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9100000006

第6章 开辟建立工农武装的道路(2)

“上山打游击”这五个字,概括了中国革命道路的基本特点,这五个字不是毛泽东凭空想出来的,也不是从外国兵书中抄来的,而是“从反动派那里学来的”,“从蒋介石那里学来的”。正是蒋介石把毛泽东“逼上梁山”,开始了中国革命从农村包围城市取得成功的第一步。

八七会议之后,34岁的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毛泽东受命于危难之际,到湖南组织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这是继八一南昌起义之后,我党领导的一次伟大的工农武装暴动。这次起义,是在党中央看重湖南的战略地位,不切实际地要求湖南大干,并且单独干,直至成立政府这样的背景下发动的。当时党中央鉴于湖南经过大革命的洗礼,农会会员多、群众基础好,期望在湖南发动全省暴动,夺取长沙及湖南全省,进而支援其他各省。

显然这是一个没有成功可能的暴动计划,然而以中央特派员身份组织领导这次起义的毛泽东,却在实施这一不可能成功的计划的过程中,找到一条通往成功的新路。

湘中8月的骄阳似火,刚刚参加完八七会议的毛泽东的心情,比红火的骄阳还炽热。因为他就要担负起领导受苦受难的工农群众,武装反抗国民党右派血腥屠杀的重任。

“省委决定要我去湘赣边界领导武装起义。”毛泽东回到长沙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对爱妻杨开慧说。

杨开慧没有思想准备,她不无担忧地说:“你不能干点别的工作,非玩枪杆子不行?再说你是个教书先生,耍笔杆子可以,搞枪杆子也不在行。”

“行家我不敢说,但也并非一点不懂。我毕竟当过半年兵,缴过军阀败兵的枪,动枪动刀多少懂一点。”毛泽东一板一眼地说。

杨开慧还是不放心,希望毛泽东向组织要求再研究一下他的工作。

毛泽东一把拉过杨开慧的手疼爱地说:“你的心情我理解,可组织上已作出决定,我们应该服从党组织的决定呀!”

开慧知道丈夫讲的在理,就不好再说什么。

毛泽东乘势又说:“我们夫妻为革命,同舟共济整整7年,你给了我很大帮助,为我作出了很大牺牲。现在革命需要我到前线去,家里的事就全靠你了。你要照顾好母亲,看管好几个伢子。当然,在老家农村也可以参加一些革命活动……”

杨开慧素来深明大义,经过毛泽东一番说理,便鼓励毛泽东说:“你放心上前线扛枪打敌人,我在老家秘密搞农运,不必为我和孩子们担心……”

这夜他们俩仿佛说了一辈子要说的话。第二天一大早,毛泽东提着行李,送杨开慧离开省城长沙回老家板仓。毛泽东送了一程又一程,直到开慧消失在远方的人群中。谁知,这竟是他们的永诀!

送走了杨开慧,毛泽东全身心投入起义的各项准备之中。

自1927年8月18日起,毛泽东出席在长沙市郊沈家大屋召开的湖南省委会议,传达八七会议精神。会上,他对讨论的几个主要问题,发表了重要意见。

第一,举什么旗的问题。南昌起义时,打的是“国民党左派”的旗子。八七会议作出的是同样的规定。毛泽东坚决主张:湖南秋收起义时“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不能再照八七会议规定的那样打“左派国民党旗帜”。

第二,暴动问题。当时,中共中央也好,党内普遍的看法也好,都认为暴动主要应该依靠农工武装,军队只能起次要的作用,否则便是“军事冒险”。毛泽东明确地提出:“要发动暴动,单靠农民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有一个军事的帮助。有一两团兵力,这个就可起来,否则终归于失败。”毛泽东以强烈的语调说:暴动的发展是要夺取政权。要夺取政权,没有兵力的保卫去夺取,这是自欺的话。我们党从前的错误,就是忽略了军事,现在应以百分之六十的精力注意军事运动。实行在枪杆上夺取政权,建设政权。

