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500000004

第4章 人为什么会出现心理变态 (2)

社会文化因素作为心理异常的形成原因,其作用过程是相当普遍而复杂的。任何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差异、变动、冲击都不可避免地在人的内在心理世界中泛起波澜。

许多研究资料证明,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环境中的人群,其心理异常和精神疾病的发生率有明显增高的倾向。而且经济地位越低下,心理异常的频率越高。早期美国的霍林斯黑德和雷德利克,英国的戈德堡和莫里森等的研究都相继证实城市里贫穷的下层社会中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病人明显较多。国内12个地区的流行病学抽样调查(1982年)也发现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同居民的经济水平呈负相关。

社会生活中的变动或称社会生活事件,牵涉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家庭生活、教育活动、工作活动、经济活动、业余生活、婚恋活动和宗教信仰活动,等等。

美国学者霍尔姆斯曾对5000余人进行了关于生活事件对人的疾病影响的调查研究。以事件的影响大小为标准进行分类。他们认为任何类型的社会生活事件(变动)都能造成人们对疾病的易感状态,特别是一些使人感受到失落的事件影响就更加严重,如亲近的家庭成员,尤其是配偶的死亡,在所有生活事件中占着重要的位置。其他如离婚、夫妻分居、坐牢、被解雇、大量借贷等,也有相当重大的影响。

据社会文化理论的研究成果显示,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对变态心理的判断标准、患病率的统计分析、症状的表现形式以及预后的估计等,都可能存在差别。例如,从社会利益的角度来看,人格障碍、性变态、瘾癖之类问题,都是破坏性的、属于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为社会所不容。这类人存在着心理变态,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心理动力学理论如何从意识角度记证变态心理的产生的?如何正确运用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动力学模式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出发说明变态心理发生的原因和机制,认为变态心理不符合一般疾病的概念,而是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冲突,即内驱力和欲望引起的内在冲突,以致产生倒退行为等,这均可引起情绪障碍甚至导致心理变态。由于本能欲望经常要求获得满足,但又因社会的制约而不得不被意识压制下去,于是形成内心冲突,因而往往引起焦虑。

第一,人的内在心理矛盾冲突也同样能造成心理异常。因而,他实际上是对变态心理学做了彻底的改造,使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从研究过程本身转向于研究病态表现的动力和内容,从病人的内心深处挖掘精神疾患的原因。因此,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被誉为是变态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

第二,他强调本能冲动和欲望是人的心理动力;性是人类的一种基本动机,是推动人们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之一。

第三,他提出心理的“防御机制”的概念,即认为,在人的无意识中有一种自发的心理调整机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能使人的内心矛盾冲突得以缓和,烦恼和不安得以减轻或消除,使人的心理活动恢复及保持某种稳定状态。但如果滥用或运用失效,又可能成为导致心理障碍的一个根源。

心理防御机制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又一个基本概念。为了减轻或消除焦虑时的紧张不安,以保障内心的安宁,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存在着一系列心理防御机制,各种变态心理就是各种防御机制单个的或多个组合起来发生作用的外部表现。一旦心理防御机制(如压抑)的过度运用,常引起明显的精神异常和人格缺陷。人由于人格结构中的自我经常面临着本我、超我和外界现实,三个方面的压力与威胁,如果难以忍受就会产生焦虑反应。为了保护自身,排除难以忍受的焦虑就发展成一种无意识的心理机能,用以防范危险,缓解焦虑,这就是心理防御机制。并且心理防御机制便受到学者们的普遍认可。

心理防御机制作为一种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一方面有着积极的适应功能,使人得以经常维护心理安宁。但另一方面,它又有消极的作用,因为现实存在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只能起到一种使人逃避现实的消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歪曲现实和“自我欺骗”的表现。

心理防御机制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心理现象。就像人体生理活动中存在一种“内稳态”功能一样,在人的精神活动中也存在一种类似的功能或倾向,即自觉或不自觉地在现实生活中发生问题时,用自己较能接受的方式加以解释或处理,从而解脱烦恼、减轻内心的不安与焦虑,以便恢复心理上的平衡,保持情绪的安宁与稳定。

总之,对防御机制的滥用或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依赖防御机制,而不敢面对现实,主动应对,就会严重妨碍人们从根本上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甚至可能成为导致心理障碍的一个根源,如对压抑、否认、退行、抵消、投射、转换等防御机制的过分运用或运用失效,就会发展出强迫性症状、分离性障碍、躯体性障碍、妄想及其他形式的心理障碍。此外,另有一些防御机制在歪曲现实和消极作用方面相对较轻一些,如升华、补偿、幽默等。

人文主义理论如何从“人”和“自我实现”出发解释心理变态的原因? 变态心理学的人本主义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和马斯洛所创立,始于20世纪40年代。

