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1200000006

第6章 1823年(4)

“是啊,还不妨来点戏剧手法,与园丁对对话什么的,经过这样的分解,写起来就容易了,可以更好地把对象方方面面的本质特征表现出来。相反,笼而统之、一包在内的大作品总是难弄,很少能做到完美无缺。”

1823年11月10日,星期一

(病中说诗;器重吕克特)

最近几天,歌德身体一直不太好,似乎患了重感冒。他常咳嗽,虽然咳得又响亮又有劲儿,但却非常痛苦,因为总是用手扪着心口。

晚上去剧院之前,我陪他待了半个小时。他坐在一把靠椅中,背沉陷在垫子里,说话显得吃力。

我们谈了一会儿,他说希望我念一首诗,说着翻开了新一期正在编辑中的《艺术与古代》。他仍坐在靠椅里,告诉我诗在哪一页。我端来一盏灯,坐到离他不远的写字台前,准备念诗。

这诗味道挺特别,我读了几遍仍吃不透含义,但却特别震撼,异常感动。内容为对印度贱民的赞美,形式为三部曲,主要音调让我觉得来自异域,表现手法让我难以完成对内容的生动想象。加之歌德近在身边,也妨碍我专心致志,我一会儿听见他咳嗽,一会儿听见他叹气,便不时地走了神,分了心,我这一半在念诗,另一半则感受着他的存在。因此,我得一遍又一遍地读,为了勉强能读进去。可我越是往里读,它便越是让我感到意义重大,艺术高超。

读完后,我对歌德谈了对题材和艺术手法的感想,经他略加点拨,有些个情景立马变得鲜活起来。

“诚然,”他接着说,“手法很是简练,要想真正把握就必须钻进去。我本人也感觉它像一把用钢锻打成的大马士革长剑。这个题材存于腹中走南闯北了四十年,结果自然便有时间清除了所有的杂质。”

“如果在观众面前朗诵,”我说,“肯定效果不错。”

“唉,观众!”歌德叹了一口气。

“难道不行么?”我说,“为了解释一幅画,使眼前的画面鲜活起来,便可以描述一些先前的情景,用同样的办法也能帮助诗的理解不是。”

“我不这么看,”歌德说,“画是另外一码事,诗呢原本由词语构成,一个词儿会取代另一个词儿。”

歌德这样讲我觉得点到了问题的要害,诗歌的阐释者通常都在这里触了礁。不过似乎还可以问有无可能绕过这个暗礁,在丝毫不损及诗歌柔弱的内在生命的前提下,仍能通过语言帮助对它的理解呢?

我走的时候,歌德希望我把《艺术与古代》的那些稿子一齐带回家,继续研究一下那首诗,此外还有吕克特的《东方的玫瑰》。对吕克特这位诗人,他看样子很器重,并且寄予厚望。

1823年11月12日,星期三

(普鲁士国务部长洪堡来访)

傍晚我去看歌德,在楼下就听说普鲁士国务部长洪堡在他那儿。这让我高兴,坚信一位老友来访会使他精神振奋起来。

我随即去了剧院。《布拉格的姐妹》演员阵容强大,演得也异常精彩,让观众从头笑到了尾。

1823年11月13日,星期四

(观察自然,预言地震)

几天前的一个下午,天气晴好,我正走上通往艾尔福特的大道,这时来了一个上了年纪的男子,看外表是位富有的市民。我们还没聊上几句,话题便转到了歌德身上。我问他认不认识歌德本人。

“你问认不认识!”他应道,口气颇有几分得意,“我当他的贴身仆人快二十年喽。”接着便打开了话匣子,对他过去的东家赞不绝口。我请他给我讲点歌德青年时代的事,他乐于满足我的愿望。他讲:

“我刚去他那儿时,他看样子二十七岁光景,人精瘦,行动灵活敏捷,斯斯文文的样子,我要抱起他来不用费劲。”

我问歌德初到此地是不是很快活。他回答,和快活的人们在一起他自然快活,但是从来不过分,在那样的情况下,他通常都会变得严肃。始终勤奋地工作和研究,心思全放在文艺和科学上面,一般说来,这就是他主人不懈的追求。晚上公爵常来拜访,往往一谈起学问来就谈到深夜,害得他这个仆人也跟着硬撑着,心里一遍又一遍念叨:公爵该走了吧,公爵该走了吧。“那个时候,”他补充说,“他就已经迷上研究自然啦。”

