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0000000003

第3章 无奇不有的自然奥秘(3)

专家又把目光投向了“喊泉”周边特有的地理环境上。沿着“喊泉”所在的地质断裂带向前走,我们发现时断时续的涌泉现象,在整条断裂带上都有存在。据专家们推测,二百多万年前,黄河古道曾流经腾格里沙漠,而涌泉现象则是由地质构造断裂带造成的。这些泉眼位于一条大的地质断裂带上,地势是南高北低,地形低洼的地方就形成若干个泉点,从东南向西北延伸,泉点呈线状分布,一直到七十公里以外的地方。而最高处为东南部的贺兰山主峰,水不断地从高处向低洼处渗透,透过空隙往上涌,形成涌泉。

与其他的泉水不同的是,由于这些泉眼位于沙漠的腹地,因此它们的泉眼处有大量的泥沙,与泉水混合形成泥浆。泥浆的比重大于清水的比重,那么对下面的正常流动就起到一个阻碍的作用。这个泉眼里的泥水通过沙粒的混入和沉淀改变了比重,所以泉就会出现间歇性的流动现象。泥浆由于自身的重力会产生沉淀,阻碍泉水的涌出,由于水头在贺兰山,有一定的高度,当水压差足够大时,又能将泥沙顶开,泉水会再次涌出地表。这种周期性上涌的泉水,我们称之为间歇泉。在泉水将要涌上地面之前,处在将溢未溢的临界状态,呼喊声传入泉眼中,产生一系列的物理声学作用,如共鸣、回声、声压等,洞内水面承受声压压力,诱发了泉水冒出,形成了呼之而涌的状态。

探寻云南的四大毒泉

中国经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是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小说是虚构的,但需要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所谓“文学来源于现实”,作者罗贯中并非胡思乱想,随意发挥。也许有些内容让人难以置信,然而现实中却有它们的影子,比如书中曾描绘了“四大毒泉”的故事,那么,四大毒泉是怎么回事呢?

书中讲到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在第四次灰溜溜地被放回来之后,孟获到秃龙洞主朵思大王跟前哭诉诸葛孔明欺人太甚。不料秃龙洞主朵思大王夸下海口,要让蜀兵 “一人一骑不得还乡”。朵思大王为何如此胸有成竹呢?原来秃龙洞附近有四个毒泉,“一名哑泉,其水颇甜,人若饮之,则不能言,不过旬日必死;二曰灭泉,此水与汤无异,人若沐浴,则皮肉皆烂,见骨必死;三曰黑泉,其水微清,人若溅之在身,则手足皆黑而死;四曰柔泉,其水如冰,人若饮之,咽喉无暖气,身躯软弱如绵而死”。果然,蜀兵喝了哑泉水,一个个指着自己的嘴巴就是说不出话来。

孟获所在的部落位于今天云南境内,那云南有没有这样的四个毒泉呢?

在云南保山市腾冲县城东北有个小石塘村,这里有一处毒气泉远近闻名,当地人说如果有鸟儿从这个泉水的上方低空飞过,就会不打自坠,一个个被“扯下来”毒死,“扯雀泉”由此得名。有人认为扯雀泉就是小说中的“柔泉”。经过分析,发现扯雀泉喷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这两种气体会导致人昏迷、中毒死亡。在泉的周围经常能看到一些被熏死的老鼠和鸟类的尸体。有专家做实验将一只活公鸡放入泉坑,鸡马上变得迟钝呆滞,90秒钟后大口喘气,8分钟后毙命。如果人走近扯雀泉,会感到鼻眼受到强烈刺激,而且会头晕恶心、手脚无力、呼吸急促。如果时间再长一些,“咽喉无暖气,身躯软弱如绵而死”的情况并不难预料。这样的实验结果让人们相信,朵思大王的“柔泉”并不是信口雌黄的。不过,《三国演义》上提到的柔泉并非温泉,而是其水如冰的冷泉。那么,云南有没有冒出毒气的冷泉呢?看来还需要进一步勘察调查。那其他的三种泉水存在吗?