人本主义既反对精神分析学派对治疗的权威性作用;也反对行为主义学派用条件反射和学习过程中的强化作用去解释人的行为。它反对把人看做动物,而特别强调人的价值和意义。它认为人的行为不像动物,并不全是环境条件作用的结果。而人是自由的、能够独立自主的、具有无限潜能的,并且每一个人都能够意识到自身的各种变化;能理解自己的需要和经验;能分析自己的行为;也能做出抉择并对此承担责任。一个人如果从小就处于具有良好心理气氛的环境之中,例如有温暖和同情支持的父母以及家人,每个人就都会发现他的真正自我和他的全部创造性与潜能。

相反,一个人如果遭到虐待或受到重大的生活经历中的挫折与否定时,自我就会发生创伤或裂痕,内在的潜能不能发挥出来,而且还会受到损害。这样,人们就无法完成自我实现,从而造成自我防御失败和心理失调。

自我实现是人类最基本的动机,这一点,罗杰斯和马斯洛观点相同。人类都具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即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各种潜能的趋向。因此,他认为人是“积极主动的、自我实现和自我指导的。”这也是人本主义理论的核心。

由此理论出发,在人际交往中,人总是希望自己的行为受到别人的尊重。一个人如果只知道按照别人的看法和评价,不惜改变自身的标准,其结果是使自己失去标准,这样就会使自我概念发生歪曲,从而也就可能导致心理上的混乱。当一个人的行为产生了积极的自我体验,同时又得到他人的肯定时,他的自我概念就会是准确的,他的人格就能正常发展。但如果他的个人体验与他对自己的要求和评价相抵触时(这时,他可能会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他就有可能采取歪曲和回避真实情感的办法,以缓和受尊重和自尊的需要与个体体验之间的矛盾冲突。

自我概念歪曲得越严重,各种心理异常表现如焦虑、抑郁、罪恶感和精神错乱等就越明显。例如,一个生长在条件良好而又受到积极照顾的家庭中的儿童,由于得到父母毫无保留的爱护和尊重,就会发展一种坚强和积极的自我概念。如果父母的爱总是带有附加条件的,例如限制儿童只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不然就不能得到父母的爱抚,即评价的标准由别人来规定,从而产生一种“代价条件”的观念。这样,儿童就会形成一种软弱与破裂的自我概念。这种在内心世界中充满代价条件的自我,常常同一个人生而具有的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要体验到的自尊和受尊重的自我倾向发生矛盾冲突,其结果是失望、否认和歪曲,从而引起整个人格的瓦解而导致心理异常。

由于罗杰斯认为心理异常是在违反人的本性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因此,他主张消除心理异常的关键就是要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无条件的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的关系,并创造一种真诚相待、相互谅解和彼此尊重的良好气氛。这样,人的心理就可以由僵化变为灵活;由静态变为动态;由依赖变为主动;由异常转化为正常;并使其全部潜能得以逐步发挥,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

同类推荐
  • 男人30谋事规划

    男人30谋事规划

    同时,人生黄金的起点!毫无疑问,大凡成功者大多具有一个不凡的起点:在30岁开始就能独立自主地设计自己的人生。由于他们从30岁就开始砥砺自己的心性而使得他们在为人处世时往往能坚守住自己的原则,30岁:青春年华的开端,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这是每一个人重要的阶段,它关乎人一生的成败!而古往今来,无论在什么领域,特立独行。,并为之奋斗不息!无论比尔盖茨还是拉里·佩奇莫不如此
  • 觉察力

    觉察力

    对事物的精准的判断和把握,离不开觉察力。觉察力是洞悉彻悟事物的发展规律、方向的高度预见性的一种本领和能力,是能够以小见大、以心见性、见微知著、敏捷独到的一种超前的感悟能力,觉察力是自身体验、内心关注的结果。觉察力是超前思维的具体体现。事物的出现和发展都有一定的迹象可循,没有无因果的事物,更没有毫无联系的事物,觉察者善于运用心理、思维的力量去解开这些因果关系、相关环节,从细节看到整体,从琐碎看到简明,从表象看到本性,抽丝剥茧地将事物铺垫展开,明晰事物的脉络,从而或取精去糙,或去伪存真,或未雨绸缪,或相机而动……
  • 弗洛伊德9:自我与本我

    弗洛伊德9:自我与本我

    此卷收录四部分内容。《超越快乐原则》修正了弗洛伊德早期的本能学说,第一次提出人存在着死的本能与生的本能,并把这两种作用相反、同时并存的力量的斗争视为整个生命运动历程的决定者。《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系统论述了关于“群体的本质就在于它自身存在的力比多联系”的理论。《自我与本我》谈及意识、前意识、潜意识,阐述了自我从本我、超我从自我分化的过程。《抑制、症状与焦虑》是弗洛伊德对压抑与焦虑及心理防御机制关系理论进行修正与补充的主要论著。
  • 弗洛伊德2: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