第三,土地问题。八七会议的决定是没收大中地主的土地。毛泽东提出:“中国大地主少,小地主多,若只没收大地主的土地,则没有好多被没收者。被没收的土地既少,贫农要求土地的又多,单只没收大地主的土地,不能满足农民的要求和需要。要能全部抓着农民,必须没收地主的土地交给农民。”并且提到:“对被没收土地的地主,必须有一个妥善的方法安插。”

第四,暴动的区域。当时,原定作为起义中心区域的湘南的局势已起变化。由于唐生智部队南下,湘南同长沙事实上已被隔绝。中共中央要求湖南举行“全省暴动”。湖南省委经过反复讨论,认为“以党的精力及经济力量计算,只能制造湘中四围各县的暴动,于是放弃其他几个中心。湘中的中心是长沙。”

8月19日,中共湖南省委将湖南秋收暴动以长沙暴动为起点的计划,报给中共中央。第二天,毛泽东又写信给中共中央,报告了他对一些重大政策问题的不同意见。

八七会议虽然正确地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但是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来实行这个总方针,还有许许多多未曾得到解决的问题,党对处理这些新问题又十分缺乏经验。能够在这样一系列重大政策问题上,如此旗帜鲜明地而又切合实际地提出和中共中央以至共产国际代表不同的意见,确实充分显示出毛泽东的过人胆识和求实精神。

中共中央收到湖南省委的秋收暴动计划和毛泽东的信件后,在8月22日召开常委会研究。在讨论中,有的人指名批评毛泽东的“枪杆子中夺得政权”的论断和中央不同,说中央才是“纯粹信任群众力量,以军事力量为帮助”。23日,中共中央给湖南省委复信,虽然在原则上表示以长沙为暴动起点的计划是对的,但又批评说:暴动计划“偏重于军力,其结果只是一种军事冒险”;并且提出“此时我们仍然要以国民党名义来赞助农工的民主政权”,如果就抛去国民党的旗帜、实现苏维埃政权,“这是不对的”;还主张在土地问题上“这时主要口号是‘没收大地主土地’,对小地主则提出减租的口号”。这些批评和指责,显然是脱离实际情况的。

毛泽东对中共中央复信采取分析的态度,对其中符合实际情况的部分贯彻执行,对不切实际的批评给予答复。然后制订了明确的暴动纲领。毛泽东1936年对斯诺说:“我在那里的纲领,要求下列五点:(一)省的党组织同国民党完全脱离关系;(二)组织工农革命军;(三)没收大地主以及中、小地主的土地财产;(四)在湖南建立独立于国民党的共产党力量;(五)组织工农兵苏维埃。”

8月28日,毛泽东离开长沙,赶到株洲。他在株洲听取了株洲镇党组织负责人的汇报,并指示他们在起义发起后,要即刻发动镇内工人和四郊农民,夺取团防局的枪支,炸毁易家湾桥,制止敌人从长沙出来增援,以确保安源和醴陵的暴动。

随后,毛泽东抵达安源,在张家湾召开了军事会议。部分起义地区的负责人潘心源、蔡以忱、宁迪卿、王兴亚、杨俊等出席了会议。会议具体讨论了秋收起义的军事部署,确定将集结在修水、铜鼓、安源的军事力量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番号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下设三个团:第一团以在修水待命的武昌警卫团、平江农民自卫军为骨干,吸收崇阳、通城的一部分农民武装组成;第二团以安源煤矿工人纠察队和被共产党部分掌握的矿警队为骨干,吸收萍乡、醴陵、安福、莲花的农民武装组成;第三团以在铜鼓整休的浏阳工农义勇队为主,再调武昌警卫团一部到铜鼓组成,3个团共5000余人。

