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3200000006

第6章 管理法则:管束是父母的责任(4)

塞利格曼认为批评孩子的方式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方法正确与否,显著地影响着孩子日后性格是乐观还是悲观。家长对孩子进行批评是为了抑制孩子的不良品德、不良行为与不良学习态度。为了让孩子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正确运用批评心理学原则与心理艺术,否则就可能适得其反。作为家长可以参考以下批评时应该注意的要点。

●恰如其分

不批评孩子会使孩子丧失责任感,磨灭了其改正错误的愿望。而过度的批评又会给孩子造成心理的内疚和羞辱感,因此,批评需要适度。

父母掌握乐观的解释性的方法,可以实事求是地解释问题,指出犯错误的具体原因,使孩子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是可以改变的。

我们从以下的例子中可以分析不同批评方式所产生的后果。

尽管父母再三要求9岁的丽娜在与朋友聚餐后,把自己的房间打扫干净,但她却没有理会父母的话,把房间里弄得很乱,然后她和同学出去了。那天下午正好有位地产代理商要来看房子,由于时间紧急,父母不得不匆忙地替丽娜打扫了房间。

晚上丽娜回家后,母亲很生气,立即把她带到卧室,告诉她自己生气的原因。下面是丽娜的母亲有可能采取的两种方式,一种是悲观的方式,另一种则是乐观的解释性。

悲观方式:

“你为什么总是不顾体谅别人?你的行为总是让我很生气!”“总是”一词意味着问题的普遍,而且很难改变。母亲的情感反应太过分了,会给孩子造成过多的内疚感。

“我跟你说过不止一次,要你保持房间干净,可你始终不听!你是怎么啦?”丽娜的母亲把问题说成是普遍性的“无数次”,永久性的“你总是不听”,借此让孩子产生内疚。她还进一步暗指孩子性格中就有某些缺陷。

“今天早晨地产商来了,这几乎是一场灾难!人们常说进屋的第一印象会决定结果。你的行为有可能让我们失去了一位难得的代理商,随之房价也会降低几千美元。这就意味着我们没有能力买起新房子了!”丽娜的母亲把事情描述成一场灾难,她暗指丽娜的一次疏忽会毁掉全家人的生活。

“现在,我要你呆在房间里,好好反思你所做的一切。”这一惩罚是不确定的,没有针对性的。丽娜有时间思考,产生内疚,但却没有机会学会或做些什么事,来弥补自己的过失。

乐观方式:

“你的疏忽给我造成了很大麻烦,我们非常生气。”她的批评是特定的,并且很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我们跟你说过很多次,要你打扫一下自己的房间。但每次做事你都拖拖拉拉,总是拖延。”她母亲准确地描述了事情,并且把丽娜的问题说成是暂时性的。

“今天有位地产代理商要来,你不整理自己的房间,我们只能抽时间替你打扫,结果耽误了其他重要的事。保持房间的干净,是你自己的责任,而不是我们的。”她母亲只是描述了所发生的事情、问题的原因和结果,她的责备是正确的。

“我要你留在自己房间里10分钟,好好考虑我的说法是否正确。然后回来告诉我,今后你会如何保持房间整洁,好好反思一下,保证这类事不再发生。至少要写出2条解决办法。”10分钟是9岁孩子考虑问题的比较实际的时间段,丽娜的母亲给她找了一件很实际的任务,用这种方式来结束这个问题。

在大人的社会中,人们常说“责难别人的时候,不要把人逼得没有退路”,一旦没有了退路,被责难的人虽然在道理上明白为什么会如此,但在感情上却容易形成对立,甚至进行反抗。批评他人有两种方式,你会选择悲观还是乐观呢?其实批评别人应该懂的批评他人的技巧,可以让被批评人有反省的机会。

●响鼓不重锤

对出现大的错误进行责备,责备的效果会相对减弱。

松下电器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在培养人才方面很出名。例如多年在松下先生手下工作的原三洋电器公司副经理后藤清一,在担任厂长时,工厂不幸发生了火灾。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情况下负责人会被调动,甚至是辞职。但据说松下先生在接到后藤的失火报告后,只是说:算了,再努力吧!”就没有再追究任何责任。当然,松下先生并不是宽容部下的负责人,平时就连后藤打电话的方法这些细小的地方,松下先生也严厉地提出批评。虽然说松下先生平时在小事上对下级进行批评,但在出现大的过错时却并未指责。松下先生不愧为经营圣人,对此我们不得不表示佩服。一般人会在事情严重时大发雷霆,或者训斥员工,但松下先生的这种批评方法,却能巧妙地抓住人的心理。这是因为出现大的错误时,在受到别人的批评之前,当事者本人已在自我反省了,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错误。如果有的父母对待孩子的错误还穷追猛打,又是发火又是训斥,就会使当事者胆颤心惊,结果由于被怒斥,当事者会完全陷入对错误进行补偿的心情,或出现“逆反心理”,许多人会对斥责者表示反抗和仇视。

