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5900000008

第8章 在白色恐怖中的上海(1)

十、入党

一九三○年十月初,被父母和妻子牵肠挂肚的何克全踏上了黄浦江的码头,回到了离别三年的上海。

那天黄昏,秦邦宪临风伫立在码头上。他穿着浅灰色西装和锃亮的皮鞋,脸上那副黑框圆眼镜在夕阳余晖下一闪一闪的像在放电。头上那片永远也梳不弯的黑发,被海风吹得如同劲草一样不屈地抖动着。

秦邦宪是来迎接何克全的,他对何克全的盼望真有些望眼欲穿。

当何克全兴奋地登上码头时,秦邦宪迎上前去。

两位莫斯科的同窗紧紧地搂抱在了一起。良久,他们松开双臂。秦邦宪把自己的披风脱下,给何克全披上。

望着比自己小了一岁,却像亲哥哥一样体贴自己的秦邦宪,何克全十分感动。他过意不去地把披风脱下,要还给秦邦宪。

秦邦宪重新给何克全把披风披上,说:“刚从轮船上下来,别凉着了,这里深秋的气温,不比莫斯科高到哪里去啊。”

何克全全身热了,这使他想起一九二七年离家那天夜晚,母亲给他装鸡蛋、妻子给他塞银元的情景。于是,他情不自禁地抬头西望,因为父母和妻儿就在他所向往的地方啊!

秦邦宪为何克全提着行李箱,抚着何克全的背部大声说:“走,先去湘菜馆,解决一下饱肚子的问题。”

何克全把视线收回说:“你是江苏人,不是不吃辣椒吗,为什么去湘菜馆?”

秦邦宪说:“今天你是客人,我是主人。我请你的客,当然得先照顾你的口味喽。”

何克全更加感动了。革命在外,浪迹天涯,虽然没有在家时家人照顾得那么周到,但党团组织这个大家庭,也是非常温暖的。今天,秦邦宪不但亲自到码头迎接自己,还把他的冷暖饱饿考虑得这样周全,真是一般人想不到的啊!

在路边僻静的菜馆里,秦邦宪点了辣椒炒腊肉、辣椒炒焙鱼、辣椒炒香干豆腐和一碗三鲜汤。

秦邦宪一边吃,一边向何克全介绍着国内的情况:“克全啊,国内真正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人不多。你这个莫斯科中山大学的毕业生,又经过少共国际学校培训,从现在开始,可要担当大任了。”

何克全说:“邦宪,尽管你比我小一岁,可你是比我高一个年级的学兄。在你面前,我只能算个学弟。回到国内,我得向实践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秦邦宪说:“当然,都说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嘛。不学习不行啊。过去你所佩服的李立三,就因为对中国革命的实际学习不够,又不听共产国际的话,前几年里,他可给革命事业造成了大损失……”

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年,由于军阀混战,蒋介石等人无力顾及中国共产党的存在,党和人民的力量借此机会从大革命的失败中恢复过来,党员由六大时的四万,迅速发展到十二万。经过三年游击战争,红军主力发展到十多个军七万多人,建立了湘赣、闽西、湘鄂赣、闽浙赣、鄂豫皖、洪湖、左右江、陕甘、琼崖等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在三百多个县建立了红色政权,并深入进行了土地革命。以李立三为实际领导的中共中央这时头脑发热,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错误地判断了反动统治的危机。一九三○年六月,政治局会议在上海召开,通过了由李立三起草的《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的决议。李立三说:“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它的头脑与心脏,单只斩断它的四肢,而没有斩断它的头脑、炸裂它的心脏,还不能置它于死地。要达到此目的,就要靠工人阶级最后的激烈的武装暴动。”于是,一系列军事行动由此开始。与此同时还发动了武汉暴动、南京暴动、上海总同盟罢工!李立三甚至异想天开,要将苏联西伯利亚的十万华工武装动员回国,投入战斗。李立三的一系列“左”倾盲动计划,又一次使中共蒙受了惨重损失。当时,远在莫斯科担任共产国际负责人的瞿秋白头脑比较清醒,收到文件后,一针见血指出:“李立三发疯了!”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立即给中共中央发电报,命令立即停止各地冒险暴动。同时,派已经卸下驻共产国际代表职务的中共总书记瞿秋白随周恩来回国,并责成李立三速去莫斯科汇报情况。

