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100000066

第66章 “不走寻常路”——达维多定律

第十三章 第四节 “不走寻常路”——达维多定律

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威廉·达维多认为,在网络经济中,进入市场的第一代产品能够自动获得50%的市场份额,故一家企业要在市场中总是占据主导地位,它就要永远做到第一个开发出新一代产品。作为第二或第三家将新产品打入市场,绝对不如第一家,尽管第一家的产品那时还并不完美。同时,任何企业在本产业中必须第一个淘汰自己的产品,使自己的产品尽快更新换代,而不要让激烈的竞争把你的产品淘汰掉。这就是达维多定律的主要思想,概括来讲就是在竞争中要“不走寻常路”。

达维多定律,竞争就是要创造或抢占先机;“先入为主”是一条绝对的真理;要保持第一,就必须时刻否定并超越自己。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不难看出,达维多定律为我们揭示了如何在竞争中取得成功的真谛。这也正是诸多成功实例所验证的——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日本企业界知名人士曾提出过这样的口号:“做别人不做的事情。”瑞典有位精明的商人开办了一家“填空当公司”,专门生产、销售在市场上断档脱销的商品,做独门生意。德国有一个“怪缺商店”,经营的商品在市场上很难买到,例如、大个手指头的手套、缺一只袖子的上衣、驼背者需要的睡衣,等等。因为是填空当,一段时间内就不会有竞争对手。

其实,即使在人们熟知的行业里,仍然会有许多的创新点,关键是你要能够察觉得到。

有段时间,国外很多啤酒商发现,要想打开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市场非常困难。于是就有人向畅销比利时国内的某名牌酒厂家取经。这家叫哈罗的啤酒厂位于布鲁塞尔东郊,无论是厂房建筑还是车间生产设备都没有很特别的地方。但该厂的销售总监林达是一个出色的策划人员,由他策划的啤酒文化节曾经在欧洲多个国家盛行。当有人问林达是怎么做哈罗啤酒的销售时,他显得非常得意且自信。林达说,自己和哈罗啤酒的成长经历一样,从默默无闻开始到轰动半个世界。

林达刚到这个厂时是个还不满25岁的小伙子,那时候他有些发愁自己找不到对象,因为他相貌平平且又贫穷。但他看上厂里一个很优秀的女孩,当他在情人节给她偷偷地送花时,那个女孩伤害了他,她说:“我不会看上一个普通得像你这样的男人。”于是林达决定做些不普通的事情,但什么是不普通的事情呢?林达没有仔细想过。

那时的哈罗啤酒厂正一年一年地减产,因为销售不景气而没有钱在电视或者报纸上做广告,这样便开始恶性循环。做销售员的林达多次建议厂长到电视台做一次演讲或者广告,都被厂长拒绝。林达决定冒险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于是他贷款承包了厂里的销售工作,正当他为怎样去做一个最省钱的广告而发愁时,他徘徊到了布鲁塞尔市中心的于连广场。这天正是感恩节,已经是深夜了,广场上还有很多欢快的人们,广场中心撒尿的男孩铜像就是因挽救城市而闻名于世的小英雄于连。当然铜像撒出的“尿”是自来水。广场上一群调皮的孩子用自己喝空的矿泉水瓶子去接铜像里“尿”出的自来水来泼洒对方,他们的调皮启发了林达。

第二天,路过广场的人们发现于连的尿变成了色泽金黄、泡沫泛起的哈罗啤酒。铜像旁边的大广告牌子上写着“哈罗啤酒免费品尝”的字样。一传十,十传百,全市老百姓都从家里拿自己的瓶子、杯子排成长队去接啤酒喝。电视台、报纸、广播电台争相报道,林达不掏一分钱就成功地为哈罗啤酒做了广告。该年度哈罗啤酒的销售产量跃升了1.8倍。

林达成了闻名布鲁塞尔的销售专家,这就是他的经验: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如果只懂得沿着别人的路走,即使取得一点进步,也不易超越他人;只有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创造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才有可能把他人甩在你身后。

创新从转变思维开始

一个犹太商人用价值50万美元的股票和债券作为抵押品向纽约一家银行申请1美元的贷款。乍一看,似乎让人不可思议。但看完之后才发现,原来那位犹太商人申请1美元贷款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让银行替他保存巨额的股票与债券。按照常规,像有价证券等贵重物品应存放在银行金库的保险柜中,但是犹太商人通过抵押贷款的办法轻松地解决了问题,为此他省去了昂贵的保险柜租金而每年只需要付出6美分的贷款利息。

