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7200000007

第7章 中外争霸赛(3)

049

1911年12月20日,英、法、美、德、俄、日六国驻上海领事先后拜访了清末外交家唐绍仪和伍廷芳,将一份备忘录交给他们,并公开表达了他们的看法:“六国政府一致认为,中国目前状况堪忧,战乱不仅使本国的发展受损,而且也使外国侨民的物质利益和人身安全没有丝毫保障。六国政府要求尽快达成协议,平息战乱。”

050

美籍华人学者、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民国前十年》中,这样描述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庄严地宣读了总统誓词,启开民国政治宣誓之先河:颠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孙先生这一简短的誓词,成为中华五千年政治史上,一座极重要的里程碑和分水岭。”

051

1912年1月初,英国外交家朱尔典发表公开声明,提醒袁世凯,若令战火重燃,定会“带来难以言状的流血和灾难,战争形势很可能将中国分裂为北方君主制和南方共和制”。1月5日,《泰晤士报》驻华记者莫理循给同事布拉姆发电,电文中提到:“我并不怀疑清政府要垮台,我相信定会出现一个民国,而袁世凯只要在此期间不被炸死的话,就是民国第一任总统的不二人选。”

052

美国外交官芮恩施在《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中这样写道:“1912年2月14日,孙中山正式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务,并举荐袁世凯;次日,南京参议院也一致选举袁世凯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至此,北方的清政府和南方的革命党人都把政权交给了袁世凯。袁世凯自然是乐坏了,2月16日下午,他把海军上将蔡廷斡叫至官邸,让蔡为他剪辫子。”而《泰晤士报》驻华记者莫里循则在《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中这样描写袁世凯剪辫子的事情:“就在两天前,即1912年2月14日,蔡廷斡还在抱怨袁世凯是个讨厌至极的老顽固,他连辫子都不肯剪掉。”

053

1915年2月12日,《泰晤士报》刊登了澳大利亚记者端纳曝光的“二十一条要求纲要”,列举了日本提出的各款要求。《泰晤士报》在正文里这样叙述:“日本向中国索要的各项权利目前还未经官方公布,但据报主要包括以下各项……”《泰晤士报》还在这条电讯后加了按语:“据我们了解,日本对中国提出的要求,英国外交部在上个月就已经得到了通知,不仅如此,美国、法国、俄国三国政府也都是知道的。日本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要把日本和中国的关系置于明确规定的基础之上。日本的举措,看来首先是由于中国政府在战争开始时在德国的影响下所采取的态度。在关于日本要求的详细而确实的说明未得到之前,我们暂不对日本要求的范围和性质作出判断。”

054

1923年9月,孙中山接受了《纽约时报》的采访,《纽约时报》在报道这次采访时,发表社论说:“孙中山已对西方列强们完全丧失了信心,认为没有一个是可靠的,唯有俄国人可以信赖。”

055

1931年,美国《时代周刊》在报道“九·一八事变”时这样说溥仪:“日本在天津的日租界为溥仪和他的随从们安排了一处豪宅,并提供津贴,其目的是将他牢牢控制,一旦中国的某一个地区被分离出来,就有可能使他成为傀儡皇帝而不再是普通公民。”

056

1931年9月21日,《泰晤士报》报道:“奉天事件(即九·一八事变)为突发事件。两国军队(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突然冲突时,日领事尚在舞会中。”

057

1931年9月,《费城日报》在报道中国的“九·一八事变”时说:“美国人从来都没有在乎过由谁来统治中国。”

058

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后,苏联外交家加拉罕公开发表声明:“非常了解苏联对华态度的中国人民可不用怀疑我们的同情是在中国方面。”

