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3800000007

第7章 都是乱用职权惹的祸(3)

面对充满机遇的新兴市场,欧洲总公司希望旗下这家公司能找到一位了解中国,并在同类产品和服务市场开拓方面经验丰富、能力出众的本地市场营销总监,以迅速打开局面。巩正帆进入了三方公司的视野——他是国内某着名商学院的优秀毕业生,有十几年深厚的海外和国内市场管理经验和杰出的业绩。不过,从他接受罗杰·欧文的邀请,坐进三方公司80平方米的市场营销总监办公套房起,好日子似乎就到头了。

像下面这样的电话会议场景时常出现:

“在中国,市场份额是最重要的,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坐在新加坡办公室的亚太区总裁俨然一副“圣上旨意下”的态度。而“圣旨”一下,必然引起两位副总裁的积极反响:“利润!利润!现金为王!渠道维护吃掉我们太多成本了!”刘天亿显得很激动。田大壮却外柔内刚,停几秒后若有所思地反驳:“我们没有足够的人力在大陆做直营,渠道决不能放,这方面还有比我更清楚的吗?”接下来每位老总都会找各种机会与巩正帆单独沟通,希望能够在这位新上任的市场营销总监身上多发挥点“领导力”。巩正帆每次都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在三种不同声音的夹缝里找寻方向。

“你知道,我现在有三个婆婆要伺候着。”巩正帆向爱人倾诉着,“我现在不是市场营销总监,是公关总监,他们的意见从来不会真的一致,每个人却都要求我做好协调,在三位老大之间来回周旋和沟通几乎占去我2/3的精力,一个小小的方案改过去又改回来,市场战略根本无从考虑。”

的确,巩正帆来了之后,因为市场方案一再搁置、拖延,市场部每次精心策划的营销活动最后都匆忙上阵,有两次甚至是老板提前两天决定把已经取消的路演重新实施的,而且要照原计划执行,搞得巩正帆的团队连续38小时没人回家。由于准备匆忙,效果自然差强人意……巩正帆的部下中一些不愿跟着他当三夹板的干将开始离开。每次离职面谈,巩正帆和任天明听到的都是一样的台词:“田总,你对我很好,搞市场也有一套,但上面的情况你也控制不了,我们虽然愿意跟你干,但却不想反复折腾。我实在不想在公司浪费时间,下次有缘继续合作吧。”

巩正帆明里暗里不止一次向三位老大建议,然而,一切照旧。终于,一封辞职信给这一切划上了个尴尬的句号。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种多头领导的状况是深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的结果。首先,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造就了人们官本位的思想。这一思想的具体表现就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同样,作为员工,见到比自己职位高的上司,不管是不是直接管理自己的,都必须要毕恭毕敬,说什么听什么。这种传统文化塑造出来的官本位思想,使得管理者习惯于对任何事情都指手画脚,因为员工不敢不听。而作为员工,由于缺少了平等的文化氛围,就不得不委屈地接受各级领导的指挥。

其次,在东方的管理文化中,几乎都流露出强烈的等级意识,这也是由东方文化的性质决定的。以日本为例,日本人的等级意识可谓是根深蒂固,这一点读者可参阅美国人鲁思·本尼迪克特的着作《菊与刀》。中国人的等级意识并不是很强,这从古代的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可见一斑。但是,中国却一直都处在一个等级色彩比较浓厚的文化环境中。

在一个等级意识浓厚的氛围中,管理的层级很可能就会变得繁杂臃肿,再加上人们会刻意地去服从这种制度,从而导致管理层在管理的过程中越位、推诿等现象层出不穷。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本土企业在学习西方的扁平化管理时,只能学到形式和表象,却无法真正达到扁平化管理境界的原因。扁平化管理要求上级授权、放权,以提高效率,但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皇权是至高无上的,推而广之,除非不得已,上级是不能轻易把权力交给其他人的。在这种组织氛围内,即使在形式上设立了扁平化的组织机构,但由于没有充分的授权,下级仍会事事请示,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徒有其表。

可见,多头领导、越位管理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因为等级制度的存在或者管理制度的不规范,真正的原因是人们潜意识中的等级思想在作怪。这种思想使得员工不敢得罪那些越位领导,而拥有权力的领导因为员工的这种畏缩,就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对任何事情都要管上一管。

本来多头领导应该让企业的视野更广,现在情况却恰恰相反,只有临时仓促的行动和短期目标;本来多头领导让智慧更集中,员工更有安全感,而现在很多人却无所适从,选择离职。这些都归因于企业没有一根主干、精神或灵魂。