训斥孩子的道理也是如此。例如,当很贵重的花瓶被打坏了的时候,父母由于恼怒而责备孩子说:把这么贵重的花瓶给打了,你到底想什么呢。”大人虽然平时就提醒过孩子,但当孩子犯了大错时有时也难以抑制住内心的恼怒。但是劈头盖脸地对孩子严加训斥,只会增加孩子的畏惧心理,却无法将做过的错事进行反思。

相反当孩子犯了大错时,默不作声地不进行训斥,这对促使其进行反省显得更加有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做错方当然会预料到即将受到训斥,而当与其预料相反时,反而更加受感动。

●批评要合理

合理的批评才能使孩子从心理上产生接受感。家长对孩子进行批评首先要把孩子不良行为事实弄清楚,事实不清楚,夸大其辞的会使孩子产生拒绝心理。

孩子做错事后,一味指责他如何任性、懒惰、贪玩、自私,虽然会让他一时有所收敛,但时间一长,又会依然如故,这样的情况让家长不胜烦恼。但是如果家长把注意力都集中到孩子的具体行为上,使孩子的不良习惯得到改正,这才是真正需要达到的目标,父母这样处理孩子很容易觉察到自己的不良习惯所表现的具体行为,这样的行为孩子容易改正。同时对孩子身上出现的良好势头随时给予表扬,久而久之,孩子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位母亲下班后,看到孩子正在看电视,就板着脸对孩子说:“你这样能把作业做好吗?一放学回家就看电视,”孩子马上说:“妈妈,您不要一回来就批评我,怎么能说我一回家就看电视呢?我已经把作业做完了,刚看了几分钟您就说我总看电视。”他妈妈说:“你还不承认自己看电视,我看你考试怎么办。考不好再和你说。”母子俩为此争吵了起来。母亲批评孩子是为了使孩子全神贯注地做作业,但是这样批评不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而引起了母子之间的矛盾,实际上也影响了孩子做作业的情绪。

●批评与教育结合起来

批评的目的是为了抑制孩子的不良品德、不良行为、不良习惯与不良学习态度等。因此,批评要与教育孩子结合起来。在教育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批评才能达到效果。

许多家长不懂得批评的心理艺术,往往一见孩子做错了事情,选择打骂孩子,甚至还罚站。这些教育方式是不对的,它们不能达到批评所要达到的目的,只能暂时抑制孩子的不良行为与不良习惯。正像有的母亲所说:“这孩子真没记性,你刚说过他,一段时间过后,他一点都不记得了,照犯不误。”

因此,父母要仔细反思一下自己再去批评孩子。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批评他,如何达到最好效果,怎么才能让孩子克服缺点,怎么才能使孩子接受自己的意见,不要不顾方式的批评。乱发脾气是没有效果的。

●不要以一概全

一位初中学生把自行车钥匙不小心弄丢了,回家后告诉了妈妈,没想到妈妈借题发挥说:几天前叫你去买菜丢了5块钱,刚买的漫故事书没看多长时间也丢了。怎么总是丢三落四的。

一些父母批评孩子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东拉西扯,翻老账,把上星期,甚至一年前、两年前孩子的过失都放在一块算。这样就淡化了要批评过失的主题,孩子也听不清楚挨批评的重点是什么,让他改正的内容也不清楚,容易使孩子产生消极情绪。无论做什么,总是有缺点,这样会使孩子失去信心。

批评孩子时要掌握批评的主题,指出孩子错误的主要内容和原因是什么,危害在哪,怎样想办法去改正。绝不可以一概全,孩子一件事没做好,就断然说他“什么也不会做”。

父母在批评孩子时,千万不要用你从来”、“你总是”、你一辈子”“你永远”、这些词,以免把错事与做错事的人混为一谈。要记住批评孩子时应对事不对人,作为孩子本身来说,更多的是需要激励而非贬抑。

●批评要和风细雨

批评孩子时,要态度和蔼,心平气和,这样孩子就更容易接受些。如果用严厉的态度如:瞪眼拍桌子,粗声粗气,气氛十分紧张时,孩子通常为应付批评,为了避免家长打骂,他们会为自己的错误辩护而撒谎,这样就很难收到批评效果。

一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每天放学回家很喜欢看电视,他妈妈下班后看见就骂他一顿,结果这孩子仍是回家之后就先看电视,因为他放学总是比他妈妈先到家,后来他妈妈也觉得一直这样训斥下去,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就主动和孩子谈心,并主动承认过去批评他是妈妈态度不好,同时又帮他分析看电视的害处。母子俩通过谈心有了共识,孩子当场表示,以后要克服回家先看电视的习惯。从此,孩子终于改掉了这个习惯,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了。

