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8500000001

第1章 濠州,一切从这里开始(1)

好男要当兵

大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闰三月,淮南大地上的濠州城(今安徽凤阳)。

阳光普照,大地回暖,一派融和的春光。可城内的人们却无心享受这一切,涌动在全城上空的,是紧张和肃杀的气氛,黑云压城一般。仿佛有人无意跺上一脚,就能把众人已绷紧到极限的神经彻底绷断。

濠州城内现驻扎着以郭子兴、孙德崖等为首的数千红巾义军,他们与别处的队伍遥相呼应,震动着整个两淮大地。

此刻的大元帝国,病入膏肓,苟延残喘,早没了往昔横扫长城内外,饮马欧亚大陆的赳赳武力,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个简单道理还是懂的。

元廷立刻派出大将彻里不花,率三千精锐骑兵,星夜兼程,奔袭濠州城。

不过,彻里不花却是个老谋深算的家伙,眼见义军势大,他一时并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在濠州城南三十里扎下营盘,布下暗哨,昼夜打探城内的消息。城内的义军则加紧巡城,严阵以待。

四处活动的官兵,烧杀掳掠,濠州周遭的老百姓可就遭殃了。他们被搅得鸡犬不宁,有的带着家小四处躲藏,有的则干脆远避他乡。上了年纪的人都感叹:乱离人不及太平犬啊!

就在初一这天上午,防守严密的濠州城南门,一个看上去二十多岁年纪、个头中上的年轻人疾步来到这里,他对岗哨上的一个小头目说,想加入“咱义军”队伍。

小头目仔细打量了一下来者,发现此人相貌奇特,用“丑陋”一词来形容反倒不恰当,但这也让小头目对自己的相貌更有信心了。突然,他注意到了一个微小的细节,随即大声喝令来人:“拿掉你的头巾!”

“哈哈!原来是个和尚!”

当来人顺从地摘掉头巾后,在一旁围观的守门士卒一齐嚷道。

小头目很是不解:“你既是出家人,为何要加入我义军,你就不怕被元军砍了脑袋吗?”

“怕!但既然已经来了,就不怕了!”

那人不动声色地回答着。接着他从身后解下随身包袱,又补充道:“咱全部家当就这一个破包袱,要怕也是当官的、有钱的怕!”

“这家伙一定是个奸细!”不知道是谁先嚷了一句,接着大家都纷纷附和起来。

奸细?这还了得!

那小头目大喊一声:“来啊,给我绑了!”

话音刚落,几名全副武装的守城士兵上前就把那人绑了个结实。虽然来人浑身力气,但好汉不吃眼前亏,今时今日不是他施展的时机。一旦反抗,可能马上就会被人射成刺猬。

那帮兴奋的士兵就要把人拉到一边砍了。

来人猜想那小头目可能是在试探他,所以一时也没有求饶,等到见被人推得远了,要动真格的,他才挺着脖子高喊道:“咱要见郭大帅,咱是一位义军弟兄介绍来的!”

见来人服了软,又听到那番话,小头目就喝令住手,随即派人飞奔入城去请示郭大帅。

此时的郭大帅正在为元军围困的事着急上火呢,一听居然有“奸细”来自投罗网,当然要亲自审问一番。

很快,那人就被押了上来。

郭大帅本名郭子兴,乃是一位豪侠出身,四处结交天下英雄,也算是见多识广之辈。他是今年二月才同孙德崖等四人率领“少年数千人”发动起义的,并一举攻占了这座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濠州城。

看着眼前这人,相貌奇特,郭大帅心底有几分莫名的吃惊。接着他就按照那人说的,把他的“介绍人”给叫了来。

误会澄清了。

“老弟,真是对不住,让你受委屈了!”郭大帅客气道。

“大帅说哪里话,咱受点委屈没什么,城外就是元军,千万要防范才是。”

如此通情理,又让郭大帅喜欢了几分。接着,他便详细询问了那人的一些情况,见他答对沉着冷静,态度不卑不亢,虽然言语不多,声调不高,却句句都很有斤两。再加上危难时刻,还敢前来投军,就冲这份胆量,都让郭大帅欣赏有加。

义军队伍中,目不识丁的大老粗居多,同这些人打交道多了,郭大帅很是有些厌烦他们的愚鲁无知、行事莽撞。所以,当得知来人粗通文墨时,更是喜不自禁。

高兴之余,他把那人直接收为自己帐下的小亲兵。

“哦,对了,还不晓得兄弟的姓名?”