059

从1931年9月23日开始,苏联《真理报》接连刊登了《瓜分中国》、《日本帝国主义在满洲》等文章,苏联政府在这些文章里表明了不干涉的态度。苏联外交家加拉罕则代表苏联官方发表公开言论:“就目前的状况,中国政府完全可以平稳地和自由地采取它现在认为需要的步骤。至于立场,我们只有中立。中国的事情,只有靠中国自己努力。”针对加拉罕的这一表态,《中国外交史》一书的作者傅启学则表态:“显而易见,苏联的这种不干涉其实还是一种利己主义。”

060

1931年9月28日,美国《时代周刊》在报道“九·一八事变”时,侧重点仍然是日本与苏联在东北的利益竞争与分割,并且将其作为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的第一条,而文章的小标题就是《市场与满洲》,文中如此写道:“蒙古、满洲、乃至整个中国,对日本而言,首要目的是粮食,这个和加拿大对于美国来说是一个道理。其次,满洲有着丰富的资源,对于人口负担严重的日本来说,这是极具价值的。而蒙古盛产羊毛、猪鬃、皮革等物资,这也是日本掠夺的目标之一。然而,就在日本军队突然采取袭击行动占领沈阳之前,俄罗斯人已将蒙古的皮革、羊毛、猪鬃悉数运到了莫斯科。这对资源奇缺的日本来说,是一个沉重打击。”

061

1931年10月19日,美国《时代周刊》报道:“对于此次轰炸锦州的军事行动,日本从一开始就否认裕仁天皇和日本内阁与之有直接的关系。然而,欧美各国媒体纷纷对此表示怀疑。在东京,日本政府要员继续声称,天皇、内阁和军事大臣都不曾下达过轰炸锦州的命令,本庄繁将军和他领导的军队在满洲继续进行的行动,由他们自己负责。”而伦敦的《泰晤士报》也在社论中这样说:“倘若真如日本所说,在沈阳的日本军队是自行其是,那么,难道他们还将继续自行其是,不管东京的有效监督,直到中国人投降或者战争全面爆发?”

062

1935年3月18日,美国《时代周刊》用汪精卫做了封面人物,并在介绍汪精卫的内文中,提及了美国政策给中日关系带来的微妙影响:“近来,日本对汪院长和蒋委员长施加了压力,东京这么做,是在试探罗斯福总统的白银政策是否能使中国的经济崩溃,或者中国还能维持多久。财政部长孔祥熙博士所能做的仅仅是再贷款1亿美元。日本看到中国陷入困境后,便提出了减轻债务的建议,但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中国同意成为日本事实上的受保护国。”

063

1936年10月25日,欧美驻华记者斯诺在《纽约太阳报》上发表访问记,在文中,斯诺这样写道:“在中国的西京西安府,张学良少帅驻扎在这里剿共的、激烈抗日的东北军队伍中间,出现了一个严重的局面。这些军队在1931年有25万人之多,如今只剩下不到13万人,都成了‘亡国奴’,厌恶内战,想念亲人,对南京政府所采取的不抗日政策越来越愤慨。下层官兵就要谋反了。这种感情甚至传染给了高级军官。这种情况引发的谣言,甚至连张学良以前同蒋介石良好的个人关系现在也紧张起来,张学良打算与共产党联盟,组成抗日统一战线。”

064

1936年12月14日,美国的《民声讲坛报》对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发表评论:“张学良的这番行动,足以肇害中国,而西方各国在远东保有利益者,亦为之感觉不安矣。”《民声讲坛报》的这番话颇能反映欧美对西安事变的心情。西安事变的发生对欧美国家来说无疑是个“晴天霹雳”,因为事态很明确,对他们而言,蒋介石既是他们的代理人,又是他们对抗日本在东亚地区扩张的主要依靠。而西安事变发生后,这一切有可能都化为乌有。

