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6900000004

第4章 大起义的爆发

人祸、天灾,造成了元末的经济残破,民不聊生。但元朝统治者却仍然醉生梦死地过着奢侈淫逸的生活。广大劳动人民已经无法再照旧生活下去了,于是民怨沸腾。当时,人们往往借用一些自然现象,编造出短小生动的民谣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心愿。像河北民谣:“塔儿黑,北人做主南是客;塔儿红,朱衣人做主人公。”在河南有民谣:“天雨线,民起怨,中原地,事必变。”这些民谣,很明显是反对元朝统治的,它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愿望,所以出现以后,就广为流传,鼓舞人心。浙江温州和台州地区的人民,由于受不了地主阶级和元朝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直接在村边竖起造反的大旗,旗上写着:“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若何!”这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一个共同的愿望。

(一)龙凤政权的建立

元末红巾军大起义,最初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韩山童和刘福通。他们是利用宣传白莲教进行组织活动的。

白莲教又称白莲会,它是自东汉以来,在各个历史时期中不断吸收佛教、道教某些教派的教义,最后与摩尼教合流而成的。南宋时候出现了白莲教这个名称,到了元代流传更盛。由于流传地区和师承不同,他们分成了若干支派。起初,元朝政府曾明令保护白莲教,随着阶级斗争的深入,元朝政府害怕白莲教被群众利用,便加以取缔。但白莲教仍在民间流行。韩山童是北方白莲教的首领之一。他的祖父是白莲教主,被元朝政府以“烧香惑众”的罪名驱逐到永年(今河北邯郸市东北)。到韩山童时,秘密结社有了很大发展,白莲教的活动十分活跃。韩山童、刘福通就利用它作为发动群众的工具,为起义做准备。刘福通宣称韩山童是宋徽宗的八代孙,河南和江淮的人们都相信,贫苦农民中相信的人也很多,都随着他们去参加起义。

元朝末年,水旱灾害不断发生。至正四年(1344年),黄河三次决口,洪水淹没了很多州府,出现了大量的饥民。到至正十一年(1351年)四月,元朝政府任命工部尚书贾鲁为总治河防使,强迫征求十五万的民夫修治黄河,又以两万士兵作为监工,更加加重了灾区人民的负担。而治河官又贪污、克扣治河的钱财,要治河的民工自己带干粮,激起了民工的极大不满。韩山童、刘福通等人抓住了这一机会,在民工中宣扬“弥勒佛下生”“明王出世”,天下就要大乱。一天,民工们突然挖出了一个石头刻的人。这个石人长得很特别,只有一只眼睛,更奇怪的是,背部竟然刻着一行字:“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民工们奔走相告,这个消息就像长上了翅膀一样,很快传遍了黄河两岸,人们认为这是老天爷叫他们起来造反。他们本来早就想反抗元朝,现在竟然天意也叫他们造反,这个时候不造反更待何时?正当韩山童在河北永年准备起义的时候,有人走漏了消息,韩山童被杀。他的妻子和儿子韩林儿逃到武安山避难。刘福通聚集了部分起义群众组织农民起义军,并且出其不意,在这年的五月迅速攻占了颍州,占领了元朝囤粮的地点,获得了大批粮食,散发给贫苦农民,壮大了起义队伍。接着又攻下了罗山、上蔡、真阳、确山。到了九月又攻下了汝宁府和光、息等县。起义军每到一地,便杀掉元朝的贪官,开仓救济贫民,对百姓不杀不淫,毫不侵犯,因此得到了人民的热烈拥护,队伍迅速发展到十多万人。

起义军因为都头包红布,所以叫做红巾军。又因为这些起义军多数信仰白莲教和弥勒教,烧香拜佛,因此又叫做香军。红巾军是元末农民大起义的主力和中坚力量,人数最多,组织也最严密,贡献最大,因而元末农民大起义又叫做红巾军起义。