“回大帅,咱叫朱重八!”

就这样,我们的主人公开始了他的革命冒险生涯,这一年他虚岁二十五。

关于朱重八的独特相貌,按照那几幅传世的画像综合来看,他的面相实在是不太雅观:颧骨高耸,下巴突出,整个脸部的侧影就跟沙和尚手里的月牙铲一般。如果走在大街上,一定是相当引人注目。《明史》上还说他“奇骨贯顶”,就是说,头顶还莫名其妙地凸起一部分。这样想来,他的外貌也许更对不起观众了。

而且,不但是做爷爷的长相奇特,就连他的孙子朱允炆长得也很蹊跷。有一次,太祖爷爷与太孙在一起叙谈家国大事,不知不觉间,爷爷竟摸着小小朱的脑袋禁不住说了这么一句:“唉,咱的这个孙儿啊,人倒是也聪明,可是额头‘缺块’,整个脑袋就像个弯弯的月亮……”那意思好像这孩子天生不是帝王之相。

要知道古人可是很重视这个的,后文要提到的徐寿辉,就是沾了自己相貌的光。

至于那位朱重八的“介绍人”,应该不是他同里的、已在义军中出任千户(元制,相当团营级军官)、后来同样大名鼎鼎的汤和,否则史书当有明文指出。其实若介绍人另有其人,这也很自然,至少可以表明重八平时喜欢交朋结友,并不因为自己丑陋的相貌而自卑自闭。再说濠州一带本就离他的家乡不远,同乡中加入义军的肯定也不在少数,有几个熟人也是正常的。

这里顺带把汤和简要介绍一下。汤和,字鼎臣,和朱元璋即使不是同村,也估计住得很近。他比朱元璋大两岁,幼有奇志,玩游戏时常以骑射为乐,当起孩子王来也是有板有眼,“部勒群儿”,指挥起童子军来还挺像那么回事。

小汤长大以后,身长七尺,虽然在身高方面没什么优势,但难能可贵的是,此人倜傥多计略、沉敏多智数,是个百中挑一的聪明人(不然他老年时也难逃朱皇帝的魔掌)。郭子兴起兵之初,他便带领着家乡的十几个精壮兄弟加入了队伍,因为立了些小功,就被授予了“千户”之衔。

以后,汤和成了大明开国六王之一,而且他还在抗倭史上留下了大名,被人们一直缅怀了数百年。

起步的考验

加入义军队伍,成为这个团队的一员,就意味着将来要过的是血雨腥风、刀口舔血的日子。成功杳如天边寒星,遥不可及,而失败砍头,则如眼下压城的元军,近得让你喘不过气来。但承担不起这个压力,就将失去改变命运的机会!

你愿意重新去过朝不保夕的乞丐生活吗?你愿意吗,朱重八?

我不愿意!我要抓住的是命运送给我的每一丝机会,同我的伙伴们一起,哪怕蹈死,也义无反顾!

那么好吧,你就向前走下去,别回头,直到成功!

朱重八做了大帅的亲兵,每日的操练自然少不了,否则,武艺不好,又怎能在危难时刻为大帅挺身而出?

好在他体格出奇的好,多年的乞讨生涯,四处碰壁,到处挨白眼和狗咬的日子,磨砺的不仅是他的神经,他的腿脚和身板也都得到了难得的锻炼,其身手反应就算在亲兵队伍里也是很不错的。

比起那些能征惯战之辈,重八自然是差了一大截,但他有的,别人未必有。比如,他记性好,悟性也不错,平素做事不急不缓,考虑问题也比较周到,虽然刚开始也犯过不少小错,可大伙对这个和尚出身的家伙并不敢轻视。

毕竟,在一群大老粗中,像重八这样能略懂点文墨的不多。而且,他为人谨慎,做事得体,也颇得大伙好感。

不久,一件事情来了。

郭大帅决定让朱重八带三个人,负责出城去刺探一下敌情。

这给了重八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

作为一个从前靠四方化缘、乞讨过日子的人,了解风俗,观察地理,看人眼色,躲避狗咬,是重八的日常生活。

所以,没谁能比他更明白一个词:见机行事。

什么人家那里能讨得盆满钵满,什么人家那里只能唤来闭门羹甚至狗咬,当奴才骂骂咧咧冲过来要扇你耳光时,怎样及时赔上笑脸,熄灭他们心中的怒火;如若不成,又怎么依托有利地形,一逃了之。这一切,都要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书本上是不教这些东西的,只有人生的大课堂才能学到。而他朱重八是这个大课堂上的优等生,因为他付出过无数的血泪。

