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6400000002

第2章 焚书坑儒的前前后后

秦始皇于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前259年)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嬴姓,名政。因生于赵国,又名赵政。

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秦始皇13岁时,其父秦庄襄王去世,秦始皇即位,以第二年为秦王政元年,历史上也称秦始皇元年。

秦始皇九年(前238年),秦始皇22岁,在秦国故都雍城举行了成年加冕仪式,开始亲政。

自秦始皇十七年(前230年)至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派秦军先后攻灭韩、赵、魏、燕、楚、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国——秦朝。

秦始皇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统一六国后,秦始皇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自称始皇帝;废除分封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统一文字。此外,又派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修建了万里长城;还派五十万秦军平了南越,置南海、桂林、象郡等三郡。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秦始皇置酒咸阳宫,大宴群臣。七十位博士上前献酒祝寿。仆射周青臣走上前去颂扬说:“从前秦国土地不过千里,仰仗陛下神灵明圣,平定天下,驱逐蛮夷,凡是日月所照耀到的地方没有不臣服的。陛下把诸侯国改为郡县,人人安居乐业,不必再担心战争,功业可以传于万代。陛下的威德,自古及今无人能比。”秦始皇听了这些颂词,心里十分高兴。不料博士齐人淳于越上前说:“臣听说殷朝、周朝统治天下长达一千多年,他们分封子弟功臣辅佐自己。如今陛下拥有天下,而陛下的子弟却是平民百姓,一旦出现齐国田常、晋国六卿之类谋杀君主的臣子,没有辅佐,靠谁救援呢?凡事不师法古人而能长久的,还未听说过。刚才周青臣当面阿谀,以致加重陛下的过失,这不是忠臣。”秦始皇把他们的意见下交群臣讨论,丞相李斯说:“五帝的制度不是一代重复一代,夏、商、周的制度也不是一代因袭一代,可都凭着各自的制度将天下治理好了,这并不是他们故意要彼此相反,而是因为时代变了,情况不同了。现在陛下开创大业,立万世不朽之功,这本来就不是腐儒所能理解的。况且淳于越所说的是夏、商、周三代的事,哪里值得效法呢?从前诸侯纷争,大量招揽游说之士。现在天下平定,法令出自陛下一人,百姓在家就应该致力于农工生产,读书人就应该学习法令刑律。现在,儒生不学习今天的治国之道,却要效法古人,以此来诽谤当世,惑乱民心。丞相李斯冒死罪进言:古代天下散乱,没有人能够统一,所以诸侯并起,说话总是称引古人,为害当今,矫饰虚言,扰乱名实,只欣赏自己私下所学的知识,指责朝廷所立的制度。当今皇帝已统一天下,分辨是非黑白,一切决定于皇帝一人。可是,私学却非议法令,教人一听说朝廷有命令下达,就根据自己所学的粗陋知识加以议论。有些大臣入朝时在心里指责,出朝后则去街巷谈议,在君主面前夸耀自己,求取名利,追求异说,抬高自己,在民众中带头制造谤言。对这些如不禁止,则君主的威势就会降低,朋党的势力就会形成。臣以为禁止这些是合理的。臣请陛下让史官把不是秦国的典籍全部焚毁。除博士官署所掌管的之外,天下凡收藏《诗》、《书》、诸子百家著作的,全都送到地方官那里一起烧掉。有敢在一块儿谈议《诗》、《书》的处以死刑示众,借古非今的满门抄斩。官吏如果知道而不举报,以同罪论处。命令下达三十天仍不烧书的,处以黥刑,发配边疆四年,白天防寇,夜晚筑城。不取缔医药、占卜、种植之类的书。如果有人想要学习法令,就以官吏为师。”秦始皇听后,下诏说:“可以。”