红巾军占领颍州之后,元朝廷派枢密院同知(主管军事的中央机构的副长官)赫斯虎赤率领六千名阿速军(由色目人中的阿速人组成)和各路汉军前去镇压。阿速军原来以精悍出名,特别善于骑马、射箭,但这个时候他们过惯了舒适的生活,只知道乘机抢掠,早就丧失了战斗力,而赫斯虎赤等人只顾自己喝酒,寻欢作乐,根本没有心思去打仗。当赫斯虎赤率领兵马和红巾军对峙的时候,看见红巾军人多势众,就吓得连连扬鞭高呼:“阿布(跑)!阿布!”并带头一溜烟地逃跑了。主将一逃,士兵们也纷纷溃散。元顺帝为了消除红巾军这个心腹大患,九月,派御史大夫(中央监察机构的长官)兼知枢密院事(枢密院长官)也先帖木儿和卫王宽彻哥率领卫兵十几万人前往镇压;1352年2月,又增派逯鲁曾、月阔察儿、赫斯虎赤等军。1351年12月,也先帖木儿攻陷了上蔡(今属河南),起义军最早的领导人之一韩咬儿不幸被捕牺牲。1352年3月,元军打下汝宁,元将巩卜班率数万侍卫和蒙汉军驻在汝宁沙河岸,他们为暂时的胜利所陶醉,日夜饮酒作乐。刘福通乘他们不备,偷袭元营,巩卜班被打死,元军溃散。同时,逯鲁曾、月阔察儿、赫斯虎赤三路会攻徐州,受红巾军截击,也相继溃散。巩卜班的下场使也先帖木儿及其部下吓破了胆,他们日夜提心吊胆、疑神疑鬼。有一天晚上,士兵突然叫起来,也先帖木儿以为刘福通又来偷袭了,吓得丢弃军姿粮草,立刻上马逃命,几万人的大军直奔向汴梁逃窜。闰三月,也先帖木儿逃到朱仙镇,元顺帝听说后,一气之下把也先帖木儿撤职查办。可见元朝军队的腐败与无能。

刘福通的农民起义军几次打退了元朝军队的进攻,队伍得到了壮大,立足点稳固下来。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刘福通找到了韩林儿,把他迎到了亳州,立为皇帝,号小明王,国号大宋,建元龙凤。又以林儿的母亲杨氏为皇太后,杜遵道、盛文郁、罗文素为平章政事,刘福通的弟弟刘六知为枢密院院事,于是和元朝相对立的农民政权比较完备地建立起来了。

(二)天完政权的建立

在刘福通领导的汝、颖红巾军的影响下,原在袁州发动过起义的彭莹玉,在至正十一年(1351年)八月,又与徐寿辉、邹普胜在蕲州发动起义。后来因为家乡有疾疫的发生,彭莹玉以清泉的水为人民治病,患病的人都被治愈了,把他奉为神一样看待。袁州起义失败之后,他就逃避到淮西,淮西的人民争先庇护他。徐寿辉,蕲州罗田县人,以前是一个卖布的。邹普胜是黄州麻城人,之前是一个铁工,自从彭莹玉在袁州起义失败后,他继续宣传“弥勒佛下生,当为世主”的造反舆论。于是,他们共同推选徐寿辉为首领,聚集群众进行起义,以洪金为号令。他们起义后的第二个月,就占领了蕲水县以及黄州路。十月的时候,徐寿辉以蕲水为都城称帝,国号天完,建立治平政权,以邹普胜为太师。当时南方人民在元朝政府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下,都知道形势有所变化,所以徐寿辉所到的各个地方,都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发展很迅速。所以起义不到半年,在至正十二年(1352年)正月,就攻占了湖广行省的首府武昌,接着起义军又分几路向外扩展。起义军所到的地方,元朝的官军大多不能够与他们进行抗衡,狼狈逃跑。而广大贫苦农民则纷纷参加起义军,至正十二年(1352年)三月,徐寿辉的起义军到达江西饶州地区的时候,就有几万人参加了起义军,声势十分浩大。起义军纪律严明,至元十二年(1352年)七月,攻下杭州的时候,不杀不淫,也不强制人民去当兵,只是把投降的人记在名单上。但是对于从元朝政府搜刮来的政府财物,加以没收,深受杭州人民的拥护。而元朝的官员,当起义军进城的时候,狼狈逃窜,等到起义军退走的时候,却又耀武扬威地进入杭州,焚烧城池,残暴不堪。