因此,刺探敌情对他来说,并非难事。

他一个人去,就能把这事办得妥妥帖帖。

可问题是:大帅让他带好几名弟兄一起去。作为这个小分队的头儿,怎么分配身边的这几个弟兄,让他们各司其职,同时还能听命于自己。这对于一向是单干惯了的朱重八来说,有种前所未有的不适应。

加入义军以来的第一个考验来了。

重八想了想,就对大家说:“我们现在这副样子出去肯定不行,一看就是义军。大伙得换行头。这样,现在兵荒马乱,到处都是难民,我呢,继续老本行,化装成游方的和尚。你们几个,装成难民。大家混在人群里出城。天黑时,我们在南门附近会合。”

说完这些,重八尽量用平静的眼光看着面前的弟兄。其实,他的两只手紧紧攥成了拳头,来努力克制内心那种说不出的紧张。

形同乞丐的化缘生涯,带给他的唯一经验就是:低人一头,时刻如履薄冰。

参加了义军,见到各位弟兄,他也基本是多赔笑脸。尽管郭大帅高看他一眼,大伙对他也算不错,但他明白:自己首先要争取到的,就是和众位兄弟的平等。

可是今天,他居然要指挥几个弟兄,以头儿的身份来给他们分派任务。对于他来说,今天肩上压下的这份重担,比之他将来指挥千军万马,同陈友谅展开生死决战,并不轻松到哪里。

起步,永远都是那么艰难。

几位弟兄对他的回应有点出乎他的意料,大家一致赞同。

他的心里这才稍稍安定了些。

可还没等他完全把心放下来,大伙却不约而同地问他:“那我们都该怎么做呢?”

重八一下子也有点发愣,是啊,出城的身份问题解决了,可四个人怎么做,刺探什么呢?

大伙也议论开了。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重八现在才真正明白了这句话。

虽然面对的仅仅是三个弟兄,但一旦意见不统一,大帅吩咐的事,估计就得泡汤。

“等等,让我想想!”重八终于开口了,他觉得自己需要好好想想。

在大伙有些疑惑不解的眼神中,朱重八慢慢坐了下来,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筹划。

人是一根脆弱的芦苇,而思想是他全部的力量。脆弱的乞丐从军者朱重八需要这样的力量!

约摸半个时辰过去了,重八还坐在那里紧锁眉头。

大家用质疑的眼光看着他那张因为紧张思考而越发显得扭曲的脸,可又觉得那脸上泛出一种说不出的光,这种光打消了众人眼中的疑惑。几个弟兄也随之坐了下来,大家都开始琢磨怎么办。

突然,重八站起来了,几乎可以说是跳起来的,眉头也舒展开了。

他把几位兄弟作了简单的任务分派。其中一人负责打探元军马料粮草的情况;另一人则观察元军阵地周围的堑壕、鹿角以及帐篷数量,大致判断敌军驻守比较薄弱的区域。还有一人则去附近的州府打听敌我援军情况。

而重八给自己定的任务则是:察看濠州城附近地形,推测一下敌人有可能选择的进攻路线。将来万一城守不住,也好有个突围方向。

时间过得很快,傍晚时分,远处的炊烟似有若无时,除去远走附近州府打听敌人援军情况的弟兄外,其余三人在南门碰头了。

各自带回来的消息让人振奋。总的来说:敌军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强大,那么坚不可摧。

重八把三人刺探的消息,写成一个简单的总结和建议,通过连队长,上交郭大帅。

对于重八的这次处子秀,连队长大吃了一惊。

能把一次日常的刺探行动,搞得这么井井有条的人,在整个义军中也不多见——这是一个善于动脑筋做事的人。

队长不禁对重八刮目相看,同时,心里也有几分说不出的嫉妒。

郭大帅自然也看在了眼里。

两个多月后,大帅一声令下,重八被提升为亲军九夫长。

同类推荐
  • 荧河踏浪

    荧河踏浪

    本书收录了作者21篇新闻作品。其中1-8篇是作者在黄石人民广播电台实习期间采写的部分新闻稿件,除了在电台播发外,还被《黄石日报》刊发。9-21篇是我到湖北电视台工作后留存的部分稿件。
  • 纵横捭阖:苏秦

