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7200000005

第5章 有关鬼神文化的著作(1)

(一)《山海经》

《山海经》是一部志怪小说集,是现有保存中国古代神话资料最多的一部书,被称为古代神话传说的渊府。其内容之瑰伟奇丽,想象之丰富多彩,令人赞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之为“小说之最古者尔”,明胡应麟称之为“古今语怪之祖”。全书共十八卷,分《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两大类。《山经》主要记载山川地理、动植物和矿物的分布情况;《海经》中的《海外经》(四篇)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五篇)主要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荒经》(四篇)主要记载了与黄帝、女娲和大禹等有关的许多重要神话资料。《山海经》中的很多故事情节和神话形象都具有开拓性。

以中国神话中的经典形象西王母为例,提起西王母,人们往往想到的是《西游记》里,嫦娥的丈夫后羿从西王母处讨来长生不老药,嫦娥正是因为吃了它而进入寂寞月宫;孙悟空也曾偷吃过西王母三千年结一次的蟠桃。这位王母,大概是居住在西方金堂玉阙里的一位娘娘,年老而慈祥。且看《山海经》是如何记载西王母的:

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西次三经》)。

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海内北经》)。

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大荒西经》)。

《山海经》里的西王母,是个长着老虎牙齿,豹子尾巴,披着散发,戴着玉做的装饰品,掌管着人间瘟疫和刑罚的怪神。旁有三只青鸟,专门为她取食。她居住的洞窟,下有连羽毛都浮不起的弱水之渊,外有炎火山包围,除了古代上射十日,下杀凿齿、修蛇的大神羿外,谁也别想进得了她居住的地方。

再举一则故事:鲧窃息壤,讲的是上古时代大禹和他的父亲鲧治水的神话传说。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海内经》)。

鲧原是黄帝的孙子,看到下界河水泛滥,白浪滔天,百姓遭难,鲧便起了同情心。他在祖父的天庭中偷取宝物——一种能不断生长的土壤,即息壤,来湮洪水。事被察觉后,被火神祝融杀死在羽山这个地方。由于鲧有颗为大众解除苦难的心,被杀三年,尸体不腐烂。其精魂在体内孕育着新的生命——禹。此事被天帝知道后,派人用一把名叫“吴刀”的金刀,剖开鲧的尸体,鲧的肚子里生出个禹来,鲧本人也化作黄能入于羽渊。禹出世后,终于完成父亲未竟之业,治好洪水,成为人民爱戴的领袖。鲧在儒家典籍中,是个乖戾、任性、与大众搞不好关系的人,而《山海经》中的鲧,是位为拯救人类而惨遭不幸的英雄,其事迹与古希腊神话中偷天火赐与人类的普罗米修斯相似。

除此之外,《山海经》中还有许多神话传说,如“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烛龙”“女娲之肠化十人”“蚩尤黄帝之战”“十日传说”“十二月传说”“启上九天”“雷神”“风伯”“雨师”“枭阳国”“奇肱国”“巴蛇吞象”“禹杀相柳”“禹量大地”等,都是结构完整、想象奇特、“街谈巷语”式的神话小说。

《山海经》在记述神话故事的同时,还描述了祖国的地理河山。当然,它所显示出的是古人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比较幼稚的。它所展现的海内外国家,是实际知识和想象夹杂在一起的,相当离奇。例如贯胸国的人,胸口有个大洞,出门不用坐轿,只消一根竹棍,当胸一串,两个人可抬了就走。聂耳国的人,长着两只大耳朵,走路时用手提着,睡觉时将一只耳朵当席子,另一只耳朵当被子,出外旅行,不用带铺盖。君子国的人,个个彬彬有礼,温良谦让,从不争吵,每人役使两只老虎,出门上街,带着老虎,从不闯祸。在奇幻的世界里,闪耀着古人理想的火花。

《山海经》是中国第一部集中记录神话片段和原始思维的奇书,极其富有象征意味。它以山海之所经,历述怪兽异人的地域分布和由此产生的神话和巫术的幻想,进而成为神话思维的经典。它呼唤着山湖海的精灵和魂魄,使中国神话幻想在滋生和笔录的早期,就黏附着泥土和方域。可以说,中国留存下来的丰富芜杂的早期神话资料,是一种大地的神思。较之西方经过相当高度整理,因而规模更为宏大的创世神话和战争神话,具有更为原始的性质和洪荒的气息,弥足为神话学者和人类学者所珍视,也为中国其后志怪之作的层出不穷提供了千姿百态的灵感触媒。一部小说的发生使《山海经》开端,实际就是把小说想象与奇丽而神秘的大地神思联系起来,从人的本性以及这种人性的外化方式上思考小说的发生。这种神话思维的形态是与华夏 初民居住在山川阻隔、内陆外海的土地上所形成的地缘文化心理相联系的,因而该神话书的整理者以一种联想的合理性,把它与征服土地的灾难、恢复土地开发秩序的英雄文化联系起来。