徐寿辉所领导的红巾军,还推行了剥夺富家、救济贫民的政策。至元十二年(1352年),江西宜黄一路涂佑所率的起义军进入了福建,和另一支起义军共同攻占了邵武,他们提出了“摧富益贫”的口号,号召人们起来造反。他们没收地主阶级的财物来救济贫民,有的地主逃跑了,起义军就跟踪到山谷中去搜索。“摧富益民”的政策受到贫苦人民的热烈拥护,十多天之内就聚集了几万的群众。

面对着农民起义军杀掠有钱人的威胁,地主阶级自然不会放弃自己的阶级利益,他们要做拼死的挣扎,不少地主分子纷纷组织反动的地主武装来反抗农民起义军,如江西、四川、徽州等地区,他们对农民起义军的冲击非常大。元朝政府认识到地主武装可以利用,因此,竭力扩充所谓的“民兵”或者“义兵”。这些地主武装在当时成为农民起义军的死敌,而对于元朝政府来说,在官军不堪一击的情况下,他们又成为了延长生命的兴奋剂。

在元末农民大起义的初级阶段,徐寿辉等人所领导的蕲黄红巾军,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们发展得很快,声势也很大。因此,当时元朝的军事重点就放在对付蕲黄的红巾军上。至正十二年(1352年),元朝政府任命四川行省派兵向东进攻荆襄地区,命令江西行省派兵守住江东西关隘,对蕲黄红巾军形成了围剿的态势。这些部队在元朝军队中是比较能够作战的,大多是通过招募民兵的形式组织起来的。

徐寿辉领导的红巾军起义之后,开始进行得比较顺利,但是后来由于遇到了地主武装和元朝军队的抵抗,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在湖广、江西、江浙等一些战略要地,进行了反复的争夺,战斗打得十分激烈。起义军重要的首领彭莹玉和项普都在战斗中牺牲。到了至正十三年(1353年)五月,元军由信州和徽州两路进军攻陷了饶州后,就逐渐地向蕲水逼近。六月,攻陷了蕲水西北方的安陆。七月湖北行省的参知政事攻陷了武昌及汉阳。之后,江西的左丞攻陷了蕲水正南方的瑞州。元军从四面八方进逼,终于在至正十三年(1353年)十二月,元朝政府会和军队,攻陷了蕲水。起义军遭到了失败之后,退避到了新的地区,坚持斗争。

元军对蕲黄红巾军的围剿,到至元十三年(1353年)十二月攻陷蕲水为顶点,以后元军没有能组织更大的军事力量来消灭他们。这是因为当时在高邮的张士诚,在至正十四年(1354年)正月自称为诚王,国号大周。在这个时候汝颖的红巾军也在同年五月进攻庐州。这两处起义部队的行动,支援了蕲黄红巾军,使元朝政府不得不把注意力转向两淮地区。元朝政府在至正十四年(1354年)二月,命湖广行省平章政事为淮南行省平章政事,进攻高邮。又把答失八都鲁、阿儿灰等部军队调来汝宁和庐州。到至正十四年(1354年)十二月,张士诚在高邮城下打败元军。徐寿辉领导的蕲黄红巾军在这一胜利形势的鼓舞下,再次兴起,大举出击。后来徐寿辉的部将又攻下了襄阳、中兴路、武昌、汉阳、饶州等地。到至正十七年(1357年)的时候,又攻下了巴蜀地区。天完政权又重新壮大了起来,在中央设有丞相、平章等官职,以倪文俊为丞相,并且设有中书省和六部。在军制方面,设立统军元帅府管理军队,在地方设有行省等等,一系列管理的措施都实行了。