瞿秋白、周恩来八月回国,并于九月二十日召开的中共中央六届三中全会扩大会议上,传达了共产国际的指示精神。会上,与会者以“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造成的惨重代价为依据,对李立三路线进行了指责和批判。

在血的事实面前,李立三受到震撼,冷静了许多,不得不作出深刻的检讨。

…………

秦邦宪对何克全说:“李立三的情况你是知道的,原名李隆郅。为了便于在工人中开展工作,在离开长沙到你家乡安源煤矿之前,毛泽东建议他把隆郅改为立三,把名字中的繁杂笔画尽量减少,好让工人记住他的名字。李立三在安源,按照毛泽东的意图办事,确实干得很出色。但是近些年来,这位老兄的脾气越来越火暴,听不得不同意见,认为现在的革命好比干柴,一根火柴就可以点燃。他认为新的革命高潮已经到来,恨不得一个早晨就把整个旧世界掀翻。那次在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会前,斯大林接见向忠发、周恩来、苏兆征、蔡和森、项英、瞿秋白、张国焘、李立三时,斯大林同志语重心长地说:‘中国革命形势现在还处在低潮而不是高潮,但正走向高潮。现在正处于两个高潮之间。’可李立三不信这个邪,更不顾斯大林是共产国际的领路人,当着斯大林同志的面大声表示异议说:‘中国革命现在还是处于高潮,因为各地还存在着工人、农民的斗争!’……”

何克全认认真真地听着。

秦邦宪说:“结果呢?他所发动的一系列迎接红五月的罢工、暴动,被碰得头破血流,使革命力量遭到巨大损失。上个月召开的六届三中全会上,李立三被撤销了中央宣传部长和中央秘书长的职务。”

何克全当然知道党内近期所发生的事,但他想了解得更为详细一些,想通过对情况的掌握,更好地为党工作,让自己进步得更快。他问道:“听说李立三作出决定的前前后后,远在江西根据地的毛泽东,曾经向他提出过不同意见?”

秦邦宪给何克全碗里夹了块肉,示意何克全多吃些,回答说:“是的,李立三‘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的部署,同毛泽东坚持先在农村实行武装割据的主张是根本对立的。钻山沟的毛泽东不同意攻打大城市,说那样会把三年来积攒的一把本钱打光。可李立三不再是当年毛泽东派在安源开展工人运动的留法学生,他以为自己翅膀已经硬了,可以一跃千里、独往独来了。他不但不听毛泽东的劝阻,相反还挖苦毛泽东在江西的游击战争是‘逃、跑、走’。”说到这里,秦邦宪揶揄一笑:“嘿嘿,这两个湖南老乡,真是针尖对上麦芒了。”

何克全点了点头。

秦邦宪说:“今年六月十五日,李立三居然以中共中央的名义,给红四军前委,实际上是毛泽东,去了命令式的一封信,信中说:‘……你们现在完全反映着农民意识,在政治上表现出来机会主义的错误。……你们固执过去的路线,主要是你们没有了解整个革命形势的转变。这的确也难怪你们,因为你们处境太偏僻了。……中央新的路线到达红四军后,前委须坚决按照这个新的路线转变……如果前委有谁不同意的,应即来中央解决。’毛泽东迫于中央的压力,加上久居山里,也怕对有关国内和国际局势的了解不全面,而贻误战机,不得不和朱德接受中央的命令,在军事上参与了攻打长沙和南昌的行动。但是,毛泽东根据江西的实际情况,在所谓执行的过程中,竭力保存自己的实力,避免了红军在整个中央部署的行动中遭受大的损失。听江西苏区回来的同志说,在这次行动中,根据地不但保住了,而且有所发展。我不知道毛泽东这样做到底是对还是错。如果是对的,那以后听是听,做是做,号令怎么统一?如果是错的,那江西的根据地又怎么保得住?”