神话乃文学之母。神话与文学的关系,就像《山海经》神话中所见的盘古与日月江海的关系。神话说,盘古死后,头化为四岳,眼睛化为日月,脂膏化为江海,毛发化为草木。盘古虽死而日月江海、人间万物……都有盘古的影子。神话转换为其他文学形式以后,虽然往往消失了它本身的神话意义,却在作为文学中艺术性的冲击力量而活跃起来。例如先秦文学的南北两大代表《诗经》与《楚辞》,都有着古神话的痕迹,尤其是《楚辞》,保存了大量的古神话。《老子》《庄子》《淮南子》的道家思想也是在大量吸取古代神话的基础上加以哲理化的。

(二)《西游记》

《西游记》是明代著名的长篇神魔小说,是广大群众作者同文人作家集体创作的成果,写定者为吴承恩。《西游记》是作者吴承恩在改造传统题材的基础上,注入他对现实生活的感受、认识,再创作而成的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神魔小说。《西游记》的故事经历了长期在民间流传演变的过程。作为全书主体部分的唐僧取经故事,由历史上的真人真事发展演义而来。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青年和尚玄奘只身一人赴天竺(今印度)取经,跋山涉水,历尽艰难险阻,至贞观十九年(645年),取回梵文佛经657部,并在长安设立译经场进行翻译。玄奘取经故事本身就具有传奇性,沿途身历的种种奇遇和所见的异域风光,对人都具有极大的魅力。于是有关唐僧取经的带有神异色彩的奇异故事便在社会上流传开来。吴承恩正是在前代传说和平话、戏曲的基础上,将自己家乡的传说跟取经故事结合到一起,并融进现实生活的内容,创作出《西游记》这部杰出的长篇神魔小说。

《西游记》全书的内容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1回至第7回,交代孙悟空的出身,描写了大闹天宫的故事。第二部分:第8回至第12回,写唐僧身世、唐太宗入冥的故事,交代取经缘由。第三部分:第13回至100回,写孙悟空皈依佛门,和猪八戒、沙和尚一起保护唐僧到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自己也修成了“正果”。这一部分的取经故事由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41个小故事组成。

《西游记》的一大特点是它的传奇性,以“奇”取胜。《西游记》创造了一个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作者任凭想象无拘无束地驰骋翱翔。其故事内容的神奇性,已经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人们在小说中所看到的景象完全超乎想象。作者虽然是借着人间社会为蓝本幻化出来的海市蜃楼,但构成了一个五光十色的幻想世界:那香烟缭绕花雨缤纷的西方佛地,那等级森严威赫无比的天庭宝殿,那阴风飒飒黑雾漫漫的幽冥地府,那骷髅成堆人肉成林的妖洞魔窟。而活跃在这个幻想世界中的千奇百怪的人物,他们所演出的无数场神奇诡谲、石破天惊的话剧,则足以使人们瞠目结舌,惊叹不止。但是,《西游记》故事内容虽神奇,却往往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生活情趣,具有人生的一定程度的合理性,所以避免了流于荒唐和怪诞的流弊,而形成一种浓郁的传奇性特色。当然,传奇性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还得力于作者艺术构思之奇。以“三调芭蕉扇”为例,这一情节的故事性极为强烈,矛盾的发展也富有戏剧性。作者以一把小小的芭蕉扇为道具,使冲突双方围绕着它来展开矛盾,组织得异常错综复杂,波澜层出,使作品的传奇性得以发挥出强烈的色彩。《西游记》写的虽然主要是唐僧取经的十四年,但事情的缘起可以追溯到五百年前孙悟空大闹天宫之时。不但如此,由于天宫神佛和唐僧(金蝉子十世)、悟空、八戒、沙僧等都在时间上享受着“永久”,空间上也没有受到限制,这样小说的笔触就可以古往今来、人间天上、天堂地狱、龙宫魔窟,无处不到,无所不在,超越了时空,摆脱了束缚,创造出光怪陆离、神奇瑰丽的场景,给中国文学开辟了一个浪漫主义的新天地。

