史的教材,除了传统的四书五经外,张居正还加了《贞观政要》《通鉴节要》等杂史,以便神宗能够学习先人治国的长处,尽早担当起治理国家的重任。张居正还教神宗学习太祖、成祖对于奏章的批阅,防止宦官独揽大权。与此同时,还严格要求神宗上朝,以避免产生君主与臣子之间的隔阂,形成君主被宦官包围并受控于宦官的局面。张居正与神宗的关系,在万历六年以前,还是相当融洽的,在神宗幼小的心灵中,除了两宫皇太后和与他朝夕相处的大太监冯保外,就是张居正先生了,张居正在他心目中是一个智慧的象征,他对张居正也是言听计从,尊崇有加。

2.管理政事

神宗虽然不完全参与政事,但是有一点,他坚定地站在张居正后面,做他坚定有力的后盾,虽然改革的过程之中遇到了很多的艰难险阻,但是值得欣慰的是,万历新政还是实行下来了。可以说,万历新政让明中后期有了欣喜的气象。但是在张居正实际操作过程之中,神宗只是例行公事地每天批示。关于重要的人事任免,总是由张居正和吏部提出几个候选名单,让皇帝去选定。而皇帝则知道每次第一位的人是最称职的,实际上张居正还是最终权力的操纵者。张居正什么事情都不让神宗小皇帝插手实际上是不明智的,等小皇帝长大,必然会留下隐患。

3.勇于谏言

中国古代官场的关系非常复杂,“中庸”的态度一直被各级官僚所推崇,看上面脸色行事。但是,也有一些人,敢于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直言敢谏历来就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官员正直的一个标志。以唐代的“魏征”和明代的“海瑞”最为典型。但是,谏言在官场之中是有很大风险的。因为提出的意见、方案并不一定能被君主和上司所赏识,即使被接受,也会有一个效果好坏问题,因此可能会被别人议论或者追究责任。如果自己的想法不是很成熟,就不会去冒那个风险。另外,还需要有胆识、度量去包容一切,所以中国历代都将直言敢谏奉为美德。

张居正就任内阁首辅之后,当时的情况是国库亏空,入不敷出。为了实现国富民强,他在财政方面主要实行开源和节流两个方法,当然,节流只不过是暂时缓和的一个手段而已,张居正把这个矛头指向了最难解决的皇家的奢侈消费。万历五年,神宗想要为两位太后重修慈庆、慈宁两宫,以表示孝心。张居正认为慈宁、慈庆两宫建于万历二年,至今还没有过三年,没有重修的必要,于是他委婉相劝:“而今天下,民穷财尽,国用屡空,就是有意节省还怕落不是呢!如若浪费,后果就不堪设想了。事已如此,省一分则为百姓受一分赐。这样,天下黎民就会众口一词,祝圣母万寿无疆,也会称赞皇上之大好啊!”

神宗听了之后,感觉也是如此,这项不必要的基本建设就停止了,节省了几十万两银子。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勇于谏言,虽然符合古代官员忠良的风格,却以牺牲个人为前提,节约、节省一些,百姓就减少一部分的负担,相反的,就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张居正也为此付出了代价。所以,谏臣好当,良臣难为。

(二)鞠躬尽瘁

张居正从他被任命为内阁首辅到他去世之时,大权都紧握在自己的手中,说明他很爱权。神宗也只是一个名义上的皇帝而已。作为一朝的宰相,贪权是很正常的事情,关键看是“以权谋私”还是“以权治国”。前者我们都不能忍受,利用自己的职权为非作歹,把王朝推向没落,我们都对此嗤之以鼻。但是后者则不同了,要想自己的想法获得支持和成功,必须有强有力的权力作为基础,使本已经走向没落的王朝看到光明。清末著名的“百日维新”,是适应当时清末混乱社会的一种新思想,结果还是以失败告终。康有为、梁启超没有找到一个强有力的政权对他们进行支持,也是其失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由此可见权力的重要性。关于张居正的“恋位”问题,万历五年张居正的父亲张文明去世,他没有回乡去守制,引发了一场“夺情”风波,皇帝不希望张居正离开,张居正也不想离开,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还需要发展和巩固,如果这个时候回家守制三年,政敌很容易把他从首辅的位置拉下来,以终止改革。