065

1936年12月15日,日本《朝日新闻》发表了题为《西安事变与国际关系》的社论。社论指出:“此次,日本的立场要尤为慎重。西安事变,对中日两国的外交有着重大的影响,日本当局稍有不慎,恐怕对于中国民众此刻抗日激昂的感情就有火上添油的危险,故决定对此事不给予任何刺激而静观事态的推移,这不能不说是机宜的处置。因为今日整个世界都注视着中国,同时注视着日本,所以日本的立场要尤为慎重。”社论最后说:“日本希望对华北特殊化的谅解,以及防共协定的具体性,而且是立足于紧急必要的基础上的,这些已逐渐明了。我们期待国民政府速了此种不幸事件,以谋其他问题的新的解决方法。此刻要请中国方面特别注意,对于目前的困难,切不可走错了路径,倘若一味地依靠欧美苏联,将来会招致不可收拾的破局。”

066

德国的《法兰克福日报》于1936年12月15日,针对西安事变发表社论:“张学良反复无常,此次与苏联携手,并非像他平日里所说的仅是因为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实则是想颠覆蒋介石将军的势力。”

067

12月17日,《意大利日报》发表的文章声称:“当下的中日两国,若能推行协调政策,那是最明智的,而且对双方两国都是有利的。相反,若以任何企图,妨害此种协调政策,都将是以破坏性质的野心为背景的企图。”

068

1936年12月21日,与张学良私交密切的意大利外长齐亚诺公开致电张学良:“一直以来,我们都是甚好的朋友,但你若与共产党联盟,就是我的敌人,中国如果没有蒋介石,就不会被世界所重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意大利的报纸纷纷报道并予以庆贺,自夸齐亚诺的这封电报对张学良起了作用,意大利在事变的和平解决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069

1936年12月13日晚上,苏联的《真理报》和《消息报》对西安事变作出了反应,并于14日在两报发表了评论文章。《真理报》的社论说:“张学良将军虽有可能抵抗日本的侵略,其军队也都有抗日的激情,然而,张将军本人并非主张抗日,现在他是以抗日运动从事投机,表面上是高扬抗日旗帜,实际上是与日本勾结,使中国分裂,使中国更加骚乱,成为外国侵略者之侵略品。”

070

1936年12月14日,中国驻苏联大使蒋廷黻将当天的《消息报》和《真理报》的社评摘要发到国内的报纸上,并公开表示对苏联舆论的理解如下:“换做是我来写这篇新闻稿,恐怕也不会比他们更好。”苏联的舆论界对西安事变的批判就没有一刻停止过,甚至在12月27日以后,苏联和共产国际的报刊还在大肆谩骂攻击张学良和杨虎城。

071

1936年12月16日,苏联副外交人民委员斯托尼亚科夫发了一份公开的特急电报给苏联驻华使馆临时代办斯皮利瓦涅克,命令他立即联系中国行政院代院长孔祥熙或外交部长张群,向他们声明苏联政府对西安事变的立场。电报上这样说:“鉴于那些伪造的不实的报道仍在继续传播,苏联政府授您以全权做进一步的声明,我政府对中国红军的行动不承担任何责任。中国居然有个别人模仿中国的敌人散布诽谤性言论,说苏联政府是西安事变的幕后凶手,苏联政府对此表示非常的诧异和愤怒。苏联政府对此表示抗议,并希望中国政府及时采取措施制止这类诬蔑谣言的传播。”

072

1936年12月17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会见了中国外交家蒋廷黻先生,向中国政府提出严重抗议:“中国政府禁止国内报纸登载《真理报》、《消息报》以及俄罗斯国家通讯社塔斯社否认日本谣言之声明,并表示中国政府怀疑苏联与张学良有关,此种猜疑,实不友谊。苏联目前能帮助南京政府做的就是在中国的几家报刊上刊登有关苏联政府对西安事变的态度,以便让中共知道。”

073

1936年12月19日,苏联驻华代办皮礼瓦再次发表公开声明:“苏联政府对于现在中国国内一部分人及新闻媒体所散布的流言,造谣苏联政府与西安事变有相关联络者,其行为是非常可耻的,令人惊异愤慨,希望中国政府立即予以制止。”