毛泽东任工农革命军党代表兼前敌委员会书记。年仅22岁的卢德铭被指派为起义军总指挥,具体负责指挥起义部队的军事行动。

卢德铭祖籍四川。受进步思潮影响,19岁那年,他便立志报考黄埔军校,被孙中山看中,介绍到黄埔二期学习。在校期间,他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后,被分在素有“铁军”之称的**独立团任职。北伐开始后,他率队一路攻关夺隘,屡建战功,遂调任武昌警卫团团长,是一位骁勇多谋的战将。在毛泽东富有传奇色彩的戎马生涯中,他成了毛泽东最初的战友。

起义预定分三路分别占领醴陵、平江、浏阳,对长沙取包围态势,并以长沙工农暴动为内应,相机攻占长沙。会上,王兴亚还向毛泽东建议,如果起义失败,可投奔到井冈山,他在那里有袁文才、王佐两个“老庚”,分别掌管着两支地方武装,必要时是可以利用的力量。早在1927年初,毛泽东在湖南考察农民运动时,在衡山县就曾听一位妇女会干部向他介绍过井冈山的情况,使他了解了那里地处偏僻,山高林密,且有数支打着“劫富济贫”旗号的“山大王”。往日获得的信息和王兴亚的建议,对于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失利后引兵井冈山的决策,无疑是有重大影响的。

安源会议是毛泽东主持和领导中国共产党军事斗争的起点。在此之前,毛泽东有过领导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的实践经验,却没有领导工农武装斗争的实践经验。虽然他在过去一些会议上强调过党必须注重军事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但毕竟没有直接组织过武装力量,没有独当一面地部署过作战行动。这次安源会议,可以说是毛泽东第一次出台组织军事斗争。

不过,这次会议并非毛泽东踏上戎马生涯的起点。早在1911年10月,毛泽东作为湖南新军中的一名士兵,就步入过军旅生活。当时,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辛亥革命爆发,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湖南成为全国率先响应的省份。在革命大潮的冲击下,正在长沙学堂读书的毛泽东欣悦之情不能自已,他决心投笔从戎,参加革命。这时,一支学生军已在长沙组织起来。毛泽东觉得这支学生军成分太复杂,难有所为,于是决定参加正规军,为推翻反动的清王朝效力。10月下旬,他毅然离开学堂门,参加了湖南新军。毛泽东最初想到武昌去参加革命军,他从同学那里筹划了一些钱,并自备了雨鞋,但因交通缘故,没有成行,后改入新军。

毛泽东人新军后,在第二十五混成协第五十标第一营左队当了一名普通列兵。毛泽东开始并不习惯沉默而呆板的军队生活,他平时喜欢说说笑笑,但操课时间从不马虎,每个动作都做得非常认真。正副目(正、副班长)看他身材魁梧,单个动作也比较标准,经常要他做示范,或要他带几个列兵“开小灶”。在士兵中,他还是一个受人喜爱的小秀才,经常帮助文化低的士兵写家信,讲解报纸上的新闻。在这里他不但将学到的文化知识派上了用场,而且更多的是学到了不少军事知识。后来在提到这段经历时他说:“辛亥革命的时候背过几天枪,什么立正、稍息、枪法还相当可以。单个教练、排教练、连教练、营的野外演习也搞过。”

这次军旅生活虽然仅半年时间,但作为辛亥革命中新军里的一个“兵”,毛泽东从此踏上了戎马倥偬的生涯。

安源会议结束后,毛泽东即动手给湖南省委写信,对省委在9月9日开始破坏粤汉及株萍铁路、11日各县起义、16日长沙起义的决定表示原则同意,但认为16日的长沙起义应作两手准备。理由是,虽然唐生智部有一大半在湖北、安徽一带与蒋介石军队对峙,湘东敌军确实比较空虚,因而起义军有可能夺取长沙城;但长沙毕竟是敌人的统治中心,如果没有充分的军事力量配合、支持,城市暴动是难以取胜的。有鉴于此,长沙城内的暴动必须与前方的起义部队配合,待起义军逼进长沙时方能实行。

