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正今年上幼儿园大班了。上课的时候老师把孩子们分成了10组,每组3个人。老师说:“一会儿老师给你们每组都发一盒积木,然后你们每一组都要团结协作,做出自己想要的东西。下课的时候,老师检查你们合作的作品,好不好!”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好!”
于是,老师给每组都发了一盒积木。小正这一组领完积木后,他们就开始准备做自己想要的东西了。小正说:“我们搭一座城堡;另一个小朋友说:“我们建一个公园吧!”最后一个小朋友说:“我们用积木做一个大汽车吧!”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谁都有自己想要做的东西,谁也不愿意妥协。他们争执了半天,还是没商量出一个结果,他们谁也没办法搭积木,只好看着其他的小朋友高高兴兴地做自己喜欢的东西。
一节课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老师来检查孩子们的成果了。老师看到小朋友们做得都很好,而且也很有创意。当老师检查到小正这一组的时候,老师说:“你们做的东西呢?赶快给老师看看,在哪呢?”小正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们没有做。”老师非常纳闷,就问他们:“别的小朋友都做了,你们为什么没有做啊?”小正说:“老师,因为我们想要做的东西不一样,所以就没有做。”老师说:“原来是这样啊!你们看,别的小朋友都通过合作,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可是你们3个由于不懂得合作,所以就不能够体会到合作的乐趣,更不会享受到合作的成果。”3个小孩都羞愧地低下了头。
这3个小朋友没有一种与人协作的意识,所以他们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没能做出一件作品,也没有享受到与人合作的乐趣。如果让孩子长期这样下去的话,他是很难体会到取得成功后的喜悦的。
人要想在当今社会中生存下去,就要拥有一种与人协作的意识和能力,这样的人才会拥有更大的发展前途,才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所以,父母要努力培养孩子与人协作的能力,这样孩子才能够为自己的将来开辟出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
现在很多父母都不注重培养孩子与人协作的能力,他们认为孩子现在还不需要拥有这些能力,等他长大了,他自然就懂了。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任何一种能力都不是说掌握就能够掌握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如果孩子在小时候就没有养成这种合作的意识,那么他长大后就很难处理好与别人的关系。所以,父母要从现在开始,注重培养孩子的协作能力,这种能力是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和锻炼而获得的。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协作意识和协作能力呢?
1.让孩子认识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意义
孩子只有从思想上意识到与人协作的意义,他才会积极主动地与别人合作,这样他才能够更好地融入到自己生活的群体中。
有一天,小希的爸爸说:“儿子,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小希听后非常高兴,他就坐下来认真地听爸爸讲故事。
爸爸说:“从前有一个老人,他有两个儿子,可是他的儿子经常会闹矛盾。有一天,老人把儿子叫到自己的身边,然后给了他们一把绑得结结实实的筷子,让他们两人将这把筷子折断,可是他们使出了全身的力气,谁都没能够把筷子折断。后来,老人把绳子解开了,然后给了他们两个一人一根筷子,结果他们很容易就把筷子折断了。儿子,你知道老人为什么要让他的儿子们折筷子吗?”儿子想了想说:“不知道。”爸爸对儿子说:“老人是希望通过折筷子这件事情,让两个儿子明白把筷子绑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是很难被折断的,可是要是把筷子分散成一根一根的,则很容易折断。老人想通过这件事让他们两人变得和睦,变得像一捆筷子一样团结合作,这样他们才会更有力量。”儿子听完爸爸的话后,突然对爸爸说:“爸爸,以后我也要学会合作,我也要变得更有力量。”
爸爸通过给小希讲老人让他的两个儿子折筷子的故事,让小希明白了与人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这样小希以后做事情的时候,就会有一种与人合作的意识,他就会更愿意与人合作了。
2.让孩子体会到协作的乐趣
孩子能够学会与人合作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通过合作,孩子就可以很高效率地完成一件事情,也可以体会到与人合作时的快乐。
周末小桐一家三口打算去郊游,全家人都积极地为这次郊游做准备。小桐和爸爸早早地就坐到了车上准备出发,可是等了半天,妈妈还是没有过来。
小桐就下车去催促妈妈,到屋里一看,发现妈妈还在打扫卫生。小桐说:“咱们快走吧,回来再打扫。”妈妈说:“不行,回来的时候就特别累,没有力气打扫了。”于是,小桐就撅着小嘴坐到了沙发上。这时候,爸爸也从车上下来了,他说:“我们应该齐心协力地快点儿打扫卫生,要不然我们游玩的大好时光就被耽误了。我们分工合作吧!我给你们分配一下……”小桐听完爸爸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就开始按照爸爸的分工做了起来。一会儿工夫,他们就把房间打扫干净了。爸爸又说:“怎么样?团结协作的力量大吧!”小桐开心地说:“是的,以后我们还要一起收拾房间!”爸爸接着说:“今天大家做得都很好,一会儿我给你们表演节目啊!”小桐高兴得又蹦又跳。全家人快快乐乐地出发了。
故事里的爸爸做得非常好,他的提议既节省了全家人的时间,又让儿子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好处,这样儿子以后一定会更愿意与别人合作,他的协作意识一定会慢慢地得到提高。
