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6900000003

第3章 元朝的腐朽统治和社会危机的加深(2)

蒙古统治者为了巩固他们的政权,为了紧紧地控制人数上远比蒙古族多的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人民,实行了严厉的民族分化和民族压迫政策。蒙古统治者不许蒙古族汉化,不许他们互相通婚,使蒙古族保持他们特有的风俗习惯。并且禁止汉人、南人学习蒙古、色目的文字,人为地造成蒙汉两族的民族隔阂。元朝的统治者还把全国分成四等人。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包括西夏人、维吾尔人和中亚、欧洲的各族人民,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西域人;第三等是汉人,包括原来金朝统治下的汉人、契丹人、女真人、高丽人等等;第四等是南人,即南宋统治下的汉人以及当地各少数民族的人民。元朝统治者对这四等人的待遇各不相同。蒙古人是最上等的人,待遇也是最好的。其次是色目人,蒙古贵族利用他们来监视和协助统治汉人、南人。南人的地位最低,也最受歧视和压迫。名义上汉人的地位要稍微高于南人,其实他们受歧视和压迫的情况和南人也没有什么区别。蒙古统治者在实行民族压迫措施的时候,往往把汉人和南人放在一起而不加区分。这样的“四种人”的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政策,元朝自始至终都贯彻实行着,贯彻到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各个方面,而且到后面是越来越严厉。在元初忽必烈的时候,蒙古统治者为了笼络汉族地主,还有少数汉人担任中书省左右丞相的官员。元世祖以后,蒙古统治者以为天下已经得到,中央省、台、院的长官就没有汉人的份了。在至正六年(1346年)的时候,元顺帝任命贺惟一做御史大夫,但贺惟一因为以前的这个规定,不是国姓不可以做,便辞去而不敢做。元顺帝于是赐他蒙古姓,又改名为太平,这样的情况下他才上任。至于南人一直被排斥在中央省、台、院的官僚机构之外,“自世祖以后,南人斥不用”。直到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由于农民起义的不断发生,元朝统治者为了收买人心,让南人可以任省、台之类的官,还任命贡师泰、周伯琦两人为监察御史,但也不过是不起什么作用的七品小官。地方行省平章政事等官,平德的时候,虽然有非常有才华的汉人,也不允许他们参与。一般汉人官僚可以做到行省以下的路府州县的“总管”,但蒙古统治者也仍然要设法进行牵制,副总管之列的官衔,往往由色目人担任。同时,元朝统治者又设了“达鲁花赤”的监临官,它必须由蒙古人或者色目人充当,汉人是不被允许的。而总管和同知都要受到达鲁花赤的指挥,成为实际上最高的长官。元朝的法律也充分反映了民族歧视和压迫,它对蒙汉两族很不平等。汉人犯法由刑部审理,但蒙古、色目人犯法,刑部不得过问,由大宗正府来审理。这就是说,蒙古人除了得到法律明文规定的庇护以外,还受到大宗正府这一特别法庭的保护。汉人、南人犯盗窃案要在臂上刺字,而蒙古、色目人免刺。更为不公平的是,刑法上竟然有这样的规定:“诸蒙古人与汉人争,殴汉人,汉人勿还报,许诉于有司。”这样用法律来捆住汉人的手脚,任凭蒙古贵族、地主的宰割。甚至所谓蒙古人因为争吵乘着喝醉殴死汉人的人,只是罚出征,给点烧埋钱就了事。在科举和学校方面,元朝政府根据“四等人”的标准,对汉人和南人实行严格的限制。如在科举考试中,汉人的试题难、要求高、名额少。实际上,汉人和南人的人口总数要远远超过蒙古、色目人,但元朝统治者却规定会试时,“取中选者一百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分卷考试,各二十五人”。学校录取的情况也与此类似。如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的京师蒙古国子学,一共有生员一百人,其中蒙古五十人,色目二十人,汉人三十人。在科举中选或者学校毕业授予官职的时候,往往分配给汉人、南人以最低劣的职位。蒙古贵族和上层色目人还可以通过“怯薛”出身出入官场。“怯薛”就是宫廷的禁军宿卫,蒙古贵族子弟往往通过宿卫爬上显赫的地位,经常被提拔。元末的时候常有不识一字却得到高官厚禄的蒙古少年,而一批汉人穷秀才则是每天对着书孜孜不倦地读着,结果却是“年年去射策,临老犹儒冠”。时人王袆对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所处的穷困境地和难以入仕的状况,一再发出愤愤不平的慨叹,说:“士生今时,欲以所学自见,亦何其难也。”蒙古统治者为了防止汉族人民的反抗,不断下令没收汉人、南人的武器,把坏的销毁,比较好的交给色目人用来监视汉人,精良的武器收放到武器库中,以备蒙古人使用,甚至规定汉人、南人不得手持寸铁。

