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8400000003

第3章 皇帝的家事(3)

其实,西太后找载湉继承皇位,还有一份小小的私心,那就是说,载湉从咸丰那儿讲是侄子,从她娘家论则是亲外甥。也就是说,这个当时仅仅四岁的小男孩,是整个爱新觉罗家族中,跟她个人血缘关系最近的人。所以,当年光绪入宫之时,西太后的确是真心待他,把他当亲儿子养的。只是,这个叶赫那拉氏,不到三十岁就守寡,年纪轻轻完全没了性生活。这样年轻的寡妇,固然疼儿子,但心理多少有些变态。这个儿子不是亲的,变态多少会加重。她会有意无意对外强化他们的母子关系,强化的方式,就是母子间的仪式。这样,小小年纪,光绪的膝盖就要吃苦了,总是要对西太后跪来跪去。通过这些跪拜,一面炫耀光绪的孝,一面炫耀自己的慈,还有自家作为帝母的那份得意。光绪十六岁亲政(假的)之后,操练这份孝道,就得更加勤勉,一会儿到太后的寝殿请安、跪送,一会儿又得提前跑到太后办公的地方跪迎。无论是跪送还是跪迎,都得等太后踏实了,才能起来。太后最爱看戏,但每次演戏,都得光绪这个儿子陪着,少不了跪迎跪送不说,好戏开锣,得先让光绪打扮停当,从戏台的上场门出,下场门下,假装演戏,展示一下老菜子娱亲的孝意。

如果说,戊戌政变之前,娘儿俩没闹翻,老太婆还有怜惜光绪的可能,这些个母子仪式,有时候还不过分。但是,政变之后,光绪成了西太后的政敌和囚徒,这样的仪式,就成了折腾人的把戏。无论在宫里宫外,在紫禁城还是颐和园,光绪的跪和拜,真的就变成了折磨人的体罚。在庚子闹义和团的时候,这种体罚最为严酷。在西太后自己,是惩罚不孝子;在那些顽固派大臣,则是惩罚二毛子皇帝。

要说起来,光绪还真是个抗折腾的人,就这么折腾,还就是没死。在最后关头,还得有劳西太后冒天下之大不韪,毒死了光绪,才保证了江山没落到政敌手中。死后的光绪,在孙殿英的掘墓行动中,也跟西太后一样,被掘坟翻了出来,曝尸在外。

抗折腾是抗折腾,但命苦。苦命的皇帝,更苦的膝盖。

皇帝的衣服不好补

一般来讲,皇帝的衣服是不用补的,每天都换新的,就算偶尔穿了两次,无论如何是等不到穿破的。但是,有的时候也有例外,满人皇帝就穿过补丁衣服。

跟明朝的皇帝相比,清朝满人的皇帝相当敬业,也相当奢侈。明朝的皇帝建了皇宫,但皇帝住着却不舒服,大部分的地方都是用来讲仪式摆排场的。但是历代的皇帝,从来没有想过另建个园子,进里面去享福。最胡闹的明武宗,也不过建了个豹房,比起圆明园来,小小巫而已。康熙和乾隆多次下江南这样的美事,明朝皇帝也不怎么做,他们最喜欢的,无非是躲在宫里跟女人胡闹,连大臣都懒得见。宫里的宫女多、太监多,但讲到享受和排场,还真就赶不上清朝的皇帝。

但是,清朝的皇帝由于敬业的缘故,有时候也会变得相当的节俭。乾隆是清朝盛期最后一位皇帝,在他的晚年,这个朝廷其实已经由盛转衰,只是没有人敢把实情告诉这位年事已高的十全老人,还是任由他拼命地乱花钱。没等到他翘辫子,已经做了多日傀儡皇帝的嘉庆看到国库空虚的窘境,已经心急若焚了。待到老子一死,马上厉行节约,漫说不下江南了,连例行的承德避暑都不想去了,为的就是省钱。

