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600000021

第21章 持戒:一切自由都有前提条件 (3)

当一个人站得越高,看得越远,就会发现自己很无知、很渺小,就像牛顿说自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就像居里夫人说自己很平凡。这样的话看似过于谦虚,他们在某一个时期,确实达到了人类智力所能抵达的最高点。然而,他们的话真的是来自他们的世界观,是极其真诚的。

谎言的纸包不住事实的火

智慧点金石

没有人会喜欢谎言,即使是善意的谎言。在佛教中尤其将说谎列入了禁忌中,在弘一法师的著作中提到《佛经》中所谓的十大恶行中,说谎就排名第四,由此可见佛教对于说谎的厌恶。

说谎,似乎是人的天性。我们暂且不论人们是因为某种原因,或者为了某种目的去说谎,但有一点不可否认,那便是我们或多或少都曾说过谎。

故事苑:曲径通幽

说谎,其实就是一种欺骗,欺骗别人以掩藏自己的真实行为或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但他们却不知道,事实和真理总有一天会浮出水面的,谎言的纸终究包不住事实的火。

有一个英国人查理·多森,为名利所驱,先后在1911年、1915年,两次预先把假化石埋在皮尔特顿沙丘中,然后向世人宣称他两次在同一沙层中挖掘出古代人头骨化石。开始还真的蒙骗了一些善良的人,将他的“发现”定名为“多森原始人”;后来经过科学家的反复测定,真相大白。多森落得个欺世盗名,被人耻笑的下场。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的:“你可以在一定的时间里欺骗所有的人,你可以在所有的时间里欺骗一定的人,但是你不能在所有的时间里欺骗所有的人。”

也许,很多人总是愿意去相信欺骗,说谎是一种获得名利的有效手段,在他们看来,欺骗的手段、谎言与资本是同等重要的。

在《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个关于说谎的猴子的故事:

一个水手带了一只猴子做他的航海伴侣,不巧的是海上突然刮起了大风,船翻了,船上的人全部掉进大海里,猴子也一样。可是,他拼命地往岸上游,游着游着,一只海豚过来了,海豚一开始以为猴子是人,于是就驮着猴子向海岸游了过去,快到雅典港口的时候,海豚突然问猴子:“你是雅典人吗?”猴子便回答说:“当然,而且我在雅典是很有名的。”海豚继续向前游着,对岸正是皮隔亚斯村,海豚又问道:“你是雅典人,那你应该知道皮隔亚斯吧?”猴子得意地说:“当然知道,皮隔亚斯是我的好朋友,我们小时候是同学。”海豚生气了:“哼,你怎么说谎呢?!”于是沉入水中。猴子最终淹死了。

的确,正如所罗门在他的论集中说:“吐露真话的,说出公义;做假见证的,显出诡诈。……口吐真话,永远定立……说谎言的嘴为耶和华所憎恶。”说谎是“人性之林”里的一条蛇,灵活多变,是狡猾和诡诈的。它经常在真、善、美之间游走,对三者进行离间,致使真变为假、善变为恶、美变为丑,甚至能将人变成魔鬼。

说谎者的嘴粘满别人的鲜血,这嘴像蛇的嘴一样有毒,被咬的人会因中毒而痛苦不堪,甚至丧命。

弦外有音

说谎者可能从说谎中暂时得到好处,但是他所得到的好处有赖于谎言不被人识破,而即使谎言不被识破,说谎者在心理上也要受到很大的折磨,因为他要费尽心机,不断地用新的谎言去弥补旧的谎言;而他每说一次谎,又使后面的谎言变得越来越必须,这就增加了他被识破的危险,而最重要的是,他只要有一点自我反省的能力,就不难想到:这样自己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这样的生活不是太苦了吗?由此而来的利益不是太沉重了吗?如此一来,他便让谎言伤害了自己。

而且,说谎的人能用谎言去骗取他人的信任,他们本身是聪明人,但有句古话用在这些说谎者身上再合适不过了,那便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的说谎者并不明白“纸包不住火”这样一个事实,从而往往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恶语一句六月寒

智慧点金石

言语上的恶劣同样也是佛教教义所不容许的,在弘一法师的著作中提到的《华严经》中就将口出恶言当做佛教中的第六大恶行。其实,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好美言,恶恶语。是人的本性,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好美言是人之善!证严法师说:“心地再好,嘴巴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话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说好话”,不是曲意奉承,不是马屁狗腿,而是诚恳讨论、热心关怀,用最温暖的语汇,表达最真挚的心意,如此而已。

故事苑:曲径通幽

佛陀在只园精舍的时候,六群比丘吵起架来,并且举出十点,嘲骂那些正直的比丘。佛陀知道此事后,便召集六群比丘来开示道:“过去,健驮逻王在得叉尸罗城治国的时候,有一头母牛生下一只小牛。有一婆罗门就从养牛人家讨回那只小牛,并为它取名叫欢喜满。婆罗门把小牛放在儿女的住处,每天拿乳粥饭食等喂养它,很爱护它。

“过了几个月,小牛长大了。它想:‘这婆罗门曾费了许多心血来养我,现在我是全阎浮提力气最大的牛,正好让我来显一次本领,报答他养育我的恩惠吧!’