《西游记》对中国古代各种宗教,尤其是佛、道两教内容是兼收并蓄的。《西游记》对各派宗教的术语、神祇似乎是信手拈来,随意驱使,全不管它们之间是否互相抵牾:孙悟空寻仙访道,拜的师傅是“须菩提”,按佛经上讲,须菩提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西游记》中的这位“须菩提祖师”在开示孙悟空的过程中,使用的是禅宗的棒喝和机锋,但所诵的经典却是道家的《黄庭经》,最后传授给孙悟空的“长生妙道”也基本上是道家的“内丹”理论。在《西游记》中,佛教徒唐僧既向如来观音参拜,也向太上老君和各路神仙行礼;道教的地仙之祖和取经和尚孙悟空结拜为把兄弟,佛菩萨观世音请来道教神黎山老母试唐僧四人的虔心。“安天会”上,仙、佛头面人物竟然欢聚一堂,还有“王母娘娘引一班仙子、仙娥、美姬、毛女”,飘飘荡荡地舞蹈。

《西游记》着实带有着强烈的“混同三教”特点,这是与其创作成书过程的特殊性分不开的。前文提到,《西游记》属于集体累积型的小说,所谓集体累积型,指的是那种以同一题材为根据,经过“说话”、戏曲等各种形式的创作积累,最后由小说家写定的小说。在演述玄奘取经这一佛教故事的俗讲中,已开始夹入西王母和蟠桃的道教神仙故事内容,进一步演化为杂剧、平话,大批道教的神道,如玉帝、老君、二郎神、李天王等都被引入了这一佛教故事。由于道教在民间的盛行,所以在民间艺人参与创作的西天取经题材的作品中,道教神得以毫无顾忌地、大量地厕身其间充任角色,并使这一故事的格局和意蕴、色彩发生改变。

同时,从《西游记》的形象和情节内容来看,它所描写的神魔关系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关系,很难以阶级对立来比附。关于这一点,鲁迅早已说过:“小说中所写的邪正,并非儒和佛,或道和佛,或儒道释和白莲教,单不过是含胡的彼此之争,所谓义利邪正善恶是非真妄诸端,皆混而折之。统于二元,虽无专名,谓之神魔,盖可赅括。”(《中国小说史略》)确实,《西游记》写了神魔之争,但又没有严格按照正邪、善恶划分阵营。正因为《西游记》没有停留在一般神魔小说的含义上,并不局限于演义正邪、善恶的冲突及其克服的抽象概念服务,而是将人物、人物的命运置于画面的中心,才使其成为描绘社会人生的艺术而产生动人的美学品格。

《西游记》的艺术成就是杰出的,也是多方面的。它的最主要的成就,无疑是成功地运用了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尽管任何一种思想意识都有它现实的依据,浪漫主义在我国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的反映,但《西游记》的神话世界又是被高度理想化和浪漫主义化了的,其中的英雄人物和正面人物固然是理想化的,就是反面人物,也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浪漫主义在中国文学史上源远流长,但在古典长篇小说中,《西游记》却是对浪漫主义的运用最成功的一部。《西游记》的浪漫主义又表现在它塑造人物的方法上。其中最主要的人物孙悟空和猪八戒,都是动物、人和神的混合体,也就是生物性、社会性和传奇性的巧妙融合。没有这三者的巧妙融合,就不会有《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猪八戒,也就不会有《西游记》。在创作过程中,作者刻画这两个主要人物的着眼点从来没有离开过这奇妙的融合。它既有现实的依据,又任凭想象纵横驰骋,表现了《西游记》的浪漫主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

同类推荐
  •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是作者在扬州大学读博期间完成的博士论文,这一选题的直接意图是针对中国古代文人“文学的自觉”而提出的,这是从上世纪初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文学史老话题。为什麽这个问题一直为学界感兴趣呢?因为“文学的自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文学转型。今夭我们所见的文人文学的基本格局,就是由这次转型奠定的。所以,弄清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它涉及古代文人文学建构历史过程,同时还隐含着古代文人文化品格建树的若干资讯,许多学者封此感兴趣是有理由的。
  •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一个具有历史感的人,眼前常有历史“叠影”,能感受现实中的历史“脉动”。这本面向大学生的历史读本,就是为这一点历史“叠影”而来。本书聚焦于古今一脉,如周公制礼,秦废封建立郡县。这是中华社会横向联系与纵向统治的骨干,穿越二十四史,至今还活在你我之间。本书背离流行的“文化讨论”,较多注意那些“制度硬件”,如财政税收、科举兴衰、国会与立宪。全书还关注重大事变及其带动的社会转折,如“蒙古崛起”,如“东南互保”,如近代“革命”等。希望读者有所收益,有所意会,再回头观察现实,多少能感受一点历史的“脉动”。
  • 华夏与民族(和谐教育丛书)