这场厉行节约运动,一直延续到了他孙子咸丰时代。因为日子更紧巴了,遍地都是闹事的,洋人还来凑热闹,银子一个劲儿地往外掏,进项却少。如果清朝的皇帝跟明朝皇帝一样,天下万事不理,倒也罢了,他们可是天天天不亮就起来上朝的,所有的烂事都得操心,跟居家过日子一样,缺钱的事最糟心。道光皇帝穿补丁衣服的事,地球人都知道了,但他的儿子其实比老子还节省。道光的补丁打在朝服上,明晃晃的,朝臣们争相效法,其实就是作秀。儿子对老子一朝的弊端冷眼看多了,都比较清楚,所以轮到他当家了,不再把补丁打在外面,而在内衣上讲究起来。咸丰有件杭纱的套裤,刚上身就被蜡烛灯花不慎烧破了一个小洞,按惯例扔掉就是,但咸丰不肯,要补补再穿。于是,皇上的俭德被左右盛赞了好久,皇上也得意了好久。皇帝的旨意被执行了,过了好些日子,裤子补好了,送来一看,跟新的一样,仔细一瞧,的确有补过的痕迹,但非认真看是看不出来的。一细问才知,这样高明的补丁,是内务府交由江宁织造找高明的工匠的杰作。区区一个小窟窿,花了几百两银子。这样的工匠,所花费的工夫,内中的手艺,比《红楼梦》里连夜勇补孔雀裘的晴雯,还要多了和高了不知多少倍。有这个银子,民间可以买一打纱裤了。

皇上的节约,也有真能省下钱来的地方。上书房门轴坏了,按照惯例,内务府是要换新的,这可是皇帝读书的地方,不比别处。但是咸丰不肯,亲自查看之后,说是修修就可以了。于是乎报修,由内务府转到工部,招商承办。有了纱裤的教训,咸丰要先报预算。预算下来,工部也真敢狮子大开口,居然要花五千两银子。咸丰听了大怒,他可没有他老子那样好说话,对于撤职查办从不吝惜。于是工部马上改口,说是五十两就够了,刚才的五千两是笔误。雷霆一怒,省了四千九百五十两白花花的银子,皇帝很高兴。其实,一个门轴而已,就算材料好点,在民间也就一两银子,一个工匠半天的活儿。

做皇帝,原则上是不能节省的,因为有一大堆的人就指着皇帝的奢费吃饭呢。明朝有十三监的太监管事,说是有弊端,清朝改了,成立了内务府,全国上下搞特供,全国上下有机构,钱花得更多。皇帝真的要厉行节约,围绕皇帝服务的机构首先就不乐意,千方百计让你皇帝干不了,因为真的节约了,他们就没地方弄钱了。所以,皇帝但凡要省钱的地方,弄下来比不省花费还要高。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机构弄钱的大局。所以,作为帝王的俭德,补丁衣服是可以宣传用的,但真的能不能省钱,肯定要两说了。

清代的特供

无论什么时代,有特权,就肯定会有特供。王朝时代的特供,属于贡品,专门供给皇帝和其家人享用的。当然,外国人来华,所要奉献给皇帝的东西也叫贡品。但这种贡品皇帝一般没法指望,除了几个固定的藩属国,其他国家的贡品往往是时断时续,贡来的东西又不大好。其实说白了,就是人家看准了中国古代皇帝的虚荣,贡一还二甚至三,安着心跟中国人搞不平等贸易。这种买卖,明代的日本大名最喜欢做,在家里都个个称天朝上国,但却都喜欢到明朝来进贡,不让进贡,就勾结海盗抢,于是就有了倭寇之害。

我在这里说的贡品,主要是供应皇帝的特供。玩赏的东西,有来自西洋的,属于奇技淫巧的玩意,比如各种花样翻新的钟表。用的东西更多,打簧表、鼻烟、皮毛大氅之类的都是。《红楼梦》里贾宝玉穿的那件俄罗斯来的孔雀金丝线的大氅,就属于贡品,专人采购送给皇帝,但被权臣们捞去的。其他产自国内的,如上等的或者专门制作的瓷器、丝织品也属于特供。吃的东西,属于贡品的更多,以至于中国国内各地哪个地方也逃不掉。这些吃食,主要是些土特产,比如福建的荔枝、龙眼、佛手还有燕窝,黑龙江、乌苏里江一带的飞龙、鳇鱼、响水大米、人参,等等。