“有一天,欢喜满对婆罗门说道:‘婆罗门!请你到养牛的长者家,告诉他说:我所养的雄牛能拖一百辆货车。你就以千金跟他打赌吧!’

“婆罗门就到那长者的家里,问长者道:‘这城中谁养的牛最有力气?’

“长者先举别家的牛来回答,最后说:‘全城中没有一头牛能及得上我所养的。’

“‘我也有一头牛,能拖一百辆货车。’婆罗门道。

“‘哪里有这样的牛?’长者不相信。

“‘我家里就有。’婆罗门得意地说。

“长者不服气,便以千金和他打赌。

“婆罗门回去后,便在百辆的车中装满沙石,为欢喜满洗浴,喂它香饭,把它驾在第一辆车的车轭上,举起皮鞭叱道:‘走呀!欺瞒者!拉呀!欺瞒者!’

“这时,牛听到这话,觉得自己并非欺瞒者,为何今天受这种称呼?它不知所以,四只脚就如柱子般立着不动。长者看到这情形,就叫婆罗门交出千金。

“婆罗门损失了千金,解下牛,回到家里忧郁地卧着。欢喜满牛走回来,看见婆罗门忧郁地卧在那里,便走上前去问他:‘婆罗门啊!你为什么躺在这里呢?’

“婆罗门很不高兴地回答道:‘千金输去了,还能睡觉吗?

“‘婆罗门!我在你家这么久,曾经打碎过碗没有?曾经在别处撒过粪尿没有?’

“‘都没有。’婆罗门连忙否认道。

“‘那么,你为什么要叫我欺瞒者呢?’欢喜满问道:‘你这样称呼我,是你自己的错而不是我的错。现在你可以再去和那长者赌两千金,但这次你可不要再叫我欺瞒者呀!’

“婆罗门听了欢喜满牛的话,再去和长者相约打赌两千金。

“依照上回的方法,把百辆货车前后联系起来,并将装饰好的欢喜满牛驾系在第一辆车子的前面。婆罗门坐在车上,用手轻轻地拍着牛背说道:‘贤者啊!前进呀!贤者啊!往前拉吧!’果然,欢喜满把联系着的百辆货车拉着前行,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专门养牛的那位长者终于拿出两千金来,其他的人看到这种情形也都拿出很多钱来赏赐欢喜满牛。婆罗门因为欢喜满牛的帮助,终于得到了许多财物。

“比丘们啊!恶语是谁也不喜欢的,就是畜生也不喜欢。”

佛陀叱责六群比丘以后,就制定学处,指示弟子们应该说柔软语、真实语、慈悲语、爱语,不可说恶语,因为恶语不仅伤害别人,更伤害自己。

正如佛陀的教诲一样,我们一辈子的大事便是“好好说话”,证严法师也曾说过:“一辈子的大事是‘好好说话’。”

弦外有音

人的话语就如同一把利刃,可以伐木,也可以伤人,就看操持者怎么用了。有时,一句污辱的话会促使一个善良的人行恶,一句宽慰的话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一句言真意切的表白可以获得一生的爱情和幸福,一句恶语相向的派头可以摧毁多年的夫妻之情……

事实也正是如此,一句或许在自己看来无关紧要的话,可能会在听者心田划开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因而古人说:“赠人以言,重于珠玉;伤人以言,甚于剑戟。”出口伤人似乎不需要太多的训练,但话语暖人却是一种长期修炼的本事,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理性约束,迈过人生的三重关隘

智慧点金石

佛门中人要求戒色、戒欲,等等,其中的“戒”就是人生旅途中的关隘。人生的路上免不了关隘,一不小心,便会迷失其中。

人生中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关隘,最难过的是君子三戒:少年戒之在色,男女之间如果有过分的贪欲,很容易毁伤身体;壮年戒之在斗,这个斗不只是指打架,而指一切意气之争,事业上的竞争,处处想打击别人,以求自己成事立业,这种心理是中年人的毛病;老年人戒之在得,年龄不到可能无法体会。曾经有许多人,年轻时仗义疏财,到了老年反而斤斤计较,钱放不下,事业更放不下,在对待很多事情时都是如此。

三戒如同人生三个关隘,闯过去,便是踏平坎坷成大道;闯不过去,便是拿到了一张不合格的人生答卷,轻则半生虚度,重则一生荒废,甚至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故事苑:曲径通幽