●责罚有度

不要在孩子做错一次事时就急于批评他。如果是这样的话,孩子一天大概会总被责罚的。吹毛求疵对父母或是孩子成长都是不利的,会滋长孩子的对立情绪,以致形成逆反心理。因而,父母要懂得可以不挑剔的时候就不要挑剔。

父母在孩子不同年龄时,需要了解孩子的举动或者行为。清楚了解之后,就不会对孩子的某一些举动过于担心或生气了。惩罚孩子一定要合情合理,例如孩子偷了商店里的玩具,教导孩子把东西还回去并且向店老板真诚的道歉;假设孩子在墙壁上乱画,就让孩子自己做清理墙壁的工作;要是孩子耍脾气,又叫、又喊、又捶,就让他一个人呆在房间里反思直到恢复平静为止。

批评孩子的时候不要过于严峻,责罚一定不要变成虐待或是伤害,批评的时间也不应该太长。更不要嘲笑辱骂孩子,嘲笑辱骂的字眼会长久地烙在孩子的心中,使孩子变得孤僻、彷徨、易怒和怀疑。

●利用外人来批评孩子

有时父母一百次的批评,也许不如别人的一句话有效。

有的母亲说:“我家的孩子太闹,不能带到别人家去。”的确,有时把孩子带到亲戚家或邻居家时,孩子举止不好,会令父母很为难。因为孩子很清楚父母在别人家不会过分批评自己。并且,往往当母亲一责备孩子时,主人家就会说:孩子还小,别太介意。”这时,孩子抓住了大人的这种心理,会更加闹得起劲。

在这种情况下,大人与其自己批评,不如采用这家人的方法,可试着问主人“你家能允许这样淘气的孩子吗?”虽然不会有许多人说“不允许”,但这时对方的态度也会令孩子懂得自己这样做其实是不受欢迎的。而且以“在这个家里是不能这样淘气的”这种规矩来要求孩子,反而能更容易地进行礼节教育。因为孩子对他人比对自己的父母更强烈地感受到“社会”。

如果能很好地利用孩子不得不听别人的话的心理,带其到别人家拜访时,也可以积极灵活地利用这种机会作为让孩子学习礼节的场所。当然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事先与对方家里协调好。比如,让这家的主人按照这家的规矩要求孩子,这样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教育孩子的主体,当然并非别人而是其父母。为了让孩子听父母的话,有时别人的一句话,要比孩子父母一百次的批评还有效。

同类推荐
  • 兴趣决定孩子的能力

    兴趣决定孩子的能力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只要父母善于发掘,精心培养,善加引导,多多支持,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为“毕加索”,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为“爱因斯坦”,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为“莫扎特”。总之,只要有兴趣,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发出耀眼的光芒!
  •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

    本书是一部系统阐述蒙台梭利方法和“儿童之家”教具使用的操作手册。蒙台梭利在美国传授教育方法期间,应无数对她的教育方法感兴趣的家长和老师的要求,写下了这本操作性手册。让老师和家长更易理解蒙氏教育方法的精髓,并指导儿童自由、健康地成长。这本手册提供了“儿童之家”运用得十分有效的教学用具,以及相应的教育原理与方法,堪称家长和教育者的必备手册。它曾被称为“20世纪西方最卓越、最科学、最完美的育儿经典”。
  • 给孩子读的心理学:爸爸妈妈送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给孩子读的心理学:爸爸妈妈送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作者曾在国内一家知名审计师事务所工作,应邀为多家企业进行过咨询、培训工作。已出版十余本儿童心理学方面的著作。本书是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重点图书,内容轻松诙谐,每章都有一个小故事和知识小卡片,可读性强。作者廖康强是国内知名儿童心理专家,对于儿童心理有很深的研究。本书从学习、青春期、行为习惯、情绪等方面,向读者介绍各类心理学规律,并且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各种心理修炼的方法,教育孩子要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正确对待生活及学习中的烦恼,化解生活和学习中的痛苦和郁闷,学会协调和家人、同学、朋友的矛盾纠纷,让自己的未来获得终极的幸福和成功。
  • 孩子最需要父母解决的50个心理问题

    孩子最需要父母解决的50个心理问题

    本书精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亟待解决的50个心理问题,以专业的知识和视角进行剖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它将会带给广大家长新的理念、新的感受和新的启发,帮助广大家长朋友一起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让孩子健康成长。
  •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平安孕产秘诀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平安孕产秘诀