蒙古统治者推行的民族歧视、压迫政策,主要还是针对广大汉族劳动人民的。至于一般汉族地主阶级,虽然在仕途上遭到了一些排挤和打击,但他们和蒙古贵族的基本阶级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元朝政府对汉族地主压迫和剥削农民的阶级利益处处维护,丝毫不加抑制。

所以,元朝时期,汉族地主仍能肆无忌惮地进行土地兼并。同时,元朝政府虽然竭力提高蒙古族的政治地位,在经济上也大力扶植,但在这些政策中得到实际利益的,也还是蒙古贵族阶层和蒙古族中的上层分子,至于一般蒙古族中的广大贫苦人民,在繁重的军役和蒙古贵族的压迫剥削下,仍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尤其是在遇到旱灾和大风雪等自然灾害的时候,他们衣食无着,冻饿而死。明宗至顺二年(1331年),兴和路蒙古民户一万一千余户,因为大雪,牲畜都被冻死。仁宗延祐七年(1320年),和林的民众饿死的大约有三千余人。所以,在草原上的蒙古人民往往大批逃往大都、上都和陕西等地。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来到大都的贫民有八十六万八千户。宁宗至顺元年(1332年),蒙古居民流离到陕西的有四百六十七户。这些大批逃荒到内地的蒙古贫民,往往把自己的子孙卖为奴仆,《元史》上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很多。元朝政府对待这些蒙古贫民同样采取镇压政策,严禁他们离开自己的住所,违者斩首。无论是哪个民族来统治,受苦的终究是广大人民。

(三)矛盾的激化与政治的腐朽

元朝从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称帝,到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元顺帝被朱元璋赶出大都(北京),前后历时一百零八年。忽必烈于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病死,他一共做了三十四年的皇帝,这是元朝的全盛时期。从忽必烈死后到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即位(1333年),四十年间换了十个皇帝,平均每四年就要换一个皇帝。其中从致和元年(1328年)到元统元年(1333年)更是年年换皇帝,六年中换了五个皇帝。他们都是在皇室贵族间通过互相残杀而上台的,为了夺取皇位,出演了一场场父子、兄弟相争的丑剧。蒙古贵族的大臣们也都分成了派别,投靠他们各自的主子,参加这一争斗。如武宗、仁宗、泰定帝及文宗,都是蒙古贵族大臣们拥立的。在纷争中得势的君臣们,根本不管社会生产和国家政事,只知道搜刮民财以供他们挥霍,奢侈腐化成为一种风气。如成宗死后,武宗海山抢到皇帝的宝座,于是就对拥护他的一些贵族、大臣予以赏赐,弄得国库虚弱。他在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五月即位,到八月,只有三个月的时间,赏赐“钞总三百五十万锭”,弄得两都的储蓄都已经很少了。当时一年的赋税的额度是四百万锭,除了各省备用之外,入京师的是二百八十万锭。到了至大四年(1312年)武宗死后,仁宗即位,又大肆进行赏赐,财政费用成倍增长,亏空也慢慢增加。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贪官贿赂的风气非常盛行。政府公开卖官鬻爵,给官位定了很高的价钱。官吏搜刮钱财的花样更是名目繁多,办事的每一步都要需要钱来进行。人情钱、论诉钱都是必不可少的。元朝政府任用的一些蒙古官吏,很多都是不学无术的人,有的甚至根本不认识汉字,要题判署事,或者写日子,七字的钩不从右转而是从左转,成为当时的一个笑话。蒙古军队到了元末,也十分的腐化,部队的将领多由蒙古贵族世袭,只知道贪图享受,沉溺于酒色。顺帝时的张祯,当农民起义军毛贵攻到山下的时候,他上诉皇上,当他讲到元朝政府及统军将帅的腐败情况的时候说:“臣调兵六年,没有纪律可言,也没有可以规劝的余地,将帅失败了还去请功,把虚的说成是实的,性情不一样,可邀功请赏却是相同。都是些没有才能、残暴、胆怯、贪婪的人,但是从来没有惩罚过。所到之处,鸡犬和财货都被掠去。到了上面给自己说话,反倒说是打败敌人的收获,还要更高的赏赐。这样的政府,这样的将帅,自然不能统兵作战,反而只能去残害人民。”

蒙古统治者为了麻痹人民,大肆宣传宗教迷信思想,耗费人力物力来修筑寺院和“作佛事”,到了后期更是有增无减。英宗为了建造寿安山寺,用钱不计其数,建寺的人有七千人,冶炼铜五十万斤,给寿安山寺作佛像。后期统治者骄奢淫逸,肆意地挥霍浪费,造成国库虚竭,财政非常困难。于是元朝政府除了加重赋税以外,又用滥发纸币的办法来剥削人民,使得币制混乱,形成恶性的通货膨胀,人民的生活更加困难。