处理完安源的事务,毛泽东和潘心源一同化装前往江西铜鼓,不料,在浏阳东乡张家坊被反动团防军捕获。

那时,国民党的恐怖达到极点,许多共产党员及嫌疑分子被枪杀。团防军打算把毛泽东一行押到民团总部去处死。当时,毛泽东身上有几十块银元,想“贿赂”押送他的人释放他们。部分团丁同意释放,可负责的队长不允许。于是,毛泽东决定逃走。在押解的路上,毛泽东机智地佯装脚疼,落在后面。接着又从口袋里掏出银元,往地上一撒,团丁们忙去抢钱,毛泽东、潘心源乘机分两路逃走。毛泽东后来回忆说:“我跑到一个高地,下面是一个水塘,周围长了很高的草。团丁们追捕我,还强迫一些农民帮助他们搜寻。有好几次他们走得很近,有一两次我几乎可以碰到他们。虽然有五六次我已放弃希望,觉得我一定会再被抓到,可是我还是没有被发现。”直到夜幕降临,毛泽东才碰上一位农民。从谈话中得知他是农协会员,毛泽东请他帮助买了双草鞋和一点食物,并请他带路到江西地界,于9月10日到达铜鼓。

而在此前一天的9月9日,震动全国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大旗,首先在修水举起。这是一面嵌着金黄色的五角星和金色镰刀、斧头的军旗,白色函管上印有“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字样。这面旗是根据毛泽东的提议,由参谋长何长工和副官杨立三亲手设计的。工农革命军分三路分别向平江、浏阳、萍乡推进,毛泽东兴奋地写下了《西江月·秋收起义》的词句: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修铜一带不停留,

便向平浏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沉,

霹雳一声暴动。

但当时全国革命形势已走向低潮,反动军事力量在各处都大大超过革命力量。从湘赣边界来说,群众没有充分发动起来,本来就很薄弱的兵力又分散使用,各自为战,行动并不统一,进攻目标却是湖南的中心城市长沙。这个计划根本就难以实现。当起义军师部和第一团在11日到达平江东郊金坪时,由于起义军收编的黔军邱国轩团突然叛变并从背后袭击,部队受到巨大损失。第三团也在14日进攻浏阳东门市时因力弱而失利。第二团出师后最初发展顺利,在12日和16日先后攻克醴陵、浏阳县城,但因国民党正规军集中优势兵力反攻,几乎全部溃散。中共中央派任弼时到湖南调查时,夏明翰告诉他:“这次我军所到之地农民并未起来,远不及北伐军到时农民的踊跃。大多数农民甚恐慌不敢行动,恐怕军队失败大祸来临的心理充满了农民的脑筋。”毛泽东看到这种实际情况,当机立断,改变原有部署,下令各路起义部队停止进攻,先退到浏阳文家市集中。

19日,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第一、三团、安源工人爆破队和第二团的几十个人在文家市会师。

当晚,前敌委员会在里仁学校召开重要会议,对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进行了认真讨论。毛泽东在会上明确提出,必须改变原定攻打长沙的计划,将部队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在农村深入土地革命,发动农民革命,坚持武装斗争,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

毛泽东对形势的分析,引起了会上的激烈争论。师长余洒度、副师长余贲民极力反对,他们仍坚持“取浏阳直攻长沙”的计划,认为中央的决定不可更改。余洒度还认为,金坪一战失利,关键在于邱国轩临阵叛变,否则,实现中央的计划是完全可能的。

同类推荐
  • 楚庄王传

    楚庄王传

    战争本是一件残酷的事情,而且是大胜仗,而他居然以德为上。他好色,但不贪色。可他却闭门不出,反躬自省。夏姬,堪称中国第一美女,四十余岁了,还有人为她弃高官而不做,打了胜仗,置全族人性命而不顾,携之私奔。如此一个女人,庄王岂能不爱?但为了社稷,为了大王的名声,他将这份爱深深地埋在心中。他是一个男人,理应举杯庆贺,男人中的男人;他更是一个霸主,霸主中的霸主! 在这本《楚庄王传》中,作者秦俊先生从杂乱繁复的历史资料中搜集、挖掘出众多故事,用通俗平实的语言、饶有趣味的故事把楚庄王的治国理念、为君之道、称霸过程、成霸原因等都演绎得淋漓尽致
  • 岳飞传:还我河山