万历八年(1580年),张居正的富国强兵的愿望已经基本实现,神宗也已经18岁,他感觉到,在朝中任首辅,可能是他的荣耀,但时间太久也会成为他祸害的根源。所以,功成身退,才是最明智之举。同年二月,张居正上《归政乞休疏》,请求致仕,神宗下诏不准。之后,张居正又上《再归政乞休疏》,说得更为痛切,坚持致仕。他在奏疏中以身体多病为由,并委婉提出,这次致仕,只是暂时休息,如果以后国家有事,必当报效国家,在所不辞。张居正在第二次上疏之后,就不再去内阁办事了,但是神宗不准。自从神宗登基以来,所有繁重政务都是张居正全权处理,就在张居正回江陵去葬他的老父亲的时候,一些要务还遣去江陵要张居正进行处理。所以这时的小皇帝,离开张居正,还是步履维艰。于是神宗派人传谕,又传慈圣太后的口谕,召张居正回来。在这种情况下,张居正只得再回内阁继续办事。

张居正最为可贵的地方,就是他在任一天,就能进取改革一天。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在万历三年裁汰冗员的基础上,又下令裁汰了冗员一百六十多人,节省了国家的财政开支,提高了行政效率。同年,又实行了在土地改革中有质的飞跃的“一条鞭法”,五月,张居正奏请民间卖马以解决民间养马的困苦。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奏请免除宿捕,减免了百姓的负担,使百姓生活大大改善。

万历九年,张居正病倒。张居正请求回家进行静养。神宗派御医前往张居正的住所进行诊治,并赐物进行慰问。万历十年六月,张居正的病情也不见好转,再次请求致仕。神宗依旧不准。六月十九日,张居正的病势已经非常严重。神宗再派太监慰问,在昏迷之中,张居正说了几句不明不白的话。六月二十日,张居正离开了这个世界。

同类推荐
  • 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

    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

    他是国民党陈诚将军的长孙。毕业于普林斯顿和哈佛MBA,曾为麦肯锡资深顾问。为了寻找生命的答案,他曾经出家为僧三年,在禅宗、汉传佛法、藏传佛法中找寻修心的方法;又到西藏、青海、云南、印度、尼泊尔,追随近百位高僧活佛学习。他以非凡的勇气和坦诚写下这本《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是希望“让认真寻找心性的朋友们,不必走弯路。 在这本不一样的自传里,陈宇廷讲述了自己传奇的半生经历:在台湾的少年时光,在美国求学的生活,在投资银行和麦肯锡工作的岁月,出家求法的经历,和格莱美音乐家央金拉姆的传奇婚姻。
  • 科学家论语

    科学家论语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文献与研究》编辑部自2007年以来,以“世事评忆”为题,陆续编发了我国一些著名科学家的有关论语,引起读者的高度关注。这些科学家人都亲历了中国近现代目前许多重大事件,对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旧与新、落后与进步、曲折与胜利等有切实的感受和对比。因此,他们在评忆、论语中对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知识分子、中国科学家的责任的看法,对人生目的和价值的思考等,有其独到和深刻之处。为此,我们将李四光、华罗庚、杨振宁、李政道、钱学森、钱伟长、袁隆平等人的评忆内容,以《科学家论语》为名,结集出版。
  • 林徽因·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人间四月天

    她是一个女人,一个母亲,一个作家,一个建筑学者。她是林徽因,一个传奇。作者笔下生花,将一代才女林徽因刻画得淋漓尽致。品读本书,我们将在享受文字中读懂林徽因。
  •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5)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家王安石,锐意富强,勇于冲破旧俗樊篱,指引新路,政治家王安石,特立独行,别于流俗腐儒,务实精进,文学家王安石,笔力冷峻深刻,文坛领袖名至实归!《中国古代文臣谋士:改革大师(王安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热门推荐
  • 欢喜冤家:校草恋上女汉子

