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000000023

第23章 脑躯体疾病引发的抑郁症 (2)

临床医生应经常给予病人心理疏导,采取适当有效的心理治疗措施和心理干预措施,帮助他们建立应付各种危急应激情形的处理技巧。癌症治疗及复发过程中伴随抑郁反应者,应该给予安慰、同情、鼓励等情感支持及抗抑郁药治疗,并注意防范,对有强烈痛苦体验的病人,要防止其自杀。对于药物或放射治疗本身导致的抑郁反应,一般在停药后即可减轻,必要时可用抗抑郁药物。

很多病人一听到自己患癌症,悲观恐惧而使精神支柱崩溃。因此,家属要先建立信心,不要整天垂头丧气,要多了解癌症病人的治疗护理经验,与病人一同战胜癌症;要摸清病人的脾气,对症下药。病人在痛苦的折磨下,会对医生、护士、医院及周围的一切不满,这种情绪会导致病人向家属发脾气,这时就需要耐心地适应病人,处处为病人着想,投其所好,分散注意力,让病人多一分快乐,少想一些疾病,家属应理解病人被疾病折磨的痛苦心情。

事实证明,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配合治疗抑郁症可以取得最满意的疗效。因而,在对患者进行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同时,也要给患者心理上的支持。

痴呆会引发抑郁症吗?

痴呆是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之一,根据其发病原因的不同包括许多类型。人们常谈及和导致患者必须求助于精神科、神经科医生或最终需要他人帮助料理个人生活的“痴呆”,确切来说应该叫做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痴呆,起病于老年期或老年前期。其发病率一般为5%~8%,女性高于男性,并存在着家族聚集的倾向。

老年性痴呆通常起病十分隐匿,在最初的2~4年病情进展缓慢,患者以记忆障碍,尤其是近事记忆、记忆保存和学习新知识困难为主要表现,也可能表现为人格的改变,这些都是老年性痴呆早期突出的症状,同时也属于其核心症状。除此之外,患者还可能逐渐出现言语、智能的障碍,发生失认、失用,个人行为举止发生改变,甚至出现精神病性症状以及出走不知归等现象。其中约有40%~50%的病人可以出现历时较短的抑郁心境,而严重且持久的抑郁却并不多见。一般来说,这类抑郁通常可以在看护者的劝导下或改善环境就能够得到缓解。

最近一年来,刚刚退休的张阿姨为老伴伤透了脑筋。原来她的丈夫,去年退休的某高级中学刘校长,不知道怎么回事,一直情绪低落,对什么都缺乏兴趣,连以往养成多年的早起听新闻、晚上看教育频道节目的习惯,也束之高阁。原本答应出版社撰写有关高中素质教育一书中的某些篇章,也半途而废,张阿姨不得不给出版社打电话一再解释。张阿姨仔细回忆事情发生前后经过,实在想不起有什么称得上的所谓刺激因素。自己与老伴一个月退休金将近5 000元,唯一的女儿在美国,事业、生活两相宜,而且相当孝顺,经常来电、来函问候,并不时地寄来钱款和各种物品。要不是刘校长手头要写书,夫妻俩早就到美国去与女儿团聚了。本来打算出版社的事一结束,就实施多年的夙愿,现在竟然会发生这样的怪事。

为了使老伴开心,张阿姨使出了浑身解数,找来刘校长过去喜欢看的相声大师侯宝林的碟片和音带放给他看和听,她发现尽管刘校长似乎在看或听,但心不在焉,面部表情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后来张老师担心老伴身体有什么毛病,于是带他到附近的医院去检查了几次,X线、心电图、B超、血液生化等显示,并没有重大的临床意义。既然身体没什么大的毛病,又没有大的刺激因素,为何刘校长这么不开心?张阿姨百思不得其解。最近一个月来,张阿姨发现刘校长的记忆大不如前,前讲后忘的事例不胜枚举。刚与女儿通过电话,没1个小时却说“好长时间没有与女儿打电话了”;明明手里拿着自己的钱包,却到处寻找;用煤气灶烧水,好几次水都把煤气熄灭了,刘校长却毫无知觉,害得张阿姨以后不敢叫他干这事;丢失钥匙、老花眼镜、钱包更是三天两头的事。张阿姨以为老伴的这些表现是老年人自然发生的事,直到有一天,张阿姨发现刘校长在小区里随地便溺,她才慌了神,意识到自己丈夫的脑子可能出了什么问题。在市级医院CT的显示下,迷惑多时的悬案终于有了答案,原来这一切都是老年性痴呆(AD)惹的祸。