贡品的采办,由内务府负责。清代鉴于明朝太监之祸,将供应内廷的机构,由明代太监们管的十三衙门,变成了满人管的内务府。太监专权的可能性的确降低了,但内务府人员的贪腐却一发不可收拾。不管有什么才能的人,只要干上内务府的差事,就一辈子两辈子都吃不完。内务府好些机构,就是专门负责采买皇帝特供品的。比如粤海关的监督衙门,专门负责采买西洋物件。江宁、苏州、杭州等处的织造处,专门生产供给皇家的各种丝织品。当年《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祖父,就做过江宁织造。织染局、绮华馆,还有都虞司,都虞司里含东北专门负责弄野物的打牲乌拉处等,还要加上各种专门生产贡品的田庄,专门养鹰鹞的鹰鹞处。在清朝中叶,内务府不算壮丁,不计太监,光职员就达到三千多人。

这样一个庞大的机构,就是为了皇帝和他的家人消费之用,具体地说,就是供皇帝和家人吃喝玩乐的。特别要命的是,这样的供给,严格来说是不计成本的。同样的东西,在平民那里也许只值几文钱,但是成了贡品,就得耗费几两甚至十几两银子。响水的大米,得有专门的庄户种植,福建的佛手,也一样有专门的农户负责。反正有一种贡品,就得搭上一个机构,一连串的人手。连龙井茶,都是龙井村里有专人负责那几棵老茶树。那个时代,没有火车,也没有专门的保鲜设备,大米之类的还好,时鲜果品,尽管采用了当时能做到的保鲜措施,待千里迢迢运到北京,也是十不存一。况且,无论什么贡品,皇帝能吃几口?内务府的人近水楼台,其他有权势的人也要沾光分润。《红楼梦》里的贾家,就是一个有资格分润贡品的豪门大户,小说里说的事儿,现实肯定有。这样一来,特供的消耗就相当大了。所有的耗费,都无一例外算到皇帝身上。反正无非是把皇帝的银子,花在皇帝身上,没花在皇帝身上,也算皇帝的。

按道理,所有贡品的采买都是要钱的。但是,皇帝的贡品,地方官谁敢说半个不字?别说给钱,还得倒找钱。也就是说,上级拨款都落到采买的胥吏口袋里不说,地方官还得给采买的胥吏塞贿赂,否则就找茬不收你的东西,过了季节,耽误了皇帝的事儿,让你吃不了兜着走。反正地方官也有办法,羊毛出在羊身上,堤内损失堤外补,最后讹到小百姓身上也就是了。其间,内务府的人打着皇帝的名义到处捞钱,成本一文不名,但该办的事都办了。办来了贡品,孝敬了皇帝,顺带打点了所有的权贵,再有什么事也没人参他们。即使有不识相的御史说话,也会有人替他们说话。

皇宫的安全与太后的脸面

光绪六年(1880年)八月十二日,皇宫里出了件不大不小的事儿。在病中的西太后,派太监李三顺带一个小太监,给她的妹子、醇亲王的福晋送了八盒点心。因未报敬事房通知护军放行,所以出午门旁的东左门时,就给护军拦住了。其实,这种进进出出的事儿,估计太监们多半都懒得按制度申报,他们跟护军彼此也都脸熟,打个招呼也就放了。但是,这回太监李三顺碰上了死心眼,也或许是因为李三顺过于骄横——给太后送东西嘛,对护军缺乏必要的礼貌,反正是两下僵上了。一边是太后跟前的太监,一边是八旗贵胄,谁服谁呢?争吵之下,未免会有些推搡,太监李三顺乘机把食盒摔了,回去奏报西太后,说是被护军打了,连食盒都给砸了。这下事可就大了,病中的西太后雷霆大怒,告知当时还在世的慈安太后,也就是东太后,说是被人欺负了。经过立光绪为帝,二次训政,西太后气焰熏天,慈安名义上虽是正宫太后,但不过就是个摆设,断没有不给“妹子”出气的道理,两宫一心,不消说,几个护军的脑袋悬了。

还好,太后不是军阀,没有当场下令砍人,而是将几个护军交内务府和刑部处理。但是,意思已经到了,非杀不可。

凡是涉及太监的事儿,朝臣没有不议论的,一议论,多半对太监不利。况且,此次事件摆到台面上,分明是太监的不是,而护军不过是恪守职责,按规矩行事而已,如果换了个明白事理并且喜欢作秀的主子,可能不仅没罪,还要打赏的。但是太后是女人,女人多半有点小性子,好面子,于是,哥几个就有了性命之忧。