3.教会孩子悦纳别人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也会有自己的短处和缺点。父母要教会孩子正确地看待这个问题,这样他才能够以一种正确的态度来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前一段时间,晓东和肖天总是在一起玩弹珠游戏。可是最近几天他们都没有在一起玩了,于是,晓东的妈妈就问他:“最近怎么没和肖天一起玩弹珠啊!”晓东说:“我以后再也不和他玩了。”妈妈赶紧问:“怎么了,你们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了吗?”晓东生气地说:“他老是给我起外号,我讨厌他。”妈妈笑着说:“起外号也不是什么坏事,你不能只看到他的缺点,你也应该想想他的优点。你看,肖天平时对你多好啊!他有什么好吃的都给你吃,而且还经常帮助你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你赶快去跟肖天和好吧!”晓东听完妈妈的话,还是有点儿犹豫,妈妈又说:“你这几天是不是很想玩弹珠游戏啊?你看,你和肖天吵架了,你们俩都玩不成弹珠了,弹珠游戏需要你们的合作才能玩啊!”晓东终于下定决心了,拿着弹珠去找肖天玩了。
妈妈通过对晓东进行耐心的劝导,让晓东看到了肖天的长处,而且也通过玩弹珠这件事情,让晓东明白了与别人合作的意义。父母也应该向故事里的妈妈学习,让孩子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既要看到别人的短处,也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这样他才能够悦纳别人,才会更好地与别人合作。
哲学家艾思奇曾经说过:“一个人像一块砖砌在大礼堂的墙里,是谁也动不得的;但是丢在路上,挡人走路是要被人一脚踢开的。”由此可见,一块砖只有砌到墙里面,才会牢固,同样的道理,孩子只有学会融入社会,学会与人合作才能够发挥出自己最大的力量。
意志坚强的男孩永不退缩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很多的困难,遇到很多的挫折。尤其是对于男孩来说,他的人生更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他会比女孩经历更多的磨难,承受更多的压力。男孩作为父母眼中的顶梁柱,他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他既要做一个好儿子,将来还要做一个好父亲,更要做一个好丈夫。所以男孩更应该拥有战胜困难的意志力,拥有在逆境中求生的坚强品质,这样他才能够担当起自己应负的责任。
现代社会,男孩变得越来越脆弱,越来越软弱,遇到一点儿困难就会退缩,就会想到放弃,从来不会想怎么才能够坚持下去,怎么才能够战胜困难。如果是这样的话,他怎么能够担当起自己作为男子汉的那份责任,又怎么能够在社会中立足呢?
小贺最近迷上了绘画。于是,妈妈就给他准备好了所有画画时要用的工具,而且还给小贺报了一个兴趣班。刚开始的时候小贺非常愿意去上课,而且跟妈妈说自己将来一定要成为一个大画家,妈妈听了儿子的话非常高兴。
有一次,小贺的老师让他画一只小兔子。小贺很快就画好了,他画好后,赶快把画拿给老师看,本以为老师会夸奖自己,可是老师却说:“你这只小兔子画得不太好,不生动……”没等老师把话说完,小贺就哭着跑出了教室。回到家后,妈妈问小贺:“你怎么了,为什么哭了?”小贺说:“我把画好的小兔子拿给老师看,老师不但不表扬我,还说我画得不好,我以后再也不去上课了。”
后来,不管妈妈怎么劝他,他都不去上课了,而且再也不碰画画的那些工具了。
故事中小贺的老师只是给他指出了他画中的一些缺陷,而且也没有批评他,他就哭着跑回了家,而且再也不画画了。这只是小贺学习绘画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挫折,可是他并没有正确地看待这个小困难,他选择了逃避,选择了放弃。他从来没有想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这些困难。如果小贺有坚持下去的信念,有面对挫折的勇气,那么他就很有可能在绘画上取得一定的成就,甚至会成为一位著名的画家。
人生如同是一个挖井的过程,如果选好了挖井的位置后,那就要一直努力坚持下去,就要有一种意志力,有一种不见井水不罢休的信念。只有这样,当他们在挖井的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才不会被困难吓倒,才不会逃避,更不会放弃。如果没有这种坚持到底的意志力,没有战胜困难的坚强品格,那么他们就永远也挖不好人生这口井,就永远也喝不到甘甜的井水。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要有一种坚强的信念,这样才能够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才能够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有一句谚语为:“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孩子的意志力和坚强品格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和锻炼的过程。父母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力,这样他才能够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
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培养孩子顽强的意志力,又怎么能够让他变得坚强起来呢?
1.鼓励是一剂良药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作为父母培养孩子意志力的手段,父母要善于给孩子提供机会,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更要多给他一些鼓励,这样他的意志力就会得到锻炼,他就会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变得坚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