何克全叹了口气说:“李立三过去是我非常敬佩的人。他是我老家相邻县湖南醴陵人。他和刘少奇在安源时,一个在幕后,一个在前台,闹安源大罢工时组织得有板有眼,有声有色。那时,我还在萍乡中学读书,我们学校的师生都跑去安源看热闹,我们真被他们的勇敢行为所感染了。没想到,他像流星划过夜空一样,就这样草草地离开了在中央秘书长的工作岗位。”

秦邦宪见何克全有些伤感,便及时警醒他说:“李立三败走麦城,你不应该感到失望。”

何克全抬起头来,望了一会秦邦宪说:“我……当然不会。”

通过莫斯科三年的学习、培训,见了世面,长了知识,何克全自我感觉成熟了许多。特别是通过反托洛茨基的斗争、“江浙同乡会”、中山大学校园风暴和中大清党运动等,何克全目睹了米夫代表共产国际处理瞿秋白等人的过程,认为共产国际才是真正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共产国际才是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依靠和保证。特别是共产国际对李立三“左”倾冒险错误事先的制止,证明了共产国际有先见之明。

这次离开莫斯科,米夫私下里告诉他,鉴于瞿秋白、周恩来回国后在处理李立三的错误问题上过于宽容,斯大林和共产国际非常生气,认为他们和了稀泥,搞了调和,说李立三犯了这么严重的错误,居然在六届三中全会上,还继续选他当中央政治局委员,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这是共产国际不能容忍的。因此,共产国际已经决定,米夫将来中国指导工作。同时,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还写了《给中共中央关于立三路线问题的一封信》,信中主要对中共六届三中全会表示强烈不满。这封信已经由回国的沈泽民等带上了路。何克全肯定地认为,一场问责主持中央工作的瞿秋白的斗争即将拉开序幕。

刚刚二十四岁的何克全,已经做好了与犯有调和错误的中央领导作斗争的准备。因此,当秦邦宪谈到李立三时,何克全毫不含糊地说:“李立三犯了这么严重的错误,我怎么会为他失望呢?人类社会是个大舞台,总在上演着优胜劣汰的悲喜剧。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旧的不去,新的怎么来?”

秦邦宪很是惊喜何克全这种态度。面对着这位头上立有永远也压不弯的头发、脸上有凸显颧骨和身上尚存些许稚气的同学,秦邦宪认为何克全真是个不可多得的同志。自己需要他,王明需要他,王明的需要说穿了也是当前共产国际的需要,也是当前中共的需要,是中国革命的需要啊。

王明、王稼祥和秦邦宪一九二九年回国时,恰逢李立三执掌中央大权。米夫虽然电示中共,要重用王明,但李立三鉴于王明阅历浅,又没经历过大革命锻炼和考验,因此只安排他在沪东、沪西区委做些宣传工作,为《红旗》杂志采访些稿子。

为此,王明认为李立三对他大材小用,不仅大发牢骚,还跑到当时任全总党团书记的罗章龙那里大诉其屈说:“共产国际东方部派我回国,不是做普通工作,而是当领导。对这一点,你要认识清楚。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以来,不懂马列,十分幼稚,一贯右倾,需要从上到下进行改造。”

当李立三进行“左”倾冒险时,王明深知胳膊拧不过大腿,马上公开改变对李立三的态度,当即追随李立三。李立三见王明在自己面前低了头,就将他调到中央宣传部任秘书。当李立三“左”倾冒险错误遭到共产国际远东局驻上海代表罗伯特的反对时,王明便又见风使舵,和秦邦宪、王稼祥一道,利用李立三七月九日召开政治会议的机会,引经据典,对李立三、向忠发进行了猛烈抨击。

