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5900000008

第8章 在白色恐怖中的上海(1)

十、入党

一九三○年十月初,被父母和妻子牵肠挂肚的何克全踏上了黄浦江的码头,回到了离别三年的上海。

那天黄昏,秦邦宪临风伫立在码头上。他穿着浅灰色西装和锃亮的皮鞋,脸上那副黑框圆眼镜在夕阳余晖下一闪一闪的像在放电。头上那片永远也梳不弯的黑发,被海风吹得如同劲草一样不屈地抖动着。

秦邦宪是来迎接何克全的,他对何克全的盼望真有些望眼欲穿。

当何克全兴奋地登上码头时,秦邦宪迎上前去。

两位莫斯科的同窗紧紧地搂抱在了一起。良久,他们松开双臂。秦邦宪把自己的披风脱下,给何克全披上。

望着比自己小了一岁,却像亲哥哥一样体贴自己的秦邦宪,何克全十分感动。他过意不去地把披风脱下,要还给秦邦宪。

秦邦宪重新给何克全把披风披上,说:“刚从轮船上下来,别凉着了,这里深秋的气温,不比莫斯科高到哪里去啊。”

何克全全身热了,这使他想起一九二七年离家那天夜晚,母亲给他装鸡蛋、妻子给他塞银元的情景。于是,他情不自禁地抬头西望,因为父母和妻儿就在他所向往的地方啊!

秦邦宪为何克全提着行李箱,抚着何克全的背部大声说:“走,先去湘菜馆,解决一下饱肚子的问题。”

何克全把视线收回说:“你是江苏人,不是不吃辣椒吗,为什么去湘菜馆?”

秦邦宪说:“今天你是客人,我是主人。我请你的客,当然得先照顾你的口味喽。”

何克全更加感动了。革命在外,浪迹天涯,虽然没有在家时家人照顾得那么周到,但党团组织这个大家庭,也是非常温暖的。今天,秦邦宪不但亲自到码头迎接自己,还把他的冷暖饱饿考虑得这样周全,真是一般人想不到的啊!

在路边僻静的菜馆里,秦邦宪点了辣椒炒腊肉、辣椒炒焙鱼、辣椒炒香干豆腐和一碗三鲜汤。

秦邦宪一边吃,一边向何克全介绍着国内的情况:“克全啊,国内真正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人不多。你这个莫斯科中山大学的毕业生,又经过少共国际学校培训,从现在开始,可要担当大任了。”

何克全说:“邦宪,尽管你比我小一岁,可你是比我高一个年级的学兄。在你面前,我只能算个学弟。回到国内,我得向实践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秦邦宪说:“当然,都说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嘛。不学习不行啊。过去你所佩服的李立三,就因为对中国革命的实际学习不够,又不听共产国际的话,前几年里,他可给革命事业造成了大损失……”

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年,由于军阀混战,蒋介石等人无力顾及中国共产党的存在,党和人民的力量借此机会从大革命的失败中恢复过来,党员由六大时的四万,迅速发展到十二万。经过三年游击战争,红军主力发展到十多个军七万多人,建立了湘赣、闽西、湘鄂赣、闽浙赣、鄂豫皖、洪湖、左右江、陕甘、琼崖等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在三百多个县建立了红色政权,并深入进行了土地革命。以李立三为实际领导的中共中央这时头脑发热,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错误地判断了反动统治的危机。一九三○年六月,政治局会议在上海召开,通过了由李立三起草的《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的决议。李立三说:“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它的头脑与心脏,单只斩断它的四肢,而没有斩断它的头脑、炸裂它的心脏,还不能置它于死地。要达到此目的,就要靠工人阶级最后的激烈的武装暴动。”于是,一系列军事行动由此开始。与此同时还发动了武汉暴动、南京暴动、上海总同盟罢工!李立三甚至异想天开,要将苏联西伯利亚的十万华工武装动员回国,投入战斗。李立三的一系列“左”倾盲动计划,又一次使中共蒙受了惨重损失。当时,远在莫斯科担任共产国际负责人的瞿秋白头脑比较清醒,收到文件后,一针见血指出:“李立三发疯了!”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立即给中共中央发电报,命令立即停止各地冒险暴动。同时,派已经卸下驻共产国际代表职务的中共总书记瞿秋白随周恩来回国,并责成李立三速去莫斯科汇报情况。