    欢喜冤家:校草恋上女汉子

    【此文很抽,三观太正者入坑须谨慎】校草也会写情书?而且还是给我写的?开什么玩笑!信封用sao包的粉红色也就算了,撕开一看,尼玛内容还是古香古色的甄嬛体!我去,这二货校草是魂穿回来的吗?想跟我玩穿越时空的爱恋?啊呸,当我白痴啊!我敢肯定这不是个阴谋,就是个圈套!于是大笔一挥,在信纸写下三个大字,托人送还那校草,于是……从此后……我就陷入一片水深火热,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了……哭……讨论小群:166958510(有意者可加,敲门砖任意人物名)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夜葬

    夜葬

    西南一隅,有一奇特的丧葬习俗,名"夜葬".凶死的人只能在夜晚静悄悄地送到死人沟中埋葬.四个研究民俗的学生来到这里,想要揭开这神秘文化中不为人知的一面.可他们碰到的,却是一连串不可思议诡异莫名的事……村中的地理先生,欲言又止……山村中唯一的大学生,发现了秘密,却又神秘失踪……山腰上绿树掩映的别墅中,隐居的推理小说作家……别墅中,一瘸一拐走过的管家……还有一只低吠的狼狗……
  • 俏甜心:恋恋爱成殇

    俏甜心:恋恋爱成殇

    这是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爱情,友情。遇上作为社长的阿皓,她突然心跳的很快,一次次的误解,关心,让他们相爱,但闺蜜突然的背叛,阿皓是否依旧爱着她……
  • 我的穿越我做主

    我的穿越我做主

    既然不幸丧命之后能够穿越来到古代,身为一个现代人,怎么能够不好好利用身上所学一展长才?古代的美男,还有古代的金银珠宝,等着我吧,我来了!看我如何在穿越人生之中凤舞盛世,成为拥有财色双收的小富婆吧,哇哈哈……        
  • 娘子不傻

    娘子不傻

    【傻傻娘子版:】①:她又笨又迟钝,史上第一位被绣球砸到失忆的新娘王妃这个从天而降的古怪小丫头,从此赖定了这个冷酷王爷!冷酷王爷水倾漠:琴棋书画,全都不会,诗词歌赋,一样不通,可她偏偏就是天真的可爱……似乎,他好像真的喜欢上她了②:“爹爹……衣...衣...好...好...好看!”她一个字一个字的捏住自己的衣袖,一脸傻笑着看着眼前的人,她一脸的痴傻的表情,让神医一脸心疼的表情!温柔神医王子谦:她结巴白痴什么都不懂,绝对的痴傻儿!在山崖下捡到了这个女子,他的一颗心就被她牵动了...这样的女子怎么可能是水王妃?怎么可能是魅冽呢?唉!!!那是高楼啦!不要爬!不要爬!要掉下来了!这个女人怎么可能是传说中人见人怕的魅冽!她不怕人都不错了。☆☆☆☆☆“什么?她消失了?!”三个人同时冲着眼前的家丁大吼。“这……这……是刻在何小姐门上的纸条。”翻开纸张:游戏……开始了……署名:魅冽……【恶魔魅冽版:】“杂种?”她嘴角带着邪笑看着眼前的男人。“对!你就是个杂种,无父无母的杂种。”他大胆的走上前嘲讽的说道。“啊,原来无父无母就是杂种呀?你那也是咯!”她轻笑道。“我有父母的,才不像你!”“那我让你变成杂种便是。”她眼眸一冷,那天,她杀了他全家上下六十五口人,唯独留下了他这个“杂种”,她就是喜爱看着别人脸上露出那满是仇恨的眼神。“速速露出你的武器吧。”眼前这个想要挑战她的男人,手持一把剑,道。“我的武器?我的武器可是出手必嗜人命的,你确定要我用武器吗?”她抿唇一笑,带着残酷的杀意。“自然……”话音未落,她的身影鬼魅般的划过眼前这个男人的身后,脖子上的血滴顺着流下……不知她何时拔出的剑,又何时将剑入鞘,台下的人们只知道,刚刚倒下去的男人,是江湖上数一数二的剑尊,而就被她秒杀了,可见他们的希望已经破灭了。鲜血漫天,血染衣衫,而她却勾起最魅惑的笑意,染血的脸上妖娆千变,唯独那双眸,冰冷无情,她魅冽,就是处于地狱深处的恶魔……【正文简介:】她……究竟是不是血域的主人?她不知道,他不知道,他们更不知道。一个凭空出现的地下宫陵一个穿越千年的神奇秘密因任务而穿越千年的盗墓者却意外的丧失了记忆。对于她,对于她的任务,对于那三个男人,她该如何面对?一个冷酷残忍的嗜血恶魔一个古林精怪的傻傻娘子究竟谁才是拯救世界的关键?因为三个珠子掀起的血雨腥风,谁能出手阻止?傻傻娘子和地狱恶魔魅洌有什么关系?花花娘子的风流债!地狱恶魔的一场戏!谁胜?谁负?究竟是怎么回事?这当中有何阴谋?谁...才是幕后黑手?到头来的美男只能无奈诉一句:“娘子...不傻?!”此文加入了半价优惠,全文需要不到三百潇湘币即可读完。系列文:娘子不傻:作者:撒旦魔女:本文夫君不傻:作者:紫邪:
  • 弃妃狠钩人