074

西安事变使中国成为世界的焦点。欧美国家对此都表示,这里已经在发生变化,这里肯定还要发生变化。1937年,美国根据赛珍珠的小说《大地》改编成的电影《大地》,正在好莱坞拍摄。1937年1月18日,美国《生活》周刊专题介绍了这部电影的拍摄情况,作品中中国人的形象,经好莱坞导演的创造让世界各国家喻户晓。

075

1937年1月19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书记处和国际共产主义活动家季米特洛夫分别致电中共中央:“我们很怀疑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与毛泽东有着多年的深厚友谊)的所作所为。在我们没有调查清楚之前,无论如何,不能让她以共产党的名义进行活动,不能让她充当共产党的委托人,必须在报刊上批评她的所作所为。”

同类推荐
  • 夺鼎1617

    夺鼎1617

    砖家指控说:他!为腐朽没落的明王朝输血,是支持崇祯镇压农民起义的最大帮凶!(当然,也卖给农民军盔甲刀枪。)他!一手在东方航线上设立了无数的障碍!打断了东西方文化交流,阻断了西方文明向东方的传播之路!(只是在马六甲收过路费,收进出口税而已。)他自己辩白说:其实,我做的还很不够!
  • 军歌

    军歌

    哨子响了,尖厉的喧叫把静寂的暗夜撕个粉碎。战俘们诈尸般地从铺上爬起,屁股碰着屁股,脑瓜顶着脑瓜,手忙脚乱地穿衣服、靸鞋子。六号大屋没有灯,可并不黑,南墙电网的长明灯和岗楼上的探照灯,穿过装着铁栅的门窗,把柔黄的光和雪白的光铮铮有声地抛人了屋里。铁栅门“哗啦”打个大开,战俘们挨在地铺跟前,脸冲铁门笔直立好,仿佛两排枯树桩。六十军五八六旅一。九三团炮营营长孟新泽立在最头里,探照灯的灯光刺得他睁不开眼,
  • 呲骨豺狼(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呲骨豺狼(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20世纪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它结束了一个战争和动荡的旧时期,迎来了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回首历史,不应忘记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破坏和灾难,以及世界各个国家和人民为胜利所付出的沉重代价。作为后人,我们应当认真吸取这次大战的历史经验教训,为防止新的世界大战发生,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而英勇奋斗。
  • 后宫秘事全知道

    后宫秘事全知道

    帝王的后宫一直以来都是是非之地,是胭脂水粉笼罩的血色战场。后宫中那群如花的女子,或许有显赫的家世,或许有绝美的容颜、机巧的智慧。她们为了争夺爱情,争夺荣华富贵,争夺一个或许并不值得爱恋的男人,钩心斗角,尔虞我诈,将青春和美貌都虚耗在了这场无体无止的斗争中。权与爱,权与情,权与色,权与钱,权与法,权与权……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演绎出一幕幕血与火的悲剧,也滋生了一桩桩荒诞离奇的丑事,一个个神秘难解的问题,既惊心动魄,又发人深省。
  • 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

    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

    《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是郑振铎先生重要作品之一,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及时总结了国外自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重大考古发现,例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等重要遗迹的发现和发掘历程,资料详尽,条理清晰,文辞生动,具有很强的文化价值和可读性。
热门推荐
  • 横赌

    横赌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关东赌场上流行两种赌法。一种是顺赌,赌财、赌房、赌地,一掷千金,这是豪赌、大赌。然而,也有另一种赌法,没财、没钱、也没地,身无分文,就是硬赌,赌妻儿老小、赌自己的命。在赌场上把自己的命置之不顾,甚至自己妻儿的生命,用人当赌资,这种赌法被称为横赌。横赌自然是几十年前的往事了,故事就从这里开始。和石钟山以往的《天下兄弟》、《天下姐妹》相得益彰,《横赌》更多是凸显父子这一伦理关系,是对“天下系列”纵深的挖掘和延续。
  • 这样管好销售团队