如果说,当时太后一怒之下马上把人杀了,也就罢了,但是现在交刑部治罪,朝议纷纷,是非曲直如此明白的事儿,又跟太监专横不法有关,刑部要是真的按太后的意思把这几个人给斩了,不仅刑部四位堂官有麻烦,主事的军机大臣,尤其是当家的首席军机大臣奕日后自己的那张脸就没地方搁了。别的不说,回旗里都会被唾沫淹死,人家不敢骂太后,王爷是敢骂的。要知道,所谓护军就是皇家禁军,非上三旗家子弟,政治上绝对可靠,是没份的。至此,不大不小的事儿变成了大事,不止御史们纷纷上奏来争,朝中的大臣也有奏章来争。

所以,案子审来审去,就是定不了谳,没人敢把这几个护军(其中还有一个皇家宗室)往鬼门关上送。军机大臣们也苦争不肯奉诏,每次召见都说个没完。几上几下之后,拖到十一月底,最后总算死罪免了活罪不饶,两个销去旗籍,发往黑龙江做苦差,遇赦不赦,一个宗室圈禁五年,而护军统领岳林则交部议处,最轻,官职也是保不住了。

这样一个处罚结果,尽管护军的脑袋保住了,但是仍然让人感到愤愤。明明是太监的无理,却把板子都打在护军头上,对于太监漫说处罚,连一个字的责怪都没有,舆论没法不大哗。从来如此,凡是皇帝太后的错,如果借着宦官说事,就容易引起共鸣。但是,此时西太后决心已下,不杀护军算是让步让到家了,明诏已下,一时间没有人敢再出面谏诤。这时候,两位清流党的重量级人物出场了,一个张之洞,一个陈宝琛。此前御史和朝臣对于此事,抗争的奏章不少,但西太后见一个气一个,因为大家说来说去,都是说护军怎么冤枉,太监如何可恶。但是,张之洞和陈宝琛的奏折,则专从皇宫和太后的安全出发,把本年度刚刚发生的外人混入宫禁事件,以及嘉庆朝林清起义因太监做内应打入皇宫之事,旧事重提。强调这两个事件,都是太监干的。如果像现在这样处理,恐怕今后不仅皇宫安全难保,而且易于滋生宦官之祸。

这样的奏折上去,恭亲王奕钦佩得不得了,连声说道,这才叫大臣的奏折。而西太后的气居然意外地平息了不少,毕竟她也是个明白人,知道张之洞和陈宝琛说得有道理,如果板子只打护军,而且重打护军,却不打太监,那么在骄纵的太监的淫威之下,还真有可能让皇宫的禁卫变成一纸空文。自家的面子固然重要,但比面子更重要的是自家的安全。性命比面子要紧,这个道理西太后还是懂的。于是,一个似乎已经定案的案子,在几天之后居然再次重议。最后的定谳是护军统领免于议处,三个当事的护军各打了一百杖,流放,旗籍保住了,宗室的圈禁也改成了两年,而且不扣钱粮。更重要的是,当事的太监李三顺也被打了三十板子,分管的总管太监被罚俸六个月。此前因熟人关系放进外人的太监,也分别被加以责罚。而在此案的最初处理中,是只罚护军,不罚太监。

这样板子两边打,大家总算松了一口气,说是不担心貂珰(宦官)之祸了。其实,这样的处罚依然是没有道理的,即使板子两边都要打,也应该是太监重、护军轻,现在居然倒过来。看来不管怎么说,西太后的面子还是需要第一位考虑的。只是,这样的结果是从护军的砍头之罪一点点争过来的,所以大家也就满意了。

同类推荐
  • 清代宫廷社会史

    清代宫廷社会史

    罗友枝,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的高足,专攻中国明清的社会史和经济史。本书是她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史研究领域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专著,是一部研究清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满族宫廷的公开和非公开礼仪的珍贵手册。罗友枝做出了我们能够期待一部优秀学术著作所能做出的最伟大的贡献:给出大胆的概念和论点,同时为未来几代研究者提供坚实的基础研究。本书提出的问题很吸引人,也很重要。通过艰苦的档案搜集工作,罗友枝发掘了大量非常有价值的资料,这使她的著作成为研究清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满族宫廷的公开和非公开礼仪的珍贵手册。罗友枝的专著是一个里程碑,代表了研究中国的新历史学的开端:本书是对远比我们以往所知更为复杂的和更具文化多元性的帝制中国的精深研究。
  • 武侯称霸记