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

有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靠法治、靠机制、靠系统,而靠个人权利、靠命令、靠指挥来使企业正常运转。不可否认,有些企业创业初期,人治因灵活、决策阻力小而使企业“船小好调头”,从而更容易获得发展机会,但企业再上一个台阶之后,人治大于法治便暴露出诸多弊端:首先,用命令指挥手段去操控企业越来越不灵,原因是企业大了,部门多了,命令有时“鞭长莫及”;其次,人治大于法治,使员工产生越来越多的不满情绪,他们迷茫、困惑、抱怨,而积怨一旦深入,也就离辞职不远了。

任人唯亲是私营企业最大的特点,也是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之一,正是因为任人唯亲,所以一些优秀员工备感能力发挥无望,不得不“逼下梁山”,一走而解脱之。

项羽以任人唯亲、嫉贤妒能为世人所不齿,刘邦则以知人善任着称。其实,汉高祖刘邦也是个任人唯亲的人。最典型的就是对卢绾的任用。卢绾与刘邦同里同日生,两家素相亲相爱,这就奠定了二人关系的基础。长大后,两个人又是同学,关系特别好。而到了刘邦逃亡时,卢绾与之相伴、追随左右,两个人的关系又更进一步。在刘邦起兵后,卢绾基本上无所作为,但这并不影响他在刘邦的庇护下飞黄腾达,跃居众将相地位之上。从卢绾日后的表现来看,他并没有作战才能。到了封王时,刘邦还是想封卢绾为王。并且他的这种心思早已为众部下所洞悉。众人顺从刘邦之意曰:“太尉长安侯卢绾常从平定天下,功最多,可王燕。”于是,刘邦顺水推舟地立卢绾为燕王。然而大家所说的“功最多”,恰好透露了极大的讽刺意味。不仅如此,卢绾受宠幸的程度更大大超过其他诸侯王。

在一些企业中,因为某个人是老总的亲戚或者朋友,在职位和岗位的升迁上,有着一定的特殊性,相比之下,会比其他人获得的机会更多。这个人或许在公司工作了一定的时间,但他如果并没有达到升迁的要求,就可以直接获得升迁的机会,不仅仅是一种制度上的改变和特殊性,也让许多员工看到这样一种有失公正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在这方面的文化环境影响较大,也会让许多有能力的员工对企业失去应有的信心。因为企业并没有一种公平的竞争上岗的机制,只是任人唯亲,没有真正珍惜有才干的人,这样的损失不仅仅是人才方面的损失,更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所以,有些老板滥用权力、任人唯亲、裙带关系对企业的发展及内部管理,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中国的企业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不成像全球500强企业那样的大企业?为什么有些成功企业不是死在激烈的竞争中而是败在继承人手中?这就是任人唯亲、裙带关系给企业带来的致命打击。许多企业创始人在即将退休时往往会大力提拔自己的子女作为未来的接班人。有不少的中小企业都有着浓厚的家族企业背景。其中的亲朋好友不是把持着关键的位置,跨部门地指手画脚,就是在一些重要的岗位上耀武扬威,自觉高人一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一点沾亲带戚关系的员工们能放开手脚施展自己的才华吗?难以施展开拳脚,就只有另觅高枝了。

同类推荐
  • 李嘉诚谈商录

    李嘉诚谈商录

    972年,1928年7月29日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其父李云经病逝。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他被迫放弃学业到一家茶楼工作。1943年,长江实业在香港成功上市。1979年,长江实业收购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李嘉诚成为第一个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1957年,创立长江工业有限公司。1980年,成立李嘉诚基金会。从此积极投身公益事业。1981年,李嘉诚,创办汕头大学。1950年,白手起家创办长江塑胶厂。1985年,出任汇丰银行董事局非执行副董事长
  • 管理定律

    管理定律

    什么是管理?“管理”一词,最初的意思是竹管的纹理,后来在现代社会中,拓展为以人为中心,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而进行的协调活动。什么是管理学?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门学科。人们学习管理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在企业现有的条件下,通过合理地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水平。学好管理学,用好管理学,将对我们的工作有极大的帮助,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可以优化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 最受欢迎的哈佛营销课

    最受欢迎的哈佛营销课

    本书从市场营销规律、营销策略、营销方法、营销宣传等方面,着重指出现代营销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并提供了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解决方案。其中列举了肯德基、戴尔公司、4S汽车销售店、沃尔玛、农夫山泉、奇瑞集团、王老吉凉茶等全球知名企业翘楚的营销方式方法,通过品牌成功案例的研究,告诉你这些世界品牌背后的经营秘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营销,改变旧有的传统经营思维,引进先进的创新营销思路,将差异化营销、特色营销、情感营销、文化营销、定制营销;逆向品牌战略、跨行业品牌战略、敌对品牌战略、反营销战略、促销战略等一网打尽。掌握了这些方法,你也可以和世界营销大师一路同行,创造销量奇迹,成就一流的营销高手。
  • 贯通中国人性的36个管理细节