临床观察发现,有一部分老年性痴呆早期出现的症状仅仅就是情绪方面的改变,刘校长兴趣丧失、注意力不能集中、主动性减退、生活功能下降,这表现了抑郁症状的一些内容。由于缺乏认识,仅仅停留在从客观上查找原因,或者从生物学方面找问题,结果处处不得要领,走了许多弯路。随着疾病的发展,性格、记忆、思维、认知功能方面的障碍才显山露水。据观察,这个过程短则半年,长则1~2年。

痴呆所致的抑郁症有哪些危害?如何应对?

不少老年痴呆患者在早期就会出现抑郁情绪,但是大多数人都不会认为是疾病使然。然而抑郁情绪会导致许多方面的改变,患者感知的现实世界是灰暗的、人际关系是淡漠的、环境是嘈杂的,正是在这样的体验下,患者理所当然就表现出不快乐的样子,而患者的抑郁情绪在某种程度上又进一步加重了老年性痴呆病情的演变。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的情绪也会更加低落,因而有些老年痴呆患者会自寻短见,而自杀则是痴呆所致的抑郁症最严重的后果。

对于老年痴呆患者,一旦出现抑郁症状,应该给予充分的关注,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对疾病有所认识,有计划地安排日常生活,充实生活内容,并进行一定的体育锻炼和大脑功能训练,这在一定程度上都能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必要的话,及时投用小剂量的抗抑郁药物,对促进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对于痴呆所致的抑郁症患者,一般选用促进脑代谢的药物氢化麦角碱(喜德镇),对改善患者的智能状况可能有一定的作用,考虑患者反应迟钝、情绪低落、主动性稍差,也可以运用一些诸如三氟噻嗪、盐酸舍曲林等抗抑郁药物。由于患者大脑有实质性的改变,他们往往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因此,在剂量方面,要严格掌握,避免发生药物的不良反应。

糖尿病与抑郁症之间有什么关联?当糖尿病与抑郁症并存时该如何治疗?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目前我国糖尿病病人已近5 000万。研究表明成年糖尿病患者中抑郁症发生率为9%~27%。有学者认为其中的主要原因为过分的饮食控制和经济负担、并发症的出现,尤其是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功能的并发症,如视力及性功能损害。同时有学者提出抑郁症与糖尿病之间可能具有一定的生物学相关性,抑郁症主要是由于去甲肾上腺素和5-HT功能缺陷所致,而目前糖尿病动物模型研究也显示有类似改变。

另一方面,抑郁会极大地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过程,还会导致糖尿病患者产生慢性并发症的危险性升高,如视网膜病变、冠心病、中风、肾功能衰竭等。抑郁还会使糖尿病患者接受长期治疗的依从性下降,使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并进一步恶化。