    纵横捭阖:苏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 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 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管宝超编著的《纵横捭阖(苏秦)》为丛书之一,介绍了苏秦传奇的一 生。 《纵横捭阖(苏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 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 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 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 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为什么是乔布斯:“苹果教主”的成功心经

    为什么是乔布斯:“苹果教主”的成功心经

    本书用最生动的案例和最简单的道理给予读者诸多人生启示。乔布斯的睿智,他的创业和创新精神,他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尤其是他语出惊人的精彩语录令很多人折服。究竟他有什么特別的过人之处让全世界的人着迷?
  • 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千古圣人孔子,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辽、西夏、金在建立自己本民族的政权中,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如本书中叙及的阿保机、阿骨打、萧太后等。正当中原地区出现宋金对峙、纷争不已的时候,我国北方的蒙古族开始崛起于漠北高原。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灭亡了南宋,统一了全国。
热门推荐
  • 小经验大财富

    小经验大财富

    本书将作者本人在生活、经商、学习、旅游中遇到的一些与经营管理、职场生涯密切相关的真实故事,再现在读者的面前。作者通过这些故事,把自己经商的所遇、所想、所悟、所乐、所苦……进行了一下盘点,其中有经验、有教训、有快意、有辛酸、有感叹、有思考……
  • 武霸苍穹

    武霸苍穹

    玄者,以丹田聚天地玄力而成玄丹,高深者,以造物之法,逆转阴阳,掌控星辰,而天玄者,以人身为丹,以精血而聚天地玄力,高深者,掌控玄者。当秦枫整个人成为一个玄者之后,他将走上一条荆棘之路,我以我血以抗苍天。
  • 林徽因经典全集

    林徽因经典全集

    林微因不仅是我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还曾是新月社的诗人。她的文学著作颇丰,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本书收录了林微因一生的经典作品,分为文学和建筑两部分,文学部分收集了林徽因所作的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以及与友人的部分书信;建筑部分则收录了林微因在建筑领域昕发表过的一些精彩文章。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尘埃落定秋风起

    尘埃落定秋风起

    滚滚红尘中,一波未平一波起。总有些人,有些事,在不经意中悄然发生。尘埃尚待落定,秋风又起。沧海一粟也好,称世英雄也罢,终究是化为乌有。故将真事隐去,化作一笔荒唐怪诞之言,以解闲暇之闷。
  • 影子的范围

    影子的范围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豪门闪婚

    豪门闪婚

    “谈少,你别忘了我们的婚前约定,我们只是假结婚。”顾以安咬牙切齿地握住某人的手。谈晋承邪肆一笑,:“我只知道,我们的结婚证绝对是真的。”谈晋承:S市锦盛财团的首席执行官,只手遮天的帝少,人前神秘冷血、高不可攀、不近女色,人后腹黑狡诈、傲娇自恋、极其难缠。顾以安原本以为跟自己签婚前协议的是谦谦君子,闪婚之后她才发现,缠上自己的这绝对是一只不折不扣的衣、冠、禽、兽!
  • 嚣张皇妃

    嚣张皇妃

    一觉醒来,她落入陌生时代,无处走可只好依靠纳兰老爷,谁知道她竟然莫名其妙成了皇子妃,又莫名其妙的乾隆的儿媳妇,又莫名其妙的怀上了孩子!天哪谁能告诉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 万物生长

    万物生长

    《万物生长》是冯唐的北京三部曲之一。《万物生长》讲的是“我在酒吧里邂逅了一位少年,秋水。他的眼睛很亮,在黑暗的角落里闪光,像四足着地的野兽……”秋水是医学院研究生,从小受乡里器重,文字天赋异禀,性格没有受到过束缚。学生会主席的他擅长仿写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出口成章,被周围一群逗逼男同学视为精神领袖。然而,在这打闹、不正经、肆意欢乐的校园生活中,秋水也正经历着情感的镇痛和逝亡。小说主情节以初恋情人小满的情感纠葛为故事背景,以秋水和现任女友白露探索爱情探索身体的故事为进行主线,和魅力熟女柳青的相遇和发展为故事后续,展现了秋水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空接替中,情感混沌、漂泊无依的“青春横断面”状态。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