    掌握受孕时机,获取早孕信息。避免有害因素,慎重服用药物。重视孕期营养,保持适度运动。选择分娩方式,促进体形恢复。
热门推荐
  • 冷清王爷替嫁妃

    冷清王爷替嫁妃

    她被迫嫁他为妃,心不甘情不愿。他娶她为妃,心里却念念不忘其他女子。他妻妾成群,她不争不抢,甘愿把他拱手送人。他和她却渐生情愫,看她如何玩转后宅,驯服小妾。
  • 花样女生

    花样女生

    据说这口学校里有N+N只帅男,也许真的是吧,可这关她什么事啊?她又不是为了捉他们才考进来的……轻松,幽默,浪漫,感动,曲折的校园故事。
  • 恋爱玛奇朵

    恋爱玛奇朵

    古灵精怪的黎妃雪在父亲的安排下,以一个新的身份转入当地的贵族学校——枫林学园。然而鬼点子层出不穷的她不甘现状,乔装成一个其貌不扬的丑小鸭进入枫林学园。岂料在进入枫林学园的第一天,因误闯禁地,在那片残阳如火的枫林中,她遇见了两个命中注定的少年……故事的背后,冥冥中,究竟是谁的安排?谁的算计?
  • 姐要嫁人:前夫不要搞破坏!

    姐要嫁人:前夫不要搞破坏!

    我一直不明白我前夫为什么要和我离婚,我长得漂亮,会做家务,而且温柔体贴,还很听话,孝敬公婆,几乎是面面俱到,可还是离婚了。直到昨天我才知道我错在哪里,我前夫为什么和我离婚。我不是狐狸精。前天下午我下班,路过常去的那家咖啡厅只是那么不经意的看了一眼,结果就看到了我前夫。一样的英俊帅气,一样的温润如玉,一样的谈笑风生,只是对着的人不一样了。我好奇的推开门走了进去,然后……
  • 断掌:婳芯格格(全本)

    断掌:婳芯格格(全本)

    云王府的遮出七格格,自小无人疼,无人爱,由于断掌,还被盛传克死了自己的娘,住的是下人房,吃的是剩下的饭菜,最后,还被自己的亲生父亲送给了暴虐的蛮族的首领,把她指腹为婚的未婚夫当作空气么?当个婢女给首领端茶倒水不说,怎么还要陪他盖棉被聊天?只是,为什么,他要羞辱她?当众人面甩她巴掌不说,还把她赏赐给红凤国的富商?自己,对于他们来说,都只是物品吗?断掌又如何?她能就此屈服于自己的命运?当发现怀上他的孩子,却被从小指腹为婚的未婚夫告白,而孩子他爹,也要抢她回去?
  • 落霞孤鹜

    落霞孤鹜

    民国初年,落霞和玉如本是两位苦命的女子,在留养院的相遇,自小与父母失散,被人贩子卖到官宦人家当仆人,不堪富贵人家的百般虐待,一心寻死的落霞,与童年丧母,受尽继母凌辱,被亲戚视为累赘的玉如,一见如故结拜成异性姐妹;可命运的捉弄却让她们爱上了同一个优秀男人江秋鹜,正是这种朴实无华的写法,达到了“浑然天成而真切的”的境界,因此小说出版之后,立即就改编并拍成电影,由著名影后胡蝶主演。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幸得相逢未嫁时

    幸得相逢未嫁时

    有一种债主,你借了他的钱,还钱他不要,非要让你还别的,还要连本带息!她就是因为借了他三两银子,结果,被他“欺负”了,手段“令人发指”......
  • 暖婚之婚天岸地

    暖婚之婚天岸地

    这是一个腹黑男与自强女的经典故事,温馨宠文。这大概是本年度最精彩的订婚宴了,身为订婚宴女主角的她亲眼看见未婚夫和姐姐在C上打得火热,原本该戴上她手中的戒指带到了姐姐手中。明明很无辜的她在沦为众人嘲笑的话柄的同时,还要承受来自家人的指责,本来也觉得无所谓,反正早习惯了逆来顺受。可是,这个众人口中神一般的男人干嘛这么愤愤不平的样子,说到底,被抛弃的人是她诶。看他的样子,怎么比她还像受害者。片段一:她是唐家最不受宠的女儿。“唐绵绵,不是大姐说你,你看看你自己,除了待在厨房炒炒菜,根本就什么都不会,和白痴没两样。”“唐绵绵,大姐说得没错,你真的很蠢。走出去千万别说是我二姐,我怕丢人。”“真是,我怎么会有你这样一个笨女儿。”
  • 气场修炼术

    气场修炼术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气场。对于我们来说,让你改变命运!,让他人接受我们的影响,心理学家会告诉你,最理想的气场是亲和力和压迫力的结合?我们培养气场的目的是影响他人。培养气场,如果你问什么是气场,让你身价百万!增强气场,气场就是感觉;交际学家会告诉你,气场就是影响力。这两句话都对,但分开说却不完整。甚至让别人按照我们的思维去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