瞿秋白、周恩来八月回国,并于九月二十日召开的中共中央六届三中全会扩大会议上,传达了共产国际的指示精神。会上,与会者以“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造成的惨重代价为依据,对李立三路线进行了指责和批判。

在血的事实面前,李立三受到震撼,冷静了许多,不得不作出深刻的检讨。

…………

秦邦宪对何克全说:“李立三的情况你是知道的,原名李隆郅。为了便于在工人中开展工作,在离开长沙到你家乡安源煤矿之前,毛泽东建议他把隆郅改为立三,把名字中的繁杂笔画尽量减少,好让工人记住他的名字。李立三在安源,按照毛泽东的意图办事,确实干得很出色。但是近些年来,这位老兄的脾气越来越火暴,听不得不同意见,认为现在的革命好比干柴,一根火柴就可以点燃。他认为新的革命高潮已经到来,恨不得一个早晨就把整个旧世界掀翻。那次在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会前,斯大林接见向忠发、周恩来、苏兆征、蔡和森、项英、瞿秋白、张国焘、李立三时,斯大林同志语重心长地说:‘中国革命形势现在还处在低潮而不是高潮,但正走向高潮。现在正处于两个高潮之间。’可李立三不信这个邪,更不顾斯大林是共产国际的领路人,当着斯大林同志的面大声表示异议说:‘中国革命现在还是处于高潮,因为各地还存在着工人、农民的斗争!’……”

何克全认认真真地听着。

秦邦宪说:“结果呢?他所发动的一系列迎接红五月的罢工、暴动,被碰得头破血流,使革命力量遭到巨大损失。上个月召开的六届三中全会上,李立三被撤销了中央宣传部长和中央秘书长的职务。”

何克全当然知道党内近期所发生的事,但他想了解得更为详细一些,想通过对情况的掌握,更好地为党工作,让自己进步得更快。他问道:“听说李立三作出决定的前前后后,远在江西根据地的毛泽东,曾经向他提出过不同意见?”

秦邦宪给何克全碗里夹了块肉,示意何克全多吃些,回答说:“是的,李立三‘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的部署,同毛泽东坚持先在农村实行武装割据的主张是根本对立的。钻山沟的毛泽东不同意攻打大城市,说那样会把三年来积攒的一把本钱打光。可李立三不再是当年毛泽东派在安源开展工人运动的留法学生,他以为自己翅膀已经硬了,可以一跃千里、独往独来了。他不但不听毛泽东的劝阻,相反还挖苦毛泽东在江西的游击战争是‘逃、跑、走’。”说到这里,秦邦宪揶揄一笑:“嘿嘿,这两个湖南老乡,真是针尖对上麦芒了。”

何克全点了点头。

秦邦宪说:“今年六月十五日,李立三居然以中共中央的名义,给红四军前委,实际上是毛泽东,去了命令式的一封信,信中说:‘……你们现在完全反映着农民意识,在政治上表现出来机会主义的错误。……你们固执过去的路线,主要是你们没有了解整个革命形势的转变。这的确也难怪你们,因为你们处境太偏僻了。……中央新的路线到达红四军后,前委须坚决按照这个新的路线转变……如果前委有谁不同意的,应即来中央解决。’毛泽东迫于中央的压力,加上久居山里,也怕对有关国内和国际局势的了解不全面,而贻误战机,不得不和朱德接受中央的命令,在军事上参与了攻打长沙和南昌的行动。但是,毛泽东根据江西的实际情况,在所谓执行的过程中,竭力保存自己的实力,避免了红军在整个中央部署的行动中遭受大的损失。听江西苏区回来的同志说,在这次行动中,根据地不但保住了,而且有所发展。我不知道毛泽东这样做到底是对还是错。如果是对的,那以后听是听,做是做,号令怎么统一?如果是错的,那江西的根据地又怎么保得住?”