    弗洛伊德2: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

    此套《弗洛伊德文集》(12卷)是中国第一部且唯一一部关于弗洛伊德文萃性的经典恢宏译著,由中国研究弗洛伊德第一人、学术界公认的弗洛伊德研究权威、著名心理学家车文博主编,经全国四十余位专家教授严谨翻译多次修订,堪称海峡两岸最权威、最完整的弗洛伊德心理学著作版本。本卷仅收录《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一部作品。这部作品是弗洛伊德用动力心理学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事件的一部重要著作。他从分析人们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常见的遗忘、口误、笔误、失误行为等现象入手,挖掘了潜意识过程对人的行为的制约性,说明了潜意识的活动和对潜意识的压抑不仅存在于变态心理活动当中,而且广泛存在于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当中。
  • 一口气读懂心理学

    一口气读懂心理学

    揭秘日常生活中人人该懂的心理法则;传授人生旅途中一用就灵的心理策略。了解了自己的心理,你就是强者;了解了别人的心理,你就是智者。越是清楚自己和别人的心理,你就越能掌控周围的事物,越能把握自己的生活,成功和幸福就离你越来越近……
热门推荐
  • 帝王将相管理启示

    帝王将相管理启示

    在众多的古代管理典藏中,历代帝王将相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是更具实用性的一支。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明君贤相层出不穷,其中积累起来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相当丰富,许多君主将相都总结了一套独特而成熟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以当今的视角来看,仍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 彪悍农家女

    彪悍农家女

    一朝穿越农家,穷的掉渣。免费赠送两个暖心哥哥、一个伶俐妹子和正直憨厚包子娘。她发誓要改变现状,发家致富过好日子。谁知极品亲戚一大堆,今个偷个蛋,明个强占房子,后个……林婆雪冷笑,我是恶女泼妇我怕谁,化身奥特曼一天打一怪。吃我的给你吐出来,拿我的给我还回来。日子好了,名声坏了,可把亲娘愁坏了。林婆雪得意一笑:“娘,别怕,改日给你找个上门女婿……”求爱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大早上的就发情,就你一个穷酸书生,还想心上人……”某女忍不住嘲讽道,而且手还抓住了某男的衣襟。“东家,书中自有颜如玉……”话未说完,忍不住惊吓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男女授受不亲也,东家这是要毁小生清白……那以后人家就是你的人了。”眼角闪过一丝光亮。‘嘭’只听一声响,某男眼眶黑了,某女酷酷的甩下一句:“非礼你个头,本小姐看不上你也……”某男的脸色不由抽了抽……这是一个恶女重生文,心狠手辣斗亲戚,重生翻身做主人!
  • 传奇

    传奇

    《传奇》写了小男小女之间的“传奇”,写了城市小男女的心思。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①嗨,我的猫咪

    ①嗨,我的猫咪

    -她是故作乖巧的唐家长女,他是不学无术的傅家大少罹患癌症的老人临行前的安排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友情提示】★★(此文是我的第二篇文,前四十章节,都是废话,不在状态,不推荐看。文行温馨,女主矫情,慎入啊!!)☆☆【我手写文,你心看文,其实是一种幸福,感谢大家】☆☆
  • 矜持老公,别惹我!

    矜持老公,别惹我!

    新婚当日,阴差阳错……七个月后,生子,孩子却不是丈夫陆少寒的。产房里,她与丈夫的情人同时生产,丈夫未曾看她一眼,却把情人的孩子给她抚养。他们撒下弥天大谎,她伪装成生了一对龙凤胎。她如履薄冰,坚守着婚姻和家。然五年的努力抵不过苏雅然的归来。“应璃,然然回来了,我们离婚吧,壮壮你带走,他是你和另一个男人的孩子。”陆少寒牵着苏雅然的手,面无表情。那时候,她的生命中出现了一个叫梁韦琛的男人。他冰冷,却唯独对她热情。他冷漠无情,却唯独对她温柔。他不讲情面,却唯独处处维护她……他们都说,他对这个已婚女人着了迷。她离婚,投进他的怀抱。自以为开启了另一扇幸福的大门。方知,原来他就是新婚夜里的陌生男人……他步步为营,处心积虑,只为要回儿子。已完结作品:http://m.pgsk.com/a/354499/《奉子成婚,豪门长夫人》http://m.pgsk.com/a/654610/《失心前夫,求宠爱》http://m.pgsk.com/a/409779/《总裁前夫,别乱来》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清宫女相

    清宫女相

    一个身负逆命星、工作感情两失意的女子,机缘偶遇,莫名其妙地穿越到了清朝,从此波折重重、奇遇迭生!乞丐,侠客,贵公子,阿哥,皇帝,到底哪个才是她命中注定的贵人?人情练达,嬉笑怒骂,从乞丐到女相,看她百炼成精;从破庙到皇城,看她谱写五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