    这样管好销售团队

    客户对你的介绍爱理不理、对你的介绍总是不感兴趣、很快把你打发走、你与顾客无法交谈下去;当与客户见面交流时,无论你展示的产品有多好,介绍你的产品功能有多齐,都不能激发顾客对你产品的兴趣;接触过销售行业的朋友可能或多或少都会有过这样的感觉,销售,是一门技术活,日本保险销售员原一平,人丑陋,个子矮,他为什么能成为保险业世界级销售冠军呢?你知道客户为什么会购买产品的三大因素吗?你能很快了解客户的购买动机吗?如何全面提升团队的销售能力?如何形成团队成员间的良好沟通、有效互动?如何让团队充满激情,勇于进取?如何凝聚团队的力量,发挥1+1>2的聚变效用?本书帮您打造一支战无不胜的销售王牌之师!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教你学铅球·链球

    教你学铅球·链球

    田径运动是人类从走、跑、跳跃和投掷等自然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运动,主要作用在于健身和竞技,包括田径健身运动和田径竞技运动。田径运动是以发展人类的基本运动能力、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为目的,主要以“更快、更高、更远”为目标,以当代科学技术和专业基础理论为基础,不断挑战人类运动能力的极限,是人类体育运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走、跑、跳跃和投掷等基础运动能力的升华和典型表现。我们青少年学习田径运动,不仅具有健身、竞技、基础、教育等功能,主要是通过田径运动教学、锻炼、训练和竞赛,能对我们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并能培养竞争意识和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中国人说话术

    中国人说话术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说话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在说话的把握上,不仅讲一个“情”字,更讲一个“巧”字。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急于说服对方,往往易招致对方与己拉开距离,使谈话进入被动之中。要借题发挥,避重就轻,巧妙应付对方的刁难,使己方摆脱不利的窘境。
  • 霸皇的专宠

    霸皇的专宠

    他,帝都皇朝八王爷,用一切的坏得词语来描绘他都不为过,变态,恶棍,魔鬼.他视女人为玩物,视生命为贱草,目中毫无一切。我,名叫平凡,人如其名,平凡如沙粒。大学四年专修心理学,喜好研究一切病态的事物。被隔离了人群,成为了异类。一个前世的召唤,让我的平凡变得不再平凡。“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专人心理大夫!官居五品!”“是!”“.”“求求你,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已经给你了!”“你说过,不会放弃我的?”“可我也说过,一旦被列入黑名单的人,就是在浪费我的时间!”888888888888888888888声明,本文不是NP.哈哈.乐乐不喜欢NP.推荐:紫树叶子---<妖王暴后>紫树叶子---<总裁的正牌情人>野人乙---《绝代妖娆》http://m.pgsk.com/info/m.pgsk.com惟兮---《离婚以后》
  • 重生之逆转仙途

    重生之逆转仙途

    司凌原本以为这个世界上最悲催的事情是做了百年的善鬼!但是,原来还有比这更悲催的事情!不只穿成了个修为灵根尽毁的男人,原身还是穿越的黑暗玛丽苏的男人之一,又遇到了与原身有仇的金手指重生女,还要时不时地应付嫉妒的黑暗玛丽苏的男人们的设计迫害,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司凌决定,让穿越女和重生女相爱相杀去吧,她要赶紧修练恢复真身去了。此文开始女穿男,最后会恢复女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蛇蝎女王杀天下:裙臣跪倒

    蛇蝎女王杀天下:裙臣跪倒

    她,本该无情无爱王牌杀手,却沾惹了情爱,被人以爱人之命陷害,灰飞烟灭。再次醒来,却重生在了一个女尊王国的荒淫过度而挂掉的三皇女的身上。灵魂已换,看她在夹缝之中如何步步生莲,走到权利的巅峰。手段狠戾,步步算计,颠覆了人们心中那荒淫无能的形象。男妃无数,使劲万千解数,只为博她一笑,而她却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