“一次,”他接着讲,“歌德半夜三更拉起铃来,我跑进他的卧室,见他已把带轮子的床铺从房间最下方推到了上边的窗前,他自己正躺在床上观察天空。‘你没在天上发现什么吗?’他问我,我答没有。他又说:‘那你快去守夜人那儿,问他有没有看见什么!’我去问了,守夜人也什么都没看见。我回去报告主人,他仍旧仰卧着,目不转睛地凝视天空。‘听好了,’他随即对我讲,‘咱们正处在紧急时刻,要么眼前就会遭遇一次地震,要么有一次地震即将爆发。’接着他命我坐在他的床边上,听他给我讲解他作此判断根据哪些征候。”

我问老先生那天夜里天气怎样。

“云很多,”他回答,“没有一丝丝风,空气凝滞而闷热。”

我问他是否立刻相信了歌德的预言,连一个字也未怀疑。

“是的,”他说,“我一字一句全相信。因为他过去不管预言什么,通通都应验了。第二天,”老先生继续讲,“我的主人在宫里谈起自己夜里的观察,这时一位夫人对她的邻座咬耳朵:‘听!歌德又在说胡话啦!’可是公爵和大人们却相信歌德,事实也很快表明他的预言是正确的。因为没过几个礼拜便传来消息:就在那天夜里,墨西纳城的一部分遭到了地震的破坏。”

1823年11月14 日,星期五

(哲学思辨有碍席勒的文学创作,感伤的诗与质朴的诗)

傍晚歌德差人来邀请我,说洪堡到宫里去了,如果我能过去他会很高兴。我看见他跟几天前一样还是坐在他那张靠椅里。他亲切地跟我握手,说起话来语音语调优雅之极。他身旁立着一块很大的护炉板,它同时挡住从写字台射过来的烛光,使他处在了阴影里。这时缪勒首相也走进来,和我们待在一起。我们坐到歌德身边轻松地交谈起来,以便他只是坐着旁听。一会儿宫里的御医雷拜因也来了。他摸了摸歌德的脉搏,说跳得很欢快,逗得大家挺高兴,歌德甚至开了几句玩笑。“只要心口这边不再疼痛就好啦!”随后他抱怨说。雷拜因建议在那里贴一片膏药,我们都说这样的治疗很有效,歌德看样子也倾向这个意见。雷拜因把话题引向玛丽温泉,这一来似乎唤起了歌德的幸福回忆。大伙儿计划明年夏天再去,并且讲大公爵也少不了参加,如此美好的前景令歌德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还谈到了斯奇玛诺芙斯卡夫人,大伙儿回忆着她逗留此地的那些日子,说男人们都争相获取她的青睐。

雷拜因走了,首相开始读那几首写印度的诗。这时歌德便和我谈他的《玛丽温泉哀歌》。

八点钟首相起身告辞,我也想走,歌德却请我再待一会儿。我重新坐下来。话题转向戏剧,谈到了第二天要公演《华伦施坦》, 于是讨论起席勒的创作来。

“席勒让我感觉得特别,”我说,“我是怀着真正的热爱和赞赏,读了他那些大剧本的有些个场次,可是接下来就遇到违反自然真实的情况,叫我读不下去了。就连《华伦施坦》我也有同样的感觉。我没法不相信,是希腊的哲学倾向损害了他的文学创作。他的哲学倾向使他走得这么远,竟把观念看得高于整个自然,以至于消灭了自然。凡是他想得到的,就必须发生,也不管这符合自然或是违反自然。”

歌德说:“一个如此才华出众的人,从自己的哲学思维方式得不到丝毫好处,反而长期为其所苦,看着真是叫人痛心啊。他在受玄学思辨困扰的时期给洪堡写过几封信,洪堡把信给我捎来了。从信里可以看出当时他如何伤透脑筋,想把感伤的诗和质朴的诗截然区别开来。可结果找不到感伤的诗根基何在,他自己因此也陷入了难言的困惑。他这么干给人一个印象,”歌德微笑着补充了一句,“仿佛感伤的诗没有其所产生的质朴基础,单单本身也可以存在似的!”