    贯通中国人性的36个管理细节

    以个案例分析方法,透视中国人的行为特性,进而提出并阐明一系列经实践证明有效的中国式管理行为要点。不同于以往的中国式管理书籍,以人性人心为主干,在众多管理著作中,可谓是别开生面之佳作。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方面,有很多企业家借鉴中国古代思想建立起特有的企业文化,形成自身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优势,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企业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式管理的要义,在于以人为中心、理人管事,透过管人的方式,达到安人成事的最终目的。但是,由于忽视中国人性化领导与西方法制化管理的区别,很多企业盲从西方式管理而不得要领,导致过度管理而缺乏领导,最终影响整个组织营运的绩效。
  • 刚柔之道

    刚柔之道

    中国家电企业用不到30年的时间完成了别人要花100年才能完成的飞跃,其残酷程度、淘汰速度、变革力度不言而喻。美的和格力一个“刚强霸道”,一个“柔情似水”,究竟何种模式才是当今商界王道?本书全方位、深层次解读两位家电领军人物的传奇故事,为你揭开中国式商道管理的神秘面纱。
热门推荐
  • 水煮天下:十夫九美

    水煮天下:十夫九美

    身为来自末世的神偷,纳兰珑月只有一个原则,别惹姐,姐心眼小。各路美男花招多,对不起,硬的欺,软的怕!走南闯北寻宝贝,宫廷江湖一锅煮,挥一挥衣袖,把所有云彩都带走。面瘫的卧底夫君,惺惺相惜的废柴将军,狡黠如狐的敌国世子……其实,现实与理想可以一样丰满。
  • 敞开心扉拥抱生活(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敞开心扉拥抱生活(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重生宅男的末世守则

    重生宅男的末世守则

    接到入月四日、也就是本周四本文入V!无空间、无异能、无大腿可抱的三无男主,小心谨慎的在末世生活了足足十年,没落进丧尸口中,却倒霉地死在两拨势力火并之中,实在有些让人怅然若失。可一睁眼,他竟回到了十年前、末世前三个月!他依旧是那个没有异能、没有空间的普通人,但他拥有足足十年的末世生活经验!即使不去打丧尸、不去猎异兽,他也能在安全区小心谨慎的种田为生。找个安全的房子、利用种种前世归结出来的技巧种田持家换肉吃,如果可以,再找个能安心和自己搭伙过日子的人共度余生,普通人自有普通人的小小幸福。可原本以为...
  • 倒霉剩女的穿越史:皇后培养计划

    倒霉剩女的穿越史:皇后培养计划

    实在是不好意思说,本人靠拍马屁起家。刚投胎就为名字放声大嚎,有个帅哥在身边却是自己亲哥,没法下手。刚刚长大,本以为还可以多快活几年,就犯了太岁,和皇帝较上了劲。不就是让他和男子“接触接触”吗?又没深入发展,至于要她进宫折磨她吗?跑吧跑吧,为了今后的美好生活.....      
  • 野人踪迹(走进科学)

    野人踪迹(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勇创仙路

    勇创仙路

    天有路,人有言,懵懂少年来修仙。修仙路,步步艰,少年独力创青天!修仙途,历劫难,劫不死,此心变。人心变,天心转,由人成天步两端!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垛口

    垛口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天使爱过你

    天使爱过你

    离家出走的贵族小姐方沁在快餐店打工,邂逅了身份神秘已失忆的流浪汉“利”,之后方沁莫名被两股恶势力追杀,利舍身相救并全程保护方沁安全。两人在逃亡的过程中相爱,但方沁却发现利突然变得冷漠,身体也大不如前,而且利的神秘身份一直是困扰方沁的心结。一场恐怖袭击让两人从此失去了联系。十年后,一场突如其来的流感风波,他们再次相遇。他是著名医院最年轻的胸外科主任、流连花丛的“三不”男人,而不再是她记忆中那个一心一意呵护她的爱人,他无法记起他们的过去。然而命运却仍把他们交织在一起——为了挽救一个小生命,必须创造一个新生命。前路迷茫,如同他们曾经拥有的爱情一般,消逝,抑或新生?
  • 稻盛和夫经营真经

    稻盛和夫经营真经

    本书从人生磨砺、创业之路、经营哲学、用人之道、自我修养、社会责任和投资眼光来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稻盛和夫的经营策略和人生感悟,从他的一言一行中领略经营之圣的人格魅力。并且用智慧小语的方式总结稻盛和夫先生的经营智慧,帮助我们在职场道路中少走弯路,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