对此,李立三、向忠发按捺不住内心的怒火,以中共中央的名义,给王明六个月留党察看处分,给予追随王明的秦邦宪、王稼祥严重警告处分。

之后,王明被调往江苏省委宣传部当干事。王稼祥被调往香港工作。秦邦宪还算走运,继续留在中央机关。

七月十六日,中共中央三中全会对李立三进行批判,王明当然高兴。但没想到的是,主持会议的竟是瞿秋白。而瞿秋白宽容了李立三。

王明认为,瞿秋白在中央是座山。有这座大山压在头上,他永远不会有出头之日。看看吧,明明是李立三“左”倾冒险错了,瞿秋白却不撤销李立三给予他的留党察看的处分。

王明对瞿秋白公开表示不满。

瞿秋白没有计较,出于对年轻人需要加强磨砺和锻炼的考虑,决定让王明去江西苏区工作。

王明为此恨得咬牙切齿,认为这是瞿秋白报复他,要置他于死地……

那天,王明找到秦邦宪,在秦邦宪的住所里摔杯子、拍桌子,大骂瞿秋白借机整人,说他今生今世跟瞿秋白没完。

秦邦宪等王明发泄完后,给他倒了杯凉水,叫他冷静一下。

秦邦宪说:“老同学,你的脾气太躁了?”

王明一口气喝完水,将杯子往桌上一顿说:“是瞿秋白把我推在火炉上烤,我能不躁?”

秦邦宪见王明依旧控制不住自己,就说:“你如果不冷静下来,那就马上去江西赣南,去找那个从井冈山上下来的山大王毛泽东,我给你开介绍信。”

王明这才把嘴闭上。

秦邦宪说:“你刚回来,不知道上海的情况起了变化。”

王明眼睛一睁,问:“变化……什么变化?”

秦邦宪推了下眼镜,不紧不慢地说:“共产国际来信了,是给李立三错误定性的,说李立三犯了反国际的政治路线错误。信里对刚刚召开的中共三中全会很不满,说瞿秋白犯了‘调和错误’。”

王明两眼一亮,一把抓住秦邦宪的手问:“这信到了吗?现在在谁的手里?”

秦邦宪推开王明的手说:“在夏曦、沈泽民、陈昌浩手里,他们正在回国的路上……”

“在他们手里?!从莫斯科到上海得走多长时间!等他们的信到达时,我早就到了江西的大山沟里喝上毛泽东煮的南瓜汤了。”

秦邦宪说:“为什么非得等他们到来?何克全明天就到上海。我想,作为米夫信任的人,他对共产国际那封信的内容肯定知道很多。明天我去码头接他。”

“何克全回来了?”王明桌上一拍说,“好,太好了,明天我跟你一起去接他。”

秦邦宪说:“你去做什么?你是江苏省委的宣传干事,以什么名义去接他?不怕别人说我们搞小宗派吗?”

“这……”

“心急吃不得热汤丸,一切由我这个还在中央工作的老同学来办理。”

…………

秦邦宪给何克全的杯里加了些茶水说:“眼下,中国革命就靠我们这些从莫斯科回来的人了。本来想在莫斯科介绍你入党,因为我和王明突然回国,把这事给耽误了。这次回来,马上解决这件最紧要的事……”秦邦宪说到做到。一九三○年十一月,在他的介绍下,何克全在上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秦邦宪接着问道:“听说共产国际给中央来了一封信?”

何克全出于对共产国际的充分信任,以及对秦邦宪的感激之情,就把从米夫那里获得的消息告诉了秦邦宪。

秦邦宪兴奋地说:“克全,你先住古拔路我的住所。床铺等一应生活用品,我都给你准备好了。以后还有好多事我们在要在一起商量,走吧。”

何克全感慨地说:“邦宪,三年前,我在上海板凳还没有坐热,就匆匆去了苏联,对大上海可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两眼一抹黑,还得靠你指点喽。”

秦邦宪说:“有共产国际给我们指路,我们还怕不能在茫茫夜海中找到走向胜利彼岸的道路?”

何克全说:“一定能找到,我们!”