“在一定程度上无意识地仅凭直觉行事不是席勒之所长,”歌德继续说,“相反,他做任何事情都要反复思考。不管原因何在,他总是没完没了地琢磨自己的写作计划,把它们谈过来谈过去,以至晚年的所有剧作都跟我一幕一幕地讨论过。

“我生性正好相反,从不和人谈自己打算写的东西,即使是和席勒。我把一切悄悄藏在心里,通常是不到大功告成,谁都什么也不知道。想当初,我把已经成书的《赫尔曼与多罗苔》放在席勒面前, 令他着实吃了一惊,因为关于写这部叙事诗的打算,事先我未曾对他吐露一个字。

“不过我挺好奇,想知道明天你对《华伦施坦》会讲些什么!你将看见一些高大形象,剧本会叫你印象深刻,深刻得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1823年11月15 日,星期六

(看《华伦施坦》演出)

晚上看戏,第一次观赏了《华伦施坦》。歌德讲过的话不多,印象强烈,内心深受震撼。演员们大多数还是席勒与歌德时代成长起来的,曾受二人言传身教,所以也成功塑造了一群伟人,我在阅读剧本时却未能想象出如此富有个性的人物,所以演出对于我极富震撼力,以至当天夜里我做梦仍在看戏。

1823年11月16日,星期日

(《玛丽温泉哀歌》与歌德写诗的方法)

晚上去歌德家,见他还坐在靠椅里,身体显得有点虚弱。他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华伦施坦》的演出。我向他详细报告了这出戏在舞台上给我的印象,看样子他听得很高兴。

索勒先生由小歌德夫人领进来了,他待了差不多一小时,受大公爵的委托送来了金质奖章。展示和谈论这枚奖章,看样子令歌德挺开心。

小歌德夫人和索勒先生去了宫里,我又与歌德单独待在一起。

他想起曾经答应在适当的时候让我再读一次他的《玛丽温泉哀歌》, 便站起身来,摆了一支蜡烛在书桌上,把那首诗给了我。我幸福极了,能再一次读它。歌德重新坐下休息,让我不受打扰的独自品诗。

同类推荐
  • 神奇的动物

    神奇的动物

    本系列丛书出版发行以来,受到广大青少年读者的热烈欢迎,反响强烈。应该说,这是很自然很正常的。因为青少年的好奇心最强,求知欲正盛,而本丛书不仅满足这种好奇心,提升这种求知欲,还激发青少年对人类未解之谜的关注之心,对未来科学问题的探索之志。
  • 运筹帷幄(中华美德)

    运筹帷幄(中华美德)

    运筹帷幄,语出《史记·太史公自序》,在军帐内对军略做全面计划。常指在后方决定作战方案。也泛指主持大计,考虑决策。本书收录了“失败者、小马过河之后的猜想、坚守责任的力量、天堂有棵枇杷树、一个女人的爱情观”等数十个关于运筹帷幄的故事,愿读者能从这些故事中获得启发,树立良好的道德观、人生观。
  • 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探索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探索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本书系列从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出发,内容涵盖了勤奋、坚强、自信、乐观等诸多与孩子健康成长密切相 关的方面,入选的故事通俗易懂,道理清晰明了,版式活泼多样,容易激发 孩子强烈的阅读兴趣,能够起到极好的教育和熏陶作用,对于提高孩子的文 化素养、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大有帮助。《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探索故事》(主编韩震)为该系列其中一册。《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探索故事》收录了《宇宙中最神秘的谜团》、《 贝多芬猝死之谜》、《英国王妃戴安娜死亡之谜》等小故事。
  • 激发青少年内在潜能的发明故事

    激发青少年内在潜能的发明故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
  • 地球神秘记载

    地球神秘记载

    在加拿大北部的帕尔斯奇湖北边,有个1平方公里的圆形小岛,当地人称它火炬岛。相传,当年普罗米修斯把火种带给人类,准备返回天宫时,顺手把已经没用的火炬扔进了北冰洋。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一双泥靴的婚礼