(三)李二、赵均用、彭大红巾军起义

刘福通在颍州发动起义后,各地人民群众都深受鼓舞,纷纷起兵响应。北方地区主要有“芝麻李”在徐州起义,声势较为浩大。

芝麻李原名李二,是邳州(现属江苏省)人。黄河泛滥之后,他的家乡发生了饥荒,他虽然财产不多,但也慷慨地把仅有的一仓芝麻拿出来救济饥民,因此名声很大,大家都亲切地叫他“芝麻李”。刘福通起义后,芝麻李认为元朝不久就要灭亡,于是便和邻居赵均用商量说:“如今朝廷不顾百姓的死活,强迫修治黄河,弄得大家贫困不堪,没有活路。我听说颍州有个香军起义,官府拿他没有办法。作为一个男子汉大丈夫,生在当今,就应该有一番作为。”赵均用同意他的看法。赵均用是当地的一个社长,人们都比较熟悉,说:“据我所知,樵夫彭大,勇悍而有胆略,没有他,是不能起兵的。我愿意替你去请他。”说完,赵均用便去找彭大,一进他家门,只看见彭大正在磨斧。赵均用问:“你磨斧做什么?”彭大说:“我天天等待官府的救济,到如今一点也没有,只好磨斧去砍柴,进城换点米渡过饥荒。”说完叹气道:“官府实在信不得!”赵均用一听,马上接着说:“你如果能够和我一起起义,我们就不再受官府的压迫,就能够过上好生活。”于是,芝麻李、赵均用、彭大等八个人,歃血为盟,并仔细商量了起义的计划。

至正十一年(1351年)八月十日,他们八个人分成了两组:一组四个人化装成治河的民工,进入了徐州城;另一组四个人留在了城外。到半夜四更的时候,城里面的四个人点起火,呐喊起来,城外的四人也点起四把火,大声呼喊。静悄悄的城里立刻大乱,城里的四人乘乱夺取了守城官兵的武器,乱杀乱砍,并打开了城门,让城外四人进来。城里的元军受到这个突然的袭击,各个都手足无措,只好乖乖地从命。芝麻李等只用八个人,就夺取了徐州城。第二日天亮之后,他们招募百姓参加起义军。队伍很快就发展到十万人,连续攻下徐州附近的州县和安徽境内不少地方。

同时起义的还有布王三,他原名王权,是一个布贩子,所以人们叫他“布王三”。他联合张椿等人占领了邓州、南阳,叫做“北锁红军”。孟海马,叫做“南锁红军”,攻陷了房、归、均、峡、荆门等州。

当时,元朝几次派兵镇压刘福通都遭到惨败,以后就改变策略,重点进攻刘福通的两侧,就是芝麻李和布王三、孟海马领导的红巾军。

元朝派逯鲁曾到徐州镇压芝麻李,由于兵力不足,他招募了两淮的三万盐丁,组成了一支“黄军”,包围了徐州城。这时脱脱看到徐州唾手可得,为了争得战功,也亲自率兵攻打徐州。后来徐州城破,元军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芝麻李”不幸被捕,光荣牺牲。他领导的红巾军虽然受到挫折,但其他各支起义军仍如火如荼地发展着。

同类推荐
  • 李劼人说成都

    李劼人说成都

    懒散近乎“随时随地找舒服”。以坐茶馆为喻罢,成才人坐茶馆,虽与重庆人的理由一样,然而他喜爱的则是矮矮的桌子,矮矮的竹椅——虽不一定是竹椅,总多关是竹椅变化出来,矮而有靠背,可以半躺半坐的坐具—— 地面不必十分干净,而桌面总可以邋遢点而不嫌打脏衣服,如此一下坐下来,身心泰然,所差者,只是长长一声感叹。本书从李劼人小说中分门别类,节录出有关成都文明发展的大量文字,如清末的叽咕车(鸡公车)到抗战时的木炭汽车,足以见出成都交通的一个侧面。所有这些变迁的实录,后人完全可以视为一代信史。 其中收入本书的《成都是一个古城》和《旧帐》,都是一九四九年后没有公开发表过的。
  •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仅仅生活着巴比伦人,还生活着苏美尔人、亚述人、迦勒底人、波斯人以及其他民族,他们在巴比伦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共同奏响了巴比伦文明的辉煌乐章。巴比伦文明虽然早已远去,但其跌宕起伏的历史、神秘莫测的文字、辉煌雄伟的建筑、层出不穷的发明创造,至今依然让世人惊叹和折服。
  •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谚语和歇后语是中华文化经典的部分,凝结了民间百姓生活智慧,它们以简单通俗的话语反映深刻的人生道理。本书精选谚语与歇后语中的精华部分,加以点评,阐释谚语、歇后语的含义,力图揭示其包含的生存智慧,给人以警醒、鞭策、鼓励、教育,使读者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对为人处世有所裨益。
  • 土眼洋事之万国聊斋