有一座泥像立在路边,历经风吹雨打。它多么想找个地方避避风雨,然而它无法动弹,也无法呼喊,它太羡慕人类了,它觉得做一个人,可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到处奔跑。它决定抓住一切机会,向人类呼救。

有一天,智者圣约翰路过此地,泥像用它的神情向圣约翰发出呼救。“智者,请让我变成人吧!”圣约翰看了看泥像,微微笑了笑,然后衣袖一挥,泥像立刻变成一个活生生的青年。“你要想变成人可以,但是你必须先跟我试走一下人生之路,假如你受不了人生的痛苦,我马上把你还原。”智者圣约翰说。

于是,青年跟智者圣约翰来到一个悬崖边。“现在,请你从此崖走向彼崖吧!”圣约翰长袖一拂,已经将青年推上了铁索桥。青年战战兢兢,踩着一个个大小不同的链环边缘前行,然而一不小心跌进了一个链环之中,顿时,两腿悬空,胸部被链环卡得紧紧的,几乎透不过气来。

“啊!好痛苦呀!快救命呀!”青年挥动双臂大声呼救。“请君自救吧。在这条路上,能够救你的,只有你自己。”圣约翰在前方微笑着说。青年扭动身躯,奋力挣扎,好不容易才从这痛苦之环中挣扎出来。“你是什么链环,为何卡得我如此痛苦?”青年愤然道。“我是名利之环。”脚下铁链答道。

青年继续朝前走。忽然,隐约间,一个绝色美女朝青年嫣然一笑,然后飘然而去,不见踪影。青年稍一走神,脚下一滑,又跌入一个环中,被链环死死卡住。可是四周一片寂静,没有一个人回应,没有一个人来救他。这时,圣约翰再次在前方出现,他微笑着缓缓道:“在这条路上,没有人可以救你,你只能自救。”青年拼尽力气,总算从这个环中挣扎了出来,然而他已累得精疲力竭,便坐在两个链环间小憩。“刚才这是个什么痛苦之环呢?”青年想。“我是美色链环。”脚下的链环答道。

经过一阵轻松的休息后,青年顿觉神清气爽,心中充满幸福愉快的感觉,他为自己终于从链环中挣扎出来而庆幸。青年继续向前走,然而他又接连掉进欲望的链环、嫉妒的链环……待他从这一个个痛苦之环中挣扎出来已经疲惫不堪了。他抬头望望,前面还有漫长的一段路,他再也没有勇气走下去了。

“智者!我不想再走了,你还是带我回原来的地方吧!”青年呼唤着。智者圣约翰出现了,他长袖一挥,青年便回到了路边。“人生虽然有许多痛苦,但也有战胜痛苦后的欢乐和轻松,你真的愿意放弃人生么?”“人生之路痛苦太多,欢乐和愉快太短暂、太少了,我决定放弃做人,还原为泥像。”青年毫不犹豫地说。智者圣约翰长袖一挥,青年又还原为一尊泥像。“我从此再也不用受人世的痛苦了。”泥像想。然而不久,泥像被一场大雨冲成了一堆烂泥。

弦外有音

人的一生需要迈过的坎很多,稍不留神,我们就会栽在其中一道坎上。不过,对于绝大多数人,或许最重要的是迈过金钱、权力与美色三道坎,就像孔子所说的“人生三戒”一样。

其实,无论你处于什么阶段,这“三戒”的内容,都应当牢记于心,“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以“礼”约束,用理性的缰绳约束情感和欲望的野马,达到中和调适,便能顺利走过人生的几个关隘。

同类推荐
  •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106岁高寿的本焕长老,在清明节前安详化归而去。总结他的一生,刺血写经、燃臂孝母;忘身求法、建寺安僧;弘法利生、行愿大千。世界浮躁,如何静定?生活的节奏那么快,烦恼那么多,如何解脱?对待名利财富,如何看淡、善用?对待生死,如何超脱?本焕长老给了一个答案:看得开,放得下。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方立天编著的《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把佛教中国化界定为“三化”,即民族化、本土化和时代化,并叙述了佛教中国化的不同阶段、途径和方式,还通过与中国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民间信仰、社会习俗等的互动关系,揭示出佛教中国化的实质,总结出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的六个重要特点:重自性、重现实、重禅修、重顿悟、重简易、重圆融。
  •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聆听圣哲教诲,汲取人文涵养,感受生命关怀,获取智慧启迪,当你为人生的种种烦恼所困时,当你为生活种种不平怨恨时,请读一点儿禅的故事吧!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和大智慧,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他像西西弗斯一样,被无法抗拒的命运困锁着,被高高在上的诸神无休无止地惩罚着,他是黄金囚笼里最高贵的犯人。虽然有芸芸众生对他顶礼膜拜,却没有一个人怜悯地抛给他囚笼的钥匙,诸神把世界托付给了他,他却只想要回他自己,要回那个最真的自己。
  •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四分册,讲述耶稣门徒的故事并介绍使徒的书信作品,对应《圣经·新约》的后23卷。使徒保罗原本是迫害基督徒的急先锋,但在去往大马士革的路上得到神启,归信了基督,从此冒着巨大风险坚定不移地展开三次传教,曾被投放监狱,依然坚持信仰直到最后被杀害。本册同时也讲述了基督教早期领袖彼得、基督耶稣厚爱的门徒约翰等其他使徒传播基督之道的故事。由于早期基督教是被罗马帝国禁止的,这些使徒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然而他们都展现出了强烈的大无畏精神,对后人有相当大的榜样作用。
热门推荐
  • 老子与道家学派