    岳飞传:还我河山

    《岳飞传》是武侠一代宗师还珠楼主最重要的历史小说之一。全书20回,讲述了岳飞从一个贫家之子成长为一代名将,最后含冤屈死的悲壮生平。书中贯穿岳飞一生的主线如拜周侗为师的曲折,大战仇敌的紧张,抗击金兵的智勇,剿灭群盗的恩威并施,都描写得大气简洁,极富传奇色彩;虽然大开大合,然而并不粗疏,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尤其具有人情味。对人物的心理也刻画得细致入微。岳飞的精忠报国、顾全大局、仁爱谦逊,都写得极其充实。本书主要依据《宋史·岳飞列传》而作;采用旧式武侠小说的笔法,注重故事的布局结构,突出戏剧性与传奇性,充分、恰当地体现了岳飞一代名将的风采,确为一部超好看的岳飞传记。
  • 科学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科学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科学家成长故事》精心挑选出古今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成才故事,以简明、流畅的语言展示了他们光辉的一生。他们有勤奋的头脑、不屈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如同历史天空的启明星,永远被人们所追求和敬仰。我们应当以他们为榜样,从他们的经历中汲取教益,提高自身素质,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 卑鄙的圣人:曹操1

    卑鄙的圣人:曹操1

    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一日看尽长安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一日看尽长安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兰泊宁编著的这本《一日看尽长安花(唐朝分册)》攫取唐朝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其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历史的视野、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叙述,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使读者不但能享受到阅读的快感,更可以通过阅读此书,进一步了解、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本书兼顾故事性、可看性与励志性。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你是我时光里的甜蜜

    你是我时光里的甜蜜

    “做我的女人,这些东西都归你所有。”她满脸不屑的看着摆在眼前的豪车别墅,珠宝华服,冷笑挑衅,“抱歉,我只跟随强者。”下一秒,他送出去的金卡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准确无误的掉入垃圾桶。他是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商界神话,竟被她不屑一顾!该死的女人,敢惹恼了她,后果她承担不起!既然她不肯乖乖就范,那他就只好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人扛回家!“混蛋,你做梦去吧,我死也不会嫁给你!”她气急败坏的瞪着他。某人邪魅一笑,载着她的银色劳斯莱斯直奔教堂,“我最擅长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现实。”
  • 南洋国商(下)

    南洋国商(下)

    清末明初,风云际会,华夏之国却在风云中飘摇不定。站在历史的乱潮之中,尹正纲——这位“猪仔”的后代,该何去何从?丛林、土著、会党、奸商、恶霸……一个个生死难关。爱情、亲情、友情,成了他一飞冲天之前最好的磨炼。于是,勾心斗角的商战之中,他杀伐决断、运筹帷幄,于那一段沉郁暗淡的历史中,留下光彩绝伦的一笔。本书通过爱国华商尹正纲的传奇经历,再现了继闯关东、走西口之后,被称为规模最为壮观、生存环境最为恶劣、对当今国际政治格局影响最大的“下南洋”的这段历史,讲述了下南洋的一代人自强不息、拼搏奋斗的坎坷之路,也充分展示其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
  • 美味主食花样600款

    美味主食花样600款

    本套菜谱共30本,汇集了南北方以及各种风味的菜系,每本600余种做法。本书介绍主食花样的做法,简单好学易做,是符合大众口味的家居生活常备书籍。
  • 北京的梦影星尘