糖尿病患者发病初期常出现抑郁、焦虑、情绪沮丧、容易发火;在久病的患者中,常对治疗失去信心,在出现并发症时,经常对疾病产生抑郁、恐惧心理。无论处在哪种时期,都有一些患者对前途丧失信心,甚至有轻生的想法,产生严重抑郁症。因此应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积极治疗,并使患者逐步适应疾病的状况,建立良好的心态。科学研究证实,有70%的糖尿病患者有全身血管病变,造成的慢性病变包括心脑血管病、肾病、下肢坏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其中脑部的病变可影响大脑功能的发挥,部分糖尿病患者的大脑有不正常的斑块或大脑皮层的萎缩等变化,有的脑血流显像检查可见大脑血管内的血流减少。认知、情绪等心理活动也是大脑的功能,国内外的研究都证实,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比一般人差得多。糖尿病患者常认为自己“不中用了,未老先衰了,没有前途了”!患者还因自卑、抑郁、对疾病的过分担心等心理障碍,不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治疗中,造成了糖尿病控制不良。另外,治疗不利、病情迁延加重,都能使抑郁症进一步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赵先生患糖尿病有几年了,他近来总感到什么都记不住,如出门忘了锁门,虽没出大事,但他开始发愁了:“这岁数记性就这样,将来可怎么活呀!”于是认为“自己不中用了”,最后干脆认为自己没有前途了,越想情绪越低落,对糖尿病的治疗也没有积极性,总觉得没有希望了,所以服药不规范,加上睡眠不好,所以糖尿病病情不断加重,没有几年就发生了多种糖尿病并发症。

后来,赵先生的爱人在听了一个关于糖尿病与抑郁症的讲座之后,于是带赵先生去做心理咨询。在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告诉他,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解决它也需综合考虑,不但要治疗抑郁症,也要解决认知以及躯体疾病等障碍,效果才好。赵先生接受了心理医生的建议,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积极治疗抑郁症。在抗抑郁药物的作用下,赵先生的抑郁症状得到了缓解。

了解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为什么恶化,对认识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和病情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有很大好处。在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时,必须对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加以控制,同时由于抑郁症加重脑部病变的损害,也应积极治疗抑郁症。

在实际生活中,不少患者经常不能按时服药或干脆拒绝服药;还有人不重视饮食控制,患病后我行我素、大吃大喝,使病情加重;或思想包袱过重,不敢合理饮食,造成营养不良和贫血;另外,不少患者怕病情加重,不敢进行合适的活动,这些情况都会加重糖尿病病情和抑郁症。因此,患者良好的行为模式对抑郁症的治疗和康复有很大意义。最根本的措施是积极进行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做好血、尿糖的自我监测,适当使用药物控制血糖水平,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

同类推荐
  • 男人30谋事规划

    男人30谋事规划

    同时,人生黄金的起点!毫无疑问,大凡成功者大多具有一个不凡的起点:在30岁开始就能独立自主地设计自己的人生。由于他们从30岁就开始砥砺自己的心性而使得他们在为人处世时往往能坚守住自己的原则,30岁:青春年华的开端,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这是每一个人重要的阶段,它关乎人一生的成败!而古往今来,无论在什么领域,特立独行。,并为之奋斗不息!无论比尔盖茨还是拉里·佩奇莫不如此
  • 不可不知的女性心理

    不可不知的女性心理

    女人是一幅百看不厌的画,女人是一本百读不倦的书。学做男人先要读懂女人,学做女人先要读几本女人的书。
  • 关心青少年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关心青少年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你也许对“心理健康”这个词感到生疏。人们在日常生活里,经常谈论和使用“身体健康”这个词语,而很少说“心理健康”;长期以来,人们只注意到生理上存在着健康问题,而忽视了心理上同样也存在着健康问题。比如说,在日常生活里,许多人都体验过在学习、工作、婚姻、家庭、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许许多多的心理学问题,这些问题如若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人们的心理矛盾、情绪紧张、忧愁苦闷等等。如果人们对这些来自身体内部与外部的刺激,适应能力很差,那么,这些刺激便会成为恶性刺激,损害身心健康,并可导致心理上的失常,甚至会引起心理疾病。我们不能片面地理解“健康”的意义,只着眼于生理上的、身体上的健康,而忽略了心理上的健康。
  • 觉察力

    觉察力

    对事物的精准的判断和把握,离不开觉察力。觉察力是洞悉彻悟事物的发展规律、方向的高度预见性的一种本领和能力,是能够以小见大、以心见性、见微知著、敏捷独到的一种超前的感悟能力,觉察力是自身体验、内心关注的结果。觉察力是超前思维的具体体现。事物的出现和发展都有一定的迹象可循,没有无因果的事物,更没有毫无联系的事物,觉察者善于运用心理、思维的力量去解开这些因果关系、相关环节,从细节看到整体,从琐碎看到简明,从表象看到本性,抽丝剥茧地将事物铺垫展开,明晰事物的脉络,从而或取精去糙,或去伪存真,或未雨绸缪,或相机而动……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4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4