这位犹太商人的聪明才智实在令人折服。其实,我们身上也蕴藏着创新的禀赋,但我们总是漠视了自己的潜能。你的思维已经习惯了循规蹈矩,只要你愿意改变一下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一些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激活自己的创新因子,你周围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你创新的对象。

众所周知,闹钟在传统上的作用只是“催醒”。然而,英国一家钟表公司在此基础上,又增添了一种“催眠”功能。这种闹钟既能发出悦耳动听的圣诗合唱和鸟语声,催人醒来;又能发出柔和舒适的海浪轻轻拍岩声和江河缓缓流水声,催人入眠。使用者可以各取所需,这种新颖独特的闹钟深得失眠者的喜爱。

其成功之处在于它体现了一种创新思维,也正是这种思维,为创新者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在竞争过程中,很多人被对手“吃掉”,原因往往是遇事先考虑大家都怎么干、大家都怎么说,不敢突破人云亦云的求同思维方式。讨论一件事情时,总喜欢“一致同意”、“全体通过”,这种观念的后面常常隐藏着从众心理,不利于个人独立思考,不利于独辟蹊径,常常会约束人的创新意识。如果一味地考虑多数,个人就不愿开动脑筋,事业也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说:“一项新事业,在十个人当中,有一两个人赞成就可以开始了;有五个人赞成时,就已经迟了一步;如果有七八个人赞成,那就太晚了。”

心灵魔法屋:切勿得不偿失

通用电气公司前总裁杰克·韦尔奇说,他一生追求的只有3个字:变!变!变!

然而,这里的变不是乱变,不是无原则的变,而是有方向地变。不是倒退的变,也不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转圈变,而是向前发展的变。否则,你的创新之路走错时,结果只会得不偿失。

1978年,可口可乐公司起用布莱恩·戴森为其美国分公司经理,戴森试图突破传统,尝试一种新的软饮料——节食可口可乐。

1981年春,为了迎战自己的强劲对手百事可乐,在新任少壮派领导人戈伊祖艾塔的支持下,戴森开始组织实施节食可口可乐的研究。这项计划被称为“哈佛计划”。次年8月份,节食可口可乐在全国推出,并以较大的销售额迅速占领了市场。百事可乐受到极大的冲击。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公司又出现了重大失误。

1985年4月,戈伊祖艾塔向媒体宣布,公司决定对可乐配方进行修改,生产一种新可口可乐,以挽回因甜度不够而失去的市场。

新可口可乐在饮料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来自老顾客的抗议电报和信件像雪片一样飞往可口可乐总部。亚特兰大总部的接线员们每天要记录1500个电话,几乎都是要求恢复老可口可乐配方的。修改还是恢复配方的论战成为报纸的头条新闻和电视新闻报道的新话题。包装商们声称,如果这种不利的宣传继续下去,可口可乐无论以何种名称出现,都会面临失去市场份额的危险,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就被百事可乐夺去市场,再想收复失地将会非常困难。

可口可乐咬着牙支持了三个月后,不得不再次宣布公司将恢复原配方,命名为经典可口可乐,新可口可乐也将继续销售。在重新问世之后六个月,经典可口可乐又成为全国第一位的软饮料,以将近3∶1的优势超过了新可口可乐。

任何产品不可能一成不变,都会在不断改进中适应市场。问题在于该不该公开宣布这种改变,这其中有很大的技巧。顾客都有一种信任惯性,尽管各种试验表明新可乐的口味并不错,但消费者抗拒接受新可乐。

尽管可口可乐公司迅速挽回了因修改配方的失误所造成的损失,但在新产品的开发中又出现了失误。

可口可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连续推出四种新产品:三种含咖啡因型可乐和节食可口可乐,再加上经典可口可乐、新可口可乐等,共有八种不同口味的新产品,同时出现在市场上。

消费者们几乎被弄晕了头,就连可口可乐的一些老顾客对它也不耐了烦。

有这样一个笑话,颇耐人寻味。

“给我一杯可口可乐。”

“您要经典可口可乐、新可口可乐、樱桃可口可乐,还是要健怡可口可乐?”

“请给我来杯健怡可口可乐。”

“您要普通健怡可口可乐,还是要不含咖啡因的健怡可口可乐?”

