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700000044

第44章 胡适:“四到”“三好”读书法

名人简介

胡适(1891~1962),现代诗人、学者。原名嗣糜,学名洪NC061,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安徽绩溪人。9岁起熟读多种中国古典小说。1904年赴上海,入梅溪学堂、澄衷学堂、中国公学等校。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4年在康奈尔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读哲学,师从杜威,深受其影响。1917年完成博士论文(1927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改良要从“八事”入手,首次猛烈抨击封建文学,是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首篇正式宣言,为文学革命的发难之作,引起很大反响。

心法探源

大凡读书人都希望从书中获得更多教益,但有时却因读书不得其法,读书不少却收效甚微。胡适的读书方法很值得借鉴。

胡适曾在《读书》中直言:“我今天根据个人所经验,同诸位谈谈读书的方法。……读书有两个要素:第一要精,第二要博。”胡适所谈虽是常识,但却能够不落俗套,常中见奇,自具慧眼。中国旧时的私塾教育讲究读书三到:眼到、口到和心到,胡适对此表示赞同,并有了新的体味。在胡适看来,所谓“眼到”,就是每个字甚至每字的笔画都不能简单放过,都要认真研究,不然就会闹出笑话。

他举例说,西文字母一点之差其意大变,将“port”看成“pork”就会变“葡萄酒”为“猪肉”,将“oats”看成“oaks”也会改“小草”为“大树”,这真是“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在中国历史上因一字之差而产生大笑话或铸成大错者,所在不少。所以,胡适告诫人们读书时万不可马虎,关键处一定要做到“眼到”。所谓“口到”就是“诵读”,每一字句都要念出来。这一方法有利于熟悉句子结构,也有利于体会文章的气势、风采和韵致。所谓“心到”是指用心思考和分析研究,力求做到“比较参考”和“融会贯通”。如《诗经》里“于”、“言”二字甚多,在不同地方其用意不同,如果不用心比照就会越来越乱,成了一笔糊涂账。在“心到”中,胡适还非常推崇“会疑”二字,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读书才会有大提高和大进展。

只有“三到”读书法还是不够的,胡适认为应有第四到即“手到”。所谓“手到”就是强调多动手,这里主要包括标点分段、查阅字典和资料、作读书笔记。而读书笔记又包括四点:抄录备忘、提纲节要、笔记心得、探讨研究。“动手”不仅会帮助你开阔眼界、增强记忆,还会充分调动你的想像力与创造性,使书本上的知识变活,最终成为你自己的东西。换言之,读书是读者被书牵着走,读者再有主体性也要受到书的限制和规范;而动手时读者是主人,书却成了工具,读者可按照自己的观念思想和审美理念进行选择,这就是为什么经过自己动手的东西往往能够了然于心,甚至终生不忘。

谈到“博”的读书目的,胡适说:“所以要博学者,只是要加添参考的材料,要使我们读书时容易得‘暗示’;遇着疑难时,东一个暗示,西一个暗示,就不至于呆读死书了。‘致其知而后读’。”至于那些只通一技一艺者,胡适认为他们对社会的贡献不会太大,也难有大的作为。胡适本人就是一个读书广博的人,几乎各个领域无所不涉,他还自称自己有“书癖”。

在胡适看来,一个人要有大学问必须“精博双修”,只精不博会一叶障目,而只博不精则好似“一张很大的薄纸,禁不起风吹雨打”。当然,对多数人来说,要做到既精又博是十分困难的。即便是博学专精的胡适,他也说自己偏于博而失于精。1915年2月3日胡适在日记中说:“学问之道两面而已,一曰广大(博),一曰高深(精),两者须相辅相行。务精者每失之隘,务博者每失之浅,其失一也。余失之浅也,不可不以高深矫正之。”

另外,胡适还有读书三好。一是夜读。夜读是一种美好的享受,此时正合读书:宁静闲逸、无人打扰、自由自在。夜里时间充裕,可安心读经典大著。中国古人有裸身夜读者,大概深得夜读之乐。夜读还别有一番情调,青灯黄卷伴一杯香茗,那是何等的爽心悦目!二是喜在厕上、电车里读书。胡适读书不择环境,不讲条件,有书即读,他甚至将厕上和电车里的时间也充分利用起来。1914年7月17日胡适日记载:“有人赠我莎士比亚名剧《亨利第五》,全书三百八十余页,用薄纸印之,故全书仅广寸有余半,长二寸,厚不及半寸(英度),取携最便,因以置衣囊中,平日不读之,惟于厕上及电车中读之,约一月而读毕,此亦利用废弃光阴之一法。”三是连贯式读书。有人读书随意性太强,无一定计划,而胡适则强调读书的连贯性,这既包括读书时间不间断,也包括读完一书再换另一本。胡适读书自己规定:每日读书不少于6小时。他还说“读书非毕一书勿读他书”。

与林语堂追求读书之乐不同,胡适立足实用、追求完美,这样才有可能形成他完整、现实和实用的独特读书法。就好像一个志在高峰的登山者,胡适的读书方法是脚踏实地、有章有法、锲而不舍而又易见成效的。而最能反映胡适读书精神的,是他对读报、集报、剪报与用报这个优良传统的坚守。