    “一个人完全可以用心理学的方式来彻底解剖。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无论你在家庭中承担什么角色,无论你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心理学始终是对你最有帮助的一门学问。”本书荟萃100多个问题,配以通俗易懂的讲解,全面介绍了心理学领域的基础知识,让你一学就通!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诗意人生:高考古诗词鉴赏(2010-2012)

    诗意人生:高考古诗词鉴赏(2010-2012)

    本书在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过程中,运用了一些独特而对学生有用的鉴赏方法,这也正是这本书的几个亮点:一、在鉴赏高考诗歌时采用“以诗证诗”的方法,即利用甲诗人的A诗印证其B诗,或者用甲诗人的诗印证乙诗人的诗。二、用丰富的诗例对古典诗词的意象和情感进行类型化分析。两位作者在赏析诗歌时,总是先对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和诗人情感进行类型化梳理,比如一个意象通常会表达哪几种情感。三、精美、灵动、诗化般的语言,毫无疑问地成了该书的一抹风景。赏析古典诗词的语言非常精美,似具于丹之风。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魔力王子

    魔力王子

    相信信念吗?相信奇迹吗?你可以不相信但绝不能一概的否认!世界的一切,只有神奇的魔力方能化解!!来吧,带你一起踏入魔力的王国里来。
  • 人大常用语汇释义

    人大常用语汇释义

    全书精选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议事履职和常委会机关日常管理密切相关的百余个常用词条,内容涵盖人大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各个领域。本书按其内在逻辑关系分为政治学与法学基础理论、人大制度与人大建设知识、人大机关工作与人大业务知识三大部分,各个部分词条的选择注重包容性、相关性,尽量涵盖较多的知识点和信息量,便于读者系统学习和掌握相关概念与知识。词条的解释立足人大依法履职实践,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着重阐明其基本含义、核心内容和相关知识,同时回答人大工作中的疑惑,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具体实在。
  • 烟姿柳:才女鱼玄机

    烟姿柳:才女鱼玄机

    她曾是美丽多情、风华绝代的才女;她竟是争风吃醋,戕杀女婢的囚女……是谁让她背上风流债,又是谁把她送上断头台,是温庭筠、李亿、陈韪、裴澄,还是她生命中的所有男人,亦或是她自己……
  • 走路去巴黎

    走路去巴黎

    她一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去巴黎,然而在应征空姐失败后,她的梦想也随之破灭。此后霉运不断光顾她,先是男友弃她而去,接着母亲生意失败。被生活所迫,她想去应征秘书,却被骗去当起了保姆。尽管如此,她心里却从未放弃。他是一个人人羡慕的幸运儿,出生在富裕家庭,有聪明的头脑和英俊的外表,从浪漫之都回国帮助父亲打理事业。出于挑剔和洁癖,他总找不到一个满意的保姆,愤怒之中,他设下圈套,捉住了飞蛾扑火的她。当他遇上她,仿佛一切都在变化,她超常的家务天分,能够融化味蕾的美味佳肴,还有那永不言败的乐观天性……竟让他冰冷的面具一点一点地松动。然而意外重重袭来,让人措手不及。
  • 后宫掉下个嚣张妃

    后宫掉下个嚣张妃

    有一个小美女,她丫邪恶又聪明,她丫刁蛮又任性。她丫糊里糊涂生活在那古代的皇宫里,她丫脾气犟强不懂爱情。喔,嚣张的小美女!气坏了爱她的皇上!喔,嚣张的小美女!伤透了爱她的皇上!……
  • 猪八戒的幸福生活

    猪八戒的幸福生活

    猪八戒不满公家待遇,毅然辞职返回人间跟高小姐再续前缘,可造物弄人,高小姐已香消玉损,无奈,猪八戒为了自己的终身大事不得不走进了“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