从小说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推断出所谓“灭泉”,很可能是水温极高的温泉。云南全省已发现了四百八十余处温泉,是地热资源十分丰富的省区之一。那么温泉的温度究竟有多高呢?有“热海”之称的腾冲县,90℃~105℃以上的沸泉就有十来处,其中以硫磺塘沸泉名声最大,水温始终保持在96℃以上,俗称“大滚锅”,罗贯中借朵思大王之口说“与汤无异”实在是名副其实。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有人真的掉进去,难免“皮肉皆烂,见骨必死”。

有人推测,所谓“哑泉”,可能是含硫酸铜(胆矾)——俗称为“胆水”的泉水。云南处在“三江多金属成矿带”的主体位置上,整个云南省内铜矿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最早的东川铜矿自东汉起就开始开采。虽然矿石中铜的硫化物不会溶于水,在微生物氧化硫硫杆菌等的作用下,变成硫酸铁和硫酸,氧化、分解和溶解了矿石中的其他金属,形成硫酸铜溶液(胆矾),于是就产生了这种“胆水”。

胆水饮后引起的铜盐中毒症状是:呕吐,恶心,腹泻,说话不清,最后虚脱、痉挛而死,与《三国演义》上描写的很相像。专家估计救了诸葛亮部下性命的安乐泉,大概就是碱性水,使铜盐产生不溶性沉淀物。蜀军饮了此泉就等于洗了胃,减轻了中毒症状。当然,“哑泉”是胆水泉的说法,也不过是人们的猜测而已,至今还没有发现类似的泉水。

至于与“黑泉”相类似的“水微清,人若溅之在身,则手足皆黑而死”的泉水,至今也没有找到,还是个难解之谜。

会呼吸的泉水

在西藏雅鲁藏布江上游搭各加地区流传着这样一段文字,生动地描绘了当地喷泉喷发时的动人情景:

“在一系列短促的喷发和停歇之后,随着一阵撼人的巨大吼声,高温气、水突然冲出泉口,即刻扩展成直径两米以上的气、水柱,高度达二十米左右,柱顶的蒸汽团继续翻滚腾跃,直捣蓝天,景象蔚为壮观。”

很显然,这不是普通的喷泉,这种泉叫间歇泉。

间歇泉是一种热水泉。平日里,泉干水涸,滴水不见,静似穹空,一旦喷泉涌波,就爆发出隆隆声响,震撼山谷。大约一个时辰之后,又销声匿迹,山空欲睡,万籁俱寂。或一日多次,或多日一次,多在清晨、午间、暮昏出水。这种泉的泉水不是从泉眼里不停地喷涌出来涓涓流淌着的,而是一停一溢,好像是憋足了一口气,才狠命地涌出一股子来。喷发的时候,泉水可以喷射到很高很高的空中,形成几米甚至几十米高的水柱,看起来十分壮观。

间歇泉喷出来的时间并不长,喷了几分钟、几十分钟以后就自动停止,隔一段时间,又会发生一次新的喷涌。如此循环,喷喷停停,停停喷喷,间歇泉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在英文中,把间歇泉叫做“geyser”(盖策),从冰岛语音译而来。它的原意也是间歇泉的意思。原来,冰岛是一个间歇泉非常集中的国家。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附近的一个山间盆地里,有一片很有名的间歇泉区。“盖策”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个间歇泉,这个泉在平静的时候,是一个直径20米的圆圆的水池,清得发绿的热水把圆池灌得满满的,并且沿着水池的—个缺口缓缓流出。可是,这种平静的局面维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突然暴怒起来。只见池中清水翻滚,池下传出类似开锅时的呼噜声。很快,一条水柱冲天而起,在蔚蓝色的天幕上飘洒着滚热的细雨。据说,盖策的喷发高度可以达到70米。因为这个间歇泉很有名,渐渐地,“盖策”就成了世界上对间歇泉通用的称呼了。

在整个世界上,这种壮观的间歇泉不是很多。比较集中的地区除了上面谈到的我国西藏和冰岛以外,还有美国落基山间的黄石公园、新西兰北岛等地。

美国的黄石公园一向以间歇泉闻名于世,一些远道而来的旅游者到黄石公园去,主要目的就是想看一看那里的间歇泉。黄石公园里有一个叫“老实泉”的间歇泉特别有趣。这个间歇泉不仅喷发猛烈,而且特别遵守时间,总是每隔一小时左右喷发一次,从不提前,也从不迟到,所以才得了这个“老实”的美名。但是后来由于地震,它不再那么守时了。

新西兰北岛怀蒙谷间歇泉以喷发的高度而闻名,最大高度可达450米。可惜好景不长,现在的怀蒙谷已经停止了喷发。

间歇泉为什么喷喷停停?它是怎么形成的呢?