胡适的读报、集报、剪报与用报,可以说坚持了一辈子,1915年5月12日的《胡适留学日记》中,就记载着欧美国家剪报行业的发展情形。他从在沪读书的少年时期,留美学习的青年时期,成为北大教授,到晚年任职的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都不志读报、剪报、贴报。以笔者据不完全的资料统计,“从1921~1922年的胡适日记中,就剪贴报资料80次之多”。胡适在美国康乃尔大学读书时,政治教授山姆·奥兹,第一堂课开场就要求班上每个同学要订《纽约时报》、《纽约论坛报》、《纽约晚报》3家报纸,并阅读“摘要”写出读书报告,报纸算是本课目的必要参考书,读书报告便是课堂作业。从少年就有读报兴趣的胡适,经过留美的锻炼,兴趣更高、热情更浓,报纸成为他学习、学术、社交、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涉足国际风云,更关注祖国的时事。故在美学生中称胡适是“国内情形最熟悉的人”。

胡适晚年未刊行的手搞,由夫人江冬秀主持筹资,影印了十大册《胡适手稿》,也时有剪贴的报纸资料。胡适“陈年的同学录、职员、通讯员,甚至电话簿等等,都有资料的作用。”胡适的1922年7月7日日记中,附有12家报馆名录,它们是简报、法报、商务日报、平民日报、山东时报、大民主报、益智报、齐美报、通俗白话报、大东日报、工商新报、群商日报。1922年7月20日记:“《国民日报》只印2000多印”1922年10月10日记:“在山东有日本人办的《济南日报》。”胡适的剪报是一个时代的报史资料的反映。胡适的剪报,主要是时事追踪,是关系国事的轨迹,与他有关的事件的报道,是胡适生平、学术的一个重要记录。有些剪报,他加有批语,或长或短,表明自己的看法。梁实秋曾说:“最令我们惊的是,除了(指胡适自己)私人记事以外,他每天剪报贴报,包括各种新闻在内,因此篇幅多得惊人,兼具时事资料的汇集,这是他的日记的特色,可说是空前的。”作为治学严谨、成效卓著的胡适,真正达到了“剪报贵于恒,剪报贵于用”的原则精神。

同类推荐
  • 老牛犁痕

    老牛犁痕

    我同牛增慧同志相识已有半个世纪,我们是老同事、老朋友。近年来,增慧在周围同志的鼓励支持下,把他从1956年当唐山农民报通讯员以来所写的分类文章搜罗起来,准备汇印成集。
  • 发现小说

    发现小说

    利用他的理论可以非常现成地把世界文学、中国文学进行清晰的归类、判断,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和可操作性,但同时又超出他个人文学观的阐释,这一点是非常了不起的创新。重新界定了现实主义的内涵、边界和层次,本书见证了阎连科自己的文学观,也重新为文学的优劣作了独特的富有启发性的判断
  • 解放海口(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海口(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描述了解放战争中,为解放海南,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纪录了他们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中华美德歌谣全集

    中华美德歌谣全集

    歌谣,是一种非常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诗歌艺术形式。歌谣是劳动人民的创作,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
  • 如意菩提

    如意菩提

    “菩提十书”之《如意菩提》:“没有此世岂有彼世,逃避今生何有来生?”我们日日月月岁岁年年都是悲欣交集的日子,能平安度日时固应欢喜,在忧患时更不应失去感恩之心。智慧第一的文珠菩萨手持如意,启示我们:唯有悲智双运的人能以如意的态度面对世界。本书是林清玄菩提系列的第四部,平安处有禅悦,动乱里何尝没有法喜,能响起我们心中的阳光。
热门推荐
  • 爱上楼兰王:牵手梵花开

    爱上楼兰王:牵手梵花开

    故事纯属虚构]<br/>那一场顽皮的尝试,我带着戏弄和阴谋去诱他,却无可救药的爱上了那个木头...<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红楼别梦之溶黛情缘

    红楼别梦之溶黛情缘

    一卷红楼思几重,只缘此情与君同。恨无生花妙笔在,唯将终夜述文中。他,叱咤风云的一代侠王;他,负剑而行的青年侠客;她,美貌与才情并重的江南弱女。穿不尽绫罗与绸缎,谁曾见骨肉相残;咽不下玉粒与金波,谁曾知孤女心寒;道不尽甜言与蜜语,却不见落井石下.又是水溶与黛玉的故事。不过这里没有穿越,没有魔法异能,有的只是情比金坚。
  • 女配仙行

    女配仙行

    穿越后的君玉,手里抓着的是一把烂牌。一岁的婴儿身子---残的;修为高深的父亲---杀母仇人;天才的兄姐---异母;体贴温柔的男神---姐夫。为了杀出一条生路,君玉被迫在变态的路上渐行渐远。愿投炼狱洗肝胆,甘以孤心叩长生。君王从来皆寂寞,绝顶之上最无情。本文女主保证坚强冷硬,智多近妖,金手指不多,艰苦奋斗型,不信请跳坑
  • 狂凤驭兽:极品废材小姐