秦始皇批准了李斯的建议。第二天,全国焚书。结果,藏在民间的秦代以前的古典文献都化为灰烬,留下来的只有皇家藏书阁的一套藏书。

在焚书的第二年,又发生了坑儒事件。坑儒不是焚书的继续,而是因方士诽谤秦始皇引起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一心想把天下治理好,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他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做为一国之君,他有责任经营天下,让天下达到大治。但要达到天下大治,绝非易事,必须假以时日。因此,他想长寿,想找长生不死药。方士侯生、卢生等人迎合秦始皇的愿望,答应为他找到这种药。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一天,秦始皇驾幸梁山宫。正当他登上山顶,把酒临风,心旷神怡时,偶一抬头发现丞相李斯随行车骑甚众,不禁皱了皱眉。这一细微的动作被随侍在侧的一个宦官看在眼里。这个宦官与李斯是好友,便把秦始皇不满丞相车骑过多这事泄露给了李斯。

几天后,此事为秦始皇所知,顿时勃然大怒,把当时随侍在侧的宦官全杀了。

这样一来,搞得人人自危。侯生、卢生闻知此事,顿时吓破了胆。原来,按照秦律,方士所言如果不能兑现,或者所献之药无效,是要处以极刑的。侯生、卢生自知弄不到长生不死药,怕像秦始皇身边的宦官一样被杀,便决定逃跑。逃跑之前,他俩到处诽谤秦始皇:“始皇帝这个人天性乖张,刚愎自用。自以为起于诸侯,兼并了天下,古往今来无人能及,因此专门任用狱吏,而那些博士官虽有七十人之多,只不过摆摆样子而已。皇上专爱用刑罚施威,而丞相与文武大臣只知墨守成规,使人无法尽忠。朝廷虽有三百多位占星家,但都是贪生怕死之辈,只知阿谀奉承,不敢直言皇上之过。而皇上恃才傲物,贪于权势,这样的人怎能帮他找仙药呢?”

秦始皇听说侯生和卢生逃跑了,大怒道:“我对他们不薄,赏赐甚厚,而他们居然在背后诽谤我。听说咸阳的儒生中也有人妖言惑众,惑乱百姓的思想。”

于是,秦始皇下令逮捕了一些诽谤他的读书人。这些人在严刑拷打之下,互相乱咬,共咬出了四百六十多个诽谤过秦始皇的儒生。秦始皇查实之后,将这四百六十多个儒生都活埋了。这就是发生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的“坑儒”事件。

一说:秦始皇将文字统一为大篆和隶书后,天下儒生大多不满。秦始皇怕天下不从,便召儒生到咸阳,共召到七百余人,全拜为郎官。

接着,秦始皇密令亲信在骊山硎谷的暖坡上种瓜。瓜熟时正值冬天,秦始皇暗中派人上奏说:“陛下,现在正是冬天,骊山竟长出瓜来了!”秦始皇佯装大吃一惊,急令儒生前去察看。儒生到了谷中,正在辩论不已时,忽然头上土石俱下,皆被活埋。

东汉初年,卫宏在《诏定古文尚书序》中载有此事。

因此,骊山硎谷后来又称“坑儒谷”,汉代称“愍儒乡”。

据专家考证,坑儒谷在今陕西省临潼西南五里处,是一个狭长幽深的山谷,与上述史实相符。

《史记》记载的秦始皇咸阳坑儒与卫宏所记载的秦始皇骊山坑儒在地点、人数、方式上都不同。因此,专家认为秦始皇坑儒至少有两次。

同类推荐
  • 隋末我为王

    隋末我为王

    陈应良怒了!既然你老李家不给我出头之日,凄惨到未婚妻家里一再登门退婚。那你老李家也别想有什么出头之日!且看我如何报仇雪恨,牺牲了,穿越了,夺你老李江山,还在卖力表演花样作死大全的隋炀帝已经蹦达不了几天,王世充、李密、窦建德和翟让等一干猛人已经在迅速崛起,抢你李二媳妇!至于你其他的隋末牛人,等待时机准备出手我来隋末,陈应良一度打算去抱老李的大腿,上天却开了一个玩笑,陈应良突然发现,我要比老李家做得更好!我来隋末,是隋末,老李家也已经在默默的积累实力,我做主!我为王!,新的自己竟然和老李家有仇!没钱没权没地盘,连吃饭都成问题,都给哥为老李家陪葬吧!
  •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官渡之战》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官渡之战的有关内容。
  • 大汉王朝4