科学家经过考察指出,适宜的地质构造和充足的地下水源是形成间歇泉最根本的因素,此外,还要有一些特殊的条件:首先,间歇泉必须具有能源,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地区的炽热的岩浆活动是间歇泉的能源,因而它只能位于地表稍浅的地区;其次,要形成间歇性的喷发,它还要有一套复杂的供水系统来连接一条深泉水通道。在通道的最下部,地下水被炽热的岩浆烤热,但在通道上部,泉水在高压水柱的压力下又不能自由翻滚沸腾。同时,由于通道狭窄,泉水也不能进行随意的上下对流。这样,通道下面的水在不断地加热中积蓄能量,当水道上部水压的压力小于水柱底部的蒸汽压力时,通道中的水就被地下高压、高温的热气和热水顶出地表,造成强大的喷发。喷发后,压力减低,水温下降,喷发因此暂停,为下一次新的喷发积蓄能量。

尽管科学家已经帮助我们认识了间歇泉的秘密,但当我们站在这些壮观的间歇泉面前时,我们仍然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倾倒于间歇泉的气势恢宏。

房间里的神秘水滴

诗仙李白在诗里写到“黄河之水天上来”,说的是水从中国西部的群山上蜿蜒而出,汇聚在小溪里,奔腾到黄河中,终于成了壮丽雄伟的黄河水,这就是黄河水的来源。不仅仅是黄河,世界上所有河流、湖泊、海洋里的水都能找得到它的源头,可是这世界上却有些水,彷佛凭空出现的一样,怎么也找不到它们是从哪里出来的。这些水并不像露水,是由水蒸气凝结成的,轻轻一弹就从叶子上掉落下来;也不像汗水,是从人体内通过汗腺分泌出体外的,洗个澡,身体凉快了也就不会再流汗了。它们从家具里出来,从地板里出来,似乎源源不断。

1873年2月初,家在英国的兰开夏郡埃克斯顿一座民居楼里的威廉发现了一个很不可思议的现象,没有下雨,不是阴天,晴空万里的天气里整个房间受潮了似的不断地淌出水来,怎么用拖布擦拭也没办法拖干净,屋子里的一些家具都被水泡坏了,整间屋子都湿漉漉的,墙纸泡得不成样子,皱巴巴地粘在墙壁上。地板上的瓷砖也是,一天下来房子里潮湿得不能住人。可让人惊奇的是,房子的顶棚完全是干的。

滴水的房子并不是个别事例。在1955年9月的一个早晨,住在维尔蒙特的温造尔附近的沃特曼(Waterman,意为“水人”)一家的家具上出现了水滴,桌椅上、厨房里、书柜里、床上……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一滴一滴的水珠,整个房子好像漏雨了一样,到处都湿淋淋的。沃特曼夫人发现后,立刻拿抹布拭去这些“水珠”,可是好景不长,水滴很快又出现了。水滴有大有小,数量很多,一个水珠滴落下去,另一个水珠紧接着就出现了。父亲把一盘葡萄从一个房间端到另外一个房间时,忽然发现盘子里竟装满了水。这些水究竟是如何涌现出来的呢?负责这个地区的工程师们按出售房子的条例检查了所有的烟囱、屋顶和墙壁,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烟囱没有破裂,表面又绝对干燥,屋顶上没有积水更没有裂痕,墙壁同样完好无损,可为什么水还在不断地涌现呢?事情真是太神奇了!我们至今也无法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怪石能“报时”

你听说过岩石能报时吗?你也许不会相信,但在澳大利亚中部阿利斯西南约三百四十公里的乌卢鲁国家公园中,就有这么一块能“报时”的怪石——艾尔斯巨石。这块石头的个头十分惊人,从土著给它所起的名字就能看出一二,“乌卢鲁”在阿南格族土著语中是“庇难及和平的地方”,或是“土地之母”的意思,可见它在土著人心目中的地位。它在荒漠中拔地而起,高384米,周长9公里,据称还有2/3以上埋藏在沙漠里,仅其露在地面上的部分就可能有几亿吨重,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单体巨石。艾尔斯巨石可谓澳大利亚第一地貌奇观。它平地突起,无草无木,甚至没有泥土。由于体积太大,在一百多公里外就能看到它。要想拍下它的全景,要在20公里以外。