由于统治者不关心生产,也不组织防灾抗灾,使得水、旱、蝗灾以及疫病不断发生,由小灾变成大灾。从泰定元年(1324年)开始到1368年元朝灭亡,在这四十多年的时间中,关于天灾的记载屡见不鲜。

以上情况说明,元朝统治一直处于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之中。各族人民的反抗,先后达到了数百次之多。元顺帝上台以后,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蓬勃开展起来。为了维护统治,元朝政府下达各种禁令,加强军事控制。蒙古贵族伯颜建议:杀尽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以此手段镇压人民的反抗。

同类推荐
  • 山西民间笑话

    山西民间笑话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朦胧中芳香飘来,纯洁如水月夜白,细寻找,山崖小花独自开,泉涧霜草衰,风雨吹不败,东方即白斜雾霭,冬雪融化春徘徊,馥艳轻盈云绿黛,满山满谷花盛开,微笑中,人人钗头有花戴
  •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在中国当干部最应该向国学借智慧!《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是专门为领导干部量身打造的国学常识必读书。与其他介绍国学常识的书籍相比,本书不仅罗列了历代职官政事、法律典章、社会经济、哲学宗教、教育科技、体育娱乐、民风民俗、风水命理、书画艺术和医药养生知识,而且收集和详解了大量前任和现任国家领导人著作及谈话中涉及的国学常识,是国学常识中精华的精华,助力领导干部发现国学之美、领悟政治智慧、提升人文素养、丰富知识储备。
  • 风筝

    风筝

    金开诚编著的《风筝》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风筝相关知识。《风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百家姓新读

    百家姓新读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读来顺口,易学好记。在《<百家姓>新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时期、各个不同人物的不同方面,从皇帝到平民,从名人到凡人,在他们的身上我们能够了解到朝代的更替、历史的变迁、文化的积淀,从而能够启迪我们的心灵,开发我们的智慧,使我们懂得应该珍惜什么、追求什么、把握什么。全书涵盖内容广泛,文字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凤府选婿

    凤府选婿

    什么?与学长阳台接吻,竟然摔回古代?好吧!横竖都是活,那她继续玩强的生存吧!活一次也不容易,据说古代流行三妻四妾。那。。。那她一女多夫可不可以啊!某女一脸色相贪婪的问老天。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努力就是一定有收获,事实证明这句话是真理,通过吭蒙拐骗色诱俱全,加上软磨硬泡带粘性,美男是一定逃不掉的。。。不管你是王室贵族,还是江湖杀手,管你是黑白两道,或是武林剑客,她通杀。吃干抹尽的下场一般很惨,当九个出色男人摸上她家时,只有一个要求,负责。可怜的她只有泪流满面,乖乖将九男送入后宫,今后,慢慢侍奉。。
  • 亦恕与珂雪

    亦恕与珂雪

    在工程公司上班的理工男,无所事事晃到公司附近的咖啡馆,工作的烦闷,以及来自身为编剧的室友影响,使他兴起了写作小说的念头,此时,恰巧一位喜欢画画的女孩,理工男因此决定了故事的起点:一个学艺术的女孩叫珂雪,一个学科学的男孩叫亦恕。整部小说就在工程师和画画女孩间的情愫展开,而主角笔下的小说人物亦恕与珂雪,也随着主角的生活情节同步进展,挥洒出动人的爱情追寻历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细节决定健康全集

    细节决定健康全集

    本书从居家、饮食、排毒、美容、睡眠、心态、两性、防病治病、养生等健康生活的细节入手,告诉人们如何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用平实的语言告诉人们保持健康的正确方法。
  •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李敖笑傲台湾五十年,他在大陆及全世界华人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学贯中西,横睨一世,是台湾思想界和文化界最具有争议的人物,曾两度入狱,其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李敖无疑是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中值得给予极大重视的一位。他是一位大“狂人”、大才子。他是在鲁迅之后用文字进行斗争最具战斗力的一位学者、作家、战士,在台湾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推进民主和捍卫人权的斗争中,他举起了大刀,冲在前面,所向披靡。他让人们看到文字的力量有多么巨大。他被誉为文化的基督山,社会的罗宾汉。
  • 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

    精选了托尔斯泰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悬灵图

    悬灵图

    就在我上班第一天那个夜里,医院里的电梯跟我开了一个惊魂玩笑,在我度过了那段黑暗与孤独后。我知道,我是心理医生欧阳少杰,我又要陷入黑暗与孤独了……,我又成了一名上班族
  • 婴幼儿菜谱

    婴幼儿菜谱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讲述婴幼儿菜谱:4~6月婴儿断奶辅食谱;7~12月婴儿断奶辅食谱;1~3周岁幼儿食谱;3~4周岁幼儿食谱;5~6周岁幼儿食谱;婴幼儿消积化滞食;健脾益胃食谱;助长益智食谱;防治调养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