十一、志同道合

获悉共产国际来信的内容,王明神气十足了。他不但拒绝去江西,而且擅自离开江苏省委,搬到离中央办公地不远的斗鸡桥边住下来。

同类推荐
  • 阎锡山传

    阎锡山传

    本书采用祖国传统史学的实录风格,努力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让历史人物回到历史中去。阎锡山一生是如何走过来的?以及他对历史所发生怎样的影响?阎锡山是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客观评述这样的历史人物,做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左宗棠全传

    左宗棠全传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左宗棠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竞因此成为清朝晚期著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
  •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书中的主人公施星灿同志是湖北省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全国税务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典型、湖北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后简称恩施州)道德模范,被誉为“信念老人”。《人民日报》、《中国税务报》、《湖北日报》、《解放军报》、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国内30多家媒体曾报道过他的事迹。本书通过许多真实、朴实和生动的故事及珍贵的图片反映了全国税务系统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先进个人、全国税务系统我身边的好税官、湖北省创先争优先进人个人、湖北省道德模范、湖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恩施州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利川市优秀共产党员施星灿的一生。
  • 咏远有李

    咏远有李

    李咏生前唯一自传作品,出版于李咏四十岁时,四十不惑的李咏在本书中透露了很多不为人知的趣事,道出了一切绕不开的经历、感悟、感恩,当然还有痛苦和牢骚,让我们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李咏。
  • 千古枭雄朱元璋

    千古枭雄朱元璋

    少年贫寒,徘徊在死亡边缘;中年称王,终创建千秋霸业;千古枭雄的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秘密……他,做过和尚,做过乞丐,终君临天下,成为九王至尊;后人评说,他是明君,惩治贪官毫不留情;后人评说,他是暴君,兔死狗烹杀人如麻,他,被人称为千古枭雄——朱元璋。
热门推荐
  • 天痕剑纵

    天痕剑纵

    “我想体验时间极痛,极苦,即使下地狱也不惜”我只懂冷漠,我只爱剑,一生剑相伴,此生剑相随……
  • 丞相,快到碗里来

    丞相,快到碗里来

    女扮男装文,爆笑,非NP!!但口味略重,男女主干净,结局一对一,入坑者慎之…*她常常在想,名气这玩意绝对是炒出来的!否则为何一本“合房指要”背的融会贯通的她,愣是被传成了三岁识五经,四岁论国策,这般坑爹?她也偶尔会想,若不是当初头脑一热,放着好好的公主不做,非要女扮男装入朝为官。如今便也不会落得遂安城断袖之首的名声,任人鄙视了…她曾无数次的想,如果不是当初色迷心窍,调戏了当朝丞相,结果弄得被他三天一次大弹劾,两天一次小弹劾,也就不会被皇上那鸟人,俸禄扣到差点倒贴了…面对着这样一个正直,凛然,从来不拿正眼瞧一下自己的丞相,她到底是该挠墙呢?还是挠墙呢?*片段一边关战事告急,众臣举手表决。看着尚在犹豫中的丞相大人,莫纤语猛的一拍桌子:“丞相,你到底举是不举?给个话!”众臣无不低头窃笑,某丞相脸上一道绿光闪过,缓缓将手举了起来…话说此时谁敢说“不举”?片段二清早时分,正是欲望最胜之际,某男某女折腾了半个晚上,终于气喘吁吁…被骑在身下的男人,喘息道:“我说你到底行不行?要不还是我来吧…”说完正准备翻身将某女压在身下。某女:“他婶婶哎~明明书上就是这么教的么,怎么换到我身上就不灵了呢?再来…”某女再一次将男人按在身下,口中说道:“我在上面!”片段三某丞相温柔执笔,一副爱妻的丹青摆在眼前,低头对着自己四岁的儿子,说道:“宝贝,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眼前出现的东西便是你要画的东西…”萌宝看着娘亲的丹青,奶声奶气道:“爹爹闭上眼睛就看见娘亲了?”某丞相微笑着点头,示意萌宝闭上眼。片刻之后,丞相问道:“看见什么了?”萌宝:“一片漆黑…”==!P:本文开头要多搞笑有多搞笑,过程要多激情有多激情,结局要多美好有多美好~狐狸再次声明,简介无力,内容不小白,至于乃喜不喜欢,看上几章自然会有答案!倘若乃不喜欢,完全可以甩甩衣袖,呸上一句:“什么鸟文…”转身即走~如果乃喜欢,也请成全作者,动动手指“加入书架”,狐狸将会万分感激~若是恶意留言的,狐狸据对可以保证,先删了乃的留言,然后…P:推荐自己的完结文《无赖王爷彪悍妃》推荐好友古文:霏妍《霸宠懒妃》原妖《阁主,夫人来了》推荐好友现代文:风若羽《重口味腹黑小萝莉》
  • 我们从此是路人