    弃妃狠钩人

    艳阳高高挂在空中,白云朵朵,鸟儿自由飞翔在一片祥和的蓝色高空中。平静祥和的天气带给人们愉悦的心情,可这一切似乎并没有感染某些人,一座摩天大厦的楼顶,站着一位绝美又冷漠的女子。看着空中偶尔飞过的大雁,露出淡淡的嘲讽与哀伤。我,君末离,不信天不信佛更加不信命,想不到一生中唯一一次真心付出,得来的却是欺骗!这怎让我不怒?“末离,你怎么站在天台上吹风呢!”一个儒雅好听的声音在绝……
  • 启蒙三书

    启蒙三书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厚德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蒙学传世典籍:这里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美丽传说,这里有“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的袅袅余音,这里还有“人之初,性本善”的循循善诱……
  • 小公主

    小公主

    为了能使自己的女儿像一位公主那样美丽、优雅和高贵,我看到过不少父母作了方方面面的准备。他们有的每周都兴冲冲跑去参加培训课,以期得到切身的经验;有的则忙着购买从胎教音乐磁带到学步车等等一系列物品。虽然这意味着花费不少时间,但作为父母,他们无疑已经下定决心,要帮助自己的小宝贝尽可能完美地成长。记得我当年得知自己将为人父时,不分好歹买了一大堆相关书籍,并且准备了一个很高档的大笔记本,准备在理论上大大提高一番。如今这个笔记本已密密麻麻记满我的心得……
  • 极品女佣:少爷请负责

    极品女佣:少爷请负责

    三次的误打,她成了他的女佣。再见面,那俊美的脸上露出诡异邪媚的笑,拿着那个快要死的唐母做威胁,报复开始......他吼,她默。他霸,她让。他狠,她忍。老头子派她监督他,总是拿着老爷子说事,时不时的在他面前悠转:“少爷,请负责!”甚至赶走他所有的女床伴,终究再也忍不下去了:“女人,滚,立刻消失在本少爷的视线。”可是她走后,他却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落寞。是什么?在不知不觉的时候变了,一却都逃出自己掌空。几年后,当再次见到她,手里挽着一个风度翩翩的男人当着众人的面宣布婚事;那一刻他失控了,狂抓她的手,眸子都可以瞪出火:“这就是你想要离开我的原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