    华夏与民族(和谐教育丛书)

    天柱峰宝鸡天台山有一座巍然耸入云霄、气势雄伟壮观的奇峰,人称天柱峰。天柱峰上有座“莲花顶”。每当日落日出之时,这里霞光辉映,雾海翻腾,石莲游浮,蔚为壮观。人们称誉此峰此景为“三味生奇花”。相传中国国名“中华”即由此而来。传说炎帝神农成王之前,在天台山练出了一身好武艺。
  • 世界风情(求知探索)

    世界风情(求知探索)

    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辽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各民族独特而富有风趣的风俗和生活习惯。这些民情,就像一颗颗光芒四射的灿烂瑰宝,丰富着我们的文化宝库,显示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创造精神,在世界文化事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 璀璨的中国

    璀璨的中国

    全书介绍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总共分七章:华夏民族的起源、东方巨龙长城、敦煌岁月、汉诗鉴赏、魏诗鉴赏、唐诗鉴赏、宋词鉴赏。
热门推荐
  • 绿妖

    绿妖

    天庭。云雾缭绕,金銮殿椅,众神着锦衣长袍立于两侧,庄严华美的鱼白柱,弥漫的仙气笼罩着凌霄殿。“大胆小玩子!你竟敢私自放走广寒宫仙子!解开蛇妖封印?!乱点鸳鸯谱!致使历史轨道逆行!可知罪?”“小玩子无罪!”玩玩傲然的扬起下巴,大声的反驳道。“哼,原始天尊何在?!将小玩子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玉帝坐在高高的金椅上,双目圆瞪,满是怒气。“玉帝息怒啊!小……
  • 纵横宇内之地球的崛起

    纵横宇内之地球的崛起

    资源,星域,硝烟!浩渺宇宙战乱四起,地球是沉寂中灭亡?还是夹缝中爆发?舰队参谋高与程凭借智慧,结盟友、练强兵、血战外星高等文明!战舰对决、军队矛盾、强国倾轧,面临星空的众多挑战,他,将如何带领地球崛起在银河系?
  • 天哪!谁是她孩子的爸

    天哪!谁是她孩子的爸

    面对化验结果,她目瞪口呆,她怎么怀孕了?孩子的爸究竟是谁?他?他?还是他?金湖湾的别墅内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屋内,两个衣衫不整的男女紧密地抱在一起,疯狂地撕扯着彼此的束缚。天啊!明知道结局无望,却为何如此难舍难分。好友的新房内好友的请求,欣然前往进行调解,没想到噩运降临,好友的老公,竟然对她霸王硬上弓,强行占有了她。天啊!她做梦也没想到,他居然是一只对她垂涎已久的恶狼。自家的婚房内他和她醉眼朦胧,倒在了洒满玫瑰花瓣的婚床上,面对他深情的眼眸,她迷失了自己。天啊!明明说好是假结婚,却为何假戏真做,入了洞房。在短短的时期内,在不同的情形之下,她先后同三个男人发生了关系,她真的无法断定,谁是她孩子的爸?**********推荐好友紫雨飘零的文文古代文:《靠!谁被她吃了?》现代文《阿爹,是恶狼!》*************推荐步步的新文《冷总裁的【多面】妻》***简介:三个外表、性格迥异的女人,在不同的情形下出现在同一个男人的生活中,让他心醉,让他发狂。他如此冷情,为何同时喜欢上三个女人?她,戴着一副大大的黑框眼镜,穿着一件上下一样粗的、洗得发白的连衣裙,扎着两条长辫,要多土有多土,活脱脱一个“丑女林无敌”的模样。如果“丑”也就罢了,偏偏她还是一个自闭的女人,害怕同陌生人接触,特别是男人。她无才又无貌,十足十没人要的“丑”女。她,身材高挑丰满,一头微卷的金色长发随意披散在肩上。细如凝脂的肌肤,迷朦的大眼睛,挺俏的鼻子,红润饱满的樱桃小口。浑身上下,名牌服饰穿在身上,尽显她的妩媚性感。她不但是美女,而且还是个才女,才色双具。她,一身黑衣,一副墨镜,冷艳的面容,紧抿的双唇,浑身上下散发着死亡的气息,让人无法接近。她是一个冰美人,她的身份特殊而神秘,令男人望而生畏。谁也不会想到,这三个女人竟然是。。。
  • 蜀山剑侠传5