何克全叹了口气说:“李立三过去是我非常敬佩的人。他是我老家相邻县湖南醴陵人。他和刘少奇在安源时,一个在幕后,一个在前台,闹安源大罢工时组织得有板有眼,有声有色。那时,我还在萍乡中学读书,我们学校的师生都跑去安源看热闹,我们真被他们的勇敢行为所感染了。没想到,他像流星划过夜空一样,就这样草草地离开了在中央秘书长的工作岗位。”

秦邦宪见何克全有些伤感,便及时警醒他说:“李立三败走麦城,你不应该感到失望。”

何克全抬起头来,望了一会秦邦宪说:“我……当然不会。”

通过莫斯科三年的学习、培训,见了世面,长了知识,何克全自我感觉成熟了许多。特别是通过反托洛茨基的斗争、“江浙同乡会”、中山大学校园风暴和中大清党运动等,何克全目睹了米夫代表共产国际处理瞿秋白等人的过程,认为共产国际才是真正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共产国际才是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依靠和保证。特别是共产国际对李立三“左”倾冒险错误事先的制止,证明了共产国际有先见之明。

这次离开莫斯科,米夫私下里告诉他,鉴于瞿秋白、周恩来回国后在处理李立三的错误问题上过于宽容,斯大林和共产国际非常生气,认为他们和了稀泥,搞了调和,说李立三犯了这么严重的错误,居然在六届三中全会上,还继续选他当中央政治局委员,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这是共产国际不能容忍的。因此,共产国际已经决定,米夫将来中国指导工作。同时,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还写了《给中共中央关于立三路线问题的一封信》,信中主要对中共六届三中全会表示强烈不满。这封信已经由回国的沈泽民等带上了路。何克全肯定地认为,一场问责主持中央工作的瞿秋白的斗争即将拉开序幕。

刚刚二十四岁的何克全,已经做好了与犯有调和错误的中央领导作斗争的准备。因此,当秦邦宪谈到李立三时,何克全毫不含糊地说:“李立三犯了这么严重的错误,我怎么会为他失望呢?人类社会是个大舞台,总在上演着优胜劣汰的悲喜剧。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旧的不去,新的怎么来?”

秦邦宪很是惊喜何克全这种态度。面对着这位头上立有永远也压不弯的头发、脸上有凸显颧骨和身上尚存些许稚气的同学,秦邦宪认为何克全真是个不可多得的同志。自己需要他,王明需要他,王明的需要说穿了也是当前共产国际的需要,也是当前中共的需要,是中国革命的需要啊。

王明、王稼祥和秦邦宪一九二九年回国时,恰逢李立三执掌中央大权。米夫虽然电示中共,要重用王明,但李立三鉴于王明阅历浅,又没经历过大革命锻炼和考验,因此只安排他在沪东、沪西区委做些宣传工作,为《红旗》杂志采访些稿子。

为此,王明认为李立三对他大材小用,不仅大发牢骚,还跑到当时任全总党团书记的罗章龙那里大诉其屈说:“共产国际东方部派我回国,不是做普通工作,而是当领导。对这一点,你要认识清楚。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以来,不懂马列,十分幼稚,一贯右倾,需要从上到下进行改造。”

当李立三进行“左”倾冒险时,王明深知胳膊拧不过大腿,马上公开改变对李立三的态度,当即追随李立三。李立三见王明在自己面前低了头,就将他调到中央宣传部任秘书。当李立三“左”倾冒险错误遭到共产国际远东局驻上海代表罗伯特的反对时,王明便又见风使舵,和秦邦宪、王稼祥一道,利用李立三七月九日召开政治会议的机会,引经据典,对李立三、向忠发进行了猛烈抨击。