大块头也有大智慧,这块巨石通过每天很有规律地改变颜色来告诉人们时间的流逝,仿佛是大自然中一个爱漂亮的模特,随着早晚和天气的改变而“换穿各种颜色的新衣”。黎明前,艾尔斯巨石穿着一件巨大的黑色睡袍,安详地躺在那广博无垠的大地之中,一副朦胧惺忪的模样。日出时,巨石穿上了浅红色的外衣,一副少女出水芙蓉般的娇媚;到了正午,巨石则穿上了橙色夏装,一副朝气蓬勃、火辣辣的强悍;傍晚夕阳西下,巨石则又穿上了深红或酱紫色的秋装,一副千锤百炼、如火燎原的成熟;夜幕降临前,巨石则又穿上了黄褐色的晚礼服,一副高贵显赫的端庄;夜幕降临后,巨石则脱掉了所有的时装,与大地融合在了一起,一副休闲懒散的模样;风雨前后,巨石则又披上了银灰或近于黑色的大衣,一副深沉、宁静、刚毅木讷的厚重。万一遇到狂风大作、雷电交加、山雨欲来风满楼时,那就毫无办法攀登巨石和观赏她那变幻多端的色彩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另一番壮观景色——你可以尽情地观赏壮观瀑布中的巨石。风雨中,巨石则又换上了硕大的黑色蓑衣,迎接着暴风雨的考验,大雨过后,无数条瀑布从蓑衣上急淌直下,一派千条江河归大海的壮观景象。偶尔风雨过后,彩虹高悬天边,又好似给巨石镶嵌上了一条巨型的五彩发带。总之,很难用语言把巨石变幻多端的色彩描绘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

最奇特的是,艾尔斯巨石并非每次都会变幻不同的颜色,它很有规律,从不变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块随着时间变化颜色的石头就成了当地居民的“标准时钟”,人们根据它一日三次的颜色变化来安排农事以及日常生活。

怪石除了随太阳光的强度不同而改变颜色外,还会随着太阳光照射角度的变化而变幻形象:时而像一条巨大的、悠然漫游于大海之中的鲨鱼的背鳍;时而像一艘半浮在海面上乌黑发亮的潜艇;时而像一位穿着青衣、斜卧在洁白软床上的巨人……

关于艾尔斯巨石百变颜色的缘由众说纷纭,许多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都对巨石所处的气候、地理条件做了周密的调研,而且还仔细分析了石头的成分,根据推断与考证,地质学家们认为艾尔斯巨石主要由红色砾石组成,其含铁量相当高,岩石表层的氧化物就像一面镜子,能够反射太阳光线。此外,巨石处在沙漠中,周围没有物体挡住阳光,天空终日无云,空气稀薄,阳光可以直接照射到石头上,因此随着阳光不同角度的照射,它会不断地变化其颜色。这种奇妙变幻的光影,给艾尔斯巨石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与神奇。而怪石变幻其形象则是由于太阳光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活动而产生反射、折射的数量及角度的不同,这种变化反映到人眼,即成为怪石幻形。

这样的解释虽然不能完全让人信服,可是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科学家们的思路。我们相信,这个疑问一定不会成为未解之谜的,不远的将来,或许亲爱的读者你就会完全解开这个难题。

随风起舞的石头

同类推荐
  •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一部《中国哲学简史》,足以让“冯友兰”这三个字烙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冯先生所说的哲学,就是本书所说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世苍茫,能看清者又有几何?冯友兰先生辗转其中,沉醉于人间烟火,勾勒着关于人生理想的美丽图景。他的人生或许不完美,然后他的理想至今余响不断,让无数后人追之随之。
  • 中华礼仪学

    中华礼仪学

    这本《中华礼仪学》从起草到出版已经四易其稿了。现在终于要和广大读者见面了。在本书编写和出版的过程中,曾经得到许多师友的关怀和鼓励,这些关怀和鼓励使得作者增加了勇气和信心,六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完成了编写任务。宁夏大学党政领导,包括统战部、教务处、科研处,对于本书的出版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
  •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是一部全面展现中国民俗民风的百科全书,全书分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俗民风、中华老黄历四个部分。这里有民间诸神那些迷人的传说故事,有中国人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来的历法,有独具特色的婚丧嫁娶仪式,有让人心生畏惧的民间禁忌,也有充满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这些汇成了一个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中华民间世界。
  • 趣谈语言文学

    趣谈语言文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语言文学亦有深厚的功底,诸多名著让人目不暇接。《趣谈语言文学》以细腻的文笔,带领我们慢慢品读诸多经典之作,让我们在文学的殿堂寻找到那份已远去的宁静与淡然。
  • 解读《宦经》