    土眼洋事之万国聊斋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从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朝政府七次发兵征讨一个只有县级建制的弹丸之地;民国年间,此地的归属权在川藏双方相互争夺、谈谈打打、打打谈谈中摇摆不定;直至1950年,解放军未经战斗将此地解放……两百多年来,清廷官兵、西部军阀、国民党军队、西藏地方军队乃至英国军队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介入这个地方,搅得风生水起这就是瞻对!瞻对地处康巴,康巴人以强悍闻名,而瞻对在康巴人中更以强悍著称。当地人也以此自豪:瞻对就是一块铁疙瘩!本书以瞻对200余年的历史为载体,将一个民风强悍、号称铁疙瘩的部落“融化史”钩沉出来,讲述了一段独特而神秘的藏地传奇。
热门推荐
  • 优美的青春散文集(散文书系)

    优美的青春散文集(散文书系)

    让心灵得到洗礼,让灵魂得到涤荡,让情感得以升华,让智慧得以延伸。漫步最经典的散文,你可以收获更多的快乐人生……。美丽的东西都值得珍藏,值得耐心地去细细品评。感性的文字、睿智的语言、美丽的心情勾勒出了经典散文。隽永婉约的散文,音韵优美发人深省的散文,经典传诵的名篇,一篇篇散文都是滋养心灵的鸡汤。每日给人生注入新的力量与智慧。朝阳初映,手捧散文,诵读默念,令人久久难忘……。
  • 代嫁之悍妻驯夫

    代嫁之悍妻驯夫

    关起屋门驯夫君,虚情假意的表妹处处设计,打开院门斗小三,病入膏肓的夫君色胆包天,幸福生活两手抓。一不小心就会贞操不保!好在咱嫁妆丰厚,妙计千条,还要假装成痴傻的妹妹嫁进相府冲喜,你们斗你们的,温文尔雅的小叔心怀不轨,我自宠辱不惊,一家子如狼似虎,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兵不血刃地扫清障碍。--情节虚构,莫名穿越成不受宠的庶女,请勿模仿
  • 恶魔校草:丫头吃了你

    恶魔校草:丫头吃了你

    “你这个死小子是不是跟踪狂?!从法国到台北,居然都能遇见你!”乔以心抬起小手,指着面前这个气焰嚣张的帅小子。“啊!你这个死变态!居然……摸我的胸!要死啦!”而面前的男生却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坦然的坐上了他的玛莎拉蒂扬长而去……“你等着!我一定不放过你!”乔以心指天发誓,却没想到他居然是……
  • 烈火如歌(迪丽热巴、周渝民主演)

    烈火如歌(迪丽热巴、周渝民主演)

    火焰般纯真活泼的如歌是烈火山庄的继承人,十九年前的尘封往事将她卷入漩涡之中,如歌的生命中注定会出现三个男人,幽蓝孤傲的枫、宁静温柔的玉和风华绝代的雪……一幕幕纠缠入骨的爱与恨开始惊心动魄地上演……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情若莲花的女子:林徽因传