对此,李立三、向忠发按捺不住内心的怒火,以中共中央的名义,给王明六个月留党察看处分,给予追随王明的秦邦宪、王稼祥严重警告处分。

之后,王明被调往江苏省委宣传部当干事。王稼祥被调往香港工作。秦邦宪还算走运,继续留在中央机关。

七月十六日,中共中央三中全会对李立三进行批判,王明当然高兴。但没想到的是,主持会议的竟是瞿秋白。而瞿秋白宽容了李立三。

王明认为,瞿秋白在中央是座山。有这座大山压在头上,他永远不会有出头之日。看看吧,明明是李立三“左”倾冒险错了,瞿秋白却不撤销李立三给予他的留党察看的处分。

王明对瞿秋白公开表示不满。

瞿秋白没有计较,出于对年轻人需要加强磨砺和锻炼的考虑,决定让王明去江西苏区工作。

王明为此恨得咬牙切齿,认为这是瞿秋白报复他,要置他于死地……

那天,王明找到秦邦宪,在秦邦宪的住所里摔杯子、拍桌子,大骂瞿秋白借机整人,说他今生今世跟瞿秋白没完。

秦邦宪等王明发泄完后,给他倒了杯凉水,叫他冷静一下。

秦邦宪说:“老同学,你的脾气太躁了?”

王明一口气喝完水,将杯子往桌上一顿说:“是瞿秋白把我推在火炉上烤,我能不躁?”

秦邦宪见王明依旧控制不住自己,就说:“你如果不冷静下来,那就马上去江西赣南,去找那个从井冈山上下来的山大王毛泽东,我给你开介绍信。”

王明这才把嘴闭上。

秦邦宪说:“你刚回来,不知道上海的情况起了变化。”

王明眼睛一睁,问:“变化……什么变化?”

秦邦宪推了下眼镜,不紧不慢地说:“共产国际来信了,是给李立三错误定性的,说李立三犯了反国际的政治路线错误。信里对刚刚召开的中共三中全会很不满,说瞿秋白犯了‘调和错误’。”

王明两眼一亮,一把抓住秦邦宪的手问:“这信到了吗?现在在谁的手里?”

秦邦宪推开王明的手说:“在夏曦、沈泽民、陈昌浩手里,他们正在回国的路上……”

“在他们手里?!从莫斯科到上海得走多长时间!等他们的信到达时,我早就到了江西的大山沟里喝上毛泽东煮的南瓜汤了。”

秦邦宪说:“为什么非得等他们到来?何克全明天就到上海。我想,作为米夫信任的人,他对共产国际那封信的内容肯定知道很多。明天我去码头接他。”

“何克全回来了?”王明桌上一拍说,“好,太好了,明天我跟你一起去接他。”

秦邦宪说:“你去做什么?你是江苏省委的宣传干事,以什么名义去接他?不怕别人说我们搞小宗派吗?”

“这……”

“心急吃不得热汤丸,一切由我这个还在中央工作的老同学来办理。”

…………

秦邦宪给何克全的杯里加了些茶水说:“眼下,中国革命就靠我们这些从莫斯科回来的人了。本来想在莫斯科介绍你入党,因为我和王明突然回国,把这事给耽误了。这次回来,马上解决这件最紧要的事……”秦邦宪说到做到。一九三○年十一月,在他的介绍下,何克全在上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秦邦宪接着问道:“听说共产国际给中央来了一封信?”

何克全出于对共产国际的充分信任,以及对秦邦宪的感激之情,就把从米夫那里获得的消息告诉了秦邦宪。

秦邦宪兴奋地说:“克全,你先住古拔路我的住所。床铺等一应生活用品,我都给你准备好了。以后还有好多事我们在要在一起商量,走吧。”

何克全感慨地说:“邦宪,三年前,我在上海板凳还没有坐热,就匆匆去了苏联,对大上海可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两眼一抹黑,还得靠你指点喽。”

秦邦宪说:“有共产国际给我们指路,我们还怕不能在茫茫夜海中找到走向胜利彼岸的道路?”