    北京的梦影星尘

    本书在描摹众多的名胜古迹同时,也力图捕捞这些尘封的脚印,为读者做地理与人文的双重导游。历经沧桑的皇宫王府、寺庙碑塔、城楼戏园、古墓名陵,如星罗棋布,构成一笔令人抚今思昔的文化遗产。作者十年磨剑,在历史与现实间来回穿梭,努力描绘一幅人间城廓的精神地图。北京不仅是著名的古都,而且是世界上最具文化特质的城市之一,无数的才子、大师在此驻留过
  • 我的道士相公

    我的道士相公

    俗话说,乐极生悲否极泰来,一个人要是霉到了极点会不会转好运?这是个学术性很强且值得研究的高端问题,一般人哪里能洞悉其中的奥义。姚岚只知道现在的日子不好过,作为一个穿越人士,窝窝囊囊的生活在丈夫的羽翼之下。不能大笑、不能快步、不能恣意说话,三从四德、循规蹈矩的伺候丈夫,而且是个瞎丈夫。是个瞎子也就算了,偏偏有个让姚岚无法接受的职业——神棍。姚岚扶额,不求穿越呼风唤雨,只愿偷得浮生逍遥闲。等自己爆发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个瞎大爷给踢飞!“相公,你能不能换个活儿?我不想当神婆!”“娘子说哪里话,这么有前途的职业为夫怎么能放弃。为夫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成为道士中的翘楚!”呸!你以为你是太上老君,你是道士中的败类!穿越大条女+腹黑瞎道士=雌雄双傻!親們,某軒冒頭了。經過激烈的爭奪,領養終於有結果了,這次領養激烈無比,某軒沒有想到瞎大爺這麼受歡迎了,居然引得兩位美女親為他大打出手。其實某軒弱弱的想說一句:“偶也想領養瞎大爺可以不?!”O(∩_∩)O~以下是結果:親╭(╯3╰)╮——lifengfei441領養耿浣熊(要好好飼養啊!)親╭(╯3╰)╮——冰雨票票領養香姑(兩個女人?真不知道怎麼相處?)親╭(╯3╰)╮——勇敢的魚兒、奪一瞭解你倆看怎麼分瞎大爺吧,某軒不管了!(你們有空把領養的心得八一八,讓某軒寫點番外也不錯)祝你們快樂,瞎大爺高興了,有兩個人伺候!親╭(╯3╰)╮——好喝果汁耿皮糖(耿純),果汁好好待他吧~~~~愿主保佑你~~~阿斯啊,你在哪裡啊~~~~~~瞎大爺在呼喚你~~~~~————————————————————————————————╭(╯3╰)╮谢谢亲们的支持,瞎大爷就到这里了!!谢谢一直陪伴某轩每一位童鞋,正因为有了乃们的支持,某轩才能够顺利的完结。当然,某轩还会继续努力,将认真完成每一篇文。也请大家继续支持某轩,乃们的支持就是某轩的动力~~~~在此要特别感谢lifengfei441童鞋,你的留言、花花、钻石让某轩感动极鸟~~~当然还有不知道神游到哪里去的阿斯,唉!可怜的孩子啊~~~~
  • 一梦天下

    一梦天下

    那一年,她十二岁,师门被灭,无奈浪迹天涯。那一年,他九岁,遭敌追杀,被迫亡命天涯。那一年,她救了他,同病相连,从此携手天涯。多年后,他对她说:你等着我,我一定会回来接你,从此不再分离。而她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却只是暗暗的祝福,默默的说道:请原谅我不遵守诺言,我不想成为你的牵绊。我走了,从此我们天各一方。她的失踪,令他疯狂。为了寻回她,他向天发誓,如果寻不回她,他宁愿毁掉一切。
  • 琴弦丫头:我的绝色王子

    琴弦丫头:我的绝色王子

    杜宇辰那因为疲惫而呈死灰色的眼突然亮了起来,他小心翼翼地拿起了琴,琴的面板光滑细致,弧度打磨和漆面都很精致,乌木的手感也恰到好处,算是上...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