    老子与道家学派

    本书对道家思想进行了概说,并介绍了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和道家思想的精髓及历史上的显现。
  • 小旅馆

    小旅馆

    由于离大学近,许多美丽的女大学生出入于小旅馆,与小雷发生了复杂迂回的爱情故事,但当爱情遇到挫折时,小雷在事业与爱情之间。不得不做着痛苦的权衡。,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女众多的外语学院校门外的狂欢与消逝的过程。大学毕业考上公务员的小雷,从机关单位辞职后去社会上拼搏,却一事无成,锐气磨尽,他把致富的最后希望寄托于在大学附近开一个小旅馆上。小旅馆开张后,遇到了许多事情,也受到来自周围商铺其他创业者的竞争与打压,当生意好起来之后,小雷又受到房东的妒恨与村镇干部的欺凌
  • 8种成功个性

    8种成功个性

    你知道哪8种个性可以帮助你获得成功么?你知道你具备了哪几种么?你想获得成功么?这本书将要告诉你。
  • 外交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外交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他们,是能人,是强人,是名人,是巨人,是圣人,是伟人,是我们心中的大人物,同样也是常人,是凡人,他们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他们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他们曾万贯家财,也曾一贫如洗;他们曾所向无敌,也曾溃不成军。《外交家成长故事》为读者讲述李斯、诸葛亮、管仲和洪承畴的故事。
  • 杨力讲低碳养生

    杨力讲低碳养生

    我们在环境中生活,在生活中追求健康,追求养生之道,没有“低碳”的环境,我们就无法健康地生活。而低碳的环境又取决于我们能否“低碳”地生活,“低碳”地开展养生活动。但有了低碳的环境,不代表我们就能健康了。我们还必须通过一定的养生方式才能实现健康。
  • 难忘的少年时光

    难忘的少年时光

    每个人都是从出生到成年,中间都会经过一个必会经过的时期——少年。少年的时光是那么美好,但是又是那么的令人着迷、怀念,令人难以忘怀。《难忘的少年时光》一书中讲述了“让花朵在受伤处绽放”、“贪婪换来的惩罚”、“不要让冲动左右了你”等故事,跟随本书去回忆自己的少年时光吧。
  • 听礼仪专家讲故事

    听礼仪专家讲故事

    礼仪举止,在人们眼中已经成为判断一个人品格优劣的标准。礼仪举止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外在体现,不了解你的人往往会通过你表现的礼貌举止来评判你的人格。虽然说礼仪举止并不完全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内心善良与否,可是现实中大家只能看到你的举止,无法透视到你的内心。即使这是十分不公平的一件事情,你也必须学会接受,并且把培养自己良好的礼仪举止当作你重要的一课来学习。本书将给你具体场合的具体礼仪指导,不仅可以作为你检视自身修养举止的标尺,也可以作为一本实用的工具书,让你在不知所措的社交场合中找到一盏明灯。
  • 真假亨特

    真假亨特

    美洲大陆正上演奴役、征伐和仇杀的悲剧。通过与印第安尤马部落的联手,老奸巨猾的梅尔顿把一批德国劳工诱骗到一座古老的神秘矿井劳作,同时还传闻他绑架了一些神秘人士。此时,梅尔顿的侄子与大富翁之子亨特,二人长到难分彼此的相似程度,由此引出一场争夺家族遗产的谜案……老铁手得知消息后,不顾个人安危,历尽艰难险阻找到了悬崖城堡,却阴差阳错救出了尤马部落的头领,以及美丽的犹太姑娘尤迪特,在救出遇难同胞的惊心动魄的斗争中,也穿插了着同样惊心动魄的爱情纠葛……刚毅智慧的老铁手和“丛林之王”温内图再度联手战胜邪恶力量,除了勇气的较量之外,还有正义、智慧的对决。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魔武变

    魔武变

    莫名其妙的穿越,万年单传的职业,刻骨铭心的爱恋,跨越生死的修炼,铭记一生的仇恨,看主角如何以最垃圾的职业走向成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