    一双泥靴的婚礼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自觉成就一切

    自觉成就一切

    主动的人,才会得到更多赏识。当自学成为一种习惯时,你也就拥有事业成功的通告证。
  • 红楼之霸乾坤

    红楼之霸乾坤

    主角依然是水溶和黛玉,一样的红楼不一样的故事。试看两个身负血海深仇的人如何演绎红楼的生死大爱。------“贱人。”水纳捞起床上的凌嫣照其脸上左右开攻就是两巴掌。“圣上。”凌嫣眼前金得乱晃,猛然觉醒。“溶儿?”眼前的水溶正张着惊恐的眼睛看着自己。-------“啊!”凌嫣羞愧难当发出凄惨的惊呼声,抓起床单裹住自己的身子头猛然朝凤床那一角上的铜柱上撞去。“圣上,溶儿?”凌嫣眼角的泪凝在那双剪水秋眸上,她睁大的瞳孔慢慢扩散开来,芳魂一缕了无踪。顿时万朵桃花浸染了水溶的世界,水溶惊叫着奔出了朝凤宫,震耳的雷声掩住了他的尖叫。------曹先生是咱的偶像,偶坐着飞箭也够不着人家的衣角,大家别拿我偶像的标准要求我呀!新文出炉《红楼鸳梦玉舞蹁跹》推荐自己完结文心若芷萱《红楼之还珠与溶》推荐个大神的力作,这家伙天天在勤奋榜上霸着呢!皇焱儿《师叔个个很狂野》皇焱儿《哥哥个个欠调教》蝴蝶吻花香:<夫君太多喂不饱>下面是小友新文哦!步行街《红楼之溶情惜黛》纳兰蝶儿《红楼之蝶玉雍祥》心随碧草《红楼一梦之千古情痴》《红楼之禛心锁玉》莫言染《小兽相公很有爱》再推两个令我神往的现代文哦!霓虹雨中《冷血总裁带球妻》《凤孽九重天》玄幻简思《毒婚》
  • 成功是熬出来的

    成功是熬出来的

    人生想要成功,关键在于能不能“熬”得住。所谓“熬”,就是不轻易放弃自己的事业,不轻易改变自己的目标,就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努努力力用自己的双手去搏击。这个过程犹如龟兔赛跑般漫长,但只要能“熬”得住,就能收获成功。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读者文摘精粹版6:每天进步一点点

    读者文摘精粹版6:每天进步一点点

    每天进步一点点,没有不切实际的妄想,只是在有可能眺望到的地方奔跑和追赶,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价,只要努力,就可以达到目标。每天进步一点点,不是可望而不可及,也不是可求不可遇的,只是每天都不能自视甚高而眼高手低,不能踩在昨天的荣誉上自以为了不起。
  • 一个小说家的生活与想象

    一个小说家的生活与想象

    本书是“短篇王”丛书之一,该书系的出版,是为了推动精致的写作和阅读。本书作者刁斗,曾当过新闻记者,现为文学编辑。已出版的作品单行本有:诗集《爱情纪事》,长篇小说《私人档案》、《证词》、《回家》、《游戏法》、《欲罢》,小说集《骰子一掷》、《独自上升》、《痛哭一睌》、《为之颤抖》、《爱情是怎样制造出来的》、《重现的镜子》。曾热爱过文学的人,大概都不会忘记欧·亨利、都德、契诃夫、海明威、鲁迅、汪曾祺等作家的短篇作品,即使是“先锋”、“现代”、“后现代”的作家,也不乏短小精致的传世之作。在当下时尚的文学消费潮流中,能够挽回文学精致的写作和阅读,张扬短篇小说大概是有效的方式之一。
  • 手术刀的杀意

    手术刀的杀意

    死一般沉静的夜,月色透过蓝色窗帘的缝隙爬进锈迹斑斑的窗台,房子里昏暗一片,角落里摆放着的液晶屏忽明忽暗,发出幽灵一般的光芒。“黑暗的墓洞已经向你做优美的瞄准,那个冤死的灵魂将和死神一起降临,就让你鲜红的血液满地绽放,来赎清你昔日犯下的罪孽!”她看着这一行字,彻夜不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