    解读《宦经》

    古代官场复杂多变,龙蛇混杂,在此立足已是不易,高居人上尤为艰难。有鉴于此,人们对做的学问十分重视,在此精研的人也不在少数。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做官的认识总是失于片面,其观点也是支离破碎,缺乏全面,系统、精准的本质论述。为了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原文,注译者作了解析原文要旨和阐释其指导意义的释译,又根据历朝历代的史实,撰写了相关的事典,对原文精髓加以论证和具体说明。释评视野广阔,事典故事生动,它们和原文互为补充,构成了本书哲理性与可读性皆强的显著特色。
热门推荐
  • 恋爱无公式

    恋爱无公式

    他正是时下红得发紫的天皇巨星,当“外貌协会”的会长,也绝对没有问题的,骄傲又自负!可这死女人第一次碰面,鄙夷的眼神怎么回事??她成功地挑起了他体内的“土匪因子”。决定缠上她了!缠到她爱得他“死去活来”为止!到时候再一脚——踢她到太平洋去!然后,再潇洒告诉她,“女人,这就是你敢无视我的代价!~
  • 躺下去会舒服点

    躺下去会舒服点

    《躺下去会舒服点》收录了曹寇的二十一个短篇小说,其中部分在网络刚刚流行的年代就已在文学BBS发表。这些以单纯的文学热情和严谨如工匠的态度琢磨出来的作品,一出手便即成熟,冷静狠雄,风格独具。相较于后来的作品,它们“更加曹寇”。
  • 囧穿独占帝王宠:正宫难为

    囧穿独占帝王宠:正宫难为

    她只不过是跟朋友去黄河边上拍拍照而已,没想到被一个黄河之浪给拍到了史书上影子都没有见过的王朝。貌似穿越这潮她也赶上了,穿越的好事也全被她碰上了,有个有权有势的宰相老爹,还有个帅得让人擦完口水再流的美男哥哥。嗯,嗯,不错,在这朝代混吃混喝估计是没什么问题了。可是,她那个该死的美男老哥竟然把她一掌拍昏丢给了那个后宫养了三千多个女人的臭皇帝。哼哼!别以为把老娘嫁了就省事了,想要让她乖乖地做她的皇后?不可能!那要怎么办?努力制定逃宫计划!可是,老天爷,为什么你总是不长眼呢?每次她都只逃到宫门口,就被狗皇帝抓个正着,至少也要让她翻出墙先吧?“霍芷芯,你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太把自己当皇后看了。”“是吗?那我得努力克服这种自卑感才行。”自卑?这个死女人,坐皇后的位子她还敢说自卑?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权力的赌徒

    权力的赌徒

    功过是非,口碑却最差的赌徒政治家——陈汤的官场人生。陈汤,让史家与政治家打了两千年的笔仗。他怀赤子之心,做小人之事。 陈汤这家伙,穷的叮当响,出身很差,扫平匈奴,名声也不好,这样的背景,在等级森严的西汉帝国,长篇历史小说经典之作《权力的赌徒》。还原西汉帝国功劳最大,能混个小官就算烧高香了。但他看不上小官,他想要封侯。虽远必诛”。这样的一个屌丝陈汤,带着封侯的梦想,“犯强汉者,走上了无比险谲的官场之路,成了一个权力的赌徒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妃本嚣张

    妃本嚣张

    她是著名的美女医生,但也是令人闻风丧胆的暗夜首领,她拥有双重人格,一朝穿越,本想做吃等死,奈何事与愿违,且看她如何玩转古代!
  • 名门俏妻:雷少,滚来了

    名门俏妻:雷少,滚来了

    他是C城最具瞩目的人物,造物主不仅赋予了他帅气的外表,更让他成为所有女人梦想嫁的对象。可是,他却因为父母之命而准备娶一个自己不爱的那个人。她是一名普通女孩,只不过是义气一点儿,答应帮自己的好闺蜜逃婚。她被当成顶包人,嫁给C城大亨。不仅丢了男朋友,更被好闺蜜误会成狐狸精。所幸,这男人倒还不错,只是……什么?只结婚不领证?你是在忽悠我吗?告诉你,本小姐还不稀罕!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

    本书是一部系统阐述蒙台梭利方法和“儿童之家”教具使用的操作手册。蒙台梭利在美国传授教育方法期间,应无数对她的教育方法感兴趣的家长和老师的要求,写下了这本操作性手册。让老师和家长更易理解蒙氏教育方法的精髓,并指导儿童自由、健康地成长。这本手册提供了“儿童之家”运用得十分有效的教学用具,以及相应的教育原理与方法,堪称家长和教育者的必备手册。它曾被称为“20世纪西方最卓越、最科学、最完美的育儿经典”。