    大汉王朝4

    本书为《大汉王朝》第四卷,以通俗的笔触和富于细节化的阐述,呈现历史最鲜活的一面。
  • 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

    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

    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关羽为什么要千里走单骑?曹操为什么只承认他和刘备是英雄?《隆中对》到底是什么意思?赵云为何不讨刘备喜欢?诸葛亮为什么不断对曹魏用兵?为什么天下合久必分?为什么分久又必合?为什么…… 在中国,《三国演义》使三国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然而,历史果真如此吗?翻阅雾满拦江的这本《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你会发现,你所知道的三国简直是一点儿也不靠谱!
  • 清朝大历史

    清朝大历史

    本书是孟森先生清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有关清史问题研究的代表性作品和奠基之作。
热门推荐
  • 做事,把握好投机的尺度与务实的分寸

    做事,把握好投机的尺度与务实的分寸

    最佳的做事方法:在务实之中巧妙适当地投一点儿机,在投机之中坚持务实的原则,把两者完美有效地结合。才是正确聪明的做事之道。傻做事不如巧做事——把握好做事投机的尺度; 有思路才有出路一把握好成大事投机的尺度; 烧香拜佛巧磕头——把握好求人投机的尺度;关系就是最大的投机——把握好人情投机的尺度; 做事做局做圈套——把握好设局与破局的投机尺度; 实干而不傻干——把握好实干的分寸;拼搏而不拼命——把握好苦干的分寸; 顽强而不顽固——把握好坚持的分寸; 谨慎而不寡断——把握好做事谨慎的分寸;注重细节又能把握全局——把握好注重细节的分寸。
  • 万界战皇神

    万界战皇神

    “五尊降临”——“万魔沉浮”。“邪恶克星”——“唯我五尊”。这几句话代表着五位“万界战皇神”拥有的超乎想像的力量,也代表着五位“万界战皇神”注定要与邪恶的魔皇展开一场场神圣大决战!这五位“万界战皇神”就是:拥有超越一切无限力量的“至尊超神皇--傲天帝斯”,拥有无限毁灭力量的“至尊毁灭皇--龙奇”,拥有无限创造力量的“至尊创造皇--幻天异”,拥有无限光明力量的“至尊光明皇--圣辉”。
  • 我爸叫胤禛,我哥是乾隆

    我爸叫胤禛,我哥是乾隆

    谁能告诉我现在是个什么情况,我穿越成了谁?你是我哥?你说你叫弘历?那我爹不会真的是雍正吧!可为什么我们住在这样的地方,吃这样的饭,还要干活?弘历哥哥,我要去找那个所谓的爹讨公道……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流过岁月的河

    流过岁月的河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傲雪倾天下

    傲雪倾天下

    她是21世纪仅剩的魔法师。爱人的背叛,她以一人之力毁灭一座城。因此重生到异时空。天恒大陆,以武为尊的世界,召唤师,药师,战士。她是全能女王。魔兽,灵兽,神兽,统统征服。她说: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我就是要狂,你能耐我何?
  • 神道符召

    神道符召

    人道治世,三百年一轮回。龙气镇压统治天下,同时也积压怨气无数。而大虞定鼎天下,却已经有五百年了。 此时,青阳道将起,天下大劫将生! 一个带着六道天经的小小土地,却悄悄出现在凤来山上。立志健全神道,使阴阳各归其所!正是:符召成九品神道吾独尊
  • 羊皮卷大全集:一生必读的励志经典(超值金版)

    羊皮卷大全集:一生必读的励志经典(超值金版)

    相传两千多年前,一个贫苦青年海菲在神的指引下,本书收录了常见《羊皮卷》范本的经典,得到秘密流传下来的经商致富秘籍,最终成为了富甲一方的人。这些秘籍书写在羊皮卷上,因此被称为“羊皮卷”。17部世界级成功宝典以各自的主题让《羊皮卷大全集:一生必读的励志经典(超值金版)》处处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并照耀着生命的前程。但令人惋惜的是,同时融入了最新的励志好书,自海菲之后,再也没有人看到过这些神秘的羊皮卷。虽然那些神秘的羊皮卷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在历史的车轮下,但是富有羊皮卷意义的书籍却从未消失过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