    武侯称霸记

    诸葛武侯苦修奇门神功,正当关键时刻,却被司马懿破坏,虽未被打下地狱,却荒唐转世成黑老大!令他更惊讶的是好多历史上的高手都还活于世上……美女随行,豪杰尽归,武侯逍遥至极,经过一番苦修和恶战,终于站在了世界的巅峰。
  • 汉唐天下

    汉唐天下

    没天理呀,一个马路的开口井,就把俺扔回了黑暗混战的五代十国。既没有高强的武功,也没有超人的学识,俺不过是一个历史爱好者而已。在这黑暗的时代,没奈何,看我一个没落贵族,如何赤手空拳,不甘不屈,取汉中,定西蜀,平西南,夺甘陇,争霸中原,豪夺江南。对阵四海英雄,享尽天下风流,重创一个辉煌的汉唐天下!!
  • 史记精华:楚汉风云录

    史记精华:楚汉风云录

    《史记》不但是一部历史巨著,而且是一部文学巨著,是史传文学的承前启后的丰碑,也是国民必须了解的经典之一。本书用选本的方式将《史记》精华部分呈献给大众,对于普及国学,宏扬中华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本书对原著文选的导读阐释,实用而便览,包含有三种内容:提示,即在篇首介绍全文的主要内容及文学特色;段意,即对原文加以分段,逐段概述段意;注解,紧接段意,对该段的疑难字词进行注解,并对疑难句子进行疏通。读者循此体例,即可窥《史记》之壶奥。
  • 我的帝国无双

    我的帝国无双

    五代十国,唐末宋初,笑谈琵琶,醉卧沙场。天大地大,谁伴我仗剑天涯,谱一曲帝国无双!参军出品,必属精品!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千金变村花:菜公主的跷跷板

    千金变村花:菜公主的跷跷板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一朵小村花,从乡下重返城里,让你捧腹,让你挥泪,村花真的是一个平凡的少女吗?刻意的逃避掩饰不了华丽的身世,花不是好鸟,蜗牛也能变小强,请看菜公主的高低人生!
  • 三嫁冷情君王

    三嫁冷情君王

    今生再遇,他们互不相识。当真相揭晓,她才知道他的深情,是对他金屋深藏的女子,于她,不过是利用而已,当她终于逃离,花三年时间才淡忘心中的伤痛,他却出现:“宫筱婼,你以为,你能逃得掉?”
  • 神秘的亡灵日记

    神秘的亡灵日记

    可是,在爸爸死后的第三天,那个日记本又突然出现了爸爸新写下的日记,而且确定是他爸爸的字迹!神秘的亡灵日记。等着勇敢的你走入故事中……,本书是由董恒波编著的《神秘的亡灵日记》,是神探小鹰校园幽默推理小说系列丛书之一,其故事内容如下:红桃2的爸爸在一次车祸中死去了。他生前总是用给儿子写日记的方法来教育红桃2
  • 幻世游龙劫

    幻世游龙劫

    神龙意志咆哮中原,龙生九子破碎成兽!东南西北,春夏秋冬,儒墨道法,温烈醇冷,诸位试图品味主人公其中风趣。正邪对立,阴阳守恒,终究是亘古不变,还是造物弄人……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最能赚钱的9种男人

    最能赚钱的9种男人

    男人赚钱可用四个字来概括:勤、恒、智、诚。本书主要讲述最能赚钱的9种男人是:敢冒险善于抓住机会的男的;善于编织人际关系网的男的;讲诚信的男人;有头脑会算计的男人;不断提升自我的男人;能说会道的男人;善于创新,有点子的男人;知己知彼,了解竞争对手的男人;有贵人相助的男人。
  • 秘诀:度过人生的冬天

    秘诀:度过人生的冬天

    本书以小故事大道理的形式,叙述了大量中外名人的励志故事,从中总结出应对人生困难的办法,包括调整心态、如何发现身边的机遇、如何开发自己的潜能等等,故事通俗,内涵丰富,对人多有启发。尤其在当下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如何渡过经济的寒冬”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