    情若莲花的女子:林徽因传

    找一个暖暖的午后,一杯清茶,在拂面的春风中,在醉人的墨香里,邂逅一个真实的林徽因。 几丝微凉,淡淡墨香,一位素衣女子飘然而过,清无声,静无痕,宛若碧波荡漾中的莲荷。她以花为容,诗为骨,智为魂,无论人世如何变迁,她都保有莲荷的雅致。坦坦荡,清清然,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绎仅属于她――林徽因的独特舞步。 《情若莲花的女子:林徽因传》用最让人落泪的文笔告诉揭露她凄美的一生。她是传奇,在时代中逆流而上;她不传奇,华丽背后也苍凉。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让世间的男子仰慕了一生,更让所有的女人无端敌视了一生。
  • 文学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文学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那些肩负着教化异教徒使命的传教士们,随身携带着笔记本和词典,承担起“白种人的使命”。东方的亚洲人也派遣使者来到西方学习,这些人不仅对政治、宗教以及文学颇有研究,而且他们还精通我们的语言,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他们国家的人民。
  • 误入豪门:老公惹不起

    误入豪门:老公惹不起

    这是个什么世道?兼职卖个东西也会被请去喝茶……他是大人物,脾气臭得人尽皆知。一场错误的逮捕,让她落入了他的法网,更让他们直接结下了不解的“仇”!一道婚约,两人不得不被捆绑在一起,从此家务宁日,鸡飞狗跳,风雨飘摇……
  • 养宠成妃

    养宠成妃

    把自己养大的男人,变成了自己的仇人;以身相护的组织,变成了敌军!安茹锦看着任务成功后,干爹用手枪指着自己,“哼,你永远不会得到了!”把那神秘的瓶子摔碎,看着他双目眦裂。再醒来,她成了皇帝身边的一只猫,本想安安稳稳过日子,可是谁能告诉她,这些莺莺燕燕为什么与自己为敌!哼!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招惹了我还想有好日子过?辱我者,见一对,杀一双!欺我者,我让你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你姑奶奶我,不是好惹的!身为一只神秘的幻兽,她变人时妖娆惑众,化宠时萌翻全场。“怎么样,知道自己捡到宝了吧?”摇摇蓬松的大尾巴,安茹锦得瑟的看着眼前的男人。“嗯,今晚让我好好宠宠你,我的宝贝儿……”司徒傲天金眸一闪,拇指食指准确的捏住她绒毛里的一点。靠,你个色狼!片段一:“皇上,皇上!”林英跑过来,扶着老腰,“猫儿把皇后的脸给挠了!”挑挑眉,“哦?”“皇上,这……”“准备好工具,一会儿朕给她修指甲。估计,磨花了吧。”半柱香后,猫儿被皇上抱着入睡了。片段二:“皇上,皇上!”林英拿着一角龙袍跑过来,扶着老腰,“猫儿把皇上的龙袍撕碎了!”放下笔,“哦?”“皇上,这……”“把人都带出去,朕亲自教育教育她!”半个时辰后,寝宫里一片吟哦,春宵旖旎。片段三:“皇上,皇上!”林英抱着小公主跑来,扶着老腰,“皇后娘娘大发雷霆,催皇上回宫!”放下鱼竿,“哦?”“皇上,这……”“把鱼带着,朕亲自下厨,伺候伺候她。”晚宴后,皇后抱着肚子笑的淫/荡,“哎哟,讨厌啦……”听闻,半年后皇后产下一子,极爱吃鱼。传言岳宁国皇帝先宠一只猫,后宠一个人,倾尽天下。传言岳宁国皇后恃宠而骄却实力强大,集三千宠爱于一身,踏平后宫三千人!此文宠,女强。前边主角对手戏多,后期配角不断出场。有萌宠,有帅哥,敬请期待传言,好孩子看文都收藏,颜颜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对手指】
  • 悠悠花巫

    悠悠花巫

    插画情侣档画儿晴天携手《爱人》杂志童话专栏作家新鲜旧情人联袂创作,国内首部直触心灵的魔法童话绘本《悠悠花巫》。《悠悠花巫》是一本童话书,但它却是给大人看的,它不是小王子小公主的爱与哀愁,它是越长大越孤单的我们对于童年的一种缅怀。这个夏天,新鲜旧情人用他美丽精致的文笔,不动声色的忧伤,铺陈出那些久违的,就快被我们遗忘的美好。画儿晴天沿袭他温软清澈的画风,重先着色,将这美好渲染得更加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