    我们从此是路人

    从第一次见到韩默言起,陆染整整暗恋了韩默言五年。她用两年去追逐他的脚步,三年试图去日久生情。可是,还是不够啊……韩默言还是……不喜欢她。即使再深的感情,也有干枯的时候,陆染累了,她放手。那么,韩默言,如果不喜欢我,请你滚远点。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通天神修

    通天神修

    传承逆天神力、练成天外化身、手控辟邪神雷、驯服超级魔兽,一路披荆斩棘,最终踏上终极强者巅峰!雷霆大陆风起云涌,少年破九幽,战雷霆,独领天下,逆天而行,杀戮于九天,纵横于苍穹,八荒六合唯我独尊,绝灵死体受到世人所藐视,意外获得青灵之气,身体血脉被彻底激发!
  • 无爱承婚

    无爱承婚

    她和他在一起,她花不完的心思,用尽了手段,她是硬生生从他前女友手中夺过,她以为只要她爱,只要她努力,他就会爱上她,他就会发现她的好。结果却是,婚姻2年,仅仅的700多天,他的前女友回来,他毅然选择了那个女人。他说,“乔漫,我爱她。”乔漫,我爱她?多么讽刺的一句话,当时她听到的时候,笑了,笑得撕心裂肺。她爱他,爱得死心塌地,她爱他,愿意为他做一切,连死都愿意。但是,他却还是告诉她,“乔漫,我爱她!”她的初恋,她的初吻,她的初夜,她两年的卑微付出,被他那一句冷冰冰的话,彻底的否决,不留痕迹。离婚,好,她答应。并不是为了成全,而是为了报复。在离婚前一夜,她上了她儿时玩到大的青梅竹马,给他第一次戴了绿帽子。离婚当天,她挽着她的青梅竹马,走进了婚姻礼堂。什么事情,都必须赶在他的前面,她只是想要证明,“言箔,不是没有你,就不能生活。”一年的报复,她遍体鳞伤,他也遍体鳞伤。她恨,那是因为她很爱。一直以来,莫离都知道,和他上床,和他结婚,都是因为很想要报复,都是因为,她很爱,很爱。所以,他可以假装不知道,假装不在意,假装听不到高潮时她叫着另外一个男人的名字。所以,当一年之后,她累了,站在他面前告诉他,“对不起,莫离,我爱他。”于当年,言箔告诉她的话一模一样。但是莫离不是她,他只会淡淡的说,“好,你回去吧。”没有仇恨,没有怨言,因为他明白,无爱承婚而已!可那一刻,乔漫的心却痛了一下。…嘿嘿,各位亲们,宅回归了!支持宅的亲们,点击你的鼠标收藏哦,那是给宅最大最大的动力!!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100美元到620亿美元

    100美元到620亿美元

    沃伦·巴菲特曾说:“恐惧和贪婪这两种传染性极强的灾难的爆发,会一直在投资界出现。这些流行病的发作时间难以预料,由它们引起的市场精神错乱,无论是持续时间还是传染程度同样难以预料因此,我们永远无法预测一种灾难的降临或离开,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其实,“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
  • 完美复命,执行不打折扣

    完美复命,执行不打折扣

    企业员工人手一本的培训工具书,全面提升企业战斗力的执行手册。完美复命,培养有命必复的复命精神;不折不扣,锻造非凡卓越的执行能力。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