何克全说:“一定能找到,我们!”

十一、志同道合

获悉共产国际来信的内容,王明神气十足了。他不但拒绝去江西,而且擅自离开江苏省委,搬到离中央办公地不远的斗鸡桥边住下来。

同类推荐
  • 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人间的苹果失去了乔布斯会怎样?世界失去了乔布斯又会怎样?这点你是否懂得?天堂之行之前,20年来拒绝媒体、刻意注重隐私的乔布斯托人为他写传记,他说:“我想让我的孩子们了解我,我并不总跟他们在一起,我想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也理解我做过的事。”所以,真的,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 马克·扎克伯格:后乔布斯时代的传奇

    马克·扎克伯格:后乔布斯时代的传奇

    Facebook是什么?这个问题恐怕连Facebook的创建者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urg)也说不清楚。有1000个人使用Facebook,就有1000种关于Facebook的定义。对于喜欢收发信息的人们而言,它是一个发布、收取信息的平台。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信息发布平台,也是互联网上最大的分享网站。截至2011年12月31日,Facebook的网页上每个月有近75亿张图片、2000万个视频和6000万则新闻、 日志之类的新内容上传。这里上传的信息量如此之大,以致扎克伯格不无骄傲地说:“我们拥有整整一个世代里最具威力的信息传播机制。”
  • 中国古代名妓传

    中国古代名妓传

    在封建伦理道德中,对妇女的要求甚为苛刻。三从四德就是紧箍咒。《仪礼·丧服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这就是三从,即妇女从生到死,一生都要依从男性,她们没有个人的意志和自由,她们只是男性泄欲和生儿育女的工具。所谓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周礼·天官·九嫔》注云:“妇德谓贞顺,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妇功谓丝臬。”说明白点,就是妇人对男性,第一要忠贞,第二说话谦恭,第三仪态装束要端庄温柔,第四做好针线茶饭的服务。一句话,妇人的视听言动都要围绕着男性。
  • 过往红尘:八个女人的人生解读

    过往红尘:八个女人的人生解读

    作者品评的八位女性,均在上个世纪留下过深刻的人生印记。她们以各自不同的人生姿态和生存际遇,仍让今天的我们萦怀于心。顺着作者的笔触,品读她们的命运和人生,竟会是如此的苦涩而又温馨,仿佛有干愁百结,欲罢不能。
  •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精选了曾国藩家书一改过去各版本形式,将曾国藩生平分为京宦生涯、窘困的团练大臣、人生巅峰、余晖残照四部分。在讲解曾国藩家书的同时,以这种简介的形式方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曾国藩其人、其事、其思想。
热门推荐
  • 后悔嫁个好男人

    后悔嫁个好男人

    杨小环十年前嫁给老公夏良程,这十年来,夏良程在女儿眼里是一个好爸爸,在公婆心里更是一个好儿子,在其他亲人心里更是好弟弟、好兄长、好侄子、好外甥、好舅舅、好叔叔,在同事眼里更是一位好同事好朋友……而对于这样的男人,她会是一个好老公吗?<br/>十年婚姻,十年战争,十年徘徊,最终还剩下什么……<br/>请加读者群:23606237&nbsp;&nbsp;&nbsp;&nbsp;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一切从微笑开始

    一切从微笑开始

    此书最适合常备案头,能够使你在茶余饭后,睡前醒来,工作的间隙,休闲的时刻,心情舒畅的瞬间,郁闷烦恼的时候,随手翻阅其中的小故事,相信能给你心旷神怡之感。
  • 傻妃的一纸休书