    狂凤驭兽:极品废材小姐

    闻风吟,闻家废柴三小姐,本性懦弱,爱慕帝国三王子洛青玄,终于下定决心告白,却被其一掌拍飞,从此之后沦为帝国的笑柄。闻家家主怕得罪帝国皇家,把她发配边境小院,任其自生自灭。然而,再次苏醒,她早已不是她……初生的她,光芒四射,女扮男装,带领着自己的羽兽大军跨上了强者之路。修习了御兽之法,从此之后,世上少了一个废柴三小姐,多了一个天才少年……但就在她以强劲的态度横扫整片大陆,引得无数英雄尽折腰时……曾嫌恶她的三王子后悔的邀请,她只淡淡的道:“三王子爱的应该是闻风雪才对。”把她发配边境小院的父亲忏悔的让她回家,她只冷冷的道:“那里,不是我的家。”★★★她说:“我不死,你们便不许死。”她说:“既然你们许我不离,那么我便许你们不弃。”她说:“我的人,本就该狂妄。”她说:“小战,亲爱的战友,让我们一起来并肩作战吧!”她说:“不怕,有我在。”她说:“规则都是人定的,今日我便要打破这个规则。”她说:“你,不够资格。”她说:“敌人强大,打败不就可以了吗?纵然有再大危险,我也要闯一闯。”她说:“你们是我的人,是我的属下,只要有我在的一天,必定护你们周全。”★★★传说,那个大陆新起的叫做噩梦组织的势力,领头的是一个俊美的红衣少年。传说,那个少年拥有五头神兽,连大陆超强势力的火之神殿和水之神殿都帮着她。传说,一直对立的火之神殿与水之神殿因那少年化干戈为玉帛。传说,那个少年竟然是个十五岁的少女。传说,那少女就是闻家的废柴三小姐,被闻家家主发配的那个。传说,三王子当众向她求亲,却被她给拒绝了。传说,闻家家主那个悔啊,但还是换不来她的一记回眸。传说……★★★厅内,众人都激动的望着门口出现的几个白袍男子。“不知几位冕下来是为了小儿吗?小儿天赋出众,没想到冕下这么快就知道了,冕下真不愧为神人。”闻家家主激动的眼角留下了一滴泪,等了那么久,他终于等到这么一日了。其余众人也都羡慕外加嫉妒的看向家主身旁的十岁小孩。然,那几个白袍男子却直接绕过他,走到闻风吟身旁。“现在,我们引导机构郑重的提前邀请你前往九重天,你可接受?”闻家家主张大了嘴巴,随后,脸上浮上一层羞愧和仇恨,愤怒的目光恨不得把闻风吟碎尸万段。就好像是闻风吟抢了他儿子该得的地位似得。★★★【闻风吟】由我是刑冷墨和樱花的星泪分天共同~领【寂】由释怀一切~领
  • 罪全书1

    罪全书1

    本书根据真实案例改编而成,涉案地名人名均为化名。十起恐怖凶杀案,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每一个都是曾被媒体严密封锁,当局讳莫如深的奇案大案。四个超级警察,各怀绝技,从全国警察队伍中挑选而出,组成中国特案组,对各地发生的特大罪案进行侦破。此文中十起特大案件都是首次公布内幕,每一案都会颠覆你对人性的认知,让你不寒而栗,也许读完本书,你真的会相信人性本恶。
  • 名人的做人智慧

    名人的做人智慧

    做人是一生的修炼,学会做人,可让我们在路途中的风景更加惹人留恋。而读名人的故事就是探求人生,探求名人、伟人是如何成长、如何学习、如何生活,以什么样的感情和态度来直面人生的风雨。他们崇高的理想及不平凡的经历时时鞭策着后人不断前进。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寡人就是祸水

    寡人就是祸水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不要爱上朕,寡人是祸水!女特种兵重生后宫遗腹子,十岁幼龄假冒男儿身坐上龙位。内有奸臣贼子,外有敌国虎视又如何?!看一代天“娇”翻云覆雨,笑傲天下,抱得美男归!此文美男众多,有歪诗为证:风行碎星魄,烈焰舞箫音,耀阳映雪色,融却北宫寒。
  • 提升运气的吉祥植物

    提升运气的吉祥植物

    花草与人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就是自然与人的关系,来自于自然界的花花草草被带到了我们的身边,被赋予了形形色色的意义,对一栋草、一朵花的参悟也便有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玄妙和广阔。所以,养几盆花草,对生命质量的提升将有很大的意义。且不说从花草的世界里会得到怎样的人生启示,单是花草本身的清新和美丽就会为我们带来洁净和愉悦。沒有人会拒绝用一片绿色或者一袭清香来装点自己的家园。 刘畅旸编著的《提升运气的吉祥植物》介绍了给你沾福气、财气、喜气的植物种类。你的好运从种植物开始。
  • 双神记

    双神记

    四平域政治独立,真域辅只手遮天,幻神政权形同虚设!幻神之位岌岌可危!两位继承人,注定刀剑相向,到底谁能站上幻世的巅峰!“在下风月黛晴,第六十七世幻神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