    蜀山剑侠传5

    小说以峨眉弟子“三英二云”、“七矮”等的修真学艺、斩妖除魔为故事核心。“三英”之一的李英琼是整套小说的主角,小说详细描述了她从一个普通女子,经过无数次的机缘巧合,得到了长眉真人的紫郢剑以及白眉和尚的定珠,获得了圣姑的一甲子功力,最终成长为峨嵋派后辈中最杰出的人物……
  • 盛世天才魔医

    盛世天才魔医

    (枼玥新文,且看且收藏,求收藏!)她本是天才般的人物。明,她是世界最年轻的医学博士,在医学上的创举让这个世界的医学都得到了革新。暗,她是世界最神秘的生化博士,世界各个组织的人都对于求才若渴,可对于她的行踪,却无人知晓。对于医学,她却并不热衷,不过是掩饰世人的面具而已。曾经的她,为了承诺而活着,却不知承诺是导火索。将她打入了地狱。临死前,她才知道妒忌是这个世界对致命的毒药。那个时候,她才发现,这个世界最信任的人永远只有自己而已,她曾经以为,她的人生会就此终结,但上天却给了她再来一次的机会。个中苦楚,只有她自己知道。血狱三千年,她逢魔重生。三千年的时光,磨练了她的心智,她是天使,也是魔鬼,心事从无人知晓。她,以武力制人,如影。她,以智慧伏人,如光。今生,她不再有仇与恨。仇,当场报了。恨,当场斩断了。重生后她知道了随心而动,原来是那般美好。她从来不对人做出任何承诺,可他却打破了她的面具,让她明白了,情,原来是如此的美好。她是天使亦是魔鬼,他是魔亦是神。为她,他可以颠覆世界的一切,乃至泯泯众生。为他,她亦如是。片段一:玫瑰园响起了华尔兹的舞曲,曼妙的身姿在园中舞动着,一个看上去入天使般的女孩,可双眼却想是魔域一般,静静的坐在一边,看着一张张虚伪的笑脸。“我听说她就是寒少救回来的野丫头”“寒是好心,她挺可怜的”……众人的议论,并没有穿过她的双耳,这些,她从不在乎。不在乎不代表她会容忍别人的挑衅。露出了一个冷笑,她即刻转身离开。在她离开之后,满园红色的玫瑰,却变成了食人花,看到众人的求救声,她露出了一个如天使般的笑脸。一旁,及时赶到的他,看她没有丝毫受伤,露出的一个宠溺的笑容,没有丝毫救人的打算。小剧场:“寒少,你最幸运的事情是什么”“救了她”“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给她收拾烂摊子”“你喜欢她什么”“全部都喜欢”“请问你喜欢她的理由是什么”“你烦不烦”寒少一个冷眼之后,立刻去实验室外面候着了,他希望,她出实验室,第一眼看到的是他。女强,男强,强强联手,颠覆世界。女主,强且腹黑。男主,强大同样腹黑,最爱女主,女主的话,就是唯一的真理。本文一对一!求收藏!
  • 一朵一朵的阳光

    一朵一朵的阳光

    《一朵一朵的阳光》共分为五辑,主要内容包括:你的容量有几何;感谢疼痛;起身的饺子落身的面;天使的产房;原谅一张蛛网。《一朵一朵的阳光》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我们看到了世界的美好,只要我们心中有爱
  • 律师刑事辩护典型案例评析

    律师刑事辩护典型案例评析

    对于刑事辩护典型案例的深入评析,无论是对于司法实务操作还是对于刑法理论研究,乃至对于推动立法改革而言,目前都具有重大意义。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仙也有江湖

    神仙也有江湖

    从现代都市中跑过去淌混水的小白丁又如何?照样可以和神仙勾肩搭背,混得风生水起!师父不喜欢我?不鸟他!他老人家没了我不行,因为只有本小姐才拔得出那把要命的剑!那个什么神兽啊,法宝啊,本小姐就不客气的笑纳了!仙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