    傻妃的一纸休书

    幸福的新娘惨遭背叛,那是恐惧滴!林秋棠,乐城出了名的傻瓜,封建时代,追人追出高境界,表白未邃,铺一地桃花瓣割腕自杀了。当因爱成恨的商界精英女魂穿到这个愚蠢的女人身上,她绝情弃爱,一心只贪潇遥。可是,太闲懒也遭人忌妒,亲姐姐拒嫁鬼王,推她出来替嫁。好脾气不代表没脾气,嫁就嫁,傻子嫁鬼王,别人十分看好这桩婚事。传说中,鬼王奇丑无比,性格阴险恶毒,杀人如麻,冷血无情。可、可是、、新婚之夜,他的夫君俊俏非凡,娇羞无比,连她的手都不敢碰一下。难道碰到传说中的无能男?算了,他装矜持,她继续装傻,吃好,喝好,玩好。可懒妻难当,鬼王身份被揭穿,小三小四小五轮番上演抢夫记。她什么都没有,连一个无能的男人都要被别人抢走了,她继续视而不见。“棠儿,我只是跟林家小姐喝了一下午的茶,她把她祖传的宝库地图给我了。”“棠儿,五家小姐只约我去守猎,把他父亲的罪证偷给我了。”“棠儿,唐家五小姐约我赏江景,唐门五毒散的解药已经到手了。”“棠儿、、、”“够了,我只想知道,我什么时候能当皇后就够了。”她懒洋洋的翻身看着他,漫悠悠的问道。“隐忍三年,是时候了。”他轻轻的握着她的手,却被她悠然抽走,他眸底一片失落:“棠儿,我什么时候能得到你的心呢?”“你什么时候是皇帝,我什么时候爱上你。”她就是一个恶毒的女人,她最大的爱好就是压榨这个男人。人前,她懒的一塌糊涂,人后,她比谁都精明,培养自己的势力,闲来无事绑架一下亲王,调戏一下郡主,贪贪财,杀杀人,日子过的无比舒服。
  • 灵唤苍穹

    灵唤苍穹

    命运,以玩笑置我;世人,以冷眼视我;上天,却以沧桑赐我;我自何为?甘忍现状?或是,举手成刃,斗苍穹,武乾坤,吞星空,唤沧桑?
  • 苍凉后土

    苍凉后土

    《苍凉后土》这部作品以种粮大户佘中明一家遭遇为线索,反映了农村改革存在的问题,花了数年时间,并预示了农村发展的美好前景。展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四川农村的状况,农民作家贺享雍以其深厚的生活体验,表现了农民的喜与忧,写出了一部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的长篇小说《苍凉后土》
  • 军阀风云(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军阀风云(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赢在执行(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赢在执行(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职场上的成功,需要我们通过执行去获得,我们不能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而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执行力,将每一项工作都出色地执行到位。本书用全新的视角与独特的思维,将执行者所需的能力进行了深刻的总结,以求帮助人们彻底解决执行力不足的问题,培养最佳执行力,让每一个员工都成为最好的执行者。"
  • 冷藏

    冷藏

    我相信,这会是一本很有爱的网游。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眼里,而你却在我心里。这就是暗恋。如果你曾暗恋过一个女孩,或许可以在这里找到你的痕迹。我们都曾在上课时,偷偷转头注视过她,我们都曾在下课时,假装无意经过她的窗前,我们都曾在毕业时,想跟她说一些话,但是最终,我们只能变成一张毕业照,曾经的一步之遥,如今的天涯海角……如果要给这本书下一个定义,我想说这是爱情网游。在游戏里,他没有任何攻击技能,但是他会在她受伤的时候,变得比任何一个人都具有攻击性。对他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游戏……因为,她在这里。这原本是一个游戏,自你到来之后,变成了一个世界……
  • 那些曾经的恋爱记事

    那些曾经的恋爱记事

    世上大概找不到比景有希更倒霉的人了,从小到大诸事不顺:参加比赛礼堂失火、中考当天摔成骨折、告白被花瓶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