“去他妈的!给我一杯七喜。”

虽然我们不能老是守着传统思想,但革新的步伐也要三思而后行,切勿得不偿失。创新是为了迎合新观念、新社会,而不是强行改变人们现实的固有生活方式。

同类推荐
  • 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

    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

    《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作者在长期从事心理保健、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接触了大量的“病人”,这些“病人”看上去很正常、很健康,但实际上正在遭遇心理障碍和心理困惑,他们大多都是遇事不能主动化解,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自责、心烦、不快乐……心事越积越深,逐渐形成了“心病”。从理论上讲,一般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自我调节,每个人都可以用多种形式自我放松,缓和自身的心理压力并排解心理障碍。而对“心病”,关键是你如何去认识它,并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它。《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能帮您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带给您幸福美满的人生!
  • 如何与异性交往(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如何与异性交往(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心理发生转变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正处于半独立半依赖、半幼稚半成熟状态,被称之为“心理断乳期”、“青春躁动期”或“成长关键期”,而学习的压力、价值的趋向、不良风气的影响等最易使青少年在认识上出现一片“真空”,产生心理障碍。《如何与异性交往》关于如何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和障碍,以优美、流畅的文笔,真实地呈现了不同风格和理论取向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咨询的治疗全景。为广大青少年认识自我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惑,获取自我调节和预防的心理学专业知识,提高心理障碍的免疫力提供了多种专业手段,也为家庭、学校和社会预防青少年心理问题和障碍提供了具有理论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专业参考价值。
  • 气场心理学:潜能的力量

    气场心理学:潜能的力量

    《气场》之后,“气场”这个原本很深奥的词语,一下子变成了一个热词,成为人们研究、修炼的对象。但是气场的获得,必须经过历练,仅靠“速成”是难以实现的。而且真正的气场也不是“装装样子”,而必须建立在卓越的能力之上。如果没有超强的能力,气场就变成了空中楼阁,是难以长久的,更不能感染人。所以,你必须正确认识和挖掘自己的潜能,使自己获得强大的能力,如此,你的气场才会有根,有基础。
  • 趣味心理学

    趣味心理学

    你的焦虑、恐惧来自何处?要如何应对复杂的人事纷争?荆棘丛生的环境中如何自处?爱的博弈中你是否是最后的赢家?
  • 一本书读完心理学名著

    一本书读完心理学名著

    心理学是与人类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一门学科。它在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之前,长期依附于其哲学母体之中。1879年冯特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心理学。之后心理学领域派别纷争,百家争鸣,名人辈出。本书全力求体现全面性和可读性。对每一位入选的心理学家及其代表作,都有对其生平介绍、著作导读和整体思想的介绍,还有相关的趣味扩展介绍。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咖啡咖啡

    咖啡咖啡

    从咖啡的历史起源,到人文故事;从品种特性,到种植采收;从加工烘焙,到研磨冲泡,从品鉴方法,到设备器具;从成品制作,再到创意研发……101个章节逐一详解,500多张图片完美呈现。可以说,咖啡的前世今生,灵秀气质,技术细节和恢弘伟大,尽在本书之中。全书专业严谨中不乏优雅风趣,庄重沉稳中不失轻松诙谐。作者以特有的笔触视角和难得玩赏的姿态,携手读者真正品味咖啡之趣,体验咖啡之妙,享受咖啡之美,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好书。
  •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上册)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上册)

    怎样快捷地了解世界,首先我们要从了解世界历史入手。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从地球上有了人类那时起,人类的第一个活动便是生产活动,而且从未间断过。人类文明的演进,社会的发展,只能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旧石器时代使得氏族社会形成,金石并用时代又促成氏族社会解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只可能有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却孕育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器时代和信息时代将人类社会的进展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是二、三百万年来人类文明进程所确凿的事实。《世界经典历史故事》大体上是按照这个线索来编写的。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飞碟追踪(走进科学)

    飞碟追踪(走进科学)

    茫茫宇宙,浩浩人海,真是无奇不有,怪事迭起,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和科技神奇奥妙无穷,神秘莫测,使我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捉摸不透。在各年间,武汉、甘肃、新疆等地出现各种形状的UFO飞碟。
  • 唐宋词精品鉴赏

    唐宋词精品鉴赏

    唐宋词从唐五代起,至北宋南宋而大成,由小令到中、长调,可谓名家辈出精品如林。本书博采众长,选唐宋名家各种流派杰作,精华毕呈,希望帮助读者朋友们更好地欣赏唐宋词名篇佳作、领略唐宋词的幽深情韵.
  • 白雾

    白雾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惹上邪魅王爷:废材小狂妃

    惹上邪魅王爷:废材小狂妃

    一朝穿越到以武为尊的青乾大陆,二十一世纪顶级联邦特工,成为人人不屑一顾、任人欺凌的侯府废物大小姐。不能修炼的体质?那她就为自己打造一副全能身体。没有令人羡慕的兽宠?她就去驯服令人谈之色变的上古神兽。她明千城,将成为青乾大陆的主宰,以她为尊。顺她者生,逆她者——亡!
  •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墓俑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墓俑

    本书是以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墓俑为主,结合其他地区墓俑及文献记载,对墓俑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